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考古绘图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对考古绘图方法的认识与比较

对考古绘图方法的认识与比较

对考古绘图方法的认识与比较作者:***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18期摘要:考古绘图是将制图學应用于考古发掘调查和研究工作中,用制图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来表现考古材料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考古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技能,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都必须借助于绘图、照相、测量等技术手段,最终才能完成简报、报告的编写和论文撰写。

考古绘图具体包括绘图工具的使用、绘图的步骤与方法、图字的标注等,通过客观翔实的绘图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出土遗物的大小形状、花纹和质地,达到见图如见物的效果。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数字测绘在考古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考古测绘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考古测绘中不可或缺的两部分。

关键词:考古绘图;传统绘图;电脑绘图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18.0330 引言考古绘图是一项烦琐的工作,需要有较强的观察力和耐心。

考古学诞生之初,考古绘图就随之产生了,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更加直观地展现出土遗迹、遗物,补充文字描述及摄影照片拍不到的细节与特征。

考古绘图基本上能表现出文物器形、大小、纹饰、相对位置等原始信息。

考古工作中长期以来形成传统的手测手绘的方法,实质上是基于人工读取测量建立起来的一种测量方法,它一直延续至今。

在接触考古绘图之前,笔者一直觉得考古绘图是一项神秘而新奇的研究,等到真正接触考古绘图这一领域的时候,才发现光有扎实的美术功底是远远不够的。

另外,从事考古绘图不仅需要阅读教材和相关的文章,还需要学习和参考优秀考古报告中的线图。

考古绘图和素描、速写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当然有了好的绘画基础,对于制图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且绘画中的透视学也是几何学里的一部分,对于考古绘图的初学者,应深刻领会其规范和要求,在绘图中思考如何利用正投影的线条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出器物的基本特征和结构,让线条替器物说话,除了平时多画多练习,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

考古绘图原理

考古绘图原理

• 视图的排列 视图的排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第一 象限角投影制;一种是采用第三象限角投 影制,目前我们最习惯采用的方法是第三 象限角投影制。
5 正投影作图 (1)点的投影
(2)直线的投影
(3)平面的投影 a 该圆平行于H面
• B 该圆垂直于H面
• C 该圆倾斜于H面
(4)几何体的投影 a 圆柱体
B 圆锥体
三 考古绘图对投影制的选用 在考古的实际工作中,被画的物体往往是立体 的,而正投影缺乏立体感,物体的一个侧面的投 影,不能同时反映另一个侧面的正确形状,要表 示其投影形状,必须另设投影面,绘正投影图。 若要完全表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就必须增加诸 投影面,绘制诸投影图的正投影图。每一面的投 影图都称为该面的“视图”。
考古绘图
投影
一 投影的基本概念
在投影制图学里,将空间的形体表现在平面上的 方法称为投影法。如大家熟悉的灯光把物体的影 子照射在墙上,电影放映机把胶片上的画面映在 银幕上。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他们具有共同点, 那就是都具有影子。我们把这些影子称为物体在 平面上的投影。
H
H 投影面 SA 投影线 S 投影中心 A 空间点 a为空间点A在H面 上的中心投影
4 正投影的基本原理 根据正投影平面上一个投影,不能确定它所反 映的空间形体的形状、大小和位臵。为此必须增 加投影平面,将空间形体的投影面增加到两个或 两个以上,才可以确定该物体在空间的确切位臵、 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利用两个投影面获得的空间 物体的正投影简称两面投影,利用三个投影面获 得的投影简称三面投影,以此类推至六面投影。
二 投影的分类
投影的方法
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
பைடு நூலகம்
直角投影
斜角投影

考古绘图讲义

考古绘图讲义

考古绘图讲义考古绘图徐承泰编著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什么是考古绘图一什么是绘图1、什么是绘图绘图,也称为制图,是指在一个平面上根据投影的原理,真实准确地再现立体图形的方法。

目的是为人们进一步的建造或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2、绘图与绘画的关系绘图与绘画既有共性又有区别。

两者的共性在于绘图与绘画都是借助于线条,在平面上表现出立体的图形。

两者的区别在于绘画是以透视学为理论基础,讲究的是技巧,追求的是美学效果,有思想性。

绘图是以画法几何学为其理论基础,借助于尺规等工具,讲究的是规范,追求的是真实准确地反映事物原貌的科学效果,不具有思想性。

3、绘图的分类绘图根据其对象及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许多的种类,如我们大家所熟悉的机械制图、建筑设计图等等。

考古绘图是其中的一种。

绘图根据其采用的投影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透视投影图、正投影图和轴测投影图。

考古绘图以正投影图为主。

二什么是考古绘图1、什么是考古绘图所谓考古绘图,是指具体地把制图学的原理应用于考古记录和考古研究当中,用制图学的理论和技术记录和说明考古材料,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较为直观的资料。

其表达的对象包括田野发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遗迹现象,资料整理后的各类遗存等。

考古绘图同其它专业绘图一样,也具有物殊性及普遍性两重性。

所谓特殊性,是指它的产生和终极的目的,都是为考古专业研究服务的;所谓普遍性,是指它所运用的方法和手段,具有普遍的技术性意义。

2、考古绘图的意义考古绘图的意义在于:作为考古资料三大记录之一的考古绘图,它是对各类遗迹、遗物原貌在形体特征及尺寸上进行准确反映的保证,其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它与文字记录、照相记录相辅相成,构成对考古材料的完整准确的记录。

因此,如果不能掌握一定考古绘图技术,所绘出的图形达不到科学记录的要求,就会影响考古记录、考古报告的科学性、完整性,更给进一步的研究工作造成困难。

三考古绘图的类别1、按工作内容划分A田野调查阶段:文物点(遗址、墓地等)分布图、文物点平面图(反映及位置及范围)、遗址断面堆积图、采集的遗物标本图。

考古器物绘图工作总结

考古器物绘图工作总结

考古器物绘图工作总结考古器物绘图是考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以图像的形式记录和展示考古发现的器物形态、结构和特征,为考古研究、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提供了直观而准确的资料。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一系列考古器物绘图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在此,我将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工作内容1、现场测绘在考古发掘现场,对出土的器物进行初步的测量和绘图。

这需要仔细观察器物的形状、大小、比例关系,以及表面的纹饰、痕迹等细节。

使用的工具包括直尺、三角板、圆规等传统绘图工具,以及便携式电子测量设备。

2、室内整理将现场测绘的草图带回室内,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完善。

根据考古学的规范和要求,运用专业绘图软件,如 Adobe Illustrator、Photoshop 等,绘制出精确、清晰、美观的器物图。

同时,还要标注器物的名称、编号、出土位置、尺寸等相关信息。

3、与考古团队的协作与考古发掘人员、文物保护专家、考古学家等密切合作,了解他们对器物的研究需求和关注点,确保绘图能够准确反映器物的重要特征和价值。

二、工作收获1、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我的绘图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测量精度、线条表现、构图布局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同时,也掌握了更多的绘图软件技巧和工具应用,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绘图任务。

2、对考古学的深入理解参与考古器物绘图工作,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研究各种考古器物,从而对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明白了器物的形态、纹饰、制作工艺等特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这对于准确绘制器物图至关重要。

3、团队协作能力的增强在与考古团队的协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不同专业的观点和需求。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我们能够共同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遇到的问题与挑战1、器物保存状况不佳部分出土器物由于长期埋藏、受到侵蚀等原因,表面损坏严重,或者变形、残缺不全。

考古绘图基础

考古绘图基础
不论剖面图还是剖视图,其摆放位置一般应按 考古绘图视图位置排列规则摆放,不然会造成读图 时的错误理解。
剖面的剖切方式
考古绘图根据所绘物体具体情况的不同应用几 种不同剖切方式:全剖、1/4剖、局部剖。
全剖
假设将物体整体剖切,完整地呈现出物体的内部结构。 全剖时形成的剖面考古绘图中习惯称为全剖面,其往往不 单独出现,常配合平面图(俯视图)共同使用。主要应用 于遗迹现象的表现。
局部剖
同局部视图一样,为了表现物体特殊部分的构 造而在局部进行单独的剖切。然后只绘出其局部剖 切面的剖面图。这类剖面图可采用旋转剖面、移出 剖面、详细剖面(多剖面)、隐线剖面来表现。
旋转剖面表现
在不影响主视图的前提下可将剖面翻转90度后直接画在 剖切位置上,这种剖面的表现形式在考古绘图中习惯称为旋 转剖面。这种表现方式一般在表现局部剖切时最为常用。
局部添加其它视角视图
在考古绘图中,允许在大家都广为了解的物体 上添加局部侧视图或上视图,单独用来表现局部特 征。这样不但不影响对物体的全面表现,还可以节 省版面。
剖面、剖视图和剖面图(1)
在考古制图中虽有多视图表现物体外形,但物 体不尽相同的内部结构和局部细节却无法表现出来。 为此,考古绘图常常要对所绘物体进行假想剖切, 这样可以直观地表现出物体的剖切面情况和其内部 情况,进而反映出物体的更多细节和信息。
物体剖切后形成的断面称为“剖面”,剖面一 般填充上疏密相等的45度角细斜平行线或全部涂黑 (金属或较薄的物体),有时也用特殊的图例表示。 (地层、砖石、木材)
剖面、剖视图和剖面图(2)
将剖切面和剖切后所能看到的物体内部结构全都 表现出来的视图,称为剖视图。剖视图所反映出的所 绘物体息信最为全面,考古绘图原则上应尽量使用剖 视图表现所绘物体。

考古绘图绪论课件

考古绘图绪论课件
要可在一張圖上使用多種表現形式;(多視圖、復原圖、示意 圖)地圖、鋼筆素描、工程製圖等 7. 製版成本較低、便於轉載和引用; 8. 繪製者與看圖者對圖形的共識。 9. 考古繪圖對物體的質地、顏色、光澤度等方面的表現有局限性。 考古繪圖利用正投影法繪圖,比較費工時,繪出的圖形直觀看 去有些失真。
考古繪圖的優缺點
• 考古調查階段:地圖,地形圖,路線圖,遺址 分佈圖,地上遺跡遺物圖(如塔,地窟,木建 築等)等。
• 田野發掘階段:探方圖,遺跡圖(包括墓葬 圖),遺址圖。
• 室內整理階段:器物圖,器物分期圖等。同時 也包括描圖(清繪),所描的內容比較多(發 表用圖)。
按工作性質分
• 考古調查簡圖(攝影代替) • 發掘報告插圖 • 論文插圖 • 專著插圖
考古繪圖與文字記錄相比,直觀、形象;與單純 繪畫、攝影相比更全面、準確,能準確表達遺跡遺物 的真實尺寸、內部構造;可以把需要強調的部分比較 突出的表現出來(復原圖);方法簡便、較少受客觀 條件限制;製版成本較低、便於轉載和引用。
考古繪圖對物體的質地、顏色、光澤度等方面的 表現有局限性。考古繪圖利用正投影法繪圖,比較費 工時,繪出的圖形直觀看去有些失真。
考古繪圖的意義
一套完備的考古發掘調查記錄,由文字記錄、 圖形記錄、圖像記錄三部分組成。它們相互補充, 各有所長,不能偏廢。
1考古繪圖是考古工作中不可缺少 的組成部分
考古繪圖的應用範圍貫穿於考古調查、發掘、資 料整理、學術研究等全過程。
記錄空間形體及其時空關係,只使用文字是不夠 的。文字對空間形體的表述比較抽象,只有圖文並茂 才能充分、具體地記錄考古學遺存的形體特徵以及它 們之間的埋藏關係。 沒有附圖的考古報告是很難看 懂的。如果不掌握一定的繪圖技術,田野發掘工作難 於進行。

《考古绘图与摄影技术》习题与答案

《考古绘图与摄影技术》习题与答案

《考古绘图与摄影技术》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考古绘图:考古绘图是考古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遗址、遗迹、文物等进行精确、科学记录的一种手段,通过图形方式将考古现场的发现和观察结果详细、准确地描绘出来,以供学术研究和交流使用。

2. 平面图:在考古绘图中,平面图是指对遗址或遗物的二维投影图,包括遗址布局图、墓葬结构图、器物形态图等,用于展示其整体布局、结构特征及相互关系。

3. 立体图:立体图又称三维图,是在考古绘图中通过透视原理绘制出的具有深度感的图像,如遗址剖面图、文物立体示意图等,以便于直观呈现物体的空间结构和形状。

4. 考古摄影:考古摄影是指运用摄影技术对考古发掘现场、出土文物以及相关现象进行真实、客观记录的过程,旨在为考古学研究提供直观、详尽的影像资料。

5. RTI(Reflectance Transformation Imaging)技术:RTI是一种先进的成像技术,通过捕捉物体表面在不同光源角度下的反射特性,生成可以动态调整光照方向和强度的高分辨率图像,极大增强了对微弱细节和表面纹理的揭示能力。

二、填空题:1. 考古绘图要求做到______和______相结合,既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又要注重表现的艺术性。

答案:科学性;艺术性2. 在考古摄影中,为了减少拍摄时的阴影干扰,通常会采用______光线进行拍摄。

答案:自然光或均匀布光3. 通过______摄影技术,可以有效地记录和分析文物上的微痕、铭文等细微信息。

答案:显微摄影4. 考古绘图的基本步骤包括现场测绘、______、后期整理和成果编制等阶段。

答案:初步绘制5. RTI技术的核心设备是______系统,它能够模拟多种光照条件并捕获物体表面的所有反射信息。

答案:多光源成像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考古绘图的主要工具?A.量角器B.指南针C.照相机D.直尺和三角板答案:C2. 在制作陶器等易碎文物的三维模型时,常采用哪种技术?A.三维激光扫描B.RTI技术C.无人机航拍D.全站仪测量3. 对于深埋地下的墓葬结构,最适宜利用哪种考古绘图方法进行记录?A.平面图B.立面图C.剖面图D.轴测图答案:C4. 以下哪种摄影技术主要用于大型遗址的全景拍摄?A.鱼眼镜头摄影B.红外线摄影C.X射线摄影D.微距摄影答案:A5. 在考古摄影中,为了防止闪光灯对文物产生损害,通常会使用什么类型的光源?A.强烈的直射日光B.偏振光C.连续可调的柔和人工光源D.紫外线光源答案:C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考古绘图的基本原则?A.准确性B.完整性D.艺术性E.主观性答案:ABCD2. 在考古摄影中,可能用到的特殊摄影技术包括:A.红外线摄影B.紫外线摄影C.X射线摄影D.显微摄影E.无人机航拍答案:ABCDE3. 考古绘图与摄影技术在记录和研究文物时的作用包括:A.精确再现物体形态和结构B.揭示表面细微痕迹和纹理C.长期保存和传播考古信息D.为修复保护提供依据E.通过影像比对进行真伪鉴定答案:ABCDE4. 下列哪些设备或工具常用于考古绘图?A.直尺和三角板B.圆规C.量角器D.透视尺E.数码绘图板答案:ABCDE5. 关于RTI(Reflectance Transformation Imaging)技术的应用,正确的说法有:A.可以捕捉并显示文物表面的微弱文字和图案B.能够模拟多种光照条件以展现细节C.可用于对陶器、金属器等各类材质文物的研究D.适用于大型遗址的整体三维重建E.可取代传统的考古绘图方法答案:ABC (注:RTI技术虽然先进,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考古绘图方法)五、判断题:1. 考古摄影时,必须使用专业单反相机和大光圈镜头才能获得高质量图像。

古基础考古绘图

古基础考古绘图
一早
概论
什么是考古绘图
所谓考古绘图 , 是指具体地把制图学的原理应用于考古 记录 和考古研究当中 ,用制图学的理论和技术记录和说明 考古材 料 ,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较为直观的资料 。其 表达的对 象包括田野发掘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遗迹 、遗物 现象 、文化 堆积的原始保存状况 , 室内整理过程中的各类 器物 、典型残 片 、纹饰等
3. 测量点是原始数据 ,不能更改 ,它们之间连线时应保留测点 , 限 制对图纸的过度修饰。
4. 所有遗迹测绘点坐标应详细填写记录表 ,统一管理、建档。 5. 图纸在完成以后 ,发掘过程中对发掘对象的判断如有变化 ,应 重
新测绘 ,但原图应保留。
Wuhan University
二田野考古绘图常用的测绘方法
成/£L<.A>B>
考古绘图的类别
按工作内容划分 田野调查阶段: 文物点分布图、文物点平面图 田野发掘阶段;遗址(墓地)平面图、发掘区总平面图、发掘区 总 剖面图、探方总平面图、探方分层平面图、四壁剖面图、遗迹 平剖 面(侧视) 图、重要的遗物分布图。 室内整理阶段: 器物图、纹饰图、典型的残片图。 报告插图:遗址位置图、发掘区位置图、遗迹分布图、地层示意 图、 典型遗迹图、器物型式图、器物分期图、各种复原图等。
平郦顷斜于投影而一时,其投影与原图形不完全一致,会产生变形, 我们称之为“投影变形 ”
*
第三章田野考古绘图
考古绘图的几点要求
1. 应尽量采用高精度的测绘仪器 ,如电子全站仪或高精度GPS接" 收 机 。测绘点的坐标应取自遗址三维测绘坐标系统。
2. 平面图须在图上注明两个以上测点的三维坐标 ,有高程变化的 地 方须注明高程值;剖面(侧视) 图须注明高程值,并在对应 平面 图上标注剖面或侧视面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上墨。
六、修改。
5、图线、符号和剖面线均应粗细一致,粗细以字母 “b”表示,约1mm。
5.1图线及画法
1)实线。表示物体看得见的轮廓线,一般外粗内细。
标准实线(粗实线)与中粗实线、细实线之间 粗细比例为b:1/2b~1/3b:1/4b适宜。
(3)尺寸数字,表示尺寸的大小,一般 标注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在尺寸线的 中断处。
5、断裂线,表示不完整物体的折断处或者破裂 处。
6、剖面线。表示被剖割的断面。剖线倾斜 45°为宜,线条粗线为1/4b或者较细。
注意:实线与实线、实线与虚线相交中间不留空隙;虚 线与虚线垂直相交时,在垂足处不得留空隙;直线与弧 线相交接应圆滑不留空隙;两园或圆弧与直线相切时, 在切点处图线应重合,恰恰是单根的粗细, 不可相割 或者不切。
(2)平行投影法
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 度量性较好。
4)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1) 实形性
当线段或平面图形平行于投影 面时,其投影反映实长或实形。 平面CDE平行于P面,在V面上 的投影D反C映d实c形, 。 JB jb
(2)积聚性
当直线或平面图形垂直于投
射线时,其投影积聚成点或 直线。 ① 直线AB垂直于P面,在P面 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 ② 平面CDE等垂直于P面,在 P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条线。
2)游标卡尺
2)游标卡尺
3)丁字尺
4、制图步骤
一、固定图纸,有贴胶条、浆糊裱纸法(渲染),图 钉法,磁铁法。
二、构图,全图配置,图的均衡整齐,投影关系,视 图排列,以及图心、边框、比例尺、方向、图名、 制图信息、说明文字等安排。
三、草图。
四、用铅笔在正式图纸上画,先用圆规画各种圆和弧 线,其次用圆规画各种直线和斜线,最后画徒手线 和标注文字,如果不需要墨线,则在底图稿完成后, 用HB等较软的铅笔把线加重,并分出粗细即可。
图5-1 尺寸标注示意图
(1)尺寸边界线,表示尺寸的范围,用 细实线绘制,应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中 心线出引出,也可以用轮廓线、轴线或中心 线作为尺寸边界线。一般与尺寸线垂直,并 超出尺寸线末端约2mm~3mm。
(2)尺寸线,表示尺寸的度量的方向。用 细实线绘制,其终端应画箭头(或者斜线), 箭头和斜线如图5-1。尺寸线与所标注的线段平 行。当有几条互相平行的尺寸线,大尺寸应注 在小尺寸的外侧,以免尺寸与尺寸边界相交。
3)做好平时的积累,除了学习理论之外,要注重考古图 文献的观摩,可以采用边绘图边参考文献的方式,增强对考 古绘图的理解。
4)做好文物交接工作,严格依据单位规章做好文物的借 还手续,注意文物保管安全。
5)注意文物保护问题,使用手套,轻拿轻放,做好防护, 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6)考古资料的版权问题,在管理单位未经许可的情况下, 禁止相关资料的他用。
7)考古图资料的长期保存问题,采用多种形式保存媒 介存放,专设保存人员和场所。
3.制图仪器和设备
一般学习制图时需要8件,有量角器、圆 规、分规、比例规、直线笔、普通游标卡尺、 深度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卡尺、比例尺、绘 图板、铅笔、墨线笔、平板扫描仪、绘图工 作台。
1)圆规在数学和制图里,是用来绘制圆 或弦的工具,常用于尺规作图。
(3) 类似性
当直线或平面图形倾斜于投 影面时,直线的投影仍然是 直线,平面图形的投影是原 图形的类似形,但直线或平 面图形的投影均小于实长或 实形。像这种原形与投影间 不相等也不相似,而两者的 边数、凸凹、曲直、平行关 系不变的性质称为类似性。 平面四边形CDE在P面上的 投影为类似的三角形 。
绘制的图包括:地图、地形图、路线图、遗址 分布图、遗迹和器物图几种,有时在研究的基础上 要绘制某些复原图、展开图、示意图等。
参考书: 《考古器物绘图 》,马鸿藻 ,北京大学出版社。
2、考古绘图中的注意问题
1)要忠于原物,在细致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精确地表 达出测绘对象。
2)要善于正确而熟练的使用相关的仪器和工具,注意仪 器的维护。
第五讲 考古绘图基本知识
1. 考古绘图简介
它是考古学研究的方法之一,是记录考古调查 和发掘得来的遗物和遗迹的主要手段之一, 是 考古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技术课,是具体地把制 图学应用于考古工作和研究中,用制图学的理论和 技术记录来说明考古材料的一门基础的技术科学, 涉及:绘图工具的使用,绘图的步骤与方法,图字 的标注及素描的基础知识在考古绘图中的具体应用 等。
2)虚线。表示物体看不见的轮廓线以及物体复原部 分,其粗细与所处位置的实线一致,虚线线段长度 与其间隔长度以4:1为宜。
3、点划线。又称中心线,表示物体的中心线或 轴线,约1/4b或较细,每一长划约15-20mm, 间距约3mm,在间距中间画约1mm的短线, 点划线端点须是长划。
4、尺寸线。表示物体的尺寸及边境线,约1/4b 为宜。尺寸应由尺寸数字、边界、线以及表 示尺寸终端的箭头或者斜线组成,见图。
图6-1 形成投影需要的基本要素
2)投影法的分类 投影法依投影线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分为 两类。
(1)中心投影法 (2)平行投影法,分为斜投影法和正 投影法。
3)投影法的基本分类
(1)中心投影法。投影中心、物体、投影 面三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对投影的大小有影响。 物体位置改变,投影大小也改变。度量性较 差。
5)三投影面体系与物体的三面投影
当从上往下进行投影时,它们获得的投影相同,均为一对同心 圆。这说明,一个投影不能唯一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因此必须建立 一个投影面体系,将物体同时向几个投影面进行投影,用多个投影 图来确切地、完整地表达空间物体。这种方法获得的一组投影称为 多面正投影,亦简称为投影。
5.2符号 作图时,应将专用的符号排在前面,常用的符号
排在后面,这样可以使图内表现的问题重点突出。考 古文化一般用符号表示,而遗迹等目前多采用符号或 字母表示。
5.3剖面。在考古剖面中一般填充45°向左倾斜的细实 线,也有全涂黑的。
6.投影法
1)概念。在灯光或太阳光照摄物体时, 在地面或墙上就会产生与原物体相同或相似 的影子,人们根据这个自然现象,总结出投 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平面进行投射,并 在该平面得到图形的方法,及投影法。图6-1 为投影需要的基本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