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阙秦(quē)忤视(wǔ)以飨士卒(xiǎng)以药淬之(cuì) B.卮酒(zhī)失其所与(yù)目眦尽裂(cì)朝济而夕设版焉(zhāo) C.玉玦(jué)参乘(shèng)共其乏困(gòng)夜缒而出(zhuì) D.刀俎(zǔ)戮力攻秦(lù)瞋目(chēn)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ū) 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夫晋,何厌之有 B.秦伯说,与郑人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A.同舟共济B.济世安民C.赈灾济贫D.无济于事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行李之往来 B.为之奈何人不敢与忤视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而伤长者之意 5.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B.焉用亡郑以陪邻 C.使工以药淬之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6.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 7.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以其无礼于晋B.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C.其意常在沛公也D.吾其还也 8.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很快就会被他俘虏了 B.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于是拿起他的匕首给秦王 D.(沛公)脱身独去,已至军矣——沛公已经脱身离开,回到军营 9.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B.大王来何操(谓语后置,即“大王来操何”) C.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 D.问征夫以前路(介宾后置,即“以前路问征夫”) 10.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4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解析 恪尽职守:指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忠于职守:指忠诚地对 待自己的职业岗位,尽力地遵守自己的职业本分。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 去。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 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 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精益求精:比喻已 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精雕细琢:比喻做事情精益求精。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C.古工匠、文人们对极致做事之执着,都体现出了古人精益求精的精 神追求。
D.古工匠、文人们对极致做事之执着,都体现出了人们精益求精的精 神追求和职业精神。
答案 C 解析 A.无主语,去掉“由于”。B.偷换主语,把“精益求精”前的 “人们”改为“古人”。D.重复累赘,去掉“职业精神”。
奇迹:任何污损严重、破烂不堪的旧书,只要经过他的手即光复如新,就像
施了魔法。
在日本,类似冈野信雄这样的工匠灿若繁星。竹艺、金属网编、蓝染、
铁器等,许多行业都存在一批对自己的工作有着近乎神经质般追求的匠人。
他们对自己的产品几近苛刻,对自己的手艺充满骄傲甚至自负,对自己的工
作从无厌倦并永远追求尽善尽美。如果任凭质量不好的产品流通到市面上,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11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2.[对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文章说“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 质”,什么是“工匠精神”?请简要概括。
答:
答案 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讲究 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力求完美。
高一语文(必修下)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下)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2022—2023 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第二单元综合测试(150 分钟,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 分)(2022 湖南高一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现在一些年轻人,和戏曲有心理距离。
这种心理距离的形成,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
近百年来,社会上一度存在轻视民族戏曲的现象,影响了几代人,现在这种心态淡化多了,但仍未彻底消失。
现实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外来的与内生的新文娱形式实在太多,挤压了戏曲的生存空间。
戏曲曾经是我们民族的时尚艺术,远的不说,近的如京剧,曾被称为“时尚黄腔”。
到了当代,戏曲界仍然在努力。
其实,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时尚的。
令大家折服的一个例子,就是历来被边缘化、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因为创作出《董生与李氏》这部佳作,不少远方的年轻人乘飞机前去观赏,竟成为一种时尚。
虽然任何一种艺术都很难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但能拥有一部分观众,尤其是比现在更多些的年轻观众,依然是戏曲界的奋斗目标。
当务之急,是要充分发挥国家的政策利好,创造多种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亲密接触,让他们感受并领略戏曲何以能在世界戏剧之林独树一帜,其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理由究竟何在。
只要戏曲界认真对待这件紧要工作,而不是敷衍了事,就有可能改变一部分年轻人与戏曲疏离的现状,培养出更多“粉丝”,甚至将来在他们之中还会产生新的戏曲工作者,为戏曲的繁荣发展建功立业。
同时,我们不应把青年的欣赏趣味作单向化、狭隘化理解,认为他们“喜新厌旧”或“喜旧厌新”。
总的来说,古典美与现代美他们都需要。
所谓新与旧是相对而言的,实质上都是当代艺术家在戏曲深厚传统基础上的新创造。
比如《曹操与杨修》是从无到有,再如“青春版”《牡丹亭》的文本剪裁、音乐伴奏、表演与导演、服饰与灯光,都融入了当代艺术家的心血,是一种追求古典韵味的隐形化现代处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 第二单元测试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B、卒起不意,尽失其度C、失其所与,不知D、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常以身翼蔽.项王②群臣怪.之③此其志不在小.④越国以鄙远.⑤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⑥素善.留侯张良⑦吾得兄.事之⑧项伯杀人,臣活.之⑨非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A、①⑦/②③/④⑤⑧/⑥⑨⑩B、①③⑩/②④⑤/⑥⑦/⑧⑨C、①⑦⑩/②⑤/③④/⑥/⑧⑨D、①/②③④/⑤/⑥⑨⑩/⑦⑧3、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寡人之.过也行李之.往来B、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C、君为.我呼入窃为.大王不取也D、因.击沛公于坐因.左手把秦王之袖4、下列句式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是寡人之过也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此亡秦之续耳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寡人之过也过:过错B、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谢:道歉C、发图,穷途而匕首见发:发现D、乃因其匕首提秦王提:掷击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小说与史传都是叙事散文,都同样有人物有情节有主题,都同样有作者概述和场景描写,它们的区别何在?司马迁的《史记》,抽出一个片断来,例如《鸿门宴》,那场景描写有行动有对话有细节,性格栩栩如生,可以说与小说没有分别。
但是,尽管它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却是史传而不是小说。
根据就在它是据实而写。
古代小说,特别是历史演义小说,其人物和情节也许是有一些历史依据的,但作者不过是借它们来抒发自己的胸臆,创作中不免要对原来的事实加以选择,加以强调,加以重组,加以虚构补充,总体上是作者主观想像的产物,本质是虚幻的,因此它是小说而不是史传。
明代谢肇淛说:“凡为小说及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
高一第2单元语文试卷答案(含答案)

高一第2单元语文试卷答案(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作品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创作的?( )A. 《西游记》B. 《水浒传》C. 《三国演义》D. 《红楼梦》2. 以下哪个朝代是唐诗繁荣的时期?( )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3. 以下哪个作家是《呐喊》的作者?( )A. 鲁迅C. 茅盾D. 郭沫若4. 以下哪个作品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创作的?( )A. 《西游记》B. 《水浒传》C. 《三国演义》D. 《红楼梦》5. 以下哪个作品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创作的?( )A. 《西游记》B. 《水浒传》C. 《三国演义》D. 《红楼梦》二、判断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命题单位:卧龙寺中学命题人:吕海艳一、(26分,每小题2分)1.选出音、形、义有误的一组 [ ]A.汜(fàn)南缒(zhuì) 鄙(当作边邑)B.佚(yì)狐不知(明白) 共(gōng,供给)其乏困C.瑕(xiá) 何厌(满足)之有逢(páng)孙D.阙(quē,损害) 行李(出使的人) 失其所与(结交)2.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失其所与,不知。
3.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含义说明正确的一项是①晋军函陵②敢以烦执事③以乱易整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 ]A.①军队②对对方的敬称③改变④替B.①驻军②执掌事务③交换④被C.①驻军②对对方的敬称③改变④给予D.①军队②治理事务③交换④是4.下面“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夫晋,何厌之有C.君之所知也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5.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敢与忤视忤:逆。
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表被动关系。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惧怕。
D.士皆瞋目瞋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模样。
6.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③顾计不知所出耳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④荆轲顾笑武阳A.两个\'微\'字不同两个\'顾\'字相同B.两个\'微\'字不同两个\'顾\'字也不相同C.两个\'微\'字相同两个\'顾\'字相同D.两个\'微\'字相同两个\'顾\'字不相同7.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沛公则置车骑置之坐上B.乃令张良留谢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C.樊哙从良坐因击沛公于坐D.距关,毋内诸侯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8.下列对各句加横线词按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欲王关中②项伯杀人,臣活之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④沛公军霸上⑤范增数目项王⑥常以身翼蔽沛公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⑧吾得兄事之A.①⑤⑥/②③④⑧/⑦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C.①④⑤⑥/②③/⑦⑧D.①④⑤⑥/②⑧/③⑦9.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窃为大王不取也B.亚父者,范增也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D.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适合新全国卷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试题附标准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新全国卷分)(满分:100) 分一、基础知识(15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15年前,法国企业开始进入波兰,到今天在华沙,家乐福、欧尚、香奈儿、雪铁龙的广告,法国电信公司的橙色标志更是尽人皆知。
②天津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使得晚清以来达官贵人、文人学士、下野政客的故居随处可见、。
③记者在市中心葡萄牙阿尔法玛旧城区看到,几乎整个街区都被烧烤烟雾所笼罩,街边烤沙丁鱼的摊位。
A.触目皆是比比皆是俯拾即是B.俯拾即是比比皆是触目皆是C.比比皆是俯拾即是触目皆是D.比比皆是触目皆是俯拾即是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最近,欧洲研究人员发现了难以解释的中微子超光速现象,违背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研究人员目前对此持谨慎态度。
B.有关人士认为,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能否被通过,主要取决于美国的态度。
C. 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
D. 我们并不完全否认废弃卫星没有砸中人的可能性,而是说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
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
①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②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③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
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④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⑤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⑥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A.④②⑤③⑥①B.④③⑥①②⑤C.⑤④②③⑥①D.⑤④②③①⑥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统编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后附答案及解析)

统编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后附答案及解析)小蜜蜂教育资源第二单元一、基础积累1.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___把讲义夹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
B。
生命诞生以来,从原核到真核,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海洋到陆地,简单与复杂并存,繁盛与灭绝交替,奏响了一篇篇跌宕起伏的演化乐章,其间洋溢着生命诞生与繁盛的欢颂,伴随着物种灭绝与衰落的悲怆。
C。
___为革命站柜台的先进事迹广为传扬,多年来受到全国各地人民群众的赞扬,1977年以来就收到200多封热情洋溢的信件。
D。
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的眼光的检验。
2.下列选项中,横线处词语填写恰当的一项是()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蜕化聆听必需了的雄蕊。
他抬头售货,及时发现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顾客,随时退化倾听必须顾客的要求和意见,不断解决顾客的询问。
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蜕化聆听必需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
A。
退化倾听必须C。
蜕化聆听必需B。
蜕化倾听必须D。
退化聆听必需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采采芣苢(茂盛的样子)薄言采之(轻微,少)B。
多博村酤劳苦辛(求取)薄言有之(取得,获得)C。
毕廪归来真了事(粮仓)薄言掇之(拾取,摘取)D。
三夜阴霪败场圃(连绵不断的雨)薄言袺之(提起衣襟兜东西)4.下列选项中,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敏锐”“屏气静神”“欣喜”三个极富感染力的形容词,准确传达了___发现雄性不育植株时的心情,作者再配以“停留”“伸出”“抚摸”三个动词,更详尽地彰显了___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B。
___妻子回忆“被胁迫”领结婚证一幕,看似闲笔,实则体现了___性格上的外向热情,为人处世的雷厉风行,也为后文写___执着于植物学事业做了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题试卷命题单位:卧龙寺中学命题人:吕海艳一、(26分,每小题2分)1.选出音、形、义有误的一组 [ ]A.汜(fàn)南缒(zhuì) 鄙(当作边邑)B.佚(yì)狐不知(知道) 共(gōng,供给)其乏困C.瑕(xiá) 何厌(满足)之有逢(páng)孙D.阙(quē,损害) 行李(出使的人) 失其所与(结交)2.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失其所与,不知。
3.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晋军函陵②敢以烦执事③以乱易整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 ]A.①军队②对对方的敬称③改变④替B.①驻军②执掌事务③交换④被C.①驻军②对对方的敬称③改变④给予D.①军队②管理事务③交换④是4.下面“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夫晋,何厌之有C.君之所知也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5.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敢与忤视忤:逆。
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表被动关系。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惧怕。
D.士皆瞋目瞋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
6.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③顾计不知所出耳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④荆轲顾笑武阳A.两个\'微\'字不同两个\'顾\'字相同B.两个\'微\'字不同两个\'顾\'字也不相同C.两个\'微\'字相同两个\'顾\'字相同D.两个\'微\'字相同两个\'顾\'字不相同7.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沛公则置车骑置之坐上B.乃令张良留谢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C.樊哙从良坐因击沛公于坐D.距关,毋内诸侯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8.下列对各句加横线词按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欲王关中②项伯杀人,臣活之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④沛公军霸上⑤范增数目项王⑥常以身翼蔽沛公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⑧吾得兄事之A.①⑤⑥/②③④⑧/⑦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C.①④⑤⑥/②③/⑦⑧D.①④⑤⑥/②⑧/③⑦9.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窃为大王不取也B.亚父者,范增也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D.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鲁迅评价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贾谊是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文章以《过秦论》和《论积贮疏》最为著名。
C.《鸿门宴》中“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句中“河”指黄河。
“沛公居山东时”句中“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D.古人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列顺序。
“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季”为老三,“叔”排在最后。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是说项伯是项羽的三叔。
11.下列对省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A.再拜献(之于)大王足下B.竖子不足与(之)谋C.沛公安在(军中)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谢)12.明知“鸿门宴”杀机四伏,不是一次真正的宴会,善于应变的刘邦为何还要“赴宴”呢?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从宴前形势看,项强刘弱,刘邦必须“赴宴”。
B.仗着和项伯有“婚姻”关系,项王讲感情,不会杀刘邦。
C.项王一向自高自大,刘邦会见机行事,投项王之所好,以满足其虚荣心,躲过这一关。
D.不去“谢项王”,会立即遭受全军覆灭之灾。
13.在项王即将来犯,形势万分危急之时,张良见了刘邦,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兵力悬殊,土气不同,“战”必败,“逃”必溃。
B.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可以看出项伯这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确信项伯可以利用。
C.张良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分析刘邦只要利用项伯和项羽的这层关系,必能获得效果,尤其是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和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将会解项羽来战之忧。
D.张良才智过人,有未卜先知之明。
二、阅读下文,回答9-12题。
(16分,每题4分)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
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①,恃恩自恣。
宣宗初亦召供奉②。
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③,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
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④。
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
会幸苑中⑤,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
乐上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
”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⑥法也。
”卒不赦程。
14.下面对加粗词的解释都错的一组是 [ ]①恃恩自恣(放肆) ②不得永奉陛下(奉承)③眦睚杀人(瞪眼,发怒,指极小的仇怨)④乐将作(演奏) ⑤以是为恨(怨恨)A.①③B.②③ C.②⑤D.④⑤15.对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16.下列例句中加粗的“以”字与“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中的“以”字在含义和用法上相同的一项是[ ]A.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 B.欲以动上意C.徒以吾两人在也 D.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17.下列例句中加粗的“负”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罗程负陛下②宁许以负秦曲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④廉颇闻之,肉袒负荆⑤秦贪,负其强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④⑤1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访城西友人别墅雍陶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⑴这首随笔式的小诗,主要写了春郊访友的感受,那么作者对朋友别墅所在地熟不熟悉呢?哪句诗比较明确地透露出了这一信息?(4分)答:⑵本诗题为《访城西友人别墅》,但一直到结束都没有具体写“君家”怎样、“友人”如何,请结合内容谈谈诗人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4分)答:三、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20分)晏子辞千金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
使者反,言之公。
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
\'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
晏子辞。
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
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他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
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晏子方食方:正B.终再拜而辞曰再拜:拜两次C.进取于君进:前进D.以振百姓振:同\'赈\',救济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A.①分食食之②食之不以其道B.①使吏致千金与市租②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C.①寡人不知②孰谓汝多知乎D.①忠臣不为也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之\'字,全都是代词且指代的对象相同的一项是()(4分)①分食食之②言之公③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④一豆之食⑤夫厚取之君则施之民⑥婴闻之⑦以君之赐⑧寡人之过也A.①③⑥B.③⑤C.②⑧D.③⑤⑦22.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
(2).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17题。
(20分)真正的逍遥我始终觉得庄子是孤独的,是一个寂寞的游吟诗人,他笔下的那些生物也是孤独的。
无敌最是寂寞,亦最痛苦。
试想一下,在遥远的北海之湾,有条叫鲲的大鱼,鲲体形之大,足足有几千里,恐怕寰宇之内都难以找到匹配的对手。
然而,在那个漆黑而深邃的洞里,鲲却是不快乐的,面对黑暗,它的心早就被挖空了。
于是,为寻找更好的风景,它化身为鹏。
鲲的骤变,无论是因为被迫还是自省,都是伟大的,而这只不过是它的第一次解脱。
接着,鹏飞往南海,激起千层浪,这便是第二次解脱了。
鹏在高空飞行,乘风借云,俯视苍天之下的芸芸众生,没人听到它笑,没人看到它哭,它在沉默中越飞越高,离我们越来越远。
你有没有试过一个人的旅行?整个过程中表演是你,观众是你,你唯一的敌人也是你。
鹏的这个寂寞旅程是复杂的,在庄子笔下更是充满了隐喻,鹏所要面对的水气、阻力、云层无疑暗示着世间的复杂纷扰:人际关系、等级观念、繁文缛节等等。
有心人只要稍微斟酌一下鲲的所有变化以及鹏的前进步骤,就不难发现其中包括了几个过程,而每个过程都蕴涵了丰富而深厚的道理。
在鲲变为鹏之前,它需要耐心等待。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孤独的鲲在忍耐中煎熬着,一直到六月,时值盛夏,此刻天地都晴朗了,热气环旋,大鱼把头探出了水面,它要启动了。
接着,鲲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风,只需等风稍微大一点,它就能乘风了。
顺着风的趋势,鲲一次又一次跃出水面。
鲲很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它不是鲤鱼跳龙门,乍起便落,一条鱼要想飞,并且要飞得更远、更持久,就必须先要飞得高一点、再高一点,而要想上升,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风。
鲲是冷静的,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它没有自乱阵脚。
风来了,绝不能见风就上,要进行精确的判断分析。
鲲测试了很多次,终于找到最理想的大风了,于是它拼命一搏,双鳍一展,宽大的翅膀就出现了,鲲终于成为了鹏。
虽然鲲变身成功,但此时它的羽翼还不够强壮,还需要一步一步熟悉飞行。
慢慢地,它发现自己在飞的过程中长大了,羽毛丰满了,身体也有力量了,于是它一个侧身,飞到了风之上,驾御着天地之气,试图控制风。
从这一点看,鹏是聪明的。
虽然一开始是风解放了鲲,让这只死守在黑海里的巨兽飞起,但鹏不可能永远被风牵着鼻子走,所以它跃到了风之上。
当它发现自己离南海越来越近、身后风景人是物非、再也无法回头时,它也自由了。
于是,进行到最后一个过程,鹏丢弃了风,不再依恋外物,而只凭自己,它甚至听不到风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