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判断题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判断题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判断题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判断题唯物论部分

1、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

2、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正确说法: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并非相互依存。

3、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正确说法:意识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5、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只有正确意识才能反映事物本质;(错误)P38

6、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只有正确意识才对事物有反作用;(错误)P38

7、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P40 (错误)(正确的意识才对客观事物的发

展起促进作用)

8、意识能够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错误)P40

9、意识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错误)P40

10、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正确说法: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一定是正确);

1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正确说法: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12、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注意:颠倒了二者的特点。

13、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正确说法: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

14、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注意:规律不能等同于规律的表现形式

15、“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坚持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正确)P41

16、规律是客观的,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是成功的前提,违背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正确)

17、实事求是是按规律办事的前提;(错误)

18、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使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正确)

19、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错误)

20、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错误)

21、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范围是不可改变的;(错误)

22、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

23、因为规律是正确的(错误),所以我们必须把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正确)

24、规律是客观的,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是成功的前提,违背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正确)

认识论

1、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

正确说法: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2、认识既来源于直接经验,又来源于间接经验;注意: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认识的两种途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认识,都源于实践

3、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正确说法: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正确说法: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5、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正确说法: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注意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区别。)

6、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正确说法: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7、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必定会有不同的认识;注意:不一定是不同的,可能相同。

8、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

动。)

9、马克思主义等科学理论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

唯一标准。)

10、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11、物质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物质是意识的来源)

12、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正确的认识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认识起

消极作用

13、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颠倒因果关系)

114、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12、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注意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区别。)

15、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

础,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辩证法

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前对后错。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两种联系都是客观的)

4、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是无条件的。(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

5、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无条件的。

(该说法正确)

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注意“一定意义上”才是)

7、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8、发展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只有前进行上升性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9、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0、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

(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11、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就是发展。(前对后错。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但

只有前进性的量变引起质变才是发展)

1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前两句对后一句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13、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不是全盘否定)

14、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方向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在前进中有曲折。)

辩证法

1、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统一体中。)

3、哲学上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整体和部分关系。

(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能理解为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6、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说反了,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7、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前对后错。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8、一分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矛盾的双方是具体的、多样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好与不好两个方面)

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都是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者没有区别。

(前对后错。后者是有区别的:世界观依据有别,具体内涵有别)

11、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解决主要矛盾只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12、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

(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而且矛盾的主次双方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1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这是知识的混淆)

14、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缩小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内涵。辩证法的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辩证法部分

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错误),就具体事物而言,否认了联系的具体性、条件性,就整个世界而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联系的。(正确)

2、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错误)

3、人们可以根据已有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正确)

4、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随着人们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错误)

5、事物的联系不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创造;(错误)

6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正确)

7、整体功能总是小(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错误)P57

8、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正确)P58

9、部分决定整体;(错误)P57

10、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错误)p31

11、发展一定是质变(正确),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正确),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P66 (错误)

12、发展属于变化,变化也是发展;(错误)P63

13、量变不一定引起质变,质变一定是量变引起的;(正确)P66

14、运动就是发展;(错误)P31

15、只要有量变存在,就必然发生质变;(错误)

16、运动是相对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无条件的;(错误)p32

17、运动是绝对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有条件的;(正确)

18、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错误)

19、矛盾是无法克服的;(错误)

20、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P69(正确)

2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解决矛盾的关键;(正确)P74∕P83

22、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错误)

23、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凝固不变的;(错误)P73

24、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正确)都具有其优点和缺点;(错误)P67-68∕p72-73

25、对立统一是世界的普遍现象;(正确)

26、普遍和个别互为存在的前提;P69 (错误)

2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错误)P71

28、矛盾分析法就是一分为二看问题;(错误)

29、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错误)p71

30、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错误)

31、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普遍性也离不开特殊性;(正确)

40、“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其含义是特殊性包含普遍性;(正确)P72

41、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特殊性的总和;(错误)

42、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的发展;(正确)P67/P83

43、矛盾是一种联系,没有联系就没有矛盾;(正确)

44、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否认了矛盾,就必然否认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正确)P67/p83

45、发展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错误)

(应为辩证否定或称扬弃。)p75-76

46、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正确)P57/P48-49/P76 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说明社会意识有时取决于社会存在,有时不取决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归根结底都取决于社会存在)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是科学的社会意识。

(价值观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4、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所有的价值观都起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才起促进作用)

5、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上是衡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与否的两个标准。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如实的或歪曲的反映)。(正确)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决定;(错误)P87-88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是不可分的。社会存在依赖于社会意识。(错误)

4、错误的社会意识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错误)P88 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幻的社会意识,如宗教观,无论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它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5、所有的社会意识都能促进社会的发展;(错误)P88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不同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6、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如实反映;(错误)p97

9、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改革实现的,改革是

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P92

10、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P91-92

11、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P93

12、集体主义已成为我国每个公民的价值取向;(错误)P98

13、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界限难以划清;(错误)

14、解决目前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是阶级斗争;(正确)P91—92

15、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完全一致的;(错误)

16、坚持集体主义就不能获得个人利益,必须反对谋求个人利益;(错误)

18、先进人物只贡献不索取,因而人生价值大;(错误)P96

19、贡献是人生价值的主要方面,索取可有可无。(错误)p96

20、要实现人生价值就要牺牲个人利益。(错误)P98/P102

21、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处于首要地位;人的自我价值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正确)22、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的重要标志在于人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