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临摹》课程教学大纲.doc
临摹山水教学大纲

临摹山水教学大纲临摹山水教学大纲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临摹山水画是学习绘画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模仿大师作品,不仅可以提高技巧,还能领略到山水画的魅力。
本文将探讨临摹山水画的教学大纲,介绍学习山水画的基本步骤和技巧,以及一些常见的错误和纠正方法。
一、学习山水画的基本步骤学习山水画的基本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观察、构图、临摹、创作。
1. 观察:观察是学习山水画的基础,要仔细观察大师作品中的山水形态、线条、色彩和氛围。
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山水画的构图规律、笔墨运用和意境表达。
2. 构图:构图是山水画的关键,它决定了整幅画面的布局和视觉效果。
在构图时,要注意山水画的主题和要表达的情感,合理安排画面中的元素,注重平衡和层次感。
3. 临摹:临摹是学习山水画的重要环节,通过模仿大师作品,可以学习到他们的技法和风格。
在临摹时,要注重细节的描绘和整体的把握,尽量还原原作的氛围和意境。
4. 创作:在掌握了临摹的基本技巧后,可以开始进行创作。
创作时要注重个人的表达和创意,不拘泥于临摹,可以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个人的艺术风格。
二、临摹山水画的技巧临摹山水画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以下是几点值得注意的要点:1. 线条运用:山水画中的线条非常重要,它可以表达出山水的形态和动态。
在临摹时,要注意线条的粗细、变化和节奏感,通过线条的运用来表现山石的质感和水流的流动。
2. 色彩运用:山水画中的色彩是表现气氛和情感的重要手段。
在临摹时,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层次,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现山水的明暗和远近。
3. 笔墨运用:山水画中的笔墨是表现意境和情感的关键。
在临摹时,要注意笔墨的运用和变化,通过墨色的深浅和笔触的轻重来表现山水的神韵和意境。
三、常见错误和纠正方法在临摹山水画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错误和困惑,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问题和纠正方法:1. 刻意追求细节:有些学习者在临摹时过于追求细节,导致整体的结构和氛围失衡。
国画山水临摹课程设计思路

国画山水临摹课程设计思路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国画山水的基本构图原则和技巧;2. 学生能够认识并运用国画中的笔墨技法,如皴、擦、点、染等;3. 学生能够了解国画山水中的色彩运用及表现手法;4. 学生掌握至少两种不同风格的山水画作特点及其代表画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国画山水临摹作品;2. 学生能够在临摹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笔墨技法和色彩搭配;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国画山水的兴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耐心、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3. 学生通过国画山水临摹,感受自然美,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知识传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在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激发兴趣、培养技能、提升审美为核心,旨在让学生在临摹过程中,掌握国画山水基本技法,提高绘画能力,同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通过具体可衡量的课程目标,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国画山水基础知识:- 山水画的起源与发展简史;- 山水画的分类与风格特点;- 山水画的构图原则与审美标准。
2. 笔墨技法学习:- 笔法的种类与运用;- 墨色的调配与表现;- 常见皴法、擦法、点法、染法的实际操作。
3. 色彩运用与表现:- 国画山水中的色彩搭配与渲染;- 不同季节、时间背景下的山水色彩变化;- 色彩在山水画中的情感表达。
4. 临摹实践:- 选取经典山水画作进行分析与临摹;- 按照教学进度,分阶段完成临摹作品;- 结合个人特点,进行创意性的临摹发挥。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参照教材相关章节,制定以下教学大纲:第一课时:国画山水基础知识学习,介绍山水画起源、分类及风格特点;第二课时:构图原则与审美标准学习,分析经典山水画作构图技巧;第三课时:笔墨技法学习与实践,掌握基本笔法和墨色运用;第四课时:色彩运用与表现,学习山水画中的色彩搭配与渲染;第五课时:临摹实践,选取经典作品进行分步骤临摹;第六课时:总结与展示,评价学生临摹作品,交流学习心得。
《山水临摹》课程教学大纲.doc

《山水临摹》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临摹是学习山水画的基本功,山水画的学习自然是从临摹入手,本科阶段的学习应有大量的临摹课,尤其是低年级应以临摹为主。
因此,本课程设有临摹①、临摹②、临摹③、临摹④。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山水画材料工具的特征、用笔用墨的方法、皴法、树石法、云水法、点景法、设色法、构图法等基本方法,对不同作品的艺术表现、风格特征等有正确地认识。
同时辅以史论、画论等理论学习,使学生能真正理解传统山水画,从而做到师古人之心而非死搬古人之迹,不断加深对山水画的认识,不断提高用笔墨表现山水的能力。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集体讲授与个别辅导、手授示范与多媒体演示、点评分析与艺术欣赏相结合贯彻于教学始终。
不同的临摹阶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总的原则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即刚进画室的低年级学生,先学习树石法等基本技法,然后再临习完整作品,临时要采取先繁后简的原则,这是因为低年级学生对笔墨的理解和用笔墨表现丘壑的能力有限,从简的范本入手容易愈画愈简,使画面空洞无物。
再后,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逐渐把自己对范本的理解和感受融入临作中。
到高阶段可以结合写生、创作的经验加入新的笔墨造型语言进行意临或自行组合。
同时,山水画自来就南北有别,南方山水重笔墨,用笔灵动自然,但有时因其对笔墨的过分追求而忽视丘壑结构;北方山水则刚好相反,注重丘壑结构,往往容易忽视笔墨的灵动与润泽。
鉴于此,临摹采取南北结合的原则,笔墨与丘壑并重。
并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山水画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时间多临摹。
学生作业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或以小幅为主或以大幅为主或大小相间。
三、教学年限与学时临摹①授课学期:二年级上学期周学时:20学时、总学时:60学时(3周)临摹②授课学期:二年级下学期周学时:20学时、总学时:80学时(4周)临摹③授课学期:三年级上学期周学时:20学时、总学时:120学时(6周)临摹④授课学期:三年级下学期周学时:20学时、总学时:60学时(3周)四、教学内容与进度临摹古代山水画作品范围临摹不能只局限于某家某派,凡画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可以作为临摹的范本。
山水画临摹教案

山水画临摹教案教案标题:山水画临摹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习山水画的临摹技巧和方法。
3. 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1. 展示一些经典的山水画作品,如中国古代山水画家的作品或现代山水画家的作品。
2. 准备一些山水画的临摹素材,包括山、水、树木等元素。
3. 提供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纸张、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山水画的概念和特点,解释山水画在中国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2. 展示一些山水画作品,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作品中的元素和表达手法。
主体:3. 解释临摹的概念,说明临摹对于学习绘画的重要性。
4. 分发临摹素材,并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临摹。
5. 指导学生观察素材中的细节和构图,帮助他们理解山水画的表现手法。
6. 指导学生使用铅笔或淡墨勾勒出素材的基本形状和轮廓。
7. 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色彩或水墨技法进行上色或渲染,使画面更加生动。
8. 鼓励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使作品更具个性。
总结:9.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临摹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10.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临摹过程,总结所学到的技巧和经验。
11. 强调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自然景观,以提升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尝试临摹不同风格和时期的山水画作品,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2. 组织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景观,并进行实地绘画创作。
3. 鼓励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或艺术展览,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临摹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 评价学生临摹作品的准确性和艺术表达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理解和反应。
教案撰写的过程中,我尽力为您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教案框架,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还需要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山水画课程教学大纲

山水画课程教学大纲在中国绘画传统中,山水画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意境,一直备受推崇。
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山水画不仅能够展现自然山水的美丽,还能够体现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
山水画作为一门艺术,需要学习者熟悉其基本技巧和传统意义上的审美观念,才能够真正领会其内涵和精神。
本文将介绍一份山水画课程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习者系统地学习山水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其对山水画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这个教学大纲可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 综述:介绍山水画的起源、历史演变和发展。
通过了解山水画的根源和历史背景,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山水画的艺术内涵和传统审美观念。
2. 基础技能:介绍山水画的基本绘画技巧,包括线条运用、习字练习、色彩运用等。
通过系统地训练这些基本技能,学习者能够掌握山水画的表现方式。
3. 内容与形式:讲解山水画中常见的景物、构图和主题。
通过学习不同山水画家的作品,学习者将能够理解山水画中的不同表现手法和意象。
4. 创作实践:通过实际绘画训练,学习者将运用所学的技巧和知识进行创作。
这个模块将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学习者将逐渐掌握不同难度的创作技巧。
5. 批评与评论:引导学习者学会欣赏、批评和评论山水画作品。
通过对优秀山水画作品的学习与分析,学习者将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
总结起来,这份山水画课程教学大纲将为学习者提供一条系统学习山水画的路线。
通过学习大纲中的内容,学习者将能够了解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知识、理解山水画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和审美观念,并能够进行山水画的创作和批评。
期望这份教学大纲能够帮助更多人爱上山水画,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绘画艺术水平。
《中国画山水》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画——山水》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2B0513课程名称:中国画——山水课程性质:专业实践基础课;必修课程总学时: 48 理论讲授学时: 4 实践学时: 44学分: 3适用对象:书法教育专业开课单位/教研室:艺术系书法教研室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属于书法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属于中国画门类中的一种,它是在学生已修美术学科基础理论(美术理论基础、中外美术史的前提下,辅助书法专业课程的开设,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让学生领会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笔墨、线条、用色等艺术语言,掌握适应小学书法和美术教育岗位需求的中国画方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实践能力,为以后的中国书画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侧重于实践教学,辅以理论补充,教授学生中国画临摹与鉴赏,基础技法及写生创作的方法与技巧。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概括介绍中国山水画临摹、欣赏和基础技法的专业课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基础理论,掌握中国山水画的临摹与鉴赏方法及中国画基础技法,为从事中国书画教育专业的学生奠定中国画绘画与表现的基础。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重点:1. 基本了解中国山水画发展概况;2. 熟悉中国山水画工具、材料、性能;3. 掌握中国山水画的临摹及基本技法;4、培养学生良好的中国山水画审美情趣和一定的欣赏水平。
本课程难点:1、中国山水画的笔墨、造型、意韵等基本技法的熟练运用。
2、中国山水画的欣赏。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方法以示范法、观察法为主,辅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结合历代名作欣赏引导学生思考,发掘其中的技能与艺术价值,并通过模仿性创作及研究性创作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加强学生的相关实践活动,如专业讲座、外出观展、学生画展等多种形式提高欣赏水平,调动学生学习和创作的热情,切实奠定学生的中国画基本能力。
五、教学时数分配六、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山水画课程教学大纲

山水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山水画 Landscape painting 课程编码:Z115045总学时/总学分:48学时/3学分理论学时/理论学分:48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美术学开课单位:文学艺术学院一、课程性质及目的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美术学专业专业教育课程的必修课。
2、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发展历史及当前的发展现状,掌握传统山水画的作画过程及山水画的写生方法,重点掌握树的画法、山石的画法、云水的画法和点景的画法,并能够根据写生的素材和已经掌握的笔墨技法进行山水画小品的创作。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山水画的基本规律 2学时第一节辩证的艺术观第二节独特的概括方法第三节程式化的表现方法教学要求本章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观、欣赏山水画独特的概括方法和程式化的表现。
第二章山水画作品的临摹 18学时第一节古代山水画作品临摹第二节近现代山水画作品临摹教学要求本章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传统山水画作品中的树、山石、云水、点景等构成元素的画法,了解近现代山水画家的风格特征并掌握其主要的绘画技法。
第三章山水画写生 10学时第一节山水画写生的重要意义第二节山水画写生的方法步骤教学要求本章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山水画写生的重要意义,掌握山水画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第四章山水画小品创作 18学时第一节山水画创作的三种过程第二节山水画构图的形式法则教学要求本章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山水画创作的一般过程,掌握山水画构图的形式法则。
进行山水画小品的创作练习。
三、参考教材《中国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山水画技法》段七丁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四、学习要求学生在开课前须准备本课程所需的临摹资料以及相关参考书籍,课余时间观看现当代著名画家出版的山水画教学视频。
利用期刊杂志和网络及时了解山水画的发展现状。
本门课程成绩以作品评定,计分方式为百分制。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 ,考试作品70% 。
《山水临摹与写生》课程教学大纲

《山水临摹与写生》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山水临摹与写生Copying and sketching landscapes二、总学时:64学时三、学分:3. 5学分四、课程性质:《山水临摹与写生》是美术学专业中国画模块的专业主干必修课程。
五、教学目的与任务:山水临摹与写生课程的学习旨在继承传统笔墨和写意精神,培养学生掌握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和表现形式,临摹后结合外出写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专业的山水画视法原则。
六、课程教学原则、方法与手段: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2、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3、通过名作赏析和学生习作讲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4、通过示范教学、名作临摹提高学生的表现技巧和表现能力。
5、通过外出写生将学生掌握的笔墨技法运用到实景当中。
七、教学内容、要求与时间安排:(-)山水画基本知识讲述(4学时)(二)、山水临摹(44学时)1、临摹的步骤2、用笔的方法3、墨色的运用4、从元人入手到明清一派,学生自行选择喜欢的作品临摹。
如元四家、吴门画派、四王等等。
作业要求:四尺整纸一张或一平尺左右小品四张。
(三)、山水写生(16学时)1、结合所选择临摹的名家作品,运用所学到的笔墨表现方法进行实景写生。
2、从简单的树、石等物象开始,单个进行写生。
3、利用中国山水画的特殊视觉方法,移步换景,对实际景物进行笔墨提炼与概括;懂得取舍,注意画面的虚实关系与黑白关系,可适当上色。
作业要求:一至两平尺左右小品四张。
(-)时间安排:八、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本课程的考察与考试为随堂考核科目。
成绩依据作业完成情况和水平进行综合评定。
采用100分制,平时作业成绩占40%,考试占60%。
共同构成考核成绩。
九、推荐教材参考书目:教材:《中国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版)。
参考书目:白雪石.编著.中国山水画技法.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
[2]《荣宝斋画谱.山水部分》——何海霞(5、27)、张大千(12)、白雪石(13、34)、宋文治(18)、陆俨少(20)、黄秋园(41)、梁树年(43)、陈子庄(46)等.荣宝斋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临摹》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临摹是学习山水画的基本功,山水画的学习自然是从临摹入手,本科阶段的学习应有大量的临摹课,尤其是低年级应以临摹为主。
因此,本课程设有临摹①、临摹②、临摹③、临摹④。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山水画材料工具的特征、用笔用墨的方法、皴法、树石法、云水法、点景法、设色法、构图法等基本方法,对不同作品的艺术表现、风格特征等有正确地认识。
同时辅以史论、画论等理论学习,使学生能真正理解传统山水画,从而做到师古人之心而非死搬古人之迹,不断加深对山水画的认识,不断提高用笔墨表现山水的能力。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集体讲授与个别辅导、手授示范与多媒体演示、点评分析与艺术欣赏相结合贯彻于教学始终。
不同的临摹阶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总的原则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即刚进画室的低年级学生,先学习树石法等基本技法,然后再临习完整作品,临时要采取先繁后简的原则,这是因为低年级学生对笔墨的理解和用笔墨表现丘壑的能力有限,从简的范本入手容易愈画愈简,使画面空洞无物。
再后,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逐渐把自己对范本的理解和感受融入临作中。
到高阶段可以结合写生、创作的经验加入新的笔墨造型语言进行意临或自行组合。
同时,山水画自来就南北有别,南方山水重笔墨,用笔灵动自然,但有时因其对笔墨的过分追求而忽视丘壑结构;北方山水则刚好相反,注重丘壑结构,往往容易忽视笔墨的灵动与润泽。
鉴于此,临摹采取南北结合的原则,笔墨与丘壑并重。
并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山水画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时间多临摹。
学生作业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或以小幅为主或以大幅为主或大小相间。
三、教学年限与学时临摹①授课学期:二年级上学期周学时:20学时、总学时:60学时(3周)临摹②授课学期:二年级下学期周学时:20学时、总学时:80学时(4周)临摹③授课学期:三年级上学期周学时:20学时、总学时:120学时(6周)临摹④授课学期:三年级下学期周学时:20学时、总学时:60学时(3周)四、教学内容与进度临摹古代山水画作品范围临摹不能只局限于某家某派,凡画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可以作为临摹的范本。
(一)中小幅或大画局部的临摹古代大师的小幅作品往往是精品,笔精墨妙,意境深邃,构思绝妙,临摹此类作品更容易把握古代大师的精神情感。
临摹范围如下:董源、巨然、范宽、李成、郭熙、南宋四家、赵伯驹、赵伯啸、元四家、明四家、清四僧、四王、龚贤、黄宾虹等人的作品。
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需要选择临摹。
(二)大画临摹范围1、五代巨然《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图》《丛林层崖图》(任选其一)2、宋代范宽《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任选其一)3、宋代郭熙《早春图》4、宋代米友仁《潇湘奇观图》5、宋代李唐《万壑松风图》6、元代王蒙《青卞隐居图》7、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长卷8、元代赵孟頫《鹊华秋色图》9、明代沈周《庐山高图》10、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青绿山水;明代仇英《桃源仙境图》青绿山水(选其一)11、清代石涛《山水清音》《搜尽奇峰打草稿》(选其一)12、清代龚贤《溪山无尽图》长卷(或局部)以上作品是山水画室的同学在工作室学习期间临摹的作品范围,每次临摹都在此中选。
(其他精品也可)第一章临摹①(60学时)教学要求:一、通过临摹使学生对笔墨法、皴法、树石法、云水法等技法有全面的了解和基本掌握,为进一步的临摹学习打好基础。
二、四尺六裁作业3幅。
教学内容:一、树石法临摹,以临摹《芥子园画谱》、小画或大画的局部为主。
二、讲解笔墨法和相应的画论。
第二章临摹②(80学时)教学要求:一、画面笔墨层次清晰气息准确。
二、除注重笔墨法外,还要注意画面的完整性。
三、完成小画2幅(四尺三裁以上)教学内容:一、临摹小画或大画的局部。
二、逐渐转入临摹大画。
第三章临摹③(120学时)教学要求:一、临摹大画,训练学生对大画的把握能力,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构图法则二、准确把握范画的笔墨气息、韵味等,并能够准确表达出来。
三、大画1-2幅教学内容:临摹大画,前三周以宋、元代作品为主。
后三周以明、清代作品为主。
第四章临摹④(60学时)教学要求:一、通过临摹是学生了解临创转化的重要性,并领悟、把握临创转化的要点所在。
二、完成大画1幅或小画2幅。
教学内容:教师选择历史上有代表性或学生自己选择有感觉的作品进行临创转化。
五、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一)考核方式课程结束由任课老师初评,工作室全体老师评阅审定(二)评分标准(学生成绩以百分制进行评定)1、作品完整深入、结体严紧、章法准确(占25%)2、笔墨精妙、表达准确(占25%)3、作品气息好、韵味足(占25%)4、作品数量多,质量好(占25%)优90-100分,良80-90分,中70-80分,差60-70分,不及格60分以下。
(三)计分方法1、作业成绩占80%;2、平时课堂表现占20%。
《山水写生》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画的创作从来就注重师造化的重要作用,山水花鸟画更是如此,“师造化”是成就一个画家的重要前提。
因此,写生就愈显得重要。
写生中,要了解中西方写生的不同观察方式,掌握山水画写生的观察方法,体会对大自然的真切感受,印证传统技法源于生活,并从自然中提炼归纳出艺术形式。
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自然中发现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现形式。
具体写生中不同年级有不同侧重,故本课程设有山水写生①、山水写生②、写生考察二、教学形式与方法任课教师慎重选择具有典型特色,景观丰富的地区进行教学,拒绝参观纪游式写生。
写生时教师采取个别辅导,集中观摩,并能以身说法,亲手作写生示范;结合实景欣赏分析名家名作,鼓励学生自行观察、感受写生对象,强调个人情感的投入。
鼓励学生就地完成写生作业,避免回校后照抄照片应付展览的现象。
写生中,长期作业与短期作业、水墨写生与钢笔铅笔速写或线描相结合,穿插进行,必要时进行默写。
三、教学年限与学时山水写生①授课学期:二年级上学期周学时:42学时、总学时:168学时(4周)山水写生②授课学期:三年级上学期周学时:42学时、总学时:168学时(4周)写生考察授课学期:四年级上学期周学时:42学时、总学时:126学时(3周)四、教学内容与进度第一章山水写生①(168学时)教学要求:一、通过写生训练学生观察自然、概括提炼艺术语言、用笔墨表现自然的能力。
二、使学生掌握山水画写生的基本方法。
三、写生作品要完整深入、有个人感受。
四、四周内学生完成层次丰富、完整深入的作品10幅(不小于四尺六开)、速写10幅。
教学内容:一、水墨写生,以单纯小景、片石丛树为主或以场面较小的写生为主二、速写写生第二章山水写生②(168学时)教学要求:一、写生时要求学生做到与自然交流,努力挖掘个性,积极探索个性化语言。
二、在保留生动性的基础上,力求作品完整深入,层次丰富。
三、四周内学生完成层次丰富、完整深入的作品8幅(不小于四尺三开)、速写10幅。
教学内容:一、较大场面的水墨写生。
二、速写写生。
第三章写生考察(126学时)教学要求:一、速记式再认识自然。
学生在三周内完成作品数量不限。
二、论文一篇,不少于3000字。
教学内容:根据毕业创作需要到各名胜古迹、博物馆、名山大川参观考察写生。
五、考试方式及评分标准(一)考核方式:课程结束由任课老师初评,展览后由工作室全体老师评阅审定。
(二)评分标准:(学生成绩以百分制进行评定)1、刻画深入完整,层次丰富(占25%)2、笔墨生动(占25%)3、有独特的生活感受,有个性风格(占30%)4、数量多,质量高(20%)优90-100分,良80-90分,中70-80分,差60-70分,不及格60分以下。
(三)计分方法1、作业成绩占80%;2、平时课堂表现占20%。
《山水创作》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它涉及面尤为广泛,是作者在艺术上综合素质的展现。
作者的艺术观念、生活阅历、审美倾向、知识结构、文化修养以及绘画技巧的高低决定着山水画的创作。
具体教学中,遵循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教学法,设有山水创作①、山水创作②,指导学生把在临摹、写生中的所学、所感、所想运用到创作中,同时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广开思路,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使学生确立自我,注重自我感受,勇于创造,懂得“笔墨当随时代”。
同时,要借鉴中外姊妹艺术的优秀成果,多多实践。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集体讲授与个别辅导、手授示范与多媒体演示、点评分析与艺术欣赏相结合贯彻于教学始终。
不同的创作阶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长期作业与短期作业、小构图小品与大幅创作穿插进行。
注重发现、引导学生的独特性,鼓励学生的独创性。
三、教学年限与学时山水创作①授课学期:三年级下学期周学时:20学时、总学时:60学时(3周)山水创作②授课学期:四年级上学期周学时:20学时、总学时:80学时(4周)四、教学内容与进度第一章山水创作①(60学时)教学要求:一、通过练习要求学生创作中要充分表现山水画的笔墨、造型、章法、空间关系、虚实关系、破立关系等等山水画的种种表现因素。
二、三周完成完整深入的作品2幅、小构图10幅。
教学内容:山水画的构图规律与山水画的水墨造型语言的训练。
第二章山水创作②(80学时)教学要求:一、要求学生在上学期创作的基础上,结合写生经验,加强笔墨语言的探求,强调作者的精神价值取向,突出创作的个性化语言表现。
二、四周内完成完整深入,有个性的作品,大画1幅,小幅作品2幅。
教学内容:山水画的水墨造型语言与空间表现的训练。
五、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一)考核方式:课程结束由任课老师初评,工作室全体老师评阅审定。
毕业创作由创作组老师审定打分。
(二)评分标准:1、画面结构完整,造型、章法正确(占20%)2、笔墨生动(占30%)3、有独特的个性风格(占40%)4、数量多,质量高(10%)优90-100分,良80-90分,中70-80分,差60-70分,不及格60分以下。
(三)计分方法1、作业成绩占80%;2、平时课堂表现占20%。
注:本教学大纲使用范围:供绘画专业国画山水花鸟方向使用教学大纲编写教研室:美术学院国画山水花鸟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