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开发油田稳油控水技术研究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分析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分析
油田高含水期是指油田中含水率较高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油井产量下降,油井采收率降低,油水比增加,给油田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是解决油田高含水期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油井防水处理技术:通过合理的油井防水处理技术,有效地控制油井的含水率,提高油井的产量和采收率。
常用的油井防水处理技术包括封堵剂注入、屏障注水等。
2. 油井调剖技术:利用调剖剂改变油层中的渗透率分布,增加油水界面面积,提高油井的有效采收半径,增加油井产能。
调剖技术常采用的方法有单一井调剖、井组调剖等。
3. 油井增产技术:通过改造油井,提高油井的产能,改善油井的产液能力。
常用的油井增产技术包括人工排液、电泵增压、抽油机采油等。
4. 油田整体开发技术:将整个油田纳入统一的开发模式,进行综合开发,提高整个油田的采油效率。
常用的油田整体开发技术包括注水开发、注聚开发、火烧开发等。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油田的含水率,提高油井的产量和采收率,延长油田的生产周期。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为油田开发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以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技术的研究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技术的研究摘要: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油气资源开采技术质量也越来越高。
同时,油田开发也进入了高含水期,为确保石油资源的安全开采,石油企业必须着重优化稳油控水技术,以此提升石油资源生产效益。
文章对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石油开采提供借鉴。
关键词: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技术引言在对油田进行开发的中后期,油井的含水率会相应地升高,当进入一定的高含水期的时候,通过应用稳油控水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油田生产效率,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为后期的油田健康生产提供相应的基础和保障。
因此,对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的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实际的施工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油田生产的高水平发展。
1.油田高含水期存在的问题1单井生产效率下降,油田整体开发效益受到影响就油田生产的现实情况来看,一旦进入高含水期,单井生产会受到一定影响,导致产油量下降,油田开发整体经济效益也会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在油田高含水期下,油田生产过程中能量消耗也会有所加大,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磨损会有所增加,甚至会加大机械设备运行故障几率,导致油田生产整体进度也会受到影响。
新增可采储量有所减少,观察油层可发现非均质性问题,并且逐渐加重,这就会严重影响油田采收率。
油田生产中老井产油存在一定难度,措施方面有所不足,投入与产出之间比例不符合油田生产要求,这就势必会制约着油田生产经济效益的提升。
通过观察外围油田区块的情况可以发现,部分油井产量与效率较低,此类油井的数量增多,这就势必会影响油水井的完整性,加大生产成本,而生产效率不高,严重威胁着油田开发的顺利进行。
2油气水作用下设施使用质量下降在油田生产的过程中,油气水的状态会对设备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对生产设备进行腐蚀,这样就会对设备的使用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产生器械故障,增大企业的维护成本。
3油田含水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油田高含水期具有一定复杂性,观察采出液可以发现,其含水量较高,则含油污水处理难度较大,需要以众多专业处理设备为支持,处理工作量大,这就会加大油田生产动力设备能耗。
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的应用研究

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的应用研究油田注水开发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油田增产技术,通过注入水或其他适宜的液体,来提高油井的压力和驱替原油,从而增强原油的采收效果。
该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油井的表层管柱温度,延长油井的寿命周期,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率和产能。
本文将介绍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的应用研究。
1. 注水开发技术的原理和机制研究。
注水开发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注入高压水或其他液体,改变油井的地层压力,从而抬升原油并驱替出来。
其机制包括油水间的相互作用、水的运动方式、油井渗流规律等。
通过研究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的原理和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作用机理,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 注水开发技术的优化研究。
注水开发技术在不同的油田和油藏中具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效果。
通过对注水开发技术的优化研究,可以确定最佳的注水方式、注水参数和注水量,以提高采收率和产能。
3. 注水开发技术与其他增油技术的结合研究。
注水开发技术通常与其他增油技术相结合,如水平井开发技术、压裂技术等。
通过研究注水开发技术与其他增油技术的结合方式和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率和采收率。
4. 注水开发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
注水开发技术的实际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系统,涉及到油井的选择、注水工艺、注水设备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实际应用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一套系统的注水开发技术应用方法和工程经验,为其他油田的注水开发提供参考。
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的应用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提高油田的开发效果和增加油田的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的原理和机制、优化注水开发技术、结合其他增油技术以及实际应用研究,可以为油田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促进油田工程的发展。
关于对油田注水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关于对油田注水技术的研究与探讨油田注水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技术,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油田。
其原理是通过注入水或其他液体物质到油层中,以增加油层中的压力,促进石油的流动和采集。
该技术的研究和探讨是为了解决油田开采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高油田产能和经济效益。
注水技术可以改善油藏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原油采出率。
在油田中,原油常常与地层水混合,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原油的粘度增加,流动性变差。
而注水可以稀释原油,降低其粘度,使其更易于流动。
注水可以冲刷油层,减少沉积物和杂质,改善储集层的物理性质,增加原油渗流性,提高采收率。
注水技术可实现地下水的调控和管理。
地下水是油田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辅助水源,其注入可以提高油层中的水压,推动原油的运移。
通过对注水量、注水位置和注水压力的精确控制,可以达到最佳的注水效果,实现地下水的高效利用。
地下水的注入还可以维持沉降平衡,防止地面下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注水技术还可以帮助抑制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压力下降。
油田的压力是推动原油运移的重要动力,随着原油采出量的增加,油层压力会逐渐下降。
而注水可以通过增加油层的压力,弥补压力下降,保持原油的流动性,延长油田的产能。
注水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油田的二次开采和提高采收率。
在油田二次开采中,由于原油的初次开采已经使部分原油采集困难,注水可以重新提高油层压力,推动原油向采集井流动。
通过对注水量和注水位置的精确控制,可以避免注水与原油产生混合,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
对油田注水技术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提高油田产能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注水工艺、注水参数和注水效果的深入研究,可以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实现最优的注水方案,提高原油采集率,延长油田的寿命。
这不仅有利于油田的可持续开发,也有助于提高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分析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分析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是一种有效的采油工程技术,可帮助延长油田生产寿命和提高开采率。
本文将从稳油控水概念、技术原理、应用案例和优缺点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稳油控水概念:稳油控水是一种通过注水、注聚合物或注聚合物改性石油驱替等手段,控制油藏水驱效应,稳定油藏动态压力,保证油田生产的一种采油方法。
稳油控水的目的是减缓含水油井的含水率上升速度,降低开采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二、技术原理:油田在开采过程中,由于自然驱动力的逐渐减弱,注水、提高采收率等工艺的应用,使得油藏内的水驱力逐渐增强,最终导致含水率上升过快,甚至出现大量水窜井的情况。
因此,稳油控水的关键在于控制油藏含水油井的产水量和深度,防止油富水淘,减少井底压力,维持稳定的采油效率。
技术实现方案:1.注水:最常见的稳油控水手段是注水,通过向油藏中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增加井底压力,降低动态稳定水位,遏制含水油井的含水率上升。
2.注聚合物:注聚合物是一种通过注入改性聚合物等高分子物质,来提高油藏微观通透率和岩石表面活性,从而改善含油层的水驱、岩石表面润湿性和油水相对渗透率的一种技术。
在合适的注聚合物剂量下,可大幅度减缓含水油井的含水率上升速度,提高油的采收率。
3.注聚合物改性石油驱替:该技术是将改性聚合物通过水驱作为驱油剂,与含油层内的原油混合,形成稀油-稠油剪切增效体系,促进稠油流动性提高,从而实现油水剪切抵抗效应,增加油的采收率。
三、应用案例:目前稳油控水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全球多个大型油田,包括东海油田、胜利油田、准噶尔盆地等。
以胜利油田为例,该油田长期面临含水率上升、采油效率下降的问题。
通过实施稳油控水技术,仅仅短短两年时间内使该油田的含水率由原来的60%下降到30%,同时提高了采收率。
四、优缺点:稳油控水能够有效减缓含水油井的含水率上升速度,提高油的采收率。
稳油控水可以降低开采成本,延长油田生产寿命,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层沉降等环境问题的发生。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一、引言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成为了石油行业的热门话题。
该技术旨在在油田高含水期实现稳定的油水分离,保障油田的正常生产;控制水的注入来提高采油比,延长油田的寿命。
本文将从油田高含水期的原因、稳油控水采油的意义和技术要点等方面展开探讨。
二、高含水期的原因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造成油田高含水期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油田的开发,原油的产能逐渐下降,而含水层的产能则呈现上升趋势。
地质构造、油气聚集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含水层的产能,导致油田的含水量逐渐增加。
2. 油井开采技术油井开采技术对油田高含水期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常规的采油技术可能无法充分压制含水层的开发,导致高含水期的到来。
一些油田的注水工程也可能会加剧油田的高含水期现象。
3. 经济因素油价波动、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等经济因素也可能导致油田高含水期。
当油价低迷时,运行成本较高的含水层可能被废弃,从而导致油田整体的含水比例上升。
三、稳油控水采油的意义在油田高含水期,采用稳油控水采油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稳油控水技术可以提高油田的含水层开发效率,充分利用含水层的产能,延长油田的寿命。
稳油控水技术可以降低含水层的渗透压力,减少开采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提高采油效率。
稳油控水技术还可以减少含水层对地面设备的侵蚀,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1. 注水平衡稳油控水采油的关键在于控制含水层的注水量和注水压力,实现油水平衡。
合理设置注水井、调整注水量和注水压力,使得油井和水井的生产达到平衡状态,是稳油控水采油的首要任务。
2. 油水分离油水分离是稳油控水采油的基础工作。
在高含水期,油井采出的原油中含水率比较高,需要通过分离设备进行油水分离,从而得到高质量的原油。
合理设计油水分离设备、优化分离工艺,能够有效提高原油的品质,降低含水率,增加油田收益。
3. 地面处理工艺为了有效处理含水层开采所产生的废水,需要建设完善的地面处理工艺。
关于对油田注水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关于对油田注水技术的研究与探讨油田注水技术是一种用水来增加油田地下压力,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注水技术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油田注水技术的研究也越发深入,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油田注水技术的研究与探讨进行深入分析。
一、油田注水技术的原理油田注水技术是利用高压水泵将水注入到油层中,增加地下水压,推动原油流向井口,提高采收率。
注水技术具体包括地层水平注采、斜井注采、封闭循环注采、夹层注采等多种方法。
1.注水对油田产量的影响通过实验和实践,科学家们发现,合理的注水技术可以明显提高油田的产量。
在实际应用中,一些油田的产量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甚至逐渐下降。
这需要进一步研究油田注水技术的原因和机理。
2.注水对地层环境的影响大量的注水会对地下地层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地下水位的变化、地层的压力变化等。
这对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
地质构造是油田开发中的重要因素,通过注水技术,有时候会导致地质构造的变化,这对油田的开发和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需要对这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1.改进注水技术通过改变注水的方式、注水的量和注水的频率,来提高注水的效果,进而提高油田的产量。
2.优化地质构造通过优化地质勘探和地质构造,减少注水对地质构造的影响,从而降低开采成本,并提高采收率。
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了解注水对地下地层环境的变化规律,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管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油田注水技术的深入研究,注水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且会得到更好的优化和改进。
注水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方法,它的发展和应用将对我国石油工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研究

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油田高含水期是指油田产量下降、含水率上升的阶段,通常是油田生产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随着油田开采程度的加深,油藏中的水驱动力会逐渐增强,导致油田产量的下降和含水率的增加。
在油田高含水期,稳定油田产量、控制含水率成为油田开发中的重要挑战。
当前,许多油田都面临高含水期的问题,如何有效地稳定油田产量、控制含水率成为了油田工程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针对油田高含水期的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开展对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的研究,探讨新型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油田产能、延长油田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旨在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高含水期产量下降、油水不稳定等问题。
通过分析现有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的优缺点,探讨新型技术的应用前景,以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旨在提出更加有效和可靠的技术方案,提高油田的采收率,降低生产成本,为油田开发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通过本研究的推广应用,可以为油田高含水期的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参考,为油田的稳定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1.3 研究意义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在油田高含水期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这项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油水分离,提高原油产量,减少水的注入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采收率,从而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
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可以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压力,降低地下水位下降的风险,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对油田高含水期的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研究,可以提高油田的开发水平和技术含量,推动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探索适合不同油田条件的技术方案,对于提高我国油田开发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油田高含水期的特点分析油田高含水期是指油田产出液中含水率较高的阶段,通常是由于水驱动力增强或油藏压力下降导致油水混合物中水的比例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水开发油田稳油控水技术研究
【摘要】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液油比增长速度迅速加快,产水量大幅度增加。
想要保持产油量不变产水量降低,就需要探索开发新的技术和方法来保持原油产量的稳定。
本文总结了多个注水开发油田的稳油控水技术,可为以后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注水开发高含水期稳油控水技术
我国大部分注水开发油田存在纵向和平面的非均质性,注入水容易造成单层突进和平面舌进现象。
注入水不断冲刷水淹层,导致渗透率越来越高,大量剩余油残留在注不进水的相邻低渗透层。
造成现在油田产水量高,采油量却越来越低,整体采出程度降低。
控水稳油技术能够使原油产量保持稳定,降低产水量的增长,对高含水期注水开发油田的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1 稳油控水工作重点
油田需要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来加强地质研究:
(1)重建地质模型来核实油藏构造和连通关系;
(2)开展油藏沉积相和储层分布规律研究来明确剩余油分布;(3)调研油藏静动态资料来研究其水淹规律;
(4)进行油藏工程评价来确定注水开发后期油藏的合理注采井网,注采井数比及压力保持水平等。
通过以上研究能够明确油田的技术措施,为措施提供保障。
2 稳油控水技术
稳油控水技术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增加水驱面积和波及体积,合理
调整水驱方向,改善水驱效果,提高油层动用程度,挖掘层间层内潜力,提高最终采收率。
下面是油田几种常用的稳油控水技术。
2.1 分层注水
不同油层性质不同,传统的笼统注水容易出现层间干扰。
为减少层间干扰,提高油层的吸水能力,需要把油层细分层段实施分层注水。
分层注水就是把封隔器下入注水井中,把差异较大的油层分隔开,再用配水器进行分层配水,这样就能使中、低渗透率油层注水量得到加强,高渗层注水量得到控制。
2.1.1 划分注水层段和制定配注方案
(1)低含水阶段,根据油层渗透率的高低,可分为三种类型:高渗透层(限制层)、中低渗透层(接替层)和低渗透层(加强层)。
(2)高含水阶段,要处理好层间和平面差异,把高含水层与相应的注水井相连通的层位单卡出来,根据不同的含水状况对其它油层做相应调整。
含水高的层段要控制注水或停住。
(3)相同的注水层段油层要相对均匀,避免层间干扰,。
(4)同一口注水井注水层段不能分得过多,这样会因为封隔器级数增加导致密封性减小,施工难度增大,容易发生事故。
(5)增注之后没有注够水的层段,在其他层段吸水能力范围内可以加强注水。
2.2 酸化
2.2.1 工艺机理
酸化是通过酸液的腐蚀作用,溶蚀近井地带的地层矿物质,提高
近井地带的地层渗透率,通过改变原油的流动性来增加注水井的注水量和油井的产油量。
2.2.2 酸化体系组成和特点
通常酸化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1)预处理液:具有清蜡、破乳、防喷、杀菌作用,对地层进行预处理。
(2)主体液:主要负责清除地层中的堵塞,且具有防膨、杀菌、助排、缓蚀作用。
(3)返排液:一般用泡沫液作为返排液,泡沫具有很强的携带能力和助排能力,而且泡沫含液体较少,不易使地层中的黏土膨胀和发生润湿反转,对地层伤害较小。
酸化体系要想具有好的效果,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1)溶蚀能力强;
(2)穿透能力强,作用距离大;
(3)与地层反应后不会生成新的沉淀污染地层;
(4)酸液中应有防膨剂来防止地层中黏土膨胀。
2.3 重复压裂
油藏开发中,初次压裂形成的人工裂缝由于种种原因会造成导流能力下降,使得油井产量降低,影响油气藏开发效果。
需要对油井进行重复压裂,通过在井筒和初始裂缝周围形成的新裂缝,沟通更多的天然裂缝以及初次裂缝未动用区域,形成新的裂缝泄油体系,改善储层中流体流动通道。
2.3.1 工艺机理
重复压裂油井需要研究井眼附近的应力分布以便确定裂缝产生的方向。
重复压裂井附近应力发生变化,产生诱导应力场,在两个水平主应力方向上均附加诱导应力。
在近井筒附近,新裂缝将在应力最弱点开始启裂,如果在井筒和初始裂缝周围,两个水平主应力相等椭圆形区域内,诱导应力差大到足以改变两个水平应力分量时,初始裂缝的最小主应力方向将变成最大主应力方向。
这时将产生新裂缝,裂缝方向垂直于初始裂缝方位。
随着裂缝向远离井筒方向不断延伸,诱导应力场的影响逐渐减小,裂缝将仍沿着原来初始裂缝的方向延伸。
2.3.2 选井选层原则
(1)油井必须有足够剩余可采储量和地层能量;
(2)支撑剂分布不合理或者破碎,导致前次压裂裂缝闭合;(3)前次压裂规模不够,未能处理整个油层;
(4)重复压裂井层段管外无窜槽,固井质量好。
2.4 堵水调剖
油田非均质地层,随着注入油层水量的增加,注入剖面变得很不均匀,有的区块含水量很高,而有的区块则注水效果不明显,甚至有的区块注入水很快沿高渗透层突破,水对高渗透层的冲刷提高了它的渗透率,使地层的非均质性进一步扩大,致使油井大量出水,产能降低。
为了使注入水均匀推进,减少油井出水,可以从注水井封堵高渗透层,进行注水井调剖,或是封堵出水层,降低油井出水量。
能够实施堵水调剖的井应遵循以下选井原则:
(1)因夹层薄无法实现分层注水的笼统注水井;
(2)在分层注水井中某个分层注水层段内层间差异仍然很大,目前工艺技术条件下无法细分的注水井;
(3)因套管变形无法实现分层注水的注水井。
2.5 周期注水
周期注水是改善非均质油藏的一种注水方式,能够有效地利用高、低渗透层之间压力传导速度的差异,使高、低渗透层的流体发生交渗流动,增大非均质油藏的注入水波及系数,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2.5.1 工艺机理
高压注水时,高渗层压力比低渗层提高的更快,高渗层中一部分水进入低渗层,使低渗层压力升高,引起其中流体的压缩和孔隙体积增大;低压注水(或停注)时,高渗层压力比低渗层降低的快,低渗层中的流体流向高渗层。
之前流入低渗层的水和其中的油一部分进入高渗层,从而提高高渗层的含油饱和度;再次高压注水时,这部分进入高渗层的油被驱向生产井而采出。
同时,又有一部分水从高渗层进入低渗层。
如此反复周期性地提高、降低注水压力,可使较多的水进入低渗层,较多的油进入高渗层被采出,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2.5.2 储层性质与周期注水效果关系
根据周期注水应用,油田非均质性越严重,周期注水效果越好;
高、低渗透层之间的不连通系数ψ(不渗透接触面积与整个油层面积的比值)越小,周期注水效果越好。
通常,应用周期注水的ψ最大值可认为是0.4或0.5,高于此值一般注水效果不好。
3 认识和建议
(1)注水开发油田要搞好稳油控水,首先应深入地质研究,明确剩余油分布。
(2)油田需要多种技术相结合,有计划的实施稳油控水措施。
(3)稳油控水实施后期,仍要不断研究新技术,努力提高可采储量和最终采收率。
参考文献
[1] 刘毅,等.用综合控水稳油技术保持河间东营组油藏稳产[j].油气采收率技术,1996.9
[2] 张顶学,等.低渗透油田酸化降压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