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跳
双脚跳体育教案

双脚跳体育教案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协调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毅力。
教学重点:双脚跳的技巧和动作要领。
教学准备:跳绳、标志物、音乐等。
教学过程:Step 1:热身(10分钟)在教学区域内设置好标志物,让学生依次进行侧跳、前后跳、单脚跳等几个简单的热身动作。
Step 2:技术讲解(10分钟)介绍双脚跳的基本技术要领,包括双脚并拢、膝盖微屈、用脚掌发力、保持平衡等。
Step 3:跳绳练习(15分钟)让学生根据之前的技术讲解,进行跳绳练习。
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单人跳,再逐渐引入双人跳、多人跳等形式,提高难度和乐趣。
Step 4:小组竞技(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比赛。
比赛内容可以是跳绳数量、跳绳时间等。
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Step 5:冷静放松(5分钟)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放松身体。
Step 6:总结(5分钟)总结双脚跳的技巧要点,鼓励学生保持锻炼并不断提高。
拓展活动:1. 给学生布置跳绳作业,要求每天跳绳一段时间,并记录下自己的跳绳成绩。
2. 组织跳绳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技巧和进步。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的跳跃技术和动作表现。
2. 根据比赛结果评选出优秀小组和个人。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区域安全,避免学生相互干扰和受伤。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和难度。
3. 强调团队合作和公平竞争的精神,避免出现过分攀比和伤害他人的行为。
双脚跳体育教案

双脚跳体育教案双脚跳是一项体育项目,旨在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平衡能力和爆发力。
以下是一个双脚跳体育教案的范例,共计500字。
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和实践双脚跳项目,提高学生的协调性。
2.训练学生的平衡能力和爆发力。
3.帮助学生了解双脚跳的规则和技巧。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1.正确掌握双脚跳的动作要领。
2.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足球或其他适合双脚跳的器材。
2.操场或其他宽敞的场地。
3.计时器。
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包括慢跑、拉伸等。
2.介绍双脚跳的规则和技巧,例如跳过障碍物、跳过绳子等。
3.示范双脚跳的正确动作要领,强调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4.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每个小组有一个领队负责计时。
5.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比较各小组的成绩。
鼓励学生互相观摩和学习对方的优点。
6.通过反馈和讨论的方式,总结双脚跳的技巧和要领,并让学生自己找出改进的方法。
7.进行决赛,选拔出成绩最好的几个小组进行比拼,增加竞争的紧张感和激烈程度。
8.总结教学内容和成果,鼓励学生以双脚跳为基础,继续探索其他体育项目。
教学延伸:1.将双脚跳与其他项目结合,例如双脚跳连续盘旋、双脚跳障碍赛等,提高学生的难度和挑战性。
2.组织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创造出自己的双脚跳动作,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性和特长。
3.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比赛和表演,提高他们的竞技能力和自信心。
以上是一份双脚跳体育教案的范例,通过合理的安排和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双脚跳的基本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同时,教案还强调了团队合作和竞技意识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环境。
中班双脚跳体育游戏教案

中班双脚跳体育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双脚跳的基本技巧,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弹跳力、速度和灵活性。
4.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乐观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双脚跳的基本技巧:双脚并拢向前跳、双脚分开向前跳、双脚交叉跳等。
2. 体育游戏:双脚跳接力赛、双脚跳障碍赛、双脚跳捉迷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双脚跳的基本技巧,参与体育游戏。
2. 教学难点:双脚跳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以及在游戏中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草地或室内活动场地。
2. 教学器材:跳绳、障碍物、呼啦圈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双脚跳的基本技巧,如双脚并拢向前跳、双脚分开向前跳、双脚交叉跳等,并讲解动作要领。
幼儿跟随教师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体育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双脚跳接力赛、双脚跳障碍赛、双脚跳捉迷藏等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所学技巧。
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双脚跳技巧的掌握情况。
2. 通过游戏,评估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弹跳力、速度和灵活性。
3.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团队协作、遵守纪律、勇敢自信等。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幼儿在家与家长一起进行双脚跳活动,记录练习次数和进步情况。
2. 社区活动: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双脚跳比赛,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双脚跳》

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双脚跳》一、教学目标1.能动态跳跃,理解并掌握“双脚跳”的技巧。
2.增强幼儿的运动协调性和平衡性。
3.通过跳跃锻炼幼儿的肌肉,促进身体健康。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主要教授双脚跳的技巧与运用。
教学时,先由教师示范,引导幼儿跟随练习,然后教师对幼儿的动作进行指导与纠正,最后进行小组合作活动。
三、教学步骤1. 热身阶段在教学前的热身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活动,如:做操、跳绳、游戏等活动,热身时间约为5-7分钟。
2. 技术指导阶段1.让幼儿站直,双手沿腿自然下垂,重心平稳;2.双脚自然并拢,向上跳起,同时双手向上挥动,并尽量拉高身体;3.踏地时双脚同时着地,以脚掌为主,脚趾轻微点地;4.着地后站直,重心回归原位,保持平稳。
在实践中,老师需要进行多次示范,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进行练习。
3. 探究合作阶段让幼儿以4-5人一组进行活动。
每组要求按顺序进行双脚跳,要求头、手、身体直立姿势美观,同时注意脚的用力和着地平稳。
教师可对队员们进行评分,并鼓励幼儿互相学习、提高。
4. 总结回顾阶段让幼儿自己总结这堂课所学到的双脚跳技巧,并请几位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
四、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保持教室空气流通,避免过于密闭,引发幼儿身体不适。
2.在教学前,对各个环节的细节要考虑周到,避免让幼儿产生压力与焦虑。
3.评分时要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来评判,鼓励每个幼儿,不要过于追求分数和胜负。
五、教学效果评估通过教学,幼儿应该能够掌握双脚跳的技巧,并利用所学技能进行初步的实战练习。
老师可观察幼儿的跳跃姿势、步伐和平衡能力,从而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估。
六、教学延伸教师可将双脚跳与其他动作组合起来,让幼儿继续进行磨练。
并可以向家长推介一些简单的运动方式,鼓励家长陪伴幼儿开展运动锻炼,促进健康成长。
幼儿园小班教案《双脚跳》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双脚跳》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进行两只脚的跳动;2. 提高幼儿的眼手协调本领;3. 培育幼儿的体育爱好。
二、教学准备1. 教具:跳跳球,传球;2. 玩具:气球,小球;3. 准备活动:热身、放松;4. 活动道具:标识类,示意类;5. 布置教室环境;6. 活动引导。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在音乐的伴奏下,老师引导幼儿进行拉伸和摸运动,慢跑等热身活动,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2. 引导“双脚跳”老师示范双脚跳,引导幼儿仿照。
将幼儿带到跳跳球前,让幼儿跳跳球,察看幼儿的跳动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改进。
3. 游戏活动(1)“大跳代表小跳”将幼儿分成两组,每一组都由一位幼儿代表全组进行跳动,谁跳的多则哪一组笑到最后,可以给孩子们发一些小嘉奖。
(2)“跑跑跳跳”利用一些小球或气球,将幼儿分成几组,让幼儿带着球进行奔跑和跳动,连续跳两下,将球丢到下一位同学手中,看哪一组能够完成最快。
4. 放松活动活动结束后,老师引导幼儿进行放松活动,让幼儿休息身体,留有时间让幼儿自由探究其他形式的跳动动作。
四、教学评估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1. 直接察看幼儿跳动的表现,看是否能把握正确的技巧;2. 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课外自行练习跳动的情况;3. 通过活动后的问答和游戏环节来检验幼儿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1. 教材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简单引起幼儿爱好;2. 活动设计是否有充足多样性,是否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古怪心和动手本领;3. 活动中的引导方式是否得当,是否能够保证每一个小伙伴的参加度;4. 教学评估是否充分,如何针对其中不足之处做出改进方案。
通过教学反思,能够更好的调整和完善课程,为幼儿供给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3-6岁儿童双脚连续跳测试标准

3-6岁儿童双脚连续跳测试标准
3-6岁儿童双脚连续跳测试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能力测试方法,用于评估儿童的下肢肌肉力量、协调性和耐力。
测试标准通常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来制定。
以下是一般性的测试标准:
1. 年龄范围,3-4岁和5-6岁分别制定相应的测试标准。
2. 测试环境,在宽敞、平坦且安全的场地进行测试,确保儿童在进行测试时不会受到伤害。
3. 测试姿势,儿童站立在指定的起跳线上,双脚并拢,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或者举起,做好准备动作。
4. 测试动作,当监测员发出“开始”的口令后,儿童开始双脚连续跳,直到无法再跳或者出现错误为止。
5. 计数方法,记录儿童连续跳的次数,一次跳跃当双脚同时离地一次算作一次跳跃,跳跃时双脚着地算作一次成功跳跃。
6. 测试结果,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参照相应的标准表,对
比测试结果,评定儿童的运动能力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研究或机构可能会有不同的测试标准,因此在进行测试时应该参照具体的标准表进行操作。
此外,儿童在进行测试时应该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督,确保他们的安全。
测试结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评判儿童整体运动能力的唯一标准,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综合考虑儿童的生活习惯、饮食营养、睡眠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全面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小班优秀体育活动教案《双脚跳》 (2)

小班优秀体育活动教案《双脚跳》
教案名称:双脚跳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协调能力。
2.通过游戏方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准备一块开阔的场地,确保安全。
2.准备一些有趣的小道具,如护目镜、小球等。
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
游戏一:齐跳绳
学生们手拉手,在场地中间拉起一根跳绳,全体学生同时跳过跳绳,注意要保持同步。
游戏二:小球传递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站成一列,第一名同学手里拿着一个小球,先向后传给第二名同学,依次传递到最后一名同学手里,然后再按照相同的顺序传递回来。
2.技术训练:
学生们排成一列,面向前方,教师示范双脚跳的动作,学生们跟着示范进行双脚跳训练,教师适当调整学生们的动作。
3.游戏练习:
游戏一:跳跳球
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站成一列,教师站在场地两边持球,一边向一组扔出球,该组的学生进行双脚跳接球,接到球后迅速传给下一名同学,直到最后一名同学接到球后跑到场地对面。
接球次数最多的组胜。
游戏二:双脚跳接力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站成一列,教师放置若干目标地点(可以用小纸片标记),并指定一个起点。
每组的第一名同学从起点出发,进行双脚跳,一直跳到目标地点,然后回到起点,接力传递给下一名同学。
完成一定次数的接力后,跳得最远的组胜。
评估与总结:
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进行评估,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们了解到双脚跳的重要性,并提高他们的跳跃和协调能力。
双脚跳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双脚跳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 7 条关于双脚跳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1. 嘿,双脚跳的时候咱得注意节奏呀!就像跳绳那样,一下一下可别乱了套。
比如说你看那小兔子蹦蹦跳跳的,不就是很有节奏嘛。
跳的时候膝盖微微弯曲,可别直直地就蹦起来了,不然多容易受伤呀!
2. 哎呀呀,双脚跳的落地可得轻点儿呀!你想想,要是像个大石头一样“咚”地落地,那多吓人呀。
就像芭蕾舞演员那样,轻轻地落下来。
记得别让脚后跟着地太重哦,不然会震得难受呢。
3. 跳的时候眼睛得看向前方呀,你可别东张西望的。
这就好比开车要专注看路一样重要呢。
要是一边跳一边到处乱看,那不得摔个大跟头呀!
4. 双脚跳可别跳太高啦!又不是要跳到天上去,差不多就行了呗。
你看那篮球运动员投篮,也不是拼命往高跳呀。
太高的话,落地也不稳呀,多危险。
5. 嘿,跳之前可得活动活动腿脚呀!这就跟跑步前要热身一个道理嘛。
你不活动开,跳着跳着抽筋了咋办呀。
活动好了,才能跳得更带劲呀!
6. 注意双臂的摆动呀!它可以帮你保持平衡呢。
就跟小鸟飞的时候扑棱翅膀一样,可有用了呢。
你要是胳膊耷拉着,那能跳得稳才怪呢。
7. 跳的时候要有信心呀!别老觉得自己跳不好。
你看看人家小孩子,那跳得多欢呀。
相信自己能跳好,大胆地去跳呗。
总之,双脚跳看着简单,细节可不少嘞!大家可得多注意这些要点和注意事项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拿到这个教材我的想法:小班是发展跳跃能力的最佳时期,而且以双脚跳的能力为主。
小班的孩子已经会双脚跳,但是怎样让小班幼儿有兴趣并正确的练习跳,是当前小班育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幼儿来说,兔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使幼儿所熟悉的、喜欢的,赋予兔子小青蛙的角色,不仅有利于幼儿双脚跳的动作,而且有利于其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重点目标: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跳。
——行为:在小班的年龄阶段,幼儿的腿部肌肉也
比以前有力,已经有进行双脚跳的经验,但在双脚同时向前跳时,幼儿对动作要领掌握得不到位,只有正确地掌握此动作要领,才能为从高处往下跳,从低处往高处跳做好强有力的铺垫。
2.在游戏中体验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情感:在小班的年龄阶段,他们“自我意识”
比较强,所以我没有安排竞赛类合作比赛,而是安排成一个情景游戏让他们去体验运动所带来的
快乐。
与此同时,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在我看来,情景类游戏运动对于他们可能更有吸引力。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呼啦圈、小兔子胸饰、大兔子胸饰——主要是为了创造情境吸引小班孩子的注意力,在欢乐的体育环境下锻炼孩子正确双脚跳的能力。
做胸饰不是头饰的原因时可以
让孩子自己看到自己的角色。
经验准备:各种会跳的动物——根据幼儿经验可以引出跳得概念。
兔子是双脚跳的经验——根据孩子在小班的年龄阶段时已经具有双脚跳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从上到下的顺序,重点在腿部肌肉的锻炼)——为接下来的活动
做准备,使孩子全身运动开来,更为安全。
二、利用小动物的跳,引出双脚并拢向前跳——目标一,森林跳跃大赛的情境创设教
学策略、语言提问策略和教师示范指导策略。
1、森林中有哪些小动物会跳,他们是怎么跳的。
2、利用小兔子的形象来提出并由教师示范双脚并拢向前跳。
三、利用小兔子的角色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跳。
——目标一,榜样策略、示范策略、自
我练习
1、给幼儿贴上胸饰,幼儿自行练习
2、榜样学习,教师提出各种错误动作
3、再次示范,幼儿学习并练习
四、小兔子采蘑菇游戏练习(分成5组,每组5—6人)——目标二,情景游戏
1、教师示范游戏,强调双脚需要并拢向前跳
小兔子出去采蘑菇了,你们看要经过一条魔法路,这条魔法路有好多
好多圈圈铺成的,这条魔法路只能跳过去,请你们看一看老师是怎么
走的。
2、老师指导并指挥孩子游戏
五、采到了蘑菇的兔子要休息了。
——放松紧张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