浅谈小儿肥胖症的主要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 余小菁

合集下载

肥胖症儿童的日常护理方式有哪些

肥胖症儿童的日常护理方式有哪些

肥胖症儿童的日常护理方式有哪些
一、概述
肥胖症儿童现在越来越多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多小孩家里都非常宠爱,所以会给她吃很多的甜食,这是绝对不可取的,这样只会造成孩子的肥胖,但是有肥胖症的儿童也不要灰心,坚持不懈总是能成功的,平时作为家长应该多多控制孩子的饮食,饮食主要以蔬菜水果为主,偶尔可以为他补充点肉类,比如鸡肉,牛肉,吃鸡蛋补充点蛋白质。

平时也要加强运动,相信一定能远离肥胖。

二、步骤/方法:
1、要让孩子远离肥胖,对他的饮食进行管理是是非常必要的,要让他的体重减轻,必须控制他的饮食,摄入的能量要少于消耗掉的能量,所以小孩子的饮食除了必须满足他日常的生长发育外,一定还要适当的控制,多吃蔬菜水果。

2、另外要使肥胖症儿童的病情降低,最重要的一点是平时一定要让孩子多喝水,这样才能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代谢速度快了,体内的毒素就会排出去体内清干净了,有利于减肥还有利于大家的健康,一举两得,所以平时一定要多喝水。

3、要使肥胖症儿童远离肥胖,最重要的一点是运动,每天制定一个运动计划,每天按照计划实施,在限制饮食的同时,增加运动量要多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运动,只有感兴趣孩子才会每天坚持锻炼,排汗是最好的减肥方法。

三、注意事项:
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合理的治疗,不可为了孩子减轻体重而采取节食的做法,也不可让孩子吃不饱,采取科学的方法,并且对孩子加以心理疏导,避免它们产生自卑心理,避免因为肥胖更加减少活动。

肥胖幼儿护理措施

肥胖幼儿护理措施

肥胖幼儿护理措施
肥胖是指儿童体重超过同龄人的正常范围。

肥胖幼儿可能面临一系列健康问题,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肥胖幼儿护理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1. 促进健康饮食惯:
- 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蛋白质和低脂乳制品。

- 限制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 避免给予孩子过多的零食和甜饮料。

- 教育家长和幼儿养成健康饮食的良好惯。

2. 运动和体育活动:
- 鼓励幼儿参与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活动,如游泳、跑步、球类运动等。

- 限制幼儿长时间坐着,尽量减少电视和电子游戏的时间。

- 定期带幼儿到户外活动,享受阳光和新鲜空气。

3. 营养教育和咨询:
- 家庭和学校应提供肥胖幼儿的营养教育和咨询。

- 教育幼儿和家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正确的饮食惯。

4. 心理支持和经验分享:
- 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肥胖幼儿建立自信和积极的身体形象。

- 鼓励家长和幼儿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成功故事,以便互相鼓励和支持。

5. 定期体检和跟踪:
- 定期进行体检,关注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

- 跟踪幼儿的体重变化,并在需要时调整护理措施。

肥胖幼儿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家长、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合作。

通过营养均衡的饮食、适当的体育活动、心理支持和定期跟踪,我们可以帮助肥胖幼儿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注意:本文档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措施需要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和实施。

儿童肥胖问题与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

儿童肥胖问题与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

儿童肥胖问题与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引言: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儿童肥胖问题日益严重。

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面对这一问题,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儿童肥胖问题的原因以及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一、儿童肥胖问题的原因儿童肥胖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不良的饮食习惯是主要原因之一。

儿童常常沉溺于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忽视了蔬菜、水果的摄入。

其次,缺乏体育运动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现代社会,很多孩子沉迷于电脑游戏、手机等电子产品,长时间久坐不动。

此外,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也会对儿童肥胖问题产生一定影响。

二、儿童肥胖问题的危害儿童肥胖问题给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首先,肥胖儿童更容易罹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

其次,肥胖会影响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他们在学业和社交方面遭受到更多的困扰。

此外,肥胖还会降低儿童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在生活中更易感到疲劳和不适。

三、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面对儿童肥胖问题,健康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儿童对于健康和营养的认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通过正确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

四、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1. 学校健康教育:学校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开展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学校应该组织开展多形式、多角度的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开设健康课程,组织体育锻炼,提供健康餐饮等,从而培养儿童的健康意识和良好的健康习惯。

2. 家庭健康教育: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应承担起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责任。

家庭应关注儿童的饮食结构,提供健康的食物选择;鼓励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培养运动兴趣;家长还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做饭、进行户外运动等方式,增强亲子间的互动和沟通。

3. 社会宣传教育:儿童肥胖问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儿童肥胖问题的宣传教育。

小儿肥胖症的护理

小儿肥胖症的护理

小儿肥胖症的护理小儿肥胖症是指儿童体重超过同龄儿童标准体重的20%以上的一种疾病,主要特点是体重增加、体脂肪沉积过多,伴有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的改变。

小儿肥胖症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心理、社交和学习问题。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和管理,以帮助儿童恢复正常体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对于小儿肥胖症患儿的饮食管理非常重要。

护士可以与家长合作制定个性化的膳食计划,确保提供足够的营养而不过量。

要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摄入,增加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护士可以向家长提供营养教育,指导他们选择健康的食物和正确的食用方式。

还可以鼓励患儿进行适量的分食,避免过量摄入。

其次,运动是帮助小儿肥胖症患者减肥的重要手段。

护士可以鼓励患儿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跳绳等,以帮助减少体脂肪,增加肌肉质量。

此外,也可以进行力量训练来增加肌肉力量。

但是,对于小儿肥胖症患儿来说,运动的强度需要逐渐增加,避免过度劳累。

护士还可以提供运动指导和安全建议,确保患儿能够安全地进行运动。

此外,心理社会支持也是小儿肥胖症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护士可以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他们可以与学校老师和同学沟通,帮助患儿在学校中适应,避免受到歧视和排斥。

同时,护士还可以向家长提供心理支持,教授他们如何处理患儿的情绪问题,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

最后,定期的随访和评估对于小儿肥胖症护理也非常重要。

护士可以设置定期的随访计划,监测患儿的体重、身高和体脂肪含量的变化。

根据评估结果,护士可以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以确保患儿能够逐渐恢复正常体重。

同时,也可以评估患儿和家庭在护理过程中的进展和障碍,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建议。

综上所述,小儿肥胖症的护理应以综合护理为基础,包括饮食管理、运动干预、心理社会支持和定期评估。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与家长密切合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患儿恢复正常体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幼儿园肥胖幼儿护理措施

幼儿园肥胖幼儿护理措施

幼儿园肥胖幼儿护理措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肥胖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根据我国相关调查显示,幼儿肥胖率逐年上升,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作为幼儿园,我们有责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肥胖幼儿进行护理和干预。

一、肥胖幼儿的判定标准根据我国卫生部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判定标准》,对于3-6岁幼儿,体重超过同年龄、同身高标准体重的20%以上,即可判定为肥胖。

二、肥胖幼儿的危害1. 影响身体健康:肥胖幼儿容易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 影响心理健康:肥胖幼儿容易受到同伴的嘲笑和歧视,导致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3. 影响生长发育:肥胖幼儿的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可能导致身高、体重不达标。

4. 影响生活能力:肥胖幼儿行动不便,影响其日常生活能力和体育锻炼。

三、1. 健康饮食:幼儿园应合理安排幼儿的饮食,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同时,鼓励幼儿多喝水,减少碳酸饮料和甜食的摄入。

2. 适量运动:幼儿园应组织幼儿参加适量的户外运动,如跑步、跳绳、游泳等,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脂肪燃烧。

同时,鼓励幼儿多参加体育游戏,提高其运动兴趣。

3. 行为干预:幼儿园应针对肥胖幼儿进行行为干预,如减少久坐时间、限制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应关注肥胖幼儿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辅导、小组活动等形式,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提高其心理素质。

5. 家园合作:幼儿园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共同制定合理的家庭食谱,共同监督幼儿的饮食和运动。

6. 定期体检:幼儿园应定期对幼儿进行体检,及时了解幼儿的体重和健康状况,为肥胖幼儿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和干预。

四、结论幼儿肥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幼儿园、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我们可以帮助肥胖幼儿逐步改善身体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儿童肥胖的健康管理

儿童肥胖的健康管理

儿童肥胖的健康管理近年来,儿童肥胖问题日益加重,给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儿童肥胖的健康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饮食、运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综合探讨儿童肥胖的健康管理方法。

一、科学饮食儿童肥胖的饮食问题是导致其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合理的饮食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儿童的体重,保持其健康成长。

首先,建议儿童在饮食中充分摄入各类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但是,应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如糖果、炸鸡、薯条等。

对于零食,应选择低糖、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如水果、蔬菜和坚果。

其次,合理控制饮食量也是关键。

过度进食容易导致能量摄入过多,从而引发肥胖问题。

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饭食习惯,不贪多、不挑食,避免吃零食过多。

同时,饭菜的摆盘形式应注重多样化,色香味俱全,为儿童提供丰富的营养。

二、适度运动除了合理饮食外,适度运动也是儿童肥胖的健康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运动,可以消耗多余的热量,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和代谢水平。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如游泳、篮球、跑步等。

不仅可以增加运动的趣味性,还能提升儿童的运动技能。

此外,减少孩子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鼓励他们多参与户外活动,如踢球、骑自行车等,都可以有效降低肥胖风险。

然而,家长在引导孩子进行运动时应注意避免过度进行,以免造成童年期的过度运动综合症。

过度运动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引起骨折等问题。

因此,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兴趣,量体裁衣,寻找适合他们的运动方式。

三、心理健康儿童肥胖不仅仅是一个生理问题,也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很多儿童因为体形问题而遭受同伴的嘲笑和歧视,导致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因此,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首先,家长应和孩子进行积极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提供心理支持。

同时,建立一个开放、友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包容和关爱。

其次,学校和社会也应加强对儿童肥胖问题的关注,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小儿肥胖症的护理

小儿肥胖症的护理

小儿肥胖症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生活饮食习惯,注意进食和运动情况。

2、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每周监测体重变化。

二、护理措施
1、在限制饮食的同时,通过增加运动量,促进热能消耗。

运动量根据患儿耐受力而定,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2、饮食护理:婴儿期减少添加高糖、高脂肪的食物,6-8 个月婴儿肥胖者限制奶量,减少精制米面食物。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提倡少量多餐,杜绝过饱,不吃零食。

选择蔬菜类食物,添加适量的蛋白质,同时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病情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每周测体重 1 次,注意进食和运动情况。

4、心理护理:引导患儿正确认识自身体态改变,消除因肥胖带来的自卑心理,鼓励患儿参与正常的社交活动,坚持体育锻炼。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母亲怀孕后期应适当控制饮食,防止胎儿体重增加过度。

2、向患儿家长宣教科学育儿知识,培养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对患儿实施生长发育监测。

四、注意事项
1、不偏好高糖、高脂肪食物,增加运动量。

对患儿实施生长发育监测。

2、鼓励患儿参与正常的社交活动,坚持体育锻炼。

浅谈小儿肥胖症的主要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

浅谈小儿肥胖症的主要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

浅谈小儿肥胖症的主要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发表时间:2018-11-23T09:50:05.720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7期作者:余小菁[导读] 目的:探讨小儿肥胖症的主要护理措施与健康宣教的应用效果。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长沙市糖尿病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肥胖症的主要护理措施与健康宣教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5日~2017年11月8日期间我院收治的63例肥胖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系统的护理措施与科学、规范的健康宣教,比较患儿入院时、出院前的体重指数(BMI)与护理效果。

结果:63例肥胖症患儿中,41例显效,患儿入院时的BMI为(32.29±2.73)、出院前BMI为(28.48±2.29);21例有效,患儿入院时的BMI为(32.83±2.61)、出院前BMI为(29.84±2.65);1例无效,患儿入院时的BMI为(32.78±2.63)、出院前BMI为(32.36±2.71)。

护理效果达到有效和显效的患儿,入院时、出院前的BMI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系统、全面、生动的健康宣教与综合、科学的护理干预,对于预防、治疗小儿肥胖症意义重大,能够明显改善患儿不健康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可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儿肥胖症;护理措施;健康宣教;应用效果目前,我国有5%~8%的儿童为肥胖症患儿[1],我院从饮食、运动、心理三方面对肥胖症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并贯穿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效果理想,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5日~2017年11月8日期间我院收治的63例肥胖症患儿,使用不同的身高体重测量仪测量各年龄段患儿去除鞋袜与外衣的身高和体重,根据WHO性别体重评估标准判定患儿的肥胖程度[2],计算公式:【(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29%;中度肥胖:超重30%~49%;重度肥胖:超重50%~59%;极度肥胖:超重≥60%;经测量,所有患儿均符合肥胖症诊断标准,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肿瘤、肝糖原累积症、垂体与下丘脑病变、柯兴综合征等其它因素导致的肥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儿肥胖症的主要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余小菁
发表时间:2018-11-23T09:50:20.793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7期作者:余小菁[导读] 目的:探讨小儿肥胖症的主要护理措施与健康宣教的应用效果。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长沙市糖尿病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肥胖症的主要护理措施与健康宣教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5日~2017年11月8日期间我院收治的63例肥胖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系统的护理措施与科学、规范的健康宣教,比较患儿入院时、出院前的体重指数(BMI)与护理效果。

结果:63例肥胖症患儿中,41例显效,患儿入院时的BMI为(32.29±2.73)、出院前BMI为(28.48±2.29);21例有
效,患儿入院时的BMI为(32.83±2.61)、出院前BMI为(29.84±2.65);1例无效,患儿入院时的BMI为(32.78±2.63)、出院前BMI为(32.36±2.71)。

护理效果达到有效和显效的患儿,入院时、出院前的BMI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系统、全面、生动的健康宣教与综合、科学的护理干预,对于预防、治疗小儿肥胖症意义重大,能够明显改善患儿不健康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可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儿肥胖症;护理措施;健康宣教;应用效果
目前,我国有5%~8%的儿童为肥胖症患儿[1],我院从饮食、运动、心理三方面对肥胖症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并贯穿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效果理想,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5日~2017年11月8日期间我院收治的63例肥胖症患儿,使用不同的身高体重测量仪测量各年龄段患儿去除鞋袜与外衣的身高和体重,根据WHO性别体重评估标准判定患儿的肥胖程度[2],计算公式:【(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29%;中度肥胖:超重30%~49%;重度肥胖:超重50%~59%;极度肥胖:超重≥60%;经测量,所有患儿均符合肥胖症诊断标准,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肿瘤、肝糖原累积症、垂体与下丘脑病变、柯兴综合征等其它因素导致的肥胖。

患儿临床表现为食量大、进食速度快、轻微活动后气短、乏力、心率提高,平时运动量较少、夜间睡眠打鼾、身高与同年龄、同性别的标准相符。

63例患儿均为独生子女,男性37例、女性26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6.74±0.28)岁;4例患儿≤4岁;30例5~8岁;29例9~13岁;43例(68.25%)患儿来自城镇、20例(31.75%)来自农村。

1.2方法
1.2.1护理措施
①饮食护理:患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饮食营养搭配应在保证患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又能够不增加体重;食量的减少应循序渐进,不宜突然性的骤减,让患儿忍受饥饿。

护理初期,以不增加体重为标准,患儿适应食量后,再以体重下降为目标;蛋白质能够促进组织生长和修补组织,而且还可耐饥[3],满足食欲,所以摄入量不宜太少。

脂肪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热量,应格外限制脂肪的摄入量。

所以,适合患儿的食物是热量少、矿物质和维生素丰富,同时体积较大,比如瘦肉、乳制品、面食、鱼、水果、豆制品和米饭,不摄入甜食、油炸食物。

②心理护理:部分家长因为孩子过度肥胖而倍感忧虑,为了控制孩子的食量,采用严厉指责、批评的不当方式,很容易给患儿的内心造成伤害[4],从而出现紧张、恐惧或者抗拒、叛逆等情绪。

由于肥胖,患儿运动不便,肢体不灵活,很难融入同龄人群体,所以患儿内心通常有自卑感,一方面不满意自身的身体状态,另一方面,无法自主控制食量,很容易遭到同龄人的嘲笑,滋生出焦虑、孤独、无助、压抑等负性情绪。

临床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儿的心理行为,并进行综合评估,在观察的基础上与患儿交流,走进患儿内心深处,明确造成肥胖的具体原因,从而制订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

护理人员应向患儿讲明:食量大、运动少是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只要配合治疗,体重是可以减轻的,让患儿明白,肥胖并非自身过错,从而主动克服内心的自卑与无助,树立信心,主动、自觉的控制饮食。

③运动干预:对儿童而言,运动最重要的是要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充满乐趣[5];在运动方式上,以散步、体操、羽毛球、乒乓球、慢跑、跳绳和游泳为宜。

运动过程中,应有家长陪伴,让患儿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和爱护,从而提高运动积极性,发自内心的愿意长久坚持。

1.2.2健康宣教
从患儿及其家属两方面展开健康教育,用直观易懂的方式告知患儿健康饮食、坚持运动与体重的关系,让患儿明白,体重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而减轻,通过减轻体重可以获得满足感;此外,还应向家长讲解科学喂养的相关知识,叮嘱家长给患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隔代教育中尤其要避免不加节制的饮食,密切监测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遵医嘱来院检查。

1.3观察评定标准
所有患儿均在入院时、出院前测量身高、体重和腰围,并计算、比较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cm)2;疗效判定:显效:患儿护理后的BMI下降>10%;有效:护理后的BMI下降<10%;无效:BMI无任何变化甚至增加;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3例肥胖症患儿中,4例极度肥胖、15例重度肥胖、21例中度肥胖、23例轻度肥胖。

经护理干预,所有患者的饮食基本恢复症状,食量减少、进食速度较慢、睡眠中打鼾症状明显减轻,而且机体的耐力与灵活度有所提高。

达到显效标准的患儿有41例(65.08%)、有效21例(33.33%)、无效1例(1.59%),总有效率98.41%;经t检验,达到显效和有效标准的患儿,出院前BMI均比入院时显著下降(P<0.05);1例临床疗效无效的患儿,出院前BMI与入院时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患儿的BMI比较(x±s)
3讨论
本研究中,98.41%的肥胖症患儿经系统、全面的护理与健康宣教,体重有明显减轻。

儿童减肥绝非朝夕之事,家长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共同为患儿制订健康的运动与饮食方案,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运动方式,持之以恒,从而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6]。

参考文献:
[1]冯进侠.浅谈小儿肥胖症的病因和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8):112-113.
[2]郭凤岚.小儿单纯性肥胖的护理及健康指导[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1):481-481.
[3]杨惠琴.小儿肥胖症与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和治疗对照性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0):114-115.
[4]朱玉英.60例小儿肥胖症的病因探究与治疗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3):3143-3144.
[5]王丽静.小儿肥胖症与糖尿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探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9):222-223.DOI:10.3969/j.issn.1672-4062.2015.09.164.
[6]商艳朝.临床治疗50例小儿肥胖症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48):170-1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