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期末总复习

合集下载

金融学概论总结复习题。.doc

金融学概论总结复习题。.doc

第一章货币概述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金融的本源性要素是【 A 】A. 货币B. 资金C. 资本D. 市场2.商品价值最原始的表现形式是【D】A. 货币价值形式B. 一般价值形式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3.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 B 】A. 货币价值形式B. 一般价值形式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4.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 A 】A. 货币价值形式B. 一般价值形式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5.货币最早的形态是【 A 】A. 实物货币B.代用货币C.信用货币D. 电子货币6.最适宜的实物货币是【 C 】A. 天然贝B. 大理石C. 贵金属D. 硬质合金硬币7.中国最早的货币是【 D 】A. 银圆B. 铜钱C. 金属刀币D. 贝币8.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其货币价值的关系是【 C 】A. 本身价值大于其货币价值B.本身价值等于其货币价值C. 本身价值小于其货币价值D. 无法确定9.在货币层次中M0 是指【 C 】A. 投放的现金B. 回笼的现金C. 流通的现金D. 贮藏的现金10.从近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D 】A. M0 B. M1 C. M2 D. M0 和 M111.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C 】A. M0 B. M1 C. M2 D. M0 和 M112.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 A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3.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 B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4.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C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5.货币在支付租金、赋税、工资等的时候发挥的职能是【 D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6.观念货币可以发挥的职能是【 A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7.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 A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8.“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的货币制度背景是【C】——A. 银本位B. 平行本位C. 双本位D. 金本位19.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B】A. 美国B. 英国C. 中国D. 德国20.人民币是【D】A. 实物货币B. 代用货币C. 金属货币D. 信用货币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自己总结)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2.职能: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3.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R,与商品的价格总额Q成正比,与同一货币单位货币流通速度E成反比R=Q/E第三章信用与融资1.信用: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2.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或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

(是信用制度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信用形式)特点:①商业信用与特定的商品买卖相联系②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经营者③商业信用的供求与经济状态一致3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特点:①银行信用所贷放的是社会资金②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③.银行信用与产业循环的资金变动不一致④信用过程稳定、风险小4.国家信用:指以政府为债务人和债权人的信用形式作用:①调节政府收支不平衡的手段②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③筹集建设资金的重要手段④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5.消费信用:指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消费目的的信用不利影响:①加强供求紧张②导致物价上涨的虚假繁荣③造成过度消费和经济更萧条第四章利息与利率1.利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利息的本质: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归货币所有者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2.利率:r=I/P×100%(P=本金,I=利息额,r=利率)第九章金融市场概述1.金融市场的含义: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和机制2.金融市场的特征①交易商品的特殊性②交易价格的一致性③交易活动的集中性④交易主体角色的可变性3.金融市场的分类:➢按交易期限的长短不同,可以分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按成交后是否立即交割,可以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按证券发行和流通的顺序不同,可以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按交易对象不同,可以分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衍生工具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白银市场等;➢按地理范围分为地方性、全国性、区域性、国际性金融市场等4.金融市场的功能:➢有效聚集和转化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分散风险;➢是经济运行的指示器和调节器。

《金融学概论》的各章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的各章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的各章复习要点《金融学概论》的各章复习要点金融学概论是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教材,是每个经管类专业的学生都要学的一门课。

以下是金融学概论的各章的复习要点,希望对你有用。

1、导论1.金融学的含义及研究对象 P315级考了简答题:简述金融学的研究对象2、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五个职能及货币流通规律 P13-142.货币制度的演变 P16-17这一考点要掌握“格雷欣法则”与“特里芬两难”。

13级考了名词解释:格雷欣法则3、信用与融资1.信用的含义 P242.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 P25-2815级考了名词解释:商业信用3.内部融资、外部融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含义、特点及形式 P29-3315级考了简述题:说出三种融资方式及它们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4、利息与利率1.利息的含义与本质 P36-3715级考了简答题:简述利息的本质是什么2.利率的形式 P38-4013级考了名词解释:基准利率3.利率的经济功能与在经济中的作用 P45-47这一考点不需要深入了解,只要记得大概的即可,如利率的经济功能包括中介功能、分配功能、调节功能、传递导向功能4.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无需深入了解) P48-495、货币的时间价值1.了解时间轴如何画(计算年金时画出时间轴更易分析) P532.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P55-57这一考点一般都会考计算题。

牢牢掌握书上的例题。

3.年金的计算 P58-60这一考点一般都会考计算题。

牢牢掌握书上的四道例题。

记住偿债资金的计算实际上是年金终值的逆运算,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是实际上是年金现值的逆运算9、金融市场概述1.金融市场的含义及分类(了解) P129-1312.金融市场的功能 P13113级考了简述题:请说出金融市场的功能是什么3.债券股票的特征及它们的差异、证券投资基金的特征 P132-133债券与股票的差异除了它们含义等的不同,还有债券的偿还性与股票永久性的差异、债券安全性与股票风险性的差异4.有效市场的定义及三种形态 P13510、金融市场构成1.货币市场的含义及其包括的四种市场 P140-144货币市场主要是短期资金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交易对象及运作机制(掌握)、回购市场交易对象及运作机制(掌握)、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市场(了解)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了解)2.资本市场的含义及其包括的.三种市场 P145-150资本市场主要是长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掌握)、债券市场(掌握)和证券投资基金市场(了解)3.衍生工具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三种市场大概了解即可) P152-16111、金融管理与监管组织1.中央银行的定义 P16613级考了名词解释:中央银行2.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重点掌握) P1693.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即“一行三会”中的“三会”)的定义、监管对象和监管目标 P171-17412、金融运营组织:商业银行1.商业银行的性质、特殊性表现及职能(重点掌握) P179-1802.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内涵及种类 P183-185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包括自有资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和吸收的外来资金(各项存款、存款业务的创新、各项借款)。

金融学概论期末总复习

金融学概论期末总复习

金融学概论期末总复习正确的名词解释――1.为了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生存,金融机构必须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改善自身的经营条件。

这种开发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被称为金融工程。

2.金融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调节金融市场,保证金融体系稳定运行,实现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4.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通常是指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与储备即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存款之和,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国货币供应的基础。

五、货币制度,简称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生产、发行、流通和使用等基本方面作出的法律规定,或者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组织形式和流通结构。

6.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双方在金融市场通过一定的信用工具直接进行资金融通,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活动。

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双方间接进行资金融通,也即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向社会上有资金盈余的机构和个人筹集资金的活动。

7.法定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依法必须存入中央银行的最低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准备金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账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8.货币本位是一国货币制度规定的基本货币单位及其价值标准。

标准货币是基于货币标准的货币。

它是一国货币体系中各种货币的基准。

9.无限法偿就是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论支付的数额大小,收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

本位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有限法偿是指货币具有有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在一次支付中,如果使用有限法偿货币支付的数额超过法定限额,收款人有权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主要针对辅币而言。

10.原始存款是指客户以现金形式直接存入银行的存款,是商业银行扩大信贷的基础。

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行贷款、办理贴现、投资等经营活动产生的存款。

这是原始矿床的对称性。

11.内生变量也叫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体系内部由纯粹经济因素所决定,这种变量通常不为政策所左右。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1、古代的货币最开始是用贝做的;货币的职能有:(1)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2)购买和支付手段;(3)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2、货币的本质特征是: 一般等价物;3、金币本位制是最稳定的本位制;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两大事件:(1)1971年8月15日, 美国被迫宣布停止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按官价兑换黄金;也就是说, 美国尼克松政府放弃了美元及黄金的直接挂钩;4、(2)1973年2月, 美元的进一步贬值;什么原因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倒闭?(1)制度自身的缺陷。

这个制度一方面要求美元汇率必须保持稳定, 而且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处于顺差状态。

另一方面全世界其他国家也要获得外汇储备, 因此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又要处于逆差。

这里自相矛盾。

(2)美元危机及美国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美国黄金储备减少, 这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

(3) 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

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增长, 出口贸易的扩大, 其国际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 美元和黄金储备增加, 二战后“美元荒”的局面不复存在。

(4) 美国通货膨胀加剧。

发动越南战争, 两次石油危机, 失业补贴力度加大, 导致财政赤字, 因此不得不大量发行货币。

5、什么是特里芬难题?6、由于美元及黄金挂钩, 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及美元挂钩, 美元虽然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 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 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及储备货币, 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 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及坚挺, 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

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 因此是一个悖论。

7、大题(1)国际借贷说: 是由英国学者葛逊於1861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汇率是由外汇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 而外汇的供给和需求是由国际借贷所产生的, 因此国际借贷关系是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只有流动借贷相等时, 外汇供给也相等, 外汇汇率保持稳定;当流动债权大于流动债务时, 外汇供大于求, 外汇汇率下跌;反之, 则汇率上升。

徐州工程学院2021-2022学年度《金融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含标准答案及试题

徐州工程学院2021-2022学年度《金融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含标准答案及试题

金融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A.金融市场B.金融机构C.金融行为D.金融产品答案:C2.金融学的主要内容包括()A.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功能B.金融机构的结构和功能C.金融行为的结构和功能D.金融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答案:A3.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是()A.货币理论B.宏观经济理论C.金融市场理论D.财务管理理论答案:C4.金融学的基本原理是()A.风险原理B.效率原理C.利率原理D.资产定价原理答案:D5.金融学的基本模型是()A.投资模型B.货币模型C.利率模型D.资产定价模型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6.金融学的基本内容包括()A.金融市场B.金融机构C.金融行为D.金融产品答案:A、B、C、D7.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包括()A.风险原理B.效率原理C.利率原理D.资产定价原理答案:A、B、C、D8.金融学的基本模型包括()A.投资模型B.货币模型C.利率模型D.资产定价模型答案:A、B、C、D9.金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A.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功能B.金融机构的结构和功能C.金融行为的结构和功能D.金融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答案:A、B、C、D10.金融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实验法B.调查法C.模拟法D.统计法答案:B、C、D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行为和金融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答案:正确12.金融学的基本原理是风险原理、效率原理、利率原理和资产定价原理。

答案:正确13.金融学的基本模型是投资模型、货币模型、利率模型和资产定价模型。

答案:正确14.金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功能、金融机构的结构和功能、金融行为的结构和功能和金融产品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正确15.金融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实验法、调查法、模拟法和统计法。

答案:正确四、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6.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行为和金融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人们进行产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

若要使交换顺利完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需求的双重巧合以及时间的双重巧合。

2、货币作为一种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支付工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3、货币形式的发展,其动因来自于人们对交换效率的要求。

为了提高交换效率,作为货币的材料被人们普遍接受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价值稳定性、稀缺性、易于分割、易于辨认、易于携带和保存、弹性的供应。

4、货币的形成经历4个阶段:实物货币阶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信用货币阶段。

5、货币制度:简称“币制”,主要包括确定本位货币;货币单位;主币和辅币的制造及流通程序;货币发行过程及金准备制度等内容。

从历史看货币制度大致经历了银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等阶段。

6、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①确定本位货币金属②确定货币单位③确定主币和辅币的制造及流通程序④确定纸币发行和流通程序⑤规定金本位制度。

7、货币制度类型:⒈银本位制;⒉金银复本位制(①平行本位制:当金银铸币各按其本身所包含的价值同时流通时②双本位制:国家用法律规定金币与银币的比价③跛行本位制);⒊金本位制(基本特点是①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毁②金币的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黄金价值保持一致③辅币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④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⑤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⒋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8、金块本位制特点:①以价值符号的流通代替了金铸币流通,并规定价值符号的含金量②以有限制的金块代替了自由的金币兑换③以买入金块制代替了自由铸造。

9、金汇兑本位制特点:①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只流通价值符号②价值符号只能购买外汇,即可兑换金块的外汇③金汇兑本位制国家的通货同一个金块本位制国家的金币保持固定比价。

《金融学概论》经典期末复习笔记

《金融学概论》经典期末复习笔记

金融学概论概论宏观金融学:货币现代金融学微观金融学:公司金融、投资学金融学: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也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学科。

●“三根支柱”:货币、信用和金融机构●“一个空间”:金融市场●“上有调控”:宏观调控●“外有扩展”:国际金融体系第一章货币基本知识第一节货币起源、货币功能与货币作用一、货币起源(一)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论货币的产生最终解决了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推动了交换的发展和交换制度由物物交换向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演变。

货币产生的意义在于它解决了阻碍商品交换发展的内在矛盾。

(二)西方经济学家的货币起源论货币产生的经济原因在于物物交换的缺陷,即物物交换条件下的交易费用是高昂的,这种费用的高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缺乏衡量及表示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的统一尺度。

2、难以找到交换双方需求欲望和时间上的巧合。

3、缺乏用来证明债务关系的理想凭证。

4、缺乏对购买力的储蓄。

二、货币功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功能。

(一)交易媒介交易媒介——货币的首要功能。

特点:1、突破了物物交换条件下“需求欲望和时间上的巧合”的约束,使交易变得非常便利,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

2、促进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二)价值标准价值标准也被称为计量单位。

用货币单位所衡量和表示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便是价格。

特点:1、无形中减少了在商品交换中需要考虑的交换比率的数目,便于计算。

2、简化了簿记。

(三)价值贮藏货币的价值贮藏功能是指货币是人们进行价值贮藏的一种工具或选择。

特点:1、价值贮藏并非货币所独有的功能。

但人们选择货币进行价值贮藏主要原因是:(1)货币具有一般购买力;(2)货币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2、价值贮藏并非货币能够严格执行的功能。

货币发挥价值贮藏功能依赖于物价水平的稳定进而是币值的稳定。

(四)延期支付的标准货币的延期支付的标准功能是给予货币的交易媒介和价值标准功能产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概论期末总复习正确的名词解释——1.为了在新的经济环境中求生存,金融机构不得不研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改善其自身的经营状况,这一研发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称为金融工程。

2.金融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调节金融市场,保证金融体系稳定运行,实现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4.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通常是指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与储备即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存款之和,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国货币供应的基础。

5.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国家对货币制造、发行、流通、使用等基本方面所做的法律规定,或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的组织形式和流通结构。

6.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双方在金融市场通过一定的信用工具直接进行资金融通,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活动。

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双方间接进行资金融通,也即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向社会上有资金盈余的机构和个人筹集资金的活动。

7.法定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按照法律规定必须存在中央银行里的自身所吸收存款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账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8.货币本位是一国的货币制度所规定的货币基本单位及其价值标准。

本位货币是根据货币本位而制定的货币,是一国货币制度中各种货币的基准。

9.无限法偿就是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论支付的数额大小,收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

本位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有限法偿是指货币具有有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在一次支付中,如果使用有限法偿货币支付的数额超过法定限额,收款人有权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主要针对辅币而言。

10.原始存款是指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是商业银行扩张信用的基础。

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创造出来的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

11.内生变量也叫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体系内部纯粹经济因素所决定,这种变量通常不为政策所左右。

外生变量又称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受外部因素影响,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这种变量通常能够政策控制,并以之作为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

12.财政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以达到财政目标的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或央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调控货币供应量、信用及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13.政府债券以国家信用作为还款保证,即使有可能违约,政府也能通过增加税收或印刷钞票来清偿债务,所以政府债券被称为无违约风险债券。

有违约风险债券与无违约风险债券之间的利率差额,被称为有违约风险债券的风险升水。

14.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最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数量,如果这个数量是排除了物价因素影响的实际数量,相应的货币需求叫实际货币需求;如果此数量是包含物价因素影响的名义数量,相应的货币需求叫名义货币需求。

15.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期限相同的债券在决定性因素作用下各不相同的利率间的关系。

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用收益率曲线来描绘的不同期限的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

16.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金融新产品和新服务的研发应用、进入市场并实现商业利益的金融技术活动。

广义的金融创新是善于把握金融市场机会、技术机会和经济发展机会,为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创造新的商机的能力,是一种不断追求卓越、追求进步、追求发展的理念。

综合分析论述题一、2013年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去年11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11月份,CPI同比上涨%,1-11月平均,CPI同比上涨%。

;环比下降%。

PPI 同比下降%,环比持平;1-11月平均,PPI同比下降%。

CPI是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PI是指生产者物价指数。

注: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

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生产者物价指数亦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一个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它是统计部门收集和整理的若干个物价指数中的一个,市场敏感度非常高。

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高时,表明有通货膨胀的风险。

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低时,则表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1、我国近两年来一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含义是什么?请详述之。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根据经济变化的征兆来调整政策取向,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货币政策偏向扩张;当经济出现过热时,货币政策偏向紧缩。

最终反映到物价上,就是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含义: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定币值目标相联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货紧缩又防止通货膨胀两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或扩张、或紧缩的操作。

进一步说明,“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要让货币政策回归常态而并非是银行信贷的全面收紧,并让信贷增长回归到一个正常的增长水平。

既要管理好泛滥的流动性,也要以信贷促经济增长,及以信贷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及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因此,“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包括了有效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特别是要加快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及利率市场化的步伐,通过有效的价格机制及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回归常态。

这样才能加强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及风险管理、弱化系统性风险的累积、保持金融体系稳定、挤出房地产的泡沫,并让物价水平回归到正常水平。

2、请你用所学的金融理论,并结合以上数据,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前景。

综合分析论述题二:什么是“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做为“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其重要意义日益受到重视。

为什么?试综合分析论述之。

最后贷款人,又称最终贷款者,,是指在出现危机或者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时,负责应付资金需求的机构。

该机构一般在公开市场向银行体系购买素质理想的资产,或透过贴现窗口向有偿债能力但暂时周转不灵的银行提供贷款。

该机构通常会向有关银行收取高于市场水平的利息,并会要求银行提供良好的抵押品。

它是在危机时刻中央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它应满足对高能货币的需求,以防止银行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的收缩。

当一些商业银行有清偿能力但暂时流动性不足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贴现窗口或公开市场购买两种方式向这些银行发放紧急贷款,条件是他们有良好的抵押品并缴纳惩罚性利息。

最后贷款人若宣布将对流动性暂不足的商业银行进行融通,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公众对现金短缺的恐惧,这足以制止银行恐慌而不必采取其它行动。

综合分析论述题三:中央银行区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特点是什么?试通过“央行资产负债表”来说明其特定的职能。

答:中央银行区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央银行的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

②央银行与国家政府关系密切,享有国家法律上所授予的特权。

③中央银行具有特殊的业务对象。

④央银行的资产流动性高。

,旨在灵活调节货币供求,确保经济金融运行的稳定。

)⑤央银行不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

于各个国家的金融制度、信用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各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其中的项目多寡以及包括的内容颇不一致。

这里仅就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资产负债项目概括成表,旨在概略表明其业务基本关系。

中央银行在履行职能时,其业务活动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上的记载得到概括反映。

中央银行一般是一国通货的惟一发行银行,因此,流通中的通货是中央银行负债的一个主要项目。

作为银行的银行,它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关系,主要是列于负债方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和列于资产方的贴现及放款;作为国家的银行,它在业务上与政府的关系,主要是列于负债方的接受国库等机构的存款和列于资产方的通过持有政府债券融资给政府,以及为国家储备外汇、黄金等项目。

此可见,中央银行具有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三大职能,具体体现在:①发行的银行②银行的银行③国家的银行3、分业设立的监管机构一般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组织机构中居于核心地位。

4、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

5、在我国货币层次中,M1的流动性大于M2,M2的统计口径大于M1。

6、货币作为交换手段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

7、货币作为价值贮藏形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收益性。

8、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速度与现金、存款货币的乘积就是货币存量。

9、广义货币量反映的是整个社会潜在的购买能力。

10、银行券只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在金属货币制度中不存在。

11、银行与客户之间是一种以商品等价交换为核心的信用关系。

12、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平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13、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信用货币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14、黄金是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的发行的准备,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中外汇是货币发行的准备。

15、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包括金铸币。

16、金融市场是统一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产品市场。

17、在我国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人民币辅币为有限法偿。

18、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铸造,辅币限制铸造。

19、国家货币制度一国政府或司法机构独立制定实施,是该国货币主权的体现。

20、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21、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或转移,仅对个别风险而言。

22、在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汇率水平波动的幅度受到黄金输出入点的限制。

23、直接标价法,银行买入汇率大于卖出汇率。

间接标价法,银行卖出汇率大于买入汇率。

24、在参与金融市场动作过程中,中央银行不以赢利为目的。

25、一般说,一国货币贬值,会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下跌。

26、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汇率两种纸币所代表的含金量之比即法定平价决定,汇率波动幅度不同受黄金输出入点的限制。

27、期限越长,则风险越大,金融工具的发行价格越低;利率越低,发行价格也越低。

28、信用是一种借贷活动,是在社会大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