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_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局部修订)条文部分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局部修订)条⽂部分《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局部修订条⽂(2019年版)说明:1.下划线标记的⽂字为新增内容,⽅框标记的⽂字为删除的原内容,⽆标记的⽂字为原内容。
2.本次修订的条⽂应与《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中的其他条⽂⼀并实施。
3.0.12根据桥梁结构在施⼯和使⽤中的环境条件和影响,可将桥梁设计区为以下三种状况应按下列四种状况进⾏设计:1持久状况:在桥梁使⽤过程中⼀定出现,且持续期很长的设计状况。
2短暂状况:在桥梁施⼯和使⽤过程中出现概率较⼤⽽持续期较短的状况。
桥梁专监3偶然状况:在桥梁使⽤过程中出现概率很⼩,且持续期极短的状况。
4地震状况:在桥梁使⽤过程中可能经历地震作⽤的状况。
3.0.13桥梁结构或其构件:对3.0.12条所述三种设计状况均应进⾏承载能⼒极限状态设计;对持久状况还应进⾏正常使⽤极限状态设计;对短暂状况及偶然状况中的地震设计状况,可根据需要进⾏正常使⽤极限状态设计;对偶然状况中的船舶或汽车撞击等设计状况,可不按进⾏正常使⽤极限状态设计。
桥梁结构或其构件,对3.0.12条所述四种设计状况,应分别进⾏下述极限状态设计:1持久状况应进⾏承载能⼒极限状态和正常使⽤极限状态设计。
2短暂状况应进⾏承载能⼒极限状态设计,可根据需要进⾏正常使⽤极限状态设计。
3偶然状况应进⾏承载能⼒极限状态设计。
4地震状况应进⾏承载能⼒极限状态设计。
当进⾏承载能⼒极限状态设计时,应采⽤作⽤效应的基本组合和作⽤效应的偶然组合;当按正常使⽤极限状态设计时,应采⽤作⽤效应的标准组合、作⽤短期效应组合(频遇组合)和作⽤长期效应组合(准永久组合)。
桥梁专监3.0.16桥梁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构件在制造、运输、安装和使⽤过程中,应具有规定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2构件应减⼩由附加⼒、局部⼒和偏⼼⼒引起的应⼒;3结构或构件应根据其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耐久性设计。
采⽤的材料及其技术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计算

9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计算9.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计算规定9.1.1 概述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虽已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之中,但由于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很小,仅有(0.1~0.15)×10-3,故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构件的受拉区开裂,刚度下降,变形较大,使其适用范围受到限制。
为了控制构件的裂缝和变形,可采取加大构件的截面尺寸,增加钢筋用量,采用高强混凝土和高强钢筋等措施。
但是如采用增加截面尺寸和用钢量的方法,一般来讲不经济,并且当荷载及跨度较大时不仅不经济而且很笨重;如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由于其抗拉强度提高得很小,对提高构件抗裂性和刚度的效果也不明显;如果提高钢筋的强度,则钢筋达到屈服强度时的拉应变很大,约在2×10-3以上,与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相差悬殊。
因此对不允许开裂的构件,使用时受拉钢筋的应力只能为20~30N/mm 2左右。
由此可见,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高强混凝土和高强钢筋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
为了充分利用高强混凝土及高强钢材,可以在混凝土构件受力前,在其使用时的受拉区内预先施加压力,使之产生预压应力,造成人为的应力状态。
当构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拉应力时,首先要抵消混凝土构件内的预压应力,然后随着荷载的增加,混凝土构件受拉并随荷载继续增加才出现裂缝,因此可推迟裂缝的出现,减小裂缝的宽度,满足使用要求。
这种在构件受荷前预先对混凝土受拉区施加压应力的结构称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的构思出现在19世纪末,1886年就有人申请了用张拉钢筋对混凝土施加预压力防止混凝土开裂的专利。
但那时材料的强度很低,混凝土的徐变性能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通过张拉钢筋对混凝土构件施加预压力不久,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使已建立的混凝土预压应力几乎完全消失,致使这一新颖的构思未能实现。
直到1928年,法国的E .Freyssinet 首先用高强度钢丝及高强混凝土成功地设计建造了一座水压机,以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高强钢材能够大量生产时,预应力混凝土才真正为人们所应用。
04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1、制订04钢混规范的原则
6、按照《统一标准》,04规范规 定了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 作用(或荷载)取用短期效应组 合(频遇值效应组合)和长期效 应组合(准永久值效应组合), 可变作用(或荷载)的频遇值和 准永久值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 2004.6.28发布 规范》中均有规定
2004.10.1实施
1.设计基准期: 明确04规范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 原则,采用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2.耐久性设计: 规定公路桥涵应根据其所处环境条件进行耐久 性设计。给出结构混凝土耐久性基本要求的有 关具体指标。提出位处Ⅲ类(海水环境)或Ⅳ 类(受人为或自然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环 境的桥梁,当耐久性确实需要时,其主要受拉 钢筋可配置环氧树脂涂层钢筋;预应力钢筋、 锚具及连接器也应采取专门防护措施
2004.6.28发布
2004.10.1实施
制订原则
1、制订04钢混规范的原则
《公路工程结构可 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T50283-1999
作为制订04规范的指导性文件,表明已将85规范的 “经验极限状态设计法”改为04规范的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统一标准》按可靠性理论进行编制,它与国标标准 化组织第98技术委员会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 ISO/DIS 2394较为贴近,该标准是目前通用于国际 的唯一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
3、04规范与85规范的比较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3、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04规范5.2.6-
5.2.8) 04规范将85规范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两项和(混凝土 和箍筋分别抗剪)公式改为两项积(混凝土和箍筋共 同抗剪)公式,以便与钢筋混凝土的计算公式统一。 此外,在计算表达式中作了如下改动: (1)85规范考虑了纵向钢筋的抗剪作用,但与国内外有关 资料比较,其抗剪贡献率过大。04规范适当予以降低, 具体做法就是将公式中的(2+p)改为(2+0.6p) (2)04规范考虑了梁的受压翼缘对抗剪承载力的有利因素 3 1.1 采用提高系数 ,与试验数据比较,提高系数 是偏于安全的
04 桥梁计算书的内容及编排

G=109(名称为吉);
T=1012(名称为太);
P=1015(名称为拍)。
3. 常用单位换算
⑴ 1m=3 市尺=3.280 英尺=1.0936 码=39.37 英寸=100 厘米
=1000 毫米;
1km=2 市里=0.6214 英里=0.540 海里。
⑵ 面积
1m=9 平方尺寸=10.7643 平方英尺=1.196 平方码=1550 平方 英寸=104 平方厘米=106 平方毫米;
桥梁设计参考资料之四
按 JTGD62-2004 规范进行结构计算的基本要求 (计算书的内容及编排)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目录
一、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一) 受弯构件
1.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3. 斜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二) 受压构件
1.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抗压承载力计算
公路桥梁百宝箱(QQ:417389907)
12
/
一、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一) 受弯构件 1.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应满足 ro Md≤Rm 及 X≤ξb ho 式中:ro —桥梁结构的重要性系数;
Md—弯矩组合设计值; Rm—构件抗弯承载力设计值; X—截面砼受压区高度; ξb—构件的正截面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ho—截面有效高度。 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⑴ 抗剪截面应符合下式要求(抗剪上限),否则要加大截 面或提高砼强度等级。 ro Vd≤0.51×10-3fcu·k bho 式中:Vd—剪力组合设计值; Fcu·k—砼强度等级; b—矩形截面宽度或 T 形、Ⅰ形截面腹板的总厚度; ho—截面有效高度。
2. 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抗压承载力计算
结构设计原理简答题整理版

结构设计原理简答题整理版一.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概念及方法:概念:是按规定的标准试件和标准试验方法得到的混凝土强度基本代表值。
测定法: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以每边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C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用符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表示。
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概念和方法?概念:按照与立方体试件相同条件下制作和试验方法所得的棱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测定法: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以每边边长为150mm150mm30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C±2°C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作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用符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表示。
三.各种工程结构的形式和特点?钢筋混凝土结构。
特点:混凝土材料中的砂、石材料,便于就地取材;混凝土可模性较好,可以根据需要浇筑成各种形状的构件;合理利用钢筋和混凝土,形成的结构整体性、耐久性较好;自重较大、抗裂性较差、修补困难。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特点:节省材料,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减轻构件自重;在腐蚀性环境下可保护钢筋免受侵蚀;能很好地将部件装配成整体结构;高强度材料的单价高,施工的工序多,要求有经验的、熟练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施工,且要求较多严格的现场技术监督和检查。
圬工结构。
特点:材料易于取材当块材采用天然石料时,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自重一般较大,施工中机械化程度较低。
钢结构。
特点:自重轻;工作的可靠性高;施工效率较高。
使用范围:1) 用于大跨径的的钢桥、城市人行天桥、高层建筑、钢闸门、海洋钻井采油平台、钢屋架等;2) 还常用于钢支架、钢模板、钢围堰、钢挂篮等临时结构中。
四.钢筋和混凝土如何一起工作?混凝土和钢筋之间有着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可靠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很好地共同变形,完成其结构功能;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也较为接近,温度变化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包围在钢筋外面的混凝土,保护钢筋免遭锈蚀,保证了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预应力混凝土中的应力状态分析与计算

预应力混凝土中的应力状态分析与计算一、引言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结构体系,其特点是在混凝土成型前设置预应力钢筋,以在混凝土固化后施加预应力,以达到增强混凝土受力能力和延长混凝土使用寿命的目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中,预应力钢筋所施加的预应力会对混凝土产生一定的应力状态,本文将对预应力混凝土中的应力状态进行分析与计算。
二、预应力混凝土中的应力状态1. 应力状态的定义应力状态是指物体内部存在的应力分布状态,包括正应力、剪应力、轴向应力等。
2. 预应力混凝土中的应力状态预应力混凝土中的应力状态是由预应力钢筋所施加的预应力和混凝土自重、活荷载等所引起的应力状态组成。
预应力钢筋所施加的预应力会对混凝土产生拉应力,使混凝土内部形成压应力。
同时,混凝土的自重和活荷载会对混凝土产生压应力。
三、预应力混凝土中应力状态的计算1. 预应力钢筋所施加的预应力计算预应力钢筋所施加的预应力与钢筋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钢筋的伸长量、钢筋的截面积等因素有关。
预应力钢筋所施加的预应力的计算公式如下:$F_p = E_p A_p \epsilon_p$其中,$F_p$为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E_p$为钢筋的弹性模量;$A_p$为钢筋的截面积;$\epsilon_p$为钢筋的伸长量。
2. 混凝土内部应力的计算混凝土内部应力的计算需要考虑混凝土受到的预应力、自重和活荷载等因素。
计算时需要先计算出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分布状态,然后再进行应力的计算。
(1) 预应力钢筋所施加的预应力产生的应力预应力钢筋所施加的预应力会使混凝土内部形成拉应力和压应力。
在预应力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中,拉应力的大小为:$\sigma_{p}=\frac{F_{p}}{A_{p}}$其中,$F_p$为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A_p$为钢筋的截面积。
在预应力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中,压应力的大小为:$\sigma_{c}=-\frac{F_{p}}{A_{c}}$其中,$A_c$为混凝土的截面积。
持久状况的应力计算

(13-79)
pe con lI lII con l
结构设计原理 (13-78)
N p0 p0 Ap l6 As
(13-80)
图13-13 使用阶段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
p0 con l l 4
力钢筋合力及其偏心矩(先张法构件)
结构设计原理
2)混凝土主应力计算
❖ 混凝土主应力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由作用(或荷载)标准值和预加力 作用产生的混凝土主压应力和主拉应力
tp cx cy
(
cx
cy
)2
2
cp
2
2
(13-86)
❖ scx的计算
scx为在计算主应力点,由作用(或荷载)标准值和预加
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1)先张法构件
❖构件截面上缘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压应力:
cu
pt
kc
( Np0 A0
N p0 ep0 ) MG1
W0u
W0u
MG2 W0u
MQ W0u
❖预应力钢筋中的最大拉应力:
pmax
pe
EP
(
M G1 I0
MG2 I0
MQ ) I0
yp0
sv fsk Asv tpb
(13-97)
fsk——箍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ftk——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Asv——同一截面内箍筋的总截面面积; b ——矩形截面宽度、T形或Ⅰ形截面的肋板宽度。
的受弯构件: (1)使用阶段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混凝土
的最大压应力,应满足: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讲解学习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讲解学习一、选择题1、其他条件相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延性通常比普通混凝土构件的延性()A 、相同B 、大些C 、小些D 、大很多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宜采用()A 、火山灰水泥B 、硅酸盐水泥C 、矿渣水泥D 、以上三种均可3、先张法构件的预压力是通过()来传递的A.、承压力 B 、粘结力 C 、粘结力和承压力 D 、以上答案都不对4、后张法构件的预压力是靠()A.、粘结力和承压力来传递 B 、工作锚具来传递和保持的 C 、粘结力来传递的 D 、以上答案都不对5、加筋混凝土结构按预应力度大小分类,当预应力度λ为()时,是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A 、λ< 0B 、λ= 0C 、0 <λ< 1D 、λ≥ 16、加筋混凝土结构按预应力度大小分类,当预应力度λ为()时,是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A 、λ< 0B 、λ= 0C 、0 <λ< 1D 、λ≥ 17、《公路桥规》规定,对于钢丝、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应满足()A 、pk con f 95.0≤σB 、pk con f 90.0≤σC 、pk con f 85.0≤σD 、pk con f 75.0≤σ8、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的损失为()A 、54325.0l l l l σσσσ+++B 、655.0l l σσ+C 、65l l σσ+D 、421l l l σσσ++9、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的损失为()A 、54325.0l l l l σσσσ+++B 、655.0l l σσ+C 、65l l σσ+D 、421l l l σσσ++10、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在进行持久状况应力验算时,由()所引起的应力,应采用净截面几何特性进行计算。
A 、预加力B 、预加力和活载C 、二期恒载和活载D 、活载11、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在持久状况下,斜截面的抗裂性是通过斜截面混凝土的()来控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后张法构件
k cx
N p0 Ms pc yo J0 A0
k cx
N p 0ep 0 J0
Mk y0 y0 J0
M G 2 K M Q1K M Q 2 K M G1 K pc yn y0 Jn J0 Np An N p e pn Jn M G 2 K M Q1k M Q 2 K M G1K yn yn y0 Jn J0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Structure Design
第4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 构件的应力计算
Chapter 4 Employment Capability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s
4-2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B类构件开裂后的应力验算
完全消压虚拟状态的实现: 在状态2中,混凝土应力为零,只有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筋受力:
'l6A' s 'p0 A' p
N p 0 p 0 Ap l 6 As
N p0
hp0
p 0 Ap l 6 As hp 0 ( p 0 Ap hp l 6 As hs p 0 Ap a p l 6 As as ) / N p 0
按上式计算的混凝土最大压应力,应满足cc≤0.5fck。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 Nhomakorabea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桥梁工程系
4-1 全预应力及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使用阶段应力验算
(二)受拉区预应力钢筋的拉应力
k k p ( con L ) Ep ct
公式后一项为由荷载引起的钢筋应力的增量,kct为由荷载效 应标准值引起的预应力截面钢筋重心处混凝土法向拉应力: 先张法:
p0 A p l6A s
Np0引起截面各点的应力,与各分力分别作用引起的应力是相同的。
即若在Np0处施加与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则截面各点应力为零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桥梁工程系
4-2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B类构件开裂后的应力验算
在预加力作用下,截面处于①:预应力筋pe、
n pev Apv b Sv
由竖向预应力筋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竖向压应力cy:
cy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桥梁工程系
4-1 全预应力及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使用阶段应力验算
混凝土剪应力k为: 先张法
Vk S0 [VGK VQ1K VQ 2 K ]S0 k bJ 0 b J0
eN = (Mk – Np0hp0) / Np0 = Mk / Np0 - hp0 这样,承受有效预加力Np和弯矩Mk作用的PPC受弯构件就化为
承受距截面受压边缘距离为eN的纵向压力为Np0的RC偏压构件。
'l6A' s 'p0 A' p
R
eN hp0
Mk
R
p0 A p l6A s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
c
x
p s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桥梁工程系
4-2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B类构件开裂后的应力验算
开裂后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中性轴位置可由所有的 力对偏心力R的作用点取矩的平衡条件求得
As eN as Mc s p Ap eN a p p Ap eN h p s As eN hs 0
c
pe;预应力筋重心处混凝土应力pc、pc。
随外荷载增加,截面由①③,中间经过②( 完全消压的虚拟状态),这时预应力筋0=pe+pc、
② ③
p0(后张法p0=pe+Eppc;先张法p0=pe+l4)
;混凝土的应力及应变均为0。
截面由②③时,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由0c, 预应力筋增量为p3,则此时预应力筋的应变为p=
按上述规定计算的箍筋用量,应与按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的 箍筋数量进行比较,取其中较多者。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桥梁工程系
4-2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B类构件开裂后的应力验算
c
a)
pc
pe
② ③
b)
全截面混凝土 应力为零
0=pe+pc c
①
c)
p= 0+p3
p3
后张法: VG1K Sn VG 2 K VQ1K VQ 2 K S0 peb ApbSin p k Sn bJ n bJ 0 bJ n 根据计算的混凝土主拉应力ktp,按下列规定设置箍筋: 在ktp 0.5ftk的区段,箍筋可按构造要求设置;
k 在ktp >0.5ftk的区段,箍筋间距Sv:Sv fsk Asv / tp b
p c
h0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桥梁工程系
4-2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B类构件开裂后的应力验算
计算特点: (1)在外力Mk为零时: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截面各点应 力为零,即初始应力为零;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由于预加力的作 用,截面上已经存在着初始应力:预应力筋pe、pe;预应力筋重 心处混凝土应力pc、pc 。 (2)B类构件的开裂,是截面下缘混凝土从初始的压应力状态 ,由于外力Mk作用,压应力减小到零,再到出现拉应力的过程。因 此,可将其分为三种受力状态: 1)预加力Np作用
4-2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B类构件开裂后的应力验算
代入平衡方程,消去共同项cc,求解可得受压区高度x。 求得x后,可求得受压区混凝土的合力,从而求得cc,并得到 普通钢筋应力's、s和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s、 s。 预应力钢筋的总应力为
p= p0 + p 'p= 'p0 + 'p
(一)混凝土受压边缘的法向压应力 在荷载标准效应组合Mk=MGK+ (1+) MQ1K+MQ2K作用下: 先张法构件:
cc
后张法构件:
N p0 A0
N p 0e p 0 W0
Mk W0
st pc
Np An
N p epn Wn
M G1K M G 2 K (1 )M Q1K M Q 2 K Wn W0
式中,Mc为受压区混凝土合力对R作用点的矩,Mc=f(cc, x)。
eN
R
cc 's ' p
c
x
p s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桥梁工程系
4-2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B类构件开裂后的应力验算
式中普通钢筋应力's、s和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s、 s,可 按截面变形平截面假定,通过受压边缘混凝土应力cc来表示:
x a s Es cc s x
p Ep cc hp x x
eN
p Ep cc
x ap x
hs x s Es cc x
R
cc 's ' p
c
x
p s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桥梁工程系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桥梁工程系
4-2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B类构件开裂后的应力验算
开裂后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按钢筋混凝土偏心构件 分析方法计算时,采用以下假定: (1)截面变形符合平截面假定; (2)受压区混凝土取三角形应力图; (3)不考虑受拉区混凝土参加工作,拉力全部由钢筋承担。
eN
R
cc 's ' p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桥梁工程系
4-1 全预应力及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使用阶段应力验算
(三)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 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的目的是防止构件腹板在预加力和使用 阶段荷载作用下被压坏,作为斜截面抗弯承截能力的补充,过高 的主压应力也会导致截面抗裂能力的降低。 选取若干最不利截面(如支点附近截面、梁肋宽度变化处截 面等),计算在荷载效应标准值作用下截面的主压应力,并控制 其满足《桥规》规定限制条件: kcp 0.6fck。 由预加力和荷载效应标准值产生的混凝土主压应力和主拉应 力,可按下式计算:
(2)受拉钢筋的拉应力;
(3)斜截面混凝土主压应力。 持久状况构件应力验算时,作用(或荷载)取其标准值,不
计分项系数,汽车荷载应考虑冲击系数影响。
短暂状况应力计算指在制造,运输及安装等施工阶段,由预 加力、构件自重及其他施工荷载引起的正截面法向应力。构件自
重和施工荷载采用标准值,当有组合时不考虑荷载组合系数。
cy cy k2 2 2
k cp k tp k cx k cx 2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桥梁工程系
4-1 全预应力及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使用阶段应力验算
kcx为在预加力(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和荷载效应标准组
2)全截面消压状态(虚拟状态)
3)使用荷载Mk作用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桥梁工程系
4-2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B类构件开裂后的应力验算
Mk 1 N p0 p A p l6A s p A p l6A s 2
Mk 3 N p0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桥梁工程系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