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情况
山东省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与建议

心与青岛港共 同建设 “ 无水港” ,经过 2 年多的试运
1 山东 省集 装箱海铁 联运 现状
1 . 1 铁路集装箱运量情况 目前 ,济南铁 路局管 内集装箱办理站有 2 9 个,
行 和 业 务 摸 索 , 目前 河 南 约 6 0 % 的货 物 从青 岛 港 出
2 山东 省 集装箱海 铁联 运 存在 的 问题
2 . 1 海铁联运基础设施滞后 装运 矿石等散装大宗货物为主 ,适合铁路整车运输 ,
集 装 箱适 用 的 装 卸 线仅 有 2 条 ; 日照 港年 设 计 通 过 能
统( T MI S ) 等系统 已经覆盖铁路运 输生产 的全过程 ,
2 0 世纪 9 0 年代 ,青 岛港与铁路部门共建 的铁路
接 , 同时积 极 改造 港 口设施 与 设备 ,开辟 远 洋运 输业
量为 l 3 0 2 万T E U,烟 台港 为 1 7 l 万T E U, H照港 为 线路延伸至各港 口码头 ,实现了铁路与港 口的有效衔 1 5 7 万T E U。 目前 ,港 口集 装箱 的集疏 主 要 以公路 、
由于 我 国 一直 实行 部 门分割 的运 输管 理 体 制 ,海 域 ,港 口周边道路因集装箱卡车造成拥堵和污染。在 运 、公 路 、铁 路各 自为政 ,缺 乏配 合 与协 调 运 作 ,导 此背景下 ,提高集 装箱 中短途铁路集疏运量 、减少 公
道部于 2 O l 2 年调 整了铁路货物运价 ,调整后避 免 了
路货 物 运 输 的价 格 体 系仍 有待 完 善 。我 国港 口集 装 箱 箱源 中 8 0 % 以上 分 布 于 港 口周 边 3 0 0~ 4 0 0 k m的 区
我国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研究———以青岛港为例

我国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研究———以青岛港为例作者:暂无来源:《中国储运》 2014年第2期文/赵长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现状,再以青岛港为例具体地分析了青岛港的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联运的货源货流情况及特种货物的运输情况,指出青岛港发展海铁联运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策、法律和经济,技术、质量和数量及定价三个方面指出未来青岛港发展海铁联运的对策。
关键词: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青岛港海铁联运指的是货物由铁路运输到达沿海港口后再经船舶运出,或货物先由船舶运输到达沿海港口后再通过铁路运出,即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以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的运输方式。
海铁联运无论是从维护港口集疏运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和降低运输成本,还是从降低碳排放,拓展港口经济腹地、吸引更多的货源,为内陆地区提供高效、低成本的物流通道来看,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我国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世界各国都将海铁联运建设作为提升港口基础设施水平、提高港口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因而铁路运输也成了港口集疏运中最重要的方式,相对于欧美港口比较成熟的海铁联运,我国海铁联运发展程度低且发展速度缓慢。
据统计,我国港口集装箱集疏运量中,铁路仅占1.5%左右,而发达国家通常为20%~25%。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资源、社会等问题日益突出,海铁联运在环保和安全方面的竞争优势引起了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关注,海铁联运发展跨入了新时代:铁路“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基本建成覆盖全国范围的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2011年,交通运输部与原铁道部共同下发了《关于加快铁水联运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市场,完善价格机制和政策。
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其拥有陇海兰新线沿线广泛的中西部经济腹地,具有显著的发展海铁联运的优势,连云港依托“精品班列”的品牌效应发展海铁联运,截止到2011年其累计海铁联运量达到将近30万TEU,同比增长幅度超过60%。
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情况

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情况青岛港海铁联运业务近五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尤其在2021年国家领导人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理念和倡议后,青岛港闻风而动,针对港口地理位置特点,分析了腹地货源、集装箱航线、港口铁路作业能力等情况,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多式联运工作计划,联运箱量从2021年的20万标箱,2021年箱量预计完成30万标箱,同比增长36%,成为全国港口海铁联运操作量第一名。
一、海铁市场的发展海铁联运产业的发展扩大,受到了传统公路汽运物流的挤压和冲击,因此,青岛港派出专业揽货人员上百人、行程上万公里,到省内外货源聚集地开展宣传、推介,与客户面对面的算账对比,用优惠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成功开辟了一条条直通码头的班列线路,目前,青岛港海铁联运班列线路总量达到27条,其中:管内(青岛):泰山、聊城、莱芜、博兴、周村、湖田;管内(黄岛):临沂、临清、烟台、威海、农中、阳谷、曹县、菏泽、邹平、华泰、兖州、胶黄小运转;管外:郑州、西安、银川、成都、乌鲁木齐;过境:阿拉山口、霍尔果斯、满洲里、二连浩特。
自2022以来,各列车的集装箱周转量稳步增长。
其中,胶州和烟台列车于2022新开通。
其中,胶州完成的170000个TEUS在2022, 50000个TEU中预计将在烟台完成,预计20000个TEUS在国际运输中完成,同比增长。
1列车长度为15%,郑州和西安等其他列车也有所增加。
二、港口端集装箱铁水联运场站设施现状和建设情况暨专用机械设备投入情况车站设施现状:黄岛港站拥有两条850米集装箱铁路专用线,轮胎吊一台,正面吊4台。
青岛港站有两条600米长的集装箱铁路线、两台轮胎起重机和两台前端起重机。
胶州站拥有两条900米集装箱铁路专用线,龙门吊四台,正面吊1台。
建筑和机械设备投资:货量的大幅增长,对现场装卸作业能力是个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在专用机械设备投入方面。
面对重资产投资大、收益慢的现状,青岛港利用以租代购、改造盘活等方式,花重金投入机械设备,确保所有货量接的下、运得出,具体投入明细如下:从码头前沿租来两台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并进行技术改造,费用为70万元;更新投产集装箱正面吊3台,费用为960万元;更新叉车5台,费用为80万元;新增集装箱空箱正面吊1台,费用为190万元;更新集装箱牵引车10部,费用为350万元;改造集装箱甩挂牵引车10台,合计投入8万元;各种设备、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累计3358万元。
青岛口岸海铁联运实现逆势上扬

准箱 , 较上 年 同比增 长 5 .%, 75 可谓业 绩骄 人 。这也 带动 青 岛 口岸 总 的铁路 过 境集 装 箱 发送 量 同 比增 长 2 .%, 67 达到 84万标 准箱 。 . 20 0 8年 , 岛 市 分 别 与 呼 和浩 特 、 连 浩 特 、 洲 青 二 满 里、 银川 、 兰州 口岸签订 了口岸跨 区域合作 协议 。 此 , 至 该 市 口岸 战略合 作伙伴 已达 1 。 岛海关 对 于这项 工作 8个 青 也 给 予 了大力 支持 , 两 年来 , 岛 海关 先 后与 1 兄 近 青 1个
对 国 内首 艘 L G船 , 且 为 中国在 L G船 建 造领 域 的进 一步 发展 奠 染损 害受 害人 得 到 比较 充分 的赔偿 ; 船 东而 言 , N 而 N
弟海关 开展 了区域 通送 合作 ,使 得 出 口企业 可 以直 接 向
属地海关 申报 , 不必在 两地 之间 反复奔 走 , 而极 大减 少 从 了通关成 本 , 高 了通关 效率 。 提 在 口岸 跨 区域合 作 协议 的推 动下 , 口 、 港 铁路 、 代 货 及物 流公 司等 积极 开 拓 市场 , 岛海 铁 联运 客 户 在原 来 青 以 日韩 企业 为 主 的基础 上 , 增 加 了东 南 亚 、 新 印度 客 户 , 开 拓 了新 的货 源市 场 。 同时 , 口市 场 由 以 中亚 国家 为 出 主, 新增 了蒙 古 、 罗斯 等 国家 。 俄
键 技术 , 顺利 建造 出 了具 有 当今 国 际先进 水平 的大 型 L G船 。 并 N
舶也 将 根据 有关 要 求 投保 相 关责 任 险,因此 船 东
其 加 燃 可 通过 该项 目的研 究 ,沪东 中华 拥 有 了一 批具 有 自主知 识产 权 并不 会增 加 额外 成本 ; 次, 入 《 油 公 约》 以
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物流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物流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指的是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上海港和广州港。
这五大港口是我国重要的海上门户和物流枢纽,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对这五大港口群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是吞吐量方面的比较。
根据最新数据,上海港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一,2019年达到了4.23亿吨,是其他四大港口的两倍以上。
其次是青岛港,吞吐量为5.67亿吨,位居全国第二。
大连港、天津港和广州港的吞吐量分别为3.91亿吨、5.15亿吨和4.04亿吨,居于全国第三、第四和第五位。
从吞吐量来看,上海港和青岛港是我国最繁忙的港口,大连港和广州港次之,天津港位于中间水平。
其次是业务范围的比较。
五大港口均发展了多样化的业务,包括集装箱、散货、液体货物等。
上海港和天津港在集装箱业务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各有不同的特色,上海港主要服务于长三角和华东地区,而天津港则为京津冀地区提供了便捷的国际通道。
广州港在液体货物运输方面的业务较强,大连港则以散货运输为主要业务。
青岛港在集装箱和散货业务上都有较为突出的表现,具有综合优势。
再次是港口设施的比较。
上海港、天津港和青岛港经过多年的建设,拥有先进的码头设施和现代化的港口设备,能够适应大型船舶的停靠需求。
大连港和广州港也在不断完善设施,提升港口运营效率。
上述港口群都建设了临港经济区,为港口的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最后是物流服务的比较。
上述五大港口均设有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提供了货物物流仓储、保税加工和配送服务等,方便企业进行集散和转运。
上海港和天津港更是发展了物流园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
港口群周边还配套有铁路、公路和航空等交通网络,方便货物的运输和流通。
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的物流发展水平较高,各有其特色和优势。
上海港和青岛港在吞吐量和业务范围上表现突出,拥有先进的设施和完善的物流服务,是我国物流发展的引领者。
大连港、天津港和广州港虽然吞吐量稍低,但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研究——以青岛港为例

2 0 1 4 0 2
l 、 《 。
》 \ \l 》
《 、 } { 探 讨 与研 究
单位 名 称 天津 东 方海 陆 集 装箱 码 头 有 限公 司 天 津港 太 平洋 国际 集装 箱 码 头有 限公 司 上海 浦 东 国 际集 装箱 码 头 有 限公 司 上海 盛 东 国际 集 装箱 码 头 有 限公 司 宁波 北仑 国际 集 装箱 码 头 有 限公 司 宁 波 港股 份 有 限 公司 北 仑第 二 集 装箱 码 头 分公 司
1 7 ~1 75
『 3 1 辛允 . 德 国物 流 园区考 察报 告 中国
物 流 与采 购 ,2 ( ) 1 3 ,( 6 ) : 6 6 ~ 6 8
和 帮 助 ,只有 这 样 才能 参 与激 烈 的竞争 ,
1 1 0
C h i n a s t o r a g e& t r a n s p o r t ma g a z i n e
( 1 1) :5 6  ̄ 5 8 .
f 7 J 杜 凤 蕊 中 国~东 盟 农 产 品 物 流 现 状 与 对 策 分析 .对 外 贸 易 实务 . 2 ( ) 1 3 ,
( 2 ) : 8 9 ~ 9 2
由交通 运 输部 门、有 的是 发改委 、 有 的是
现代 服 务 业 发 展 局 ,还 有 的是 商 业 局 主
0 . 0 4 % 0 . 0 5 % 0 . 0 8 % 0 . 0 4 % 1 . 0 6 % 0 . 4 6 %
学规 划研 究 项 目关 于大 庆 果蔬仓 储 问题 的
【 5 ] 姜 超 峰 纵 论 中 国物 流 园 区 中
国 物 流 行 业 平 台( WY V \ V、 z g wl p t , C 0n l 1 ,
青岛市运输贸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青岛市运输贸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青岛市在运输贸易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作为中国沿海城市,青岛一直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繁忙的港口成为国内外贸易的重要枢纽之一。
本文将对青岛市运输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青岛市运输贸易的现状。
青岛港作为中国第三大港口,货物吞吐量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超过5.2亿吨,位居全国前列。
青岛港口的运输网络覆盖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良好的连接能力和服务质量。
此外,青岛市还拥有完备的陆路和空运交通系统。
青岛市通过优化交通网络,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增加了与周边城市和国家的贸易往来。
陆路交通网络中包括高速公路和铁路,而青岛流亭机场提供了丰富的航线选择,实现了与全球各大城市的联系。
在贸易方面,青岛市的外贸规模和贸易伙伴也在不断扩大。
青岛市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往来,促进了区域贸易的发展。
据统计,2019年青岛市的进出口总值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外贸规模快速增长。
然而,青岛市的运输贸易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给青岛市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增加,贸易壁垒和关税的提高给青岛市的出口业务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其次,运输成本的上升是青岛市运输贸易发展的另一个挑战。
包括燃油、人工和设备成本在内的运输成本的上涨,影响了企业的运作效益。
然而,我们对青岛市运输贸易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首先,青岛市政府积极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并提供了更多扶持政策。
政府的支持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青岛,推动贸易流通的发展。
其次,青岛市通过创新技术的引入,提高运输贸易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青岛市可以更好地管理和监控货物运输过程,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
同时,引进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系统,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青岛市还应加强与周边城市和港口的合作。
吞吐量、业绩两位数增长_青岛港年报披露发展密码

独家策划Exclusive24吞吐量、业绩两位数增长青岛港年报披露发展密码近日,青岛港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2022年青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27亿吨,同比增长10.3%,集装箱吞吐量2682万TEU,同比增长13.1%;实现营业收入192.63亿元,同比增长14.71%;实现归母净利润45.25亿元,同比增长13.63%。
吞吐量、经营业绩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劲与实力。
值得关注的是,青岛港2023首季度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45.52亿元,同比上升0.04%;归母净利润12.59亿元,同比上升10.23%;扣非净利润12.27亿元,同比上升11.46%。
持续增强硬核实力,巩固东北亚航运枢纽中心地位据中国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2年,青岛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保持中国沿海港口第四位,外贸吞吐量保持中国北方港口第一位。
稳健的发展有赖于硬核实力的支撑,青岛港位于环渤海地区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和日韩港口群中心地带,也是距离国际主航线最近的港口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45万吨级原油码头、可停靠世界上最大的2.4万TEU船舶的集装箱码头和10万吨级粮食等专业化深水泊位。
在山东港口大力支持下,2022年,青岛港抢抓新一轮投资建设机遇期,全面提升码头发展能力。
其中,原油商业储备库二期工程顺利建成投产,新增油品仓储能力240万立方米。
与此同时,青岛港发挥区位优势,坚持陆海联动,海向增航线、拓中转,陆向开班列、拓货源,全力提速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建设,2022年新增集装箱航线28条,新增5个内陆港、5条海铁联运班列,为客户提供了便捷、稳定、畅通的物流疏运通道。
抢抓机遇强化创新,提速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随着行业快速发展,港口吞吐量不再是衡量一个港口发展的唯一指标,世界各大港口都在加速转型升级,由追求吞吐量的增长向追求更高质量发展转变,这对于青岛港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情况青岛港海铁联运业务近五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尤其在2013年国家领导人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理念和倡议后,青岛港闻风而动,针对港口地理位置特点,分析了腹地货源、集装箱航线、港口铁路作业能力等情况,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多式联运工作计划,联运箱量从2011年的20万标箱,2015年箱量预计完成30万标箱,同比增长36%,成为全国港口海铁联运操作量第一名。
一、海铁市场开发情况
海铁联运产业的发展扩大,受到了传统公路汽运物流的挤压和冲击,因此,青岛港派出专业揽货人员上百人、行程上万公里,到省内外货源聚集地开展宣传、推介,与客户面对面的算账对比,用优惠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成功开辟了一条条直通码头的班列线路,目前,青岛港海铁联运班列线路总量达到27条,其中:管内(青岛):泰山、聊城、莱芜、博兴、周村、湖田;管内(黄岛):临沂、临清、烟台、威海、农中、阳谷、曹县、菏泽、邹平、华泰、兖州、胶黄小运转;管外:郑州、西安、银川、成都、乌鲁木齐;过境:阿拉山口、霍尔果斯、满洲里、二连浩特。
2011年以来各班列箱量稳步增长,其中2015年新开通胶州、烟台等班列,其中胶州2015全年完成17万标箱、烟台预计完成5万标箱,国际过境预计完成2万标箱,同比
增长15%,郑州、西安等其他班列均有增长。
二、港口端集装箱铁水联运场站设施现状和建设情况暨专用机械设备投入情况
场站设施现状:
黄岛港站拥有两条850米集装箱铁路专用线,轮胎吊一台,正面吊4台。
青岛港站拥有两条600米集装箱铁路专用线,轮胎吊两台,正面吊两台。
胶州站拥有两条900米集装箱铁路专用线,龙门吊四台,正面吊1台。
建设情况和机械设备投入情况:
货量的大幅增长,对现场装卸作业能力是个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在专用机械设备投入方面。
面对重资产投资大、收益慢的现状,青岛港利用以租代购、改造盘活等方式,花重金投入机械设备,确保所有货量接的下、运得出,具体投入明细如下:从码头前沿租来两台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并进行技术改造,费用为70万元;更新投产集装箱正面吊3台,费用为960万元;更新叉车5台,费用为80万元;新增集装箱空箱正面吊1台,费用为190万元;更新集装箱牵引车10部,费用为350万元;改造集装箱甩挂牵引车10台,合计投入8万元;各种设备、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累计3358万元。
三、内陆港及相关配套建设情况
解决内陆客户在通关、商检、仓储、分拨、转运等环节上遇到的问题,青岛港在铁路沿线合资、合作多个内陆无水港,把港口的全套功能搬到内地,让客户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青岛港的贴心服务。
目前青岛港参与的内陆港有:潍坊、东营、临沂、郑州。
另外,青港货运物流有限公司在各个内陆港都有专门的驻点营销人员,在当地注册货代、车队、仓储、报关行等物流相关产业公司,为当地培养人才、创造税源,此举得到了内陆港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好评。
四、多式联运信息化建设情况
青岛港自集装箱码头西移以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直保持重金投入、快速发展的理念,所以,无论在EDI系统开发,还是电子口岸信息对接方面,都受到了船东、货主、代理、客户等多方赞誉。
因此,港口在多式联运信息化发展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青岛港集团信息中心专门成立专项小组,与铁路相关部门进行座谈,了解物流环节和用户需求,重点开发客户关注的货物在途信息和联运货物到港后的跟踪等业务,目前基本满足客户日益增加的各种需求。
五、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2015年青岛港多式联运量已经完成30万TEU,未来五年每年以10万标箱的速度递增。
(一)推进优化港口过境通道
青岛港将继续着力打造过境通道优势,降低港口操作成本,申请并用好政府补贴,保持港口良好的通关环境。
将过境运输作为多式联运运输的重点工作;
(二)依托优势、打造中转基地
依托多式联运,打造粮食、重金属矿石等货种的分拨基地。
青岛港拥有航线、班期等海运资源,所以,青岛港有能力打造港口粮食、矿石灌装、分拨基地;
(三)加强内陆港的合作开发
青岛港重视省内及中西部内陆地区内陆港的建设,明年计划参与合资、合作的内陆港是淄博、临清、菏泽、西安、乌鲁木齐。
(四)培育新开多式联运班列
利用铁路运输安全、运量大的优势,培育多式联运货源市场。
2016年积极开行新班列,增加港口对内陆的辐射区域。
(五)推进港口联运信息平台的建设
推进港口与铁路、船公司、代理等单位信息平台的建设,利用信息平台为港口物流服务,推介港口功能,同时,向海关申请无人化闸口的信息对接,使转关、过境等货物能够顺畅往来,吸引更多客户到青岛港开展海铁联运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