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牙齿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牙齿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牙齿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咀嚼食物,还能影响到呼吸、咽喉和咀嚼等功能。
因此,牙齿的健康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而牙齿健康与全身健康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
1. 牙齿病与心脏病的关系研究显示,牙周病和心脏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牙周病是一种细菌感染疾病,它会引起牙龈炎、牙周炎和骨质疏松等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细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进而引发心脏病。
因此,保持牙齿的健康对于预防心脏病非常重要。
2. 牙齿病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表明,牙周病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
这是因为,牙周病引起的牙龈炎会造成全身的炎症反应,这会增加胰岛素抵抗性的风险,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可能性。
相反,糖尿病也会影响牙齿的健康。
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容易受到牙菌斑的威胁,因此患牙周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此外,由于糖尿病会导致唾液分泌减少,这也会增加口腔感染和蛀牙的风险。
因此,牙齿疾病与糖尿病之间也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3. 牙齿病与妊娠的关系孕妇的口腔健康对胎儿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孕妇如果有口腔疾病,如牙周病和蛀牙等,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
这是因为,患牙周病的孕妇很容易产生炎症反应,这会释放出一些生物化学物质,如细胞因子和前列腺素等,这些物质会进入到血液中,通过胎盘传递到胎儿身体内。
如果胎儿过多地接触了这些物质,就会增加出生缺陷的风险,包括早产、低体重儿和唇裂等。
此外,孕妇的牙齿健康也与妊娠期的糖尿病有关。
研究表明,孕妇如果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其患牙周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因此,孕妇需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及时治疗口腔疾病,有助于保护胎儿的健康。
4. 牙齿健康与老年痴呆症的关系牙龈病和牙周炎会导致口腔内的细菌向身体内部传播,这会加重炎症反应,并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此外,口腔疾病会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从而减弱口腔内细菌的清洁和冲刷功能,这也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牙周病与全身疾病的关联性研究

牙周病与全身疾病的关联性研究牙周病是指由致病菌引发的一系列牙周组织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龈后退、牙周袋形成以及牙齿松动等症状。
多年来,牙周病被认为与全身健康状况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各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临床观察,证实了牙周病与某些全身疾病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了一系列论点支持这一观点。
一、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多项研究发现,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和中风等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牙周病的炎症反应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功能的异常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致病菌和炎性因子的释放可能在牙周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研究结果尚未得到完全证实,因此,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仍有待更多的研究和证据支持。
二、牙周病与糖尿病的关联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牙周病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牙周病可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甚至加重糖尿病病情。
而糖尿病则可能增加患者患上牙周病的风险。
牙周病的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减轻并发症的风险。
尽管牙周病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具体的机制尚不清楚,还需要深入的研究来解析这一问题。
三、牙周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联牙周病可能与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肺心病等之间存在联系。
牙周病致病菌和炎性因子的进入呼吸道可能引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和进展。
一些研究还发现,牙周病治疗可以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复发率。
然而,目前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并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和研究来支持这一观点。
四、牙周病与妊娠相关疾病的关联许多研究显示,孕妇的牙周炎症可能与早产、低出生体重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有关。
牙周病菌进入血液循环后,可能引发身体炎症反应,进而影响胎儿的发育和母体的健康状况。
定期接受牙周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对于维护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牙周病与全身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尽管具体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牙周疾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牙周疾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摘要:牙周病患病率高,是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
全身系统性疾病可能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同时,牙周病也是某些系统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牙周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相互影响。
目前来说,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以及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牙周病;全身系统疾病;发生机制牙周病作为口腔最常见的疾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影响口腔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现已有许多证据表明,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是菌斑微生物。
其不仅是人群中最广泛流行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也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牙周病的发病率非常高,约为80%-90%。
在菌斑微生物与宿主发生反应,造成牙周支持组织(如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炎症和破坏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牙周病也能影响全身健康或疾病,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牙周组织的健康在受某些系统性疾患、全身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影响的同时,牙周疾病也是某些系统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1、牙周病的特点菌斑微生物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这是众所周知且被广泛承认的事实。
与此同时,牙周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宿主的防御反应。
所以,牙周病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细菌的不断侵袭和人体的抵御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所导致的慢性疾病。
口腔是一个相当复杂而独特的生态系统,迄今为止,发现约有800种不同的微生物存在于的口腔之中。
牙周组织比较特别,所以口腔微生物在牙表面面以菌斑生物膜的形式存在,是一种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群体,是细菌生存、繁殖的重要场所[1]。
牙结石积累、食物残留、修复不良等局部因素的存在是牙菌斑的积聚的重要加剧因素,同时增加细菌微生物的致病力,最后造成牙周组织的损害。
牙周病患者可能发生牙龈炎症出血、肿胀,牙槽骨不同程度的吸收,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或移位,最终可导致牙齿的脱落,影响牙齿的咀嚼和辅助发音等功能,从而影响患者的全身心健康。
浅论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间的关系

浅论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间的关系【摘要】根据近几年临床实验证明,在口腔疾病中,牙周病的危害极大,其不但是导致成人失牙主要原因,还与各类人体全身系统性疾病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为此,本文特通过对牙周病与各类全身系统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肺部感染、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着重分析牙周病对全身系统性疾病影响,揭示牙周病可能诱发或加重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潜在危险,以期为未来人们全身健康的维护与预防提供一定积极借鉴。
【关键词】牙周病;系统性疾病;相关性近些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与此同时不健康饮食方式与生活习惯同样也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导致了各类疾病的产生。
其中在口腔健康方面,牙周病已成为我国最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它同样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所公布全球口腔三大疾病之一,据统计,当前全球成人牙周病患病率为75.8%,是全球传播最为广泛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牙周病(periodontitis)是一种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其以菌斑微生物为始动因子,通过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与反应,进而引发宿主牙周支持组织炎症与破坏,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身体疾病产生影响。
下面我们就对牙周病与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间关系及可能相关机制予以深入探究。
一、牙周病与糖尿病根据相关研究证实,牙周病与糖尿病在致病机理上有着很多共通之处,首先,糖尿病对牙周病有诱发效应,糖尿病患者最为突出的高血糖症状为患者龈下菌群大量繁殖提供了营养温床,并且由于高血糖导致的患者代谢障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体中性粒细胞原有吞噬杀菌的功能,从而使得牙周附近致病细菌逐渐积累,引发牙周组织炎症,破坏牙周组织病变。
糖尿病严重患者,还有可能存在血管病变,导致牙周附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抑制了人体牙周病损愈合,致使牙周组织的进一步受到损害。
其次,牙周病作为一种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其对糖尿病有着一定的负面效果。
牙齿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牙齿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牙齿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它们不仅在咀嚼食物、发音和美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全身健康有着密切的关联。
一口健康的牙齿不仅可以保证食物的摄取和消化,还能预防许多全身性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牙齿健康与全身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保持口腔卫生的实用建议。
1. 牙周疾病与心脏病的关系牙周疾病是指由牙周菌斑引起的口腔疾病,如牙龈炎和牙周炎。
研究表明,患有牙周疾病的人更容易发展为心脏病。
这可能是由于牙周疾病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引发全身性炎症,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定期口腔检查是预防心脏病的重要步骤之一。
2. 牙周疾病与糖尿病的关系糖尿病和牙周疾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牙周疾病可以使糖尿病的控制更加困难,而糖尿病也会增加患牙周疾病的风险。
这是因为牙周疾病会导致口腔感染,使血糖水平升高,而高血糖又会加重口腔感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关注口腔卫生,保持血糖的控制,以减少牙周疾病对其健康的影响。
3. 牙周疾病与早产的关系孕妇患有牙周疾病会增加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
研究发现,口腔的感染和炎症会通过血流途径传播至胎儿,导致早产。
为了保持母婴的健康,孕妇需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定期接受口腔检查和清洁。
4. 牙齿健康与消化系统的关系牙齿在消化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健康的牙齿能够正常咀嚼食物,细化食物颗粒,有助于消化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如果牙齿存在问题,如缺失或龋齿,咀嚼功能将受到影响,导致食物无法充分消化,从而影响全身的营养吸收和健康。
5. 牙齿健康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口腔是人体最早暴露于外界的部位之一,它是细菌和病毒容易侵入的地方。
当牙齿和牙龈受到感染时,免疫系统会介入并释放炎症介质进行防御。
然而,如果长时间存在口腔感染,免疫系统将负荷加重,导致全身性免疫功能下降,易患感染和其他疾病。
综上所述,牙齿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要保持牙齿健康,我们需要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定期口腔检查和清洁,以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
牙周病学之10、11章(全身健康关系、预后和治疗计划)

第十章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 牙周疾病(感染)影响全身健康 • 全身状况影响牙周健康
微生物是牙周病的病因
• 约10~20种革兰阴性厌氧菌为主 • 问题
宿主对牙周病的易感性(或宿主的防御反 应)是决定疾病是否发生,进程和转归的 一个必要条件。
宿主的防御机制若能将细菌及其产物的毒 性作用局限或消除,则可能不发生牙周病, 或只有局限的轻度炎症。
强调自身的菌斑控制及定期复查,以维持 疗效
甲状腺 / 甲状旁腺紊乱
• 甲亢可能导致心动过速,心搏增高和心肌 缺血
• 控制不佳的甲亢患者不应接受牙周治疗 • 控制不佳的甲亢患者不应使用肾上腺素 • 甲低患者慎用镇静诱导药物(容易诱导过
深)
肾病
• 肾衰、肾移植、透析 • 最好在进行肾移植和透析前治疗牙科疾病
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HbA1c > 10%,仅提供应急外科治疗,需要 抗生素(青霉素等)预防感染
糖尿病
对糖代谢控制不佳或有严重并发症(如肾 病)者,一般只进行应急的牙周治疗,同 时给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已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按常规牙周治 疗,就诊尽量在上午(早餐及服药后1.5小 时),病重者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产物向远隔器官或组织转移,引起该远隔 器官的疾病或症状。
• Miller在1891年提出”人的口腔是感染病 灶’’
• 20世纪40年代以前, 病灶学说盛行,大量拔 除患牙
二、牙周医学的兴起 牙周医学是指牙周疾病与全身健康和疾病
之间有着双向的联系。
牙周病和全身健康的关系 1、 某些全身疾病和状况对牙周病的发生、
慢性肾衰患者应注意:
• 清除口腔感染,防止系统性感染 • 口腔卫生宣教 • 牙周治疗应以消除炎症和感染,有利口腔维护为
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

究 没 有为 牙周 病 导致全 身并 发症 提供 理论 依 据 。现
代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证据支持 口腔健康条件差 , 特别是有广泛严重的牙周病病人 , 同时患有其他 系
统 性 疾病 的风 险 增 大 , 心血 管 疾病 。 口腔 健康 不 如 良人 群 中冠 心 病 发病 风 险 较对 照 人 群 大大 增 加 , 因
v 121 No7 o. .
5 6 7
J1 201 u 2
.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 医学版 )
J u n l f o i i n e s y f A F( dc l ce c s o r a o gs c U i ri P Me i in e ) L ts v toC aS
病有着高度的相关性 , 如牙周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 中
风 、 尿 病 、 产 低 出 生体 重 婴 儿 及 呼 吸 道 感 染 等 糖 早 之 间 的关 系 已 经被 大量 报 道 n 目前, 周 病 与 全 。 牙 身 健 康 的关 系 已是 国 内外 医学 专 家 和 口腔 医学 专 家 的关 注 热点 , 综 述 阐述 牙周 病 与全 身 系 统性 疾 本
险因素 。
关键词 : 牙周病 ; 系统性疾病 ; 相关性 【 文章编号 】 0 5 3 2(0 20 — 5 6 0 29 — 7 02 1)7 0 7 — 5 【 中图分 类号】 6 9 R 1 【 文献标识码】 B
Th e a in hp o e id n a ie s n y t m i ie s s e r lt s i f r o t l s a e a d s s e c ds a e o p o d
牙周炎与全身健康的关系考点总结

牙周炎与全身健康的关系(一)牙周感染对某些全身疾病的影响:1.心脑血管系统牙周感染引起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0%-30%)。
牙周炎与急性心肌梗死和慢性冠心病(1.4倍),脑卒中(2.1倍)的关系近年来也得到证实。
2.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出生,可能与产妇患重症牙周炎有密切关系。
(7.5倍)发现其更多的伴放线杆菌、福赛类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螺旋体。
3.糖尿病血糖控制后,牙周炎的情况会有所好转。
彻底有效的牙周治疗也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用量减少,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
4.消化道疾病:牙周袋内可检出幽门螺杆菌。
牙菌斑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的“贮库”或胃病复发的来源之一。
5.呼吸道疾病:获得性肺炎与口腔菌斑微生物膜感染有关。
慢阻肺和慢支与牙周炎有密切关系。
牙周袋内厌氧菌可直接进入呼吸道,导致慢性肺部感染和肺功能降低,几率为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77倍。
(二)全身疾病和状况对牙周炎治疗的影响:1.糖尿病牙周治疗反应欠佳的患者,应考虑其是否有合并糖尿病的可能性。
对于糖代谢控制不佳或有严重并发症的,只进行应急的牙周治疗。
对经过积极治疗已控制血糖的,可按常规施以牙周治疗。
2.心血管疾病:对于曾在过去6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或处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状态的,只做应急处理。
对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有人工心脏瓣膜者,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感染,在接受牙周检查或治疗的当天应服药。
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得使用超声洁牙机。
3.凝血机制异常服用抗凝剂者,治疗前查血,操作应减少创伤。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严重肝炎者,需要在内科医师配合下,谨慎实施牙周治疗。
4.老年患者的治疗特点:治疗原则首选控制菌斑,消除炎症。
一般首选非手术治疗,不宜进行过于复杂的治疗。
可推荐电动牙刷、间隙刷等工具,定期维护治疗。
九、松牙固定术1)松牙固定的时机:软组织炎症得到控制干扰已消除2)松牙固定指征①在牙周治疗后,牙仍有松动,且松动牙妨碍咀嚼或有不适,需要固定;如松牙能行使咀嚼功能且无不适,说明该牙已具有适应和代偿功能,则不必固定;②如果患牙有继发性咬合创伤,导致患牙动度加重甚至继续移位,此即“进行性松动”,应做夹板固定,以增强功能,阻止病情加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上升。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1.内分泌紊乱及激素分泌改变
� 妊娠期龈炎
怀孕本身不会直接导致牙龈炎症 怀孕导致原有的牙龈炎症加重 妊娠期龈炎的发生率 50~100% 妊娠第2、3个月 牙龈炎症最严重 临床症状 极易出血 牙龈炎症明显 妊娠期龈瘤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1.内分泌紊乱及激素分泌改变
�
改变组织对局部感染的反应,菌斑更易聚 集,增加病情的进展速度。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1.内分泌紊乱及激素分泌改变
糖尿病 � 对于糖代谢控制不佳或有严重并发症(如。 肾病)的糖尿病患者,一般只进行应急的牙 周治疗,如急性牙周脓肿等,同时给抗生 素以控制感染。 � 对经过积极治疗已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 者,可按常规施以牙周治疗。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牙周病对糖尿病的影响
♦ 牙周基础治疗使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临
床情况明显改善的同时,龈沟液内的胶原 酶水平也显著下降。 ♦ 局部用米诺环素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牙 周炎,可使龈下细菌数减少10~10000倍, 牙周状况明显改善,血清中的TNF-α水平 显著下降,糖化血红素显著下降。 TNF-α 和HbA1c的变化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ler 1891年“人的口腔是感染灶” William Hunter 1900年 口腔微生物是导致一系列全身系统性疾病 的罪魁祸首。 牙龈坏死、根周脓肿、牙龈炎和牙周炎是 感染的病灶。 Billings 1911年 定名“感染病灶” 20世纪中叶以后,病灶学说被冷落和否定。
3、牙周细菌及其产物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 和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 炎症 ♦ 感染 C反应蛋白(CRP)升高 引发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产生组织因 子,促使血液凝聚 血栓形成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复习思考题
♦ 牙周病和全身健康之间的关系 ♦ 牙周医学(Periodontal Medicine) ♦ 病灶感染(focal infection) ♦ 牙周炎导致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可能机制
1999年分泌 ♦ 免疫功能 ♦ 心理因素 ♦ 系统性疾病 糖尿病 ♦ 环境和行为因素
吸烟
牙周医学(Periodontal Medicine)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牙周疾病和全身健康/疾病之间有着 双向的联系
♦ 推动了有关病因机制的研究 ♦ 要求研究出能识别两者间关系的新的诊断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牙周病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 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10~30%与牙源性感染或牙科治疗有关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牙周病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 急性心肌梗死和慢性冠心病 1. 口腔情况差,更多患者有牙周炎和牙髓根 尖周病。 2. 冠脉造影: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牙科感染 程度显著相关。 3. 牙科感染与发生新的冠心病急性发作或总 的死亡率均显著相关。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1.内分泌紊乱及激素分泌改变
女性激素的影响
� 青春期龈炎 ♦ 青春期,组织对菌斑的反应性较强。 ♦ 临床表现
牙龈组织炎症明显,呈暗红色水肿,炎 症程度往往超过了局部刺激物所能引起的 程度。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1.内分泌紊乱及激素分泌改变
� 月经期中的牙龈变化 ♦ 月经之前:牙龈出血,肿胀 ♦ 经期:原本就有炎症的牙龈,渗出物增加。 ♦ 经期至排卵前14天:唾液中的细菌含量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牙周病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 脑卒中
25%的脑卒中患者有牙科感染,而对照 组中只有2.5%。 牙周炎作为脑卒中的危险因子大于吸 烟,而且独立于其它已知的危险因子。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牙周病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 (Preterm and low birth weight, PLBW) ♦ 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体重小于2500g。 ♦ 分娩:羊水中的前列腺素水平达到一定程 度时,引发分娩过程。 ♦ 阴道感染—细菌及内毒素可上行致宫颈, 直接造成组织损害或引发前列腺素和致炎 因子的释放。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牙周病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4. Destefano(1993)2万人14年随访牙周炎患 者因冠心病死亡或入院发生率比无牙周炎 者高25%。 5. Beck(1996)牙槽骨吸收者发生冠心病的 几率为牙周正常者的1.4倍,发生中风者为 2.1倍。
牙周炎是冠心病及其急性发作的一 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外源性因素 (局部性促进因子)
牙周病
内源性因素 (全身性促进因子)
健康
始动因子---牙菌斑
牙周组织反应
宿主防卫机制
质和量
宿主抵抗力 组织修复力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大量的研究结果充分证明:
宿主防御反应-----易感性 (susceptibility)是决定疾病是否 发生,以及疾病进展和转归的一个 必要条件。
♦ 阻断疾病发展、重建功能和外形; ♦ 促进牙周组织再生。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牙周炎与全身疾病和健康的关系
♦ 口腔病灶感染学说
病灶(focus)
一个局限而具有致病微生物感染的组 织,本身可以表现或不表现症状。
病灶感染(focal infection)
病灶内的微生物或其毒性产物向远隔器官 或组织转移,引起该远隔器官的疾病或症 状。
有待解决的问题
♦ 牙周炎的存在及其严重性是否会影响糖尿
病患者的代谢水平?
♦ 为减少细菌滞留和减轻炎症而进行的牙周
治疗是否对控制糖代谢有益?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牙周病对糖尿病的影响
研究结果
♦ Ⅱ型糖尿病患者经彻底的SRP后,牙周情况
明显好转,同时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也减 少,糖化血红素(HbA1c)水平下降。 ♦ 机械治疗加抗生素(四环素族)口服,可 使龈下菌斑中的Pg减少,糖化血红蛋白水 平下降,且维持数月。
1、直接感染 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筋膜 层、骨髓腔等直接扩散。 2、细菌进入血液循环扩散 暂时性菌血症(bacteremia ),一般不会引起临 床症状(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作用)。
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
牙周炎导致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可能机制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 服用避孕药导致激素分泌改变而引起牙龈
组织的变化
♦ 避孕药的最基本成分:雌激素 孕酮 ♦ 激素改变使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增强
类似于妊娠期龈炎
♦ 服药时间超过半年—引起牙周组织的破坏。
心血管疾病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 对于曾在过去6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
或处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状态的患者,不作常规的 牙周治疗,或只作应急处理。
� 对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有人工心脏瓣
膜者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在接受牙周检查或治疗的当天应服用抗生素,对 牙周手术患者,抗生素的应用应延长至拆线后。
� 对带有某些类型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得使用超声
洁牙机等电子仪器,以免干扰起搏器的功能。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2.血液性疾病
所有类型的血细胞对牙周健康的维持都很重要
♦ 白细胞 ♦ 红细胞 ♦ 血小板
炎症反应,细胞免疫 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 氧气交换,输送营养 止血,恢复细胞功能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2.血液性疾病
� 白血病 Leukemia
♦ 特征:大量增殖的白细胞取代了骨髓
血液中出现异常数量及形式的 未成 熟白细胞 未成熟白细胞侵入肝脏、脾脏、 淋巴结及身体其它部位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牙周炎与消化道疾病
♦ 口腔和牙周感染部位的微生物可引发深部
器官的疾病。
♦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的
病原菌。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牙周炎与消化道疾病
牙菌斑是Hp的储藏库
♦ 牙周袋内可检出幽门螺杆菌。 ♦ 牙龈出血的部位检出率高于不出血处。 ♦ 牙菌斑中的Hp与同一患者胃中的Hp有相同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 龈下环境是细菌生存的温床
1.
2. 3. 4.
牙周炎病损龈下微环境中的G-菌及其毒性产物 可通过破损的或松散连接的沟内上皮进入牙周 组织并向周围组织扩散。 重度牙周炎患者,感染的牙周袋内壁面积约为 一个成人的手掌大小。 行使正常的口腔功能,日常的口腔保健和牙周 器械治疗均可引起菌血症。 机体针对这些细菌及其产物发生的广泛的血管 反应可能是牙周感染与一系列系统性疾病相关 的机制。
的基因型。 ♦ 同一家族成员的口腔和胃中也有相同基因 型的Hp。 ♦ 严格的牙周治疗可使牙周临床情况改善、 菌斑中的Hp减少,胃中Hp的根治率提高。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牙周炎与呼吸道疾病
牙周袋内的致病厌氧菌可导致 老年体弱者或长期住院的患者发生 肺部感染甚至肺脓肿。
牙周炎导致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可能机制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2.血液性疾病
大量增殖的白细胞取代骨髓,红细胞、 白细胞、血小板生成减少。
♦ 贫血:机体组织缺氧,组织变脆,极
易衰老
♦ 白细胞减少:增加机体感染的机会 ♦ 血小板减少:组织易出血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牙周病与PLBW
♦ 早产妇的羊水中,具核梭杆菌(Fn)的检出率
远高于非阴道病患者, Fn分离株更接近于 龈下菌斑中的菌株。
1999年国际研讨会牙周炎分类 牙周病与PLBW
♦ Offenbacher(1996) ♦ LBW妇女其牙周附着丧失程度大于NBW产妇 ♦ 重度牙周炎妇女生产LBW的危险度增高
♦ 有些从不刷牙或口腔卫生很差的人却不患牙周炎。
特异性菌斑学说
♦ 有些主要的牙周致病菌Pg、Aa等也能在牙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