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海底世界》教案
《海底世界》大班教案(精选15篇)

•••••••••••••••••《海底世界》大班教案《海底世界》大班教案(精选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底世界》大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海底世界》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尝试用橡皮泥制作水生生物。
2.喜欢和同伴合作表现海底世界的景物。
3.感受手工制作带来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橡皮泥、教师作品、课件。
活动过程一、导入老师今天请大家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要猜猜看这是哪里?二、引导幼儿讨论并认识各种海底生物及色彩1.识各种海底生物。
师提问: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归纳:小朋友们观察得细,海底世界很热闹,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生物,有小鱼、章鱼、海草、石头等。
2.识海底的各种颜色。
师:海底世界很美丽,有着许许多多的颜色,谁知道海底世界有哪些颜色呢?除了你看到的这些颜色,在你想象的海底世界里还会有什么不一样的颜色?三、出示教师作品,幼儿探索学习制作技能1.绍教师作品。
师:海底世界很神奇,老师也非常喜欢,还亲手做了一个小小的海底世界呢,你们想看吗?师:猜猜看老师的海底世界是用什么做成的?2.绍海底小生物。
师:老师做的这些海底小生物你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3.索学习制作技能。
你喜欢它们吗?请你仔细地摸一摸、看一看、猜猜它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团:团比较大的东西,比如鱼身、乌龟壳、章鱼头时要用两个手心来团,团比较小的东西,如眼睛、泡泡时用两根手指团就可以了,团好以后,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压一压、捏一捏,使它的外形变得光滑、漂亮。
搓:搓的方法也一样,可以用手心或手指,用力一定要均匀,这样搓出来的长条才好看。
衔接:要用衔接的方法把做好小生物的各个身体部位衔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小生物。
衔接时要先确定好位置,再把要衔接的部分重叠起来,重叠的部分要适中,最好还要用手轻轻地捏一捏。
《海底世界》大班教案

《海底世界》大班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海底世界》大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海底世界》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尝试用橡皮泥制作水生生物。
2.喜欢和同伴合作表现海底世界的景物。
3.感受手工制作带来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橡皮泥、教师作品、课件。
活动过程一、导入老师今天请大家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要猜猜看这是哪里?二、引导幼儿讨论并认识各种海底生物及色彩1.识各种海底生物。
师提问: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归纳:小朋友们观察得细,海底世界很热闹,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生物,有小鱼、章鱼、海草、石头等。
2.识海底的各种颜色。
师:海底世界很美丽,有着许许多多的颜色,谁知道海底世界有哪些颜色呢?除了你看到的这些颜色,在你想象的海底世界里还会有什么不一样的颜色?三、出示教师作品,幼儿探索学习制作技能1.绍教师作品。
师:海底世界很神奇,老师也非常喜欢,还亲手做了一个小小的海底世界呢,你们想看吗?师:猜猜看老师的海底世界是用什么做成的?2.绍海底小生物。
师:老师做的这些海底小生物你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3.索学习制作技能。
你喜欢它们吗?请你仔细地摸一摸、看一看、猜猜它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团:团比较大的东西,比如鱼身、乌龟壳、章鱼头时要用两个手心来团,团比较小的东西,如眼睛、泡泡时用两根手指团就可以了,团好以后,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压一压、捏一捏,使它的外形变得光滑、漂亮。
搓:搓的方法也一样,可以用手心或手指,用力一定要均匀,这样搓出来的长条才好看。
衔接:要用衔接的方法把做好小生物的各个身体部位衔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小生物。
衔接时要先确定好位置,再把要衔接的部分重叠起来,重叠的部分要适中,最好还要用手轻轻地捏一捏。
大班《海底世界》教案

大班《海底世界》教案大班《海底世界》教案1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熟练的绘画技能,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简单的绘画方式已不能满足大班幼儿的创作形式,沙子对于孩子来说是熟悉的,而沙画这种创作方式对孩子来说是新颖的,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
因此我以"给鱼儿穿花衣"为主题,选择比较新颖的沙画,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创作欲望,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来进行美术创作,体验沙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1.在探索沙画的作画方法中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培养幼儿丰富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玩彩沙激发幼儿对创意艺术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耐心、细心的作业态度和良好习惯。
4.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能力。
5.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6.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师:"寒冷的冬天到了,我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可是河里的鱼宝宝还没有漂亮的衣服呢,你们说,该怎么办?那你们想送一件什么样的衣服送给鱼宝宝呢?(幼儿自由回答)二、引导幼儿用多种材料装饰。
师:"看,我给你们准备了哪些材料?(纽扣、回形针、毛线团)孩子们,赶快去挑选自己喜欢的材料给鱼宝宝做花衣。
幼儿自由操作。
师:"做好了吗?赶快把你的鱼宝宝送回家。
(幼儿送小鱼)教师小结:"哇,小朋友们真能干!鱼宝宝们都穿上了花衣,漂亮极了,你觉得哪条鱼最漂亮?三、示范沙画。
师:"鱼宝宝们都变漂亮了,鱼妈妈也想穿上花衣。
你们看,今天,我想用这个(沙子)来打扮鱼妈妈,猜猜它是什么,用手摸一摸?(沙子)你们觉得沙子能不能打扮鱼妈妈,为什么?用沙子装饰出的画,我们就叫它沙画。
我要为鱼妈妈穿花衣罗。
看,这儿有哪些材料?(盒盖、胶棒、沙子)师:"先把鱼妈妈放到盒子里,躺躺好。
大班教案 海底世界9篇

大班教案海底世界9篇海底世界 1《海底世界》教案(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海底世界这篇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海底世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书中的语言说。
(小黑板出示景学生齐读。
)1、理解奇异、物产丰富2、海底的景色怎样奇异,物产如何丰富呢?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描写。
(生汇报板书)3、今天杨老师就要带着大家一起来听听海底的声音,看看海底的动物,欣赏欣赏海底的植物、了解了解海底的矿产。
体会这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齐读课题)(二)b 声音1导读:咱们先来听听海底的声音吧!可奇异呢。
读读第二小节把你感受到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用波浪线划下来读一读。
2 交流。
你从这小节的什么地方感受到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1)海面,海底宁静。
(海面上波涛汹涌,浪声如雷。
)(2)声音小。
窃窃私语,特制的。
(3)各种各样的。
点拨:让我们去听听,海底的动物都发出那些声音?(“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象在打鼾……”)师:老师和你们一样,也喜欢这句话,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积累的这句话和书中的比一比,你们觉得哪一句更好一些呢?(大屏幕出示: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嗡嗡,有的啾啾,有的汪汪,有的在打呼噜……)小节:因为把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用我们比较熟悉的小动物的叫声来比较,我们听起来就觉得很亲切,很熟悉。
)师:那你们试着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你们对这些小动物的喜爱,读出这些声音的有趣。
(指导朗读)指读三名同学,老师和学生对他们的朗读有适当的评价,最后全班有感情地齐读。
现在我们一齐用特制的耳机到海底去听一听(出示课件听声音。
)现在同学们想一想,海底除了这些声音还有可能发出哪些声音呢?请你们也用书中这种方式来说,好吗?(自己练习说)这些声音是哪里来的呢?引读。
总结:你们说得真好,在大海深处,有那么丰富的动物发出那么有趣的声音,多么奇异啊。
幼儿园大班《海底世界》教案

幼儿园大班《海底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海底世界的生物种类和特点,知道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学会画出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海洋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海底世界的生物种类和特点,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难点:让幼儿学会画出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并能够表达出它们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海底世界图片、海洋生物视频、画纸、画笔、彩泥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的照明和音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海底世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认识的海洋生物。
2. 观看海洋生物视频:让幼儿观看海底生物的生活片段,引导幼儿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 小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并说明原因。
4. 创作环节:教师发放画纸、画笔和彩泥等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海洋生物。
5. 作品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6.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培养他们的保护海洋环境意识。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听取幼儿在作品展示环节的分享,了解他们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 综合评估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带幼儿去海洋公园或者海边观察真实的海洋生物。
2.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海洋生物的保护意义。
3. 邀请海洋生物专家来园进行讲座,增加幼儿对海洋生物的认知。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安全,特别是在创作环节使用画笔、彩泥等材料时。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海底世界》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海底世界》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海底世界的一些常见动物和生物。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海底世界相关图片和海洋生物模型。
2.彩色纸、彩色笔、剪刀、胶水和其他美术工具。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通过图片和模型向幼儿展示海底世界的一些常见动物和生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这些海洋生物的特征和色彩。
步骤二:讲解(10分钟)1.向幼儿详细讲解海底世界中的一些常见动物和生物,如鱼、海龟、海星等。
2.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这些海洋生物的特征,比如颜色、形状等。
步骤三:示范与实践(15分钟)1.老师示范如何利用彩色纸、剪刀和胶水制作海洋生物的形状。
2.每个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选择一个海洋生物进行制作。
3.引导幼儿利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和彩色笔,为海洋生物涂上适合它们的颜色。
步骤四:展示与分享(10分钟)1.每个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海洋生物,并向其他同学分享其特点和创意。
2.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和赞美对方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步骤五:反思(5分钟)1.引导幼儿回想整个过程,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收获和困难。
2.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海底世界的感受和想象。
3.引导幼儿思考,如果能再做一次,他们会有什么改进和创新的想法。
四、教学延伸1.邀请幼儿家长参加作品展示活动,在班级展示幼儿的作品。
2.在班级角落设置一个“海底世界”主题的小角落,让幼儿可以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海洋生物。
五、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制作海洋生物时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通过幼儿的展示和分享,了解他们对海洋生物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幼儿对海底世界的兴趣很高,他们在制作海洋生物时踊跃发言,积极动手实践。
在反思环节,有些幼儿反馈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需要更多的老师指导和帮助。
针对这一点,我会在后续的课堂中加强个别辅导和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大班教案《海底世界》含反思精选

大班教案《海底世界》含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五章《海洋生物》的第三节《海底世界》。
详细内容将包括海底世界的生态环境、生物种类及特点、以及人类对海底世界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海底世界的生态环境,认识各种海洋生物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海底世界的生态环境、生物种类及特点。
难点:人类活动对海底世界的影响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海底世界图片、PPT、视频、实物模型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海底世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地方吗?”2. 新课导入:通过PPT和视频,介绍海底世界的生态环境、生物种类及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海底生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中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海底世界的生态环境岛屿、珊瑚礁、深海平原等2. 海底生物种类及特点鲨鱼、海龟、海星、珊瑚等3. 人类活动对海底世界的影响污染、过度捕捞、气候变化等4. 环保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海底世界的生态环境。
列举三种海洋生物及其特点。
分析人类活动对海底世界的影响。
2. 答案:海底世界的生态环境包括岛屿、珊瑚礁、深海平原等。
三种海洋生物及其特点:鲨鱼(凶猛、捕食者)、海龟(长寿、爬行动物)、海星(多臂、滤食者)。
人类活动对海底世界的影响:污染导致珊瑚白化、过度捕捞使海洋生物减少、气候变化影响海洋生态环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PPT、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海底世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海底世界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海底世界教案5篇幼儿园大班海底世界教案篇1一、设计意图:上周小朋友拿来一本关于海洋的书,班里的孩子对这本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大家总是聚在一起争论海底有什么东西,它们都长什么样子。
为了让孩子们对海洋产生更大的兴趣,增加幼儿的常识学问,我对“海洋“这个主题绽开了一系列的活动。
本次活动是一节美工综合课,在幼儿已根本熟悉海洋的根底上增加幼儿对海洋的兴趣。
让幼儿在欢快的气氛中加深对海底世界的熟悉。
二、活动名称:海底世界三、活动目标:1.感受缤纷绚丽的海底世界,萌发对海底世界的探究兴趣。
2.积极观看联想,大胆的表现海底世界的各种生物。
3.尝试用油画棒和水粉笔进展油水分别画的美术活动,体验“变鱼“过程带来的欢乐。
四、活动预备:1. 大排笔、蓝色颜料、油画棒,大张画纸、桌布、围裙、袖套2. 画有海底水草的背景图一张、海底世界ppt。
五、活动过程一、开头局部。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见过海底世界吗?在海底世界里有什么?““今日,教师今日带来了一张海底世界的图画,我们来看看海底世界里有些什么漂亮的东西。
“2、出示范画,引导幼儿猜想。
师:咦,海底的鱼都去哪里了呢?二、以变鱼的嬉戏形式讲解示范如何使用大排笔进展刷画,并引导幼儿观看海底生物的形状特征。
1、出示水粉笔,教师用“魔术笔“沾上颜料,刷在画纸上。
师:没关系,我这里有一只魔术笔,只要我把笔的毛在颜料里蘸一蘸,在盘子边上刮一刮,再在我的画上刷一刷,就能变出鱼来了。
2、讲解鱼的动态和形状特征。
提问:“你们看看我变出了什么?它的身体是什么外形的?它们在干什么?“小结:海底世界的鱼有的大有的小,有三角形的,有半圆形的,有圆形的,有椭圆形的,有的象香蕉形的,还有的是长长的弯弯曲曲的,它们不仅长的外形不一样,身上的花纹也不一样。
3、讲解油水脱离画的画法,提问:为什么魔术笔能变出鱼?小结:先用油画棒在画纸上画出鱼,然后用水粉笔沾上颜料刷在画纸上,当颜料遇到油画棒画出的图案时,图案就能显现出来了,这种画法叫油水脱离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海底世界》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缤纷绚丽的海底世界,萌发对海底世界的探究兴趣。
2.积极观察联想,大胆的表现海底世界的各种生物。
3.尝试用油画棒和水粉笔进行油水分离画的美术活动,体验“变鱼”过程带来的快乐。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准备:
1.大排笔、蓝色颜料、油画棒,大张画纸、桌布、围裙、袖套
2.画有海底水草的背景图一张、海底世界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见过海底世界吗?在海底世界里有什么?”
“今天,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张海底世界的图画,我们来看看海底世界里有些什么美丽的东西。
”
2、出示范画,引导幼儿猜测。
师:咦,海底的鱼都去哪里了呢?
二、以变鱼的游戏形式讲解示范如何使用大排笔进行刷画,并引导幼儿观察海底生物的外形特征。
1、出示水粉笔,教师用“魔术笔”沾上颜料,刷在画纸上。
师:没关系,我这里有一只魔术笔,只要我把笔的毛在颜料里
蘸一蘸,在盘子边上刮一刮,再在我的画上刷一刷,就能变出鱼来了。
2、讲解鱼的动态和外形特征。
提问:“你们看看我变出了什么?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它们在干什么?”
小结:海底世界的鱼有的大有的小,有三角形的,有半圆形的,有圆形的,有椭圆形的,有的象香蕉形的,还有的是长长的弯弯曲曲的,它们不仅长的形状不一样,身上的花纹也不一样。
3、讲解油水脱离画的画法,提问:为什么魔术笔能变出鱼?
小结:先用油画棒在画纸上画出鱼,然后用水粉笔沾上颜料刷
在画纸上,当颜料遇到油画棒画出的图案时,图案就能显现出来了,这种画法叫油水脱离画。
4、出示海底世界PPT,请幼儿观察海底世界各种鱼的形态和颜色。
“我海底世界的鱼是变出来了可是他们少了什么?我的笔魔力
还不够,所以鱼的颜色没有变出来,真正海底世界的鱼儿是什么颜色的呢?海底世界除了鱼还有什么呢?它们长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
”
小结:海底世界里的各种生物不仅形状长得不一样,而且颜色
花纹也不一样,有红的,有黄的,有蓝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三、操作部分。
1、提出操作要求。
(1)今天请每桌的小朋友合作画一幅海底世界,画的时候先商量一下你们要画什么海底动物?它们在干什么?谁在画纸的哪里画,
画面要怎么安排?最好大家画的都不一样,你们的海底世界就丰富了。
画的时候请小朋友先用深蓝色的油画棒画出喜欢的鱼和水草,再用其他颜色的油画棒为它们穿上漂亮颜色的衣服,涂颜色时要用力些,要把整条鱼都穿上美丽的衣服,然后再用大排笔刷上颜料就可以了。
(2)在涂色的时候大排笔蘸好颜料后要在盘子边上刮一刮,不然颜料会滴的到处都是。
(3)保持桌面和衣服的清洁,手脏了要及时擦干净。
2、幼儿分5组操作,每组幼儿共同完成一幅海底世界,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画出不同形态的鱼,并添画水草和泡泡。
四、结束部分。
展示幼儿作品,请个别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画,说说是什么鱼?它在做什么?请个别幼儿说说你最喜欢海底世界的哪个地方?为什么?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均对幼儿园美术教育做了全面具体的阐述,既要求幼儿园通过各种手段,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美的体验,丰富幼儿对美的想象、美的创造,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
且新《纲要》中又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
新鲜好奇,好动、好玩、爱做游戏是幼儿的年龄特征,也是幼儿的天
性。
因此这节美术活动《海底世界》我先以魔术笔“变鱼”的游戏形式吸引幼儿活动的兴趣,在变鱼的过程中,逐一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海底生物的外形特征,并用游戏的口吻想象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使幼儿一直保持着积极专注的状态,并且在变鱼的过程中向幼儿潜移默化地传授了油水脱离画的方法,并让个别幼儿参与帮助老师变鱼,使幼儿对这种绘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参与欲望。
接着我再让幼儿观察PPT中的海底生物,进一步了解了海底生物的绚丽多彩和多样性。
这次绘画我让幼儿采取小组合作用油水分离画的方法来创作海底世界,让幼儿体验了合作的快乐,最后我把海底世界连城一片,带领幼儿参观海底世界,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海底世界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从而使幼儿始终保持着兴趣和向往。
这次活动孩子们都能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海底生物,但由于是第一次进行小组合作用大张纸绘画,所以有些孩子画的鱼比较小,合作表现的比较少,不会和别的孩子一起配合完成一个故事,绘画时孩子还是自己画自己的,以后可以多采取这种形式活动,让孩子学会和别人合作。
小百科:海底指海洋的深水下面,海水和陆地的接触面。
海洋
面积约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里),近地球表面积的71%。
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
全球海洋一般被分为数个大洋和面积较小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