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天天读

合集下载

读经典书,做智慧人为主题的心得体会800字

读经典书,做智慧人为主题的心得体会800字

读经典书,做智慧人为主题的心得体会800字假期,我每天都会在家读经典国学,越读越觉有趣,越读越有智慧。

今天,我读的是论语十二章,其中有这样三句话让我受益浅,“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自《雍也》。这三句话让我明白了何为学习以及为何学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意思是:"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我以前学知识的时候很少往前复习,只是学过了就过了。孔子这句话告诉我,对于学过的知识,需要及时复习,否则就会很容易遗忘,就像没学过一样。经常复习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糊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我以前只是学习不思考,所以看上去是在学习其实只是学了表面,没有去深入的思考,没有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因此虽然学习却总是迷糊而无所得。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边学习边思考,善于思考,善于提问,善于质疑,这样才能让学习更有意义。“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意思是:"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我以前就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却没有爱好学习,没有投入地学习,也没以学习为乐趣,所以学习只是我要完.成的作业和任务而已,没有感受到学习给我带来的快乐。现在我知道了,我既要知道学习,还要把学习作为爱好,作为乐趣,把学习作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而不负担。这样才能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总之,天天读《经典国学》对我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让我学会学习,更让我学会做人。我同时也深刻意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是成长路上的巨大财富。我将会继续坚持读下去,也希望同学们跟我一起读经典国学,做智慧小学生!。

小学二年级下经典诵读

小学二年级下经典诵读

周周有经典天天诵美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周趣味成语——寓言故事成语诵读庖丁解牛 杞人忧天 黔驴技穷 夜郎自大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刻舟求剑 叶公好龙买椟还珠释疑1.庖丁解牛: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2.杞人忧天: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3.黔驴技穷: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4.夜郎自大: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

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6.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7.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

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8.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9.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10.买椟还珠:椟:木匣;珠:珍珠。

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家长签字:古诗赏析第二周暮江吟①[ 唐] 白居易一道残阳②铺水中,半江瑟瑟③半江红。

可怜④九月初三⑤夜,露似真珠⑥月似弓⑦圆润而晶莹,像真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全文赏析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经典的多读书读好书的演讲稿(通用8篇)

经典的多读书读好书的演讲稿(通用8篇)

经典的多读书读好书的演讲稿(通用8篇)经典的多读书读好书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淡淡墨香溢四月,卷卷佳书抵万金。

今天是四月二十三日,也是第二十三个世界读书日。

我想问:“同学们,今天,你读书了吗?”你也许会说:“读书?开玩笑,我每天都在读,都已经泡在书本里了。

”不,我说的读书,不是你的语文书,不是数学书,不是物理化学,也不是你的政治历史。

而是空闲时间,你手捧一本你喜欢的小说,诗歌,散文,亦或是其他。

沉浸其中,享受读书的雅趣......我知道,此时,你低头了,你无语了,你在心里愤愤的说:“开玩笑呢吧?同学,读书?功课那么紧,哪有时间,压力那么大,哪来的心情?”在这里,我想说,你周末在家少打几把游戏,就有时间了。

在学校把闲聊和谈恋爱的时间个缩短一半,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时间的。

而对于没心情,我想说,这世上谁敢以心情为代价去拼搏我们的人生?未来不会因为我们没心情而给予我们任何慈悲心怀。

演员张国荣在舞台上颠倒众生,形象多变,事实上,除了工作时间外,身为处女座的张国荣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宅男,若没有工作,大部分时间都会待在家里看书。

张国荣酷爱英国文学,在英国读书时专修莎士比亚与劳伦斯作品,得过英文朗诵比赛冠军。

他能随口诵出莎士比亚戏剧名段,喜欢读人物自传。

上海市绍兴路的汉源书店,对很多荣迷来讲都不陌生,1994年张国荣拍摄电影期间就经常跑来看书,2023年在上海举办演唱会期间又故地重游,张国荣爱读书的习惯练就了他儒雅斯文的气质,不断提升着他的修养和品味,霸王别姬里所饰演程蝶衣的一举一动都尽显着他的静和优雅。

同学们,我们市外高人,更是新一代的读书人,志存高远,只争朝夕。

我们要在学好课本知识后博览群书,读李白的潇洒,读苏轼的豪放,思索鲁迅的冷峻深邃,感味冰心的意且情长。

不要再以时间为借口,使其无所事事的时光,以书为友,坚定前行,因为阅读,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我们永远在路上。

读《经典天天读》有感

读《经典天天读》有感

读《经典天天读》有感固镇县杨庙乡大学生村官崔淮魁近日,有幸读得《经典天天读》之诚实守信篇,其中关于诚实守信的经典哲理使人如沐春风,感触良多。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

自古以来人们就以“信”来衡量人的品质,并以此作为标准来选择交往的对象,信者,众人聚之。

守信的人总是会赢得别人的信赖,也总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和他交往,使他在群体中取得地位,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与人交往不诚信的人,他的妻子儿女都不信任他。

一个人,如果连他最亲近的人都不信任他,又怎么能取得别人的信任,又怎么会有人愿意跟他交往,又怎么会有立身之地呢?更不用说发展的机遇了。

可见,诚实守信对一人是多么的重要!“诚者,政事之本”。

理政者若要管理好国事,必须守信于民,方能得政于民、四邦平安、国力昌盛。

商鞅徙木立信是流传千古的,我国古代关于得信于民进而是国力强盛的经典事例,这个故事明确的告诉我们诚信是理政者必备的品质,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对人民群众诚实守信,说到做到,不打折扣地兑现承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带领人民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否则,我们将失去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一个民族要想矗立于民族之林必以信为先,无信则无立。

一个国家要想魏立于世界必以信为先,非信则不固。

当今的世界是个多元化的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要求各国之间要不断的加强合作与交流,同时加强政治互信。

诚信的对待他国,必然赢得他国的信任,相互的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合作是相互发展的要求,发展是各国的目的,而发展了才能使国家稳定有序、繁荣昌盛,人民才能尽享发展带来的成果。

《经典天天读》是一位好朋友、一位好老师,她让人心悦诚服、赏心悦目,给人带来知识、哲理的同时又给你带来美好的心情,让你感受到经典的魅力!。

一年级经典诵读

一年级经典诵读

三字经简介《三字经》南宋王应麟作,明代以后至民国初期屡有增补。

涵盖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及伦理道德,言简意赅,非常方便儿童诵习,堪称“蒙学之冠。

”全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悌)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梁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俱。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乃孔伋(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中书熟,孝经通(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榖)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

诵读经典可以提高免疫力

诵读经典可以提高免疫力

诵读经典可以提高免疫力BJ瑶瑶妈M1M8(感恩虚受老师,感恩爱红老师,感恩第十届桃花岛校长们给我成长的机会有句话说的好:只有通过与别人分享,你的成就才有意义,你的自私才得以融解,你才会知足,感恩,心也才会安啊!所以分享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只要有妈妈和我约分享稿,我就要尽力写好,尽管我是学理科毕业的,没有太多的文辞修饰。

读经这一个多月以来,我感觉收获颇多。

最让我感觉惊奇的是,通过诵读经典,我的精力比以前更充沛,心情比以前更加愉悦,身体比以前更健康。

连孩子的免疫力都得到提高了。

我开始读《道德经》之前精神状态很差,每天睡9-10个小时,还是困。

自从读了经典,我变得有精神了,每天不再倦怠,睡眠时间也缩短了。

在我的女儿6岁之前,每年都要感冒3-4次,孩子7岁开始开始读经典之后,基本上没有感冒什么的了,即使有点小症状,稍微按摩,艾灸等,一下就好了。

诵读经典真是神奇。

前两年我一个同学的亲戚,肺癌中期,因为家在农村,没钱治疗,就停止了后续治疗。

他抱着必死的心态反而想得开了,就天天读经典,后来听同学说这个人居然完全恢复了健康。

我身边有好几个类似的例子,所以非常感叹经典的力量,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重拾经典,让断层从我们这里开始得到修复!只要我们认真去读,慢慢的就能体会到个中的奥妙《三国演义》一书有“读书去头风”的故事,曹操读了陈琳所写的讨曹檄文,刹时惊出一身冷汗,久遭困扰的头风病因此而“痊愈”了唐诗记事》中记载,有人居然因为读杜甫的诗而治好了疟疾。

更有人说:唐诗宋词似清风明月,读之可清肝泻火;经典小说等可开宣肺气,辛温解表;《大学》《论语》等儒学经典可养浩然正气;《心经》等佛学经典可调理五脏六腑,奇经八脉等。

可见读经不仅仅可以增长知识,更加神奇的是可以愉悦心情、调节身心健康!通过这一个多月的经典诵读,让我有了切身的体会我们有过孩子的妈妈一般都知道,3岁以下的孩子,哭完后经常会有一头汗,这就是声音的作用,宣发了肺气,还温辛解表。

经典天天读读后感

经典天天读读后感

经典天天读读后感《经典天天读》是一本启发人心的书,内容丰富而深刻。

在阅读后感中,我想先从书中最吸引我的几篇文章开始谈起。

首先,我被《小玛丽和奶奶》这篇文章深深吸引了。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奶奶之间的亲密关系。

奶奶用她的智慧和经验指导着小玛丽的成长。

通过奶奶的教诲,小玛丽学到了很多道理,比如如何关心他人、如何处理困难和逆境等。

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奶奶的智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了家庭中的长辈对我们的指导和关爱,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激发了我对家人的更多关心和感激之情。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强大的思维》这篇文章。

它告诉我们思维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思考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这个观点让我有了更积极的人生态度。

文章中的故事让我深思,我们常常被困难和挫折击垮,而忘记了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通过这篇文章,我意识到了自己思维的重要性,并决定将积极的思维方式融入我的生活中。

我相信,只要有积极的思维,我就能够面对任何挑战,克服任何困难。

此外,我还被《聪明的人很容易获得成功吗》这篇文章所震撼。

它告诉我们聪明并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成功还需要有毅力、决心和勇气。

这篇文章打破了我对成功的固有认知,让我意识到成功不是轻而易举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羡慕那些聪明的人,认为他们能够轻松取得成功。

然而,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有那些愿意付出努力和坚持不懈的人才能够真正取得成功。

这篇文章让我深深反思,使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成功的追求和努力。

总的来说,《经典天天读》是一本令人受益匪浅的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得到了很多启示。

这本书中的故事和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并激发了我更积极、更努力地去面对生活的动力。

我相信,只要我保持积极的思维,付出努力并坚持不懈,我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汲取正能量,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年级下册经典诵读

四年级下册经典诵读

经典天天读(四年级下册)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创作背景: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创作背景: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

《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

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初秋时节作者在所居地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应该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所作。

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创作背景:本诗于天宝八载(公元749年)诗人去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所作。

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天天读入则孝”主题班会实录学校:亳州十二中学教师:程永梅班级:六(1)班日期:2014年12月5日“经典天天读入则孝”主题班会实录亳州十二中学教师程永梅【活动背景】这几年来,全社会都在探讨做人的道德底线的问题,在物欲横流,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个人修养的今天,人的思想也是浮躁的,青少年的模仿性又是很强的,所以我认为中国的教育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就是许多家长和学生只重视学习成绩,注重升学,而忽视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导致孩子的思想意识越来越偏激,道德滑坡、品格沦丧,问题青少年越来越多。

厌学、上网、逃课、打架、抢钱甚至杀人的现象时有发生。

我认为这些现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圣贤文化教育,学习弟子规,学习中华美德故事,对于传承中华五千多年历久弥新的德教精神、清正社会风气、建立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非常有意义的。

看圣贤事、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让我们的孩子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设计理念】学校作为孩子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更应该是孩子德育教育的主导力量,因此我们应为学生创造氛围,大力提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孝敬父母”纳入对学生整体德育教育的重要范畴。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能体会父母的含辛茹苦,懂得孝敬父母,用行动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从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弘扬传统文化,学习文明礼貌。

2、学习《弟子规》,重视伦理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要先做人后做事。

3、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姐妹,帮助关心每一个人,爱护天地万物。

4、践行《弟子规》,争做文明学生,进一步推动学校的优良学风建设。

【活动时间】2014年12月5日【活动地点】六(1)班教室【参与人员】六(1)班全体学生及班主任【活动形式】观看多媒体、学生发表感言、感恩父母、结合自身感悟孝道。

【活动准备】1、提前布置主题班会内容,选出一位主持人,主持人准备好讲稿。

2、学生提前学习《弟子规》之“入则孝”内容,并能够背诵。

3、学生提前准备发言稿。

4、“学弟子规,做有道德得人”承诺书。

【班会过程】师:《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它教导我们: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与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它也是普通人都应学的良言,学习《弟子规》是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的首要任务,看圣贤事、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它能教育我们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今天,我们来针对学习《弟子规》,谈谈怎样才能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请主持人上台。

主持人:尊敬的老师亲爱的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近一个月以来,在教育局的号召下,我们积极响应,全班掀起了学习《弟子规》,争做文明中学生活动的高潮。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热情高,劲头足,用弟子规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修养,强化内在素质,学习《弟子规》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自己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吧!六年级1班“经典天天读入则孝”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下面请听一首歌:《父亲》:一、多媒体播放《父亲》同时放映一些图片(学生思考)。

主持人:听了这首歌,看着这些图片,结合《弟子规》,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或者有什么想对父母说的?请大家畅所欲言。

(学生纷纷发表看法)学生甲:这首歌我不知听多少回了,可每次听总是能让我泪湿双眼,我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从小大人们总是什么都是顺着我,把最好的都给了我,可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就认为那是理所当然,有时肖不顺心就对大人们大呼小叫,贪玩调皮甚至打架,不好好学习,给老师和父母添了不知添了多少烦恼,可他们依然对我不离不弃,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给无微不至的照顾,听着《父亲》,看着图片,想着弟子规,我知道了作为学生现在能对父母的“孝”就是好好学习,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学生乙:看着那些图片,我的心里酸酸的,我不想父母老去,可我们谁也抗拒不了自然规律生老病死,我想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孝顺父母,杜绝现在社会上儿女不养老人甚至还有孩子杀死自己亲生父母的现像发生,做一个有道德有孝心的人!学生丙:羊羔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财富。

让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学会感恩,尽已所能,答谢父母!学生丁:我想对我的父母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你们辛苦了!学生:我觉得每个人只有一个爸一个妈,现在作为学生当然孝顺他们也就只有好好学习,不让他们操太多的心,但当我们长大了,应该在他们都健在的时候,多陪陪他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到那时我觉得后悔也来不及了,我们现在的社会也许要做到“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有点困难,但只要父母健在,就不能让“回家看看”成为一种空谈或奢望,讲孝顺父母,不光是要为父母支付必要的生活费、赡养费,更重要的是要满足父母对于亲情的渴盼和对于情感的需求,或许就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或者哪怕是就在他们身旁呆上一会儿,也能让他们感到莫大的满足和愉悦。

主持人:大家说得都很好,母爱无价,父爱无言!再美的语言也不如动听的歌声和爱的行动。

同学们,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个微笑,一点进步,都是对父母的爱的一种无声的感激,现在就让我们说说就今天你将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学生纷纷发言): 我决定今天晚上回去我给父母洗脚;我回去以后给爸爸妈妈捶捶背我;以后再也不对父母大呼小叫的了即使他们不对;我回去帮妈妈洗衣服……主持人:感恩父母除了生活中的点滴外,还可以是当父母有任何需要时,你都应挺身而出;可以是现在就努力开始学习。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月圆是画,月缺是诗,悄然流逝的是时间,铭记于心的是感恩,学习了古人的孝悌故事,我们对感恩父母又有了怎样更深刻的理解呢?记下它作为我们的感恩语录,好吗?二、感恩之言学生1:你们是我心的依靠和归宿,有雨的日子是头顶撑起的一把雨伞,伤心的时候是为我们擦去泪花的手帕。

学生2:妈妈,您总像我寒冷时的一轮太阳,酷热时的一阵清风,饥饿时的一顿佳肴,干渴时的一场甘霖。

学生3:他们就如黑暗的一盏明光,失败时的一份鼓励,伤心时的一份慰藉,迷茫时的一个路标。

学生4:您是一片海,女儿是帆,前进的帆永远也驶不出父爱的港湾。

父爱如山,巍峨严峻,您使女儿努力登攀,您有多高,女儿只有用心才能体会得到。

学生5:感恩父母是一份孝心、一种美德、一种境界。

学生6:感恩乃是用我们赤子般纯金无瑕的心,去领受那付出背后的艰辛、期冀、关爱和温情。

学生7: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

学生8:感恩是小事中的大事,我们一定要努力。

学生9:感恩不应是一种要求,而应是一种习惯,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对亲人、朋友、同学时常抱有一颗感恩的心。

学生10:感恩莫过于尽自己所能让父母开心。

主持人:是的,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让我们时刻把感恩付诸实践吧,元旦即将来临,请同学们做一张感恩贺卡献给父母。

三、感悟“入则孝”(说说我的故事)主持人:学习弟子规我们知道,古人孝顺父母的事感天动地,想一想,我们是否做到了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兄友弟恭呢?找一找自己的不足吧,深刻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学生自由发言,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不足,并说出感悟)生一:我曾经很喜欢上网,可父母总是要管着我不让我上网,于是有一次周末我就偷偷的和同学一块去到网吧上网还偷了家里的钱,那天我们玩了通宵,可爸妈看我该回家没回家不知道我到哪去了,非常的担心,那是个寒冷的冬季,他们竟找了我一夜,妈妈有心脏病,经过那夜的折腾,身体更不好了,当他们找到我时,爸爸要打我,而我非常恼火,大呼道:同学家大多都有电脑了,要是你们有钱也买电脑,我能到网吧上网吗?把责任全赖在他们没钱上。

当时我看到了妈妈眼角的泪花。

现在学了弟子规,我知道了人和人之间要和睦相处,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不要比谁衣服华丽,重要的是衣着整齐、干净,财物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

身体不好,亲人会担心,如果在"德"这一方面中有了,亲人就会感到羞愧,做到《弟子规》里的这些,就懂得了怎么做人。

妈妈眼角的晶莹泪花我也将终生难忘,它洗涤了我的心灵,让我做一个纯洁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生二: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很困,一头倒在床上就睡着了,连被子都没盖。

没过多久我就被冻醒了,缩成一团,但又懒得起来。

这时门开了,妈妈进来了,先给我盖上被子,然后又关上窗。

我身上心里都感到暖暖的。

生三:我的父母是在外打工的,爸爸是位建筑工人,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可是在班里看到别的同学穿名牌,吃零食,花钱很大方时,心里很羡慕,曾经在心里埋怨父母,都是因为他们太没本事了,所以导致我在班里很自卑,觉得好像低人一等,学过《弟子规》以后,现在想想,自己的思想是多么可怕呀,多么不正确呀,因为自己的虚荣心而埋怨辛苦劳动的父母,从没想过父母挣钱是多么的不易,作为子女应该体谅父母,理解父母,不攀比,其实只要抬起头,堂堂正正做人,衣服干干净净,也没有谁看不起自己。

……主持人:听完了这两个故事我想起了孟郊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的确,我们成长的过程凝聚了父母多少的心血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应该铭记心头。

请让我们说一声:“爸爸妈妈,我们真的感激你们!”……主持人: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已经看出许多学生都有觉悟,希望同学们今后一定要孝敬父母,尊师爱友,时刻牢记《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做文明之人。

主持人:《弟子规》开篇就是讲孝悌。

孝是中国文化的根基。

我们有一句古语说:“百善孝为先”,作为00后的我们,常天被父母疼爱着,呵护着。

我们已经是中学生了,对父母,是否做到了尽孝?(学生思考)我提议我们大家共同来背诵“入则孝”的内容好不好?生齐答:好!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主持人: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爱让我们的生活洒满阳光,爱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希望。

父母用爱托起了我们的生命之舟,父母用爱滋润了我们稚嫩的心田,父母用爱温暖着我们整整一生。

同学们,请珍惜这份爱吧,因为这份爱只有今生没有来世;请把握这份爱吧,因为它会使我们成为世上最富有的人,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份开掘不尽的宝藏。

让我们的心永远和父母的心一起跳动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