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首老童谣看青岛港的巨变

合集下载

青岛港学习心得体会(范本)

青岛港学习心得体会(范本)

青岛港学习心得体‎会青岛港学习心‎得体会青岛港学‎习心得体会龙年伊‎始,中央六部委联‎合下文推树青岛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习青岛港经验‎交流会,给了哦我‎们港口天大的关爱‎和巨大的鼓舞。

党‎中央对我们的高度‎褒奖,无疑已成了‎我们港口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为我‎们以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

同样,也为我‎们广大员工的个人‎发展指明了方向。

‎加倍珍惜党中央对‎我们的高度褒奖,‎不断深入学习政治‎文化知识,业务技‎能知识,提高境界‎,磨练意志,苦练‎技能,牢记历史,‎不忘党的恩情,无‎怨无悔的将自己有‎限的青春无私奉献‎给青岛港长盛不衰‎的发展道路上,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和人生追求。

‎一、加倍‎珍惜,提高境界‎在“两大灾难”横‎行肆虐,阻碍港口‎发展的关键时刻,‎党中央给了我们天‎大的关怀和天大的‎肯定,使得我们挺‎直了腰,卯足了劲‎,给阻碍港口发展‎的邪-恶势力当头‎一棒,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突破重围,‎决战决胜的信念和‎信心,让我们有斗‎志,也有勇气和邪‎-恶势力战斗到底‎。

是党中央让我们‎明白了,人间正道‎是沧桑,正义事业‎不可当的道理,明‎白了什么是正义无‎敌,真理无敌,人‎心无敌。

我也坚信‎,我么之所以有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得益于港口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港‎口突飞猛进的发展‎,得益于常主席、‎总裁二十多年来的‎英明领导,归根结‎底,得益于党中央‎对我们正义事业的‎支持和肯定。

没有‎常主席、总裁引领‎着我们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永‎远报党恩,发扬“‎三个一代人”精神‎,把我们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港口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港口‎同呼吸,共命运,‎一个信仰,一个声‎音,一个劲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不会实现我们‎港口质的飞跃,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因此,我们应当‎珍惜港口来之不易‎的今天,珍惜党中‎央对我们的高度褒‎奖,真心实意的去‎学习,去维护,去‎发展。

关于运河的歌谣

关于运河的歌谣

关于运河的歌谣有:
1.《大运河,龙闪现》:这首童谣表达了运河的起源和发展,以及
运河在古代的重要作用。

它象征着一条神龙,具有强大的生命
力,为人们带来了繁荣和发展。

2.《运河漂,欢乐多》:这首童谣描绘了运河的美丽景色和人们乘
船游览的欢乐场景,表达了人们对运河的喜爱和依赖。

3.《货物船,行驶远》:这首童谣强调了运河在古代运输货物的重
要作用,以及它连接不同城市和水域的特性。

4.《与江河,连通路》:这首童谣表达了运河与江河相连通的特性,
以及它们共同构成了水上交通的重要通道。

5.《交流合作心情好》:这首童谣描绘了运河沿岸人们之间的交流
和合作,以及这种交流带来的快乐和友谊。

6.《船儿弯弯像月亮》:这首童谣以船为象征,表达了对运河的赞
美和热爱。

7.《白云朵朵飘上天》:这首童谣描绘了运河两岸的美景,以及人
们在此生活和劳动的场景。

8.《牧鹅的小子会写文章》:这首童谣展示了运河对人们文化生活
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

9.《诗歌滚滚像海洋》:这首童谣强调了运河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
以及运河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10.《月亮弯弯照九州》:这首童谣表达了对运河的热爱和依赖,以
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劈柴院:老青岛的新图腾

劈柴院:老青岛的新图腾

劈柴院:老青岛的新图腾摄影/李伟王哲王群李东升引子:曲径通幽,别有洞天,乡曲袅袅、暗香浮动,风情依旧……穿越近一个世纪的时空隧道,似曾相识的声音和街景依然灵动,似乎把劈柴院的百年轻轻略去,而老青岛的风花雪月仍清晰可见,散落在幽深致远的青石板小街,也让青岛人的怀旧情结有一个尽情释放的载体。

这个桃红柳绿的春天,曾经给城市带来无数惊艳的劈柴院,拂去历史的尘埃,赋予时代的底蕴,将厚重的历史与时尚的现实完美链接,在所有青岛人的震撼和惊艳中,鲜活和重生了城市深处的记忆。

小楼昨夜又东风多少年里,劈柴院隐在时代繁华气息的背后,风雨兼程走过百年,积淀了独特的文脉特质和浓郁的民俗韵味,收藏着老青岛市井生活的烟火,成就劈柴院成为记录城市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

追忆旧时的劈柴院,仿佛从字里行间伸出一只大手,将人牵引着走过绵延逶迤的老街,在小巷深处领略到原汁原味的老青岛市井风情,体味到一种影视剧中常见的中式“热闹”,涵盖了老青岛的码头文化、建筑文化、市井文化。

商业文化、传统文化,餐饮文化、戏曲文化,西洋文化等草根文化的集成。

劈柴院得名三解劈柴院三个字,仅望文生义,就可知与“劈柴”这一传统的民生方式有关。

但由于劈柴院的名气之大,其得名众说纷纭:一是认为德占青岛后,胶济铁路还没建成,没有煤炭供应,劈柴为主要生活燃料。

于是,往大窑沟送劈柴的人就在窑厂南面的一处院落里开辟了劈柴市,慢慢过渡为“劈柴院”。

二是1929年,青岛诗人刘筠的诗集《青岛百吟》中曾有过这样一段注释:“劈柴院近中山路,最繁闹之区。

院内皆劈柴架屋,故名。

贵人不屑一顾,然房租轻而价廉,穷措大得往来其中焉。

”再就是青岛本土的一些文史专家认为,此处住着许多木材商人,当时把木材叫做劈柴,因而称为劈柴院。

现在大家约定俗成的一般是第二种说法。

1902年,“劈柴院”修建成型。

1910年,随着闯青岛港的各色人等大量涌入这座新兴城市,劈柴院一带更加繁荣,可以说,劈柴院之于老青岛,如同北京的老东安市场、天津的劝业场、上海的城隍庙。

关于青岛的儿歌

关于青岛的儿歌

关于青岛的儿歌
青岛这座城,风景真美丽。

蓝天白云飘,海水齐腰深。

金沙滩上玩,脚下沙子软。

夏日去游泳,乘船去遨游。

啊呀呀,青岛好,
风景美,人心好。

啊呀呀,青岛好,
好地方,游人多。

小船出海远,渔船满载回。

捕鱼又捞虾,海鲜香四溢。

老街石头巷,红瓦白墙间。

德国风情里,文化交融间。

啊呀呀,青岛好,
风景美,人心好。

啊呀呀,青岛好,
好地方,游人多。

栈桥上划船,七彩帆影飘。

五四广场亮,大明湖水清。

青岛啤酒厂,酿造原汁浓。

品尝一口啤,喜庆心头涌。

啊呀呀,青岛好,
风景美,人心好。

啊呀呀,青岛好,
好地方,游人多。

青岛这座城,气候宜人好。

秋日候鸟来,漫天飞翔高。

冬日飘雪花,雪地玩美妙。

每个季节里,青岛都精彩。

啊呀呀,青岛好,
风景美,人心好。

啊呀呀,青岛好,
好地方,游人多。

【诗歌】我爱你青岛 一年级童谣诗歌

【诗歌】我爱你青岛 一年级童谣诗歌

【诗歌】我爱你青岛一年级童谣诗歌蔚蓝的大海,细白的沙滩每当我看到你,就觉得无比幸福我爱你青岛,永远的家园春天来了,鲜花盛开五颜六色的花儿,散发着甜甜的气息海风吹过,轻轻地拂过我的脸庞我爱你青岛,春天的温暖夏天来了,太阳高高挂大家都来海边,纷纷玩耍蓝天白云,和着海浪的声音我爱你青岛,夏天的欢乐秋天来了,果实累累瓜果飘香,一片丰收的景象轻轻的海风,吹落了黄叶我爱你青岛,秋天的收获冬天来了,雪花纷飞大海冻成冰,滑冰的孩子笑得开心青岛的冬天,温暖而美丽我爱你青岛,冬天的快乐我爱你青岛,一年四季无论风吹雨打,我都爱你青岛是我的家,永远的家园我爱你青岛,直到永远这是一首由一年级小朋友们创作的童谣诗歌,表达了他们对家乡青岛的深深热爱和对四季变化的感慨。

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吸引了无数人驻足观赏。

而这些小朋友们却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美丽和魅力,用他们天真无邪的眼睛和纯真的心灵去描绘这座城市的美好。

在他们的诗歌中,春天是鲜花盛开的季节,大海边上游玩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花朵,微风轻轻拍打着大地,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夏天是欢乐的季节,人们纷纷来到海边玩耍,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活力和生机。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实累累,人们尽收眼底,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而冬天,则是欢乐的季节,雪花飘洒,大海冻成了冰,人们滑冰玩雪,享受着冬天的快乐。

这首童谣诗歌不仅仅是小朋友们对青岛的热爱,更是对青岛四季变化的感慨。

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去诠释这座城市,让我们仿佛也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美丽和魅力。

童谣诗歌里面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让人们感受到了天真无邪的心灵和对生活的热爱。

而小朋友们,纯真无邪,他们用他们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和描绘这座城市的美好。

对于他们来说,这里就是他们的家园,他们在这里生长,在这里学习,在这里发现生活的美好。

所以,当他们用诗歌来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时,我们就能感受到更加深刻的情感。

赞美青岛海洋世界的诗和顺口溜

赞美青岛海洋世界的诗和顺口溜

赞美青岛海洋世界的诗和顺口溜
(实用版)
目录
一、青岛海洋世界的简介
二、赞美青岛海洋世界的诗
三、赞美青岛海洋世界的顺口溜
四、结语
正文
青岛海洋世界,位于我国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是一家集海洋动物表演、海洋生物展示、海洋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大型海洋主题公园。

这里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种类,令人叹为观止的海洋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今天,让我们一起通过赞美青岛海洋世界的诗和顺口溜,来感受这里的魅力。

首先,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领略青岛海洋世界的美丽。

诗曰:“碧海蓝天映珊瑚,鱼跃人欢畅无边。

海豚表演翻江海,人鱼共舞翩翩起舞。

”这首诗描绘了青岛海洋世界的美景和精彩的海洋动物表演,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首顺口溜来感受青岛海洋世界的生物多样性。

顺口溜道:“海马海星海豹海狮,珊瑚海草海鱼海豚。

青岛海洋世界大,应有尽有乐趣多。

”这首顺口溜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列举了青岛海洋世界丰富的海洋生物,展示了这里作为海洋主题公园的魅力。

青岛海洋世界不仅拥有美丽的海洋景观,还致力于海洋文化的传播和海洋环境保护。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了解到海洋生物的习性、海洋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海洋生态。

同时,公园内的各种表演和活动,也旨在提高游客们的海洋意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海洋的行列中来。

总之,青岛海洋世界是一个集海洋生物观赏、海洋文化传播、海洋环境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主题公园。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感受到大海的神秘和美丽,欣赏到海洋生物的千姿百态,更可以了解到海洋文化的丰富内涵。

青岛胶州的方言顺口溜

青岛胶州的方言顺口溜

在青岛胶州,有一种深受当地人喜爱的方言顺口溜,它融合了地方特色与民间智慧,既有趣味性,又有文化内涵。

下面就来分享一段胶州方言顺口溜:
大胶州,小胶州,胶州湾里捉泥鳅。

捉到泥鳅笑嘻嘻,捉不到泥鳅气呼呼。

东边日头西边雨,南边云彩北边雾。

胶州人儿会说话,说起话来像唱戏。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个果子八个皮。

九个娃娃十个指,十个指头捉跳蚤。

捉到跳蚤喂小鸡,小鸡吃了长身体。

身体长大能下蛋,下的鸡蛋圆又圆。

圆又圆的鸡蛋香又香,送给爷爷尝一尝。

爷爷吃了笑嘻嘻,夸我是个好娃娃。

好娃娃,会说话,说起话来像喇叭。

喇叭声声传四方,四方亲朋来相聚。

相聚一堂乐融融,欢声笑语满天飞。

飞呀飞,飞到天上去,看看那蓝天白云美不美。

白云美,白云白,白云下面盖高楼。

高楼高,高楼大,高楼里面住人家。

人家人家笑哈哈,笑哈哈来迎客啦。

客来啦,客来啦,快快来把酒斟满啦。

斟满啦,斟满啦,干一杯来庆团圆。

团圆啦,团圆啦,胶州人儿齐欢乐。

以上就是这段富有青岛胶州地方特色的方言顺口溜。

它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胶州人的生活场景和民间风情,展现了当地人的智慧和幽默感。

同时,这段顺口溜也传递了家庭和睦、亲朋团聚的美好寓意,让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军旅歌曲之军港之夜

军旅歌曲之军港之夜

军旅歌曲之军港之夜
歌词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
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远航的水兵多么辛劳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让我们的水兵好好睡觉.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
睡梦中露出幸福的微笑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年轻的水兵多么辛劳, 待到朝霞映红了海面, 看我们的战舰又要起锚
介绍
歌曲创作背景,军港指现青岛胶南小口子军港,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现停泊于青岛胶南小口子军港,这首军港之夜,正是当时小口子军港的真实写照。

1980年秋天,在由“北京晚报”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新星音乐会”上,海政文工团青年歌手苏小明的一曲《军港之夜》一举成名,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军港之夜》风靡军内外,广受欢迎,但也有人公开批判说,苏小明的歌,曲调咿咿呀呀,没有革命气势,纯属“靡靡之音”。

一位音乐权威也称《军港之夜》格调不高:当兵就要提高警惕,怎么能唱海军战士睡觉呢?海军机关有人反应更激烈:这样的演员部队不能留,要处理。

时光荏苒,星移斗转,近30年过去,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人们的思想也更加成熟、理性和开放。

当初批评过苏小明唱《军港之夜》的人,恐怕绝不会想到,《军港之夜》已成为中国军旅歌曲的海军经典代表曲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一首老童谣看青岛港的巨变
追溯青岛这座城市的历史,我们就一定会说到青岛港。

以港立市,港兴城兴。

可以说,青岛港的发展,就是这座城市近现代化发展的缩影。

从1892年青岛正式建港至今,119个春秋里,它历尽磨难破蛹化蝶,源源不断地为这座城市增添活力与财富。

青岛港,成为青岛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一张闪光的名片。

六月槐花香。

在纪念青岛市建置100周年前夕,我们参加了中共青岛市委主办、青岛新闻网承办的“以港兴市、港城共荣”走进青岛港活动,对青岛港有了更近的接触和更深的理解。

尽管只有半天时间,尽管是走马观花,但是,我们看到了一座现代化的港口风姿与实力。

观看了青岛港电视片,我们对青岛港的历史与发展,有了全方位的审视。

参观了中央调度室,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现代化管理。

参观了大港机械四队,我们对青岛港工人的生活与工作,产生了感性的理解。

在现场观看了绝活表演,我们赞不绝口、叹为观止,拍手叫绝。

参观了20万吨矿石码头,我们眼前为之一亮……啊啊,一幅幅绚丽的画面,一幕幕鲜活的情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回肠荡气,扬眉吐气,都给我们铭刻下深刻的印象,令人难以忘怀。

而最令我动情的,则是参观港史展览馆时,看到的反映往昔码头工人生活的老童谣。

有时候,一首土得掉渣的童谣,能折射出岁月的风貌,会点燃起人们久远而深情的回忆。

“干到秋,穷到秋,剩下麻袋和手钩。

抬煤抬盐,磨不断的铁锁链。

铁锨不离手,杠子不离肩。

脚踏七寸宽铁板,抬着煤盐去登天。

一步走不牢,尸首看不见。

”这就是当年德日占领青岛时期,码头工人受尽欺辱盘剥、生命任人践踏的真实写照!而解放前国民党时期的码头工人,也同样是“出的是牛马力,吃的是猪狗食”,命运依然非常悲惨。

我在童年时,就听过住在大杂院里的邻居单身大叔,在喝了二两老白干后,用苍凉的声音,吼出的这首童谣。

当时,我并不理解;今天,我读懂了。

是啊,那时候,数以千百计的码头工人,叫“臭苦力”,叫“老搬”,叫“扛大包的”……每一天,早去晚归,两头不见日头。

冬天,寒风刺骨,冻个半死;夏天,烈日烤人,晒个半昏。

一个汗珠摔八瓣,拼体力,流血汗,赌生死,用自己的生命挣来可怜的一点钱,还难以养家糊口,水深火热,饥寒交迫,苦不堪言啊。

推翻了三座大山,换了人间。

青岛解放了,青岛港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开始了新生的历程,逐步发展,逐年变化。

尽管条件差,虽然工作苦,但是,工人们心情舒畅,因为大家感到是港口的主人。

197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要“三年改变港口面貌”。

当年,青岛港开始了总体改造和新建扩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港口工人迸发出冲天的干劲,发挥出超人的智慧,在青岛港大力发展港口外向型经济的同时,也对老港区进行了全面整改。

进入新世纪,青岛港更是突飞猛进。

目前,青岛港已成为世界第七大港,集装箱世界第八大港……
中午,我们走进职工食堂。

啊,窗明几净,饭菜飘香。

我和两名青岛新闻网的小记者,与金牌工人许振超同桌,一边进餐,一边交谈。

小记者提出了一个个问题,从家庭到荣誉等,内容很广泛。

许振超总是面带笑容,很具体地回答。

他的语言非常朴实,但是思想非常深刻。

当他谈到码头工人的今昔时,表情变得很严肃。

他说:“青岛港千变万变,最大的变化,就是人的变化。

解放前,工人是牛马。

解放后,工人是主人。

所以,我,我们就要以主人公的精神去工作,去奉献,去创造……”我,端望着墙上的大字标语口号:“工人伟大,劳动光荣”,感觉到,此刻,我终于找到了青岛港巨变的缘由了。

我请小记者为我和许振超拍一张合照。

咔嚓!瞬间的定格,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这时,毛主席的名言,在我的耳畔震响: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参观结束了,可是,我,一直沉浸在激动与亢奋之中。

归途中,我深思,我想象,我构思。

我想,码头老童谣写照了旧社会青岛港的旧貌,那么,我应该创作一首海港新童谣,来
歌颂新时代青岛港的新颜啊。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我坐在电脑前,不停地敲打键盘。

于是,一首岛城新童谣《我们热爱青岛港》流淌出来了:一路笑呀一路唱,全家参观青岛港。

大吊车呀伸臂膀,高高抓起集装箱。

卷扬机呀日夜忙,矿砂堆成山一样。

大火车呀一辆辆,多拉快跑运四方。

万吨轮呀靠岸旁,装满货物驶远洋……爷爷当过码头工,当年装卸靠肩扛。

如今实现自动化,世界纪录不断创。

绝活表演实在棒,浪花朵朵齐鼓掌。

货场遇见许振超,他的声音真响亮:工人阶级很伟大,海港工人有力量!我们心情真欢畅,拍下彩照一张张。

声声赞呀句句奖,全家热爱青岛港。


青岛港,我心中欢乐的新童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