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课件][分析化学][教案PPT][精品课程]第十章-第三节-定性和定量分析-1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培训 ppt课件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培训 ppt课件
-0.14, 0.00, 0.30, -0.21, n=8 d1=0.28 s1=0.38 (2) X-X:0.18,0.26,-0.25,-0.37,
0.32 , -0.28, 0.31, -0.27 n=8 d2=0.28 s2=0.29
d1=d2, s1>s2
例题
例:水垢中 Fe2O3 的百分含量测定数据为 (测 6次) : 79.58%,79.45%,79.47%, 79.50%,79.62%,79.38% X = 79.50% s = 0.09% sX= 0.04%
偏差是指个别测定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一) 平均偏差
平均偏差又称算术平均偏差, 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精密度。
平均偏差: d XX n
平均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
平均值
×100
特点:简单; 缺点:大偏差得不到应有反映。
(二) 标准偏差
标准偏差又称均方根偏差;有限测定次数
标准偏差 :
sXX2/n1
相对标准偏差 :(变异系数)= S / X
例:对指示剂颜色辨别偏深或偏浅;滴定管读数不准。
2. 偶然误差
( 1) 特点 a.不恒定 b.难以校正 c.服从正态分布(统计规律) ( 2) 产生的原因 a.偶然因素 b.滴定管读数
3. 过失误差
二、误差的减免
1. 系统误差的减免
(1) 方法误差—— 采用标准方法,对比实验 (2) 仪器误差—— 校正仪器 (3) 试剂误差—— 作空白实验
(3)结构分析 形态分析,立体结构,结构与活性
2. 按分析对象分类
(1) 无机分析 (2) 有机分析 (3) 生物分析 (4) 药物分析
3.按数量级分类
方法 常量分析

第三章定性和定量分析PPT课件

第三章定性和定量分析PPT课件
2
2.相对保留值定性
在用保留值定性时,必须使两次分析条件完全 一致,有时不易做到。而用相对保留值定性时,只 要保持柱温不变即可。
is
t,R(i) tR(S)
Vg(i) Vg(s)
VVNN,,((si))
基准物的选择标准:基准物的保留值尽量接近 待测样品组分的保留值。一般选用苯、正丁烷、环 己烷等作为基准物。
25
校正因子测定方法 准确称量被测组分和标准物质,混合后,在
实验条件下进样分析(注意进样量应在线性范围 之内),分别测量相应的峰面积,然后通过公式 计算校正因子,如果数次测量数值接近,可取其 平均值。
26
3.常用的定量计算方法
(l)归一化法 归一化法是气相色谱中常用的一种定量方
法。应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条件是试样中各组分必 须全部流出色谱柱,并在色谱图上都出现色谱峰。
右图是利用双柱定性的 示意图。如果在二根不同的 色谱柱上同时测定未知物的 保留指数I值,然后在此图 上横、纵坐标上找到未知物 的保留指数I值,各画垂直 于坐标轴的直线.二线相交 处落在某化合物的直线上就 是这类化合物。
保留指数双柱定性图 13
六、化学方法定性
利用化学反应,使用全样品中某些化合物与 特征试剂反应,生成相应的衍生物。
wi=fi′Ai
式中Wi为组分i的量,它可以是质量,也可以是摩尔或体积 (对气体);Ai为峰面积,fi′为换算系数,称为定量校正因 子。它可表示为
fi′=Wi/Ai
18
fi′=Wi/Ai 定量校正因子定义为:单位峰面积的组分的量。 检测器灵敏度Si与定量校正因子有以下关系式
fi′=1/Si
19
例:用TCD,N2 作载气测O2,H2的百分含量 若H2、O2峰面积相同, 百分含量相同就不对。 不能用下式计算:

《分析化学课件之》课件

《分析化学课件之》课件

01
02
03
污染源监测与标。
生态毒理学研究
通过分析化学手段研究化 学物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和毒性作用。
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利用分析化学方法对废物 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 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法具有操作简便、快 速、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但 需要使用昂贵的仪器设备。
仪器分析法可以分为光谱分析 法、色谱分析法和电化学分析
法等。
光谱分析法是最常用的仪器分 析方法之一,通过光谱测量确
定被测组分的含量。
化学分析法的应用与优缺点
化学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如环境监测、食品检测、药品
分析化学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分析对象和分析方法的不同,分 析化学可分为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常量分析和微量分析、化学分析和仪 器分析等。
特点
分析化学具有准确性、灵敏度高、操 作简便、快速等特点,能够为科学研 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分析化学
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和经验积累, 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分析方法 ,如用火烧石英砂制取玻璃等。
输标02入题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通过测量样品中原子吸收特定波长 的光来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用于元素定量分析。
01
03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通过测量样品中原子在特定波长的 光照射下产生的荧光来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用于元
素定量分析。
04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通过测量样品中原子发射特定波长 的光来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用于元素定性分析。
滴定分析法可以分为酸碱滴定法、络 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沉淀滴 定法等。
滴定分析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 、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 种化学分析领域。

W376-暨南大学分析化学课件--第三节-偏差和置信区间

W376-暨南大学分析化学课件--第三节-偏差和置信区间

6次测量,随机误差落
在±2.57 s范x 围内
的概率为95%。
无限次测量,随机误 差落在±1.96 范围内 的概率为95%。
(1) 置信区间分为双侧置信区间与单侧置信区间两种; (2)双侧置信区间是指同时存在大于和小于总体平均值的 置信范围。在一定置信水平下,μ存在于XL至XU范围内, XL<μ< XU; (3)单侧置信区间是指μ<XU或μ>XL的范围; (4)除了指明求算在一定置信水平时总体平均值大于或小 于某值外,一般都要求算双侧置信区间
lim X m n
当消除系统误差时,μ即为真值。
2.有限测定次数
标准偏差 : s X X 2 /n 1
相对标准偏差 :(变异系数)CV% = S / X
2020/6/17
例题
用标准偏差比用平均偏差更科学更准确。 例: 两组数据 (1) X-X: 0.11, -0.73, 0.24, 0.51,
xM 37.30%
R 37.50%37.20% 0.30%
2020/6/17
平均偏差:
d 1 n
di
1 n
xi x
1 5
(0.11
0.14
0.04
0.16
0.09)%
0.11%
标准偏差: s
di2 (xi x)2
n 1
n 1
(0.11)2 (0.14)2 (0.04)2 (0.16)2 (0.09)2 5 1
第二章
一、平均偏差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
二、标准偏差
第三节
分析结果的数 据处理
三、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四、置信度与置信区间
2020/6/17
x
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

分析化学ppt课件

分析化学ppt课件
别。
近代分析化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分析化学逐渐形 成独立的学科,并应用于各个领域 。
现代分析化学
现代分析化学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 方法,实现快速、准确、自动化的 分析。
02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化学分析方法
01
02
03
04
酸碱滴定法
利用酸碱反应进行滴定,通过 滴定曲线、指示剂选择等确定
待测物的浓度。
络合滴定法
报告格式
图表制作
说明实验报告的基本格式和内容,包括实 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等部分 。
介绍如何制作有效的图表,如柱状图、折 线图和表格等,以直观展示实验结果。
报告撰写技巧
报告提交与评价
提供撰写实验报告的技巧和建议,如语言 表达、逻辑结构等。
说明实验报告的提交方式和评价标准,以 便学生更好地完成报告。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是分析化学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应用,通过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可以了解食品的质 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详细描述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主要包括对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调味剂等添加剂的检测。通过高效液相色 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判断食品的 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分析化学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科学研究
分析化学在基础研究、新 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发挥 着关键作用。
工业生产
分析化学在化工、制药、 食品、环保等领域用于产 品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优 化。
环境保护
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污 染治理、生态评估等方面 提供技术支持。
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分析化学
古代人类通过观察和实验,采用 简单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析和鉴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电色谱法
激光色谱法
Add Your Text
美国安捷仑公司
美国瓦利安公司
美国珀金埃尔默公司
美国热电集团 美国沃特斯公司
日本岛津公司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E=hυ=hc/λ
光谱分析法是指在光〔或其它能量〕的作 用下,通过测量物质产生的发射光、吸收光 或散射光的波长和强度来进展分析的方法。
吸收光谱分析 发射光谱分析 分子光谱分析 原子光谱分析
干预型〔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质谱分析〔MS〕
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电镜
• 使用电子来展示物件的内部或外表的显微 镜〔最大放大倍率超过300万倍,而光学显 微镜的最大放大倍率约为2000倍 〕
电镜
T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肝细胞水肿
毛细血管中的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吞噬
20种氨基酸,蛋白质种类1010~1011,三 个相邻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三联体密码, 那么排列方式43=64 种,其中61种编码氨基 酸〔有简并:减少有害突变,保持物种稳 定〕,简并一般只涉及第三位碱基。如GCU, GCC,GCA,GCG均编码丙氨酸,密码子的 专一性主要由头二位碱基决定。
UAA,UAG,UGA终止密码;AUG既是蛋氨酸 的密码,又是起始密码。
(valnine)所取代。A→T突变还导致限制酶OxaNI位点的消失。
正常HbA四条多肽链〔2条 链,2条 链〕 链第六位氨基酸HbA是谷氨酸,HbS是缬氨酸。
DNA : …TAC…CTG…ATT… …TAC…CAG…ATT…
mRNA: …AUG…GAG…UAA… …AUG…GUG…UAA…
Protain: …Met…Glu… …Met…Val…

[暨南大学课件][分析化学][教案PPT][精品课程]第三章-第一节-滴定分析概述

[暨南大学课件][分析化学][教案PPT][精品课程]第三章-第一节-滴定分析概述

3 n(I2 )
(2) 用Na2S2O3 溶液滴定析出的 I2
2 S2O32- + I2 = 2 I- + S4O62-
n(I2 ) = 1/2 n(S2O32-) ( 3) KBrO3 与 Na2S2O3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为:
n(BrO3-) = 1/3 n(I2 ) = 1/6 n(S2O32-)
2020/6/17
例题: 称取铁矿石试样0.5000g,将其溶解,使全部铁还
原成亚铁离子,用0.01500 mol/L K2Cr2O7 标准溶液滴定至 化学计量点时,用去K2Cr2O7 标准溶液33.45ml。试样中Fe 和Fe2O3的百分质量分数各为多少?
解:此题是直接法进行氧化还原滴定,Fe2+与K2Cr2O7的反应为: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
第一节 滴定分析概述
2020/6/17
一、概述 二、滴定分析分类 三、滴定分析对化学
反应的要求 四、标准溶液的配制
及浓度的确定 五、标准溶液浓度表 示法 六、滴定分析中的计 算
一、概述
(1)滴定分析法 (2)标准溶液 :0.1000 mol/L (3)化学计量点(等当点) (4)指示剂 (5)滴定终点 (6)终点误差 (7)基准物质 (8)滴定曲线
2020/6/17
间接配制(步骤):
(1)配制溶液 配制成近似所需浓度的溶液。 (2)标定 用基准物或另一种已知浓度的标 准溶液来滴定。 (3)确定浓度 由基准物质量(或体积、浓度) ,计算确定。
2020/6/17
五、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法
1.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c = n / V 单位 mol / L
2020/6/17

《分析化学》课件 (2)

《分析化学》课件 (2)

分析方法与步骤
1
分析方法的选择
介绍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的考虑因素,如样品性质、分析目的和所需结果的准确性。
2
分析步骤的基本流程
解释基本的分析步骤,包括样品制备、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结果的分析与解读Βιβλιοθήκη 分析结果的处理讨论分析结果的处理方法,如数据整理、图表绘制和结果统计。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实验室设备和试剂
了解常用的实验室设备,如量筒、试管和烧杯,并 掌握它们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同时,介绍常见的试 剂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常用分析技术
重点讲解各种分析技术
学习各种分析技术,如色谱法、质谱法和光谱法。了解其原理、操作步骤和适用范围。
实例说明各种技术的应用
通过实例,展示各种分析技术在环境、医药和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深入了解分析技术的实际 应用价值。
《分析化学》PPT课件 (2)
这是一门关于分析化学的课程,旨在向大家介绍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应用。我们将学习常用实验室设备和试剂,掌握各种分析技术,并理解分析 方法、步骤以及结果的分析与解读。
课程介绍
简介《分析化学》
通过课程简介,我们将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 目标和目的。探索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 中的重要性。
总结和展望
总结课程内容,回顾分析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展望未来,探索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的持续发展。
数据解读与判断
指导如何解读分析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合理判断提出结论,并评估结果的意义与可靠性。
应用和意义
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探索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医学诊断和工业生产等 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并了解其对相关产业和科学研 究的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17
例:精密称取B12样品25.0 mg,用水溶液配成100 ml。精密吸取10.00 ml,又置100 ml容量瓶中,
加水至刻度。取此溶液在1cm的吸收池中,于
361 nm处测定吸光度为0.507,求B12的百分含量 (B12的百分吸光系数为207)
解:
Ci
0.507 207 1
2.45 103 g
3.对照法:外标一点法 (P202)
C Cs Ci
2020/6/17
对照法只需要 配制标准溶液
和试样溶液
前提:固定仪器和测定条件;
截距为0 ;
标样与样品浓度相近
过程:一定 分别测定A样和A标
Ci
CS
Ai AS
✓ 注:当样品溶液与标准品溶液的
稀释倍数相同时
mi i%
mS mi
Ai AS
100%
2
2020/6/17
二、定量分析
(一)单组分的定量方法 定量依据:A EC l
1.吸光系数法 2.标准曲线法 3.对照法:外标一点法
2020/6/17
1.吸光系数法 (P201)
前提:要求单色光
过程:W (g)样/ 含i 稀释C(g / mL) E已知求A Ci
Ci
[g /100mL]
A El
2020/6/17
由A2b
E2b
Cb
Cb
A2b E2b
2.两组分吸收光谱部分重叠
λ1→测A1→b组分不干扰→可按单组分定量测Ca λ2→测A2→a组分干扰→不能按单组分定量测Ca
过程:1 测定E1a ;A1a 2 测定E2a和E2b ;A2ab
由A1a
E1a
Ca
Ca
A1a E1a
由A2ab A2a A2b E2a Ca E2b Cb
解:
Ci
A El
0.591 764
7.92 104
g
/100mL
7.92 106
g
/
mL
i%
Ci C样
100%
7.92 106 2.0 102 10
100% 99.0%
100 250
2020/6/17
2.标准曲线法 (P202)
前提:固定仪器和测定条件 AK C AC
标准曲线法需要配 制一系列标准溶液
光度为0.463,已知该波长处的 E11c%m 927.,9 求咖啡酸百分
含量
解:Ci
0.463 927.9 1
4.900
104
g
/100mL
4.900
106
g
/ mL
C样
10.00 10 3 200
5 50
5.000 10 6
g
/ mL
咖啡酸% Ci 100% 4.900 106 100% 98.0%
Cb
2020/6/17
A2ab
E2a E2b
Ca
3.两组分吸收光谱完全重叠——混合样品测定 (1) 解线性方程组法 (2) 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 (3) 系数倍率法
2020/6/17
1.解线性方程组法
▪ 步骤: 1 测定E1a和E1b ;A1ab
2
测定E2a
和E
b 2
;A2ab
A1ab A1a A1b E1a Ca E1b Cb
A2ab
A2a
A2b
E2a
Ca
E
b 2
Cb
Ca
A1ab E1a
E2b E2b
A2ab E1b E2a E1b
2020/6/17
Cb
A2ab E1a
E1a E2b
A1ab
E
a 2
E2a E1b
2.等吸收双波长法
▪ 步骤:
A1ab A1a A1b A2ab A2a A2b
C样
5.000 106
2020/6/17
注:稀释因子
1 5 200 50
例:精密称取0.0500 g样品,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入 0.02mol/L HCl溶解,稀释至刻度。准确吸取2ml,稀至 100ml。以0.02mol/l HCL为空白,在263 nm处用1 cm吸收池 测定透光率为41.7%,其摩尔吸光系数为12000,被测物分
m
例: 维生素B12的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B12注射液2.50ml,加水稀释至10.00ml; 另配制对照液,精密称定对照品25.00mg,加水稀 释至1000ml。在361nm处,用1cm吸收池,分别 测定吸光度为0.508和0.518,求B12注射液注射液 的浓度以及标示量的百分含量(该B12注射液的标 示量为100μg / mL)
3.系数倍率法
✓ 前提:干扰组分b不成峰形 无等吸收点
2020/6/17
✓ 步骤:b曲线上任找一点→λ1
另一点→λ2

A1b A2b
K
倍率因子
b
a Aab KA2ab A1ab
A1b
K ( A2b A2a ) ( A1b A1a )
A2b
(KA2b A1b ) (KA2a A1a )
2020/6/同一测定条件下, 与标准对照物谱图或标准谱图 进行对照比较
2020/6/17
2.对比吸收光谱的特征值
max , max ,E11c%m sh ,min
2020/6/17
3.对比吸光度或吸光系数的比值:
✓ 例: 药典规定VB12定性鉴别:
278 ,361 ,550三处最大吸收
解:
(1) 对照法
Ci
2.5 10
25.00 1000 1000
0.508 0.518
Ci
98.1g
/ mL
2020/6/17
B12标示量%
Ci 标示量
100%
98.1%
(2) 吸光系数法
Ci
A El
Ci
2.50 10
0.508 207 1
Ci 98.1g / mL
B12标示量%
Ci 标示量
4.000
10 6
g
/
mL
2020/6/17
样品%
Ci C样
´ 100%
3.165 ´ 106 4.000 ´ 106
´ 100%
79.15%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法
第三节 定性和定量分析
一、定性分析 二、定量分析
2020/6/17
第五节 定性和定量分析
一、定性分析
定性鉴别 纯度检查和杂质限量测定
二、定量分析
单组分的定量方法 多组分的定量方法
2020/6/17
一、定性分析 (一)定性鉴别 (P199)
定性鉴别的依据→吸收光谱的特征 吸收光谱的形状 吸收峰的数目 吸收峰的位置(波长) 吸收峰的强度 相应的吸光系数
或Ci
[mol / L] A
l
i% Ci 100% C样
2020/6/17
例光:维系生数素为B21027
的水溶液在361 nm处的百分吸 , 用 1cm 比 色 池 测 得 某 维 生 素
B12溶液的吸光度是0.414,求该溶液的浓度
解:
C A 0.414 E l 2071
0.00200g /100m L 20.0g / m L
子量为100.0,试计算263 nm处 E11c%m 和样品的百分含量。
解:
E11c%m
10 M
10 12000 100.0
1200
Ci
A El
lg T El
lg 0.417 1200 1
3.166 104 g /100mL 3.165 106 g / mL
C样
0.0500 250
2 100
/100mL
2.45 105
g
/
mL
C样
2.50 102 100
10 100
2.50 105 g
/ mL
2020/6/17
B12 %
Ci C样
100%
2.45 105 2.50 105
100% 98.0%
例: 20.00mg样品 HCL5mL 吡啶25ml稀至250mL
移取10mL 稀至100mL 367测A 0.591 (已知E 764.0) 求i%
➢ 消去b的影响测a
选 b 的等吸收点1'和2' A1b' A2b'
Aab ' A1a' A2a' (E1a E2a ) Ca
Ea Ca
Ca
Aab ' E1a' E2a'
Aab ' E a
✓ 注: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 选定的两个波长下干扰组分具有等吸收点 2020•/6/17选定的两个波长下待测物的吸光度差值应足够大
100%
98.1%
2020/6/17
(二)多组分的定量方法 (P203)
定量依据:A总 Aa Ab Ac ➢ 三种情况: 1.两组分吸收光谱不重叠(互不干扰)
两组分在各自λmax下不重叠→分别按单组分定量
过程:1 测定E1a ;A1a
2 测定E2b ;A2b
由A1a
E1a
Ca
Ca
A1a E1a
2020/6/17
2.杂质限量的测定:
✓ 例:肾上腺素中微量杂质——肾上腺酮含量计算 2mg/mL -0.05mol/L的HCl溶液,λ 310nm下测定 规定 A310≤0.05 即符合要求的杂质限量≤0.06%
A 0.05 C E11c%m l 435 1
1.1104 g /100ml 1.1103 mg / ml 肾上腺酮% 1.1103 100 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