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远端骨折 术前讨论
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骨折治疗方法,适用于骨折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恢复的情况。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外科手术恢复骨折的稳定性,使骨折能够正常愈合和恢复功能。
下面将介绍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骨折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骨折的类型。
根据患者的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包括血液检查、X光片和CT扫描等,以了解骨折的具体情况。
二、麻醉手术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或者局部麻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三、手术步骤1. 切口开放手术切口一般选择在股骨外侧或者后侧,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和骨折线的位置进行选择。
切口的长度和位置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以便于进行手术操作。
2. 骨折复位骨折复位是手术的关键步骤,在复位的过程中,医生会将骨折端进行定位并恢复到原位,以保证骨折可以正常愈合。
3. 骨折固定骨折固定的方式有多种,包括内固定和外固定。
内固定是指通过将金属器械,如钢板和螺钉等,固定在骨折端,以增加骨折的稳定性。
外固定是指通过外部器械,如钢丝和外固定架等,固定骨折端。
4. 修复软组织在骨折固定完成后,医生会修复骨折周围的软组织,包括肌肉和血管等,以保证骨折能够正常愈合。
5. 切口缝合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对切口进行缝合,以促进创口的愈合。
四、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和康复护理,以帮助肌肉恢复功能和骨折正常愈合。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并进行定期的复查和评估,以确保骨折能够有效恢复。
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恢复骨折的稳定性和功能。
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术后感染、血栓形成和神经损伤等。
在手术前患者需要全面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并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在术后的康复阶段,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和护理,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恢复效果。
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是指股骨近关节端(约距离髋关节5厘米处)的骨折,其病发原因通常为骨折外力作用,如高空坠落、车祸或其他意外撞击。
这种骨折可导致患者严重的疼痛、失能和残疾,因此广泛应用手术治疗。
一、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前,患者需完成多项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经过系统性评估,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手术治疗。
其次,需要从患者身上取样进行细菌学检查,以便确定感染的情况。
在手术前24小时,患者应该停止进食和饮水,避免产生胃肠道内容物。
另外,在手术前患者需要了解手术详细信息,包括手术类型、风险、预期效果、后续护理等。
二、手术方式Kuntscher螺钉法:Kuntscher螺钉法是股骨远端骨折最为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在进行该手术时,外科医生会使用钻孔器,将螺钉引导到股骨内,将骨折碎片牢固固定。
此种方法患者早期康复情况良好,但大部分患者在骨折处的关节面会出现裂缝和表面凸起,最终影响髋关节的活动范围。
轴稳定钢板植入法:轴稳定钢板植入法是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改良手术方式。
在这种方法中,外科医生会先在股骨 externa 外部进行钻孔,用高强度钢板将下爬、内科骨段和小撕裂固定住,保证骨折端稳定。
此种方法对于急性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骨折片断和软骨小撕裂的缝合技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
但是,尽管该手术方法具有不错的康复效果,但还是存在术后融合不良、内科骨干骨折等问题。
三、术后护理手术对于提高患者康复率十分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术后的护理。
术后护理首先应包括制定适当的康复计划,对患者进行全面监护。
对于运动受限、难以完成各项日常活动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
干配件外覆有简化的自动伸展器,以便患者进行肌力训练和扩展活动,降低伤残风险。
另外,患者也需要定期进行复诊,以便及时诊断感染并给予治疗。
在康复期间,外科医生会监测固定螺钉的情况,确认在恢复期达到牢固修复的目标。
此外,患者术后应避免过度活动,低负担的体育活动可以延迟缓解股骨远端骨折的影响。
股骨骨折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股骨骨折的护理将朝着更加专业 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难点与对策
术后疼痛
总结词
术后疼痛是股骨骨折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 一,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
VS
详细描述
术后疼痛主要包括切口疼痛和骨膜疼痛。 切口疼痛通常比较剧烈,尤其是在术后 24-48小时内。骨膜疼痛通常在术后一周 内逐渐减轻。针对术后疼痛,护理人员应 采取积极的措施,如给予患者止痛药、冰 敷、放松疗法等,以缓解患者的不适。
康复训练指导
早期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中期康复训练
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恢复关 节活动度和肌力。
后期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计划,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家庭康复指导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知识宣教, 使患者能够在家庭中继续进行康复 训练。
04
心理护理
总结词
股骨骨折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造成的影响往往比较大,因此心理护理对患者恢复非 常重要。
详细描述
心理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等。护理人员应积极与 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鼓励其表达感受,减轻其焦虑和抑郁情绪。同时, 可以采取放松疗法、音乐疗法等措施,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减轻疼痛。
术后康复
总结词
术后康复是股骨骨折患者恢复的重要环节,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科学的康复计划。
详细描述
术后康复应尽早开始,一般是在患者术后一周左右。康复计划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年龄、健康状 况、骨折类型和手术方式等。康复计划通常包括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和负重训练等。在康复过程中,护理人员 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股骨骨折护理疑难病例讨论ppt

予他格适及舒普深抗感染。痰培养光滑念珠菌3+,加用科赛斯抗真菌治 疗。呼吸困难,8月14日行气管切开术。8月17日呼吸困难加重,心衰, 意识改变,予上呼吸机辅助呼吸
主要治疗
加用替加环素抗感染。
加强床边支气管镜吸痰。8月31日停用呼吸机, 改用面罩中流量吸氧。及时负压吸痰。双肺炎 症较前吸收,9月2日停用所有抗生素。转入 神内1区后,血常规HCG 68g/L,排黑便,予输 血、止血治疗。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由于作者把天下、帝位、政权等喻为鹿,因此后人便将体育比赛争夺 优胜称为“逐鹿”。 执牛耳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时多有歃血为盟的仪式,即割牛耳取血,然后将牛
耳盛于珠盘,由会盟的盟主所拿,而拿牛耳盘的诸侯便是这一阶段争霸的胜利者。因此,人们将体 育比赛中的获胜者称为“执牛耳”。 占鳌 唐宋时期,皇宫前台阶上镌有鳌头
如何减少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发作的频次
1、心排出量明显减低
正常情况下,由于心脏增龄性变化,老
年人最大
心排出量17~21L/min比成年人25~30L/min明显减少,
老年人心衰时,心排出量较成年患者减少更为明显
2、较易发生低氧血症 轻度心衰就可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
3、对负荷的心率反应低下
因窦房结等传导组织的退行性变,老年人心衰时心率可 不增快,即使在运动和发热等负荷情况下,心率增快也 不明显
护理疑难 病例讨论
Case discussion
某某医院急诊科 汇报人:xxxx
目录
CONTENTS
01 病例简介 02 主要治疗 03 腹泻、大便失禁的预防及护理方法的选择 04 如何减少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发作的频次
PART ONE
病历简介
股骨骨折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2023-11-09•病例介绍•病例分析•护理方案•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病例总结与讨论目录01病例介绍病例基本信息年龄:62岁身高:175cm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姓名:张三性别:男体重:70kg010203040506病史及治疗经过5月12日,患者接受右侧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予以抗炎、止痛、抗凝等治疗。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6周后开始进行康复训练。
2022年5月10日,患者因外伤导致右侧股骨骨折,当时患者意识清楚,无其他器官损伤。
X线检查显示右侧股骨骨折,骨折类型为股骨颈头下型骨折。
CT检查患者存在骨质疏松,骨密度T值约为-2.5。
辅助检查02病例分析患者为中年男性,因外伤导致右股骨骨折,经X光检查确诊。
诊断需与髋关节脱位、膝关节损伤等鉴别,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于无明显位移、稳定性好的股骨骨折可采用牵引、石膏等保守治疗。
治疗方案选择与实施保守治疗对于有明显位移、不稳定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患者需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抗感染、疼痛管理、康复训练等。
术后护理包括患者年龄、骨折类型、治疗方式、术后护理等。
影响因素评估方法预期效果通过定期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包括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骨折愈合情况等。
对于大多数股骨骨折患者,经过合适的治疗和护理,可实现良好的预后效果,恢复正常行走功能。
03预后评估020103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焦虑、恐惧等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心理护理协助医生完成术前检查,做好皮肤准备、备皮等工作。
术前准备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目的、流程等信息,提高其对手术的认识和配合度。
健康宣教术前护理协助医生操作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操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确保手术安全。
防止并发症注意预防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血栓等。
术中护理观察患者伤口情况,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探讨

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探讨作者:廖道文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第28期【摘要】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探讨手术方式的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73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患者手术时间90~153 min,平均时间96.2 min;术中出血量300~800 ml,平均出血量460.5 ml。
其中优30例,良25例,可10例,差8例,优良率为75.3%。
结论股骨远端骨折粉碎及移位的程度直接影响预后,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方式、术中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术后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骨折内固定方式;手术方式DOI:10.14163/ki.11-5547/r.2017.28.039股骨远端骨折约占股骨骨折的4%~7%[1],近年来伴随交通运输业及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导致该部位的骨折发生率明显提高,多属于高能量损伤,并且伤情重,并发症多,由于其特殊的解剖形态,加上伴随严重的软组织、血管、神经损伤,往往导致治疗效果不满意。
随着内固定技术的提高和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目前对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更倾向于选择倒打钉或者股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
本研究通过对2010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的73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旨在探讨如何提高手术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的73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男46例,女27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4.1岁;左侧40例,右侧33例;致伤原因:交通伤30例,高处坠落伤25例,重物砸伤10例,跌伤8例;合并伤:同侧胫骨骨折7例,膝关节韧带3例,髌骨骨折2例;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61例。
按AO分类:A型23例,其中Al型7例, A2型10例, A3型6例;B型36例,其中B1型9例, B2型12例, B3型15例;C型14例,其中C1型2例, C2型5例, C3型7例。
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是指股骨下端(远端)发生骨折,常见于老年人或因高能外伤引起的骨折。
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对于有明显位移或不稳定的骨折,手术治疗可以帮助恢复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并促进康复。
一、手术前准备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医生会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病史了解、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还需要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骨折的严重程度、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等。
术前准备还包括术前禁食、准备手术器械和设备等。
二、手术方法1. 外固定手术外固定手术是将钢针或钢板等装置通过皮肤穿刺固定在骨折的断端,以保持骨折稳定。
这种方法主要在无法进行其他手术或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时使用。
2. 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患者或骨折严重的患者,骨折可能会导致髋关节功能丧失。
此时,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成为一种选择。
该手术是将人工关节植入患者的髋关节,以恢复髋关节功能。
3. 内固定手术内固定手术是将钢板、钢钉等装置固定在骨折的断端,以拉近骨折段,恢复骨折的稳定性。
这种手术方法常见的有钉板内固定和钢板内固定。
三、手术后护理手术后,患者需要接受相应的护理和康复治疗。
包括按时服用药物、保持伤口清洁、避免髋关节部位受力、进行适当的体位转换、进行康复训练等。
患者还需要定期复诊,以便医生进行随访并调整治疗方案。
四、并发症及预防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
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并定期复诊。
术中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规范操作和术后康复训练也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可以恢复髋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并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手术治疗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并对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进行全面指导。
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1. 引言1.1 疾病概述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指的是股骨近端(髋关节处)或股骨干骨折。
这类骨折往往是由于高能量外伤(如车祸、摔倒)或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的。
股骨远端骨折不仅会导致严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还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通常需要及时采取手术干预,以恢复骨折部位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稳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尽快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
对于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尽快康复,减轻疼痛,恢复正常生活。
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患者需要充分了解病情及手术相关信息,与医生密切沟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通过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有望重获健康和活力。
1.2 手术治疗的重要性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尤其在老年人和骨质疏松的患者中更为常见。
在面对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选择时,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手术治疗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少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复位和固定骨折端,避免不良愈合和畸形愈合的发生。
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医生可以精确地重新定位骨折部位,确保骨折端的正确对齐,从而有利于骨折愈合的过程。
这对于恢复髋关节的功能至关重要,避免出现步态异常、疼痛和功能受限等问题。
手术治疗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比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减少术后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风险。
通过及时有效的手术干预,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康复过程,降低治疗的风险。
2. 正文2.1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类型,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恢复骨折部位的功能和稳定性。
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降低手术风险。
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X光片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骨折的具体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医师赵军:骨折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存在危及生命的麻醉和手术风险时,应作为手术的绝对禁忌症;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遂并非手术禁忌症,但为这类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更应慎重。
主治医师马中瑞:上述几位医师的讨论很正确,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粉碎骨折、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的患者,髓内固定为最佳选择,目前国际上流行的PFNA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记录者签名:科主任签名:记录日期:2013/06/27
术前病例讨论记录
科室:外一科床号:42住院号:1307371
时间:2013年06月27日地点:外一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副院长唐高天主任医师;科主任、外科主治医师马中瑞;住院医师陆勤本;住院医师赵军;住院医师刘德荣;住院医师许开信。
姓名:杨月芳性别:女年龄:70岁
术前诊断:1、左股骨远端骨折;2、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诊断依据:1、左侧大腿下段外伤后疼痛,活动受限2小时。2、查体:脊柱无畸形,生理弯曲存在,各棘突及棘间无压痛、叩击痛。脊柱活动无障碍。左侧大腿下段及左膝关节处软组织肿胀明显,活动受限,可触及骨擦感,闻及骨擦音,左足背动脉搏动存在,末梢血运良好,皮肤感觉正常。双上肢及右下肢各关节无红肿、压痛及功能障碍。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3、左膝关节正侧位片检查示:1、左股骨远端骨折;2、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科室讨论意见:
住院医师许开信:股骨远端骨折,尤其是高能量损失造成的骨折,长伴有复合伤,机体失代偿,软组织挫伤等严重问题。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尽管是遭受单一能量的损伤造成骨折,但骨折固定有一定的挑战性,老年病人往往身体条件较差,需要改善身体状况,以减少手术风险。
住院医师刘德荣:股骨远端手术治疗的原则为:1、充分保护软组织,仔细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2、关节面的直接解剖复位;3、治疗多块干骺端骨折应采用间接复位技术,以尽量保护骨折块血运;4、恢复肢体的力线、长度和旋转移位;5、稳固的内固定;6、早期积极进行病人和肢体的功能康复。
拟行手术:左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取髂骨植骨术。
拟行麻醉:腰麻
术前准备:1、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检查;2、常规心电图检查;3、胸部正位拍片检查;4、左膝关节X线拍片。5、普鲁卡因、头孢唑林皮试。
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意外:详见手术同意书。
防范措施:1、充分做好术前各项化验及辅助检查工作;2、正确、规范、精细、轻柔的术中操作及术中彻底的止血。3、术中将骨折解剖复位及妥善内固定。4、术后良好的护理及正确的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