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合集下载

2014年大学生外国文学史考试古希腊文学重点

2014年大学生外国文学史考试古希腊文学重点

一、古希腊文学【两希文明】: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艺术和文艺理论,以及因古希伯莱文学影响而产生的中世纪基督教文学。

【西方文学】: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源头,渗透基督教意识,具有哥特人精神气质的文学。

(古希腊罗马文学偏重:现实、理性;早期基督教文学偏重:感情、理想、心灵。

)【古希腊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1,公元前12—前8世纪的希腊文学,被称为“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氏族社会瓦解并向奴隶社会过渡;2,公元前8—前16世纪的希腊文学,被称为“抒情时代”奴隶社会早期;3,公元前6世纪末—前4世纪初的希腊文学,史称“古典时期”奴隶制繁荣时期;4,公元前4—前2世纪中叶的希腊文学史称“希腊化时期”奴隶社会末期,抒情诗起源于民歌,分为双管歌和琴歌,琴歌分独唱与合唱,用龟壳琴伴奏。

【萨福】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被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伊索寓言】有: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狼和小羊、狮子与野驴(新喜剧代表作家:米南德,旧喜剧代表作家:阿里斯托芬)【雅典的文艺理论家】:柏拉图(《理想国》、《文艺对话录》)、亚里士多德(诗学),也是两位哲学家。

《诗学》是西方美学和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奠基之作。

【古希腊神话内容】:神的故事、英雄传说。

【奥林波斯神统十二主神】:1、众神之主、雷电之神:宙斯;2、神后:赫拉;3、太阳神:阿波罗;4、智慧女神:雅典娜;5、爱与美女神:阿芙洛狄忒;6、战神:阿瑞斯;7、农神:得墨忒尔;8、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9海神:波塞冬;10冥神:哈台斯;11、火神:赫准斯托芬;12神使:赫尔墨斯。

【古希腊神话特点】:1、神人同形同性,2、内容完整、自成体系,3、表现着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4、具有浓郁的命运观念,5、想象丰富、形象生动、故事优美、富于艺术魅力。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修纪》)被誉为欧洲叙事诗的典范。

【荷马史诗】:古代希腊流传至今的最早文字写成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奥德修纪》。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和解答题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和解答题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和解答题名词解释:1、骑士抒情诗:即普罗旺斯抒情诗,因其主要流行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一带,故有此名。

它主要抒写骑士与贵妇人之间在黎明时缠绵悱恻、依依惜别的恋情,讴歌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以及他们为了爱情而去冒险征战、建功立业的骑士道德。

在艺术上,骑士抒情诗注意心理描写,感情细腻,对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抒情诗产生过影响。

2、骑士传奇:采用荒诞不经的冒险故事形式,赞美忠于国王,锄强扶弱,为捍卫宗教、荣誉或爱情而献身的骑士精神。

按照题材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古代希腊罗马系统、不列颠系统和拜占廷系统三类,其中以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的传说最为典型。

艺术上,骑士传奇既有荒诞不经、神秘色彩浓厚、歪曲现实的缺陷,也有想像丰富,情节引人,注意人物心理刻画等优点,对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颇有影响。

《朗斯洛,或坐囚车的骑士》和《特里斯丹和绮瑟》是骑士传奇中的名篇。

3、城市文学:城市文学又称市民文学,是在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

它取材于现实生活,充满乐观精神。

主要内容是揭露、抨击封建主和僧侣的残暴、贪婪、愚蠢,赞美市民的勇敢、机智、聪敏,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倾向。

在艺术上,它的主要手法是讽刺,风格生动活泼;因受教会文学的影响也采用隐喻、寓意和象征的手法。

主要形式有短小的韵文故事、长篇叙事诗、抒情诗和戏剧等。

在欧洲国家中,法国的城市最为发达,其城市文学的成就也最高。

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它对欧洲乃至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5、“彼特拉克体”:是由彼特拉克创立的一种十四行诗体形式。

它把每首诗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有两节四行诗组成,后一部分由两节三行诗组成,押韵的格式是abba abba cdc cdc 。

文学名著欣赏问答总汇

文学名著欣赏问答总汇

《伊利亚特》1、简述荷马史诗的形成过程。

一般认为,古希腊行吟盲诗人荷马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

18世纪后,陆续出现了“小歌说”、“统一说”等观点,但美国学者帕里提出的“折衷说”被大家普遍接受。

他在研究后认为,史诗不是出自一个诗人的创造,而是经很多代民间歌手不断积累选择、口头相传而约定俗成的。

在公元前12世纪以前古希腊可能已有配乐唱诵的口头诗歌流传,诗人身兼乐师和歌手,而流传的诗歌中最出名的就是特洛伊战争的故事。

在历代相传过程中,无数无名诗人对诗歌及其程式化语句进行了积累、加工和创作。

大概到公元前8世纪时,出现了伟大的诗人荷马,他将其中一些短篇围绕一个中心结合起来,统一加工提炼,使其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特色,成为大型史诗。

其后,史诗广泛流传,逐步定型。

公元前7世纪,小亚细亚有号称“荷马族人”的职业诗歌朗诵者。

至公元前6世纪,全部史诗开始编成定本。

以后,“荷马史诗”的抄本流传更广,经亚历山大里亚的学者考订分卷,留传至今。

2.《伊利亚特》体现出怎样高超的叙事技巧?全诗并不是对特洛伊10年战争的完整记述,而只是以阿喀琉斯的愤怒为主题,集中描写了战争最后一年的51天里发生的事情。

包括阿喀琉斯与阿迦门农发生内讧而退出,希腊联军因而遭遇一系列惨败,阿喀琉斯又因好友战死而将愤怒的矛头转向赫克托尔,于是复出等等,所有关键的情节都是环环相扣的。

阿喀琉斯心中的怒火的平息,也是史诗的结局。

总的来看,对原始材料巧妙的取舍剪裁,对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的集中刻画,以及紧凑得当的情节设置,使得史诗的结构和布局具有一种高度严谨的统一性,避免了故事叙述冗长和芜杂的弊病。

这样的处理手法已远远超出了那些简朴的民间口头创作,具有鲜明的个人书面创作的特色。

亚里士多德认为史诗的情节应围绕着一个整体的行动来展开,有头、有身、有尾,像个活的东西,才能给我们以特别的快感,《伊利亚特》无疑是这方面的典范。

3.分析阿喀琉斯的形象。

阿喀琉斯的形象具有英雄传奇色彩。

但丁

但丁

但丁——承前启后的领路人【摘要】为什么但丁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关键词】教会新生中世纪新时代【正文】但丁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是意大利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运动过渡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诗人、人文主义的先驱者。

但丁于1265年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当时的佛罗伦萨已经是意大利繁荣的金融中心、手工业中心和文化中心,在欧洲经济、文化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是,当时的意大利在政治上却陷入分裂状态,城邦林立,形成封建割据,战乱频仍。

当时的欧洲,在中世纪产生的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得封建地主阶级与农奴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文学上,基督教思想仍制约着当时的中世纪文化。

虽然当时的作家所受的影响深浅不同,然而在基督教思想逐渐深入到各个文化领域,并成为中世纪精神支柱的过程中,各类文学无不打上了它的印记。

1293年以后,佛罗伦萨建立了行会民主政体,但丁加入医药行会,先后当选人民首领特别会议和百人会议的成员。

1300年但丁被任命为行政官,在担任行政官期间,但丁一心建设和捍卫佛罗伦萨共和政权。

然而政治是无情的,后来他被排挤,并流放,后来客死他乡。

可以说,但丁曾一心一意地追求新政治,并为之不懈努力。

可是此时的欧洲却仍然是贵族统治,新政权恰恰与他们的利益相对,在这最后的黑暗中,期待着新世纪的曙光。

《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也是他最为有名的一部史诗性的巨著。

全书共100歌,计14233行。

诗中叙述但丁在“人生旅程的中途”,即1300年,诗人35岁时,迷失于一个黑暗的森林。

他竭力寻找走出迷津的道路,黎明时分来到一座洒满阳光的小山脚下。

这是普照旅途的明灯。

他正一步步朝山顶攀登,忽然三只猛兽迎面扑来。

但丁高声呼救。

这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贝娅特丽丝(但丁的梦中情人,此时已逝。

)的嘱托前来帮助但丁走出迷途,并引导他游历地狱和炼狱。

但丁介绍及其地位

但丁介绍及其地位

阿利盖利·但丁(意大利语: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13世纪末,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前夜佛罗伦萨诞生了位伟大的男性诗人,这就是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阿利盖利·但丁(1265—1321)。

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

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之所以称但丁是“新时期的第一位诗人,旧时期的最后一位诗人”的原因:但丁生活在14世纪的意大利(但是当时的意大利还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由很多小邦国、公国、候国还有教皇国等组成的),那个时候还是中世纪(所谓中世纪就是指的欧洲从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的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的萌芽),意大利因为地处于地中海,交通便利,所以海运经济特别发达,因此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也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思想,即“文艺复兴”。

但丁是第一个采用“文艺复兴”主义的作家。

他的《神曲》里面就有很多人文主义的精神,比如,肯定人,肯定人性。

但是由于几个世纪的神学统治,神学观念还比较根深蒂固,所以,《神曲》里面也有很多中世纪神学方面的因素,比如,采用神学的神话题材,采用中世纪神学的写作方法等等,可以去看看《神曲》自己来总结一下。

从他以后,“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并且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

因此,但丁被认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个作家,同时也是“文艺复兴”新时期的第一个作家。

恩格斯指出"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就是意大利的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但丁用了13年之久的时间完成了旷世之作《神曲》。

为什么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

为什么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

为什么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欧洲中世纪文学教会是主要奠基者,基督教是当时封建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

在中世纪繁荣时期——14世纪时,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

14世纪出生在意大利的但丁酷爱文学,当时意大利地处欧洲与东方国家间的交通要道,工商业、银行业发展很快,后来建立城邦共和国由新兴资产阶级掌握城邦的实权,自此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也就产生了资本主义思想。

但但丁呢是第一个使用“文艺复兴”主义的作家,人文主义重视理性,反对以宗教神学为中心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时期所产生的,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反对教会的指导思想。

而但丁正是把这种思想贯穿于作品的作家,《神曲》是中世纪文学的总结性作品,也是新时代文学的序言,全长14000多行,分为《地狱》、《炼狱》(又译《净界》)、《天堂》三部分。

每部分33歌,加上序曲,共100歌。

透漏出人文主义曙光,比如,肯定人,肯定人性,十分具有代表的揭示了时代特征。

强调人赋有“自由意志”,这是“上帝最伟大的主张”,上帝给予人类“最伟大的赠品”。

他鼓励世人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坚定不移地遵循理性但丁在作品中积极关心现实,他写的是中世纪晚期的意大利生活。

诗中所写的游历三界的所见所闻,很多都是意大利的现实生活,涉及了当时佛罗伦萨以至意大利复杂的党派斗争,涉及教皇和僧侣们的罪恶,也涉及贪官污史、及新兴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压迫等。

他抨击教会和教皇的贪暴专横,肯定现实生活和爱情的价值,肯定追求知识,重视古代文化。

但丁颂扬上帝,赞美天堂,提倡苦修,但没有似中世纪蒙昧主义那样把现世生活说的一无是处,这符合人文主义重视理性。

但是由于几个世纪的神学统治,神学观念还比较根深蒂固,所以,《神曲》里面也有很多中世纪神学方面的因素,比如,采用神学的神话题材,采用中世纪神学的写作方法等等。

神曲》也表达了但丁对人类智慧和理想的追求. 《神曲》中的地狱是现实世界的实际情况,天堂是人类的理想和希望,炼狱则是我们人类从现实到理想中须经过的苦难历程、但丁希望人们认识罪恶,悔过自新,去认识最高真理,达到最理想的境界,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思想,显示了新的文化思潮的萌芽。

外国文学名解,简答

外国文学名解,简答

三.名词解释: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4-16世纪),产生的新生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起源于意大利北部,这场运动冲破了中世纪基督老文化的重重樊篱,为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从观念形态上开辟了道路。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打着古典主义文化的旗号,创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的思想体系,是借古典文化反封建、反教会,借亡灵以解放现实中的人。

它是在欧洲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萌芽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第一个代表人物是但丁,其代表作为《神曲》,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彼特拉克,艺术成就最高的复兴三杰分别为: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2.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运动中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称为“人文主义”,它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强调以人为本,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对以神为中心的宗教思想进行大胆的冲击;抨击蒙昧主义,推崇理性知识,讴歌多才多艺的“巨人”式人物。

它在本质上反映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强调个性与解放,把追求个人的自由与发展放在首位,体现个人主义的思想本质。

代表作家与作品有薄伽丘的《十日谈》、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等。

3.大学才子派“大学才子派”是指16世纪80年代英国出现的一批受过大学教育的剧作家。

他们大多受过大学教育,具有较丰富的古典文化修养。

这一批作家致力于英国戏剧改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戏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为莎士比亚的成就做了准备。

该文学流派主要包括克里斯托夫·马洛、李利、基德、格林等人。

马洛,是莎士比亚前英国戏剧界最重要的人物,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真正创始人。

5.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颂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这两部史诗描写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伊战争,各分二十四卷,反映了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

《神曲》的两重性

《神曲》的两重性

恩格斯曾经指出,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1这一评价,集中地反映了但丁思想创作的二重性(或矛盾性),而这种二重性在他的代表作《神曲》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在整部长诗中,从思想内容到艺术技巧,都具有新旧交替时期的种种特点。

既留滞着奄奄一息的旧时代的残辉,又喷射出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新时代的曙光。

深入分析和研究《神曲》的二重性对于全面准确地认识但丁这一时代巨人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就《神曲》的二重性而言,首先表现为它主题的二重性。

尽管佛罗伦萨的古典文化传统保留的相对完好,但在基督教思想文化氛围浓墨重彩的中世纪欧洲,但丁依然受到了宗教的深刻影响。

面对人生的苦难和考验,但丁盛赞和歌颂了人的智慧和理性,以至于作为智慧和理性化身的维吉尔被其称为“众诗人的光荣和明灯”;然而他却又始终坚信宗教、天堂和上帝是人类身体和精神永恒的救赎,信仰是人生最终的曙光。

所以在《神曲》中,维吉尔只能带他游览地狱,而无法带领他领略天堂。

只有代表了至圣宗教情感的贝阿特丽采才能带他进入天堂。

甚至可以说,在但丁的意识中,信仰宗教是凌驾于理性和智慧之上的最高理想。

所以他替维吉尔发出了艳羡的感叹“啊!能被擢升到天国的人真是幸福难得!其次,《神曲》在题材情节上也表现出了二重性。

作为中世纪文学的一部分,但丁跳出了《圣经》的局限范围,选取了希腊古典历史文化中的名人,例如“诗人之王“荷马”、“众诗人的光荣和明灯”维吉尔以及讽刺诗人贺拉斯。

并且高度赞扬了他们在历史上的丰硕成就,在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中,异教徒是无法进入宗教作品之中的,而但丁却睿智地选取了这些伟大的异教徒作为歌颂的对象。

这是沉闷得令人窒息的中世纪文学中的一缕清新的风,给对宗教救赎等待无望的人们开启了新的视野。

是但丁对挣扎、纠缠在宗教迷雾中的人们精神的深切关怀。

再次,在思想内容方面也表现二重性。

以宗教的观点来看,《神曲》中对禁欲主义,宗教神秘主义屡有表现。

《神曲》中对人的贪、食、色等欲望进行了惩罚和批判,让这些“罪人”在炼狱中饱受折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说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答:这与但丁的生平与时代息息相关,他生活的时代是十三世纪后半和十四世纪初年的意大利。

当时的意大利是由很多小邦国、公国、候国以及教皇国组成的,意大利由于处于地中海,海上交通运输方便,商业贸易特别发达,商业的发展催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在政治上,宗教及封建割据已引起普遍不满,欧洲黑暗的宗教统治严重的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独裁者耽于享乐,信奉新柏拉图主义的人,希望摆脱宗教禁欲主义的束缚,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大众表现了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要求获得权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

大量古罗马、古希腊文化典籍从东罗马帝国传到意大利,促进了意大利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再加上意大利人才济济,汇集一处,也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思想,即文艺复兴。

但丁是第一个采用“文艺复兴”主义的作家。

他的代表作《神曲》里面就有很多人文主义精神,歌颂人,肯定人的努力,肯定人性,表达了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但是生活在神学思想笼罩的意大利,神学观念根深蒂固,但丁的思想也带有中世纪的神学的色彩,《神曲》自然也就带有很多神学的观念。

它采用了神学的神话题材,采用中世纪神学的写作手法,采取幻梦旅行故事的形式,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把人物的特征完整无疑地表露了出来。

但丁开创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先河,之后,“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展开,而且不断的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因此,恩格斯评价但丁“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是“站在新旧交替时代十字路口的‘巨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