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区卫生管理制度(JTMS0300100)
洁净区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洁净区内的生产活动安全、有效进行,防止交叉污染,保障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洁净区内所有工作人员,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维护人员等。
三、制度内容1. 人员准入(1)进入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取得健康证后才能上岗,每年复查一次,不合格者必须调出。
(2)患有感冒、传染病、皮肤病等可能污染洁净区环境的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洁净区工作。
2. 人员培训(1)洁净区内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卫生知识培训,包括个人卫生、生产卫生、设备操作等方面的内容。
(2)新入职员工必须在培训合格后才能进入洁净区工作。
3. 个人卫生(1)洁净区内工作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勤理发、勤修指甲、勤洗手。
(2)工作服应勤洗勤换,保持整洁。
(3)禁止在洁净区内吸烟、饮食、嚼口香糖等。
4. 洁净区进入程序(1)进入洁净区前,工作人员必须更换洁净工作服、鞋帽,并穿戴一次性手套、口罩。
(2)进入洁净区前,工作人员需进行手部消毒,并确保手部无污染物。
(3)进出洁净区时,必须按照规定路线行走,避免交叉污染。
5. 洁净区环境维护(1)洁净区内工作人员应保持工作区域整洁,及时清理废弃物。
(2)禁止在洁净区内随意摆放物品,保持通道畅通。
(3)定期对洁净区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环境清洁。
6. 设备操作(1)洁净区内工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2)设备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操作区域清洁,避免污染。
(3)设备维护保养由专业人员负责,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7. 紧急情况处理(1)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上级领导。
(2)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四、监督与考核1. 车间负责人负责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制度落实。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处罚。
3. 定期对洁净区内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五、附则1. 本制度由洁净区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洁净室卫生管理制度

洁净室卫生管理制度一、前言洁净室是一种用于对环境粉尘进行严密控制的高度洁净的工作环境。
为了确保洁净室内的卫生环境符合要求,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员工的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安全措施1.洁净室入口处设有通风设备,并设置穿着保护服的净化设备,员工每次进入洁净室前必须进行净化处理。
2.洁净室内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吃喝和抽烟。
3.洁净室内禁止使用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材料和设备。
三、工作空间整洁1.洁净室内工作台面、地面和墙壁应保持干净整洁,不得有灰尘和杂物。
2.工作结束后,员工要将工作台面上的工作物品归位,将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中。
3.定期清洁洁净室设备,保持其正常运行状态。
四、公共设备维护1.洁净室中的公共设备包括空调、净化器、控制系统等,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2.洁净室设备维护人员应按照维护计划进行巡检和维修,记录维护过程和结果。
五、材料管理1.洁净室内使用的各类材料应经过严格筛选,符合环保要求。
2.材料使用前应进行净化处理,防止引入污染物。
3.材料使用结束后,应及时清理,防止杂物散落在地面、工作台面等地方。
六、废物管理1.洁净室产生的废物应进行分类储存,分别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中。
2.废物桶应定期更换,并及时清除废物周围的污染物。
3.废物管理人员应进行废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并填写相关记录。
七、消毒措施1.洁净室内的工作台面和设备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并记录消毒的时间和方法。
2.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环保要求,并按照规定的浓度进行稀释和使用。
八、员工培训和日常管理1.洁净室入职员工应进行洁净室卫生管理制度的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洁净室卫生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培训并进行考核,确保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达到要求。
九、变更和修订1.如有需要对洁净室卫生管理制度进行变更和修订,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查和批准。
2.变更和修订后的洁净室卫生管理制度应及时向洁净室员工进行通知和培训。
洁净区工作管理制度

洁净区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洁净区的工作管理,提高洁净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洁净区的工作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诚信的原则,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第三条洁净区工作管理制度适用于洁净区工作人员及与洁净区相关的其他工作人员。
第四条洁净区工作管理制度执行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洁净区的工作计划、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工作效果评价等。
第五条洁净区工作管理制度由洁净区主管领导和洁净区工作人员共同遵守,任何个人或单位都应当严格执行该制度,不得擅自改动。
第二章洁净区的组织第六条洁净区应当设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明确各级领导的职责和权利,健全协同工作机制。
第七条洁净区应当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工作计划、监督执行情况、评价工作效果等工作。
第八条洁净区应当设立专门的技术团队,负责技术研发、技术改进、技术培训等工作。
第九条洁净区应当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隐患排查、安全事故防范、应急预案制定等工作。
第十条洁净区应当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员工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工作。
第三章洁净区的工作流程第十一条洁净区的工作流程应当遵循标准、规范、高效的原则,确保服务质量。
第十二条洁净区的工作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环节:用户需求分析、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执行、工作评价、问题整改等。
第十三条洁净区应当根据用户需求定期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标准等。
第十四条洁净区应当根据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确保工作执行有序、高效。
第十五条洁净区应当设置工作执行的监督和评价制度,定期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四章洁净区的工作标准第十六条洁净区的工作标准应当具体、可操作、科学、合理,便于实施。
第十七条洁净区的工作标准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工作规范、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工作效果等。
第十八条洁净区的工作标准应当根据用户需求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确保服务质量。
洁净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洁净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证洁净区环境卫生达到卫生标准,维护员工身体健康,促进生产工艺不断提高,特制定此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洁净区(如无尘车间、洁净室等)工作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
三、管理职责1. 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内部员工进行环境卫生管理,设立、改革和完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2. 环保安全部门:负责监督洁净区环境卫生管理,针对洁净区卫生问题及时制订并实施改进方案。
3. 保洁员:负责每天对洁净区进行清洁,保障环境卫生达标。
四、环境卫生标准1. 地面清洁要干净整洁,无杂物、灰尘;地面用专门的清洁器具来清理,使用电子地拖,一定要保证地面干燥,以防止滑倒等事故的发生。
2. 墙面保持清洁,无油污、陈旧斑点、墙角不积灰尘,墙角处注意清理。
3. 通风设备日常定期清洗,不得有积尘。
不定期(如工作空间无人时)开窗通风,每天至少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4. 设备和器具清洁无菌,不能有积尘、油污,设备的维护保养要做好,防止故障发生。
5. 垃圾桶放置指定位置,不得有异味、霉变等情况发生,必须及时清空垃圾。
6. 工作服、隔离服、手术衣等需要经常洗涤,不能有异味,如果使用细菌清洗,清洗皮肤要干净,必须换新。
五、环境卫生管理1. 入库前清洗:所有进入洁净区的器械、设备、衣物、材料等均要经过洁净处理,以保证其不带有污染物。
2. 环境检查:每日进行卫生检查,检查项包括地面、墙面、灯具、通风设备、设备及器械等;如发现问题,要立即清洗处理。
3. 清洁程序:清洁程序要分工明确,每个保洁员要定期清洁,清洁进度要及时记录,不得有疏漏。
4. 垃圾处理:垃圾按时分类清理,放置指定位置并及时清空。
5. 环境卫生监督:环境卫生随时监管,凡是发现卫生问题,必须立即清洁、处理,以达成卫生标准。
六、员工培训1. 工作人员接受岗位培训,包括洁净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范。
2. 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检查误操作现象,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洁净区卫生管理制度

洁净区卫生管理制度洁净区卫生管理制度一、目的:在生产过程中做好卫生监测与管理,防止交叉污染,对产品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特质定无尘洁净室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制度。
二、范围:适用于洁净车间的人流,物流及车间的环境,设施洁净有关的其它元素的管理三、工作程序:1、进入洁净区工作的人员须经过体检,取得健康证后才能上岗,每年复查一次,如果不合格者,必须调出,患有感冒的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洁净区工作。
2、洁净区每个人所占面积不得少于4平方米3、洁净区内工作服管理见《洁净区工作服管理制度》4、每天下班后洁净车间要用紫外灯消毒60分钟,并填好“紫外灯消毒记录”每月用甲醛熏蒸一次,时间半个小时,并填写“熏蒸消毒记录”5、人流出入洁净区必须按以下程序和要求进行。
人进-------换鞋-----脱外衣------洗手------穿洁净服-------手消毒-------风林洁净区------出门口------脱洁净服-------穿外衣-----换鞋-------人出6、消毒液的配制由专人负责,采用0.3…消毒液进行消毒7、物流进入洁净区必须按以下程序和要求进行:物品-----脱外包装室-----双层传递窗------洁净区-------双层传递窗------包装室8、进入洁净区的零件及原辅材料,必须脱外包装经双层传递窗,生产出来的产品需经包装封口后从传递窗流出9、每天下班后,操作工做好工作台面,地面,凳子的清洁工作,每周墙壁顶棚清洁一次,并填写“洁净车间卫生记录”10、凡进洁净区都不得留长指甲,不得涂指甲油,不得戴戒指,手镯,手表,项链,不准吃东西,不得大声喧哗,不得穿工作服离开洁净区或未穿工作服进入洁净区,口罩配戴必须规范11、洁净区的周转箱应用无孔带盖周转箱,不得与非洁净区内的周转箱交叉使用。
12、周转箱在保证其洁净度的前提下,每周清洗不少于1次,保证其洁净度,并填写“工作器具清洗消毒记录”13、洁净区的工装每天下班后操作工要做维护保养,保持工装洁净14、凡进入洁净区检测和生产用的压缩空气都需经过净化处理15、洁净车间在生产过程中,零配件掉在地上必须清洗后方可复用,装配时产品不得与拖地16、洁净区操作工每隔2个小时,须用酒精擦拭手消毒一次,以防止人手汗或表皮脱落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17、每天下班时,必须将制品放在周转箱内,并加盖,防止污染18、净化车间内的照明装置每二个月检查保养一次,以保证使用的完全,洁净和照明度19、紫外灯应每个编号,具体记录其开始使用时间,累计使用时间,使用超过800小时应更换,也可以每年检测一次紫外线强度,强度不到的应更换,灯具每周用酒精擦拭一次,并做好记录无尘洁净室洁净区环境卫生管理之洁净室管理制度:目录:1,洁净室管理的目的2,洁净室管理原则3,使用范围4,术语5,管理程序管理程序:1)洁净室施工管理制度2)洁净度定期检测制度,测量标准3)洁净室人员管理制度4)洁净服管理制度5)洁净室物流,洁净室内设备及工具管理制度6)洁净室清洁,清扫和灭菌管理7)洁净室安全管理洁净室管理的目的:(生产过程对车间有明确的'洁净要求,为了满足生产工艺需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必须对洁净室的环境,人员,物料,设备,生产过程等控制无尘洁净室洁净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之洁净室管理的原则:1、进入洁净室的管理,包括对洁净室工作人员进入,物料进入,各类设备的搬入以及相关的设备,管线的维护管理,应做到不得将微粒,微生物带人洁净室2、操作管理技术,对洁净室内人员用洁净工作的制作,穿着和其清洗,操作人员的移动和动作,室内设备及装修材料的选择和清扫,灭菌等,尽可能减少,防止洁净室内尘粒,微生物的产生,滞留,繁殖等3、严格各类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保证各类设备,设施按要求正常运转,包括净化系统,各类水,气,电系统,生产工艺设备和工具(工具夹)等,以确保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和空气洁净度级别4、清扫,灭菌管理,对洁净室内的各类设备,设施的清扫,灭菌以及方法,周期和检查明确的规定,防止,梢除洁净室内尘粒,微生物的生产,滞留,繁殖5、洁净室环境控制的内容包括:空气净化,洁净建筑,与产品直接接触的水或气体或化学品和生产设备,工具等的污染物控制以及微粒振动,噪音,静电的控制,防止等。
洁净区卫生管理制度

洁净区卫生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为了维护洁净区的卫生环境,保障人员健康和生产工艺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洁净区卫生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洁净区内所有人员。
二、基本原则1.全员参与: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洁净区的卫生环境,必须加强自律和协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规范操作:所有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工作,严禁违规操作,以免影响洁净区的卫生状况。
3.定期检查:洁净区卫生状况将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卫生环境达到标准。
三、职责分工1.洁净区经理:负责制定卫生管理制度,监督和管理洁净区的卫生工作,并组织开展卫生培训。
2.员工:负责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并保持洁净区的卫生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四、基本要求1.洁净区内禁止吸烟,禁止带食物进入,严禁饮食。
2.洁净区内的设备、工具必须经过定期的清洁和消毒,确保其卫生状态。
3.洁净区内必须保持清洁整齐,杂物必须放置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4.洁净区内必须经常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和流动。
5.洁净区内的地面必须保持干净,定期清洁和消毒。
五、操作规范1.进入洁净区前,必须进行整理和清洁,换上指定的工作服、帽子、口罩和手套,并接受洁净区经理的检查。
2.洁净区内的操作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得出现违规操作。
3.洁净区内必须保持工作台面的清洁和整齐,工作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
4.洁净区内的设备和工具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后才能使用,使用后必须及时清洗和归置到指定位置。
5.在洁净区内发现卫生问题,必须及时报告洁净区经理,由专人负责处理。
六、安全措施1.洁净区内必须配备相应的洁净设备和器具,确保操作和清洁的安全性。
2.洁净区内必须设立应急救护箱,配备必要的急救设施和药品。
3.洁净区内必须设立警示标语,提醒人员注意安全和卫生。
七、检查和处罚1.洁净区经理将定期对洁净区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按照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处罚。
2.洁净区内的员工如果违反卫生规定,将受到警告、罚款、甚至解雇等处罚。
洁净车间卫生管理制度[1]
![洁净车间卫生管理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4e2531deb14e852459fb5704.png)
洁净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一、生产区与管理区分开设置,各区域打扫卫生应分工明确。
二、对净化车间地面、操作台面作好清洁工作,对车间墙壁、灯具、风口
等装置作好清洁、维护和保养工作,每月至少对净化车间做一次清洁、维护和保养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三、对进出洁净区人员进行卫生知识(个人卫生、生产卫生等)培训。
四、洁净区内工作人员设置人均占地面积不小于4平米。
五、进出洁净区人员不得将个人物品、首饰、手表、食物等带入清洁车间。
六、洁净区内布局符合产品工艺流程。
七、设有空调、通风设施,并安装紫外线灯或紫外消毒设备,每周对清洁
车间进行紫外线消毒一次,紫外线灯使用应有记录。
八、每次使用过洁净区后在当天下班前30分钟开启臭氧杀毒直至下班时
关闭。
九、洁净车间人流进、出按洁净车间工作人员进出流程图所示进行。
十、物流由传递窗通过,物流、人流分开。
十一、洁净车间环境监测主要有温湿度、压差风速、沉降菌和尘粒数,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并保存监测记录。
十二、由车间负责人对洁净车间内的洗手液每月检查一次,发现过期或数量不足应及时更换。
附页:
洁净车间工作人员进出流程图。
洁净区管理制度

洁净区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洁净区的管理工作,加强对洁净区的卫生与环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和员工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洁净区内的各项管理工作及相关人员。
三、责任部门1. 洁净区的管理工作由洁净区主管负责。
2. 设备维护及环境卫生由洁净区设备维护人员及环境卫生人员负责。
3. 其他相关工作由洁净区内工作人员负责。
四、洁净区管理1. 洁净室内严格禁止吸烟、吃东西、带手机等行为。
2. 工作人员进入洁净区前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包括穿着工作服、工作鞋、带好口罩、帽子、手套等。
3. 进入洁净区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毒。
4. 洁净室内禁止随意更改设备或排列位置,如有需要调动或更改,需报告主管审核后方可进行。
5. 洁净室内禁止举行非工作相关的活动。
五、洁净区设备维护管理1. 洁净区设备维护人员必须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 设备维护人员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避免设备受到污染。
3. 设备维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
六、洁净区环境卫生管理1. 洁净区环境卫生人员负责定期对洁净区进行清洁,保持洁净室内的清洁度。
2. 环境卫生人员必须进行定期的卫生消毒,并保证使用的消毒剂符合标准。
3. 洁净区环境卫生人员负责垃圾的定期清理,并做好垃圾分类处理。
七、员工行为管理1. 工作人员在洁净区内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操作,避免出现过失;2. 洁净区内的员工必须遵守个人卫生规范,保持个人干净整洁;3. 洁净区内的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洁净室的管理制度,如有违反者,将依据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八、洁净区安全管理1. 洁净区内必须配备相应的应急措施物品,如火灾应急箱,急救箱等;2. 洁净区内必须配备相应的应急逃生通道,并定期进行演练;3. 洁净区内必须进行定期的安全隐患排查,并严格按照隐患排查表进行记录和处理。
九、附则本制度如有修订,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未经审批不得擅自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建立洁净区的卫生管理制度,加强洁净区的卫生管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区的卫生管理。
三、责任者:生产部经理、班组长、操作人员。
四、正文:1、洁净区的卫生管理除了达到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的全部要求以外,还要达到本制度其它各项要求。
2、洁净区各工作室的门不论生产或非生产时,均应及时关闭。
3、严格按《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制度》第3条及《洁净区个人卫生管理制度》第2条各款对人员进行管理。
4、洁净区内所用的各种器具、容器、设备、工具需用不易发尘的材料制作,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清洁,方可进入洁净区。
5、应尽量减少使用不易清洗的带有凹凸面的橱柜和设施。
6、洁净区内不得使用铅笔、橡皮擦、记事板等。
7、洁净区空调连续运行,生产间歇时空调由值班风机做值班运行,使洁净室内保持正压。
8、洁净室不得安排三班生产,每天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清洁,更换产品时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清场、清洁。
一、目的:建立洁净区个人卫生管理制度,使每个操作人员按制度要求搞好个人卫生。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区工作的全体人员的个人卫生管理。
三、责任者:生产部负责人、质管部负责人、洁净区工作人员。
四、正文:1、对全体员工身体健康要求:1.1每年至少要进行体检一次,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只有体检合格者才能上岗;1.2凡发现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精神病、外伤皮肤病及过敏等病人要及时调离洁净区,绝对不允许从事接触药品及与之相关的工作;1.3因1、2条原因离岗者,在疾病治疗、身体恢复健康后要持有县级以上医院开具的有效证明方能重新上岗。
2、个人卫生:2.1勤洗澡洗头,不允许有头皮脱落;2.2勤理发、剃须、剪指甲;2.3不允许化妆及佩戴饰物、手表等。
2.4进入洁净区,严格按《人员进入洁净区标准操作程序》进行;2.5进入洁净区,消毒后不得再做与生产无关的动作,不得再接触非生产用品。
3、洁净服(帽、鞋、手套、口罩)的卫生:3.1洁净服要求发尘量要小、不产生纤维脱落、不起球、不断丝、不易产生静电、不易粘附粒子、不得有破损现象。
洗涤后平整、柔软、穿着舒适,操作方便。
3.2洁净区工作服不设口袋,线条简单,不设腰带,接缝处无外露纤维,领口要扣好,袖口、裤口要加松紧带;3.3洁净服专人专用,不得穿离洁净区;3.4洁净服连续生产同一产品时,每2天洗一次,换产品时,工作服必须换洗,并作好记录。
3.4.1洁净区工作服在洁净区洗涤;3.4.2洗净的工作服装入专用的干净塑料袋内;3.4.3洗净的工作服由洗涤工及时按工号分发到使用者的二更衣柜内。
一、目的:建立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制度,保证洁净区清洁卫生。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
三、责任者:生产部负责人、操作工、质量监督员。
四、正文:1、洁净区除达到一般生产区工艺卫生的全部要求还必须达到以下方面的要求。
2、对空气洁净度的要求:2.1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生产车间洁净室对洁净度的要求为30万级,根据这一级别,尘粒最大允许数/立方米为:≥0.5um尘粒≤10,000,000个,≥5um的尘粒≤61800个;微生物最大允许数;沉降菌≤15个/皿。
2.2为了保证洁净区的洁净度,生产过程中必须开净化空调;未生产时必须开启值班风机保持室内正压。
2.3洁净区操作人员,随时检查温湿度,如未达到要求,应及时与空调机组操作人员联系,使洁净区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2.4对洁净区的尘埃粒子按《洁净区尘埃粒子监测制度》进行检测。
2.5洁净区要定期进行消毒。
2.5.1各工序生产前要进行消毒,消毒方法按各《消毒规程》执行。
2.5.2洁净区整体消毒每天进行一次臭氧消毒、每月进行一次薰蒸。
地漏消毒剂为75%乙醇、新洁尔灭、84消毒液等轮换使用;2.5.3对洁净区的菌落数按《生产洁净室(区)沉降菌测试操作规程》进行检测。
3、原、辅料及工、用具的卫生:3.1进入洁净区的原、辅材料、内包装材料以及工、用具均要在物净室除去外表的灰尘、杂物后进入缓冲间,在缓冲间脱去外包装后进入洁净区的储存室;3.2进入洁净区内使用的物料应控制在最低限度。
洁净区内不得存放多余的物料及与生产无关的物料。
4、生产过程中的卫生:4.1每班的生产工作开始,必须在净化空调系统开机运行15分钟后检查温、湿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4.2对进入洁净区的非生产人员要严格控制和管理,按《非生产人员出入生产车间管理制度》执行。
4.3洁净区内工作人员,操作要稳、轻,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和交谈,以免造成空气过多污染。
4.4一个产品生产完成后,必须按《清场管理制度》进行清场,清场后要挂上状态标志牌。
5、设备设施的卫生:5.1洁净区使用的设备、容器、工用具等直接接触药品的部位生产前均要按各《消毒程序》消毒后方可使用;5.2产尘大的工作间增设了局部除尘设施,在该工序生产开始前5-10分钟启动除尘机;5.3洁净区的清洁卫生工具必须采用不掉纤维的材料,使用后按《洁净区卫生工具清洁、消毒程序》进行清洁、消毒、烘干;5.4所有传递窗是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隔离设施,两边的不得同时打开。
6、严禁携带以下物品进入洁净区:A、未按《物净岗位操作程序》进行净化的物料、容器、工具等;B、食品、香烟、自已服用的药品;C、首饰、化妆品、手帕、手纸;D、钱包、打火机等。
一、目的:制定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使一般生产区清洁卫生符合生产工艺卫生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生产区的卫生管理。
三、责任者:生产部管理人员、生产操作工、质量监督员。
四、正文:1、门、窗、墙壁清洁卫生,无不清洁死角;工具、工作台、工作柜、灯管清洁。
2、地面平整、清洁,无杂物、无苍蝇、无老鼠、无蜘蛛、无蚂蚁、无蚊虫。
3、进入一般生产区必须进行更衣,严禁不穿戴工作服、鞋、帽进入生产车间。
4、一切非生产用品不得带入工作间,不得在工作间内吸烟、吃饭、睡觉、会客,不得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
5、生产中的废弃物应丢弃在设置的容器内,并及时清理。
6、一般生产区应有相应卫生工具,使用后必须及时清洁存放于规定位置,不得对药品生产环境产生影响。
7、非生产人员不准私自进入一般生产区,有事需经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同意。
一、目的:制定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管理制度,使个人卫生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生产区全体员工的个人的卫生管理。
三、责任者:生产部管理人员、生产操作工、质量监督员、维修工、电工。
四、正文:1、个人健康1.1新进员工必须经过健康检查,经检查身体健康合格后,才能上岗;1.2工作期间,每年必须体检一次,经体检合格方可继续上岗;1.3工作中如发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发现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皮肤病及精神病要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并调整工作岗位;1.4因病离岗的工作人员,康复后需持县级以上医院的健康合格证明方可重新上岗;2、个人卫生2.1每日上岗前应在更衣室穿好工作服;2.2随时注意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勤剪指甲、勤理发剃须、勤换衣、勤洗澡;2.3不得化妆、佩戴饰物。
3、工作服卫生3.1工作服统一穿同样的工作服;3.2工作服应有个人编号,专人专用;3.3工作服按规定每周清洗二次,并做好记录。
一、目的:制定一般生产区工艺卫生管理制度,使一般生产区工艺卫生符合药品生产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生产区生产工艺卫生管理。
三、责任者:生产部管理人员、生产操作者、质量监督员、维修工、电工。
四、正文:1、原辅料、包装材料、待检产品、成品的卫生。
1.1原辅料、包装材料的外包要求完好,无受潮、混杂变质、发霉、虫咬等现象,符合药用标准。
1.2原辅料、包装材料、待检产品、成品贮存在规定区域,按品种、规格放在垫板上摆放整齐,有状态标志。
1.3工作结束后,应将剩余包装材料整理退回仓库,工作区域不允许存放多余的物料。
2、生产过程的卫生:2.1各生产工序根据品种及生产要求建立相应的清洁规程,使清洁卫生符合工艺卫生要求;2.2不得存放与药品生产无关的物料或杂物;2.3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器具应清洁卫生,符合药品生产工艺卫生要求;2.4更换品种、更换批号时要严格执行《清场管理制度》,保证包装物清、场地清。
一、目的:建立车间质检室卫生管理制度,确保车间质检室符合GMP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车间质检室的卫生管理。
三、责任者:生产部管理人员、车间质检员。
四、正文:1、质检室由质检员负责管理,仅限于质检员及相关人员进入,无关人员严禁出入。
2、质检室须保持洁净、干燥,使其符合洁净区的卫生要求。
3、质检室仪器摆放整齐,并保持清洁卫生。
4、检测前必须检查仪器是否正常,检测完毕搞好仪器卫生,关好水电。
5、每月对质检室进行一次大清洁,并进行消毒。
一、目的:建立更衣室管理制度保证更衣室整洁卫生。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区更衣室内的管理,非洁净区更衣室参照执行。
三、责任者:生产部经理、使用更衣室的员工、车间清洁卫生员。
四、正文:1、进出洁净区各工作室必须遵照《进出洁净区更衣程序》进行更衣。
2、洁净区更衣室男女分开,均设有更鞋室、一更室、二更室。
2.1更鞋室设有更鞋柜,鞋柜外侧柜为存放员工自身的鞋,内侧柜存放工作鞋,不得放错。
2.2一更室、二更室均设有更衣柜严格按以下规定使用:A、一更室衣柜存放自己的外衣和员工自带的小包;B、二更室柜存放工作服。
2.3更鞋柜、更衣柜均按工号编号,员工根据自己的工号对号使用,不得混用。
3、保持更鞋室、更衣室的清洁卫生:3.1不准存放非本室所须的物品;3.2不准将私人物品带进二更衣室,严禁食品进入;3.3更鞋室、更衣室每天清扫地面,每周要彻底清洁一次,擦洗门窗,做到室内无蜘蛛、无蚂蚁;3.4更衣室的清洁按《更衣室清洁程序》进行。
3.5更衣室内的洗手池是供员工上班洗手、手消毒专用,不准在更衣室洗手池洗涤其他物品,做到每天清洗一次洗手池。
4、员工要爱护好更鞋柜和更衣柜,如有损坏要及时通知维修,以保持更衣室整洁。
一、目的:建立参观用工作服管理制度,使参观用工作服的管理有章可循。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内参观用工作服的管理。
三、责任者:参观用工作服管理人员。
四、正文:1、参观用工作服由生产部办公室指派专人保管。
2、非生产部的员工进入车间,须经生产部经理同意后到参观工作服保管人员处邻取工作服、鞋、帽。
3、领用参观用工作服时,参观工作服管理人员需填写记录。
4、参观用工作服使用完毕,应及时退回保管人员并记录上写明退还时间。
5、参观用工作服应及时清洗。
一、目的:建立生产区工作服清洗管理制度,保证工作服符合相应工作区域的洁净度等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内所有工作服、鞋、帽,包括工作使用的参观工作服的清洗管理。
三、责任者:工作服管理人员。
四、正文:1、凡进入生产区的工作服必须进行编号(参观用工作服除外),专人专用,专人清洗和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