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护理

合集下载

胎盘早剥及并发症的防范与护理

胎盘早剥及并发症的防范与护理

胎盘早剥及并发症的防范与护理发表时间:2013-09-24T15:28:31.6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6期供稿作者:韦柳芝[导读] 需剖宫产立即终止妊娠者,遵医嘱做好剖宫产手术准备,做好各项标本留取及备血准备。

保持输液管道通畅,保证药物能准时到位。

韦柳芝(广西医科大第四附属医院妇产科 545005) 【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及相应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35例胎盘早剥及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结果35例胎盘早剥患者全部存活,产后出血4例,DIC及凝血功能障碍2例,肾功能衰竭1例,失血性休克3例,胎儿宫内死亡6例,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

结论胎盘早剥并发症多,发病凶险,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和健康,护理上应重视诱因,注意病情观察,可及早发现胎盘早剥及其并发症的症状,为准确诊断提供依据,以降低围产儿死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孕产妇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胎盘早剥并发症防范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261-02 胎盘早剥是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起病急,发展快,如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因此,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处理非常重要,在确诊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终止妊娠,确保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生命安全。

现将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胎盘早剥病人35例,年龄19岁至43岁;初产妇18例,经产妇17例;妊娠20周至41周。

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10例。

1.2 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症状9例,以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症状11例,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胎心音改变为主要症状11例,以外伤为诱因引起1例,产后检查胎盘发现陈旧性凝血块3例。

胎盘早剥30例观察及护理

胎盘早剥30例观察及护理
论 薯 ・脑 床 护 理
CH I E C O M M UNIf Do C T 2S N SE " y O
胎盘 早 剥 3 0例 观 察 及 护 理
不 外 流 阴道 出 血 与病 情 不 相 符 , 观察 患 要
环 丽
展者 , 均应立 即做好术前 准备 , 以便及 时
行剖宫产。
者 的血压 、 脉搏 、 面色及宫底高度的变化。
不相符 , 胎心异常 , 子宫底升 高, 与妊娠月
份不相符 1例 。患 者恶心 、 吐 , 呕 面色苍 白, 四肢冷湿 , 脉搏细数 , 血压下降等休克 症状 , 且休克程 度与 阴道流血 量不相 符,
子 宫 硬 如 板状 , 缩无 间歇 , 官 胎位 扪 不 清 ,
绝 对 卧床 休 息 , 予 左 侧 卧 位 , 给 以免 影 响 血 液 供应 , 断 吸 氧 以 改善 胎 儿 宫 内 间 血氧 供 应 , 好 生 活 护 理及 会 阴 护理 。 阴 做
胎心及胎动 , 准确记录出入量 。严密观察 阴道血 的量 、 色及有无 血块 , 察皮肤 黏 观 膜及穿刺部位有无 出血 , 因为严重的胎盘
为胎心减慢 , 胎动频 繁, 做胎 心监 测, 出现 持续异 常 , 改变体位 、 吸氧也 改善不大 , 应
d i 1 . 9 9 j i n 0 7 —6 4 . 0 0 o: 0 3 6 / . s .10 s 1x 2 1
0 . 9 911
考 虑胎 盘 早 剥 的 可 能 。
宫缩及 腹 痛性 质 的观 察 : 出 现腹 若 痛, 特别是持续行腹痛 、 腹胀 , 子宫张力增
高, 阴道 流 血 , 及 早 行 B超 检 查 。 询 问 应
早剥 , 剥离处的胎盘 和蜕膜中释放了大量

不典型胎盘早剥早期识别及预见性护理

不典型胎盘早剥早期识别及预见性护理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2019年第4卷第14期V ol.4, No.14, 2019156不典型胎盘早剥早期识别及预见性护理尹亚丽(河南省人民医院产科二病区,河南郑州 450003)【摘要】目的 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识别方法及预见性护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017年我院分娩产妇中发生胎盘早剥53例,其不典型胎盘早剥10例,占胎盘早剥18.86%。

结果 妊高症是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不典型胎盘早剥的症状和体征因个体不同也有很大差异,部分患者以血压高,头痛,头晕,下肢水肿等妊高症症状入院,以持续性腹痛,腰酸,腰背痛为主要临床症状,胎心监护多呈晚期减速,甚至呈一直线。

结论 产科护士在护理中详细询问病史,耐心倾听产妇主观感觉,对其异常情况要格外重视,细心观察,及时胎心监护,B超辅助检查,特别是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病例,早发现,早报告,及时处理,对母婴预后影响极大。

【关键词】不典型胎盘早剥;早期识别;预见性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14.156.01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1】。

不典型胎盘早剥以内出血胎盘早剥为主,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腰酸及腰背痛,疼痛程度与胎盘后积血多少呈正相关,积血越多疼痛越剧烈。

子宫硬如板状,多处于高张状态。

有的症状不明显,由于其起病急、发展快,处理不及时可威胁母儿生命。

现将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识别与预见性护理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发生胎盘早剥53例,其中不典型胎盘早剥10例占胎盘早剥18.86%。

产妇年龄28岁-35岁,孕周28周-36周,初产妇1例,经产妇9例,剖宫产10例,胎盘剥离面>1/3 2例,<1/3 8例。

胎盘早剥的观察及护理

胎盘早剥的观察及护理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产后24 h内应绝对卧床休息,腹部切口持续加压沙袋,以减少出血。 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神志、血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准确测量24 h出入量,尤其每小时尿量,密切观察患者尿量的变化,预防肾衰竭的发生。
纠正休克
吸氧、保暖,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及时输血,尽量输新鲜血 备好抢救药物,配合医生全力抢救
DIC 产后出血 失血性休克 急性肾功能衰竭 胎儿宫内死亡 羊水栓塞
诊断
对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于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和超声诊断。 经典的超声诊断要点主要为胎盘增厚、绒毛板向羊膜腔隆起、胎盘后出现血肿、羊水中可见浮动的光点和光块。
诊断
轻型:由于症状与体征不够典型,诊断往往有一定困难,应仔细观察与分析,并借B型超声检查来确定。 重型:症状与体征比较典型,诊断多无困难。
孕妇满足基本需要
孕妇自诉恐惧感减轻,身心舒适增加
孕妇、胎儿安度妊娠期和分娩期
孕妇出血性休克症状得到控制
胎盘早剥的预防
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预防与治疗妊高症 加强高危孕妇管理 妊娠晚期避免仰卧位及腹部外伤 胎位异常行外倒转术纠正胎位,操作必须轻柔 处理羊水过多或双胎分娩时,避免宫腔内压力骤然降低
处理原则
有高危因素孕妇应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 出现腹痛、腹胀、子宫张力增高或阴道流血应及时行B超检查。 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早期征象,为抢救赢得时机。
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起病急、发展快,对母婴危害大,抢救时须沉着镇定,与家属做好沟通,缓解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
重度胎盘早剥的抢救
1 积极进行处理: 立即吸氧,左侧卧位 床边心电监护 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做好交叉配血
胎盘早剥的观察及护理

胎盘早剥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胎盘早剥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例 的论 断 , 疗 及 护 理 经 验 报 道 如 下 。 治
1 临 床 资 料
道 流 血 、 直 性 宫 缩 往 往 得 到 重 视 。但 I~ Ⅱ度 胎 盘 早 剥 症 强 状 并 不 明 显 , 重 视 患 者 的 主诉 , 应 比如 文 中 报 道 的 间 歇 性 腹 痛 及 腰 部 坠 胀 感 , 给予 重视 并汇 报 以便 及 时处 理 。 应
2 5 羊 水 的观 察 . 胎 盘 早 剥 时 胎 盘 血 肿 不 断 增 大 , 成 官 腔 造 内 压 力 增 大 , 液 向羊 膜 腔 内渗 入 , 现 血 性 羊 水 。 血 出
11 一般资料 .
选择 21 0 0年 1 ~2 1 年 7月 中 我 院 分 娩 月 01
2 6 心 理 护 理 胎 盘 早 剥 患 者 多 数 起 病 急 、 展 快 、 母 婴 . 发 对
行统计分析 。
2 护 理措 施
3 1 发 病 诱 因 在 所 有 的 病 例 中妊 娠 期 高 血 压 综 合 征 ( 高 . 妊
征 ) 胎 膜 早 剥 是 引 起 胎 盘 早 剥 的 最 常 见 原 因 。发 病 诱 因 : 和 妊 高征 1 l例 (O ) 胎 膜 早 破 2 2 , 1例 ( 8 ) 脐 带 缠 绕 1 2 , 7例
重 视 高 危 因素 , 于 合 并 妊 娠 高 血 压 疾 病 、 尿 病 、 膜 对 糖 胎 早破及引产等孕妇应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 。 21 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征象 . 典 型的胎盘早剥不难诊断 。 对 于 不 典 型 胎 盘 早 剥 , 理 人 员 应 严 密 观 察 病 情 , 视 产 妇 的 护 重
流 血 为 常 见 的 临床 表 现 ; 别 占 4 、8 和 4 。 I度 Ⅱ度 和 Ⅲ度 胎 盘 早 剥 在 分 娩 方 式 , 生 儿 窒 息 分 5 4% 1 新

胎盘早剥的护理

胎盘早剥的护理
1、你想到了什么? 2、怎样处理及护理?
病例分析参考答案
1.胎盘早剥(重型) 2.处理原则 在迅速补充血容量防治休克 的同时尽快剖宫产。 3.护理要点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输液输 血补充血容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 好急诊剖宫产的准备;做好术中、术后的观 察和处理。
严重的胎盘早剥可能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②体征:评估贫血的程度,与外出血是否相符。腹部检查:子 宫的质地,有无压痛、压痛的部位及程度;子宫的大小;胎心音 是否正常;胎位情况;观察有无休克体征。
3、辅助检查:B超检查、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 4、心理社会评估
(三)、护理目标
潜在并发症: 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肾衰
竭等。
恐惧: 与大出血、担心胎儿及自身
浸及子宫浆膜层
子宫表面呈蓝紫色瘀斑
子宫胎盘卒中
四、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胎盘早剥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 • 典型症状为妊娠晚期突然出现的持续性
腹痛,伴有或不伴阴道流血。 • 分为: 轻型
重型
类型 解剖变化 发病时间 主要症状 贫血、休克
子宫张力 子宫大小 腹部压痛
距胎盘边缘〈7cm
处理原则:纠正休克,及时终止妊娠,防治并发症。
1、纠正休克 2、及时终止妊娠≠立即剖宫产
终止妊娠方式: 阴道分娩 剖宫产----主要方式
3、并发症的处理
八、护理
1、病史
询问有无引起胎盘早剥的易患因素。
2、身体评估
①症状:评估阴道流血的量、颜色;腹痛的性质、部位、时间 及严重程度;是否伴有恶心、呕吐。
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血管病变
2.机械性因素
1)外力 2)脐带牵引 3)宫腔内压力骤减

胎盘早剥如何护理论文

胎盘早剥如何护理论文

胎盘早剥如何护理【摘要】胎盘早剥的早期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典型,易误诊和漏诊,需要在护理过程中细心观察,分析与鉴别。

早发现、早处理,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关键词】胎盘早剥;早期症状【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94-011 临床资料本组16例早产6例,足月妊娠10例。

初产妇13例,经产妇3例阴道出血10例b超诊断无明显改变14例胎心监护:胎心异常14例死胎1例。

2 结果本组孕妇破宫产13例(81.25%)自然分娩3例(18.75%)子宫胎盘卒中1例产后出血4例(25%)新生儿窒息9例(56.25%)。

3 护理3.1 心理护理:孕妇多有恐惧心理,孕妇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血压及疾病的处理。

护士应关心体贴孕妇,稳定其情绪以减少恐惧感。

讲明治疗方案,鼓励孕妇说出心中疑虑,允许家属陪伴,消除孤独感,同时把病情及处理方案及时通知患者及家属,并给以必要的解释,获得理解,取得患者配合。

对于产后失去胎儿或切除子宫者应动员家属配合做好耐心指导工作,使患者精神受到安慰,尽早恢复正常心理状态。

3.2 加强孕期高危妊娠管理.高危妊娠中的妊高症、羊水过多、双胎、高血压都是胎盘早剥的诱因。

产前应建立高危妊娠,管理档案,进行系统管理,孕期做好健康教育,使孕妇认识到高危妊娠的危害性,定期检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预防胎盘早剥。

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妊高征、慢性高血压是胎盘早剥的第一位病因,占43.5%。

3.3 及早发现胎盘早剥征象.胎盘早剥典型症状为阴道出血或迅速加重的腹痛,较容易观察,诊断困难,起病初期症状及体征不典型的病例常被误诊为先兆早产或临产。

因此出现下述情况应考虑为本病:①无原因胎心音异常,尤其胎心音低伴产兆,经改变体位、氧气吸人,胎心音仍不见好转。

本组胎心音异常14例,其中9例胎心音减慢,1例胎心音由慢到消失,胎死宫内。

②妊高征未临产出现腹痛者,给解痉药。

护理程序在胎盘早剥产妇中应用

护理程序在胎盘早剥产妇中应用

护理程序在胎盘早剥产妇中应用【摘要】目的运用护理程序对胎盘早剥产妇进行全面护理,以提高抢救效率,降低产妇死亡率目的,是母婴达到理想治疗的保证。

方法对胎盘早剥的产妇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需要,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对患者实行整体护理。

结果 2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胎盘早剥产妇进行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早期征象,改善母婴不良结局,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程序;胎盘早剥;护理;病情观察胎盘早剥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晚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往往起病急进展快。

若处理不及时,可因并发大出血、dic急性肾功能衰竭而危及母儿生命[1]。

胎盘早剥的发病率:国外1%~2%,国内0.46%~2.1%[2]。

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使胎盘从附着处分离。

临床上分显性出血型和隐性出血型及混合型出血3种[3]。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住院分娩的产妇,其中胎盘早剥患者20例,经过及时抢救治疗和精心的护理,预后良好,现将护理经验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胎盘早剥患者20例,年龄21~36岁,平均30岁,初产妇15,经产妇4例,未行产前检查,6例37周。

剖宫产20例。

分别记录各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围产儿预后及病死率。

1.2 病因分析胎盘早剥原因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病因的首位原因41.3%[4]。

亦有资料显示,胎盘早剥为胎膜早破的常见并发症。

国外学者报道胎膜早破中胎盘早剥的发生率0.42%[5]。

本组病例中,合并妊高症12例,胎膜早破5例,机械性因素性2例,其他原因1例。

1.3 临床症状及体征统计阴道出血15例,其中最多者500 ml,2例阴道少量出血。

2例表现腹痛症状孕妇因就诊延迟经剖宫产新生儿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8例在我科医护人员及时治疗,精心护理下母婴均痊愈出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护理
目的:了解胎盘早剥发生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母婴结局,分析早期识别胎盘早剥的临床线索及护理要点,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24例胎盘早剥病例资料。

结果:妊高症是发生胎盘早剥的主要危险因素,腹痛、腰腹痛、阴道流血是胎盘早剥主要临床表现。

B超诊断准确率为61%。

及时终止妊娠后无1例产妇死亡。

结论:应综合高危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提高早期诊断率。

确诊后应及时终止妊娠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发病率。

标签:不典型胎盘早剥;临床表现;护理
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是产科严重并发症,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1]。

胎盘早剥起病急,进展快,常因并发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子宫卒中等并发症而严重威胁母婴生命。

胎盘早剥的发病率:国外为1%~2%,国内为0.46%~2.1%[2]。

但临床上胎盘早剥的症状有时并不典型,以轻型为主,诱因不明确,症状不典型,临床特征差异很大,漏诊率较高,如不能早期识别,一旦发展成典型的胎盘早剥,母婴并发症将明显增高,因此预防和早期识别胎盘早剥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胎盘早剥24例,其中典型的胎盘早剥15例,不典型的胎盘早剥9例,24例胎盘早剥中剖宫产17例,阴道分娩7例。

通过对这几例胎盘早剥的观察,分析其临床症状及总结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胎盘早剥病例24例。

年龄21岁~36岁,其中初产妇16例,经产妇8例,早产儿5例,从未产检4例,未常规产检5例。

1.2 发病诱因
24例胎盘早剥中有6例原因不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例,胎膜早破3例,腹部外伤4例,羊水过多4例,双胎1例,子宫肌瘤2例。

1.3 临床症状与体征:见表1。

1.4 结局
病例中剖宫产17例,阴道分娩7例;无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1例,新生儿轻度窒息4例,新生儿重度窒息2例。

2 护理
2.1 做好孕期保健,加强产前检查
加强产检宣传,健全孕产妇三级保健制度。

对合并高血压病、慢性肾炎等高危妊娠应加强管理,加强围产期健康知识宣教,使孕妇认识到高危妊娠的危害性。

做好健康教育,在产前检查时应嘱妊娠晚期或分娩期的孕妇夜间睡眠时采取侧卧位,避免长时间仰卧位所致的胎盘早剥,应鼓励孕妇适量的运动。

产前检查时还应嘱妊娠晚期的孕妇避免性生活、腹部外伤、不恰当用力。

子宫肌瘤及子宫发育畸形时警惕胎盘早剥。

有些孕妇由于经济条件差,故从未产前检查或未常规进行产检,特别是那些外来务工人员,所以要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系统管理。

9例不典型胎盘早剥中有2例从未产前检查,经产妇宫口开大未做B超急诊直接进产房,有少量阴道流血,胎膜在家自破,入院后未见明显阴道流液,子宫收缩强,1小时内胎儿顺利娩出反应好,胎盘娩出后检查发现胎盘剥离面及凝血压迹<1/3胎盘面积,产后子宫收缩差,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给予缩宫药物治疗,按摩子宫,沙袋腹部压迫后子宫收缩好转,诊断为胎盘早剥并发产后出血。

2.2 重视高危因素,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征象
典型的胎盘早剥较易诊断,不典型胎盘早剥症状较轻,对围生儿却有较大危害,所以无原因的早产,无原因的胎心异常伴产兆,子宫高张状态均应联想本病[3]。

一旦确诊为胎盘早剥或高度怀疑胎盘早剥的发生时,须分秒必争,积极进行处理,及时终止妊娠。

立即吸氧、床边监护、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选用留置针、留置导尿;及时送检血常规和血凝,做好交叉配血,备血液、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及各种抢救药物,为输血做好准备,确保输液、输血通畅,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做好各项抢救记录。

2.2.1 宫缩的观察:因胎盘早剥处蜕膜坏死,激活前列腺素,引起子宫收缩。

护士在观察时不可简单询问孕妇有无腹痛,应用手置于其腹部定时观察宫缩情况,注意宫缩的节律、程度、子宫有无压痛、子宫壁的紧张度及宫缩间歇期能否松弛。

产程中出现宫缩持续时间过长、间歇时间短、活跃期进展过快时,要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

2.2.2 胎心监护:胎盘早剥出血可导致胎儿血供不足,引起胎心率异常,对可疑胎盘早剥病人应特别注意,可用胎心监护仪连续监护,观察胎心异常情况及宫缩图形,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对于无明显诱因的胎心监护异常及产程进展快要警惕胎盘早剥发生,要详细了解病史,注意诱发因素,可适当应用宫缩抑制剂,若无效则考虑胎盘早剥,尽快制定治疗方案,保证母婴安全。

2.2.3 阴道出血的观察:显性出血可用储血器接血,观察出血量、性质、颜色、有无凝血块。

隐性出血者,可在腹部画出子宫轮廓作标志,根据子宫高度及血压脉搏变化,正确估计出血量。

2.2.4 做必要的辅助检查:B超是产前确诊胎盘早剥的重要依据。

2.3 心理护理
由于不典型胎盘早剥不易确诊,所以产前在与患者交流时要注意言语措辞适当,既不能使患者心理负担加重,导致过度诊断,也不能因交流不够,不足以引起患者及家属重视导致延误诊断。

一旦确诊,护士应对患者予以支持、鼓励、安慰,讲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手术的必要性,解除其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并告诉其各种诊断护理措施的作用与意义,增强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提高适应能力,积极配合治疗,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避免不良情绪影响患者。

2.4 观察要点
密切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对于轻型胎盘早剥,孕妇出血量少,胎儿小、监测胎心正常无变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及FDP无进行性下降,已临产宫口开大估计在短期内能经阴道分娩者,可在严密观察下经阴道试产。

产程中应及早人工破膜以降低宫内压力,胎儿娩出后应立即予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

反之,若出血多、胎心变化、无法在短时间内经阴道分娩者应及时行剖宫产以抢救胎儿。

3 讨论
胎盘早剥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常在分娩前有较明显的症状及体征,经阴道分娩,在产后常规检查胎盘膜中发现者仅为少数。

抢救患者成功在于医护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警惕性,对病程发展预测及时准确,为患者赢得抢救治疗时间。

胎盘早剥的常见诱因为孕妇血管病变,如:妊娠高血压疾病、外伤、宫腔压力骤减等。

因此应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知识,对有高危因素的妊娠妇女积极住院治疗,严密监护,适时终止妊娠,以防胎盘早剥及并发症的发生。

典型的胎盘早剥不难诊断,对于不典型的胎盘早剥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重视病人的主诉,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征象,为医生诊断提供信息。

现B超已成为胎盘早剥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

所以对症状及体征不典型的病例,要提高责任心、警惕性,以防误诊、漏诊,从而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产科质量。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
[2]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
[3]薛永俊,安亚丽.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处理[J].中华实用医学,2001,3910: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