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级旅游班中国民俗期末测试题A卷

合集下载

《中国民俗》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民俗》期末考试试题
3.节日风俗的发展与演变,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的过程。社会、政治、经济、战争、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都在起作用。主要有五方面:一是神话传说的嵌入;二是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三是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四是宗教节日(或其因素)的渗透;五是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
4.我国一般的婚姻形态表现为:一夫一妻制;在择偶范围式,“同姓不婚”被作为规则;“门当户对”是一种择偶的理想标准,反映出社会等级地位观念;在择偶方式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传统社会中必须通过的第一个婚姻程式。婚姻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家庭、家族及其他社会关系的制约。即使在今天,在一般农村、城镇,普遍人皆重视婚礼程序的完整进行,实际上反映出“男娶女嫁”、婚后从夫居而建立新家庭的一整套社会文化规范。
2.民俗文化是一种人文旅游资源,民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联系的反映民间地域社区人群的共同意愿.民俗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文化,这时长期以来不断的消化吸收人类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不断的被过滤,筛选和沉淀,从而凝聚在民众的心理机构中的深层文化,是创造民俗文化的基础和前提,民俗文化在现代的旅游资源中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举例分析略。
三、论述
1.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聚族而居,房屋式样大体相同,城镇附近有长亭而无旅社,民房低于官府,中国哲学思想和神秘文化在居住建筑民俗中随处可见。例如在各民族的干栏式住房的陈设布置中,有一些习俗却是共同具有的:重视中柱,把中柱视为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核心徽征,被看作是列祖列宗的灵位,以及人神联结的地方;竹楼中必有火塘,这是世俗家庭生活与宗教活动的地方,它是家庭生活必需之物,是家庭的象征,同时,也是火神、祖神栖身来往之地,是家庭成员与神灵相互沟通的地方,是人们生活中充满神秘色彩的中心。
《中国民俗》期末考试试题
1.民俗的基本特征包括:民俗的集体性、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的类型性、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

中国民俗旅游期末考试

中国民俗旅游期末考试

中国民俗旅游一、名词解释1、民俗:民俗是世代传袭下来的、同时继续在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事象,是形成了许多类型的事象,是有比较相对稳定形式的事象,是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上、口头上、心理上的事象,是反复出现的深层文化事象。

2、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象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

3、饮食结构:是指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的食物搭配,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包括主食、菜肴和饮料三部分。

4、居住民俗:顾名思义,就是平民百姓在居住行为上的民俗习惯。

5、蒙古包:主要流行于我国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的游牧民族居住区,蒙古族的蒙古包呈圆形尖顶,包身用若干个称作“哈那”的木条围成,通常用羊毛毯一层或两层覆盖,样似草原上洒落的莲花。

6、交通民俗:就是在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创造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交通有关的民间习俗与惯制。

7、节日:是一种具有民俗意义或者纪念意义的进行社会活动的日子,一般有固定的日期,有特定的主题,有群众的广泛参与。

8、蒙古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蒙古语“娱乐或游戏”的意思,起源于13世纪,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般在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进行5~7天,主要活动项目是进行射箭、摔跤、赛马的比赛。

9、游艺民俗:它是民间文艺活动、民间游戏、竞技等文化娱乐活动的模式化与传承行为的总称,有较强的娱乐性和群众性。

二、选择或填空题1、民俗的种类:(1)物质民俗(2)社会民俗: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结构民俗,游艺民俗。

(3)意识民俗2、(1)腊八要喝八宝粥(2)春节吃饺子(3)正月十五吃元宵(4)二月初二煮猪头(5)立春吃春饼(6)五月端午吃粽子(7)八月十五吃月饼(8)重阳节吃花糕3、(1)山东菜“一菜一味,百菜不重”。

清蒸加吉鱼、九转大肠(2)四川菜系“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灯影牛肉、毛肚火锅、水煮肉片、清蒸江团。

(3)福建菜,佛跳墙。

中国民俗A

中国民俗A

2013 —2014上期中国民族民俗期末考试试题A2013—2014上期中国民族民俗期末考试试题A卷适用班级:1204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是人体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也是最丰富、最廉价的能量营养素。

A 葡萄糖B 淀粉C 乳糖D 蔗糖E 麦芽糖2、()属于含硫化合物。

A 茶多酚B 蒜素C 大豆皂甙D 类胡萝卜素3、氟骨症和氟斑牙主要是由于()的原因。

A 膳食中长期氟摄入不足B 钙和磷的摄入不足C 髙氟地区居民长期摄入含氟高的饮水D 尚未发现4、被营养学家称为“第七大营养素”的是().。

A 膳食纤维B 氧气C 低聚糖D 钙5、长期缺()可导致克山病;长期缺()可导致贫血;长期缺碘可引起();长期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疾病是();长期维生素B2缺乏引起的疾病是();长期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疾病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是膳食中长期缺()。

A 硒B 钙和维生素DC 铁D 夜盲症E 甲状腺肿F 脚气病G 口角炎6、以下食品中,蛋白质最优的是()。

A 牛肉B 猪肉C 鱼肉D 谷类E 大豆7、19~45岁的女性,每天至少应该摄入1000毫克的钙,下列5种营养组合,()是正确、健康的。

A 500克鲜牛奶,加250克豆腐B 500克鲜牛奶,加50克黑芝麻糊C 200克豆腐、250克高钙豆奶、250克高钙橘子汁、125克煮熟的菠菜、60克鸡蛋(1只)、50克罐装沙丁鱼D 250克脱脂原味酸奶、250克高钙橘子汁、100克河虾E B和C组合8、以下食物中油脂含量最高的是()。

A 山核桃B 绿豆C 栗子D 银杏座号9、以下属于碱性食品的是()。

A 面包B 火腿C 茶叶D 花生10、以下食物中糖尿病患者应当忌食的是()。

A 黄豆B 冰激凌C 燕麦D 蜜饯11、以下食物中氨基酸组成最优的是()。

A 鱼肉B 牛肉C 大豆D 奶酪12、以下食物中,性味属于平性的是()。

《中国旅游文化》期末复习试题6含答案

《中国旅游文化》期末复习试题6含答案

第四编总汇试卷一、名词解释1、民俗文化2、生产民俗3、服饰:4、礼仪风俗5、冬至二、填空题1、对民俗的内容分类,一般的民俗志、风俗志书里大致分了()类2、陈勤建在()中把民俗分为四大类。

其中包括()、人生社会民俗、心意信仰民俗和()3、民俗起源于劳动,一定民俗的形成是由一定时期()所决定4、民俗的历史性表现为它的可变性、()特征5、我国先秦的(),既是一部古代地理,而且还采录了100多个国家百来个瑰玮绮丽的古代神话、帝王传记、并记有大量原始宗教等诸多方面的古代习俗。

6、经济生产的民俗事象看,生产民俗大体上有四种形态:山村狩猎民俗、渔村捕捞民俗、()、()7、汉族生产风俗具有()的尚农特点8、种植民俗大体有()和北方旱地农作风俗9、养殖民俗主要指()10、中国南方以种植()为主11、中国食品史上的四大发明是()、豆浆、豆芽、()12、从口味上来说,我国的口味主要是()13、酒有三大类,主要是白酒、()、()14、汉族在夏商以来就形成了()的特点15、俗称“文房四宝”的分别是()是古代汉族的生活日用品16、人类生活中普遍遵循的人生礼仪有诞生礼、成年礼、()、葬礼17、汉族人生礼仪反映出来的传统观念可以由四个字来概括:()18、民间俗称怀孕为“有喜”,但生男为(),生女为“小喜”19、诞生礼主要表现为()20、在少数民族中,成年礼中瑶族有()的成年礼三、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中国民俗》划分的一类是()A、有形的物质民俗B、人生社会民俗C、人生礼仪民俗D、游艺竞技民俗2、下列风俗中属于和地理有关系的是()A、端午吃粽子B、汉族赛龙舟C、南方人的纹身D、妇女缠足3、司马迁的《史记》中,他通过()研究各地经济物产、风俗民情和社会阶层生活习俗A、“观”B、“探”C、“访”D、“问”4、在下列文学作品中,()是一部游记与民俗相糅合的优秀著述A、《山海经》B、《史记》C、《水经注》D、《马可。

波罗游记》5、被民间称为“夜游节”的是()A、中秋节B、元宵节C、春节D、重阳节6、从经济生产的民俗事象看,生产民俗大体上有四种形态,下列不属于这四种的是()A、山村狩猎民俗B、渔村捕捞民俗C、牧村狩猎民俗D、农村农耕民俗7、我国的稻作文化习俗是从()开始的A、龙山文化B、河姆渡文化C、良渚文化D、红山文化8、我国从先秦开始,就有()“出土牛”的习俗A、立春B、谷雨C、清明D、立夏9、春节后头一天耕田叫()A、开犁B、开耕C、出土牛D、打春10、民间传统的工匠好称72行,其中铁匠的祖师爷是()A、鲁班B、李老君C、鲁班妻D、蒙恬11、服饰有四种习俗惯制,下列不属于其中四类的是()A、实用性B、御寒性C、观赏性D、信仰性12、《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乔家大院”是属于中国住宅的()A、四合院B、五间堂C、深宅大院D、围楼13、下列对中国的四大名砚叙述错误的是()A、广东端州的“端砚”B、安徽惠州的“歙砚”C、甘肃洮州的“洮砚”D、安徽徽州的“歙砚14、我国各地的主食不一,其中,西北地区的人们主要是以()为主食的A、麦面B、大米C、玉米D、小米15、京菜高峰的代表作“满汉全席”,共有()道菜肴A、110B、100C、150D、12016、节日风俗演变的特点正确的是()A、单纯型向复合型的转变B、单纯型向复合型、综合型发展C、祈求型向科学型发展D、普遍型向小众型发展17、我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是在()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18、清明节的时间大约是()A、每年公历四月五日前后B、每年农历四月五日前后C、每年公历四月十日前后D、每年农历四月十日前后19、每年陈瓜果于庭以祭拜牛女双星的习俗是()A、端午节B、清明节C、乞巧节D、中秋节20、中秋节吃月饼约始于()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四、判断题1、苗族人有“三月三”这一节日2、云南白族有“龙般节”3、在湖北部分地区流传的水稻生产民俗有:正月初头的“送春牛”4、在湖南的少数民族地区侗乡还有原始的抢婚遗风5、杭州的“西湖香市”,自南宋以来就已盛行6、海渔民出海日逢单不逢双7、在渔民的习俗中,“筷子只能放在碗口上,不能放在桌上”8、海上的守护神被人们称为“妈祖”9、被称为“百草之王”的是灵芝10、采参时,梦见死人、出殡时不祥的征兆11、家族人有吃“街心酒”的习俗12、哈尼族人有吃“转转酒”的习俗13、广东人喜坐楼,品“一盅两件”,一日三市,以喝早茶尤盛14、建房在江苏被称为是“竖屋”15、在笔纸中,以宣笔和湖笔享誉世界16、在汉族传统中,男子三十“冠而字”,女子十五即可嫁人17、汉族风行祝寿的礼仪,40岁前叫贺生,40岁后叫做寿18、少数民俗的祝寿方式各有特色,侗族流行添粮祝寿的习俗19、定亲是“六礼”的一种仪式20、新娘上轿前要辞别祖宗并向父母行跪礼。

《民俗学》期末考试答案

《民俗学》期末考试答案

丧服中最高等级的一种是 得分/总分 A. 齐衰 B. 缌麻 C. 大功 D. 斩衰 2.00/2.00 正确答案:D 你选对了 12 单选(2 分) 以下哪一项不是神话与传说的相同点 得分/总分 A. 是真实的叙事 B. 常常带有解释性的色彩 C. 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D.
讲述的是远古或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2.00/2.00 正确答案:D 你选对了 13 单选(2 分) “狗头王”的叙事对于信仰“狗头王”的畲族人而言是 得分/总分 A. 历史 2.00/2.00 B. 童话 C. 传说 D. 故事 正确答案:A 你选对了 14 单选(2 分) 19 世纪的民俗学研究的材料主要来自 得分/总分 A. 田野调查 B.
三祭灶,举行送灶上天的仪式。人们相信,在春节期间随着灶王爷,凡间的其他诸神也会一 起上天。这种仪式属于 得分/总分 A. 净化仪式 B. 起始仪式 2.00/2.00 C.
结束仪式 D. 竞技仪式 正确答案:B 你选对了 25 单选(2 分) 寒食属于哪种节日中的普遍习俗 得分/总分 A. 冬季节日 2.00/2.00 B. 夏季节日 C. 春季节日 D. 秋季节日 正确答案:A 你选对了
B. 关注舞台表演中的民俗事项及其表演技巧
C. 对民俗事项流传和表现的具体场景进行准确而细致的描述 2.00/2.00 D. 调查民俗表演中所体现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C 你选对了 5 单选(2 分) 以下关于汉族民间建筑的说法,正确的是 得分/总分 A. 民居的大门一般开在院落的正中央,体现了中国人平衡中庸的思想 B. 院落最南部的房屋叫做正房 C.
正确答案:D 你选对了 21 单选(2 分) 根据凡•遮耐普(A. Van Gennep)对人生礼仪的分类,“建立在相似的、相反的、接触过的、 局部与整体的、影像与真实事物之间的互动关系的信仰上的礼仪”属于 得分/总分 A. 传递礼仪 B. 交感礼仪 2.00/2.00 C. 间接礼仪 D. 积极礼仪 正确答案:B 你选对了 22 单选(2 分) 关于春季节日和冬季节日的区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得分/总分 A. 春季节日多具有狂欢节性质,而冬季节日多为保守性的节日 2.00/2.00 B.

中国民俗旅游期末试题10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民俗旅游期末试题10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黑茶安溪铁观音茶
五、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饮食民俗
2.服饰民俗
3.居住民俗
4.节日民俗
5.游艺民俗
六、简述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饮食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2.简述服饰民俗的旅游文化内涵。
3..简述居住民俗的影响因素。
4.简述交通民俗的特征。
5.我国游艺民俗的特色是什么?
七、能力题(每题10分,共20分)
第二套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茶,又名茗,是茶树、茶叶的总称。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按茶叶的颜色来划分,如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 )等。
2.酒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类型。如按生产工艺或酿酒的方法,酒可分为( )、发酵酒和配制酒。
3.我国历史上长期发展形成的八大菜系是指( )、鲁菜、粤菜、闽菜、湘菜、皖菜、浙菜、苏菜。
将各大菜系及其代表名菜连线。
鲁菜 麻婆豆腐
川菜佛跳墙
粤菜 九转大肠
闽菜霸王别姬
湘菜西湖醋鱼
徽菜三蛇龙虎会
浙菜君山银针鸡片
淮阳菜符离集烧鸡
五、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
1.信仰民俗
2.服饰民俗
3.居住民俗
六、简述题(每题5分,共25分)
1.列举与酒有关的名胜古迹。
2.简述居住民俗旅游开发的方式。
3.交通民俗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3.下列属于藏族传统节日的有:( )
A.“藏历新年” B.“沐浴节” C.“蝴蝶会” D.“望果节”
4.民间口头文学包括:( )
A. 歌谣 B. 故事与笑话 C. 谚语与谜语 D. 说唱与小戏
5.著名的四大年画有:( )
A.天津的杨柳青 B.山东潍坊的杨家埠 C.苏州的桃花坞 D.四川的绵竹

中外民俗A试卷

中外民俗A试卷

第 1 页 共 5 页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A )科目:16酒店管理、商务英语【旅游中外民族】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日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1、 俗称的“口袋房”“曼子炕”是形容( )的住房特征 A 、朝鲜族 B 、满族 C 、回族 D 、纳西族2、“一颗印”是哪个名族的居住民族( )A 、汉族B 、藏族C 、回族D 、满族 3、“花儿”是哪个民族喜爱的民歌( )A 、维吾尔族B 、朝鲜族C 、回族D 、傣族4、回甲节(诞生六十周年纪念日)、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是( )特有的家庭节日A 白族B 、纳西族C 、朝鲜族D 、蒙古族 5、回族的服饰是哪三种颜色( )A 、黑白绿B 、黑红白C 、紫白黑D 、红白绿 6、维吾儿族人的标志是 ( )A 绣花长袍B 绣花帽C 巴珠D 则羔利 7、喜欢冷面、打糕、松饼、,喜欢以汤、酱、泡菜为副食的民族是( )A 、郝哲族B 、朝鲜族C 、白族D 、满族 8、有“金孔雀”之称的民族妇女是 ( ) A 壮家女 B 畬家女 C 白族女 D 傣家女 9、下列属于傣族主要传统节日的是 ( ) A 牛王节 B 赶年节 C 春节 D 泼水节 10、“萨其马”是( )的传统点心A 、苗族B 、维吾尔族C 、满族D 、藏族 11、维吾尔人民最喜爱的主食是 ( ) A 拉面 B 包子 C 面筋 D 抓饭 12、农历四月初八过“嫁毛虫”节,又称“敬婆婆神”的是那个民族。

( ) A 土家族 B 黎族 C 瑶族 D 汉族 13、花王节是哪个名族的岁时节日民俗( )A 、 汉族B 、壮族C 、 瑶族D 、蒙古族 14、在藏族服饰中,“帮典”属于 ( )A 围裙B 帽子C 藏靴D 藏袍 15、旗袍是( )的传统服饰A 、满族B 、蒙古族C 、满族D 、藏族 16、“那达慕大会”是( )的主要节日A 满族B 、藏族C 、蒙古族D 、回族 17、“洗三”是我国古代传统的( )礼仪.班级 姓名 学号A.诞生B。

中国民俗旅游试题

中国民俗旅游试题

《中国民俗旅游》试卷(闭卷)使用班级: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一、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12分)1、民族:2、民俗:3、行歌坐月:4、民俗旅游: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15分)1、藏族古代建筑以()为代表,有众多的藏传佛教寺庙。

2、()是清真寺主持教务的人,极受穆斯林及回族人的尊敬。

当他们在祈祷时,千万不要打扰他们。

3、()是蒙古族的传统乐器。

4、中国新疆维吾尔()艺术已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是满族传统风味糕点。

它是满语,汉语叫金丝糕、蛋条糕,它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瓜子仁、青红丝等做成。

6、朝鲜族主要居住在(),而当地三宝是指()、()和()。

7、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舞,技艺很高。

8、傣族多信仰(),常吃的主食是()。

9、()族待客时最常用的佳肴是坨坨肉和酸菜汤,本族男子头上都蓄有一蓬头发,称为(),这是每个人最高贵的地方,忌旁人用手触摸,否则被认为是极大的侮辱。

10、土家族最有特色的习俗是()。

三、单选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A.回族B.苗族C.壮族D.汉族2.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A.高山族B.珞巴族C.哈尼族D.纳西族3.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是()A.福建省B.云南省C.广东省D.贵州省4.属于晋陕黄土高原的汉族民居特色的是()A,四合院式 B.围龙屋 C.马头墙 D.窑洞5.陕北农民标志性的标志是()A.腰带B.小花帽C.白羊肚手巾D.大筒裤6.春节中以()为高潮。

A.除夕和正月十五B.正月十五和正月初一C.除夕和正月初一D.除夕和正月初二7. 满族信仰()A.萨满教B.佛教C.基督教D.道教8.“万字坑”属于下列哪个民族的住房特点()A.朝鲜族B.满族C.维吾尔族D.回族9.马头琴是()最有名的乐器。

A,满族 B.朝鲜族 C.回族D土家族10.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的民族是()A.回族B.朝鲜族C.满族D.维吾尔族11.中国三大史诗为()A.《蒙古秘史》,《江格尔》,《玛纳斯》B.《江格尔》,《玛纳斯》,《格萨尔王传》C.《格萨尔王传》,《江格尔》,《十二木卡姆》D.《蒙古秘史》,《十二木卡姆》,《江格尔》12.“坎儿井”是()的一大发明创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科华技工学校 第1页 共 1 页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装_ _ _ _ _订_ _ _ _ _线_ _ _(装订线内禁止填写答案)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_ _____
2014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14年12月
民俗 A 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
出题人:郭瑞雪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一、名词解释(20分)
1.民族
2.民俗
3.民俗旅游
4.民俗旅游资源
二、不定项选择(40分)
1、黎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独特方式称为( )。

A 、姑娘追 B 、阿注 C 、游方 D 、夜游
2、崇拜盘王的瑶族,认为盘瓠为“十二姓盘瑶”的族祖,故禁食( )肉。

A 、狼 B 、狗 C 、熊 D 、虎
3、高山族喜欢用贝壳、兽骨等磨制的各种装饰品。

有的地区还有( )的习俗。

A 、染齿 B 、纹身 C 、黥面 D 、穿鼻
4、下列特色食物中,( )是白族的风味食品。

A 、乳扇
B 、酿松茸
C 、砂锅鱼
D 、吹肝
5、傣族居住习俗,各地有所不同,从住房上来说,以( )最具代表性。

A 、干栏式竹楼 B 、吊脚楼 C 、木楼 D 、船型屋
6、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彝族民间形成了以祖先崇拜为核心,集( )为一体的传统俗信。

A 、图腾崇拜 B 、山崇拜 C 、灵物崇拜 D 、石崇拜
7、藏族聚居区最常见的典型饮食有( )。

A 、血肠 B 、酥油茶 C 、糌粑 D 、青稞酒
8、七星披肩是纳西族( )图腾在服饰上的表现。

A 、羊 B 、狗 C 、狼 D 、蛙
9、民俗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
A 、规范功能
B 、实用功能
C 、教育功能
D 、娱乐功能
E 、凝聚功能
F 审美功能 10、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民俗的形成和发展?( ) A 、地域 B 、经济 C 、政治 D 、宗教 11、农业民俗的主要内容( )。

A 、种植业民俗
B 、山林业民俗
C 、畜牧业民俗
D 、渔业民俗 12、以下哪些是梨园业的祖师爷( )? A 、唐明皇 B 、唐太宗 C 、杨玉环 D 、孝庄太后 13、花中“四君子”有哪些( )?
A 、梅
B 、松
C 、兰
D 、柏
E 、竹
F 、菊 14、中国的八大菜系中包括:( )? A 、鲁菜 B 、京菜 C 、湘菜 D 、徽菜 15、服饰在发张过程中逐渐具备了哪些功能( )? A 、护体 B 、御寒 C 、装饰 D 、标志 16、回族的传统节日有( )?
A 、开斋节
B 、古尔邦节
C 、肉孜节
D 、圣纪节
17、满族尤其喜欢吃粘食和甜味食品,流传至今的( )都是满族的传统点心。

A 、油香 B 、驴打滚 C 、馓子 D 、萨其马 18、朝鲜族妇女喜欢的传统运动有哪些( )? A 、荡秋千 B 、打羽毛球 C 、荡秋千 D 、顶水 E 、蹦床
19、中国北方( )萨满教的“跳大神”,总是由巫师——“萨满”来主持的。

A 、哈萨克族 B 、蒙古族 C 、鄂伦春族 D 、鄂温克族
20、宗教信仰与其他各种非宗教信仰的社会意识形态相比,其基本特征为( )。

A 、盲目性 B 、系统性 C 、虚幻性 D 、功利性
得 分 评分人
得 分 评分人
三、判断题(2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船家禁说“住、翻”,故称“箸”为“筷”,称“帆布”为“抹布”。

()
2、握手的顺序是:先贵宾、老人,后同事、晚辈,先男后女。

()
3、民俗的“新、奇、乐、美”四性构成民俗旅游资源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基础。

()
4、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之一。

()
5、魏征是中国古代最早酿造葡萄酒的人。

()
6、陆羽之所以被称为茶神,是因为他精心编写了《茶经》。

( )
7、回族和达斡尔族一样既没有本族的文字也没有本族的语言。

()
8、“弱冠”是指男子16岁的年龄。

()
9、满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的语言都属于阿尔泰语系。

()
10、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的三大传统节日是一样的。

()
11、蒙古族的服饰由首饰、长袍、腰带、靴子四部分构成。

()
12、满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和沈阳。

()
13、汉族的婚礼程序主要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初婚六项。

()
14、儒家经典中《周礼》、《礼仪》、《礼记》成为历代典章制度制定的依据。

( )
15、“四夷”即指东戎、南蛮、西夷、北狄。

()
16、明清时期,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 )
17、夏商周时期是汉民族最终形成时期,汉族在稳定、统一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
18、儒家思想中的“忠孝仁义”已经成为汉民族民俗的重要内容。

( )
19、“三纲五常”中“五常”是指“仁、义、孝、礼、信”。

()
20、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都是秦朝时期修建的。

()
四、简答题(20分)
1、简述中国民族的特点。

2、简述中国古代的传统婚姻类型。

3、简述民俗和旅游的关系。

4、简述汉服的消亡历史。

得分
评分人
得分
评分人
四川科华技工学校第2页共 2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