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体育课安全制度(新版)

合集下载

体育、课外活动安全制度(5篇)

体育、课外活动安全制度(5篇)

体育、课外活动安全制度1、上体育课前主教教师必向学生讲清锻炼要领和安全事项等并在教案中作书面记录。

2、同学在上体育课期间应全面地服从教师的指挥和指导,若有特殊事项必报告教师。

3、课外活动时间(除放学和上学的时间)学生原则上不得离开校园,必在学校指定的区域内活动,不做危险或可能会产生危险后果的游戏和运动等,不在高陡险及走廊处玩耍、游戏等。

4、教学过程中的集体活动或分组活动要做到守秩序,不能有争先恐后的现象发生,学生活动要在教师的视线内。

5、教学内容不能超出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要求,准备运动环节不能缺,运动强度、难度要合理安排。

6、学校体育器械等教育教学设施应严格按照安全和卫生标准配备,新器械和设备投入使用前,教师要先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完全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并定期进行检修。

7、正确使用体育器械。

8、借用器材建立登记制度,对高危险器具必须由教师签名领借,并由领借教师全程监督学生的使用和训练。

9、学校应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不适宜参加体育竞赛、军训以及其他剧烈运动的学生,应予以劝阻。

10、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及时报告校长室,及时送往医院,及时与班主任、家长联系体育、课外活动安全制度(2)体育和课外活动的安全制度是为了保护参与者的身体安全和健康,并确保活动的进行顺利和有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育和课外活动安全制度:1. 人员管理制度:活动组织者应对参与者进行身体状况的评估,并确保参与者具备参与活动的基本能力和健康状况。

2. 设备检查制度:活动组织者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使用的体育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并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3. 安全指导制度:活动组织者应提供必要的安全指导,包括正确的使用设备和施加技巧,以及遵守比赛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4. 急救措施:活动组织者应配备急救设备和人员,并提供必要的急救培训,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和有效地处理伤病。

5. 紧急预案:活动组织者应制定紧急预案,包括应急联系人、紧急撤离方案等,以应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

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3篇)

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3篇)

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一、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体育教师必须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保护工作,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术要领的同时懂得自我保护的方法,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建立学生体格检查制度。

体育教师应与卫生教师密切配合,对患病与体弱的学生进行指导使其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

在组织学生开展剧烈体育竞赛时,应事先进行身体检查,严禁身体不适者参加。

三、体育课、课外活动应当严密组织,严格纪律,体育教师、体育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合理划分运动场地区域和设置警示标志。

四、学生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时,穿着衣服要宽松,应穿着运动服和无跟软底鞋,身上不要佩戴金属徽章、别针、小刀及其他尖利或硬质物品。

不得违规攀爬有关体育设施。

在开展剧烈运动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准备和整理活动,避免肌肉、韧带拉伤,杜绝“放羊式”体育课的出现。

在进行跳山羊、单双杠等教学活动时,必须设有沙坑、海绵垫加以保护。

五、体育设施必须安装牢固,保证安全,符合有关质量安全标准。

学校应当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体育运动场地、体育器材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严禁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体育设施和娱乐设备。

六、在体育课、课外活动中,当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卫生教师应及时处理,护送受伤学生去医院治疗,并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和协调工作。

同时查明原因,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是指一个组织或机构所制定的关于体育活动安全方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 组织和责任:确定体育活动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责任人员以及各部门的职责和权责。

2. 安全风险评估:对体育活动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场地设施、器材、人员、环境等方面的风险评估。

3. 安全培训和教育:为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包括急救知识、防护措施等。

4. 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活动前的准备、活动期间的安全措施以及应急处理等。

5. 安全检查和监控:定期对场地设施、器材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并进行安全监控,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

学校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范本(2篇)

学校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范本(2篇)

学校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范本一、总则本制度旨在确保学校体育活动、体育教学的安全,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学校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进行,确保活动的安全可控性和教学的实效性。

二、组织机构1. 学校设立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体育教师、保卫干部等担任成员,负责制定安全工作方针、监督安全工作的落实以及事故的处理。

2. 学校安排专人负责体育活动、体育教学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安全教育1. 学校必须定期组织体育安全知识培训,教师要参加培训并合格才能上岗。

2. 每学期开始前,学校要组织针对学生的体检,做好身体状况评估和适应性调整,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安全无虞。

3. 学校要组织开展体育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四、场地设施1. 学校要确保体育活动场地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定期检查场地设施,及时修缮和维护。

2. 学校应配备相应的体育设备和器材,确保教学过程中的器材安全可靠。

五、教学规范1. 教师要认真备课,根据学生体质状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教师要监督学生在活动中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防止因错误动作造成的伤害。

3. 体育活动和教学中不得安排过于激烈的运动项目,必要时可以适当增加休息时间,保护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六、事故处理1. 学校要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发生的事故及时上报,并组织专人进行事故处理和调查分析。

2. 学校要及时对事故的责任人进行追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体育教师职责1. 体育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理论和技术水平,熟悉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评估方法。

2. 体育教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的安全。

3. 体育教师要积极参与体育安全培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八、家长监护责任1. 家长要关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与学校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活动安排。

中学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5篇)

中学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5篇)

中学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1、体育活动,实行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

老师组织学生体育活动,要认真检查体育设备,对已损坏,不符合要求的设备,严禁学生使用,并及时报修并出示警示标志。

2、开展活动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明活动要领,做好示范、指导以及防护工作,运动前做好各项准备活动。

3、老师不得指导学生开展有危险性的活动,学生不准离开老师自行开展有危险的活动,学生要听从教师指导,学会正确的运动技术和自我保护。

4、在体育活动中老师有组织、指导的责任,因组织指导过错造成学生身体伤害事故老师要负责任。

5、不要强行让学生做一些力所不及的运动。

体育教学:1、任课教师必须在上课时讲清楚运动注意事项,准备好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严格实行体育用具使用前的安全检查。

2、学生必须遵守课堂常规,按时上课,听从指挥、不迟到早退。

3、上体育课任课教师必须穿运动服、球鞋。

4、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5、学生要听从教师指导,学会正确的运动技术和自我保护。

6、体操练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保护、帮助。

7、体育课或课外锻炼中,凡出现受伤情况,应及时送往校医务室或医院,并及时向校长室汇报。

中学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2)中学体育活动、体育教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体育活动中安全问题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以____字的篇幅,探讨中学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制度。

一、中学体育活动安全制度中学体育活动覆盖面广,包括课堂上的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和校际体育比赛等。

为了确保中学体育活动的安全进行,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制度。

1. 体育设施安全制度中学体育活动的安全首先要保证体育设施的安全。

学校需要建立体育设施的定期检查与维修制度,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设施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制定使用规范,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操作和使用方式进行,禁止擅自改变设施结构或进行危险活动。

2. 体育活动场地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场地的安全是体育活动的基础。

体育课活动课安全管理制度(5篇)

体育课活动课安全管理制度(5篇)

体育课活动课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根据体育课教学的实际特点,为尽量避免学生在校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育课上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尽量减小因伤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学校特做如下规定:一、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及上体育课必须坚持“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天气、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学校每位教职工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要立刻给予制止和教育,如果遇到学生出现伤害事故,要及时给予救助。

三、学生到校外参加体育考试、体育比赛或其它体育活动,视具体活动内容,必须有学校领导、体育教师、校医、班主任等相关人员带队,并事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四、体育组每周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学校,学校要及时对体育设备、器材进行维修或更新。

五、体育教师上体育课要做到:1、上课集合整队,记录考勤;切实加强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特异体质学生和特体学生。

不能上体育课的特质学生必须和班主任沟通,并建立特异体质学生档案。

3、室外课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对服装、鞋不符合上课要求的学生要求其予以更换。

4、讲明动作要领,做出动作示范,提出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并加强安全保护。

5、发现有学生打闹或做出危险动作,要马上纠正或制止。

6、下课集合整队,做简单讲评;若发现学生身体有强烈的不良反应,要及时通知校医和班主任。

六、如果体育课上,发生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置措施:1、迅速通知校医、班主任(相关领导)和学校领导。

2、校医对病(伤)学生做出初步诊断及必要的处置,事后要及时做好学生病(伤)情及临时处置情况的记录,并上报学校。

3、如果学生病(伤)情况较为严重,要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诊治或抢救。

4、班主任(相关领导)要及时将学生病(伤)情况通知到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视具体情况上报教委相关部门。

体育活动、体育课安全制度范文(三篇)

体育活动、体育课安全制度范文(三篇)

体育活动、体育课安全制度范文一、引言体育活动和体育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由于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必须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安全。

为此,制定并执行一套完善的体育活动和体育课安全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安全责任1. 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并执行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安全制度。

2. 体育老师负责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课,并确保学生的安全。

3. 学生应遵守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规章制度,听从体育老师的指导,自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三、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安全管理1.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1) 在每学期开始前,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体育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学生了解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

(2) 在每次体育活动和体育课开始前,体育老师应对学生进行安全预警,提醒学生注意自我安全。

2. 组织与场地设备的安全检查(1) 学校应定期对体育活动场地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2) 体育老师应在每次体育活动和体育课开始前仔细检查场地和设备的安全性,确保不存在隐患。

3. 学生体能和身体状况的评估(1) 学校应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能和身体状况的评估,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分组,并适当调整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强度和难度。

(2) 学生家长应提供学生的身体状况信息,并积极配合学校的评估工作。

4. 紧急救援和急救措施(1) 学校应建立紧急救援预案,保证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并及时转运伤员到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2) 体育老师应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发生事故时及时进行紧急救助。

四、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安全监督和评估1. 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应定期对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2. 学生和家长应积极参与对体育活动和体育课安全的监督,及时向学校反映问题和意见。

3. 体育老师应将每次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安全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定期汇报给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

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范文(三篇)

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范文(三篇)

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学生在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制定本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

二、基本原则1. 学生的安全、健康和平等享有的体育权益是首要原则。

2. 竞技体育应重视安全,合理安排人数,合理设置运动项目和设备。

3. 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指导。

三、体育活动安全制度1. 进行体育活动前,必须检查场地、器械设备和教学用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如有问题需要及时整改。

2. 进行体育活动前,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能测试,确认学生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宜进行该项活动。

3. 高强度的体育活动,应由专业教练或经过培训合格的教师进行指导和监督。

4. 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体育项目的规则和纪律,不得进行违反规定的行为。

5. 如果学生患有疾病或身体不适,应及时告知教练或老师,以免发生意外。

6. 体育活动结束后,应对场地、器械设备进行清理和归位,并做好相应的维护工作。

7.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受伤或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得到救治,并及时通知家长和学校管理部门,做好相关记录和报告工作。

四、体育教学安全制度1. 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指导,确保学生的安全。

2. 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能测试,确保学生的身体状况适宜进行相应的体育活动。

3. 体育教学活动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和内容,避免过度训练和对学生身体的伤害。

4. 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应穿着适宜的运动装备,确保学生的安全和舒适。

5.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教学过程中的安全。

6. 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应遵守教师的指导和命令,保持秩序和纪律。

7. 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如发生事故或受伤,教师应及时进行救治,并及时通知家长和学校管理部门。

8. 学校应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范文(三篇)

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范文(三篇)

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范文一、安全守则1. 参与者应遵守教练和工作人员的指导和管理。

2. 参与者在体育活动中应保持良好的体育道德和个人行为规范。

3. 参与者应穿着适当的体育装备,并确保其适应其所参与的活动。

二、场地设备安全制度1. 活动场地应具备良好的安全设施,包括围栏、保护垫、消防器材等。

2. 场地设备应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可靠。

3. 参与者在使用场地设备时必须按照指导和规范操作,不得擅自调整或移动设备。

三、人员安全制度1. 教练和工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和认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教练和工作人员应保障参与者的身体和心理安全,及时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急救措施。

3. 教练和工作人员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参与者注意安全事项和禁止行为。

4. 参与者应遵守教练和工作人员的指引和要求,及时报告安全问题和意外情况。

四、急救制度1. 活动场地应设置急救箱,并配备相关急救设备和药品。

2. 参与者应接受基本急救培训,熟悉常见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

3. 教练和工作人员应在活动现场始终保持警觉,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五、体育装备安全制度1. 参与者应穿戴符合相应活动要求的体育装备。

2. 参与者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体育装备的完好程度,如鞋底磨损、装备损坏等问题及时更换或修复。

3. 参与者不得私自购买未经认证的体育装备,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六、安全演练制度1.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参与者的应急反应能力。

2. 教练和工作人员应对参与者进行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3. 对于重大意外事件的演练,应邀请专业急救人员参与指导。

七、监督检查制度1. 针对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过程,进行定期巡查和检验,确保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2. 设立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对场地、设备、教练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进行监督和核查。

3. 对于违反安全制度和规范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纪律和法律措施。

八、纠纷处理制度1. 设立体育活动纠纷处理机构,及时处理体育活动中出现的争议和纠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体育活动、体育课安全制度(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体育活动、体育课安全制度(新版)
1、体育教师应经常检查室外体育设施,发现设施不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总务处,并停止使用该设备。

2、学生做单双杠练习,体育教师应在场指导,并做好保护工作。

3、学生做铅球、铁饼和标枪练习,应严格落实好安全措施划定安全区,禁止学生进入非安全区,对帮助教师工作的学生,体育教师应事先对其操作规程和安全教育,铅球、铁饼、标枪使用后应立即放回体育室,不准放在体育场地。

4、学生长跑练习,体育教师要分别适当地控制好男、女学生的运动量,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5、全校性的体育活动,必须加强保卫力量,有专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

6、未经学校同意,不准组织学生进行游泳训练。

7、遵守体育课、体育活动所规定的其它安全常规。

严禁违规教
学或训练。

8、学生在体育课着装时衣服上不要别胸针、证章等,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能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要穿运动鞋,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

不要佩戴各种金属或玻璃的装饰物、发卡。

9、患近视眼的同学尽量不要戴眼睛,如必须戴,做运动时要倍加小心谨慎。

10、有伤残或其他不宜运动疾病的要向老师申请,不要参加剧烈运动。

11、体育课时,老师绝不能采用“放羊式”教学,每节课前必须做足准备运动,课后必须做好放松运动。

12、一旦意外受伤,要及时报告老师、同学,严重者及时送医院。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