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作文(读后感)读《图腾与禁忌》有感
图腾与禁忌读后感

由《图腾与禁忌》联想到我内心深处可能存在的情感冲突——解读现代人心理中的原始遗存我们举办的第一期“文化沙龙”中涉及的主要问题便是“饮食民俗”,大家发言十分积极踊跃。
在讨论过程中很自然的便谈论到关于祭祀的饮食民俗,当天与会的各位老师不约而同的向大家推荐了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这本书。
也许是因为王逍老师在给我们讲授文化人类学时曾经提到过“图腾圣餐”这个概念,抑或是这个概念本身就体现出一种人类内心深处的矛盾情感。
于是,作为一个内心深处极为矛盾的人,我对这本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第二天我就去图书馆把这本书找来读了。
这本书看起来很吃力,第一次看的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的一本很小很薄的橘色封皮的书,一边看一边记笔记,居然看了一周还多。
作为一个在所谓“现代文明”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我觉得自己的确很难将书中论及到的“野蛮民族”的思维、行为、仪式等理解的很透彻。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一方面为作者深刻的思想以及独到的见解所折服,这需要怎样高深的造诣才能将人类思维的深层领域挖掘出来,并将一个个难以解释的问题连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清晰地展现于世人面前,如同真实的洞察到了幼年时期人类的思想。
在作者的引领下,我对自己思想深处那些陈旧却依然清晰的记忆进行了了一次重现并对它们做了一下关于自我的分析。
另一方面,像我这样一个学术问题的初级思考者,对作者的某些观点还是会抱有不同的看法,当我绞尽脑汁也无法将自己的思想向作者的思想靠拢时,我便习惯于开始“批判”的读书,“批判”的思考问题,因为这至少证明对于该问题的理解已经存在我这样持不同观点的人了,不管是否科学,我想我总归还是有必要在这样一篇读后感中提出自己的看法的。
一、关于一个童年时期不解的梦弗洛伊德在论述图腾制度时提出“图腾就是父亲的替代者”,由此,他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论证原始人类与父亲关系的演变过程,他认为:“在原始人群中,父亲拥有对部落所有女性的占有权,他残暴并且充满嫉妒,驱逐他已长大的儿子们,于是,有一天,那些被父亲驱逐的兄弟们结合在一起,杀害并吞食了他们的父亲。
图腾与禁忌读后感

图腾与禁忌读后感《图腾与禁忌》是一部由法国作家克劳德·利维-斯特劳斯所著的人类学著作。
这本书以其对原始文化和宗教的深入研究而闻名,同时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在《图腾与禁忌》中,利维-斯特劳斯试图解释原始文化中的图腾和禁忌现象,并将这些现象与现代社会的文化和宗教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在读完《图腾与禁忌》后,我对原始文化和宗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利维-斯特劳斯在书中提到,图腾是原始社会中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或生物,被认为与某个族群或家族有着特殊的联系。
图腾在原始社会中是一种神圣的存在,它不仅代表着族群的身份和认同,还与宗教仪式和信仰相关联。
而禁忌则是对某些物品、行为或活动的禁止,这些禁忌往往与图腾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为了维护图腾的神圣性和纯洁性。
利维-斯特劳斯在书中指出,图腾和禁忌在原始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一种信仰和宗教的表现,还是一种社会秩序和规范的体现。
通过对图腾和禁忌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原始社会的文化和宗教,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同时,利维-斯特劳斯还通过对图腾和禁忌的比较分析,探讨了这些现象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和作用,从而为我们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特征。
在我看来,《图腾与禁忌》不仅是一部关于原始文化和宗教的学术著作,更是一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图腾和禁忌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演变,以及不同文化和宗教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同时,利维-斯特劳斯在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和见解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启示,使我们对人类文明和社会问题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总的来说,《图腾与禁忌》是一部富有深度和见解的学术著作,它不仅对原始文化和宗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还对人类文明和社会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原始文化和宗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这本书不仅对学术界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广大读者来说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图腾与禁忌读后感

图腾与禁忌读后感《图腾与禁忌》这本书,让我对于图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书中,作者通过描述图腾在不同文化中的作用,揭示了图腾对于人类社会和个体心理的重要影响。
同时,书中也涉及了一些与图腾相关的禁忌,使我对于图腾的神秘和神圣有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书中对于图腾的定义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图腾作为一种象征,不仅仅存在于原始部落的宗教仪式中,也贯穿于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图腾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精神支柱,它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文化认同。
在阅读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图腾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种宗教符号,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
其次,书中对于图腾的禁忌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于图腾有着不同的禁忌和规定,这些禁忌往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某些动物被视为图腾,因此在部落中被视为禁忌的存在,人们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定和禁忌。
这些禁忌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通过阅读《图腾与禁忌》,我对于图腾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图腾不仅仅是一种宗教符号,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和精神寄托。
同时,图腾的禁忌也使我意识到,图腾在人类社会中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仅存在于宗教仪式,更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中的图腾和禁忌,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图腾与禁忌》,我对于图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图腾不仅仅是一种宗教符号,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和精神寄托。
同时,图腾的禁忌也使我意识到,图腾在人类社会中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仅存在于宗教仪式,更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中的图腾和禁忌,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对于图腾和禁忌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更加珍惜和尊重不同文化中的图腾和禁忌。
读懂图腾作文

读懂图腾作文
嘿,兄弟,今儿个我们来摆一哈(聊一聊)关于“读懂图腾”这个作
文题目,用咱们四川话来说,就是要你深挖一哈那些古老图腾背后的故事,看穿它们眼睛里头藏的啥子秘密。
首先嘞,图腾这个东西,古时候的人些(人们)信它信得紧,觉得那
是他们祖先的魂儿,或者是保护神,能给他们带来好运和力量。
你想嘛,
为啥子好多部落、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有的画个龙啊凤的,有的整个虎
啊狼的,这些可不是随便乱画的,里头都有说道(讲究)!
然后,要读懂图腾,咱得先去了解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就好比说,
你看到一个部落的图腾是只老鹰,那你就得去想,老鹰在这个部落里头是
咋个被看待的?是不是象征着高远、勇敢和智慧?还是说有啥子传说故事,讲的老鹰如何救了他们祖先一命,从此就成了他们的守护神?
再进一步讲,图腾还跟信仰、生活习惯这些息息相关。
有的图腾代表
了部落对自然的敬畏,比如雨水图腾,就盼着每年风调雨顺;有的图腾则
是部落间区分彼此的标记,看到那个图腾,就知道是自家兄弟还是外头人。
最后,读懂图腾,其实也是在读懂人自己。
图腾里的故事,都是人编的,也是人信的。
它反映了人的追求、恐惧和希望。
所以,当你真正理解
了图腾背后的含义,也就好像透过了一面镜子,看到了古人心中的世界,
也看到了咱们自己文化的根和魂。
总而言之,读懂图腾这篇作文,就是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感受那些古老符号里头的温度和力量。
记得,别光看表面,要深挖,要联想,要把自己融进去,那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有味道,才打动人心。
禁忌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禁忌与中国文化读后感《禁忌与中国文化读后感》(一)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禁忌与中国文化的书,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以前啊,我对禁忌这个词的理解就是简单的“不能做”,可看了这本书才发现,这里面的学问大了去了。
比如说饮食方面的禁忌,原来在一些特定的节日或者场合,有些食物是不能上桌的。
这可不仅仅是因为口味或者喜好,更多的是背后的文化寓意和传统。
就像过年的时候不能吃粥,说是会穷一年。
刚开始我还觉得这也太迷信了,可仔细想想,这其实是老祖宗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希望新的一年能富足有余。
还有婚姻中的禁忌,什么属相不合啦,八字相冲啦。
以前我可能会觉得这纯粹是瞎讲究,但了解之后才明白,这是在过去那个年代,人们想要为婚姻求个美满安稳的一种心理寄托。
在丧葬方面的禁忌就更讲究了,从守灵的规矩到出殡的仪式,每一个细节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虽然现在很多简化了,但这也反映出了我们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读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走进了一个神秘的文化宝库,到处都是新奇有趣的宝贝。
也让我明白了,那些看似繁琐的禁忌,其实都是中国文化长河中的一颗颗璀璨明珠,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情感。
以后再听到别人说起什么禁忌,我可不会轻易地嘲笑或者忽视啦,而是会怀着敬畏之心去探究背后的文化内涵。
怎么样,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对这些禁忌文化感兴趣了呢?《禁忌与中国文化读后感》(二)亲人们,我来跟你们聊聊我读《禁忌与中国文化》的感受哈。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在想,禁忌能有啥,不就是一些古板的规矩嘛。
结果越读越觉得自己太肤浅啦!书里提到的好多禁忌,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就拿居住来说吧,房子的朝向、布局都有讲究。
以前觉得这是瞎折腾,现在才懂,这是为了住得更舒适、更吉利。
比如床头不能对着窗户,说是容易受风生病,其实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还有好多关于节日的禁忌,端午节不能说“快乐”,要说“安康”,刚开始我还不理解,读了之后才知道,这是因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是个比较庄重的节日。
狼图腾读书心得高一优秀作文1000字5篇

狼图腾读书心得高一优秀作文1000字5篇《狼图腾》是由姜戎创作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陈阵在内蒙古草原插队时与草原狼、与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狼图腾读书心得高一作文1000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狼图腾读书心得高一作文1000字1《狼图腾》——一次盛大的独属蒙古草原狼的宴席。
这本书是可敬的作者:姜戎先生用他三十多年前的宝贵记忆,写下了这狼的传奇,画下了这精神上的图腾,让人们正确地认识蒙古狼。
这是这个给时代的人们写的一场精神的盛宴。
姜戎以前是一名北京小知青。
他自愿去内蒙古边境的额仑草原插队,长达十一年之多。
在他插队期间,多次与草原狼相处:钻狼洞,养小狼,与狼作斗争……蒙古狼是他的敌人也是朋友,它给他解释了蒙古狼宁死不屈,顽强,狡黠这些性格背后的故事。
小说塑造了一个叫陈阵的人物形象,全文以他为中心,写出了一个个与狼打交道的精彩故事。
一步步给我们揭开了蒙古草原中信奉的“狼图腾”的秘密。
记得陈阵刚开始与高大雄壮的蒙古狼接触的时候,他正在回去寨子的路上。
他骑着一匹青马,来到山谷口,遭遇到了饥肠辘辘的蒙古狼群。
蒙古狼群先把陈阵包围起来,然后用气势试探敌情,恐吓陈阵。
看见计划失败,蒙古狼王毫不沮丧,接着派侦察兵跟踪试探。
可是最后在这样一个千钧一发之际,陈阵和青马冷静地用他们各自的智慧吓退了蒙古狼群,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就因为这件事,陈阵被蒙古狼的一举一动吸引住了。
他觉得,蒙古狼触及了他的灵魂……他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模糊的“狼图腾”。
陈阵在往后的日子里,不断跟狼群作斗争,最后还不顾危险,养了一只小狼。
而正因为这只小狼,陈阵对蒙古狼的情感彻底升华,敬佩又敬畏。
可是在整本书的最后,因为人们的肆意破坏,蒙古大草原最后一块“处女之地”被破坏了,整个草原千苍百孔,以前雄壮的蒙古草原狼死的死,逃的逃;马儿羊儿也少了,懒了……草原上渐渐被农耕民族侵蚀了,草原上年轻一辈的人都忘记以前的传统了……故事的最后,我看到无限的悲凉,因为人们对保护环境意识的薄弱,造成了这般局面。
电大心理健康教育期末作业_读后感

读《图腾与禁忌》有感选择读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本来以为会很好懂,可是不知道弗洛伊德的还是翻译的问题使文字非常晦涩难懂。
虽然阅读的过程很痛苦,但是大体还是可以读出一点什么。
首先弗洛伊德的这本书有两条线索,一个是“图腾”另一个是“禁忌”。
然后,关于图腾,弗洛伊德的重点放在图腾的产生上,关于禁忌弗洛伊德重点放在潜藏在其后面的矛盾情感上。
再次,图腾与禁忌各自的产生又有其在现实社会相关的人类心理活动。
最后,弗洛伊德的这两个主题并不是毫无关系的,而且休戚相关的。
第一,关于禁忌弗洛伊德通过冯特和弗泽雷等人的相关观点与文献,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他认为对于所谓的禁忌,它代表着邪恶的和不可侵犯的,它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业不是一个褒义词,而是中性的。
所以一方面禁忌本身不可以被侵犯同时触犯禁忌的事物本身也将成为禁忌,被人们躲避。
从“人类的吃、喝和躲避烈火完全是出于一种自然心态而不必借助任何外力或法律。
法律只是禁止人们去做本能所喜好的事情,至于对那些自然禁止的事情,法律的禁止则是多此一举(例如,立法禁止人们用手去抓火)。
基于此,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假设,法律所明文禁止的犯罪行为,常常是人们在本质上具有触犯倾向的行为。
因为倘若没有这种触犯倾向则自然没有这种犯罪行为。
”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的观点是禁忌禁止着许多人们本能的想要的东西,简言之也就是限制着人们某一欲望的实现,比如乱伦。
由于人的俄狄普斯情结,所以乱伦是对人诱惑力极大的事物,从此可以看出禁忌一方面代表了不可侵犯,另一方面有代表了诱惑;另外通过冯特的文献可以了解到同时禁忌被认为本身携带着强大的足以致接触它的人于死地的力量,而这个力量与跟随者地位以及其他社会标志的强化而强化,但同时对社会权力高者的禁忌也是最强大的。
这些禁忌也反映除了一方面禁忌代表着诱惑,但同时也代表着限制;然而禁忌同时还附着一些相应的仪式,所以弗洛伊德最后的观点是禁忌的本质与表现和强迫症非常相似,这两者均是潜意识与意识也即自我与本我的矛盾无法调和从而转移表达的结果,就是比如洗手的强迫症的本质是强迫症者的自我与本我斗争的释放内心罪恶感的结果,而禁忌的仪式例如土著杀掉敌人时要为敌人举办相应的仪式以释放内心的罪恶感;总而言之禁忌本身就和强迫症一样就是矛盾情感同时也是矛盾情感的的结果,所以一方面它是邪恶的充满诱惑的,另一方面也是不可侵犯的。
高三作文(读后感)读《狼图腾》有感

读《狼图腾》有感这个假期,我有幸拜读了姜戎先生的《狼图腾》这本书,《狼图腾》让我了解到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差异,在人与自然、人性与狼性、狼道与天道之间似乎存在着追求关注和焦点。
阅读此书,将是我们这个时代享用不尽的关于狼图腾的精神盛宴。
因为它的厚重,因为它的不可再现。
因为任由蒙古铁骑和蒙古狼群纵横驰骋的游牧草原正在或者已经消失,所有那些有关狼的传说和故事正在从我们的记忆中退化,而取而代之的则是人们对狼的误解。
这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史诗般的小说,给我们展示了在宽广、辽阔、深沉、静谧的蒙古大草原上,蒙古游牧民族对狼图腾的崇拜,演绎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也从新的角度给我们探讨了狼性和羊性以至国民性的深刻哲理。
在环环相扣的“狼故事”的紧张氛围中,蒙古狼卓越的智慧、机警的作战、坚强的意志、忘我的忠义、浓厚的亲情历历在目,还有以毕利格老人为代表的蒙古草原的游牧文化也是文明悠长。
主人公陈阵养的小狼活灵活现,把狼性的热爱生命与顽强的忍耐力更刻画的栩栩如生:在对待食物上,小狼对喜爱的食物居然可以先观察在偷袭;对烈日的暴晒,小狼能想出用挖洞的方法隐藏身体;对脱离家园的迁移小狼可以一次次宁死不屈的和牛马车抗争也不妥协。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把工作做好的。
所以我们得像狼一样有团队意识,充分的信任工作伙伴,各司其职而又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
最近我看完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狼图腾》。
这是一本纪实体的长篇小说。
这本书书由几十个“狼故事”组成。
那些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小狼艰难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
人类社会的精神和性格日渐颓靡雌化的今天,读到《狼图腾》这样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小说,这本书真正揭示了人性与狼性,是一本令人读完之后有所感悟的成功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图腾与禁忌》有感
触犯禁忌的人,本身也将成为禁忌。
提及野蛮人,多数人一定会想到“残忍”这两个字,不然也不会被赋予“野蛮”一词。
的确如此。
进而人们会联想到野蛮人是没有什么道德观念的。
然而恰恰相反,他们却尽其最大努力,严厉而残酷的执行着对图腾的禁忌。
这种严厉程度是我们现代人所无法想象的,避讳甚者涉及家庭成员之间。
在新喀里多尼亚,兄妹在路上相遇时,女的闪入丛林内,男的头也不回的继续前行。
此种情形在新不列颠的加泽尔半岛,在斐济群岛也为之常见。
若这种图腾制度被破坏,其导致的惩罚和灾难将不堪设想。
这让我想到中国古代的女子,都是深藏闺中,不能踏出闺房半步。
若是必要见面,也需隔着屏。
在日本平安时期更为严格,女子与其父亲、兄弟是不可见面的,谈话也是要隔着帘子才行。
可见,图腾制度是涉及全世界的,只是野蛮人比非野蛮人更为极端。
对于敌人,我们是憎恶的,甚至上升为灵魂上的愤怒,恨不得杀之也解心头之恨。
然而在帝汶岛,人们却将敌人的首级加以供奉,以祈求他的宽恕。
禁忌还涉及到对统治者的禁忌和对死人的禁忌。
弗洛伊德通过精神分析学分析,本能与禁忌冲突的过程中,产生了强迫症般的病症。
不过有些禁忌还是很有意思的,比
如不能戴完好的戒指,不能连跨三个台阶。
这些禁忌这对我们来说当然是不可思的的,正如对野蛮人来说,我们的想法才是不可思议。
这些近乎荒谬的图腾与禁忌是为古代文明的起源,然而绝大多数都不能与时共进,被淘汰。
当然,我们现代人不会极端的去执行,不过有些禁忌也确实应该被保留。
在这方面,荷兰国家的政策还是很好的。
对于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古代文明的保留与否,需要自己用正确的思维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