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合集下载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一、前言。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是化学分析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标准溶液,用于分析测定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

配制和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是化学分析实验室中的基础实验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二、配制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1. 实验仪器和试剂准备。

(1)实验仪器,量瓶、烧杯、磁力搅拌器、PH计等。

(2)试剂,高锰酸钾、硫酸、蒸馏水等。

2. 配制步骤。

(1)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入少量蒸馏水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2)将溶解后的高锰酸钾溶液定容至量瓶刻度线,摇匀得到高锰酸钾初始溶液。

(3)将高锰酸钾初始溶液稀释至所需浓度,得到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三、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1. 实验仪器和试剂准备。

(1)实验仪器,比色皿、分光光度计等。

(2)试剂,氧化剂、还原剂等。

2. 标定步骤。

(1)取一定量的还原剂,加入比色皿中。

(2)向比色皿中加入适量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使溶液中的高锰酸钾过量。

(3)在溶液中加入氧化剂,使高锰酸钾与还原剂反应生成氧气,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无色。

(4)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值计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

四、注意事项。

1. 配制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时,应注意高锰酸钾的溶解度,避免加入过量蒸馏水导致溶液浓度不准确。

2. 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时,应注意还原剂的用量和氧化剂的选择,以保证反应的准确性。

3. 实验中应注意安全,避免高锰酸钾与还原剂的直接接触,避免产生有毒气体。

五、结语。

本文介绍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希望能对化学分析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在进行配制和标定时,应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方法和保存条件。

2.掌握用草酸钠作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的原理、方法及滴定条件。

3.了解一些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4.巩固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理论。

二.实验原理:市售的KMnO4常含有少量杂质,如CL-、SO42-和NO3-等。

另外由于KMnO4的氧化性很强,稳定性不高,在生产、储存及配制成溶液的过程中易与其它还原性物质作用,例如配制时与水的还原性杂质作用等。

因此KMnO4不能直接配制成标准溶液,必须进行标定。

先粗略地配制成所须浓度的溶液,在暗处放置7-10天,使水中的还原西性杂质与KMnO4充分作用,待溶液浓度趋于稳定后,将还原产物MnO2过滤除去储存于棕色瓶中,再标定和使用。

已标定过的KMnO4溶液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重新标定。

标定KMnO4溶液用基准试剂有H2C2O4·2H2O、Na2C2O4、As2O3和纯铁丝等。

实验室常用H2C2O4·2H2O和Na2C2O4。

Na2C2O4不含结晶水,容易提纯。

在热的酸性溶液中,KMnO4和H2C2O4的反应如下: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反应开始较慢,待溶液中产生Mn2+后,由于Mn2+的催化作用,反应越来越快。

滴定温度不应低于60℃,如果温度太低,开始的反应速度太慢。

但也不能过高,温度高于90℃,草酸会分解,H2C2O4→CO2↑+H2O+CO↑三.实验内容:1.配制500ml0.02mol/LKMnO4溶液,注意要加热并保持微沸30分钟(提前一星期配制)。

2.以Na2C2O4、为基准物标定0.02mol/LKMnO4溶液。

3.注意:(1)反应温度控制在约60℃;(2)当加第一滴溶液时反应速度很慢,一定要等溶液颜色完全褪去后,才能加第二滴。

(3)该滴定为氧化还原滴定,且又是热溶液,所以滴定管涂油要涂好,不然很容易漏。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是常用标准溶液之一,其pH值通常在10.0以上,在很多污染检测中都有重要作用。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可以帮助实验室快速准确地进行污染检测,因此技术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实验技能。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程序可分为以下几步:
1.准备所需的试剂,包括精确称取的高锰酸钾和标准品,以及高纯水;
2.将试剂按照配比摩尔比或制得的质量分数稀释到恰当的浓度,量取的体积取决于最终使用的比色片的容量大小;
3. 用高纯水稀释至0.5 mol/L,并调整溶液的pH值为10.0。

1.用三种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标定,标准液分别为1.00、
2.00、
3.00 mol/L;
2. 准备三种不同浓度的、以及同一批次的比色片,核对标签的比色片的线性浓度梯度;
3.将1.00 mol/L的标准溶液倒入已核对比色片的1 cm2容积位置,振荡搅拌近乎平面比色,比色片上1 cm2位置应能够准确地测量出其pH值和比色强度;
4.重复上述步骤,同时测量其余两种浓度的比色结果,得出线性比色曲线;
5. 根据该线性比色曲线,将实际需要用到的高锰酸钾测量标定成其对应的pH值和比色强度。

以上便是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的实验程序。

从上述操作步骤来看,实验人员在进行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前,应该提前准备好仪器和试剂,严格按照步骤操作,确保最终得到的标准溶液的浓度和pH值的准确性,使用它们进行检查时,能取得精确准确的测量结果。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 试剂1.1 高锰酸钾。

1.2 草酸钠(基准试剂)。

1.3 0.1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1.4 4N硫酸。

1.5 浓硫酸。

1.6 碘化钾。

1.51%淀粉指示剂(见附录4)2 操作步骤2.1 0.1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1.1 配制:称取3.3g高锰酸钾溶于1050ml蒸馏水中,缓慢煮沸15~20min,冷却后于暗处密闭保存两周。

以“4号”玻璃过滤器过滤,滤液贮存于具有磨口塞的棕色瓶中。

2.1.2 标定:1)以草酸钠作基准标定:称取于105~110℃烘至恒重的基准草酸钠0.2g(准确至0.2mg),溶于100ml蒸馏水中,加8ml浓硫酸,用50ml滴定管以0.1N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热至65℃,继续滴定至溶液所呈粉红色保持30s。

同时做空白试验。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按下式计算:GN=———————(a-b)×0.06700式中G——草酸钠的重量,g;a——标定是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ml;b——空白试验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ml;0.06700——每毫克当量草酸钠(Na2C2O4)的克数。

2 ) 0.1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标定:取20.00ml待标定的高锰酸钾溶液,加2g 碘化钾及20ml4N硫酸,摇匀,于暗处放置5min。

加150ml蒸馏水,用0.1N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滴到溶液呈淡黄色时,加1ml1.0%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按下式计算:a×N1N=———V式中a——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N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V——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ml。

2.2 0.01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取0.1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用煮沸后冷却的二次蒸馏水稀释至10倍制得。

其浓度不需标定,由计算得出。

【注释】10.01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容易改变,应在使用时配制。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的配制与标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和保存条件; 掌握以Na2C2O4为基准物质标定KMnO4标准溶液的原
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KMnO4 试剂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KMnO4 试剂常含有杂质;与去离子水 中常含有的少量有机物反应,且生成物 会促进KMnO4分解;在光、热等条件下 不稳定,会分解变质。
2MnO4 5C2O42 16H 75~85 oC 2Mn2 10CO2 8H2O
反应条件(三度一点):
温度: 75~850C 低—反应慢, 高—H2C2O4分解( + )
酸度: 滴定开始时酸度在0.5~1mol·L-1H2SO4 低—分解MnO2 ( - ), 高—H2C2O4分解( + )
滴定速度:慢 → 快 → 慢 快—KMnO4来不及反应而分解( - )
滴定终点:自身指示剂
Mn2+自身催化剂
粉红色不能持久
6
KMnO4溶液
? 指示剂:自身指示剂
Na2C2O4
三、试剂及仪器
试剂: Na2C2O4基准物质 H2SO4(1+5) 0.02mol•L-1KMnO4溶液
KMnO4
仪器:
分析天平、干燥器、称量瓶、水浴锅、 锥形瓶、酸式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 洗瓶。
250 mL锥形瓶
至微红色 30s不褪色为终点
六、问题与讨论
KMnO4溶液的配制过程中要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 问能否用滤纸过滤?为什么?
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时,应注意哪些重要的 反应条件?
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粗称一定量KMnO4溶于水
微沸约1h 充分氧化还原物质

实验九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九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021/8/17
4
❖ 如滴加过快,部分KMnO4在热溶液中将按下式分解而造成 误差:
❖ 4KMnO4+2H2SO4=4MnO2+2K2SO4+2H2O+3O2
❖ 在滴定过程中逐渐生成的 Mn2+ 有催化作用,结果使反应速 率逐渐加快。
❖ 因为KMnO4溶液本身具有特殊的紫红色,极易察觉,故用 它作为滴定液时,不需要另加指示剂。
2.0.02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 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草酸钠0.150.2 g,置250
ml三角烧瓶中,加蒸馏水20 mL、3mol/L硫酸10 mL溶解后,放 在水浴上加热至7585 C,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随滴随摇, 开始滴定反应较慢,应每加1滴褪色后再加第二滴,以后反应加 快,滴定速度即可加快,一直滴定至溶液显淡红色且在30秒钟 内不褪去即为终点。重复测定2次。
2021/8/17
8
❖ 计算公式:
❖CKMn4OWN2C2O45 N2a20C2O04 0VKMn4O
2021/8/17
9
思考:
1.高锰酸钾溶液配制后,是否象NaOH溶液一样 即可标定应用?
2.在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为什么须加热到 7080 C,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何不利?
3.高锰酸钾法为什么一般都采用在酸性溶液中 进行?为什么需
实验九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2.掌握用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的方法和注意事 项。
二、实验原理
KMnO4 是氧化还原滴定中最常用的氧化剂之一。高锰酸钾 滴定法通常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反应时锰的氧化数由 +7 变到 +2。市售的KMnO4 常含杂质,因此用它配制的溶液要在暗处 放置数天,待KMnO4把还原性杂质充分氧化后,再除去生成的 MnO(OH)2 沉淀,标定其准确浓度。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掌握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以及了解其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1.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一般采用称量法或稀释法。

其中,称量法是将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溶解于水中,配制成一定容积的标准溶液;稀释法是将高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逐步稀释至一定浓度。

2.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一般采用还原法。

将一定量的含氧还原剂(如氧化亚铁溶液)逐渐加入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中,直至产生淡粉色的终点。

三、实验步骤。

1.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

(1)称量法,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溶解于水中,配制成一定容积的标准溶液。

(2)稀释法,将高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逐步稀释至一定浓度。

2.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

(1)准备含氧还原剂,称取一定质量的氧化亚铁溶液。

(2)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将氧化亚铁溶液逐渐加入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中,直至产生淡粉色的终点。

四、注意事项。

1. 配制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时,应注意溶解度和溶液的稳定性,避免溶液浓度不准确。

2. 在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时,应注意还原剂的加入速度,避免产生误差。

3. 实验操作中应注意安全,避免高锰酸钾的接触和吸入,避免产生危险。

五、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

根据实验操作所得数据,计算出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并分析实验误差。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了解了其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为日后的实验操作提供了基础和经验。

七、参考文献。

[1] 《化学实验技术与方法》,XXX,XXX出版社,2010。

[2] 《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程》,XXX,XXX出版社,2008。

以上就是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的文档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实验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及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实验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及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优点:不含结晶水,性质稳定,容易提纯。
标定反应: 5C2O42-+2MnO4-+16H+ = 10CO2+2Mn2++8H2O 滴 定 条 件 ①温度:75~85℃ ②酸度: H2SO4的浓度约为0.5~1 mol· L1。 ③滴定速度:慢→快→慢(自动催化反应) 待第一滴KMnO4红色褪去后,再滴入第二滴。 ④滴定终点:无色→粉红色,30 s不褪色即为终点。
1.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间接法 原因①市售的高锰酸钾常含有少量杂质
②KMnO4氧化力强,易和水、空气中
的还原性物质作用
③ KMnO4能自行分解
2. 高锰酸钾溶液的保存 中性介质,不含MnO2等杂质,并保存于暗处。 如长期使用,仍应定期标定。
3. 高锰酸钾溶液的标定
最常用的基准物质:Na2C2O4
四、数据记录与处理
CKMnO4 WNa2C2O4 5
Na 2C2O4
2000
VKMnO4
5 250 cKMnO4 VKMnO4 103 34.02 1 5 g mL H 2O2含量 2 5.0
五、思考题
1.高锰酸钾溶液配制后,是否象NaOH溶液一样即可 标定应用? 2.在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为什么须加热到 7585 C, 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何不利? 3.高锰酸钾法为什么一般都采用在酸性溶液中进行?为 什么需加H2SO4而不加HNO3或HCl?
4. H2O2为什么不直接移取0.2 mL 30% H2O2进行 测定,而将样品稀释50倍后再移取10.00 mL测 定? 5.用KMnO4法测定H2O2时,为什么要在H2SO4 酸性介质中进行,能否用HCl来代替? 6. 为什么含乙酰苯胺等有机物作稳定剂的H2O2 试样不能用高锰酸钾法而能用碘量法或铈量法 准确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2SO4
)
KMnO4
2 5
(
m M
) Na2C2O4
温度:70℃~85℃
滴定速度:慢——快-----慢
催化剂:Mn2+ (自身产物有催化作用)
指示剂:自身指示剂
数据处理公式:
c(KMnO 4
)
2 5
M
(Na
m(Na 2C2O4 ) 2C2O4 ) V (KMnO4 )
三、操作步骤
0.02mol.L-1 KMnO4 标准溶液的标定
3. 标定 KMnO4溶液时,为什么第一滴 KMnO4的 颜色褪得很慢,以后会逐渐加快 ?
书上的思考题不做。
实验安排
3mol/L 硫酸 每次滴定前用10mL量筒到讲台洗 瓶中取。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每组取用150mL,用带塞锥 形瓶取用。
水浴加热,每排一个水浴锅,礼让使用,水浴温 度设为85摄氏度,锥形瓶置于其中3min。小心 锥形瓶进水。
MnO2,而不能生成 Mn2
酸度过高:
H2C2O4==CO2+CO+H2O
酸度: 0.5~1mol/L H2SO4介质。(HCl?)
MnO4- 可以氧化Cl-, 产生干扰
滴定条件
2.温度: 75~85℃
低—反应慢, 高于90℃度: 先慢后快,接近终点慢
快—KMnO4来不及反应而分解
4. 加热Na2C2O4溶液的温度不宜过高,若超过 90℃,易引起H2C2O4分解:
六、思考题?
1. 配制KMnO4标准溶液应注意些什么?在配制过程 中要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能否用定量滤纸过滤? 为什么?
2. 用高锰酸钾滴定草酸钠过程中,加酸、加热和控 制滴定速度等的目的是什么?本实验分别如何控 制?
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与 标定
---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2、掌握Na2C2O4标定 KMnO4 溶液的滴定条件及
终点的判断;
二、实验原理
KMnO4: KMnO4 试剂常含有杂质,而且在光、热 等条件下不稳定,会分解变质 粗称一定量KMnO4溶于水
40mL 蒸馏水 10mL 3mol.L-1H2SO4
准确称取Na2C2O4 0.13-0.15g
250mL锥形瓶
加热至70-80oc
趁热用KMnO4溶液滴定
至微红色
30s不褪色为终点
记录KMnO4的体积
平行三次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1
2
3
mNa2C2O4 /g 滴定初始读数(mL)
滴定终点读数(mL)
微沸约1h 充分氧化还原物质
用玻璃漏斗滤去 生成的沉淀(MnO2)
棕色瓶暗处保存,用前标定
5C2O42-+2MnO4-+16H+ 10CO2+2Mn2++8H2O
滴定条件 1.酸度
酸度不够:
弱酸、中性、弱碱
MnO-4 2H2O 3e MnO2 4OH-
酸度不够则高锰酸钾氧化性不强,反应生成
4 MnO4- + 12H+
Mn2+的自催化作用
4Mn2++5O2+6H2O
滴定条件
④滴定终点: 微过量高锰酸钾自身的粉红色指示终点(30秒)。 5.催化剂:Mn2+
实验原理
5C2O42- + 2MnO4- + 16H+ = 10CO2 + 2Mn2+ + 8H2O
酸度:3mol·L-1
(cV
VKMnO4 (mL)
CKMnO4 (mol/L) CKMnO4 平均(mol/L)
偏差
平均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五、注意事项
1. 标定KMnO4溶液时要注意“三度一点”,分别是:温度、 酸度、滴定速度和滴定终点。
2. 溶液颜色较深,液面的弯月面下面不易看出,读 数时应以液面的上沿最高线为准。
3. 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时,滴定速度并不能太快, 要注意滴定速度与反应速度一致。
下次实验 P77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的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