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

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
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

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

立竿测影是古代出现较早的时空观测技术,是指将“燊”(nie,即立竿)垂直立在水平地面,观测竿影方向和长度变化,从而测定方向和时间等。图1为2018年某日12时28分(北京时间)我国某地立竿测影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注:北京时间即为120°E的地方时。

1. 根据图文信息,推断该地最可能位于 (C)

A.北京(116°E)

B.拉萨(91°E)

C.长沙(113°E)

D.沈阳(124°E)

2. 下列诗句所述的地理现象与图示日期最相符的是( B )

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B.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D.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图2为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 图示季节,湖南省的气候特征是( A )

A.高温多雨

B.高温少雨

C.寒冷多雨

D.寒冷少雨

4. 有关图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B )

A.甲地位于中纬西风带

B.乙气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

C.丙地的风向为东南风

D.乙气压带的形成原因为热力原因

某研学小组为研究湖南某地坡耕地不同利用方式的水土保持效果,选取当地某径流区开展实验研究,根据当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设置3个实验组:(1)实验一组:种植百喜草,植被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约95%;(2)实验二组:种植大叶相思,植被盖度约75%;(3)对照组:裸地,适时除草。该实验以每次降雨过程为单位,监测2018年5月和8月多场降雨过程的相关数据。图3为该径流区三个实验点降雨与土壤流失量的关系图。

读图完成5-6题

5. 根据图文信息,可推知丙实验点的实验组是

( C )

A.实验一组

B.实验二组

C.对照组

D.无法判断

6.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对土壤流失量影响最明显

的水循环节是( B )

A.海水蒸发

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

D.植物蒸腾

湖南张家界地区曾经为海洋,之后该地沉积形成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受挤压在垂直方向上形成裂隙,出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沿裂隙侵蚀,形成了独特的“张家界地貌”。图4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 石英砂岩属于图中的( A )

A.甲类岩石

B.乙类岩石

C.丙类岩石

D.丁类岩石

8. 形成“张家界地貌”的主要外力是( D )

A.海浪

B.风力

C.冰川

D.流水

2019年“五一”假期,长沙某校组织同学赴陕西进行特色民居的研学旅行。在考察渭河平原的“半边房”民居时,听到当地人都说“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料省木材,遮风挡雨又耐寒,冬暖夏凉好运来”。图5为某同学绘制的“半边房”特色民居素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半边房”建成“高墙窄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D )

A.春季除潮

B.夏季防洪

C.秋季防霾

D.冬季保暖

10.“半边房”屋前栽种的树木,最可能是( A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高山针叶林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运营最大的支出项目是能源支出,温度稳定在20℃-25℃的洁净环境是数据中心服务器运行的基本要求之一。早期数据处理中心(技术指向型)的散热多采用空调制冷解决。近年来,水冷(通过水冷冷凝器与冷却塔提供的冷却水换热,利用冷却水带走热量)成为数据处理中心散热的重要途径之一。郴州资兴市依托东江水电站和稳定的冷水(5℃-13℃)把数据中心建到了水下,成为“华南绿色数据谷”。据此完成11-13题。

11. 早期数据中心的布局主要是接近( A )

A.科研机构

B.家庭用户

C.农业基地

D.旅游胜地

12. 资兴市将数据中心建到水下的主要目的(B )

A.室内采光

B.降低成本

C.防灾减灾

D.通风透气

13. 发展大数据产业对资兴市的影响是( C )

A.增加就业难度

B.加剧环境污染

C.促进经济发展

D.缓解能源短缺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为应对这种变化,我国正逐步完善各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图6为我1990-2005

年老年人口居住方式统计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有关我国1990-2005年老年人口居住方式变

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我国老年人口居住方式一成不变

B.我国老年人口大量地向城市迁移

C.与子女分居的老人占比逐年增大

D.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逐步减轻

15. 导致老年人口居住方式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D )

A.子女“啃老”问题愈发严重

B.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C.家庭“代约”影响愈发突出

D.我国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完善

表1为我国某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变化统计表。读表完成16-17题。

16. 有关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B.1980年以第一产业为主

C.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

D.2013年第二产业占比低

17.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可推知该市在该时期处于区域发展阶段的( A )

A.工业化阶段

B.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C.现代化阶段

D.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沙地的农民利用该地区地下水丰富的优势,通过打机井取水在沙地上种植水稻,实现了从过去单纯防沙治沙到如今治沙致富的有效转变。图7为科尔沁沙地水稻种植模式图。读图完成18-20题。

18. 科尔沁沙地水稻种植采用图示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D )

A.增加肥力

B.减少蒸发

C.阻隔风沙

D.防止渗水

19. 有关科尔沁沙地水稻种植对当地生态影响的叙述,正

确的是( C )

A.降低空气湿度

B.解决风沙问题

C.增加湿地面积

D.提高地下水位

20.为有效实时监测科尔沁沙地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情况,

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B )

A.北斗导航系统(BDS)

B.遥感(R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地理信息系统(GIS)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给美国大豆的价格和出口额带来

很大的影响。伊利诺伊州是美国主要的农业州之一,

大豆产量居全国首位,2018年大豆普遍滞销。图8为

美国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21-23题。

21、地区专门化生产是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的突出特色

之一。伊利诺伊州所属的主要农业带是( D )

A.小麦带

B.乳畜带

C.棉花带

D.玉米带

22. 甲河流域经过不断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已成为美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目前最适宜发展的工业是( A )

A.动力指向型工业

B.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C.市场指向型工业

D.原料指向型工业

23. 乙地区是美国重要的水果产区,影响其水果产量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是( B)

A.市场狭小

B.雨热不同期

C.暖流流经

D.热量不充足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处云贵高原,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煤炭资源量约有5000亿吨,有“南方的煤海”之称。几十年来,六盘水在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留下了植被破坏、采煤区沉陷等诸多“后遗症”。据此完成24-25题。

24.目前,六盘水市主要的生态破坏问题是( A )

A.水土流失

B.土壤盐碱化

C.大气污染

D.土地沙漠化

25. 20世纪的德国鲁尔区因煤而生,也因煤而衰,后经综合治理形成了如今新的绿色鲁尔,其综合治理经验对六盘水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 D )

A.加大采煤力度

B.减少环保投入

C.关停所有煤矿

D.调整产业结构

26. (10分)2019-2020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

现“无黑子”现象,又称“白太阳”,预示着

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图9为地球公转

及太阳光线入射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完成下列各题

(1)太阳黑子出现于太阳外部圈层的

(填“光球层”或“色球层),在“白太

阳”持续期间,太阳活动对地球无线电短波通

讯的干扰将 (填“增强”或减

弱)。(4分)

光球层减弱

(2)与甲日期相比,湖南省在乙日期时的昼长要 (填“短”或“长”)。EF、PQ两线中,表示昏线的是。(4分)

(3)有关地球由丙向甲运动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2分)

A.丙→丁期间,黄赤交角越来越大

B.丙→丁期间,长沙日出时刻越来越迟

C.丁→甲期间,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丁→甲期间,湘潭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长PQ B

27. (10分)2018年12月22日,印度尼西亚喀

拉喀托火山口(图10中甲地)在喷发时崩塌,火

山喷发物冲入巽他海峡,致使高达5米的巨浪冲

向海岸,瞬间卷走了400多人的生命。

图10为世界六大板块及相关地理要素示意图。完

成下列各题。

(1)造成此次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主要原

因是 (填“海啸”或“滑坡”),安第斯

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和 (填“美洲”或

“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2分)

海啸美洲

(2)该地荒漠反映了 (填“地方性

分异规律”或“垂直分异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填“地形分布”或“距海远近”)。(2分)

地方性分异规律地形分布

(3)说明丙海域洋流流向的季节变化特点,(2分)

夏顺冬逆

(4)根据所学地理知识,比较丁、戊两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4分)

③ a ① (选填代码①

28.(10分) 目前,“一区一副”已成为北京新的城市两翼。2017 年4月,在生态环境优良、现有开发程度较低的河北省雄县、客城、安新三县设立了雄安新区,以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城市副中心要处理好与雄安新区的关系,实现功能分工、错位发展。图11为京津冀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北京市级行政中心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通州的主要目的是

(填“控制中心城市规模”“提高中心城市等级”),与通州朴相比,雄安新区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填“基础设施完善”或“发展空间充裕”)。(4分) 控制中心城市规模发展空间充裕

(2)试从地理位置、土地、交通、生态环境中任选一个角度,分析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选址雄安新区的原因(2分)

靠近北京,发展基础好;低价低廉;交通便捷;环境优美。

(3)白洋淀是华北地区的最大湖泊,被誉为“华北之肾”。在雄安新区的建设中,如何合理开发利用白洋淀。(2分)

实行资源保护措施;严禁乱捕乱捞;发展旅游业。

(4)试分析雄安新区城市化过程对城郊农业的影响。(2分)

促进城郊农业的发展。

29. (10分 )图12为1950-2018年我国东部某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2018年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而人口增长率为6.2%。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影响早期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填“河流”或“气候”)1950-2018年城区面积的变化可直接反映的城市化标是。(填“城市人口占总人比重上升”或“城市用地规模扩大”)。(4分)

河流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在生态城市的设过程中,该市在甲处拟建自来水厂、乙处拟建火力发电厂,请选择一处判断其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2分)

甲合理,城区合理的下游。乙不合理,居民区上风向。

(3)近年来,该市将“调结构,去产能”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请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市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措施。(2分)

加快产业转型,发展第三产业。

(4)该市人口增长率远远高于人口自然增然长率,试简述这种人口迁移现象的成因。(2分) 该市经济发展较快。

30. (10分)我国南方地区为传统的水稻种植业区,生产条件优越。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种植面积小,近年来,能够在沿海难涂和内陆盐碱地生长的“耐盐碱水稻”(简称“海水稻”)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图13为我国部分区域相关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线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其南

北的地理环境差异明显,甲线以北地区的主要

耕地类型是 (填“水田”或“旱

地”)。目前,乙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终点

地区,机器人代替人工的情况突出,反映该地

制造业逐渐失去的区位势是

(填“劳动力成本”或“环境承载力”)。(4

分)

旱地劳动力成本

(2)与丙地的”海水稻”相比,分析丁地水稻

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

水热充足

(3)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试阐述建粤港澳大湾区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2分)

促进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2分)问题①:简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华北地区盐碱地的影响。

有利:合理利用可以缓解盐碱华不利:漫灌会加剧盐碱化

问题②:简述种植“海水稻”对治理沿海湿地的生态效益。

扩大湿地面积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8 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模拟试卷 本试卷共8页,70 小题,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60 分钟。命题学校:东莞市麻 涌中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 形码粘贴处” 。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50 小题,每小题1分,共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 A.水星凌日B.火星凌日C.木星凌日D.土星凌日 2. 元旦是指一年开始的第一天。此日相关的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半球春季的开始 B. 直射点向北移动 C. 地球在远日点附近 D. 北京昼渐短夜渐长 3.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卫星导航失效B.风力电厂增产C.生活耗能降低D.人口迁移加快 4.在我国城市住宅小区建设时,北方楼房间距应比南方更宽。其考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 拔高度B.正午太阳高度C.昼夜长短D.降水丰度 坐落在贵州省平塘县一个喀斯特地貌坑“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FAST)于2018 年9 月全部竣工,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如下图为建好的FAST 实景图。据此完成5-6 题。 “大窝凼”特殊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是 5. A. 风力 B. 流水 C. 冰川 D. 生物 6.“大窝凼”适合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建设的有 利条件是 ①地表不易积水②地势低平③降水丰富④人烟稀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017年湖南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及答案

科目:地理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姓名 准考证号 祝你考试顺利!

地理试题卷第页(共7页)机密★启用前 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7年1月,湖南某大学邀请英国牛津大学戴维斯教授来湘讲学。图1为戴维斯教授通过微信与马教授联系接机事宜的截图。完成1~2题。 1.根据戴维斯教授与马教授的微信聊天信息可推知,戴维斯教授飞抵长沙黄花机场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 A.13日05:00 B.13日21:00 C.14日04:00 D.14日12:00 2.戴维斯教授讲学结束后,计划去北极地区观察极光现象。极光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太阳辐射 D.太阳活动 2017年2月,多名地质学家撰文宣称在澳大利亚东面发现了世界第八大洲Zealandia,该大洲94%的面积浸没在海水中,只有新西兰南岛、北岛等小部分地区露出海面。新西兰CNS 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Zealandia海底蕴藏着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化石燃料能源。图2为Zealandia分布示意图,图3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处的洋流性质和流向分别是 A.暖流向南 B.暖流向北 C.寒流向南 D.寒流向北 4.按成因划分,能蕴藏化石燃料能源的岩石类型是图3中的 A.Ⅰ类岩石 B.Ⅱ类岩石 C.Ⅲ类岩石 D.Ⅳ类岩石 图4为2017年2月8日12:00局部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完成5~6题。 5.此时,甲地天气系统及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A.高压阴雨连绵 B.低压狂风暴雨 C.反气旋晴朗干燥 D.气旋晴朗无风 6.当乙处锋面系统在北京过境时,北京 A.太阳辐射大量增加 B.大气逆辐射将减弱 C.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D.地面吸引热量增多 2016年7月在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洼地建成了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大窝凼所在地区多岩溶漏斗、峰林、天坑及溶洞,图5为大窝凼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甲、乙、 丙、丁表示水循环环节)。完成7~8题。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2004年1月10日,上午8:30—10:30,共90分钟】 云南省2014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一张拍摄于清末和21世纪的中国家庭聚餐照。它反映了中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团圆饭”情结。这种情结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元代管理全国佛教僧徙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中央军署是 A、中书省 B、宣政院 C、行中书省 D、理藩院 3、某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某同学以新疆历史为研究主题,他应该选下列哪位人物为研究对象 A、左宗棠 B、邓世昌 C、刘永福 D、张自忠 5、“十年争战后,国共合作又……抗日中心,民主能自救……”陈毅的这首诗反映了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的有关事实。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一届人大召开 C、三大改造完成 D、一五计划完成 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体现这一思想的制度是 A、人民民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文宪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甲乙丙 A、甲图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1912年颁布 B、乙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C、丙图的颁布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D、三部法律文件在实践中完全实现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9、1953年新中国提出的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基本准则的外交政策是 A、求同存异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对外开放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下图是雅典公民大会上自由发言的情形。有资格参与这种场合发言的是 A、外邦人和全部公民 B、成年男性 C、广大奴隶 D、妇女 11、某宪法规定: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统率军队、决定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 会等大权。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的权力。该宪法是 A、英国的1689年《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2、2013年俄罗斯人民迎来了十月革命胜利96周年,十月革命,俄国虽然是帝国主义链条 上最为薄弱的一环,但有着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具有优越的发生革命的成熟条件。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无产阶级革命与农民革命相结合 B、沙皇君主专制在政治上十分落后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考试内容和要求1.宇宙中的地球 (1)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普通性:①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轨道面具有共面性,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并没有特殊的地方。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也没有其他特殊的地方,所以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的一颗行星。 特殊性: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原因:宇宙环境很安全;适宜的温度(原因在于:日地距离适中);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因为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液态水。 (2)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具体如下: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2.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3.工业的主要能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也是来源于太阳能。 4.太阳辐射能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罗盘针不能只是方向;3.极光;4.自然灾害。 (3)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自转运动特点及意义:P165,13-P166,20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

速度:赤道线速度最大,越往两级走越小,极点为零。除南北极点外地球各处都相等,为15度/小时。 公转运动特点及意义:P166,21~24 (4)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P166,25~26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书P72,学业水平测试卷P167,27,P184,1~4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书P69,P167,28-30,内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地壳运动是最主要的形式。 地壳运动分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产生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包括上升和下沉运动。 褶皱山:褶皱的基本单位为褶曲,褶曲分背斜和向斜。背斜向上隆起,向斜向下弯曲。背斜长发育为山,向斜常发育为谷地。背斜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向斜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背斜因为顶部受张力被侵蚀长发育成山谷,向斜因为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一)1.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立竿测影是古代出现较早的时空观测技术,是指将“槷”(nie,即立竿)垂直立在水平地面,观测竿影方向和长度变化,从而测定方向和时间等。图1为2018年某日12时28分(北京时间)我国某地立竿测影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注:北京时间即为120°E地方时。 1.根据图文信息,推断该地最可能位于 A.北京(116°E) B.拉萨(91°E) C.长沙(113°E) D.沈阳(124°E) 2.下列诗句所述的地理现象与图示日期最相符的是 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B.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D.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图2为局部气压带、凤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4.图示季节,湖南省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B.高温少雨C.寒冷多雨D.寒冷少雨 5.有关图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中纬西风带B.乙气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 C.丙地的风向为东南风D.乙气压带的形成原因为热力原因 某研学小组为研究湖南某地坡耕地不同利用方式的水土保持效果,选取当地某径流区开展草实验研究,根据当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设置3个实验组:(1)实验一组:种植百喜草,植被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约95%;(2)实验二组:种植大叶相想,植被盖度约75%;(3)对照组:裸地,适时除草。该实验以每次降雨过程为单位,监测2018年5月和8月多场降雨过程的相关数据。图3为该径流区三个实验点降雨与土壤流失量的关系图。读图完成5~6题。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第二学期基础知识复习资料_王琰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第一学期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高桥中学综合文科组(地理)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 <复习要点> 第五篇人口 专题16 人口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机械增长率= 迁入率—迁出率(单位:‰) 2、世界人口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特征(思考:两类国家主要位于人口发展模式的哪个阶段)

3、人口构成包括人口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职业构成和文化构成等方面。其中,衡量人口性别构成的主要指标是人口性别比,即指某一人口中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如人口性别比为103,则表示 100名女性对应103名男性。

4、人口金字塔是一种形象、直观地同时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的图像。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金字塔为增长型,发达国家为稳定型或缩减型。 (读图训练:在人口金字塔图内读取某国或某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数据) 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其政策

6、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众多、资源不足、环境承载力较弱。 7、我国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8、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 (1)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2)人口素质有待提高,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3)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4)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问题。 专题16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1、人口分布与迁移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有三种趋势:一是向平原集中,二是向沿海集中,三是向城市集中。

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思考: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人口稀疏区又在哪里)

2019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纲要

必修一 (一)宇宙中的地球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 星云和恒星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构成宇宙的主要物质形态 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饶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 级别:总星系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十分相似 普通性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有许多共同之处 安全的宇宙环境 地球 外部因素稳定的太阳光照 特殊性(存在生命) 距离适中地球表面均温22℃ 内部因素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水多以液态存在 体积与质量适中大气层的存在 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表面温度,促进表层物质运动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提供巨大能量,维持地球上生物的生存与发展 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 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主要类型:黑子, 耀斑 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对地球的影响产生磁暴, 极光 对气候产生影响 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 15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 速度 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 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速度角速度:1度/天,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近日点快,远日点慢线速度:30千米/秒

6,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自转: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23°2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公转:赤道平面 7,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时刻较早 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地方时换算:经度没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换算原则:东加西减 时区的划分:以经度每15度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区时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区时换算: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向东过日界线减一天 国际日期变更线:180度线向西过日界线加一天 北京时间=东8区时=120°的地方时≠北京地方时 8,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 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偏转原因:受地转偏向力作用 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 使地表水平运动 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规律赤道:不偏转 偏转 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 举例: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显著 9,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因 成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 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 四季的更替空间分布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 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 气候四季:3,4,5月春季 (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和能量交换 1,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及个圈层的主要特点 外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上,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地球圈层结构内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下,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结构:地壳全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地壳上层:硅铝层,是一个不连续圈层岩石圈的结构分层:地壳下层:硅镁层,是一个连续圈层 地壳特点:厚度不均,洋壳较薄,陆壳较厚

2016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2016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2016.6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限定用时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必须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山东号称“齐鲁”,这一称谓源自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曾经是百官之首。废除了丞相制度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3.近代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新学伪经考》 4.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 A.江西境内B.贵州境内C.陕西境内D.甘肃境内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村民自治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指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D.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7.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雅典在政治领域对西方社会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A.代议制度B.城邦制度C.民主政治D.法律体系 8.1967年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成立了 A.欧洲共同体B.上海合作组织C.欧洲联盟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9.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其探究主题应该是中国古代 A.农业的发展B.印刷术的改进C.商业的繁荣D.陶瓷业的进步 10.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从经济方面来说,宋朝面临着中国有史以来最明显的进步”。下列属于其“进步”表现的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1.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亿3千多万元,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这一 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外部条件是 A.民国政府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B.民国的建立激发了资产阶级投资热情C.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逐步实行A.农业合作化B.现代企业制度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它在苏联的实行曾经创造过非凡的成就,曾是20世纪中叶大多数新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竞相效仿的社会发展模式。”这里的“它”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凯恩斯主义 14.罗斯福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我誓为美国人民实现…新政?”。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太阳系中,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但又是一颗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下列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A.日冕B.极光C.太阳光D.黑子和耀斑 3.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 A.季节相同 B.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 昼夜长短相同D.地方时相同 / 4.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每天都重合 B. 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两者重合 C.晨昏线与经线圈永不重合D.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天两者重合 5.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是:() A.太阳辐射B.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辐射 6.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大气环流B.季风环流C.低纬环流D.热力环流 7.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信风带的是:() [ 8.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 9.地球上各种水体中,最主要的是:() A.海洋水B.湖泊水C.冰川D.地下水 10.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河流水和湖泊水B.地下水和冰川 "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11.某河流夏季流量较大,冬季干涸断流,它的补给形式主要是:() A.大气降水 B. 积雪融水 C. 冰川融水 D. 湖泊水 12.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欠的主要指标是:() 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蒸发量 C.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总量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13.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是:() A.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B.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 C.发生地震、山崩和火山D.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 14.表示地质构造的名称是:() A.火山喷发、板块碰撞B.地下热能、变质作用C.地壳运动、构造地震D.褶皱、断层 15.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A.风力B.冰川C.流水D.植物 16.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湖南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附答案

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图1为长沙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某住宅建筑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入射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当正午太阳入射光线为①时,有关该日湖南省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地昼夜等长B.正值梅雨季节 C.盛行东南信风D.湘江正处汛期 2.有关图中太阳光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时节气为冬至,③时节气为夏至 B.该地②节气时昼长比③节气时短 C.从②到③,入射屋内的光照面积增大 D.从③到②,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 图2为2015年某日14时东亚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3—4题。 3.此时,P地的风向可能是() A.西北风B.正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地受冷气团控制B.M地受亚洲高压控制 C.N地盛行下沉气流D.P、K之间锋面为暖锋 图3为北太平洋局部海域图。读图完成5—6题。 5.若以洋流模式图(图4)来表示该海域洋流分布状况,则甲、乙、丙、丁四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6.测潮数据表明,20世纪全球海平面升高了0.1—0.2米。下列措施有利于抑制海平面升高的是()A.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B.改变农业耕作方式 C.大规模砍伐森林资源D.过量使用煤炭资源 图5为某地水循环及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海绵城市”是指遇到降雨时能就近吸收、存蓄、渗透雨水,在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的生态城市模式之一。目前,长沙市正在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引起变化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 8.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A.甲处为背斜山B.乙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C.丙处岩石年龄最新D.丁处为流水沉积地貌 图6为横断山区高黎贡山南段西侧蝶类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古诗词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图中蝶类优势种群分布反映的 地域分异规律相似的是()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B.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10.与该山麓东侧相比,山麓西侧水热条件好,植被丰富,蝶类色彩艳 丽,种类数量较多,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脆弱性B.差异性C.有限性D.整体性 交通拥堵指数是指根据道路通行情况设置的综合反映道路网拥堵情况的概念性指数值。图7为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所绘制的2015年1月长沙市连续两日同一时段交通拥堵指数变化对比图。读图完成11—12题。11.下列时段,汽车平均时速最低的是 A.8日6—10时B.8日14—18时 C.9日4—7时D.9日16—19时 12.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是() A.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B.限制私家车出行 C.集中布局商业网点 D.错开上下班时间 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大迁徙,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图8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13.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 B.“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 C.“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 D.“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迁移 14.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D.政治因素 15. “孔雀东南飞”增加了对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压力。目前,为实现该区域 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快速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B.大量开发矿产及土地资源 C.实行产业转移及升级战略 D.扩大传统产业生产的规模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doc

基础义务教ff资料 2017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整理 地理1 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1 :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地月系 太阳系彳 总星系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2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

海王星) (2)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气)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 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两极 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考点: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3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共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汉武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2、中国古代设立军机处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3、《十二铜表法》是人类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成文法,它颁布于古代 A.罗马 B.雅典 C.中国 D.英国 4、英国光荣革命后制定《权利法案》的是 A.国王 B.议会 C.内阁 D.总统 5、法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斗争和多次反复,最终于1875年确立了 A.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君主专制 D.联邦制 6、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爆发于 A.1848年 B.1871年 C.1917年 D.1949年 7、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动这场战争的国家是 A.俄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8、洪秀全是从广东走出去的一位近代历史人物,他领导了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9、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 A.《人权宣言》 B.《资政新篇》 C.《共同纲领》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0、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的历史意义有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2018年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材料

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主要知识点: 1、天体的类型有、、、、、等。 2、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相互,形成天体系统。 3、请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 总星系 4、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5、请用图示意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名称和位置。 6、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是、、。 7、八大行星按照结构特征可以分为行星(包括、、、 )、行星(包括、)、行星(包括、)。 8、地球是太阳系中特殊行星的原因是。 9、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1)太阳光照;(2)八大行星。内部条件:(1)适宜的(原因:日地距离); (2)适合生物呼吸的(原因:地球有适中的和; 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化); (3)有水(原因: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不断产生的水汽逸出地表,形 成,最终形成原始的)。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主要知识点: 1、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球,主要成分是和。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成为。 3、太阳能量来源于。请写出反应过程。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直接为地球提供、资源; (2)维持地表,促进地球上的、运动和活动的主要动力; (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等矿物燃料来源于太阳能。 5、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从里向外依次是层、层、层。请用图示意。 太阳内部 6、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是(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层)、(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层)。 7、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是年。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干扰大气中的层,使地球上通讯受到影响,甚至;(2)使地球磁场出现“”现象; (3)两极地区出现。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第I卷(共50分) 注意事项: 1. 第I卷共25道题,共50分。 2. 第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写在试卷上的答案不得分 北京时间2015年7月24日0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发现一颗与地球相似指数为98的系外行星。这颗行星被命名为Kepler452b,位于其母恒星的“宜居带”内,恒星传递给行星的热量适中,行星表面温度适宜,能够维持液态水的存在。据此完成1?2题。 1.该行星表面温度适宜的原因是() A.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B.自转周期适中 C.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D.存在液态水 2.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这一发现时,东九区的区时是 A. 7 月24 日23 : 00 B. 7 月24 日1 : 00 C. 7 月23 日23 : 00 D. 7 月23 日1 : 00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此完成3?4题。 3.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最适用于我国的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珠江三角洲 4.每年12月7日前后为我国的“大雪”节气,北方地区经常出现降雪天气。该天气现象的形成最可能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控制 下图示意大西洋局部洋流分布。读图完成5?6题 5.流经甲处的洋流 ①自北向南流动②自南向北流动 ③为寒流④为暖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拉布拉多半岛北部是苔原景观,而同纬度的 卑尔根却是森林景观。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原 因是 A.拉布拉多半岛北部受西风带的影响大 B.拉布拉多半岛北部受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大 C.卑尔根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度大 D.卑尔根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大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推恩令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2. 某历史探究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据此推断,该研究课题可能是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C.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D.古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3.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思想不断解放。

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以下哪一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 4.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 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5.右图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 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B.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C.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 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6.《全球通史》说:“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指 A.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B.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复习提纲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中主要天体类型的名称: 恒星 、 星云 、 行星 、 卫星 、 彗星 、 流星体 ;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 恒星 、 星云 。(能够识别宇宙中各主要天体的类型) 2、星云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 大 、体积 大 和密度 小 的特点。 3、闯入地球大气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而燃烧,产生的光划过天空,这种现象叫做 流星 现象。降落到地面的未燃烧尽的流星体叫做 陨星 。(用语言描述流星与陨星的区别) 4、 太阳 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八颗行星 、 矮行星 和 众多的太阳系小天体 等围绕太 5、主要天体系统 6、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共面性 、同向性 、近圆性 。(读P6“太阳系示意图”观察) 7、太阳外部大气结构及主要的太阳活动 8、按行星的物理性质和距离太阳的远近进行分类(按照距日远近),可以分为 类地行星 (包括 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巨行星 (包括: 木星 、 土星 )和 远日行星 (包括 天王星 、海王星)。(比较各类行星的体积、质量、密度差异) 9、八大行星中,没有卫星的是 水星 和 金星 ;一天比一年还长的是(自转周期比公转周期长)金星 ;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木星 ;卫星最多的是 土星 ;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水星 。 10、冥王星质量和体积偏小,不能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的其他物体,因此被降级为 矮行星 。 11、地球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思考:哪三个方面的“适中”,对地球环境分别有什么影响?)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平均气温适中,有液态水存在 ; 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有适合的大气层;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周期适中→使地球上昼夜和四季更替节奏适中 。 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

湖南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及答案

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09年7月,我国长江流域观察到罕见的日全食天文现象,图1示意日全食发生时日、地、月位置关系,图中体现的天体系统有( ) A .太阳系、地月系 B .河外星系、太阳系 C .河外星系、银河系 D .河外星系、总星系 2.太阳外部圈层与太阳活动,对应正确的是( ) A .日冕层—耀斑 B .色球层—黑子 C .光球层—黑子 D .色球层—太阳风 3.化石是古代生物遗体、生存活动的痕迹被沉积物所埋没,经过“石质化”过程形成的。下列岩石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 A .岩浆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4.毛主席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中“水拍云崖”,反映了下列哪种作用( ) A .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 C .冰川作用 D .风化作用 5.对图2所示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 反气旋 B .北半球 气旋C .南半球 反气旋 D .南半球 气旋 6.下列辐射中,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 A .太阳辐射 B .大气逆辐射 C .地面辐射 D .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 7.2010年上半年发生的下列自然灾害中,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A .西南地区特大旱灾 B .我国北方大范围遭遇沙尘暴 C .湖南遭遇强降雨 D .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 8.图3为北半球某区域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9.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的重要目的是“节能减排”,下列做法不符合会议精神的是( ) A .提高能源利用率 B .废热回收循环利用 C .增加矿物燃料的使用量 D .开发利用新能源 10.2009年甘肃酒泉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突破200万千瓦,这顺应了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这种方向是( ) A .由木柴为主转向煤炭为主 B .由煤炭为主转向石油和天然气占优势 C .由石油和天然气占优势转向新一轮煤炭开发 D .由化石能源为主转向可再生能源为主 下表是非洲和欧洲某年人口增长的相关数据。读下表,完成11-12题。 11.非洲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B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C .“高—低—高”模式 D .“低—低—低”模式 12.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水平较高 B .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 C .资源贫乏,人口合理容量最高 D .人们的离婚率较低 13.图4是某发达国家与某发展中国家人均GDP 和人口密度示意图。下列工业中,最可能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是( ) A .飞机制造 B .电子装配 C .精密仪表 D .宇宙航天 14.下列关于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城市化水平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 B .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低 C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 D .发展中国家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5.电动公交车低碳环保、安静舒适,有利于减轻下列城市环境污染中的( ) ①噪声污染 ②光污染 ③水污染 ④汽车尾气污染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16.以长沙市、常德市(地级市)、耒阳市(县级市)为例,符合中心地理论的叙述是( ) A .长沙服务职能最高 B .耒阳服务职能最高 C .三市规模大小相同 D .三市服务范围相同 17.湖南某丘陵地区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 A .修建梯田,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B .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C .增产粮食,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 .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18.图5是某城市布局规划图,从环境因素考虑自来水厂应选址在(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19.关于区域的含义及主要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区域与区域间有显著的差异性 B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C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 .所有的区域均有明确的界线 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面积不断减少。1998年以来,经过综合治理,如今洞庭湖的面积扩大了五分之一。读图6,完成20-22题。 20.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由大变小顺序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乙→甲 D .乙→丙→甲 21.洞庭湖面积减少导致其作用发生变化,下列变化中最不可能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受损 B .提供的农副产品减少 C .航运能力下降 D .调蓄洪水的能力增强 高 图2 图7 图3 66.5°N 23.5°N 高 低 亚洲 太平洋 甲 图 1 图 4 图 6 图 5

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一)历史试题(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一) 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 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 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 C.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判例进行判决 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 2.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的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的程序 3.雅典每年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6000名陪审员,再以抽签的方式分配到10个法庭审案,以抽签方式参审案件,以秘密投票方式判决案件。它反映了() A.陶片放逐法的实施 B.雅典各部落轮流执政 C.雅典公民大会盛况 D.雅典公民的民主参政 4.据记载,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洋语、及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重则致杀身之祸。陈旭麓先生将其概括成“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这里的“某一时期”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5.“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这句话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浓厚的军事色彩 B.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民主性 D.专制独裁性 6.阅读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决定表中资金流动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规律 B.国际环境影响 C.国家经济政策 D.产业结构调整 7.一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1976年前后的荷兰,没有多少荷兰人会非常努力地工作。如果你曾试着工作过,但不喜欢,也可以停止工作。在富裕社会,人们不会因为变得更加富有而感到更幸福,与朋友和亲戚们在一起的时间才能带来幸福……而今欧洲国家正在禁止懒惰。我们现在都成了职业至上者。生活被重新定义为一场赛跑,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这种差异说明了() A.资本主义福利国家走向破产 B.西方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耗费了财富 C.经济政治危机的发生 D.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能力陷入困境 8.“1870年以后的三十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上述情况的出现是在哪一事件发生后() A.新航路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9.自大革命以来,法国就像一个政治制度的试验场,君主立宪制、君主制、共和制,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