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和分析方法验证
合集下载
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1、含卤素有机药物
含卤素有机药物是指分子结构中所含卤素直接与芳环
如果测得理论板数低于规定的最小理论板数, 应改变色谱柱的某些条件(如柱长、载体性能、色 谱柱填充的优劣等),使理论板数达到要求。
(2)分离度(R)
在定量分析时,要求定量峰与其他峰 或内标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除另有规定 外,分离度应大于1.5。
分离度(R)的计算公式见下式:
R 2 t R2 t R1
含量(CX)= f
AX AS / CS
式中,AX为供试品峰面积或峰高;CX为供
试品的浓度 。
丙酸睾酮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法:取本品 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定量稀释成 每lmL中约含1mg的溶液。精密量取该溶液 和内标溶液(1.6mg/ml苯丙酸诺龙甲醇溶 液)各5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 刻度,摇匀,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
例
取盐酸麻黄碱0.1532g,精密称定, 加冰醋酸10ml溶解后,加醋酸汞试液 2ml与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HClO4滴 定至绿色,用去0.1022mol/L的高氯 酸滴定液7.50m1,空白试验消耗高氯 酸滴定液0.08ml。已知每1ml高氯酸 滴定液(0.1mol/L)当于20.17mg的 C10H15ON·HCl。试计算盐酸麻黄碱 的百分含量?(99.80%)
1.分离原理
吸附色谱 分配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排阻色谱
吸附色谱
根据填充剂吸附活性 对样品的吸收系数不 同而分离
充填剂:硅胶
分配色谱
根据固定相与流动相的极性不同而分为 正相分配色谱和反相分配色谱 两者的区别如下图所示:
固定相
流动相
正相分配
极性
4章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枸橼酸铋钾、葡萄糖酸锌 ——EDTA滴定法测定
2013-07-29
9
碱水解后测定法 适合于卤素与脂肪链相连的卤代烷烃,经加热回流使其水解,有机结 合的卤素转变成无机的卤素离子,然后用适当方法进行测定。 例 三氯叔丁醇的含量测定 CCl3-C(CH3)2-OH + 4NaOH 回流 3NaCl Fw=186.47 用银量法(佛尔哈德法)测定氯化钠含量:氯化钠与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 淀,过量的硝酸银用硫氰酸铵液回滴定。
磺溴酞钠的换算因数=
被测组分重 = 32.06 233.3 称量形式重
BaSO4
2013-07-29
20
与测S不同 溴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照氧瓶燃烧法(附录Ⅶ C)进行
有机破坏,选用1000ml燃烧瓶,以0.4%氢氧化钠溶液10ml、浓过 氧化氢溶液0.5ml与水10ml作为吸收液,俟生成的烟雾完全吸入吸 收液后,用水稀释至100ml,煮沸5分钟,放冷,加稀硝酸使成酸 性,精密加硝酸银滴定液(0.1mol/L)20ml,摇匀,再加硫酸铁铵 指示液2ml,用硫氰酸铵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 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7.990mg 的溴(Br)。
氨苯砜中检查“有关杂质”采用TLC法:取本品, 精密称定,加水适量制成10mg/mL的溶液,作为 样品测定液。取样品测定液1.00mL加水稀释至 100.0mL,作为杂质对照液。取样品测定液10μl 和杂质对照液5μl点在同一块薄层板上,展开。 样品测定液所显杂质斑点颜色不得比杂质对照液更 深 。 计 算 样 品 中 “ 有 关 杂 质 ” 的 限 量 。 (0.5%) 样品测定液: 10mg/mL 杂质对照液: (10mg/mL1.00mL)/100.0mL=0.1mg/mL
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和分析方法验证

方法分类
按分离方法分为:PC;TLC;柱色谱;GC;HPLC。
(一)HPLC法
1. 对HPLC仪器一般要求 色谱柱、流动相按品种项下要求。
2. 系统性试验
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 = 5.54(tR /Wh/2)2 分离度:R = 2(tR1 – tR2)/(W1 + W2); 要大于1.5 拖尾因子:T = W0.05h/2d1 应在0.9 ~ 1.05
后银量法
3. 利用药物中可游离的金属离子的氧化性测定含量
(1)含锑药物 例如:葡萄糖酸锑的含量测定
Sb5+ + 2KI H+ Sb3+ + 2K+ ++ I2
I2 + 2Na2S2O3
2NaI + Na2S4O6
(2)含铁药物
2Fe3+ + 2KI I2 + 2Na2S2O3
2Fe2+ + 2K+ + I2 2NaI + Na2S4O6
2. 制剂 要考察辅料对回收率的影响。采用在空白辅料中加入原 料对照品的方法作回收率试验,然后计算RSD。
具体做法:测定高、中、低三个浓度,n=3, 共9个数据来评价 回收率的RSD<2%;用UV和HPLC法时,一般回 收率可达98%~102%;容量法可达99.7%~100.3%
(二)数据要求
回收率% = (测定平均值— 空白值)/加入量×100% 要求制备高、中、低三浓度的样品,各测定3次。应 报告已知加入量的回收率,或测定结果平均值与真实值 之差及其可信限。
3. 百分含量的计算
(1)直接滴定法 D% = V ×F × T/W ×100% F = 实际标定的浓度/规定的浓度
第04章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1. 特点 准确度高,RSD(%)为2% ~5% 仪器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易普及,应用广泛 2. 朗伯-比耳定律
A = ECL
吸收系数:摩尔吸收系数ε —— 研究分子结构 1% E 百分吸收系数 1cm —— 含量测定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仪器的校正和检定 波长的校正:汞灯中的几根较强的谱线或用仪器自身 所带的氘灯的特定谱线为参照进行校正 吸收度准确性的检定: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规定波
上一内容
测得量(mg) 40.18 36.17 31.36 32.52 39.85
回主目录
回收率(%) 统计学处理 100.10 x 99.88% 98.60 100.10 RSD=0.55% 98.91 100.20
下一内容
返回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连蒲双清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回收率试验 取连蒲双清片粉适量(约相当于盐酸小檗碱40m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返回
3.百分含量的计算
(1)直接滴定法 设至终点时,消耗滴定液体积为V ml 则药物理论质量为V· T C实际 浓度校正因数 F= C规定
实测药物质量 V FT 含量%= 100 %= 100 % 供试品取样量 W
W:供试品取样量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间接滴定法 1)生成物滴定法 滴定剂 药物 + A → B 滴定 2)剩余滴定法(回滴法) 药物 + A(定、过量) →················ 剩余的 A + B →·······(回滴)· · · · · · V 空白试 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 0 (V -V)FT
A = ECL
吸收系数:摩尔吸收系数ε —— 研究分子结构 1% E 百分吸收系数 1cm —— 含量测定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仪器的校正和检定 波长的校正:汞灯中的几根较强的谱线或用仪器自身 所带的氘灯的特定谱线为参照进行校正 吸收度准确性的检定: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规定波
上一内容
测得量(mg) 40.18 36.17 31.36 32.52 39.85
回主目录
回收率(%) 统计学处理 100.10 x 99.88% 98.60 100.10 RSD=0.55% 98.91 100.20
下一内容
返回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连蒲双清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回收率试验 取连蒲双清片粉适量(约相当于盐酸小檗碱40m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返回
3.百分含量的计算
(1)直接滴定法 设至终点时,消耗滴定液体积为V ml 则药物理论质量为V· T C实际 浓度校正因数 F= C规定
实测药物质量 V FT 含量%= 100 %= 100 % 供试品取样量 W
W:供试品取样量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间接滴定法 1)生成物滴定法 滴定剂 药物 + A → B 滴定 2)剩余滴定法(回滴法) 药物 + A(定、过量) →················ 剩余的 A + B →·······(回滴)· · · · · · V 空白试 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 0 (V -V)FT
药物分析课件 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_OK

样品能在足够的氧气中燃烧分解完全样品能在足够的氧气中燃烧分解完全有利于将燃烧分解产物较快地吸收到吸有利于将燃烧分解产物较快地吸收到吸防止爆炸的可能性防止爆炸的可能性26燃烧瓶要洁净不能残留有机溶剂不能用有机润滑剂涂抹瓶塞要有防爆措施氧气要充足确保燃烧完全产物不能有黑色炭化物燃烧产生的烟雾要被完全吸收充分振摇和放置都是为了保证吸收完全例
③要有防爆措施 ④氧气要充足,确保燃烧完全,产物不能有黑色
炭化物 ⑤燃烧产生的烟雾要被完全吸收
充分振摇和放置都是为了保证吸收完全 例:碘产生紫色烟雾;氯、氟产生白色烟雾,烟
雾颜色完全消失后,即表示吸收完全 ⑥测定含氟有机化合物时要用石英燃烧瓶
26
4、应用
含卤素、硫、磷、氟及硒等有机药物的鉴别、杂 质的检查及含量测定
100%
注射剂:标示量%=
V0
V T 标示量
100%
V VO
T F 标示量
100%
VO : 量取注射剂的体积, ml
36
(2)间接滴定法 1)生成物滴定法
供试品+试剂 A 化合物 B
化合物 B+滴定液 C 化合物 D
计量滴定液消耗的量,计算供试品的含量 计算同直接滴定法
37
2)回滴定法(剩余滴定法) 原理:先在待测样品溶液中加定量、过量的滴定
10
(一)湿法破坏
(1) 硝酸-高氯酸法 适用于血、尿、组织等生物样品的破坏,有
机金属药物经破坏后,得到的无机金属离子一 般呈高价态。
本法不能用于含氮杂环药物的破坏
干法灼烧法 11
(2) 硝酸-硫酸法 适用于大多数有机物质的破坏,破坏得到的
无机金属离子均为高价态。 不能用于含碱土金属有机药物的破坏
27
氧瓶燃烧
③要有防爆措施 ④氧气要充足,确保燃烧完全,产物不能有黑色
炭化物 ⑤燃烧产生的烟雾要被完全吸收
充分振摇和放置都是为了保证吸收完全 例:碘产生紫色烟雾;氯、氟产生白色烟雾,烟
雾颜色完全消失后,即表示吸收完全 ⑥测定含氟有机化合物时要用石英燃烧瓶
26
4、应用
含卤素、硫、磷、氟及硒等有机药物的鉴别、杂 质的检查及含量测定
100%
注射剂:标示量%=
V0
V T 标示量
100%
V VO
T F 标示量
100%
VO : 量取注射剂的体积, ml
36
(2)间接滴定法 1)生成物滴定法
供试品+试剂 A 化合物 B
化合物 B+滴定液 C 化合物 D
计量滴定液消耗的量,计算供试品的含量 计算同直接滴定法
37
2)回滴定法(剩余滴定法) 原理:先在待测样品溶液中加定量、过量的滴定
10
(一)湿法破坏
(1) 硝酸-高氯酸法 适用于血、尿、组织等生物样品的破坏,有
机金属药物经破坏后,得到的无机金属离子一 般呈高价态。
本法不能用于含氮杂环药物的破坏
干法灼烧法 11
(2) 硝酸-硫酸法 适用于大多数有机物质的破坏,破坏得到的
无机金属离子均为高价态。 不能用于含碱土金属有机药物的破坏
27
氧瓶燃烧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例3、枸橼酸铁铵的测定
ChP(20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取本品约 0.5g ,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
水15ml溶解后,加硫酸lml,加热至溶液由暗棕色变成
淡黄色,放冷至约 15℃,滴加高锰酸钾试液至溶液显 粉红色并持续 5s ,加盐酸 15ml 与碘化钾试液 15ml ,密 塞,静置 3min ,加水 50ml 稀释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 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2ml,继 每 lml 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0.1mol/L) 相当于 5.585mg
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的Fe。
(二)经水解后测定法
1.碱水解后测定法 是将含卤素的有机药物溶于适当 溶剂(如乙醇)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或硝酸银溶液后, 加热回流使其水解,将有机结合的卤素经水解作用转 变为无机的卤素离子,然后选用间接银量法进行测定。 本法适用于含卤素有机药物结构中卤素原子结合不牢 固的药物,如卤素和脂肪碳链相连者。
(0.1mol/L)相当于25.29mg的汞撒利。
3、经还原分解后测定法 ①碱性还原后测定 卤素结合于芳环上时,由
于分子中碘的结合较牢固,需在碱性溶液中加还原
剂(如锌粉)回流,使碳-碘键断裂,形成无机碘 化物后测定。 ②酸性还原后测定法 两法均是将含卤素有机药物在碱性或酸性下,加
还原剂(如锌粉)加热回流,药物产生还原裂解反
C4H7Cl3O·1/2H2O。
反应摩尔比为1∶3
T——滴定度,每1ml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组分的mg数
c——滴定液浓度,mol/L
M——被测物的摩尔质量,g/mol n——1mol样品消耗滴定液的摩尔数,常用反应摩尔比体现,即 反应摩尔比为1∶n
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18
第一节 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三、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 (一)湿法破坏
含氮、硫、硫柳汞、氯化钠的生物制品、含氮有机合 成药物测定的前处理和生物制品中金属元素测定时生物 基质的去除。 H2SO4-HNO3 H2SO4-HClO4 H2SO4-H2SO4 ——凯氏定氮法 测定含有氨基和酰胺结构的 HNO3-KMnO4
22
三、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 (二)干法破坏
1.高温炽灼破坏 适用于湿法不易破坏完全的有机物以及某些 不能用硫酸进行破坏的有机药物。不适用于含易 挥发性金属(如汞、砷等)有机药物的破坏
注意事项: (1)加热或灼烧时,应控制温度在420℃以下 (2)一定要灰化完全
(3)经本法破坏后,所得灰分往往不易溶解,但不要轻易弃去
药物结构
分解剂/消化剂
氧化剂/辅助分解剂
19
第一节 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原 理
将含氮药物与硫酸在凯氏烧瓶中共热,药物分子 中有机结构被“消化”成CO2和H2O,有机结合的氮转 化为无机氮,与过量的硫酸结合为硫酸氢铵和硫酸铵, 经碱化后释放出氨气,随水蒸气馏出,用硼酸溶液或 定量的酸滴定液吸收后,再用酸或碱滴定液滴定。
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与 分析方法验证
Contents
1 2 3 4
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 药物分析方法的验证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2
第一节
定量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
3
一、含卤素有机药物的分析
含卤素有机药物系指药物分子结 构中所含卤素直接与芳环或脂肪链相
连者,而不包括某些有机药物的卤酸
如卡巴胂、醋酸苯汞、汞撒利
O HO As OH
药物分析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ppt课件

单质溴还原为溴负离子。
测定含碘药物时,分解产生的碘化氢可被氧
气进一步氧化,其燃烧产物主要为单质碘,
并 含 有 少 量 的 五 价 碘 ( HIO3 ) 与 一 价 碘
吸
(HI)。当使用AgNO3滴定法测定含量时,
收 液 的
用H2O-NaOH溶液-SO2饱和溶液作为吸收液, 上述不同价态的碘均转变为负一价的碘
H2O2与水的混合液作为吸收液,燃烧产物经
吸收转变为H2SO4,加入盐酸溶液并煮沸除
去剩余的过氧化氢后,加入BaCl2,使硫酸生
吸
成BaSO4,以重量法测定含量。
收 液
含磷药物(有机膦酸类)的燃烧产物为P2O5,
的 以水为吸收液,加入少量硝酸溶液并经煮沸
选 择
使焦磷酸(H4P2O7)和偏磷酸[(HPO3)n]转 化为磷酸后,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含量。
f. 砷盐的检查:有机结合的砷经与无水Na2CO3或 Ca(OH)2 、 Mg(NO3)2 共 热 ( <700℃ ) 转 化 为 无机砷酸盐后,依法检查。本法主要用于高分子 化合物(如:右旋糖酐铁)或植物提取物(如: 大豆油)中砷盐的检查,亦应用与少数有机药物 (如吡罗昔康、布美他尼等).
② 氧瓶燃烧法:
1. 湿法破坏
适用于含氮有机合成药物分析的前处理,在生物制 品分析中用于氮(包括蛋白质)、磷、硫柳汞及氯 化钠测定法的前处理; 亦可用于生物样品中金属元素测定时生物基质的去除。 主要分解剂:硫酸 辅助分解剂:硝酸、高氯酸、过氧化氢。 湿法破坏可分为:硫酸-硝酸法、硫酸-高氯酸法、 硫酸-硫酸盐法、硝酸-高锰酸钾法。
选 ( NaI ) ; 若 使 用 间 接 碘 量 法 测 定 时 , 用
择
H2O-NaOH溶液为吸收液,此时吸收液中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定量分析方法特点
一、容量分析法
(一)容量分析法的特点 操作简单、快速; 比较准确(RSD<0.2%); 仪器普通易得。
(二)容量分析法的计算问题
1. 滴定度(T)的概念 每1mlmol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量(mg) 2. 滴定度的计算
aA + bB cC + dD T = M×b/a×B
(三)经氧化还原后测定法
1. 碱性还原后测定
I CH3CONH I + 3NaI + 2CH 3COONa + 3NaZnO NaI + AgNO
3 2
例如:泛影酸的含量测定
COOH H2N NH2 + 3H 2O
COOH I NHCOCH 3
+ 11NaOH + 3Zn
AgI
+ NaNO
3
2. 酸性还原后测定 例如:碘番酸的含量测定 Zn还原 后银量法
3. 百分含量的计算 (1)直接滴定法 D% = V ×F × T/W ×100%
F = 实际标定的浓度/规定的浓度
(2)间接滴定法(回滴定法;剩余滴定法)
D% = (VO – VB) ×F ×T/W ×100%
二、光谱分析法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0nm~760nm)
灵敏度高,可达10-4g/ml ~ 10-7g/ml
(二)数据要求
回收率% = (测定平均值— 空白值)/加入量×100%
要求制备高、中、低三浓度的样品,各测定3次。应
报告已知加入量的回收率,或测定结果平均值与真实值
之差及其可信限。
二、精密度
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测定结果 之间的接近程度。
(一)精密度表示方法
1. 偏差(deviation , d) d = 测得值-平均值=Xi-X 2. 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 SD或S) S =[(∑Xi – X)2/(n-1)]1/2 3. 相对标准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也称变异系数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RSD=标准偏差/平均值×100%=S/X ×100%
(二)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及重现性
1. 重复性 在相同条件下,由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2. 中间精密度 在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
同设备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3. 重现性 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三)数据要求
应报告S或SD、RSD和置信区间。用统计学的 可信性分析(t或f)。
三、色谱分析法
按分离原理分为:吸附;分配;离子交换;排阻色谱 方法分类
按分离方法分为:PC;TLC;柱色谱;GC;HPLC。 (一)HPLC法 1. 对HPLC仪器一般要求 色谱柱、流动相按品种项下要求。 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 = 5.54(tR /Wh/2)2 2. 系统性试验 分离度:R = 2(tR1 – tR2)/(W1 + W2); 要大于1.5 拖尾因子:T = W0.05h/2d1 应在0.9 ~ 1.05
返 回
第三节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一、准确度
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用回收率表示 (一)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 1. 原料药 可用已知纯度对照品或样品进行测定;或与已建准确 度的另一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2. 制剂 要考察辅料对回收率的影响。采用在空白辅料中加入原 料对照品的方法作回收率试验,然后计算RSD。 具体做法:测定高、中、低三个浓度,n=3, 共9个数据来评价 回收率的RSD<2%;用UV和HPLC法时,一般回 收率可达98%~102%;容量法可达99.7%~100.3%
②限度检查:除检测限、专属性、耐用性要求外,其余不要求。
3. 原料、制剂及溶出度测定:不要求检测和定量限,其余均要求。
返 回
第四节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一、常用样品的种类、采集和贮张
二、生物样品分析前处理技术
三、定量分析方法验证
返 回
练习与思考
[A型题]
1. 药品的鉴别是证明 A.未知药物的真伪 B.已知药物的真伪 C.已知药物的疗效 D.药物的纯度 E.药物的稳定性 2.相对标准差表示的应是 A.准确度 B.回收率 C.精密度 D.纯净度 E.限度
(三)氧燃瓶燃烧法(oxygen flask combustion method)
1. 仪器装置 500ml, 1000ml, 2000ml, 磨口、硬质玻璃锥形瓶
2. 称样 固体样;液体样要求详见P84
3. 燃烧分解操作法
4. 吸收液的选择 用于X、S、Se等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时
多数是H2O或H2O-NaOH;少数为H2O-NaOH-H2O2.
程度。典型的变动因素有:被溶液的稳定性、样品提取次数、时
间等。
HPLC法变动因素有:流动相组成与pH,色谱柱,柱温,流速等。 GC法变动因素有:色谱柱,固定相,担体、柱温、进样口和检 测器温度等。
分析方法效能指标的具体应用:
1. 用于鉴别试验的方法:只要求专属性、耐用性,其余不要求。 2. 用于原料药中杂质测定和制剂中降解产物测定的方法: ①用于定量:除了检测限不要求外,其余七项指标均要求。
是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 具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杂质和降解产物进行定量测定时,要求
LOQ.常用信噪比法确定定量限,一般以S/N=10时相应的浓度进行
测定。
六、线性
是指在设定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
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UV法:首先制备一个标准系列,浓度点n =5; A = 0.3~.0.7 建立回归方程C = aA + b ;r > 0.9999。 HPLC法:制备一个标准系列,浓度点n =5 ~7; 以C对h或A或与 内标物的峰面积之比,建立回归方程r > 0.9999。
2NaI + Na2S4O6
三、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
湿法破坏
药物分析中常用的有机破坏的方法有 干法破坏
HNO3-HClO4法 (一)湿法破坏 HNO3-H2SO4法 氧瓶燃烧法
H2SO4-硫酸盐法
HNO3- H2SO4-HClO4法; H2SO4-H2O2; H2SO4-KMnO4 (二)干法破坏 加Na2CO3或MgO以助灰化;温度控制在420℃
1. 特点 准确度高,SRD(%)为2% ~5% 仪器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易普及,应用 范围广。 2. 朗伯-比耳定律
A = ECL
E1%1cm = ε ×10/M
3. 对溶剂的要求:
220~240nm 241~250nm 251~300nm 300nm以上 溶剂+吸收池A <0.41 <0.20 <0.10 <0.05
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主成分含量
3. 测定方法
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主成分含量
标准曲线法 外标一点法
应用示例: RP-HPLC法测定盐酸黄酮哌酯片含量,用标准曲线法 如头孢拉丁;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钠用外标一点法
(二)GC法
1. 对GC仪器一般要求
载气为氮气;色谱柱为填充或毛细管柱
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 = 5.54(tR /Wh/2)2
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基本要求 第一节 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第二节 定量分析方法特点 第三节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第四节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练习与思考
返回主目录
基本要求
一、掌握定量分析方法验证的效能指标。
二、熟悉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三、了解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的进展
及在药物分中的应用。
返 回
第一节 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一、概述
1.为什么要对定量分析的样品进行前处理? 含卤素有机药物 含金属有机药物 R-X (F,Cl, Br, I ) 金属有机药物 R-O-Me(有机酸或酚的 金属盐;结合不牢固) 有机金属药物 R-Me (结合牢固)
2. 常用的处理方法 不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 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
△
(CH3)2CO +3NaCl + HCOONa +2H2O AgCl AgSCN + NaNO3 + NH4NO3
2. 用硫酸水解后测定法 例如:硬脂酸镁的含量测定
Mg(C17H35COO)2 + H2SO4 H2SO4 + 2NaOH MgSO4 + 2C17H35COOH Na2SO4 + 2H2O
3. 利用药物中可游离的金属离子的氧化性测定含量 (1)含锑药物 例如:葡萄糖酸锑的含量测定
Sb5+ + 2KI I2 + 2Na2S2O3 H+ Sb3+ + 2K+ ++ I2 2NaI + Na2S4O6
(2)含铁药物
2Fe3+ + 2KI
I2 + 2Na2S2O3
2Fe2+ + 2K+ + I2
是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是限度检验 指标。它无需测定,只要指出高于或低于该规定的浓度或量即可。
Flu法:LOD = f.3S空 = C样/(F样-F空)× 3S空
GC和HPLC法: LOD = S/N = 2或3
(二)数据要求
应附测试图,说明测试过程和检测限结果。
五、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 LOQ)
2. 系统性试验
分离度:R = 2(tR1 – tR2)/(W1 + W2); 要大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