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资源论文
全球气候变暖与海洋资源的相互作用课程论文

海洋资源与全球气候变暖相互作用xxx 摘要: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全球气候变暖也因此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由于海洋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海洋资源会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海洋资源开采又会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海洋矿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全球气候变暖。
引言:海洋资源是指海洋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矿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生物(水产)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等四项。
海洋资源的开采离不开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对全球气候变暖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全球气候变化暖又影响着海底资源的存在、再生。
海洋矿物资源与全球气候变暖海洋矿物资源人们已经发现的有以下六大类:石油、天然气;煤、铁等固体矿产;海滨砂矿;多金属结核和富钴锰结壳;热液矿藏;“可燃冰”。
海洋矿物能源燃烧活动会排放二氧化碳。
在海洋矿物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人类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陆地、海洋、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
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还包括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污染,导致“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现如今,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在海洋资源中又产生了新的对全球气候变暖有较大影响的海洋矿物资源——天然气。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
其资源密度高,全球分布广泛,具有极高的资源价值,因而成为油气工业界长期研究热点。
据估计,全球可燃冰的储量是现有石油天然气储量的两倍。
在上世纪日本、前苏联、美国均已发现大面积的可燃冰分布区。
中国也在南海和东海发现了可燃冰。
据测算,仅中国南海的可燃冰资源量就达700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于中国陆上油气资源量总数的1/2。
海洋生态保护毕业论文范文

海洋生态保护毕业论文范文标题: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某港口城市为例摘要: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海洋生态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本论文以某港口城市为例,探讨了该城市海洋生态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通过对该港口城市的海洋生态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海水污染严重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为了实现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建设海洋保护区、推动可持续渔业发展、加强海洋污染治理等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策略和政策建议,可为该港口城市的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洋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海洋保护区;可持续渔业发展;海洋污染治理引言:海洋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海洋生态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本文以某港口城市为例,探讨了该城市海洋生态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海洋生态保护的现状和问题1.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水污染等原因,该港口城市海洋生物多样性正在下降。
2.海水污染严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其中包括工业废水、河流污染物和垃圾等。
这些污染物进入海洋,不仅破坏海洋生态平衡,还危害人类健康。
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提出1.建设海洋保护区建设海洋保护区是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手段之一。
该港口城市应设立海洋保护区,对海洋生态进行保护和监管,限制过度捕捞和破坏海洋生态的行为。
2.推动可持续渔业发展可持续渔业发展是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途径。
该港口城市应加强对渔业资源的管理和监控,限制捕捞量和捕捞方法,并推动渔民转型升级,发展生态友好型渔业。
海洋生物学结课论文

海洋生物学论文论文题目中国主要的经济海藻的培养和价值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2014年12月7日中国主要的经济海藻的培养和价值摘要:海洋藻类,简称“海藻”,也被称为“叶状体”植物。
距今为止,已有记载的海洋藻类的数量约为25000种左右。
海藻的营养价值很高,所以很多大型海藻被人们直接食用。
除此之外,海藻具有药用价值、可以开发生物燃料、可作为工业原料,我们还可以开发利用海藻的富集作用。
调查表明,可利用的经济藻类主要包括大型藻类中的蓝藻门、绿藻门、红藻门和褐藻门等类别的种类。
我国利用海藻最早最广泛的国家之一。
通过多方面收集整理资料,本文对中国主要的经济藻类的培养和价值进行介绍,其中包括了海带、裙带菜、羊栖菜等。
关键词:海藻海带栽培前言:海洋藻类是具有叶绿体,能有自养生活,没有维管束和根茎叶分化的孢子植物。
它存在有单细胞、群体和多细胞各种形态。
经济海藻是泛指对于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海藻。
这些海藻一般来源于自然资源或者人们的培养。
在很早以前,我国民间就有了采用海藻的习惯,人们或直接使用,或拿来入药。
现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经济海藻的认识越来越多,它的价值也越来越明显。
1.特征1.1形态结构海藻多数个体微小,但也有长达几米甚至几百米以上的。
它的基本体质可分为三种。
一是单细胞类型的,它们体型小,有的单生,有的聚集成膜状,有鞭毛的运动,没有的则不能运动;二是群体类型的,它们的形态、大小、细胞数、排列方式等都各不相同,各细胞无一定依赖关系;三是多细胞藻体,一般为大型植物。
下面是几个中国主要的经济海藻。
1.1.1海带海带分为六个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各个时期的特点也不同。
幼龄期的海带为5到10厘米的小苗,叶片平滑薄软无凹凸;凹凸期的海带有5到10厘米以上,叶片基部出现2排凹凸;脆嫩期的海带差不多1米左右,凹凸推向藻体尖端,柄粗壮,叶片基部楔形;厚成期的海带叶片长度生长速度渐慢,叶片厚而老成,且有韧性;成熟期的海带叶片产生大量的孢子囊群并大量放散孢子;衰老期的海带大量的孢子放散后,叶面粗糙、老化、腐烂至死亡。
濒危海洋生物论文3800字_濒危海洋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濒危海洋生物论文3800字_濒危海洋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濒危海洋生物论文3800字(一):中国濒危海洋动物信息可视化科普设计研究论文摘要:现如今活动于中国海域的濒危海洋动物生存环境差,因受重视程度不高,在保护措施上并未全面、有效、系统地开展保护工作。
如果政府、野生动物保护机构、民众不引起重视、关注与保护濒危海洋动物,濒危海洋动物的生存状况将愈加恶劣最终走向灭绝。
因此针对濒危海洋动物大数据可视化研究,向社会各界科普濒危海洋生物,将有利于社会各界关注到濒危动物的状态与采取正确的措施与决策,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关键词:濒危海洋动物;信息可视化;保护;科普一、濒危海洋动物物种的溯源与现状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与绵长的海岸线,管辖海域面积更是到达了300万平方千米。
中国海域除台湾岛东岸濒临太平洋外,均属封闭程度不同的陆缘海,且受第四纪冰期影响较小。
海洋生物物种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不仅有很多世界海洋的生物物种,而且还保存了许多在北半球其他海域早已灭绝的古老孑遗物种。
[1]伴随着人们对于海洋开发利用的强度增加,很多海洋动物已经面临濒危状态。
如中华鲎在二十一世纪初仍是沿海地区人家餐桌上一道常见的佳肴,近几年由于鲎极高的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遭到了滥杀滥捕,加上中华鲎的繁殖生长周期较长需要13年才可繁殖完成,中华鲎赖以生存的浅海沙滩也因填海造地、滩涂开发等项目被侵占,近几年中华鲎的身影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在2019年7月,中华鲎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状态为濒危(EN)。
其他濒危种类还有长江江豚、玳瑁龟、黄唇鱼、白腹军舰鸟等大量海洋动物正在灭绝的边缘徘徊,而与之相关紧密相连的地球生态系统最重要的部分——海洋生态系统也正遭受的严重威胁。
每个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通过食物链的关系,物种之间起互相依存、互相牵制的作用。
一旦食物链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影响。
[2]海洋动物作为海洋中必不可缺的链接部分,如果中断,对于生态环境,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致命的打击。
海洋资源论文2000字

海洋资源论文2000字内容摘要: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膨胀和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
于是我们不得不把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寄托于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
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
浩瀚无垠的海洋,有着极其丰富的海洋资源,但各种各样丰富的海洋资源还没有被大众了解。
充分了解海洋资源,对人类将来的生存和生活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如何将海洋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及运用成为当今世界资源开发的最主要的问题。
在进行资源开发的同时,海洋环境的保护也是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
我们要做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物,捕捞,渔业,水产,食品,环境。
目录(一)富饶的海洋水产资源(二)海洋捕捞(三)渔业资源(四)水产养殖(五)海洋食品加工(六)海洋环境污染(七)海洋环境治理引言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海洋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现如今,海洋丰富的资源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对海洋的开发早已经不再困难。
从原来的海洋渔业资源到现在对海洋深层各种矿产资源的开采。
还有人们所进行的各种海水养殖等产业,都是对海洋的一种开发和利用。
但是随着人们对海洋的进一步探索,我们蔚蓝的海洋也开始在发生着一些变化。
海洋的水环境质量逐渐恶化,海水污染严重,造成海面出现赤潮现象。
沿海和近海海域多数传统优质渔业资源日趋枯竭。
海水富营养化和营养盐失衡,海洋生态环境丧失或改变,危及海里的各种水生动植物。
对人们的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应该如何在海洋开发的同时偶小的防止海洋遭受污染,这是我们大家首先解决的难题。
在海洋的保护和环境的治理方面,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立海洋生物保护以及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机构。
对海洋渔业资源进行游侠开发,合理建设水产养殖,保护海洋。
对于各种海洋产品要做到合理捕捞,在食品加工方面也要安全卫生。
在我们享受着海洋带给我们的各种资源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保护海洋的义务,让我们与海洋和谐相处!正文:一.海洋水产资源简介:海洋水产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各种(类)资源。
海洋资源与环境课论文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及治理姓名:***学号:************学院:山东大学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摘要中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岸线,沿海岛屿6500多个,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可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保护海洋环境,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将是我国未来可持续开发海洋资源的必由之路。
中国沿海地区人口最为集中,经济最为发达,对海岸带和海洋环境压力较大,近几年,我国海洋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总体污染趋势有所减缓,但局部海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至今未得到有效的遏制,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仍面临严峻形势。
全国近岸海域污染程度略有减轻海水鱼、虾、贝、藻类养殖区的水环境质量状况较2002年略有好转,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的污染范围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近海和远海海域的海洋沉积物质量继续保持良好,部分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较差;但我国近海传统优质渔业资源日趋枯竭,生物资源严重衰退,一些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
为改善我国海洋环境的严峻形势,我们提出的主要对策有:提高民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监管和加大对海洋环保的执法力度、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建立统一和多职能的海上执法队伍等。
治理污染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海洋生态环境。
关键词:海洋环境;海洋污染;污染治理。
一、引言大海是生命的故乡,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
海洋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点八,它从太阳吸收热量,又将热量释到大气,从而调节气候,目前全世界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居住在沿海地区。
美国海洋学家西尔斯亚.厄尔说:我们这个星球的特点是受海洋主宰点的,天气和气候也是受海洋控制的海洋汇集的生物种类之多冠与全球,如果海洋发生变化,地球的特点也将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丰富的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
海洋生物鉴赏论文 美丽的海洋生物

美丽的海洋生物浩瀚的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它哺育着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它们共同生活在这熙熙攘攘的海洋大家庭里,组成光怪陆离的海洋动物大千世界。
独特的生存环境使海洋生物形成了特殊的身体结构和奇妙的生理功能,海洋哺育着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
这其中有闪闪发光的夜光虫和身体晶莹透明、随波逐流的水母,有美丽无比的珊瑚、五彩缤纷的海葵和“顶盔贯甲”的虾蟹,有“喷云吐雾”的乌贼、名贵的海参和鹦鹉螺,还有千奇百怪的鱼类、古老的海龟和憨态可掬的海豹,更有聪明灵巧的海豚和硕大无比的巨鲸……它们共同生活在这熙熙攘攘的海洋大家庭里,组成光怪陆离的海洋动物大千世界。
如:能吃能喝能走的星星——海星;用内脏'掉虎离山'的动物——海参;在海里飘荡的'蘑菇'——水母;孩子由父亲孕育的动物——海马;善于把水搅黑的动物——墨鱼;眼睛长在同一边的鱼——比目鱼;不长枝丫只长叶的植物——海带;海洋中的游泳冠军——海豚;是虫不能走,是树能张口——珊瑚;生前不声不响,死后号声嘹亮——海螺……科学家告诉我们,从海洋中出现最原始的生命开始,到现在已有40多亿年的历史了。
从最初的单细胞生物(如盐生小球藻),到地球上现存的最长、最重的庞然大物(如蓝鲸),几十亿年的生命演化过程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世界。
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
一般人都以为鱼类全是哑巴,显然这是不对的。
许多鱼类会发出各种令人惊奇的声音。
例如:康吉鲤会发出吠音;电鲶的叫声犹如猫怒;箱鲀能发出犬叫声;鲂鳃的叫声有时像猪叫,有时像呻吟,有时像鼾声;海马会发出打鼓似的单调音。
石首鱼类以善叫而闻名,其声音像辗轧声、打鼓声、蜂雀的飞翔声、猫叫声和呼哨声,其叫声在生殖期间特别常见,目的是为了集群。
鱼类发出的声音多数是由骨骼摩擦、鱼鳔收缩引起的,还有的是靠呼吸或肛门排气等发出种种不同声音。
有经验的渔民,能够根据鱼类所发出声音的大小来判断鱼群数量的大小,以便下网捕鱼。
海洋生态环境论文六篇

海洋生态环境论文六篇海洋生态环境论文范文1【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海洋生态道德关怀浩瀚的宇宙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同样人类也从未停止过对海洋的探究。
海洋生态系统中蕴含着很多的生命,同时也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从某种意义上说,海洋中的动植物就是我们这个地球的清洁工。
在整个海洋生态环境食物链中的全部动植物,都在有机地运动着循环着。
它们构成了一个可循环可持续进展的海洋生态食物链。
海洋中海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譬如石油、自然气、煤矿、铁矿、可燃冰等等。
海洋中几乎含有陆地上全部类型资源,甚至于还有一些陆地上没有的资源。
然而始终以来人类过度的捕捞和开采海洋资源,造成了海洋生态系统的严峻破坏。
同时,各种类型的海洋污染也是罪魁祸首。
特殊是近海海疆污染严峻,一些沿海城市基本都是人口密集区,同时也是工业发达地区。
这里每天都会产出大量的工业垃圾,其中含有严峻超标的铅、镉、汞等有害污染物。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上百亿吨的工业污染物排放入大海之中,这些污染物使得海洋生态环境变得特别脆弱。
此外由于富含高养分物的污水大量排放入海洋,导致近海水域赤潮频繁发生,给各个国家的近海养殖业造成了严峻的损失。
近海岸的人工挖沙采礁、人工填海造城等活动造成海岸线严峻破坏。
现如今人类已经深切的感受到由于自身的破坏所带来的惨痛代价,如何才能够更好的爱护海洋环境,重建可持续进展的海洋生态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进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自然、人、社会三者的关系是马克思哲学讨论的重要内容,而在其全部讨论分析的范围中,最重要的也是话题最多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它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进展而来的。
马克思把大自然看作是人类自身感性生活中的一部分,并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地解释清晰。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菲菲201200191003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2级5班目录摘要 (3)(一)引言 (4)(二)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 (5)1.近海水体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污染范围不断扩大 (5)2.近海水域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加剧 (5)3.污染严重,引发赤潮,渔业资源破坏严重 (5)(三)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源 (5)1.陆源污染物 (5)1)工业污水排海 (6)2)城市生活污水排海 (6)3)农药、化肥污水排海 (6)4)海洋石油运输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造成的海上溢油事故频发 (6)2.船舶排放的污染物 (6)3.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 (6)4.人工倾倒废物污染 (6)(四)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 (6)1.把经济发展速度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 (6)2.对海洋环保的执法力度不够 (7)(五)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的对策 (7)1.提高民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7)2.加强监管和加大对海洋环保的执法力度 (8)3.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8)4.科学开发海洋资源 (8)5.建立统一和多职能的海上执法队伍 (9)(六)结论 (9)(七)参考文献 (10)浅谈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摘要近十年来,全国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临港、临岸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但是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少企业治污净化设施没有同步跟上,污水向河道和入海口无度排放,污染了海洋。
还有的甚至在“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支配下,企业长期不安装治污设施,任其自然排放,使得海洋这块蓝色宝地受到日趋严重的污染。
部分海湾和近海海面污染已经相当严重,而且呈日益加剧的趋势。
当前,污染和损害中国海洋环境的因素主要有:陆源污染物、船舶排放的污染物、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人工倾倒废物污染、不合理的海洋工程的兴建和海洋开发,使一些深水港和航道淤积,局部海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
目前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已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物资源造成了巨大影响,而且海洋环境与陆上不同,一旦被污染,即使采取措施,其危害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因为治理海域污染比治理陆上污染所化费的时间要长,技术上要复杂,难度要大,投资也高,而且还不易收到良好效果。
所以保护海洋环境,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合理开发,综合利用。
主要对策有:提高民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监管和加大对海洋环保的执法力度、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建立统一和多职能的海上执法队伍等。
治理污染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海洋生态环境。
关键词:海洋污染;因素;防治措施;科学开发一、引言当前我国海洋环境保护面临严峻形势。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各级政府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科学发展的观念树立不牢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冲动过高以及沿海地区居民海洋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等。
为了控制和减轻海洋环境污染,提高海洋环境质量,不仅应该控制各种途径的污染排海,还应从公众的海洋保护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20世纪90年代,我国近岸海域的污染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近海水质劣于I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从1992年的10万千米上升到1999年的20.2万千米,平均每年以14.6%的速度增加。
从1999年开始,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海洋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遏制,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基本上处于逐年下降趋势。
2007年我国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5万千米,比2006年减少0.4万千米;2008年面积约为13.7万千米,比2007年减少了0.8万千米。
虽然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国近岸海域污染总体形势仍然严峻。
污染海域相对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密度较大的海湾沿岸和主要河流的入海口附近,如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
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我国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海湾、河口、滨海湿地、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等生态系统。
这些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是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是据国家海洋局近年来对相关生态监控区的监控结果表明,我国近海海域生态系统还在进一步恶化。
主要海湾、河口及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多数监控区都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其中锦州湾、莱州湾、杭州湾和珠江口生态系统仍处于不健康状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开发强度持续加大,对海岸带及近岸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生态脆弱区的面积呈现扩大趋势。
本文从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源、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的对策这几个方面论述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二、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20世纪末以来,由于江河携带大量陆源污染物入海,我国近岸2/3的重点海域受到营养盐污染。
其中,辽河口、大连湾、胶州湾、长江口、杭州湾、象山湾、三门湾、乐清湾、闽江口、珠江口等海域污染较重,且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大部分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污染日趋严重。
对我国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状况研究表明:入海口海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着其直接承受沿海、沿江居民排放的城市生活污水、食品工业废水及残渣、人畜粪便、造纸工业废物等富含有机物质及其他污染物,是污染物最为集中,密度最高的区域。
在我国受污染海域中,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程度相对严重,主要污染物质是无机氮、磷酸盐、油类以及有机物和重金属。
部分海湾和近海海面污染已相当严重,而且呈日益加剧的趋势。
这主要表现在:(一)近海水体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我国近海海域监测结果表明:1998年,从东北的辽东湾到广东的西部近岸海域,半数以上沿岸海域水体污染严重,水体环境质量在总体上呈继续下降趋势,部分海域水体环境恶化。
以黄海和渤海为例,近岸海区无机氮超标率分别达到46%和45%,重金属污染超标率分别达到19%和42%,铅的超标率分别达到81%和85%,油污超标率分别达到6%和1%。
渤海近岸海域水体中的化学耗氧量超标率达到13%。
(二)近海水域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监测表明:近岸工业、临港工业和滨海城市的工业及生活污水直接排海每年就达100多亿吨,年增长率约5%。
污水污染近岸海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部分海域和海底生物几乎绝迹,或已经绝迹,“海洋沙漠化”现象已开始呈现。
(三)污染严重,引发赤潮,渔业资源破坏严重近海海域和江河入海口是各种鱼、虾、蟹洄游、栖息和产卵繁育幼体的天然场所。
由于水体污染恶化,环境灾害频发,赤潮灾害频率逐年增加,每年发生的赤潮就达几十次,影响面积最多高达6000多平方公里,造成渔业直接经济损失几十亿元。
三、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源当前,污染和损害中国海洋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陆源污染物1.工业污水排海一些工矿企业,为了追逐自身利益,不惜损害生态环境。
目前,全国有70%的排污企业没有建相应的污染治理设施,即使已建治污设施的企业,正常的运转率也不到50%。
大量未经处理或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水和有害有毒物质直接排入江河或海域,造成海域严重污染。
这就是当前海域环境治理赶不上污染,海洋环境保护赶不上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2.城市生活污水排海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明显加剧,赤潮频繁发生。
据统计,1980年—1998年在我国海域共发生赤潮400多起,平均每年20多起,到90年代平均每年又上升到30多起,对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3.化肥、农药污水排海化肥、农药在农作物中的大量使用,使得这些有机物质和有害有毒物质的残留量逐年增多,有时经过暴雨洪水和农田排水,进入江河,最终排入海中,污染海域。
4.海洋石油运输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造成的海上溢油事故频发溢油事故平均每年发生506起。
1980年~1998年,被发现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溢油事件达102起,污染大面积海面。
因溢油污染导致鱼类等生物大量死亡,使渔民经常空手而归,生活来源无着落,人心不稳定,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船舶排放的污染物中国拥有各种机动船只10多万艘,每年进入中国港口和航经我国管辖海域的外轮几万艘次,有大量含油污水排放入海。
如1979年巴西油轮在青岛油码头作业,一次跑油380吨。
(三)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中国沿岸分布着几个大油田和十几个石油化工企业,跑、冒、滴、漏的石油数量很可观,每年有10多万吨石油入海。
(四)人工倾倒废物污染过去把海洋当作大“垃圾箱”,任意倾倒废物。
如大连香炉礁海岸、葫芦岛、青岛、温州、湛江等地,把垃圾、矿渣、炉渣和其他废物堆放在海边或直接倒入海中。
另外,不合理的海洋工程的兴建和海洋开发,使一些深水港和航道淤积,局部海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四、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一)把经济发展速度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有些海洋工程在新建、改建和扩建时造成周围环境包括对海岸带的侵蚀、淤积和损害。
有些围填海工程使用的材料中含超标放射性物质或易溶出有毒有害物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
海洋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污水、固体废弃物和海上作业泥浆,特别是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过程中排放的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含油污水、残油和废油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
由于海岸带开发强度的加大及开发规模的扩大,全国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脆弱区。
海岸带高脆弱区已占全国岸线总长度的4.5%,中脆弱区占32%,轻脆弱区占46.7%,非脆弱区仅占16.8%。
高脆弱区和中脆弱区主要分布在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红树林海岸等受到围填海活动、陆源污染、海岸侵蚀、外来物种入侵等影响严重的海岸带区域。
(二)对海洋环保的执法力度不够我国的海洋执法管理部门与海洋管理一样,分散于有关的涉海部门内。
我国海上执法部门和单位主要有中国海事、中国海监、渔政渔港监督、环境保护和公安边防等5个部门,形成当前海上执法体制所谓的“五龙闹海”的局面。
我国现有的这些海上执法力量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各执法力量的职责虽然有分工,但有些是交叉的,有些是不明确的。
这种分散的海上执法力量,由于部门分割和法律规定一方面的管理执法只能由一个部门的执法队伍调查处理,其他部门的执法队伍在海上即使遇到违法行为,也无权进行监管;同时,由于一支执法力量只有权负责一个方面的执法,而不能承担海域所有行政执法任务,致使一些领域无人执法,出现执法真空。
部门之间缺少联系沟通机制,上面的部门抢职责,下面的部门推工作。
以上问题造成对一些违法行为特别是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的侵害我国海洋环境的行为不能被及时发现,以致造成严重污染后果。
另外,保护海洋和海岸带环境的意识缺乏也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海洋开发步伐加快,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但作为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海洋知识特别是海洋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却没有同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