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影视片三类剪辑手法
电视画面剪辑艺术期末复习提纲09.doc

电视画面剪辑艺术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影视艺术与剪辑1.1927年10月,第一部有声影片——美国的《爵士歌王》推出上映,开始了有声电影的时代。
12.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名利场》在美国问世。
23.《定军山》是中国人独立拍摄的第一部戏曲片。
34.《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
35.1926年1月26日贝尔德在伦敦公开作电视传送示范,宣告了电视的问世。
46.人们把1936年11月2日作为世界上电视开播纪念日。
57.根据国家远景规划,我国要在2010年左右全部采用数字电视。
68.电影的特征是声画以不同方式运行,声画不同步,声音与画面相差19.5格。
79.电影以英尺计算长度, 16格为1英尺。
710.电视每秒25帧。
711.电影以英尺计算长度。
712.影视有三种基本空间:银幕屏幕空间、动作空间、想象空间。
1813.影视手段的假定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1(1)银幕屏幕画面展现的是现实的影像,而不是现实本身。
(2)影视时空是虚拟的假定时空。
(3)影视中演员的表演是对人物和生活形态的模拟。
(4)服装、化装、道具、布景的设置都是伪造现实。
(5)形象塑造、故事结构、意境营造是艺术家对现实选择、提炼、创造的结果。
14.影视艺术的运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22(1)影视是通过连续运动、不断变换的镜头画面来表现现时生活的艺术。
(2)影视又是通过镜头画面内部的运动来表现现实世界人和物的情状形态,以取得艺术效果。
(3)影视是通过摄影机、摄像机的运动(包括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多种方式),产生多变的景别、角度、场面和空间层次,来摄取和表现现实生活,以达到多变的影像和审美的效果。
15.《难夫难妻》标志着中国电影剪辑专业的诞生。
2916.动作分解法、动作增减法、动作错觉法属于常用剪辑技巧手段的动作处理。
48第二章影视艺术要素与剪辑因素17.影视艺术是形象化的艺术。
5918.内部动作:内部动作是人物对于外界事物的反应活动,又称“心理动作”。
13种剪辑手法及技巧

13种剪辑手法及技巧剪辑是电影制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使得片段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让电影更加有层次感。
下面是13种常用的剪辑手法及技巧:1. 跳切(Jump Cut)跳切是指将相邻两个镜头的某些元素相互重合,形成了一种连续性。
这种手法常常用于代表思考、回忆等场景的表现,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时间上的流逝。
2. 交叠(Cross Cutting)交叠是指将时间、空间、情节等不同元素交相重叠,在不同的镜头之间切换。
这种手法常常用于表现戏剧性的冲突,能够让观众体验到场景的紧张感和悬疑感。
3. 平滑过渡(Smooth Transition)平滑过渡是指切换镜头时保持画面质感连续,使得观众不会感到过于突兀。
这种手法常常用于表现柔和的场景,如爱情、友情等。
4. 次元破裂(Dimensional Break)次元破裂是指在电影中使用不同的手法进行剪辑,例如动画、卡通等,来打破传统的次元限制。
这种手法常用于表现超现实和幻想场景。
5. 抵抗力(Resistance)抵抗力是指制造画面上的摩擦和对立,来表达主题和反抗。
这种手法常用于表现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能够让观众感到强烈的情感。
6. 前言(Preamble)前言是指在电影的开始进行概述,为观众介绍主要情节和主题。
这种手法常用于表现超现实和科幻类型的电影。
7. 内部对话(Internal Dialogue)内部对话是指让角色的想法在画面上展现出来,可以增强观众对角色的了解和共鸣。
这种手法常用于表现内心独白和描绘角色的性格特征。
8. 同步(Synchronization)同步是指动作和声音的同步处理。
这种手法常用于表现音乐、舞蹈等节奏感强的场景。
9. 慢动作(Slow Motion)慢动作是指延长画面上的时间,使得动作以缓慢的速度进行。
这种手法常用于表现瞬间的美感和情感。
10. 加速(Fast Forward)加速是指通过快速播放画面,来表现时间的流逝。
这种手法常用于表现长时间的过程、旅程等。
如何进行影视后期制作

如何进行影视后期制作第一章:影视后期制作概述影视后期制作是电影、电视剧等影视频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通过编辑、特效处理、音频处理等一系列工作,将拍摄的素材进行加工与修饰,以达到更好的观影体验。
影视后期制作通常包括剪辑处理、视觉特效、音效配音,以及颜色校正等多个环节。
第二章:剪辑处理剪辑是影视后期制作的基础环节,主要负责将拍摄的素材进行组织与编辑。
在剪辑过程中,编辑师根据剧本的要求,将拍摄的不同镜头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有机地组合,形成一部完整的影片或电视剧集。
剪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镜头切换的流畅性和节奏感,以及对场景的合理过渡。
第三章:视觉特效视觉特效是影视后期制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创造出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或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效果。
视觉特效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合成、场景增强、人物虚拟化等。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视觉特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了影视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四章:音效配音音效配音是影视后期制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它能够为影片或电视剧注入生动的声音效果。
音效包括自然环境声、人物对话、音效特效等。
在音效配音过程中,配音师需要结合影片的情节与角色特点,准确地模仿或表达人物的语音,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故事情节中。
第五章:颜色校正颜色校正是影视后期制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它能够通过调整画面的色调、对比度和明暗度等参数,使影片或电视剧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颜色校正可以为影片或电视剧注入不同的氛围和情感,帮助导演和摄影师实现他们原本希望传达的故事效果。
第六章:字幕制作字幕制作是影视后期制作中包含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增强了观众对影片内容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字幕包括片头片尾字幕、人物对白字幕以及解说词字幕等。
字幕制作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字体、大小、颜色和位置等,以确保字幕在观影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美观性。
第七章:测试与修正测试与修正是影视后期制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在小范围内进行测试观看和反复检查,确保影片在正式上映或播出前没有明显的制作问题。
(完整word版)影视剪辑实用技法

一:影像剪辑者必备·在有限的素材中找出最好的表情和动作的眼力、·剪辑素材并发现它们与下一画面连接的剪切的能力、·运用影像和选择音乐的能力,以及制造旋律和情节的创造力。
·剪辑者还要赋予由连续的静止画面所组成的电影以跳动感,给影像注入生命。
剪辑者会自然而然地在众多的镜头中找出最棒的表情,找出哪一点是剪切点,这就是剪辑的旋律感。
与此同时作品的全貌也会在许许多多的摄影素材中慢慢呈现出来。
透过素材,看到作品应有的面貌。
二:寻找剪切点的方法应该在哪些地方进行剪切和连接呢?寻找剪切点无疑是编辑者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这里有点需要注意,这就是画面的顶点。
所谓画面的顶点,是指画面是动作、表情的转折点,比如人物手臂完全伸展时,点头打招呼后低头动作结束时,球体上升即将下落时,收回笑容的瞬间等。
影像是一连串静止画面的连续,因为前面的胶片在人眼中会形成残留的影像,所以胶片上的画面看起来才是动态的.因此,越是激烈的运动,在画面的顶点或者在动作开始的前一刻进行剪切,会在后面的胶片上产生强烈的残留影像的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产生旋律感的剪切点让我们以翻书的动作为例,看一下寻找剪切点的方法。
如果从动作完全停止的状态开始拍摄,忠实地将翻书的动作从一开始拍摄到结束,这样观众一看就能知道是翻书的动作。
但是,仅仅让人看明白是无法体现出影像的美妙之处的,旋律感和舒适感同样不可缺少。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把最开始的剪切点选择在翻书动作已经开始的状态。
若把翻书这个动作分解成1~24个画面,那么就把最前面的3~4个片断剪切掉,作为开始的剪切点。
这种改变对于理解翻书的动作没有任何影响。
相反,还能表现出动作的旋律感和舒适感。
这种剪辑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其他影像中去。
四:电影剪辑的正确方法不是只有一个有一点希望大家不要误解,那就是剪切点并不是唯一的。
书页翻到中间时可以作为一个剪切点,翻书动作快要结束的时候也可以作为一个剪切点。
(完整word版)电影制作与剪辑的要素和技巧

从影片素材到一部完整的电影作品,在剪辑上往往要经过初剪、复剪、精剪乃至综合剪几个步骤。
初剪是根据分镜头剧本,把人物的动作、对话、相互交流的情景等镜头组接起来;复剪是在初剪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修正;精剪是经过对画面反复推敲后,结合蒙太奇结构进行的更为细致的剪辑;综合剪是在全片所有场景都拍摄完毕,各片段都经过精剪之后对整体结构和节奏的调整。
在整个剪辑过程中,既要保证镜头与镜头之间叙事的自然、流畅、连贯,又要突出镜头的内在表现,即达到叙事与表现双重功能的统一。
影片剪辑时,镜头组接的一般规律(剪辑技术)(1)镜头的组接必须符合观众的思想方式和影视表现规律(2)景别的变化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般来说,拍摄一个场面的时候,“景"的发展不宜过分剧烈,否则就不容易连接起来.相反,“景”的变化不大,同时拍摄角度变换亦不大,拍出的镜头也不容易组接。
循序渐进地变换不同视觉距离的镜头,可以造成顺畅的连接,形成了各种蒙太奇句型。
主要方式有:前进式句型:是指景物由远、全、中、近、特过渡。
用来表现由低沉到高昂向上的情绪和剧情的发展。
后退式句型:这种叙述句型是由近到远,表示有高昂到低沉、压抑的情绪,在影片中表现由细节到扩展到全部。
环行句型:是把前进式和后退式的句子结合在一起使用。
由远-全—中—近—特,再由特—近—中—全—远,或者我们也可反过来运用。
表现情绪由低沉到高昂,再由高昂转向低沉。
这类的句型一般在影视故事片中较为常用。
(3)镜头组接中的拍摄方向,轴线规律在剪辑时,看拍摄的画面是否有“跳轴”现象(4)镜头组接节奏处理影片节目的任何一个情节或一组画面,都要从影片表达的内容出发来处理节奏问题。
下面说一些剪辑技巧传统剪辑也可称为剪辑的基本功。
其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保证镜头转换的流畅,使观众感到整部影片是一气呵成的;二是使影片段落、脉络清晰,使观众不致把不同时间、地点的内容误认为是同一场面。
因此,传统剪辑必须做到:①防止混乱。
剪辑的四种基本方法

剪辑的四种基本方法剪辑是一种常见的影视制作技术,通过对原始素材进行选择、组织和处理,使其符合创作目的和要求。
在剪辑过程中,有四种基本方法被广泛应用,分别是线性剪辑、非线性剪辑、交叉剪辑和跳剪。
一、线性剪辑线性剪辑是最早应用的一种剪辑方法,它是按照素材的顺序进行剪辑,呈现出线性的时间轴。
线性剪辑适用于故事情节简单、时间顺序连贯的影视作品。
在线性剪辑中,剪辑师需要根据剧本和导演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剪辑,将各个场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组织,使故事情节连贯流畅。
二、非线性剪辑非线性剪辑是现代影视制作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剪辑方法,它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素材数字化处理,可以随意选择和调整素材的顺序。
非线性剪辑不受时间顺序的限制,可以在时间轴上自由地组织和调整素材,使得剪辑师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创作。
非线性剪辑可以有效地提高剪辑效率,节省时间和成本。
三、交叉剪辑交叉剪辑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场景交叉剪辑在一起的方法。
通过将不同的场景进行交叉剪辑,可以创造出一种对比鲜明、节奏紧凑的效果,增强影片的张力和吸引力。
交叉剪辑常用于快节奏的动作片或悬疑片中,能够给观众带来紧张刺激的感受。
四、跳剪跳剪是一种将素材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剪辑省略的方法。
通过跳剪,可以突出影片中的重点情节或表达特定的意境。
跳剪可以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多信息,提高观影效果。
但是跳剪也需要注意把握好节奏和逻辑,避免影响影片整体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以上四种剪辑方法在影视制作中都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剪辑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创作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剪辑方法进行创作。
在剪辑过程中,剪辑师还可以运用一些技巧和手法,如过渡效果、音效处理等,来增强影片的艺术效果和观赏性。
剪辑是影视制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四种基本剪辑方法线性剪辑、非线性剪辑、交叉剪辑和跳剪,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剪辑师需要根据创作目的和要求,灵活运用这些方法,通过选择、组织和处理素材,将影片制作得更加精彩。
影视常见表现手法

影视常见表现手法
影视作为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通常会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吸
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传达故事情节和情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视
表现手法:
1. 连续剪辑:连续剪辑是指通过快速切换不同的画面,来表达
情节的发展和动感的效果。
这种手法常用于动作片和快节奏的场景,可以增加紧张感和刺激感。
2. 缓慢镜头:通过减缓画面的速度,缓慢镜头可以突出某个重
要的瞬间,让观众更加关注细节和情感。
这种手法常用于浪漫片和
悬疑片中的重要情节或者场景。
3. 手持镜头:手持镜头可以增加影片的真实感和紧张感。
相比
于固定的镜头,手持镜头的震动和晃动可以模拟人眼的视角,让观
众更身临其境。
4. 抖动镜头:抖动镜头是通过剧烈晃动相机来营造紧张和动荡的氛围。
这种手法常用于恐怖片和紧张的追逐场景,可以增加观众的紧张感和焦虑感。
5. 变焦镜头:变焦镜头是通过调整镜头的焦距来进行画面的变化。
这种手法可以在不改变相机位置的情况下,改变观众对画面的焦点和关注点,增加戏剧效果和意义。
6. 镜像镜头:镜像镜头是通过把画面左右对称来表达角色的内心冲突和对立。
这种手法常用于表达主角内心的分裂和对立,以及故事中的转折和冲突。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影视表现手法,不同的影片会根据情节和需要选择不同的手法来传达故事和情感。
影视手法的运用可以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使影片更加生动和有趣。
第四章 镜头组接原则

⑤ 实例:《黄土地》主人公出场
B、后退式句子
①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 ②为了突出重点,用特写指导兴趣点强调出来,造成先声夺 人的效果。使人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然后再向外扩展,逐步 展示全貌。 ③是一种比较吸引观众的叙述方法。 ④也要注意变形运用。 C、环形句子
可以是先表现情绪由低沉到高昂,又逐步变为低沉(前进+
中景
中近景
(三)中景: 1. 画面表现:表现人物膝部发上的活动情形,能给人物表演以自 由活动的空间,同时人物又不会因此与周围气氛、活动地点脱 节。但人物整形象和环境空间降到了次要的地位,它更注重具 体的动作和情节。又可分为中景和中近景(人物半身:如开会 发言、两人交流感情) 2. 作用: ① 用作叙事性段落的描写镜头 ② 用以表现被摄主体的结构特征。
动作展现的环境。这种空间的构成要求能够通过局部空间组合表现事物 的全貌,真实自然,符合剧情和规定情境。 2、心理空间的营造 心理空间是心像化和情感化的画面影像空间,它不再是客观物质世 界的真实再现,也不仅仅是剧情展开的环境空间,而是人物的内心活动 和情感世界的物化形式。心理空间的画面,虽然只是空镜头,却能发挥 积极的写意作用,对于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境,刻画人物性格, 抒发情感情绪具有特殊的功效。
(二)电视的时间形态 1、时间的延伸 2、时间的压缩影片《公民凯恩》(49分钟处) 3、时间的冻结实例《泰坦尼克号》2小时21分处 4、时间的颠倒: 《泰坦尼克号》14分处、18分50秒处,20分处 5、时间的变速:镜头的变速处理只是一种外化的表意形式,它与 蒙太奇的处理存在一定的区别,它的叙述手法和节奏与通过剪
第四章
镜头组接原则与技巧
第一节 画面组接的逻辑性
一、生活逻辑与思维逻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 ——特技 content
画面附加技巧的种类 8.多画面(多银幕/画幅分割)
多画面就是在同一画幅中展现两个或两个以 上画面。
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划得变种。但是,它 又有优于划的特点,它可以在同一画幅内表现 完全不同的多时空、多动作、多种内容。多画 面也可以表现同一时间、不同空间所进行的故 事情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 ——特技 content
画面附加技巧的种类
9.定格画面 是将画面的主体动作突然变成静止的状态 它可以达到强调和渲染某一细节、某一人物 或某一物体的效果,从而为影视片中的某一类 特殊内容、特殊需要服务。 在影视片中,定格画面一般多用于影视片的 开头或结尾,作为字幕衬底使用。 片中运用定格强调某一人物,或某一物体时, 定格时间要短,主要起到强化的作用。
画面附加技巧的种类
②主体画面从头至尾是连续的,而叠印出的客 体画面是不连续的,内容是多变的。
客体3 客体2 客体1 主体1
客体4 主体1
第一节 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 ——特技 content
画面附加技巧的种类
(3).多幅画面叠印 这类附加技巧,是主体画面多变,不连续。 第一层客体画面随着主体画面的动作而变换, 第二层客体随着第一层客体画满内的动作变化 而变换。
第一节 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 ——特技 content
画面附加技巧的种类 7.倒正画面 将一个倒的画面,旋转180°,变为正画面, 而镜头中的人物继续活动,但剧情发生的时间、 地点都不同了。
采用这种技巧即交待了时间、空间的变化, 又使剧情合理地向前发展了。这种附加技巧一 般在喜剧片、闹剧片中较为多见。
第一节 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 ——特技 content
画面附加技巧的种类
10.画面叠印 画面叠印是指连个以上镜头复制在同一个画 面上,形成一个新的镜头画面。 它常用来表现回忆、想象、幻想、梦境,以 及表现思想混乱、时光流逝或各种各样繁杂现 象等等。
第一节 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 ——特技 content
第一节 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 ——特技 content
画面附加技巧的种类 6.翻转画面 一个镜头经过180°的翻转换为另一个镜头。
这种技巧在影视片中特别适用于反差性较强 的剧情对比。 对比性镜头,通过翻转的技巧形式,在很短 的时间里给观众留下两种天地、两种境遇、两 种情绪的反差,产生较强的艺术效果。
第一节 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 ——特技 content
画面附加技巧的种类
5.甩出,甩人 镜头突然从表现对象上甩开,或镜头突然 从别处甩到表现对象上。 由于甩的过程速度相当快,因而适用于快 节奏。
甩出、甩入得技巧在影视片中的运用是比 较多见的,它往往用在情节进展的关键时刻, 使原来紧张的气氛更加强烈。
第一节 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 ——特技 content
画面附加技巧的种类
4.划(划变/MASK) 影视片镜头中,前一个镜头画面渐渐划去, 而在划的同时,后一个镜头画面渐渐划入, 前后两个镜头变的过程是经过划的状态来实 现的。
其作用是在同一场戏和同一个段落或不同 时空和不同场景中分隔时间和空间,而且还 可以分别表现在同一时间内不同空间里所发 生的事件。
第一节 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 ——特技 content
画面附加技巧的种类
淡出和淡入在影视片中应用率很高,一般 情况下连在一起运用。标志影片中一段戏的 结束与另一段戏的开始,转换了时间与空间, 同时也省略了一些不必要的动作,简化了过 程,使故事情节连贯顺畅地开展,毫无跳跃 之感。
第一节 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 ——特技 content
第一节 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 ——特技 content
画面附加技巧的种类
1.显(渐显/渐明/淡入)
影视片镜头从全黑中渐渐现出画面,好比 舞台上的灯光自黑暗中渐渐明亮起来一样。
2.隐(渐隐/渐暗/淡出) 影视片镜头中画面由明亮渐渐隐去,直至 变成全黑,好比舞台上的灯光由明亮渐渐转 暗,直至全黑一样。
画面附加技巧的种类
3. 化(溶化/溶变) 影视片在前一个镜头尾渐隐中,同时后一 个镜头渐显入,直至上一个镜头画面完全消 失,下一个镜头画面完全出现,前后两个镜 头变的过程是经过溶变的状态来实现的。 作用是在同一场戏和同一段落中,或不同 场景和不同时空中分隔时间与空间。 由于它在溶变的过程中具有柔和性,所以 适用于比较缓慢或柔和的节奏。
影视艺术概论
第五章 影视片的三类剪辑手法 content
第一节 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特技” 第二节 无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跳切” 第三节 双技巧剪辑——混剪
第一节 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特技
运用画面附加技巧,是影视艺术的一种 表现手段,是影视片的一种剪辑手法。 这种有附加技巧的画面处理,直接关系 着影视片中内容、情节的变化,时空的省 略和延伸,场景的转换,季节的交替,人 物的成长,历史的变迁,科研的流程等一 系列蒙太奇语言准确性,是影视结构和影 视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体2 客体1 主体1 主体1 客体1 主体1 客体2 客体1 主体1
第一节 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 ——特技 content
画面附加技巧的种类
多幅画面叠印技巧主要表现混乱、繁杂、 概念、思绪等等。这种多幅画面叠印的技巧, 在影视片中不常采用。 运用这一附加技巧,一定要事先有周密的 设计,主体画面的动作与第一客体和第二客 体的画面动作要有机匹配,画面构图要协调, 造型因素要完美。要在似乎繁杂、混乱的画 面里,让观众看清、看懂所要表现的内涵。
客体3 主体1 客体2 客体1 主体1
第一节 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 ——特技 content
画面附加技巧的种类
(2).双幅画面叠印 ①主体画面从头至尾是连续的,叠印一个客 体画面也是连续的。
双幅画面叠印主要是表现幻想、比喻、暗示、 思索。
客体1
主体1
主体1
第一节 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 ——特技 content
画面附加技巧的种类
(1).单幅画面叠印 ①主体画面不连续,前一个主体镜头与后一 个主体镜头中间叠印一个内容连续的客体 画面。 这种叠印主要表现回忆、想象、梦境之类 心理活动。 客体1
主体1
主体1
第一节 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 ——特技 content
画面附加技巧的种类
②主体画面不连续,前一个主体镜头与后一个 主体镜头中间叠印各个不同的不连续的客体 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