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打扫卫生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打扫卫生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打扫卫生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北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第2课时打扫卫生

教学内容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第4~6页。

内容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设计的。教材结合“打扫卫生”这一情境安排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借助元、角、分的生活经验和前一节课的学习经验,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过程;第二个问题是借助元、角、分理解小数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解决余数补0的问题;第三个问题解决整数除法中含有余数,如何继续除下去的问题。为了体现学生学习小数除法难点的分散处理,教材接着在“试一试”中安排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解决的是“商的十分位不够商1,用0占位”的问题,第二个问题解决的是“个位不够商1,商的整数部分是0”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借助已有知识,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结合元、角、分的背景理解在余数、商中补0的意义。

2.在解决简单的问题中,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认识数学的价值。

3.在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4.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除以整数,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有余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除以整数,除到某一位不够商1时的计算方法。

教法与学法

1.在教法上,采用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以引导为主,放手让学生先学后教。

2.在学习方法上,以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尝试自学、讨论交流为主要方式进行学习。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用竖式计算。

9.6÷425.2÷643.2÷12

学生计算后,指导说一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品析

..................

..).的计算方法

.....,.为进一步学习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做............(.除尽

...:.复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好知识准备。】

.......

故事引入法:

开学了,五(1)班购置了打扫卫生的用具,买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买4个簸箕共花了24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18.6÷6、24÷4。

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

【品析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本节课的知识基础

就是整数除法和小数除以整数

.................

...,.这样可以快速实现对新知识的迁移。】.............(.除尽

..).的内容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探究小数除以整数,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的计算方法。

1.解决问题1:教师把情境预设B中的18.6改成18.9,引导学生列式求每把笤帚多少元。(1)估一估。

学生自己估一估,全班交流汇报。

(2)算一算。

师:18.9÷6的结果是多少?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各小组选代表汇报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有以下计算方法。

方法一:将18.9元分成18元和90分计算。

18.9元=18元+0.9元,18÷6=3(元),0.9元=90分,90÷6=15(分),15分=0.15(元),3+0.15=3.15(元)。方法二:用竖式计算,但遇到有余数的情况,引导学生添0继续算,教师结合竖式引导学生说明竖式中每一步的意义。

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

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元里有6 个3元,9角里有6个1角,剩余的3角可以换算成30分,30分里有6个5分,合在一起就是3.15元。

【品析

...............

....,.有效实现由旧知到新知的迁移。】...:.两种方法的对比重在加强新旧知

..............识的联系

2.解决问题2:教师把情境预设B中的24改成26,引导学生列式求每个簸箕多少元。

列竖式计算:26÷4。

(1)师:我们刚学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是整数除以整数,而且又除不尽,应该怎样算呢?

(2)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指导汇报,引导思考:为什么在余数2后面可以添0继续除?

【品析

..............,........................,.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究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解决小数除法中某一位不够商1的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5页“试一试”第一个问题。

师:这个算式和刚才计算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十分位不够商1。)

师:十分位不够商1应该商几?接下来又应该怎样计算?

组织学生讨论并尝试计算,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如果十分位不够商1,可以想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这一位上商0,再接着计算。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5页“试一试”第二个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因为平均每个玩具不到1元,小数的整数部分表示“元”,所以整数部分商0。

【品析

........,.易于学生接

..............方法和整数部分表示的实际意义

..............,.降低新知识的难度

...:.联系整数除法的计算

受。】

...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一:18.9÷6的商是3.15,当十分位商1后仍有余数怎么办?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继续除。

质疑二: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怎么办?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上商0,然后继续除。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中的题目。

第1题,配合问题串,鼓励学生再次经历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先读懂题意,列式计算,再用竖式计算,并说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第2题,侧重运用竖式直接进行计算。

第3题,配合“试一试”的问题串展开,鼓励学生再次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结合情境再次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第4题,借助计算时常见的错误,巩固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第5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小数除法的知识直接进行计算。

第6、7题,鼓励学生在新情境中,综合自己对于题意、运算的理解来解决问题。

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呢?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哪一位不够除时,就在商的哪一位上商0占位,然后继续除,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要在后面添0继续除。然后衔接下节课的学习任务,给大家留一个思考的话题:如果除数是小数,应该怎样计算呢?

六、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两次质疑和讨论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次内化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真正理解了。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哪一位不够除时,就在商的哪一位上商0占位,然后继续除,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要在后面添0继续除。但是少量学生在列竖式计算时,小数点对不齐,添0继续除时数位对不齐,这样会改变数值的大小,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接受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板书设计

打扫卫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