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十九世纪作家作品整理
20个著名外国作家及代表作简介

20个著名外国作家及代表作简介⼀、荷马与《荷马史诗》荷马,古希腊盲诗⼈。
相传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为他所作。
《伊利亚特》的基本主题是歌颂与异族进⾏战⽃的英雄。
《奥德赛》的基本主题是歌颂⼈与⾃然的⽃争。
作品内容丰富,塑造了性格各异、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谋篇布局⾼明,语⾔⽣动形象。
荷马史诗的艺术特征:①现实的因素和神话的因素相结合。
②结构的独创性。
截取⼀段反映事件的全貌,众多的插曲和⼈物对⽩、独⽩,使作品具有戏剧性。
③采⽤客观的叙事⽅法。
④把英雄放在特定的情势中,以夸张的⼿法和⾊彩浓重的诗句,具体描写⼈物的语⾔、⾏动和⼼理,显现其性格特征。
⑤多⽤和善⽤⽐喻。
这些⽐喻或来⾃⼤⾃然、或来⾃⽇常⽣活,史称“荷马式⽐喻”,对于刻画⼈物、加强诗句的形象性、丰富诗篇的⾊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
⼆、但丁与《神曲》但丁是意⼤利民族⽂学的奠基者,是“中世纪最后⼀位诗⼈,同时⼜是新时代的最初⼀位诗⼈”。
他创作的《神曲》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表现了新旧交替时的⽭盾。
(详见⽂末《<神曲>思想内容的⽭盾性》)《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每部分33篇,加上《地狱篇》前的序⾔,共100篇。
全诗像⼀篇庞⼤的寓⾔,充满了象征的意味。
诗⼈以⿊暗的⼤森林象征意⼤利的⿊暗现实,以诗⼈的迷途象征⼈类的迷惘,以三头猛兽象征阻碍⼈们通向光明的社会恶势⼒,以维吉尔象征理性和哲学,以贝雅特丽齐象征神学和信仰。
诗⼈以⼀个寓⾔式的故事给我们指出了⼀条复兴意⼤利,认识最⾼真理,达到完美境界的理想之路。
⼈类要想⾛出⿊暗、回归正途,就需要在理性的引导下去认识⼈类所犯下的罪恶,经过各种苦难的考验(游历地狱),涤除各种罪恶,改正错误(游历炼狱),在道德上加以净化,然后还要在神学和信仰的引导下去认识最⾼真理,达到⾄上之美的境界(天堂)。
但丁给我们指出的是⼀条道德⾃我完善的“内圣之路”。
三、莎⼠⽐亚与《哈姆莱特》莎⼠⽐亚是欧洲⽂艺复兴时期伟⼤的剧作家和诗⼈,在欧洲⽂学史上有特殊的地位。
外国文学史托尔斯泰及其作品

1891年8月,我在雅斯纳雅波良纳看见列夫 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已经平民化了。
这表现在他的服装上:自制的黑色短衫,没有 什么样式的黑裤子,戴得相当破旧的白色便帽。
整整六个小时,他不停息地用犁翻耕黑土,一 忽儿走向高岗,一忽儿沿着倾斜的坡地走到沟里。
——(俄)列宾
关心农民苦难
忏悔的托尔斯泰坚持“为别人做好事”,关心农 民的苦难,同情人民的疾苦。他把大量的钱分给 穷人,把土地分给农民。村里发生火灾,他亲自 参加救火,火灾后又积极组织救济。
我生活得完全像头畜牲,虽然并不完全放荡,但 自己的工作全抛弃了,精神极度沮丧。
他悔恨自己的放荡生活,向往道德上的纯洁。这 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作家作品有《马太福音》中 的《登山训众》和卢梭的《忏悔录》。
军队生活
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到高加索参 加到了军队。军务之余,他开始了小说创 作,并获得了成功。托氏对自己从军也进 行了反省。他在1853年的日记中写道: “搞了一次混账检阅。所有的人都在狂饮, 特别是哥哥……战争是一种不正义和愚蠢 的事,那些正在打仗的人力图压下自己良 心的呼声。我正在做的事好吗?”他在克 里米亚战争失败后离开了军队。
想到这几年,我不能不感到害怕、厌恶和 内心的痛苦。在打仗的时候我杀过人,为 了置人于死地而挑起决斗。我赌博,挥霍, 吞没农民的劳动果实,处罚他们,过着淫 荡的生活,吹牛撒谎,欺骗偷盗,形形色 色的通奸、酗酒、暴力、杀人……没有一 种罪行我没有干过,为此我得到夸奖,我 的同辈过去和现在都认为我是一个道德比 较高尚的人。
大学三年生活,托尔斯泰对哲学,尤其是 有关道德的哲学问题发生浓厚兴趣,喜欢 卢梭作品。
阅读大量文学作品,例如司汤达和萨克雷 的作品。
托尔斯泰19岁时,回到亚斯纳亚·波利 亚纳庄园,开始努力改善农民生活。 但他许多善意的努力没有成功。
自考外国文学知识点8-9章

第八章19世纪文学(三)19世纪后期文学的基本特征:现实主义文学统领文学主要潮流的同时,无产阶级文学也发展壮大起来:自然主义、前期象征主义等各领风骚。
第一节概述一、现实主义文学(一)法国文学1.莫泊桑:短篇小说之王《羊脂球》(成名作)《一生》《漂亮朋友》(杜洛阿)《我的叔叔于勒》《项链》2.都德:《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二)《英国文学》1.梅瑞狄斯:《利己主义者》2.哈代:(三)德国文学冯达诺:德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真正创始人,代表作《艾菲.布利斯特》(四)中欧和南欧文学1.波兰:显克徽支:《你往何处去》:暴君尼禄时代的社会和基督教徒殉道的故事。
2.挪威文学:易卜生和比昂逊(《破产》)(五)俄国文学1.列夫托尔斯泰2.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哀伤》《套中人》(希腊教员别里科夫);契诃夫也是戏剧大师,作品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姐妹》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樱桃园》契诃夫的创作特色(重点记忆):简述《套中人》中别里科夫的典型形象和社会意义。
1契诃夫在短篇小说《套中人》中塑造了一个旧制度的卫道士,新事物的反对者的典型――中学希腊语教员别里科夫。
他的是基本特征:由自私、怯弱、丧失人格、屈从反对势力,进而堕落成为反动势力的帮凶。
2透过这个形象,即看到沙皇统治的残酷,也看到了一些知识分子的自私,软弱和妥协性,还看到了俄国社会必须改造的迫切性。
(六)美国文学1.马克.吐温2.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白牙》《铁蹄》,代表作《马丁.伊登》3.欧.亨利:《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欧亨利法: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的小说创作手法。
欧亨利小说构思巧妙,情节在意料之中,结局却往往出人意料,耐人寻味,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被称为“欧亨利法”。
代表作《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二)自然主义文学简述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不太重要,但还是要看一下)1 19世纪后期流行的,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的一个文学思潮和流派。
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意识流文学20世纪20年代,欧美一些作家借用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人的意识比喻为流动的“河流”或“流水”的概念,认为文学应表现人的意识流动,尤其是表现潜意识的活动,而人的意识流动遵循的是“心理时间”而非物理时间,这就形成了意识流文学。
其特色是采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的表现手法。
代表作家作品是[法]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爱]乔伊斯《尤利西斯》、 [英]弗吉尼亚·沃尔夫《到灯塔去》、[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等。
社会问题剧社会问题剧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响应丹麦评论家勃兰兑斯“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的号召,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
共有十几部,著名的四大社会问题剧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以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
“我从高处看人群,看清了他们的真正本性……”——易卜生《在高原》“自然派”19世纪40年代俄国形成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基础,以别林斯基的理论为指导,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冈察洛夫、谢德林、陀思妥耶夫斯基等都是这一流派的重要成员。
其文学主题继承发扬了由果戈理开创的传统,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对俄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现状予以了深刻的批判。
《草叶集》《草叶集》是19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诗集得名于集里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
”草叶代表理想希望平等,象征发展活力,诗风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乐观精神,《草叶集》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
作品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充分反映了19世纪中叶美国的时代精神。
诗人站在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上讴歌美国这块“民主的大地”,以民主的内容与革新的形式对美国及世界诗坛产生了深刻影响。
外国文学讲义-十九世纪后期文学

外国文学讲义-十九世纪后期文学一、历史背景1、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矛盾重重2、出现了多种社会哲学思潮德国尼采的超人哲学法国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奥地利弗洛依德的心理学法国泰纳的决定论(种族、环境、时代)3、欧美文学流派繁多,思想各异,相互影响,并存发展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法国:莫泊桑(短篇小说之王):短篇(350多篇)—《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长篇(6部)—《一生》、《漂亮朋友》(代表作)法朗士:《克兰比尔》、《诸神渴了》2、英国: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无名的裘德》伏尼契:《牛虻》3、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社会支柱》(共创作26部剧本)4、波兰:显克微支:《火与剑》、《洪流》、《你往何处去》(1905年获诺贝尔奖)5、俄国: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契诃夫(470多篇中、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第六病室》、《套中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6、美国:马克•吐温:《竞选州长》、《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王子与贫儿》、《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300多个短篇小说)杰克•伦敦:《热爱生命》、《野性的呼喊》、《马丁•伊登》(代表作)三、自然主义文学1、含义:19世纪60年代起在法国形成的文学思潮,以左拉、龚古尔兄弟为代表。
其理论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主张文学创作中运用生理学、遗传学、病理学、解剖学等原理去分析和表现人的生物本能,注重对人的生理因素的分析。
认为人只能消极地受环境的支配,人的社会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决定。
2、自然主义的思想特征:(1)继承19世纪上半叶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观点,将真实和客观性视为文学创作的首要条件。
(2)自然主义接受了巴尔扎克描写一段历史时期,反映整个社会的成功经验。
外国文学复习整理(到19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复习整理现实主义文学法国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发源地司汤达和巴尔扎克: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1823-1825司汤达:文学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文学反映现实、服务现实,第一部现实主义宣言书。
1830年,《红与黑》,标志现实主义的形成。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西欧现实主义最高峰。
司汤达主要作品:《红与黑》红与黑主要内容:主人公:于连,父亲锯木长老板。
三个阶段的生活——维立叶尔小城德·瑞那市长家庭教师,成为德·瑞那夫人的情夫;贝尚松省城入神学院,得到院长彼拉的赏识;巴黎权威木尔侯爵私人秘书,与侯爵女儿玛蒂尔德相恋,准备结婚;德·瑞那夫人被人利用揭发于连;于连枪杀德·瑞那夫人,被判死刑。
“红”&“黑”的含义:“红”——拿破仑时期士兵的红色军装,代表资产阶级革命力量,意味着不惜以鲜血来捍卫自由的革命精神。
“黑”——教职人员的黑色教袍,代表封建教会的反动力量,意味着贵族和教会的黑暗统治。
《红与黑》象征着复辟时期两大对立阵营(贵族阶级&资产阶级)、两种不同思想(等级观念&平等观念)的斗争,突出小说的政治意义。
“红”与“黑”—“新”与“旧”、“革命精神”与“封建专制”两种力量的搏斗。
《红与黑》标题也暗示主人公于连的两条奋斗路线:“红”—他曾神往于能够穿上拿破仑时代的“红色军装”,建功立业,出人头地。
“黑”—他羡慕波旁王朝复辟时期重新得势的教会,渴望穿上主教的“黑色教袍”。
于连人物形象:反抗、叛逆——小资产阶级出生,但热爱读书,受启蒙思想影响,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愿望,仇恨贵族。
崇拜拿破仑:拿破仑的功绩;给下层社会优秀青年开辟建功立业的道路。
复辟时代,出生低贱平民凭借军工、才能晋升的机会被等级制度堵死。
妥协——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不信上帝,却装出虔信宗教的模样;不爱玛蒂尔德,将她当作向贵族社会爬的阶梯。
巴尔扎克主要作品:《人间喜剧》人间喜剧如何连成有机整体:1、“分类整理”:将作品分成“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2、“人物再现”:同一人物出现在多部小说中,每一部小说描写该人物的一个阶段或者一个侧面,几部作品连起来反映该人物的性格发展和命运遭遇的全过程。
外国文学 作家作品一览表

外国文学作家作品一览表在20世纪的欧洲文坛,除了罗曼罗兰,没有人能与之相提并论。
尽管在19世纪,最杰出的作家都是来自西方国家的知识分子,但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文学对这一时期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比如,在西方文坛,最重要的四位作家:拜伦、海明威、乔治·奥威尔和托尔斯泰均出生于这一时期。
其他一些作家如马奈等也都是从西方移居国外,开始接受西方教育的;也有一些作家从小就开始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而成长起来。
比如,美国作家海明威曾在巴黎大学就读文学系和新闻系之间建立了联系,之后他又到过美国。
而托尔斯泰则是17世纪著名导演奥威尔最早到中国东北拍摄电影《红高粱》中一个重要人物--红柳红高粱剧团团长。
至于为什么会在中国待这么久,这要从当时中国社会最突出的一个问题说起了。
1.《安娜·卡列尼娜》小说主要讲述了俄皇尼古拉二世执政时期的俄国贵族间的宫廷斗争和爱情故事,在创作过程中,拜伦受欧洲宗教改革思想的影响,小说中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色彩。
在俄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安娜卡列尼娜》就出自拜伦之手,这部作品与拜伦的《仲夏夜之梦》、《伊凡·伊万》并称为“俄国三大名作”(《人间喜剧》、《复活》)。
《安娜卡列尼娜》是拜伦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以优美而细腻的笔触、高超丰富的感情刻画了一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俄罗斯女性形象。
她虽是出身于贵族家庭却有幸福美满、儿孙满堂的美满生活。
但是命运多舛的命运和对生活的极大热情却使她变得极端、自私、残忍、无节制。
她也渴望爱情与亲情。
她一心想做一个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却不知道是为爱和幸福而活着;并常常因为自己生活下去而遭受打击和痛苦折磨而痛苦不堪!即使在她最幸福、最悲惨、但却是最有力量和智慧出现在她面前时,她仍然不屈。
她永远忘不了她在生与死之间挣扎了多少次……她爱她这一生所爱过吗?她曾是个多么幸福?!——她是那样地爱着他(他)的??在这之中她还会失去什么?!.她还会被人爱吗她在最后也选择了离开人世……但她最后还是忍受着痛苦而死了!就这样结束了一生!《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创作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书中对人物形象刻画深刻、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生活特征,深刻地反映了俄罗斯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社会深刻矛盾与冲突带来的苦难,同时也对俄罗斯历史作了很好地总结和概括!在本书中集中展现了“社会矛盾运动”所表现出的各种人性特征及这些个性与矛盾形成相互冲突又相互依存互渗2.《悲惨世界》《悲惨世界》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
外国文学十九世纪作家作品整理

法
斯丹达尔
《红与黑》
于连、德·雷纳尔夫人、马蒂尔德
现实主义之父
巴尔扎克
《高老头》
高老头、拉斯蒂涅、伏脱冷、
《欧也妮·葛朗台》
葛朗台、欧也妮、夏尔·葛朗台、查理
《人间喜剧》
分类《分析研究》、《哲理研究》、《风俗研究》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
爱玛、罗道耳弗、赖昂
英
萨克雷
《名利场》
蓓基、爱米丽亚
《智慧集》
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
《穷人》
杰符什金
小人物形像
美
马克·吐温
《汤姆.索娅历险记》
汤姆·索亚、哈克贝利·芬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哈克、吉姆
《竞选州长》
讽刺小品
《百万英镑》
斯托夫人
《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伊丽莎、乔治、伊娃
废奴文学
希尔德烈斯
《白奴》
亨利·詹姆斯
《一位女士的画像》
伊莎贝尔、吉尔伯特、梅尔夫人
莫泊桑
《羊脂球》
《菲菲小姐》
普法战争
《项链》
《我的叔叔于勒》
小资产阶级和公务员
唯美主义
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戈蒂埃
《<莫班小姐>序言》
最早提出“为艺术而艺术”
英
王尔德
《道林·格雷的画像》
前期象征派
法
波德莱尔
《恶之花》
第一部分《忧郁理想》
第二部分《巴黎分光》
第三《酒》第四《恶之花》
第五《叛逆》第六部分《死》
象征主义先驱
魏尔伦
狄更斯
《双城记》
梅尼特、卡尔登、得伐石太太、露茜、厄弗里蒙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琪的礼物》
《最后一片藤叶》
《警察与赞美诗》
《带家具出租的房间》
杰克·伦敦
《热爱生命》
北欧
易卜生(挪威)
《玩偶之家》
娜拉、海尔茂、克罗斯达德
社会问题剧
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流派
自然主义
法
泰纳
《艺术哲学》
“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论点
左拉
《卢贡—马卡尔家族》
卢贡
《萌芽》写劳资矛盾
《小酒店》写工人生活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法
斯丹达尔
《红与黑》
于连、德·雷纳尔夫人、马蒂尔德
现实主义之父
巴尔扎克
《高老头》
高老头、拉斯蒂涅、伏脱冷、
《欧也妮·葛朗台》
葛朗台、欧也妮、夏尔·葛朗台、查理
《人间喜剧》
分类《分析研究》、《哲理研究》、《风俗研究》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
爱玛、罗道耳弗、赖昂
英
萨克雷
《名利场》
蓓基、爱米丽亚
《智慧集》
契诃夫
《樱桃园》
罗巴兴
世纪之交最有意义的俄罗斯文学名作
《小公务员之死》
切尔维压科夫
小人物形像
普希金
《驿站长》
维林
第一个小人物形像
《叶普盖尼·奥涅金》
奥涅金、连斯基、达吉亚娜、奥丽嘉
诗体长篇小说,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奥斯特洛夫斯基
《大雷雨》
卡杰琳娜
涅克拉索夫
《在俄罗斯谁能过好日子》
车尔尼雪夫斯基
和别林斯基、杜波罗留夫为俄国现实主义三大理论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
《穷人》
娅历险记》
汤姆·索亚、哈克贝利·芬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哈克、吉姆
《竞选州长》
讽刺小品
《百万英镑》
斯托夫人
《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伊丽莎、乔治、伊娃
废奴文学
希尔德烈斯
《白奴》
亨利·詹姆斯
《一位女士的画像》
伊莎贝尔、吉尔伯特、梅尔夫人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法
夏多布里昂
《勒内》
第一个世纪病
《阿达拉》
雨果
《巴黎圣母院》
卡西莫多、爱斯梅拉达、克洛德、弗比斯、甘果瓦
《悲惨世界》
福来主教、瓦尔让、芳汀、柯赛特
大仲马
《基督山伯爵》
唐泰斯、唐格拉尔、费尔南
德
海涅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英
华兹华斯
《舒情歌谣集》
揭开英国史崭新一页开创文学新时代,即浪漫主义时代
拜伦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哈洛尔德
抒情叙事诗
拜伦式英雄
《唐璜》
唐璜、朱丽亚
诗体小说
美
欧文
《见闻札记》
浪漫主义前期
两人为美国民族文学奠基人
美国浪漫主义之父
库伯
《皮袜子故事集》
《最后一个莫希干人》
霍桑
《红字》
浪漫主义后期
浪漫主义小说家
惠特曼
《草叶集》
浪漫主义诗人
麦尔维尔
《白鲸》
实玛利、季奎格、埃哈伯、
莫泊桑
《羊脂球》
《菲菲小姐》
普法战争
《项链》
《我的叔叔于勒》
小资产阶级和公务员
唯美主义
法
戈蒂埃
《<莫班小姐>序言》
最早提出“为艺术而艺术”
英
王尔德
《道林·格雷的画像》
前期象征派
法
波德莱尔
《恶之花》
第一部分《忧郁理想》
第二部分《巴黎分光》
第三《酒》第四《恶之花》
第五《叛逆》第六部分《死》
象征主义先驱
魏尔伦
狄更斯
《双城记》
梅尼特、卡尔登、得伐石太太、露茜、厄弗里蒙地
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
苔丝、安玑·克莱、亚雷
《无名的裘德》
裘德、淑
勃朗特姐妹
夏洛蒂《简爱》
简·爱、罗切斯特、
艾米莉《呼啸山庄》
希刺克厉夫、凯瑟琳、辛德雷、爱德加·林惇、伊莎贝拉、哈里顿、丁耐力
安妮《艾格尼丝·格雷》
简·奥斯汀
《傲慢与偏见》
伊丽莎白、达西、简、宾格利、班内特夫妇
《钦差大臣》
赫列斯达可夫、市长、邮政局局长
多幕喜剧,标志果戈里现实主义讽刺艺术完全成熟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渥伦斯基、卡列宁、列文
《战争与和平》
安德烈、彼埃尔、娜塔莎
以包尔康斯基、别素号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个贵族家庭的生活为线索
《复活》
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
自传体小说三部曲
《童年》《少年》《青年》
俄
冈察洛夫
《奥勃洛摩夫》
奥勃洛摩夫
俄国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
屠格涅夫
《父与子》
塑造了带有“新人”形象特征的平民知识分子
《罗亭》
罗亭
多余人形象
莱蒙托夫
《当代英雄》
彼巧林
多余人形象
果戈理
《外套》
阿卡基
小人物形像
《死魂灵》
乞乞科夫、五个地主(玛尼科夫、科罗潘契加、罗土特莱夫、索巴凯维奇、泼留希金)
国批判现实主义第一部具有高度思想艺术水平的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