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 分,测试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 分,每小题3 分)
一、(1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漫溯(shuò)挥斥方遒(qiú)
惆怅(chànɡ)百舸争流(ɡě)
B.彳亍(chí chú) 哀怨彷徨(pánɡ)
寂寥(liáo) 忸怩不安(ní)
C.青荇(xínɡ)冰屑悉索(xiè)
火钵(bō)凝重隽永(juàn)
D.瓦菲(fēi)浪遏飞舟(è)
糯米(nuò) 矫健有力(jiǎo)
【答案】D(A.溯:sù,B.彳:chì,亍:chù,C.荇:xìng)
2.下列词或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寥廓激浊扬清磅礴五岭逶迤
B.碣石含蓄隐诲太息清澈晶莹
C.春惟中流击楫瓦菲意趣盎然
D.通缉风度翩翩邂逅苦闷诅丧
【答案】A(B.诲-晦,C.惟-帷,D.诅-沮)
3.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赛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50分)友情提醒:请注意卷面的整洁;从高一年的第一次练习开始做起!一、积累与运用(60分)1.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22分;每格2分)(1)怅寥廓;;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徐志摩《再别康桥》)(5)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6)撑着油纸伞;;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雨巷》)(7)己所不欲;。

(《论语》)(8);小人长戚戚。

(《论语》)2.根据你对诗人所抒发的情感的理解填空;每个空格不超过5个字。

(6分)《沁园春·长沙》抒发了毛泽东的(1);《雨巷》抒发了戴望舒对丁香姑娘的(2);《再别康桥》抒发了徐志摩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艾青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3.规律的发现总是从梳理探究中得来;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汉字;然后根据字义和字形的关系;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4分)拗拥驽痘绑抢扬痱织抓择腿扶脸肺纺缚拍缝结绷病驾答: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7分)(1)下面这副对联有一处对得不够工整;请加以修改。

(3分)栏干槽净六畜兴旺;肥多水足稻麦丰登。

改为(2)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它的下联(平仄不论)。

(4分)上联:读书须眼界开阔下联: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一种;自然界到处是人类的弟兄。

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

看到流逝的江水;①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看到再生的小草;②会想到生命力的强悍;在寂静的山林里;③会平息烦zào()的心情;面对暴风雨;④会想到时光的一去不返。

高一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B. 筵席(yán xí)C. 蹉跎(cuō tuó)D. 踽踽独行(jǔ jǔ dú xíng)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以下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左传》D. 《论语》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好。

B. 他虽然学习好,但是人品不好。

C. 他学习好,人品也好。

D. 他学习好,人品也好,但是不善于交际。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了哪种人生态度?A. 悲观主义B. 乐观主义C. 现实主义D. 理想主义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桃花潭水深千尺C. 黄河远上白云间D. 独在异乡为异客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7. “水调歌头”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歌?A. 五言绝句B. 七言律诗C. 词D. 散曲8.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的是什么景象?A. 春日景色B. 夏日景色C. 秋日景色D. 冬日景色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李清照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B. 江枫渔火对愁眠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D. 独在异乡为异客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是《诗经》中的名句,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12.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的作品。

13. “________”是《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14. “________”是《出师表》中的名句,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忠诚的决心。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原卷版)--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原卷版)--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总分值:150分建议用时:15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阅读理解(5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常常以笔为犁,以梦为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

毛泽东诗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

1925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风起云涌,青年毛泽东勇立潮头。

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园春·长沙》,讴歌壮丽的秋景,发出了时代之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回答又是无比坚定的,是“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

因为他们是革命理想的象征,是新世界的开创者,只有他们,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只有他们,才能担负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崇高使命。

1936年2月指挥红军东征的毛泽东,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沟里又写下《沁园春·雪》。

北国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笔下,气势恢宏,气象万千;北国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当时的红军依然困难重重,但毛泽东对革命斗争充满激情,对革命前途、革命胜利充满信心。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历史沉浮的主人?谁才是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毛泽东再一次回应了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千百万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大众,才是历史和时代的真正主人。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

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好似一幅幅长篇画卷,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中国革命斗争与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特别是记录了若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堪称一代诗史、史诗。

随着岁月的迁转,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

高一语文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恣意妄为B. 锱铢必较C. 明察秋毫D. 栩栩如生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大学》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一词,其含义是:A. 苗条B. 贤惠C. 温柔D. 善良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5. 以下哪个成语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意思相近?A. 画蛇添足B. 亡羊补牢C. 乐极生悲D. 否极泰来6. 《滕王阁序》的作者是:A. 王勃B. 李白C. 杜甫D. 韩愈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C. 《如梦令》D. 《青玉案》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哪首诗?A. 《静夜思》B. 《望庐山瀑布》C. 《将进酒》D. 《月下独酌》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10.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A. 《左传》B. 《史记》C. 《汉书》D. 《后汉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________”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12. 《岳阳楼记》中,“________”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13. “________”是《诗经》中《关雎》的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

14. “________”是《离骚》中屈原对自己遭遇的感慨。

15. “________”是《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滕王阁序》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 Unit 1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 Unit 1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 Unit 1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大单元思维知识整合一、重点单词1.teenage adj.十几岁的(指13至19岁);青少年的→ teenager n.(13至19岁之间的)青少年2.ballet n.芭蕾舞3.volunteer n.志愿者→ voluntary adj.自愿的;志愿的4.debate n.辩论;争论vt.&vi.辩论;争论5.prefer vt.较喜欢→ preference n.偏爱6.content n.内容;主题adj.满意的;满足的vt.使满意7.movement n.动作;运动;活动→ move vt.&vi.移动;搬动vi.行动;搬家;进展;(机器等)活动8.greenhouse n.温室;暖房9.suitable adj.合适的;适用的→ suit vt.&vi.适合;合身;适宜n.西装;套装10.actually adv.事实上;的确→ actual adj.实际的;真实的11.challenge n.挑战;艰巨任务vt.怀疑;向……挑战12.title n.(书、诗歌等的)名称;标题;职称;头衔13.topic n.话题;标题14.confusing adj.难以理解的;不清楚的→ confused adj.糊涂的;迷惑的→ confuse vt.使糊涂;使迷惑15.fluent adj.(尤指外语)流利的;熟练的→ fluently adv.流利地;流畅地16.graduate vt.&vi.毕业;获得学位n.毕业生→ graduation n.毕业17.recommend vt.建议;推荐;介绍18.advanced adj.高级的;高等的;先进的→ advance n.前进;发展vi.前进;发展vt.发展;促进19.literature n.文学;文学作品20.extra adj.额外的;附加的21.obviously adv.显然;明显地→ obvious adj.明显的;显而易见的22.quit vt.&vi.停止;戒掉;离开(工作职位、学校等)23.responsible adj.负责的;有责任的→ responsibility n.责任;义务24.solution n.解决方法;答案→ solve v.解决;解答25.schedule n.工作计划;日程安排vt.安排;预定26.adventure n.冒险;奇遇27.youth n.青年时期;青春28.expert n.专家;行家adj.熟练的;内行的;专家的29.behavior n.行为;举止→ behave v.表现得体;表现30.generation n.一代(人)31.attract vt.吸引;引起……的注意(或兴趣)→ attraction n.吸引力;喜欢→ attractive adj.有吸引力的;引人入胜的;诱人的32.focus vt.&vi.集中(精力、注意力等);(使)调节焦距n.中心;重点;焦点33.addicted adj.有瘾的;上瘾的;入迷的→ addict n.对……入迷的人;吸毒成瘾的人v.使上瘾→ addiction n.入迷;上瘾34.adult n.成年人adj.成年的;成熟的二、重点短语1.be interested in ...对……感兴趣2.clean up 打扫干净3.be suitable for ...对……适合的4.prepare for ...为……做准备5.think about... 考虑......6.sign up (for sth.)报名(参加课程)7.be good at... 擅长......8.on one's own独自地;独立地;靠自己的力量9.so that 以便;为了;结果10.hand out 取出;把……拿出来;分发;施舍11.get used to... 习惯于;适应12.be responsible for... 对……负责13.be worried about ...担心;为……忧虑14.keep up with 跟上;赶上15.deal with... 处理;对待;对付16.do well in... 擅长;在……方面做得好17.try out for... 参加……的选拔;争取成为(团队等的一员)18.make a fire生火19.give a speech发表演讲20.have fun 玩得开心21.be attracted to... 喜爱22.focus on 集中;特别关注23.encourage sb. to do sth.鼓励某人干某事三、重点句型1.Going from junior high school to senior high school is a really big challenge.从初中到高中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模块综合测试题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点,是要求文艺作品服从于道德伦理政治,提倡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

直到唐代中叶,都持有相似的观点。

XXX更是主张文章和诗歌要“为君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的兴起,打破了这个格局。

由于主张“心即是佛”,内心便是一个可以作无穷探索的宇宙,而中唐从“安史之乱”中醒来的知识分子们,不再想对人世作进取征服,而只想享受心灵的安适,便纷纷投向,于是,不是人物或人格,更不是人的活动、事业,而是人的心情意绪成了艺术和美学的主题。

这形成了一个新的审美趋向。

XXX便是这个审美趋向的典型人物。

他身为北宋文坛的泰斗,却从未有过如XXX那种“好为人师”的不可一世;在艺术上,则用实践反对XXX的“泛政治化”的主张,开创了一种远离忧愤,不似孤峭,也非沉郁的质朴无华、宁静自然的韵味情趣的风格。

这种风格的思想基础,依然是自然适意的生活主张,大千世界不过是心的外化物,重要的不是焚香礼佛、坐禅念经的外在形式,而在于向内心的探索。

XXX将这种理论用之于文学,便出现了“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的说法。

所以,XXX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这种风格的另一表现,是XXX将“平淡”说明为“绚烂之极也”,而这种平淡,还应该包含“文理天然,姿态横生”的厚实内涵。

他的两首到处颂扬的小诗,说清楚明了这种审美趣味,一是写西湖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岂非说明最美的审美对象,正是姿态横生的天然存在。

另一首是写XXX,“不得XXX软,应惭梅萼红。

XXX有千叶,淡伫更纤秾”。

在XXX先生的眼中,纯白的XXX固然没有其他花草的绮丽色彩,却是更强烈、更浓烈地传递出春天的信息。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13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C.1821 年济慈去世,1822 年 7 月,雪莱溺海身亡,两年后拜伦死在希
腊。英国浪漫诗人的第二代就此落幕,渐渐江.郎.才.尽.。 D.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们一贯赞同忠实原作,然而
伴随着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读者意.兴.阑.珊.。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C.诗歌作为一种文学,理应担当社会责任和文化精神,执着地追求真、 善、美,不断地促人上进,引人思索,带给人更多的美感。
D.雪莱写了大量优美的抒情诗,如《云》《致月亮》《悲歌》等,雪莱 最后一部封笔之作是献给反对土耳其统治的希腊人民的抒情诗剧《希腊》。
答案 B
解析 A 项,语序不当,应先说人品,再说诗作。C 项,搭配不当,“担 当”不能与“文化精神”搭配,可在“文化精神”前加“传承”。D 项,语 意重复,“封笔之作”就是“最后一部作品”,删除“最后一部”。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16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乐观主义精神。 答案 B 解析 “诗人和云雀物我合一,是完全一致的”说法过于绝对。诗人和
云雀只是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
但二者之间也有不同之处,即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
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11
的灯光下调整好
的心情。
(2)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他一向要求完美,做起事来总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45分)⒈下列划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载客(zǎi)遁辞(dùn)陨星(yǔn)B辐射(fú)贮存(chǔ)蚩尤(chī)C膨胀(péng)炫目(xuàn)生吞活剥(bāo)D一瞥(piē)棒槌(chuí)良莠不齐(yǒu)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臆造提议闪砾俯瞰蚩尤B颀长贮存聚变圜宇轩辕C犷野殒落无垠螺旋膨涨D废解糟糕穹隆审慎炫目⒊选出填入空格处最合适的一组实词()①回国以后,在1873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

②从那时候起,一直到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

我希望读者能原谅我作这些的陈述,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地下结论。

A搜集成果中断繁琐草率B收集结果中断琐屑草率C搜集结果间断琐屑轻率D收集成果间断繁琐轻率⒋下列各句中的辞格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的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出一出光的活剧。

B即使有生花妙笔也难述说极光的神彩、气势、秉性脾气于万一。

C 她眼眉下的一湾秋水闪耀着火一般的激情。

D天幕上,群星闪闪烁烁,静静地俯瞰着黑的地面。

⒌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B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先付之一笑。

C香港回归是人心向背,大势所趋。

D“为了灾区的孩子”赈灾义演晚会,高潮迭起,捐献之举,令人心潮跌宕,荡气回肠。

⒍下面四组短语,选择一组填入横线上,使上下句语意衔接连贯()这位老先生头发斑白,衣着朴素,,,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A风趣的谈吐渊博的知识B谈吐学问风趣渊博C谈吐风趣学问渊博D谈吐风趣渊博的学问⒎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B只靠关卡压,而不做思想工作,不给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是一种极不负责的工作态度。

C他能评上三好生的原因是因为他努力学习,热心为集体服务而评上的。

D每次查房、会诊之后,大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怎样把病历写得完整而清晰,告诉她怎样诊断疑难疾病,怎样护理特殊病人。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8~9题:破阵子(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⒏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B“五十弦”泛指多种乐器,“翻”是演奏的意思。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该句是说英雄骑着如的卢的良马,有着很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中的一切事情了。

⒐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题为“壮词”,的确是名副其实的。

壮就壮在词抗金部队的壮盛阵容、豪迈意志;壮就壮在道出了词人一颗壮心。

B“沙场秋点兵”使人感受到了战场气氛,又看到雄壮威武的阵容;“点兵”也透出战事即将开始之意。

C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下跌落下来,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D这首词首句和后两句写实,中间三句写梦,上阕和下阕之间没有一个明显界限,使不可遏制的激情直泻而下,打破了常规的分阕写法。

⒑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化是文明的。

随着文化事业的,一些腐朽文化和丑恶现象而入,给精神文明带来很大的负面。

因此,确有必要在农村搞一个文化工程,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A内含萎靡乘机影响B内涵萎缩乘虚效应C内含凋敝乘机作用D内涵凋谢乘虚效果⒒下边文字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我们要发展国家的科学技术,就要克服一些弊端。

如我国的教育历来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创造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很能考试,在真正的实际工作中却没有竞争力。

这里有体制方面的原因,有东方文化的影响。

真正的现代教育靠背书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A而都但还不但而且B却也却还不仅而且C而都但也不是而是D却也不过也不光还⒓从辨析单句的角度看,下列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进一步了。

B近百年的经济史,近百年的政治史,近百年的军事史,近百年的文化史,简直还没有人真动手去研究。

C本书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

D要善于辨析哪些是必要信息,哪些是多余信息,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哪些是明示信息,哪些是隐含信息。

⒔下面语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就算某些同志很能干,做好了某些工作,获得了很大的成绩,[甲]这或许是“伟大”的成绩,很可以“自骄”一下。

[乙]然而,如果拿这点成绩和整个共产主义事业比较起来,又到底有多大呢?A第一层是甲处,全句是假设句B第一层在甲处,全句是解说句C第一层在乙处,全句是转折句D第一层在乙处,全句是假设句⒕下面不含比喻的一句是()A他们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起了留声机的作用。

B“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C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D“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⒖将下列五句话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有进行价格体系的改革。

①有计划有步骤地②在保证人民实际收入逐步增加的前提下③以十分慎重的态度④根据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力负担的可能⑤按照等价交换的要求和供求关系变化的原则A②⑤④①③B④⑤②①③C⑤②④③①D④②⑤③①阅读(34分)㈠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

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

可以把磁层看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

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

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

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

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

在电视显像管中,是一对电极和一个电磁铁作用于电子束,产生并形成一种活动的图像。

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则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层中电场和磁场变化的调制造成的。

(6分)⒗文中方格内最合适的词是()A进B射C打D照⒘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是适当的一项是()A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B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C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D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下定义⒙文中划线处应填入的一句是()A大气中的原子会激发分子B大气中的分子会激发原子C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D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会被激发㈡①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②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何等,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得多,得多了。

③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

④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

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⑥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

⑦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

(12分)⒚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何等,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得多,得多了。

⒛对这段文字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21.文中“所有这些”指代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A指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现象B指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的现状C指代“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的情况D指代A、B、C三项所说的全部内容22.能概括这段文字主要内容的是()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⑦句D①②句23.这段文字使用的主要的论证方法是()(选两项)A比喻论证B对比论证C事实论证D道理论证㈢①运动物体接近光速会出现令人费解的现象。

对随光一起旅行的任何物体和人员来说,时间慢了下来。

这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的部分内容,利用原子钟进行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并非只有时钟减慢,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也减慢了。

这一现象叫时间膨胀。

②运动速度和时间变化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光速降到一半或四分之一时,时间变化率并没有分别降到一半或四分之一。

只有速度十分接近光速时,时间膨胀才明显。

时间膨胀成为现实,令人惊叹不已。

速度十分接近光速时,空间旅行者衰老的速度是没有进行旅行的人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

在地球上已过去了10万年,而我们的空间冒险者也许只长了10岁。

地球上已经历数沧桑,文明已经历了多次兴衰,冰期出现又消失多次。

这位空间冒险者在空间仅度过10年。

人类在时间膨胀中生活,生命好像暂时停止了,实际上能够到遥远的恒星和其他星系中旅行。

最主要的障碍是我们无法达到光速。

(8分)24.第①段中“令人费解的现象”是指哪一现象?()(选项在25题中)25.第①段中“这一现象”是指()A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部分包含的,利用原子钟进行的实验证明了的,运动物体接近光速时所出现的现象B对随光一起旅行的任何物体和人员来说,时间慢下来的现象C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减慢的现象D对随光一起旅行的任何物体和人员来说,时间慢下来并且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减慢的现象26.对“运动物体接近光速会出现令人费解的现象。

对随光一起旅行的任何物体和人员来说,时间慢了下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现象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的内容B这一现象已被人利用原子钟进行的实验证明C这一现象出现时,并非只有时钟减慢,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也减慢了D这种现象可以叫作时间膨胀27.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A光速的下降速度与时间的变化速度一致B速度十分接近光速时,没有进行空间旅行的人在地球上已经过了10万年,而空间旅行者在空间却只长了10岁C到遥远的恒星和其他星系中旅行,最大的障碍是我们无法达到光速D要使人的生命暂时停止,只要将他放在时间膨胀中生活㈣在地球之外,究竟有没有外星人?两位美国学者撰文说,他们花了5年时间,在北半球天空捕捉到了37个可能是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