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剪辑作业1

合集下载

影视剪辑作业

影视剪辑作业

2012 —2013学年第二学期广东工业大学公选课平时作业电影《山楂树之恋》赏析纵观整部影片,比较特别的是通过打字幕的形式来进行故事的转场,像话剧。

这样,可以使电影的时空得到有效的压缩。

如第一个字幕:老三跟静秋约好,等她回来,他会在县城车站接她。

这里就省略了他们谈话约定的镜头,可以让故事比较快地发展下去,而避免观众觉得过于沉闷。

又譬如,第二个字幕:学习快结束,静秋无意中听到老三城里有了对象,很生气。

此处就省去了静秋无意中听到消息的镜头。

可以省去很多麻烦的拍摄,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让观众觉得故事情节过于冗长。

电影中,下乡的情节拍的尤为突出。

首先,一开始,从前面全景拍载着第八中学的师生驶入乡村。

当静秋回学校排练完节目再次回到乡下时,也有个从侧面拍汽车驶进站的镜头。

第二次拍汽车进站,让观众有足够的时间适应电影中空间的变化。

静秋去学校排练,回到西坪村后,老三带她到乡里找吃的。

前一个镜头是他们在门外敲门,后一个镜头看见的就是静秋在烧火,老三在炒菜了。

这里剪去了大妈开门以及他们走进门的过程,让故事发展的比较利索。

吃饭时,运用了近景和特写的拍摄手法。

用特写拍两人表情,用近景更好地表现两人的谈话。

回到学校,静秋找李主任谈话,运用了平行蒙太奇。

通过两人的对话联系起来。

先全景,后近景拍摄。

全景让观众知道这次谈话发生在李主任的办公室,近景是为了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长芳走近静秋,先特写拍了脚,再切换到头。

这样可以产生一种悬念,观众就会猜测,那会不会是老三呢?充分地调动他们看影片的兴趣。

这里同时也用了主观镜头、客观镜头和俯拍。

静秋抬头看是客观镜头,长芳说:“静秋姐姐,我说放暑假来学校看你的。

”是主观镜头。

静秋去上体育课,使用了跟镜头,中景。

她回家见长林,用了摇镜头。

偷偷地跟着长林出去,同样是用了摇镜头,不过是全景。

拍老三和长林,还有一群人上船时,用了推镜头。

老三和静秋在亭里谈话,全景,摇镜头。

静秋去医院看老三,医院不允许家属陪夜。

影视制作与新媒体运营作业指导书

影视制作与新媒体运营作业指导书

影视制作与新媒体运营作业指导书第1章影视制作基础理论 (4)1.1 影视制作概述 (4)1.2 影视制作流程 (4)1.3 影视制作相关技术 (4)第2章新媒体运营概述 (5)2.1 新媒体概念及分类 (5)2.2 新媒体运营策略 (5)2.3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与联系 (6)第3章影视剧本创作与策划 (6)3.1 剧本创作基本技巧 (6)3.1.1 剧本主题明确 (6)3.1.2 角色塑造饱满 (6)3.1.3 情节紧凑,结构合理 (6)3.1.4 对话生动自然 (7)3.1.5 剧本格式规范 (7)3.2 影视剧本结构与类型 (7)3.2.1 故事片 (7)3.2.2 记录片 (7)3.2.3 动画片 (7)3.2.4 纪录剧情片 (7)3.2.5 科幻片 (7)3.3 影视项目策划与立项 (7)3.3.1 市场调研 (7)3.3.2 项目定位 (7)3.3.3 剧本策划 (7)3.3.4 资金筹措 (8)3.3.5 团队组建 (8)3.3.6 立项申请 (8)第4章摄影与照明技术 (8)4.1 摄影基础 (8)4.1.1 摄影概述 (8)4.1.2 摄影器械 (8)4.1.3 摄影构图 (8)4.1.4 摄影曝光 (8)4.2 照明技术 (8)4.2.1 照明概述 (8)4.2.2 照明设备 (8)4.2.3 照明设计 (8)4.2.4 照明调整 (8)4.3 摄影与照明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 (9)4.3.1 影视摄影 (9)4.3.3 案例分析 (9)第5章影视录音与声音设计 (9)5.1 录音技术基础 (9)5.1.1 录音设备概述 (9)5.1.2 声音拾取技术 (9)5.1.3 声音信号处理 (9)5.2 声音设计原理 (9)5.2.1 声音设计概念 (9)5.2.2 声音设计原则 (9)5.2.3 声音设计流程 (10)5.3 影视声音制作与后期处理 (10)5.3.1 声音制作 (10)5.3.2 声音剪辑 (10)5.3.3 混音与音效处理 (10)5.3.4 声音后期处理技巧 (10)第6章剪辑与视觉效果 (10)6.1 剪辑基础理论 (10)6.1.1 剪辑的定义与作用 (10)6.1.2 剪辑的基本原则 (10)6.1.3 剪辑的基本流程 (11)6.2 剪辑技巧与方法 (11)6.2.1 叙事性剪辑 (11)6.2.2 表现性剪辑 (11)6.2.3 修辞性剪辑 (11)6.2.4 创新性剪辑 (11)6.3 视觉效果制作与合成 (11)6.3.1 视觉效果概述 (11)6.3.2 视觉效果制作流程 (11)6.3.3 视觉效果合成技巧 (11)6.3.4 视觉效果的审美追求 (11)第7章新媒体内容创意与制作 (11)7.1 新媒体内容创意方法 (12)7.1.1 用户需求分析 (12)7.1.2 热点追踪与预测 (12)7.1.3 跨界融合 (12)7.1.4 创新思维 (12)7.2 新媒体内容制作技术 (12)7.2.1 视频制作技术 (12)7.2.2 音频制作技术 (12)7.2.3 图文设计技术 (12)7.2.4 数据可视化技术 (12)7.3 新媒体内容优化与调整 (12)7.3.1 数据分析 (12)7.3.3 定期更新与调整 (13)7.3.4 互动性提升 (13)第8章新媒体平台运营策略 (13)8.1 新媒体平台类型与特点 (13)8.1.1 平台类型概述 (13)8.1.2 平台特点 (13)8.2 新媒体运营策略制定 (13)8.2.1 确定目标用户 (13)8.2.2 选择合适的新媒体平台 (13)8.2.3 制定内容策略 (14)8.2.4 设计互动活动 (14)8.2.5 监测数据分析 (14)8.3 新媒体内容推广与传播 (14)8.3.1 内容推广策略 (14)8.3.2 内容传播途径 (14)8.3.3 互动营销 (14)8.3.4 粉丝运营 (14)第9章影视作品在新媒体平台的推广 (14)9.1 新媒体平台推广策略 (14)9.1.1 平台选择 (14)9.1.2 定位目标受众 (15)9.1.3 内容创新 (15)9.1.4 互动营销 (15)9.1.5 联合营销 (15)9.2 影视作品在新媒体平台的营销手段 (15)9.2.1 预热宣传 (15)9.2.2 话题营销 (15)9.2.3 明星效应 (15)9.2.4 原创内容营销 (15)9.2.5 互动活动 (15)9.3 影视作品在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分析 (15)9.3.1 数据分析 (15)9.3.2 渠道优化 (16)9.3.3 用户反馈 (16)9.3.4 营销效果评估 (16)9.3.5 风险防控 (16)第10章影视制作与新媒体运营案例分析 (16)10.1 国内影视制作与新媒体运营案例 (16)10.1.1 《延禧攻略》案例分析 (16)10.1.2 《哪吒之魔童降世》案例分析 (16)10.2 国外影视制作与新媒体运营案例 (16)10.2.1 《权力的游戏》案例分析 (16)10.2.2 《复仇者联盟》系列案例分析 (16)10.3 影视制作与新媒体运营发展趋势与展望 (17)第1章影视制作基础理论1.1 影视制作概述影视制作是指通过摄影、录音、剪辑等手段,将故事内容、人物形象、场景布置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作出具有视觉和听觉冲击力的艺术作品。

影视制作与剪辑作业指导书

影视制作与剪辑作业指导书

影视制作与剪辑作业指导书第一章影视制作基础理论 (2)1.1 影视制作概述 (2)1.2 影视制作流程 (2)1.2.1 前期筹备 (2)1.2.2 拍摄制作 (3)1.2.3 后期制作 (3)第二章摄影技术与拍摄技巧 (3)2.1 摄影器材选择与使用 (3)2.2 拍摄技巧与构图原则 (4)2.3 摄影照明与色彩搭配 (4)第三章影视剧本创作 (4)3.1 剧本创作概述 (4)3.2 剧本结构分析 (5)3.3 剧本创意与改编 (5)第四章影视制作团队与分工 (6)4.1 制作团队组成与职责 (6)4.2 团队协作与沟通 (7)4.3 制作周期与进度管理 (7)第五章影视剪辑基础 (7)5.1 剪辑概述 (7)5.2 剪辑技术与手法 (8)5.3 剪辑节奏与时长控制 (8)第六章影视剪辑实践 (9)6.1 剪辑软件操作 (9)6.1.1 软件选择与安装 (9)6.1.2 界面熟悉与功能了解 (9)6.1.3 剪辑基本操作 (9)6.2 剪辑流程与技巧 (10)6.2.1 素材筛选与整理 (10)6.2.2 构建故事线 (10)6.2.3 调整画面节奏 (10)6.2.4 画面调色与特效应用 (10)6.2.5 音频处理与同步 (10)6.3 剪辑实例分析 (10)第七章影视特效制作 (11)7.1 特效概述 (11)7.2 特效制作技术与工具 (11)7.2.1 特效制作技术 (11)7.2.2 特效制作工具 (11)7.3 特效应用与案例分析 (12)7.3.1 特效应用 (12)7.3.2 案例分析 (12)第八章影视声音设计与制作 (12)8.1 声音设计概述 (12)8.2 声音录制与处理 (12)8.3 声音剪辑与混音 (13)第九章影视制作项目管理 (13)9.1 项目管理概述 (13)9.1.1 项目管理的目标 (14)9.1.2 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 (14)9.2 项目计划与预算 (14)9.2.1 项目计划 (14)9.2.2 项目预算 (15)9.3 项目风险评估与应对 (15)9.3.1 项目风险评估 (15)9.3.2 项目风险应对 (15)第十章影视作品评价与推广 (16)10.1 影视作品评价标准 (16)10.2 影视作品推广策略 (16)10.3 影视市场分析与发展趋势 (17)第一章影视制作基础理论1.1 影视制作概述影视制作是指运用现代影视技术,通过创意策划、拍摄制作、剪辑合成等环节,创作出具有观赏价值、艺术表现力和传播效果的影视作品。

影视剪辑作业《钢的琴》

影视剪辑作业《钢的琴》

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广东工业大学公选课平时作业电影《钢的琴》赏析在真正看完整部影片之前,我一直以为《钢的琴》是一部纯纯粹粹的励志电影,一个普通工人为了满足女儿的音乐梦想,用工厂废料做了一架钢琴,这个情感奇观故事啊,类似的题材还有很多,比如郭涛在一部电影中扮演的农民造出了飞机、村民拍电视剧等等。

但是电影演到最后,这架钢琴能否造出来,小女孩圆圆是否能够留在父亲身边,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他们原本暗淡无光的生活中的一抹曙光,这架钢琴如一台时光机,引领他们重温往日的温暖和荣耀,在造钢琴的过程中,他们获得了涅槃重生的机会。

《钢的琴》用现实写实手法讲述了一群存在浪漫主义精神的普通人的不怎么普通的行为,它用一个紧凑,貌似轻松、幽默的叙述方式,企图向我们传达导演的思想观念。

影片中的主人公在退役小偷,全职混混,江湖大哥,猪肉王子一群落魄兄弟的帮助下,他们造出一部“钢”的琴,一群男人为尊严而战。

爱情,友情与激情,幽默在不可能的任务中荒诞燃烧。

看似不可能,实则导演在影片中表现了一种精神:只要有毅力,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这种在当今普遍迷茫的社会已经在默默离我们远去的精神,导演在这部讲述九十年代的故事的电影中表现得淋漓极致。

影片中的中全景切换、音乐效果、画面剪辑还有鲜艳的色彩配置都极具亮点。

其中的远景拍摄十分注重透视效果,主人公骑车旅行的画面简直是一幅极具动感的水墨画,还有多个镜头也是透视的运用,如图书馆开会和胖头偷牌逃跑的画面,基本都会有几个物件形成和谐的构图,让人在感觉到画面的和谐在外,也更容易接受其中剧情。

至于背景音乐,我在其中听到了许多经典音乐片段的运用,如超级马里奥、俄罗斯送葬曲《三套车》、步步高还有山楂树之恋等等,歌曲出现的时候往往又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对比,如片头当主人公的乐队演奏节奏强烈欢快的《步步高》的时候,歌曲与葬礼本身已经形成了极其荒谬的对比,但也确实是本片的整体风格—悲伤隐藏在欢乐之后,诙谐中更衬托出荒凉感。

影视鉴赏第一次作业 1

影视鉴赏第一次作业 1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号20 学志白生名姓110005 码代课程影视鉴赏称名程课阅评教师次任务 1 第次任务 3 共江苏开放大学影视鉴赏作业一50分)一、列举题(每小题5分,共镜头的景别有哪些?它们各自的表意特点是什么?1.答:景别是被拍摄的主体(人、物或环境)在画框内呈现的范围,同时也常用来指处理镜头中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而引导观众注意力的镜头运用方式。

远景:表现为广阔空间和场地;全景:表现成年人全身或者场景全貌;中景:表现成年人身体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特写:表现人身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拍摄物体微小局部2.声音的种类有哪些?它们在影视叙事中各起什么作用?答:声音的种类:人声、音响、音乐人声:对话、独白、旁白;音响:作为影片场面背景出现的各种声音效果;音乐:“配乐”。

3.匹配的种类有哪些?答:景别匹配、位置匹配、光的匹配、图形匹配、速度匹配、动作匹配、意念匹配4.镜头的挑选指标是什么?答:技术指标、内容信息、美学特征、风格需求5.如何解决越轴的问题?答:A、通过移动镜头,机位“移过”轴线,在同一镜头内实现越轴过渡,即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越过原来的轴线实施拍摄的过程。

B、利用拍摄对象动作路线的改变,在同一镜头内引起的轴线变化,形成越轴过渡。

C、利用中性镜头或插入镜头间隔两越轴镜头,缓和给观众造成的视觉上的跳跃。

D、在越轴的两镜头间插入一个拍摄对象的特写镜头进行过渡。

E、利用双轴线,越过一条轴线,由另一条轴线去完成画面空间的统一。

6.叙事段落转换的前提有哪些?答:A、分切式叙事的需要B、空间发生变化C、时间发生变化D、情节段落衔接E、节奏性段落区分7.连贯性剪辑的原则有哪些?答:时间的连贯性、地点连贯性、动作连贯性。

8.分隔性转换方式的技巧有哪些?答:技巧一:淡入、淡出;技巧二:叠化;技巧三:划像、技巧四:定格(停帧)技巧五:翻转/翻页特技;技巧六:多画面分割;技巧七:“甩”镜头(甩出/甩入)技巧八:调焦转场;技巧九:利用反差因素。

《影视剪辑》教学大纲

《影视剪辑》教学大纲

《影视剪辑》教学⼤纲《影视剪辑》教学⼤纲适⽤专业:动画本科课程性质:必修学时数: 36 学分数:2开课学期:⼤纲执笔⼈:李世东⼤纲审核⼈:⼀、课程性质与教学⽬标影视剪辑为动画专业必修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剪辑的思路,博取众长,并能通过经典影⽚的分析,理性的去分析其中诸多元素。

通过学习影视语⾔、视听语⾔、声画结合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以及其运⽤的⼀般规律与⽅法,使学⽣掌握剪辑艺术的基本规律和⽅法,明确影视剪辑中应包含的基本观念,并能结合学⽣特性创作剪辑⽅案。

培养学⽣在充分掌握视听语⾔的规律基础上,独⽴创作剪⽚的能⼒,为动画创作奠定良好的编导基础。

⼆、课程内容提要第⼀章镜头的构成(8学时)1、课程内容(1)镜头的景距、景别观念。

(2)镜头⾓度和运动变化。

(3)镜头的速度和技巧变化。

(4)光学镜头(5)分镜头台本基础知识(6)轴线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掌握光学镜头概念;分镜头台本基础知识;轴线在视听语⾔中的重要性。

⑵教学难点:光学镜头和轴线的概念和重要的作⽤和意义。

3、基本要求了解光学镜头,镜头的基本单位和技巧以及轴线在镜头及其画⾯中的重要性。

第⼆章剪辑的基本概念(10学时)1、课程内容(1)基本了解名词剪辑、剪接、编辑的区别。

(2)熟练掌握镜头(景别、视⾓)和运动(内部运动、外部运动)。

(3)技巧转场、⽆技巧转场(4)熟练掌握轴线(关系轴线、运动轴线、⽅向轴线)与机位(场⾯调度)2、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1.镜头(景别、视⾓)和运动(内部运动、外部运动)。

2.轴线(关系轴线、运动轴线、⽅向轴线)与机位(场⾯调度)。

⑵教学难点:经典影⽚视听语⾔解读⽅法。

1.镜头运动(内部运动、外部运动)。

2.机位(场⾯调度)。

3、基本要求了解基本剪辑技术,怎样转场,怎样应⽤轴线和镜头的运动⽅式。

第三章常规蒙太奇剪辑的原则与艺术(8学时)1、课程内容(1)正确理解零度剪辑风格的概念。

(2)掌握常规剪辑的原则:①加减法原则;②时空补偿原则;③流畅原则。

1第一章影视剪辑概述

1第一章影视剪辑概述

第一讲(4学时)第一章影视剪辑概述第一节影视剪辑的诞生与发展剪辑作为一种不再年轻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艺术形态有着自身独特的生长发展历程,经历了4个时期:1“原生态”时期、2“蒙太奇语言”时期、3“动作剪辑”时期4“数字合成”时期发展过程特征:技术形态走向----艺术形态----技术与艺术结合形态----独立艺术形态一、“原生态”时期:不存在剪辑的电影电视将“剪辑”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手法始于电影,而早期的电影并不未经过任何剪辑。

摄影机对准它,一直拍摄到胶片用完。

像他在1895年公映的电影《工厂大门》、《火车到站》、《出港的船》等,实际上都是由一个镜头构成。

受当时技术条件制约,这些影片每部都只能放映1分钟左右。

当时的电影仅仅是对现实的一种复制,是一种杂耍,还构不成一门艺术。

此外,对录像技术出现即剪辑技术成型之前的最初的电视而言,同电影一样,也并没有具备真正的剪辑的意义。

都是以“现场的实况直播”方式完成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的。

【片例1-1】播放----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大门》【片例1-2】播放----《火车进站》二、“蒙太奇语言”时期:奠定了剪辑艺术的基础蒙太奇的诞生经历了如下的历程:1、一次偶然的影片放映的错误, 1897年,路易·卢米埃尔拍摄了四部反映消防队员生活的单一镜头的短片: 《水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火灾》和《拯救遭难者》。

这四部影片每部约1分钟。

最初并没有这样的放映顺序,而是在一次滚动放映中,磕睡难忍的放映员错将其次序排列成了这样,原先内容并无内在逻辑联系的独立的四部短片,连贯成了一个近乎完整的故事,引起现场观众的强烈反响。

分本的影片段落的偶然的衔接放映,促使了具有传统剪辑意义的因素的形成。

因此,我们把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敬为2、当时与卢米埃尔兄弟齐名的是魔术师出身的梅里爱,他对剪辑的贡献是突破了用单个镜头来叙述一个故事的限制。

比单一镜头的影片更有可能叙述好一个故事。

影视后期制作作业指导书

影视后期制作作业指导书

影视后期制作作业指导书一、前言影视后期制作是一项关键而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剪辑、调色、音频处理等多个环节。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影视后期制作人员准确进行作业,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二、剪辑1. 剪辑软件的选择剪辑是影视后期制作的重要环节,合理选择剪辑软件对于作业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常见的剪辑软件有Final Cut Pro、Adobe Premiere Pro等,选择合适自己的软件进行作业。

2. 导入素材在进行剪辑前,首先需要将拍摄的素材导入剪辑软件中。

确保素材的完整性和质量,并在剪辑软件中进行整理和归类。

3. 剪辑流程按照剧本和导演的指导,合理剪辑素材,完成故事的叙述和表达。

在剪辑过程中,可以使用分割、合并、特效等功能来完善影片的节奏和效果。

三、调色1. 调色软件的选择彩色是影视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能够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

调色软件如DaVinci Resolve等能够提供丰富的调色工具和效果,选择适合的软件进行调色作业。

2. 色彩校正在调色作业中,对素材进行色彩校正是必要的环节。

通过调整亮度、对比度、色调等参数,使画面达到预期的效果。

3. 色调调整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可以对不同场景采用不同的色调,以突出故事氛围。

通过调整色温、色相等参数来实现。

四、音频处理1. 音频软件的选择音频是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听觉体验。

选择适合的音频软件如Pro Tools等进行音频处理。

2. 音轨剪辑和整理导入音频素材后,对音轨进行剪辑和整理,确保各个音频元素的准确排列和合理分层。

3. 音效的添加和调整根据影片的需要,可以添加音效和背景音乐,以增强观影体验。

同时,对音量、平衡、混响等参数进行调整,保证音频质量的统一和协调。

五、输出与导出1. 输出格式的选择根据影片的需求和最终播放平台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输出格式。

常见的格式有MOV、MP4等,确保影片质量和兼容性。

2. 导出设置在导出影片时,设置合适的分辨率、比特率、帧率等参数,以保证输出的影片符合目标要求,并且能够在各种屏幕上播放流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2018学年第二学期广东工业大学公选课平时作业
《芳华》上映,情怀满满,逝水浮沉,愈久弥醇的唯有真情,影片是导演冯小刚焐了半辈子的一段心结,是源于故往、醉了当今的一杯红酒。

红酒的滋味,是要细品的,从最初缅怀历史的温润,到羼入泪水后的咸涩,到浸入血腥后的腥烈,期间还有青春的气息、岁月的光影、甜美和丑恶的激荡,而佳品往往能令人超出这些初始体验之后,于微醺中试图去探求其锻造工艺的奥妙。

《芳华》塑造的应该说是人物群像,而不是仅仅聚焦于一个或两个人物集中演绎,故事也不是围绕一个单纯事件,而是一连串的事件推衍。

由于是人物群像,这就造成了影片前三分之一的时段,出场人物的交错、情节点的散布。

这样说来,《芳华》所选取的是一个繁复的多线叙事结构,是基于流动节奏之中大小多重事件、情节的层层套嵌,而电影人物的命运就在这层叠的时光和事件中浮沉聚散。

先说重大历史事件,有三个:文革、西南边境战、改革开放,其中一和三是作为身世背景呈献的,中间那场战事是着意的突显。

再说集体事件。

影响最直接的是文工团的解散,一个朝夕与共、赖以存身,仿佛可以一呆一辈子、相互之间活成亲姊妹弟兄的平台垮散了,从铁板一块的港湾拆离成一叶叶小舟被赶向了大海,这样的人生经历,在紧接其后的岁月里接连上演,每个抽离了原单位并且不断为生存而跳来跳去的人们,回首当初同样也会五味杂陈,其痛楚、留恋与张惶影片也做出了浓烈的渲染。

然后就是影片人物的人生事件了,舍弃细碎事件、单就重大人生事件来说,刘峰和何小萍的经历格外异于其他电影人物第一个三角恋是突显的,刘峰爱林丁丁,何小萍爱刘峰。

第二个三角恋是萧穗子、郝淑雯和陈岩之间的。

冯小刚导演眼中的“芳华”,在镜头表现中,通过多次摇镜头造成时空的变幻,又在片尾小萍独舞
的片段采用精巧的交叉蒙太奇营造流畅唯美的视听感受,更是使用大量广角全景来进行人物对话与出场铺垫。

个人观点与见解:我觉得《芳华》在声音的运用上最为独特,如有源声音和无源声音之间的转换,如刘峰带着何小萍去文工团报道的片段。

但也有不足,.如整个叙事特别是前半段的叙事过于繁琐和.关于战争那一段,这一段实在是太硬伤了。

优秀方面保持下去,不足之处改正过来,定会创造电影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