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选复习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讲义 明代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讲义 明代部分知识梳理1.散文刘基《楚人养狙》—— 《庄子·齐物论》,启示(统治者/老百姓+老年青年对比)方孝孺《吴士》—— 株十族《逊志斋集》张士诚轻于用人,吴士浮夸之风(典型性)归有光《项脊轩志》—“唐宋派” 复古 母亲、祖母、妻子(日常生活场景)宗臣《报刘一丈书》—“后七子” 复古 方城山人(干谒者、门者、权者)上下相孚李贽《又与焦弱侯》—“童心说”“异端”批判程朱理学(圣人、山人)袁宏道《虎丘记》—宗宏中“公安派”反复古“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六次游虎丘钟惺《浣花溪记》—“竟陵派”反复古(性灵,孤深峭拔)(自己,达官显贵,赞赏 杜甫)张岱《柳敬亭说书》—行情人(柳敬亭、王月生)欲扬先抑、侧面烘托、细节描写夏完淳《狱中上母书》—17 岁死,绝笔信,民族气节、大无畏精神(记叙、议论、抒情、用典)2.散曲:王磐《古调蟾宫》—南曲之冠,元宵的今昔对比,社会每况愈下陈铎《水仙子·瓦匠》—小令,七一居士,《滑稽余韵》小令集(勤劳,富贵不足羡)冯惟敏《玉芙蓉·喜雨》:小令,久旱逢甘霖、关心民生疾苦王世贞《登太白楼》—“后七子”(宗臣)复古,崇敬李白,高士难求。
陈子龙《小车行》—“几社”创始人(复古)新乐府 /白描,对饥民的同情。
3.传奇(三大传奇:《浣纱记》《宝剑记》《鸣凤记》)—————— 剑杀凤(临川四梦:《南柯记》《邯郸记》《牡丹亭》《紫钗记》)—南韩母子梁辰鱼《浣纱记》—南北合套、昆腔(范蠡、西施)功成身退、忧患政治汤显祖《牡丹亭》—浪漫主义杰作,(杜丽娘、柳梦梅)杜丽娘受《诗经·关雎》启发4.杂剧徐渭《狂鼓史渔阳三弄》—《南词叙录》(南戏)青藤道人,选自《四声猿》祢衡阴间骂曹操 影射严嵩杀害沈链(狂傲的反抗精神)5.短篇小说(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改编自宋懋澄《负情侬传》杜十娘形象(美丽善良、聪明机智、反抗精神)—侧面描写,“百宝箱”线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第四卷 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考试以明清为主,比例大概是明40分,清40分,近代20分。
题型:一、填空题(文学常识、诗句) 10’二、不定项选择题 15’三、判断题 15’四、简答题 2×10’=20’五、论述题(论述+例子) 1×20’=20’六、赏析题(上课讲过的诗词) 1×20’=20’明代一、诗1、高启:明代第一诗人 P32、李东阳:茶陵派领袖 P7(茶陵派:指明前期成化、弘治年间以湖广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个诗歌流派。
其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等人。
他们做诗强调宗唐法杜,着眼于音调、法度,具有从“台阁体”向“前后七子”转化时期的过渡特点。
)3、李梦阳:前七子领袖;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P8(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
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4、何景明:前七子的第二领袖 P115、李攀龙:后七子领袖 P19(后七子也叫嘉靖七子,是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继前七子之后重新倡导复古的文学流派。
成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余曰德、张佳胤)6、王世贞:后七子中影响最大 P207、公安派“三袁”: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袁宏道:公安派领袖,“三袁”中成就与影响最大公安派文学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P22(公安派:是晚明时期受李贽影响而出现的一个反复古的文学流派。
公安派不满前后七子的拟古之风,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艰深古奥,诘屈聱牙。
表现了一定的变古创新精神。
艺术上多能流露个性,清新洒脱,意达词畅。
但也有境界狭窄、俚俗空疏的流弊。
)二、文8、宋濂 P289、刘基:《郁离子》;“郁离”二字乃文明之意。
P3210、唐顺之:唐宋派的代表作家,学习唐宋古文。
P36(唐宋派是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一个散文复古流派。
他们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提法不满,极力推崇唐宋文风,强调自然流畅、直抒胸臆、反对艰深为文、模拟剽窃,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论调,对晚明“公安派”、清中叶“桐城派”都有重大启迪和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讲义 清代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讲义 清代部分 知识梳理: 1.诗词: 吴伟业《圆圆曲》—号梅村,“梅村体”“江左三大家”“娄东诗派”开创者, 七言歌行体,吴三桂和陈圆圆的聚散离合,“叛明降清” 陈维崧《贺新郎》—号迦陵,“阳羡词派”代表词人,百无聊赖的“野老”,寥落之 感与故国之思。 纳兰性德《如梦令》—“楞伽山人”,风格近李后主,《饮水词》塞外纪行,边塞孤 寂思乡。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与顾贞观一见如故,真挚友情对才士贤人的同情与不 平。 张维屏《三元里》—号松心子,“宣南诗社”“岭南三大家”歌颂三元里人民爱国壮 举,批判清政府投降政策。 龚自珍《咏史》—“今文学派”代表人物,“宣南诗社”(官场、士林、作者) 黄遵宪《哀旅顺》—“我手写吾口”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对清政府的愤慨,爱 国情怀。 2.散文 唐甄《室语》—“众为邦本”说,启蒙思想家。抨击封建君权,提出“自古以来,凡 为帝王者皆贼也。”(对话、 比喻) 方苞《狱中杂记》—“桐城派”“方苞、姚鼐、刘大櫆”《望溪文集》“术不可不 慎” 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号“六分半书”,“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 集》对农民的尊重和同情。 《板桥题画》—— 种竹、养兰、写竹、画兰(以造化为师/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发展个性的社会、人生理想) 袁枚《黄生借书说》—创“性灵说”“乾隆三大家”“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启迪 学生。 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桐城派”《古文辞类纂》赞颂袁枚尽职尽责,抗议统 治者埋没人才。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饮冰室主人”打破桐城派的清规戒律,指出封建中国是老 大帝国,歌颂少年的朝气蓬 勃。 3.小说 蒲松龄《司文郎》—选自《聊斋志异》“ 聊斋先生”,科举制度的弊端,对比手法, 浪漫主义 +写实主义 吴敬梓《马二先生游西湖》—选自《儒林外史》“文木老人”八股取士制度下知识分 子狭隘庸陋的精神面貌。 曹雪芹《宝玉挨打》—选自《红楼梦》挨打意义,人物形象分析 刘鹗《明湖边美人绝调》—选自《老残游记》“鸿都百炼生”渲染烘托、侧面描写。 突出白妞歌声的美妙动人。 李宝嘉《制台见洋人》—选自《官场现形记》“南亭亭长、游戏主人”恐洋媚外的封 建官僚,对内作威作福,对 外奴颜婢膝。 4.杂剧“南洪北孔” 洪昇《长生殿》—唐明皇、杨贵妃,荒淫享乐、祸国殃民。融合唐诗、元曲 孔尚任《桃花扇》—“云亭山人”苏昆山、柳敬亭、老赞礼的唱词揭示明朝灭亡的内 在原因。(三个人唱词的思 想感情。) ◆ 模块一 吴伟业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娄东诗派开创 者。其诗取法盛唐及元、 白诸家,各体皆工,擅长以七言歌行体记述明末清初时事,后人称为“梅村体”。又 工词,早年多琦艳清丽之作, 中年后多悲壮侘傺之响。有《梅村家藏稿》。《圆圆曲》为七言歌行体叙事诗。 ◆ 模块二 陈维崧 陈维崧,字其年,号迎陵。其词才气横溢,近于稼轩,为清初“阳羡词派”代表词人。 少时 词风华绮丽,明亡后
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古诗文总复习重点题选(50题)

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古诗文总复习重点题选(50题)(含参考答案)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
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
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4、按要求写诗句:(1)秋“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秋“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秋“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秋“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5、“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的满脸豪情,而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6、“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上海高考古诗文复习-知识全梳理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中册)

上海市高考语文记诵手册统编版(选必上、中册)教材古诗文知识全梳理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化文常目录选择性必修上册 (1)1*《论语》十二章 (1)2*《大学之道》《礼记》 (3)3*《老子》四章春秋.老子 (4)4《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 (5)5《五石之瓠》庄子 (6)6《兼爱》墨子 (7)选择性必修中册 (8)1*《屈原列传》《史记》西汉.司马迁 (8)2*《过秦论》西汉.贾谊 (14)3《苏武传》汉.班固 (19)4《五代史伶官传序》宋.欧阳修 (23)注:序号上标有*表示必背记诵篇章。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中册1*《论语》十二章一、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二、古今异义1.不亦君子乎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2.可以为师矣古:可以;凭借今:可能、许可3.饭疏食饮水古:粗劣今:疏通、疏散4.饭疏食饮水古:冷水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5.匹夫不可夺志也古:普通人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6.吾日三省吾身古:多次今:数词,三三、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时:名词--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状语,每日3.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4.传不习乎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5.饭疏食饮水饭:名词--动词,吃饭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
以……为乐四、一词多义1.为:可以为师矣当、做为人谋而不忠乎替2.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懂得3.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温故而知新表顺承博学而笃志表并列4.其: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五、特殊句式1.省略句可以为师矣。
“以”后面省略代词“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句首省略动词“择”2.判断句贤哉,回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大学之道》《礼记》(一)古今异义1.大学之道古义: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二)词类活用1.在明明德(形作动,弘扬)2.先齐其家(使动,使……整齐)(三)一词多义1.明(1)在明明德(动词,彰明)(2)在明明德(形容词,美好的)2.道(1)则近道矣(名词,规律、道理)(2)不足为外人道也(动词,说)(3)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4)会天大雨,道不通(名词,道路)3.修(1)先修其身(动词,修养)(2)修守战之具(动词,修理、整治)(3)邹忌修八尺有余(名词,长,这里指身高)(四)状语后置1.在止于至善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3*《老子》四章春秋·老子一、通假字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行”通“形”,形体)2.其脆易泮(“泮”通“判”,分离)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累”通“蔂”,土筐)二、古今异义1.埏埴以为器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医古文复习题参考

医古文复习题参考一、单项选择题1、“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的“咳”义为()A.咳嗽 B.孩子 C.小儿笑 D.小儿哭2、“并平脉辨证”中的“平”是()A.正常 B.恢复 C.通“辨” D.通“辩”3、“而小人无良,致灾速祸”的“小人”义指()A.恶人 B.我的仇敌 C.我 D.小儿4、“臣惟顽蒙,备食晋粟,犹识唐人击壤之乐”中的“惟”义为()A.由于 B.虽然 C.只是 D.但是5、“时人谓之书淫”的“淫”义为:()A.读书迷惑之人B.读书邪乱之人C.读书贪心之人 D.读书过份之人6、“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翁教之亹亹忘疲”的“亹”读音是()A.dié B.xìng C.yì D.wěi7、“翁春秋既高,乃徇张翼等所清”中“春秋”修辞格是()A、拟人B、委婉C、借代D、比喻8、或益之以畎浍,而泄之以尾闾“中”畎浍”“尾闾”比喻()A.补益少,消耗多 B.补益多,消耗少 C.补益多,消耗多 D.补益少,消耗少9、“唯审谛覃思”中“覃”义是()A.全面B.审察C.深D.通“谭”10、“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中的“一切”义是()A.长久的 B.夭折的 C.一般的 D.长生不老二、多项选择题1、《串雅》序指出走方医的缺点和弱点是()A.旁涉元禁,琐及游戏 B.游食江湖,货药吮舐C.剽窃医绪,倡为诡异 D.刳涤魇迷,诧为神授E.大率知其所以,而不知其所以然2、下面含有定语后置的句子是()A.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B.医之不朽者也 C.又有医人工于草书者D.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E.唯土之信3、句中含有“死亡”义的是()A.季子妇程氏刲股递进之,卒不起 B.民莹将捐馆舍C.即含不瞑 D.高年不禄 E.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4、含有宾语前置的句子是()A.身非木石,其能久乎? B.翁穷昼夜是习 C.目惑玄黄D.彼何荣势之云哉 E.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5、句中具有“年”义的词语是()A.“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的“稔”B.“反复更秋”的“秋” C.“便繁台阁二十馀载”的“载”D.“没齿不忧”的“没齿”E.“传万祀而无昧”的“祀”6、含有使动义的句子是()A.庶厥昭章圣旨,敷畅玄言 B.一以参详,群疑冰释 C.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 D.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 E.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7、句中含有“平民,百姓”义的词语是()A.“柳为布衣时过吾”的“布衣” B.“而小人无良”的“小人”C.“黔首共馀食”的“黔首” D.“拯黎元于仁寿”的“黎元” E.“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含灵”8、划线的词是形容词词尾的句子有()A.目眩然而不瞚B.从老得终,闷若无端C.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D.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E.多闻博识,知之次也9、以下表“病愈”义的是()A、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不能以起之。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重点复习资料(云南)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复习资料目录第一章先秦 (2)第二章两汉 (3)第三章魏晋南北朝 (4)第四章唐宋 (6)第五章金元明清 (8)者却“亏夺民衣食之财”,置办乐器设备;并且“废丈夫耕稼之时”,“废妇人纺绩织纸之事”,为他们演奏。
第二、从王公大人、士君子直到农夫、织妇,如果沉溺于音乐享受,都有害无益,或荒废政事,或影响生产。
第三、遇上大国攻小国、大家伐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欺愚,贵傲贱”之类的严重问题,也不能用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笙等等演奏音乐的办法去解决。
较常考得背墨子的“非乐”主张★试述《非命》篇里的“三表”。
(论述题)《非命》篇里的“三表”,就是他为了判断“文学”、“言谈”是否有利于“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提出的三个标准: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要求根据古代圣王的实践经验;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即要求参酌当时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要求在“刑政”的实践中去检验,看它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
“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立言”之法。
他所说的“言”指广义的“文学”与“言谈”,与我们所说的狭义的“文学”不同。
但“三表法”对于狭义“文学”的创作和批评,也同样是适用的,直至今天,也还有借鉴意义。
很常考必背庄子(选录)★★试评价《庄子》一书。
(论述题)《庄子》一书,在文学领域里发生影响的情况是很复杂的;它有时成为某些封建知识分子消极避世、自我解脱和自我慰藉的药饵,有时又成为某些知识分子蔑视名教和对抗当时统治者的精神支柱,有时甚至可以成为某些人追求理想的引诱力。
从稀康、阮籍到李白、苏轼,他们的创作以及理论主张,往往强调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体验,进行艺术创造和艺术鉴赏,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忽视社会作用。
他们之间尽管情况各异,但深受《庄子》影响这一点,是无可讳言的。
汉赋所表达的内容:一是抒下情,通讽谕;一是宣上德,尽忠孝。
古代文学史复习题

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古代文学史复习题一、单项选择1、在词由“伶工之词”到“士大夫之词”的转变中起关键作用的词人是( C ) A.李璟和李煜 B.温庭筠和韦庄C、冯延巳和李煜 D.赵崇祚和欧阳炯2、阮籍《咏怀》诗忧愤深广,后人评为( D )A.情伤一时,心存百代 B.过为峻切,轻肆直言C、天才秀逸,弘丽妍赡 D.意蕴深沉,清逸玄远3、建安诗歌主要的特点是( C )A.高雅脱俗,优游闲适 B.沉痛委曲,意蕴幽渺C、慷慨任气,高亢悲凉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4、正始时期最为盛行的时代思潮是( C )A.以孔孟思想为主导的传统儒学 B.“以孝治天下”的“名教”C.以老庄思想为基础的“玄学” D、这一时提倡“四大皆空”的佛家思想5、“初唐四杰”指的是( C )A.上官仪、卢照邻、杨炯、王勃B.骆宾王、卢照邻、杨炯、王绩C、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D、王绩、杨炯、卢照邻、上官仪6、最后完成五律定型的诗人是( D )A、杨炯和杜审言B、杜审言和李峤B、杜审言和宋之问 D、宋之问和沈佺期7、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力主( C )A.恢复古诗浑融一体的风貌 B.恢复古诗自然天成的声韵C.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 D、恢复古诗的古朴厚重8、刘勰所谓“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指的是( C )A.郭璞的游仙诗 B.东晋的玄言 C.太康诗风 D、陶渊明的田园诗9、潘岳诗的特点是( B )A.过为峻切,讦直露才 B.辞藻绝丽,婉转侧折C.天才秀逸,清峻自然 D.情伤一时,心存百代10、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D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 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11、左思诗风的特点是( D )A.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B.平淡自然,韵味醇厚C、炳若缛绣,凄若繁弦D、笔力雄迈,文典以怨12.杜甫在艺术上达到登峰造极境地的七律联章体组诗是( B )A。
《咏怀古迹》五首B、《秋兴》八首C.《无题》二首D.《金陵五题》13、、继盛唐开元、天宝之后,唐代第二个诗歌创作高峰期是( D )A.大历年间 B.贞元前期 C、晚唐时期 D.贞元中期至元和年间14、刘禹锡创作的富有巴蜀地方特色的民歌体诗是( B )A.宫词和竹枝词 B、竹枝词和杨枝词C.折杨柳曲 D、子夜歌和杨枝词15、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B )A.咏史诗 B.游仙诗 C玄言诗 D.田园诗16、鲍照的诗歌成就主要是( B )A.山水诗 B.乐府诗 C、新体诗 D.宫体诗17、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B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B、其雄失路,万绪悲凉C.坎凛咏怀,彪炳可玩 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18、鲍照的诗歌成就主要是( B )A.山水诗 B.乐府诗 C、新体诗 D.宫体诗19、谢眺新诗的特点是( A )A.清新明丽,流转圆美 B.发唱惊挺,操调险急C、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D.经营惨淡,一归自然20、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志怪小说是( A )A.张华的《博物志》和干宝的《搜神记》B.托名曹丕的《列异传》和王嘉的《拾遗记》C.陆氏的《异林》和刘敬叔的《异苑》D.东阳无疑的《齐谐记》、和吴均的《续齐谐记》21、融合南北朝赋特点的赋作大家是( C )A.江淹 B.鲍照 C.庾信 D.王褒22、宫体诗的全盛期是( D )A.齐梁之际 B.梁武帝萧衍时期C.陈后主时期 D、梁简文帝萧纲时期23、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 B )A.葛洪的《西京杂记》 B、刘义庆的《世说新语》C、郭澄之的《郭子》 D.邯郸淳的《笑林》24、在南北文风融合进程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是( C )A.隋代 B.隋末唐初 C.初唐贞观时期 D、初唐武则天时期25、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是( A )A.自然平淡 B、雄奇瑰丽 C、慷慨激越 D、低回幽怨26、在唐代边塞诗中,具有气质沉雄,颇多感慨风格的是( C )A.李益的边塞诗 B、岑参的边塞诗 C.高适的边塞诗 D、陶翰的边塞诗27、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诗的艺术风格是( D )A.清刚顿挫 B.清拔隐秀 C.辞藻华美 D、慷慨豪迈28、李白诗歌的基本风格是( B )A.清新秀丽 B、豪放飘逸 C.平易质丽 D.沉郁顿挫29、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反映的是( C )A.早年的读书和漫游生活 B、困居长安十年时的感受C、“安史之乱”时的国恨家愁D、晚年漂泊西南的客旅生活30、大历诗风是( A )的过渡诗歌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宋代部分01.王禹偁《村行》,著有《小畜集》《待漏院记》。
02.范仲淹,有《范文正公集》《渔家傲》,其词善写塞上风光。
03.张先,字子野,有《安陆词》,《天仙子》。
04.晏殊,有《珠玉词》,《浣溪沙》。
诗属西昆体,词承南唐遗风,近于冯延巳。
所作多写闲情逸致。
05.梅尧臣,宛陵人,世称宛陵先生。
有《宛陵先生集》,《汝坟贫女》。
以平淡的诗风反对“西昆派”讲究词藻华丽的诗风,所作多反映民生疾苦。
06.苏舜钦,建沧浪亭寄情山水《苏舜钦集》《初晴游沧浪亭》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07.欧阳修,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与宋祁合修《新唐书》,有《新五代史》《六一词》《欧阳文忠公集》,《戏答元珍》《踏莎行》《五代史伶官传序》《秋声赋》,词多写恋情离思。
《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踏莎行》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08.柳永,有《乐章集》,《望海潮》《雨铃霖》《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09.曾巩,南丰人,南丰先生,有《元丰类稿》,《墨池记》。
10.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称王荆公。
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先生歌曲》,《明妃曲》《桂枝香》(金陵怀古)11.晏几道,号小山,《小山词》,《临江仙》,所作多感伤之辞。
1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乌台诗案”遭贬《东坡乐府》《游金山寺》《江城子》《卜算子》《定风波》《方山子传》13.苏辙zhe,号颖ying滨遗老,《栾luan城集》,《上书密韩太尉书》。
14.苏询号老泉,有《嘉佑集》《六国论》。
15.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fu翁。
书法列入宋四大家,《山谷全集》,《登快阁》《题竹石牧牛》16.陈师道,号后山居士,追求格律,“闭门觅句”,《后山集》,《春怀示邻里》17.秦观,字少游、太虚,号邗han沟居士,称淮海先生,《淮海词》,《踏莎行》(郴州旅舍)《鹊桥仙》18.周邦彦,清真居士,上承温庭筠、柳永之风,下开吴文英、史达祖一派,《片玉集》@清真集,《苏幕遮》《兰陵王》19.贺铸,庆湖遗老,《东山词》,《青玉案》。
20.李清照,易安居士,《漱玉词》《金石录后序》,《醉花荫》《声声慢》,论词有“别是一家”之说。
21.张元幹,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芦川词》,《贺新郎》(梦绕神州路),词风激昂悲愤,开南宋爱国词先声。
22.张孝祥,于湖居士,其词气势豪迈,淋漓痛快,上继东坡,下开稼轩,有《于湖集》《于湖词》,《念奴娇》(过洞庭)23.陈与义,号简斋,《简斋集》,《伤春》24.杨万里,号诚斋,作诗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自成一家,世号“诚斋体”。
精七绝,以写景咏物见长。
有《诚斋集》,其中诗歌部分按年代分编为《江湖集》、《荆溪集》等十种。
《初入淮河》、《闲居初夏午睡起》25.范成大,号石湖居士,其田园诗独创一格,《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南宋四大家:范成大尤袤、杨万里陆游。
《四时田园杂兴》、《峨眉山行记》。
26.胡铨,号澹dan庵an《澹庵文集》,《戍午上高宗封事》27.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关山月》《书愤》《沈园》《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众芳妒du.冷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8.辛弃疾,稼轩居士《稼轩长短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摸鱼儿》《青玉案》(元夕)《清平乐》《永遇乐》29.陈亮,世称龙川先生,词风近于辛弃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念奴娇》((登多景楼)30.朱熹,号晦庵、紫阳,南宋著名理学家,《朱文公文集》,《送郭拱辰序》31.刘过,号龙洲道人,《龙洲集》《龙洲词》,《西江月》(贺词)32.姜夔,号百石道人,为词清空峭拔,词集《白石道人歌曲》,《诗说》,《扬州慢》《点绛唇》33.史达祖,号梅溪,《梅溪词》,《双双燕》(咏燕)34.刘克庄,号后村居士,为江湖派重要代表,《后村先生大全集》,《贺新郎》(北望神州路)35.吴文英,号梦窗、觉翁,南宋风雅词派主要代表,有《梦窗词》甲乙丙丁四稿。
《八声甘州》36.翁卷,永嘉四灵:翁卷徐照徐玑赵师秀,有《苇碧轩集》,《乡村四月》37.赵师秀,号灵秀、天乐,《清苑斋集》,《约客》-黄梅时节家价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碁子落灯花。
38.周密,号草窗、蘋洲、弁biàn阳老人,《蘋洲渔笛谱》《东齐野语》《武林旧事》《浩然斋雅谈》,《观潮》39.王沂孙,号碧山、中仙、玉笥sì山人,《碧山乐府》(《花外集》),《眉妩》(新月)40.张炎,号玉田、乐笑翁,,所撰《词源》为论述词律的专书,《山中白云词》,《解连环》(孤雁)41.文天祥,号文山,《文山先生全集》,《过零丁洋》《指南序后序》42.谢翱,号晞发子,《晞发集》,《登西台恸tòng哭记》43.话本,是随着民间“说话”伎艺发展起来的,以诉诸听觉为特征的文学形式,它在宋元时渐趋成熟。
“小说”是说话中影响最大的一家,其作品多就现实生活中取材,形式短小精悍,内容新鲜活泼。
现存“小说”话本中,爱情、公案俩类作品最多,成就也最高。
明代洪楩pián编辑《六十家小说》收录部分宋元话本小说,已残缺,所存现编为《清平山堂话本》明末时著名通俗小说家冯梦龙也有意搜集、整理、编辑宋元话本小说,在《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保存了一部分。
《快嘴李翠莲记》选自;《清平山堂话本》;《错斩崔宁》选自;《醒世恒言》。
二、金元部分01.邓牧,号三教外人、九锁山人,世称文行先生,著有《洞霄图志》、《伯牙琴》,《吏道》选自《伯牙琴》。
02.元好问,号逸山山人,世称元遗山,有《遗山先生集》,《歧阳》-(凤翔)。
是金代最杰出的诗人。
03.董解元,以作《西厢记诸宫调》而著名。
解元为金元时对读书人的敬称。
《白马解围》节选自《董西厢》卷三《西厢记诸宫调》金代董解元作,取材于唐人元稹zhěn的《莺莺传》,为别于后来的王实甫杂剧《西厢记》,又称《董西厢》诸宫调――宋、金讲唱文艺的一种新形式,有说有唱,以唱为主,说用散文,唱用宫调,相传为北宋民间艺人孔三传所创。
它打破了说唱限于一个宫调的格律,用若干个宫调唱奏一个故事,名为诸宫调。
04.关汉卿,号已斋叟,元杂剧的奠基人,元初剧坛的领袖人物,,以《窦娥冤》《单刀会》最为著名。
教材节选《窦》(第三折)05.王实甫,其代表作是《西厢记》,另有《丽春堂》《破窑记》,教材节选《草桥店梦莺莺》(第三折)06.马致远,号东篱,是元贞书会的中坚人物,有“曲状元”之称,有《汉宫秋》《岳阳楼》《青衫泪》《陈抟tuán高卧》,近人辑为《东篱乐府》,其剧作以神仙道化内容为多。
《夜行船》(秋思)、《汉宫秋》(第三折)。
顶真手法的应用。
07.元曲四大家―――后世把元代作家马致远、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08.张养浩,号云庄,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中吕」(宫调名)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点旨结句:兴,百姓苦;亡09.睢suī景臣,「般步调」哨遍高祖还乡10.张可久,号小山,《小山乐府》是作品传世最多的元散曲作家,「中吕」山坡羊。
闺思11.贯云石,号酸斋、芦花道人,曲与徐再思(甜斋)齐名,后人合辑为《酸甜乐府》,「中吕」红绣鞋――顶真、重叠12.无名氏,「正宫」醉太平。
讥贪小利者――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脚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kū脂油,亏老先生下手!≈这首小令运用极度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贪利者无微不至的搜刮,形容尽致。
博喻、诡喻,是曲中运用比喻的特点。
博喻是广搜博采,反复渲染;诡喻是设想奇诡,出人意表。
13.高明,号菜根道人,《琵琶记》《柔克斋集》,《糟糠自厌》选自《琵琶记》。
14.刘因,号静修,有《静修集》,元世祖称之为“不召之臣”,《观梅有感》。
15.赵孟頫fǔ,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有《松雪斋文集》,元代大书法家。
《岳鄂王墓》。
16.萨都刺,蒙古人,有《雁门集》,《上京即事》17.杨维桢,号铁崖、东维子、铁笛道人,诗称“铁崖体”,有《铁崖先生古乐府》《东维子文集》,《题苏武牧羊图》咏史题画三、明代部分01.宋濂,元末明初人,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有《宋学士文集》,《秦士录》02.刘基,字伯温,有《郁离子》《复瓿bù集》,后人合辑为《诚意伯文集》,《卖柑gan者言》。
03.于谦,有《于忠肃集》,《咏煤炭》(咏物诗)。
04.王世贞,号凤洲、弇yǎn州山人,早年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领袖,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登太白楼》05.归有光,号震川,反对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
有《震川先生集》《项脊轩志》06.宗臣,散文成就在“后七子”中尤为突出,著有《宗子相集》,《报刘一丈书》。
07.“后七子”――宗臣与李攀龙、王世贞、谢榛zhēn、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齐名,称为“后七子”。
08.袁宏道,字中郎,公安人(今属湖北),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同为晚明“公安派”代表人物,时称“三袁”。
他们竭力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强调文学作品应“独抒灵性,不拘格套”。
袁宏道思想上受李贽影响较深。
有《袁中郎全集》,《徐文长传》。
09.钟惺,竟陵人(今湖北天门),与谭元春同为竟陵派创始者,反对前、后七子摹拟复古,有《隐秀轩集》《浣花溪记》(游记)10.张岱,号陶庵、碟庵居士,明末清初散文、小品文大家。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嫏環文集》《石匮书》,《西湖七月半》《柳敬亭说书》。
11.陈子龙,《陈忠裕公全集》,《小车行》12.夏完淳,《别云间》13.王磬qin,号西楼,《王西楼乐府》,「中吕」朝天子。
咏喇叭14.冯惟敏,号海浮,诗文集《冯海浮集》《石门集》,散曲集《海浮山堂词稿》,北杂剧《不服老》《僧尼共犯》,「南正宫」玉芙蓉。
喜雨15.梁辰鱼首创用昆腔演唱的传奇《浣沙记》,杂剧《红线女》,散曲集《江东白苧》《二十一史弹词》,《泛湖》(浣第45回)16.徐渭,所撰《南词叙录》是最早一部研究南戏的著作,杂剧有《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合称《四声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