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灯知识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07级舞蹈班冯丽妤

云南花灯

概述:

1.

2.

3.

1.

2.

3.

茶》,《广西采调,四川《秀山花灯》等。

花灯歌舞包括如下几个类型:

1.“团场”是广场演出形式,其特点是队形变化多,并充分利用舞蹈和道具来渲染气氛。

2.有简单歌唱成分的小型歌舞,以舞为主,歌伴舞,如《梁山小唱》,《赞画扇》等。

3.有一定人物情节的歌舞,这种歌舞最早流行在清末时期,当时是由群舞伴着一个“打岔”的角色

成对歌对舞形式。以别出心裁的情节表现嬉戏热闹的气氛,如《游春》,《大茶山》。

4.有人物和情节的歌舞小戏,如《闹渡》,《探干妹》。

云南花灯舞蹈风格与音乐的关系:

1.花灯音乐多属小调,音节规整,轻快,跳荡,动感强。只要音乐一响,演员会随之崴动。从动

作的体态上规律上看,又显示多种特点,如有的崴动是活泼跳荡,有的则悠然荡漾,还有的热情奔放,总之是音乐赋予花灯以各种动律。所以花灯的舞蹈风格是由花灯音乐决定的。

2.

1.进一

场.

2.

3.淡雅,

具有南国的清秀风格和恬静的心理特征,区别于热情火爆的东北秧歌和婀娜俏丽的花鼓灯;男性舞蹈则区别于蒙族舞的彪悍和谷子秧歌的刚劲,展示出送出洒脱的美。

基本内容:

1.基本脚位:正部位,踏步位,大丁字步位(男)

2.基本手位:体旁扇,耳旁扇,头上扇,胸前扇。(男女相同)

3.基本体态:站正步,收腹,略含胸,右手捏扇,双手下垂。

4.基本舞姿:

A.(女)荷花爱莲:体对2点,右后踏步半蹲,左拧身,右手抱扇于左胸前,左手在扇后,

扇面朝前,下扇尖藏于臂弯内,目视前上方。

B.放扇:胯向右崴,身体略前倾,微上提,扇子竖放在右跨前,扇面朝前,扇口对左。

C.别扇:体对7点,胯向右崴,左臂腹前屈肘提腕,右臂于体旁,提肘开扇扇面对1点,扇

D.

E.(

F.

5.

A

B

4.

A

节拍:2|4(快板)四拍完成准备:基本体态

1—踩左脚,双屈膝,膝.胯.腰向左崴,向左小摆臂,重拍在下。

2—做第一拍反面动作。

特点分析:小崴动律很容易被看成是跨部主动,其实不然,它是在双膝自然略屈的基础上,划出一个小的上弧线,一膝靠向另一膝的重心移动而形成的。小崴一般因节奏较快,故在

腰.胯.肋三部分中胯部崴动较为明显,但绝不意味这胯的主动。

B.正崴动律:

节拍:2|4(中速)四拍完成准备:基本体态

1-2:双屈膝,左脚踩地顺势直膝,向左双摆臂,胯向左崴,下右旁腰。

3-4:做1-2的反面动作

特点分析:正崴是经支撑腿的弯曲,在动作腿落地移动重心的同时,形成明显的自下而上的动力,

C.

1-2

3-4

6.

A.

B.

C.柔踩步:

节拍:2|4(中速稍慢)两拍完成

准备:正步位右脚半蹲,左脚自然提吸25度

Da—右脚踮起,左腿自然绷直向前迈出半步(脚不着地),同时身向上提。

1—左脚落地,重心移至左腿半蹲,右脚自然提吸25度,身稍向下松。

Da2—做da1的反面动作

提示:柔踩步上下屈伸的幅度大,眼神感强。动作中强调脚腕及膝的控制力,脚掌有韧性地满落地,步子轻而柔和,像踩在棉花上一样。上身可直立.前倾或左右崴动。

D.反崴探步:

节拍:2|4(中速稍慢)两拍完成

准备:基本体态

Da-

1—

Da—2

提示:

E.

节拍

1—

2—

F.

G.

准备:体对1点右手握扇

1—2:左脚开始,一拍一步向前交替行进。膝部略屈。双手悠至左手胸前。上身左横移。

H.十字步反崴

I.(女)小俏步

J.(女)掌颠步

7.扇花动作:男班扇花主要包括花香扇、团扇等;女班扇花主要包括捻扇、扣扇、绕扇、别扇、扳扇等

A.合扇:握笔式

B.团扇:同女生的捻扇

C.花香扇:节拍:2|4(中速稍快)两拍完成

准备:基本体位

1—

2—

D.捻扇

E.扣扇十

F.别扇:

1

3

4

扇,成别扇舞姿。

G.绕扇:

耳旁绕扇:节拍:2|4(中速)两拍完成

Da—右手扣扇于左耳旁向前划立园,左手向左摆。

1—右手在头左侧以腕为轴逆时针划平园

2—向右双摆臂

H.扳扇:节拍:2|4(中速)四拍完成

准备:右手握扇,臂向前平抬,扇口向左。

做法:右手指下压转动手腕至手心向上再经小上弧线前抛,将扇拉回放扇位8.传统短句:鲤鱼穿江、小鱼抢水、乌龙伸腿、荷花爱莲等

A.乌龙伸腿:双脚经原地小跳落左腿半蹲,右脚跟对三点点地。上身右倾,右手在右小腿上方团扇,

B.

节拍:

1—

2—

3—

Da

6—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