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案例(内容充实)
一年级不良行为矫正案例

一年级不良行为矫正案例1. 小明是一年级的学生,他经常在课堂上发出嘈杂的声音,打断老师的讲课,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
为了纠正他的不良行为,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老师与小明进行了一对一的谈话,详细了解他的原因和想法,并告诉他这样的行为对他和其他同学都是不公平的。
然后,老师制定了一个奖励制度,每天小明能够保持安静并专心听讲的时间,就能得到一颗小星星,累计到一定数量后可以兑换奖品。
通过这个奖励制度,小明逐渐改掉了嘈杂的习惯,变得更加专注听讲。
2. 小红是一年级的学生,她经常在课堂上与同学们打闹,打扰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老师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决定采取措施矫正她的不良行为。
首先,老师进行了一次班会,向全班同学宣布了纪律规定,明确了打闹行为的影响和后果。
然后,老师与小红进行了个别谈话,帮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要求她写一份检讨书。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老师密切关注小红的行为,并及时给予表扬和批评。
通过这一系列的矫正措施,小红逐渐改掉了打闹的习惯,成为了一个守纪律的好学生。
3. 小华是一年级的学生,他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并且经常忘记带书包。
这样的行为影响了他的学习效果,同时也给老师和家长带来了困扰。
为了改变他的不良行为,老师与家长共同商讨,并制定了一份行为计划。
首先,老师与小华进行了一次谈话,了解到他的困惑和问题。
然后,老师与家长一起制定了一个作业和书包管理的计划,要求小华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并整理好书包。
为了激励他,老师还制定了一个奖励制度,每完成一天作业并带好书包,就能得到一颗小星星,累计到一定数量后可以换取奖品。
通过这个行为计划和奖励制度,小华逐渐改变了不按时完成作业和忘记带书包的习惯。
4. 小杰是一年级的学生,他经常在课堂上说脏话,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秩序。
为了矫正他的不良行为,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老师与小杰进行了一次个别谈话,让他认识到说脏话的不良影响,并要求他写一份检讨书。
然后,老师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个“脏话罚金箱”,每次小杰说脏话,就需要往罚金箱里投入一定数量的红花。
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案例

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案例
___是一个性格外向但问题多多的学生。
他长期处于以“我”为中心的氛围中,因为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由祖父母照管。
加上前任老师的操之过急的教育,让他认为老师是仇视他的,对他有成见。
他常常故意惹老师生气,认为老师越生气他越开心。
这种行为让他在同学中没有好朋友,研究惯不好,研究态度不端正,成绩平平。
为了帮助___转变,我采取了多管齐下,以诚感化的策略。
首先与家长商量,希望___暂时离开“宠境”,让祖父母严格要
求他。
其次,耐心激励,换位认知,发现他的闪光点,及时表扬,私下进行个别谈话。
最后,量才而用,建立威信,让他当值___,负责纪律、卫生等工作,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重视。
现在___的脾气有明显好转,研究成绩也进步了。
这个案
例让我明白,要多方位强化管理,耐心激励,量才而用,才能帮助学生转变。
同时,也要注意家庭情况对学生的影响,避免家庭因素造成学生性格上的问题。
转化学生的典型案例

转化学生的典型案例
第一篇
嘿,亲!今天跟您唠唠我遇到的一个学生转化的事儿。
有个叫小宇的孩子,刚进班的时候那叫一个调皮捣蛋,上课根本坐不住,作业也不认真写。
我就寻思着,这孩子咋这样呢?
我找他谈了好几次话,一开始他还爱答不理的。
可我没放弃呀,后来发现他特别喜欢足球。
嘿,这就有突破口啦!
我跟他说,只要他这周表现好,作业认真完成,周末就陪他踢足球。
这小子眼睛一下子亮了。
那一周,他真的努力了不少,作业虽然还有些小错误,但态度端正多了。
周末我也兑现承诺,和他在球场上跑了个痛快。
从那以后,他慢慢变了,上课认真听讲,还积极回答问题。
期末考试的时候,成绩进步老大了!
您说,只要咱们多用心,多找方法,哪有转变不了的孩子呀!
第二篇
亲爱的朋友们,我来给您讲讲另一个学生的转化故事。
这个孩子叫小美,性格特别内向,在班上几乎不说话,总是一个人默默的。
我观察了她好久,想着得让她打开心扉。
于是,我在课堂上专门挑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她回答,每次回答对了,就当着全班同学表扬她。
有一次班级活动,我鼓励她参加表演。
她一开始很害怕,我就陪着她一起排练。
到了表演那天,她表现得特别棒,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从那以后,小美像变了个人似的,和同学们的交流多了,笑容也多了起来。
看到她的变化,我心里那叫一个美!这让我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咱们得耐心去发现,去引导。
中职生差生转化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6岁,初中毕业后进入某中等职业学校就读。
小明性格内向,学习成绩较差,尤其语文、数学两科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后列。
在班级中,他很少与同学交流,经常独自一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
面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李老师深感担忧,决定对小明进行差生转化教育。
二、案例分析1. 家庭原因小明的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父母均为农民,每天忙于生计,很少关心他的学习。
在家庭中,小明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导致他性格内向,缺乏自信。
2. 学校原因(1)班级氛围:班级中部分同学学习成绩较好,但他们在与成绩较差的同学交往时,往往带有优越感,使得小明在班级中感到自卑。
(2)教学方法:教师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导致小明对学习失去兴趣。
3. 学生自身原因(1)学习习惯:小明学习习惯较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完成不及时。
(2)学习方法:小明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
三、转化策略1. 家校合作,关注学生成长(1)与家长沟通:李老师主动与小明的父母沟通,了解家庭情况,向他们反映小明在学校的表现,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2)开展家长会:定期组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以及孩子的成长变化。
2. 改善班级氛围,增强学生自信(1)树立榜样:在班级中树立优秀学生典型,鼓励小明向他们学习。
(2)开展团队活动:组织班级开展团队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让小明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3.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1)针对小明的情况,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关注他的学习需求。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提高小明的学习兴趣。
4.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1)加强课堂管理,培养学生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2)开展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小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四、实施过程1. 家校合作阶段(1)与家长沟通:李老师多次与小明的父母沟通,了解家庭情况,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2)开展家长会:定期组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以及孩子的成长变化。
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案例[修改版]
![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案例[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ea7871ec3a87c24128c4de.png)
第一篇: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案例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案例徐琛琛,四年级学生,本学期转到我班。
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一个“问题学生”:性格外向,脑瓜很灵。
但他脾气大,纪律散漫,没有好朋友,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故成绩平平。
一面是见多识广的聪明表现,一面是平平无奇的学习成绩;一面是开朗外向的性格,一面是没有朋友的寂寞。
长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造成徐琛琛“心理失衡”以致难以合群的个性。
一天到晚,他不是与人唇枪舌剑,便是幸灾乐祸。
他认为与别人对抗得越激烈,他越能享受到快乐。
[归因分析] 首先从家庭情况来看。
徐琛琛的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平日里徐琛琛一直由祖父母照管、教育,属于典型的留守儿童。
祖父母对孙子总是过于宠爱,于是徐琛琛一直处于以“我”为中心的氛围中。
所以徐琛琛来到学校后,同学不买他的帐,老师也不会无原则地去迎合他的口味,所以他心理很不平衡。
其次是徐琛琛的前任老师操之过急的教育使徐琛琛造成了错觉:老师是仇视他的,对他有成见。
倔强的徐琛琛天真地认为:只有自己不断反抗,才有机会“胜利”。
于是他常常故意惹老师生气,他觉得老师越生气他越开心。
[干预策略]1、多管齐下,以诚感化对徐琛琛这样的学生仅靠班主任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方位强化管理。
于是一开学我先同其家长商量,希望徐琛琛暂时离开“宠境”,希望徐琛琛的祖父母严格要求。
2、耐心激励,换位认知自徐琛琛转入我班的第一天,我就努力去发现他的闪光点,看到他值日工作做好了我就及时表扬,见他作文写得不错我就在班上读一读。
但看到他有问题时,我则要求自己忍耐些,做到不揭他的短,不当众批评他,而是等到课后进行个别谈话。
3、量才而用,建立威信徐琛琛很乐意当小干部,我有意让他当值周班长,负责一周的纪律、卫生。
在我的协作下,他的工作完成很出色。
徐琛琛的才能得到了施展,他感到自己受到了老师、同学的重视,从此他的行为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规范,在同学中的威信也增加了。
[收获与启示] 现在徐琛琛的脾气有明显好转,基本上能克制自己急躁的情绪,同学关系也相处得较好,学习成绩也进步了。
不良行为学生转化案例

不良行为学生转化案例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转化案例不良的行为习惯可导致一个人行为偏差严重的将会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学生王鸿鸣老师、家长都反映他是一个“破坏大王”。
学习成绩比较差对待学习不认真课堂上基本没有听讲总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在纸上或课桌上涂鸦、撕纸、趴在地板上等等。
上课不遵守纪律老是动动这个同学、揪揪那个同学极大影响了别的同学上课。
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
课余时间爱搞“恶作剧”欺负其他同学如揪女同学头发等等。
在家生活习惯也很差。
因为他是男孩爷爷奶奶非常溺爱要什么东西都给买再加上父母离异父母对孩子管教也不太多平时都是把孩子放托管。
该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很差学习成绩也比较低下这主要是由于家长没有时间管他。
但该同学对写字很有兴趣也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欲望。
如有时他表现好了或是认真做对了一道题只要老师及时表扬鼓励他就会在比较长的时间里表现良好。
对这样的学生老师需要倾注爱心、关心和耐心。
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多关心他的学习与生活拉近与教师的距离耐心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急于求成要时时关心、时时指点有进步就及时表扬鼓励。
纠正中要坚持老师关心与学生帮助相结合。
除老师关心外我也让周围的同学关心帮助他。
我还为他安排了一个责任心强学习自控能力都比较好的同学作同桌当他有不良行为时提醒他当他有难题时及时给予他帮助辅导使他真正体验到融入班集体的乐趣。
在老师和同学的积极配合下当他能坚持一定时间稳定注意力时我都要及时肯定并且循序渐进对他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
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及时鼓励他的每一次良好表现有进步时就给予肯定让他尝到成功的甜头。
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试试你一定行!”、“你进步了很好!”、“你做得很好很认真同学们都应向你学习。
”、“你的回答太好了!”等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训练就会使他变“你能行”为“我能行”。
为了鼓励他我和他有了一个约定只要他有一天的纪律好就奖励他一朵小红花贴纸。
问题学生转化案例(大全五篇)

问题学生转化案例(大全五篇)第一篇:问题学生转化案例问题学生转化案例问题学生介绍:学生叶子轩,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与爷爷住在一起,不服管束。
老人对孩子宠爱、袒护,管理不利,致使孩子不爱学习,旷课、交异性朋友,公开讲下流话,在校内抽烟、结伙打架。
鉴于此,我研究制定了以下帮教计划:1、为严肃班纪、教育本人让其写检查,在班上宣读;2、召开“遵纪守法、远离犯罪”法制教育班会,进行法制教育;3、随时了解情况,指出王某发展下去的严重后果,加强校规班纪,法制、人生前途教育。
4、找该生谈心,与家长沟通,通力协作配合教育。
帮助教育取得的效果:经过以上教育工作,家长认识到了该生问题的严重性,坦诚自己原来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不足,愿意与学校配合,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一段时间后,该生有了一定好转,不在学校内吸烟、准时到校上课,与原来的女生断绝了联系,减少了与问题学生的接触,我及时抓住契机,鼓励进步,提出希望,并在适当的时机在班会上点名表扬。
反思1、家校紧密配合是教育转变问题学生的关键。
要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必须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首先要让家长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其次,帮助家长树立信心,孩子是可以教育转变,第三,与家长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教措施。
2、抓住教育契机,宽严结合促其转变。
3、引导、帮助问题学生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第二篇:问题学生转化案例问题学生转化案例一、学生基本情况姓名:李某性别:男出生年月:1992年3月年龄:21岁所在班级:高2013届7班二、主要问题表现缺乏主动性,没有毅力,学习上不刻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没有自制力,自由散漫,责任意识淡薄,处事情绪化,不冷静,逆反心里严重。
三、有关资料李某,杨庄乡人。
因为家庭经济原因,三岁时,母亲离家出走,再无音讯,不久,父亲收留了一位孤寡老人(李康现称为奶奶)在家中照料李某,自己则外出打工。
懂事后,李某曾发誓要出人头地,性格孤僻而又自命清高,曾中考失利,复读两年,进入高中,又因胃病休学一年,在班里算得上是老大哥。
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案例1

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案例一、案例的具体表现:在四年级(1)班有一位叫刘雨欣的女同学,性格文静,不捣乱、不做小动作,但上课经常走神、不专心,眼睛虽然看着黑板或看着课本,但如果你问刚才讲的什么她肯定是一问三不知;辅导课、练习课上也是经常装模作样,主动性差,不想动脑、也不想动手,练习和作业总是拖拖拉拉,或者是照抄照搬,成绩很差。
二、原因分析:通过和她交流,得知他对数学不感兴趣,以前数学底子差,有时候想补但底子太差还是经常出错,没有成功的体验,时间长了就放弃了。
同学们也经常嘲笑她连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老师虽然有时找她交流,但她总感觉自己太差,非常自卑,缺乏成功和自信,所以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中的末尾位置。
这样恶性循环,学习也越来越吃力。
三、帮扶措施:基于这学生的特殊情况,我经常鼓励他,表现好时还当着全班的面表扬她;我还让她自己选了小老师,有问题时可以随时去问她的小老师,由于同学之间容易交流,他们也乐于接受,这样让她慢慢地投入到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信心。
四、教育效果:1、通过多元化渠道了解学生,侧面了解成因,思考通过何种途径、教育方式,寻找机会切入,避免刺激学生自尊的可能,进行耐心教育,步步深入,经过一个敏感适应期,使其能够淡化敏感程度。
2、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及背景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使学生在一种平和、无压力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思想交流,帮助他分析期原因,排除困扰其学习的情绪。
3、教师以平等的朋友口吻提出建议和鼓励,进行寓理于情的教育,学生容易接受并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的欲望。
五、引出的思考:学习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除了外部因素外,与学生自身的心理、能力等也有很大关系,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出现厌学的现象,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发现并抓住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契机,帮助学生走出误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案例
徐琛琛,四年级学生,本学期转到我班。
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一个“问题学生”:性格外向,脑瓜很灵。
但他脾气大,纪律散漫,没有好朋友,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故成绩平平。
一面是见多识广的聪明表现,一面是平平无奇的学习成绩;一面是开朗外向的性格,一面是没有朋友的寂寞。
长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造成徐琛琛“心理失衡”以致难以合群的个性。
一天到晚,他不是与人唇枪舌剑,便是幸灾乐祸。
他认为与别人对抗得越激烈,他越能享受到快乐。
[归因分析]
首先从家庭情况来看。
徐琛琛的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平日里徐琛琛一直由祖父母照管、教育,属于典型的留守儿童。
祖父母对孙子总是过于宠爱,于是徐琛琛一直处于以“我”为中心的氛围中。
所以徐琛琛来到学校后,同学不买他的帐,老师也不会无原则地去迎合他的口味,所以他心理很不平衡。
其次是徐琛琛的前任老师操之过急的教育使徐琛琛造成了错觉:老师是仇视他的,对他有成见。
倔强的徐琛琛天真地认为:只有自己不断反抗,才有机会“胜利”。
于是他常常故意惹老师生气,他觉得老师越生气他越开心。
[干预策略]
1、多管齐下,以诚感化
对徐琛琛这样的学生仅靠班主任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方位强化管理。
于是一开学我先同其家长商量,希望徐琛琛暂时离开“宠境”,希望徐琛琛的祖父母严格要求。
2、耐心激励,换位认知
自徐琛琛转入我班的第一天,我就努力去发现他的闪光点,看到他值日工作做好了我就及时表扬,见他作文写得不错我就在班上读一读。
但看到他有问题时,我则要求自己忍耐些,做到不揭他的短,不当众批评他,而是等到课后进行个别谈话。
3、量才而用,建立威信
徐琛琛很乐意当小干部,我有意让他当值周班长,负责一周的纪律、卫生。
在我的协作下,他的工作完成很出色。
徐琛琛的才能得到了施展,他感到自己受到了老师、同学的重视,从此他的行为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规范,在同学中的威信也增加了。
[收获与启示]
现在徐琛琛的脾气有明显好转,基本上能克制自己急躁的情绪,同学关系也相处得较好,学习成绩也进步了。
面对徐琛琛的转变,我得到了以下启示:
“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况且其转变是反反复复的。
为此,教师要认识到转变“问题学生”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形成合力。
“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