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什么是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哪些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是会计报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用于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现金流动情况。
它以现金为核心,记录了企业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为用户提供了判断企业现金流量状况的依据。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法、间接法和调整间接法。
一、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直接法是按照现金支付和收入的性质进行分类,逐一列示各项现金收入和支付项目的金额,然后计算各项现金流量的总和,以得出净现金流量。
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步骤如下:1.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购买商品、接收劳务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2.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收回长期债权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投资支付的现金3.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者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偿还借款支付的现金- 分配利润支付的现金- 以及筹资支付的其他现金4. 现金流量表编制将以上三个活动的现金流量汇总,计算净现金流量,并通过将期初现金余额与净现金流量相加,得出期末现金余额。
二、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间接法是以净利润为基础,通过调整净利润来计算现金流量。
具体步骤如下:1. 调整净利润首先,调整净利润,将其中与现金无关的项目排除,如计提的折旧、摊销、减值准备等。
2. 调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根据调整后的净利润,对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如变动资金、长短期应收款的变动、应收利息、应付款项等。
3. 调整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根据调整后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对与投资和筹资活动有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如购建固定资产、支付利息和股息等。
4. 现金流量表编制将调整后的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汇总,计算净现金流量,并通过将期初现金余额与净现金流量相加,得出期末现金余额。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一部分,用于记录一个企业或组织在特定时间段内的现金流动情况。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目的是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的现金收入和支出,以及期末现金余额。
因此,现金流量表是衡量公司财务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详细阐述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一、现金流量表的种类1.直接法直接法是现金流量表的一种方法,它将企业在期间内的净利润转化为经营现金流量,而不是通过调整会计利润。
直接法计算净现金流量的方法是将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
2.间接法间接法同样是现金流量表的一种方法,它将会计利润和非现金项目作为调整项来计算现金流量。
间接法的计算方式是将净利润加上非现金费用,如计提折旧和摊销、坏账准备等,减去非现金收益,如投资收益和抵扣所得税等。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1.列出现金流量表的第一部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现金流量表的第一部分中,列出的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可以包括销售产品、提供服务、支付工资和采购材料等。
在这部分中,需要将净利润作为起点,并加上需要调整的项目,例如:(1)计提的折旧(2)坏账准备(3)没有产生现金流量的其他项目,如收到期间费用等。
此外,还需要列出该部分中的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
现金流出包括采购原材料、支付工资、支付利息和税收等。
现金流入则包括从销售收入中收到的现金、收到应收账款和其他经营活动中收到的现金等。
对于直接法,需要将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相减获取净现金流量。
对于间接法,则需要将净利润加上或减去调整项目来获取净现金流量。
2.列出现金流量表的第二部分-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现金流量表的第二部分中,需要列出企业在投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包括购买和出售固定资产、股票和债券等。
这部分列出企业的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
现金流入包括出售长期资产、出售股票和债券等所得的现金。
现金流出则包括购买长期资产、购买股票和债券等的所用现金。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直接法和间接法。
一、直接法直接法是指通过将现金流量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直接列示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金额,从而得出净现金流量的方法。
1. 现金流入的分类现金流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即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
(2)收到的税费返还:即企业收到的与税费相关的返还款项。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即企业从其他经营活动中收到的现金,如租金收入、利息收入等。
2. 现金流出的分类现金流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即企业通过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所支付的现金。
(2)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即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等现金。
(3)支付的税费:即企业支付的与税费相关的款项。
(4)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即企业在其他经营活动中支付的现金,如租金支出、利息支出等。
3. 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净现金流量等于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的金额。
二、间接法间接法是指通过调整净利润来计算净现金流量的方法。
1. 调整净利润在间接法中,首先需要对净利润进行调整,将与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排除,包括:(1)计入净利润但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项目,如折旧、摊销等。
(2)与投资和筹资活动有关的项目,如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等。
(3)与非经营性活动有关的项目,如非经营性损益、非经营性资产处置损益等。
2. 计算净现金流量调整后的净利润加上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减去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即可得到净现金流量。
三、选择编制方法在选择编制方法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
直接法相对来说更直观,能够清晰地反映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但需要对现金流量进行详细的分类和计算,工作量较大。
间接法相对来说更简便,只需要对净利润进行调整即可,但不能直接反映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具体金额。
【税务实务】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制定

【税务实务】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制定税务实务: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制定前言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于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表格。
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制定是为了满足税务部门对企业纳税申报的要求,保证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编制要求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制定要求如下:1. 按实际发生的现金流量进行分类,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2. 在现金流量表中明确标注各项现金流量的性质,如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等;3. 与其他财务报表保持一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4. 遵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确保纳税申报的合规性;5. 编制过程中要注重实际情况的反映,避免虚假记录或非经济业务的计入。
编制步骤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步骤如下:1. 搜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企业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2. 将企业的现金流量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进行分类;3. 确定各项现金流量的性质和金额,如销售收入、购买资产等;4. 填写现金流量表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编制;5. 核对和审查现金流量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6. 将编制好的现金流量表提交给财务部门进行审核和审批;7. 将审核通过的现金流量表用于纳税申报,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进行提交。
纳税申报要求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纳税申报要求如下:1. 纳税申报时,将企业的现金流量表作为财务报表的一部分提交给税务机关;2. 确保现金流量表的数据准确无误,与其他财务报表保持一致;3. 根据现金流量表的数据,填写纳税申报表格,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计算和申报;4. 如有需要,配合税务机关的核查和调查工作,提供相关的资料和解释。
结论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制定是保证纳税申报准确性和合规性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按照编制要求和编制步骤进行制定,并严格遵守相关的税法规定。
只有通过准确编制和提交现金流量表,企业才能满足税务部门的要求,确保纳税申报的顺利进行。
编制现金流量表最简单的方法

编制现金流量表最简单的方法
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掌握现金的流动情况,从而做出合理的财务决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编制现金流量表最简单的方法。
第一步:准备工作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之前,首先需要准备一些材料。
这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以及其他相关的财务信息。
确保这些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这样才能编制出准确的现金流量表。
第二步:确定现金流量表的格式
现金流量表通常分为三个部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在确定现金流量表的格式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格式。
第三步:填写现金流量表
填写现金流量表时,需要将相关的财务信息填入到相应的表格中。
在填写过程中,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情况,填写现金流量表的各个部分。
第四步:分析现金流量表
填写完成现金流量表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稳定性。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调整。
总结
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只有掌握了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企业才能做出明智的财务决策。
通过以上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快更准确地编制现金流量表,实现财务管理的有效运作。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及其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及其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是一种会计报表,用于记录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情况。
编制现金流量表有两种方法: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
1. 直接方法:
直接方法是根据现金的实际流入和流出金额来编制现金流量表。
编制步骤如下:
1)列出所有现金流入的项目,包括销售收入、投资收入、融资收入等;
2)列出所有现金流出的项目,包括原材料采购、人工成本、税费支出等;
3)计算现金流入净额,即所有现金流入项目的总和;
4)计算现金流出净额,即所有现金流出项目的总和;
5)计算净现金流量,即现金流入净额减去现金流出净额;
6)计算期末现金余额,即期初现金余额加上净现金流量。
2. 间接方法:
间接方法是通过调整利润表计算现金流量。
编制步骤如下:
1)将利润表中的非现金收入和费用调整为现金流入和流出项目;
2)根据调整后的利润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列出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项目;
4)计算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5)计算净现金流量,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加上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6)计算期末现金余额,即期初现金余额加上净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的计算公式如下:
净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 + 融资活动净现金流量
期末现金余额 = 期初现金余额 + 净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1. 简介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用于记录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帮助管理层和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和现金管理能力。
本文将介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过程和相关要点。
2. 现金流量表的目的现金流量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关于企业现金流动情况的信息,以便在投资和经营决策中能够更好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
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有两种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
3.1 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列举企业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明细来编制现金流量表。
该方法要求企业将现金流量按照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进行分类,并列出每个活动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金额。
3.2 间接法间接法是通过对企业净利润进行调整来编制现金流量表。
该方法先计算净利润,然后通过对非现金收入和非现金支出进行调整,以得出实际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金额。
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步骤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步骤如下:4.1 收集必要的财务信息首先,需要收集企业的财务信息,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其他相关会计记录。
4.2 选择编制方法根据企业的情况,选择直接法或间接法进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4.3 列举现金流量项目根据选择的编制方法,列举出企业的现金流量项目,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4.4 计算现金流量金额根据财务信息和现金流量项目,计算每个项目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金额。
4.5 录入现金流量表将计算得出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金额录入现金流量表中。
4.6 检查和审查现金流量表对编制好的现金流量表进行检查和审查,确保准确无误。
5. 现金流量表的注意事项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确保所收集的财务信息准确可靠,以保证现金流量表的准确性。
•对于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需要特别关注非现金收入和非现金支出的调整。
•对于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需要确保列举的现金流量项目清晰明了。
•在录入现金流量表时,要注意金额的准确性和分类的正确性。
现金流量表编制规定

现金流量表编制规定一、引言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对于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和投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规定,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金流量表。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要求现金流量表应遵循以下编制规定:1. 期间现金流量表按照企业会计年度进行编制,一般为一年。
如果需要了解特定期间的现金流动情况,也可以编制一个特定期间的现金流量表。
2. 格式现金流量表可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进行编制。
在直接法中,明确列示各项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金额,而在间接法中,则通过调整净利润来获取现金流量。
3. 项目现金流量表的三个主要项目为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净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净现金流量为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
4. 细化项目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尽可能将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项目进行细化,以便更好地了解现金的来源和去向。
常见的现金流入项目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收到的税费返还等;现金流出项目包括购买商品、支付劳务所发生的现金、支付的税费等。
5. 补充信息除了三项主要项目外,现金流量表还可以加入其他补充信息,如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以及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等,以提供更全面的现金流动情况。
三、编制步骤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一般步骤如下:1. 收集信息收集企业会计期间内的各项财务信息,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以及其他与现金流入流出相关的信息。
2. 填写现金流入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填写现金流入的各项金额,如销售收入、投资收入、借款收入等。
3. 填写现金流出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填写现金流出的各项金额,如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支付工资、支付利息等。
4. 计算净现金流量将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得到净现金流量的金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关于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可采用间接法和直接法两种方式来编制。
通过前面章节关于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各个项目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直接法下,各项目直观地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非常好理解,也便于报表使用者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而间接法采用的是以利润表中“本期净利润”为起点进行调整,计算并列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倒推法,涉及较多的会计基本理论和概念,要读懂并充分利用这些信息,需要我们仔细了解间接法下各个项目的含义,并与直接法下的对应项目进行勾兑。
(一)间接法下确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原理
利润表核算出来的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而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两者属于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
同样是“赊点大米来做饭”,前者讲道理,因为我用了你的米,我就欠你钱,我做饭的成本自然要计算“米”这一项;而后者呢,我是用了你的米,可是我不是没有付钱吗?没有付饯,我Lf袋里的钱没有减少,就先不算成本。
实例4 -12
间接法的基本原理就是,讲道理的人自己琢磨:我赚了15元,可口袋里怎么只有8元呢,仔细一算,原来李四还欠我30元,而我还欠着张三23元,这样里外抵消(8 +30 -23 =15元),我口袋里还真就应该是8元钱。
注意
以间接法核算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就是以企业报告期内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整不增减现金的收入与费用的项目、与经营活动无关的营业外收支项目,将净利润转换为按照收付实现制计算出来的企业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计算过程。
为了能直观地了解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原理,我们先来编制老母亲餐厅在第一次聚餐后、尚未融资前(指没有对肉铺投资,也没有邀请夏洛入股前)间接法下的现金流量表,详见表4-1:
表4-1老母亲餐厅在第一次聚餐后现金流量表附注
单位:元
从表4-1可以看出,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就是将企业本期的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信息披露过程,这种转换需要分3步进行:
(1)以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即“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为
起点,
剔除非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权责发生制)。
因为计算利润是减各种成本费用,还原的话,就是加上那些不应该减的项目,第一步我们先调整曾经减少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如处理固定资产等的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利息等)、投资损失等,再减去曾经增加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如处理固定资产等的收益、投资收益等。
把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支出剔除,由此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权责发生制下),具体到表4-1,是指第7行到第11行的内容。
(2)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有关但与现金无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权责发生制下的经营活动的净利润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
虽然引起企业利润减少,却没有现金流出的项目主要有存货增加、递延税款贷项、计提坏账准备、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等,这些项目在计算利润时是利润的减少项目,但是从现金流动的角度来说,并没有真正的现金流出,还原的话,需要加回来,如果是反向发生额,则减掉,具体到表4 -1,是指第4、5、6三行的内容。
(3)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与现金有关的项目
进行调整,将“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财务报表中还有一些项目,虽然与利润增减没有关系,却有现金流人或流出,比如企业的应收账款,期初是100元,到期末只有30元,则说明本期收同了70元前期的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当期的现金流。
这样的项目主要有应收账款的减少、应收票据的减少、预收账款的增加等,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现金,需要加回来,如果是相反方向的业务,就减掉。
具体到表4-l,是指第12-17行的内容。
由此可见,整个调整过程就好比扒柚子皮,第一层,把与果肉完全无关的外皮去掉,这就是去掉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内容;第二层,把与果肉相连,但其实不是果肉的白皮去掉,这就是利润表中虽然与经营活动相关,但却没有现金流人和流出的项目;第三层,要去掉包裹酸甜可口果肉的那个白膜片,这就是本期与利润无关,但减少了(或增加了)企业现金流的项目。
总之,间接法以企业的净利润为出发点,通过对若干项目的调整,最终计算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该过程主要需要调整4类项目:
(1)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
(2)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
(3)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
(4)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
其基本原理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减少净利澜的项目一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增加净利润的项日十与净利润无关但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一与净利润无关但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