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2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之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知识归纳(2)全面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之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知识归纳(2)全面版

4、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 你太不聪明了!
练一练
指出下列各句为何种倒装:
1. 惟利是图
宾语前置
2. 尝射于家圃
状语后置
3. 通计一舟,为பைடு நூலகம்五,
定语后置
4. 韩告急于齐
状语后置
5. 何以战
宾语前置 (介词的宾语前置)
翻译: 1. 微斯人,吾谁与归? 2. 子将安之? 3.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4. 开小门于大门之侧 5. 杀人以梃与刃
翻译: 1. 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2.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3.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5.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只要我们坚持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或许,为了将来,为了自己的发展,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彻,对自己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机会都不曾错过,其 目的也只不过是不让自己随时陷入逆境与失去那种面对困难不曾屈服的精神。但有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更需要用时间持久的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其中那小 小的浅浅的进步,来击破打破突破自己那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十分舒适的区域,强迫逼迫自己一刻不停的马不停蹄的一直向前走,向前看,向前进。所有的未来,都是靠脚步去 丈量。没有走,怎么知道,不可能;没有去努力,又怎么知道不能实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不如,生活中、工作中,就让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 渗入我们的心灵,着心、心平气和的去体验、去察觉这一种灵魂深处的安详,侧耳聆听这仅属于我们自己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节奏。但,这种聆听,它绝不是仅限于、执着于 “我”,而是观察一种生命状态能够扩展和超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处又会是如何?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又或者,对于很多优秀的人来说,我们 奋斗了一辈子,拼搏了一辈子,也只是人家的起点。可是,这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幸福的,也是知足的,因为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隐隐约 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正把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这一切还是通过我们自己勤勤恳恳努力,去积极争取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坦然接受这人生的终局, 或许,这无所皈依的心灵就有了归宿,这生命中觅寻处那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清香也就从此真正的灿烂了我们的人生。一生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陌上的花,落了又开了,开 了又落了。无数个岁月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时光里静静的流逝。童年的玩伴,曾经的天真,只能在梦里回味,每回梦醒时分,总是多了很多伤感。不知不觉中,走过了青春年少, 走过了人世间风风雨雨。爱过了,恨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才渐渐明白,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的真味!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面对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顺境和逆境都学会 了坦然承受,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多了一份从容和冷静。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只要你有足够的坚强!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胸襟! 一生有多少 属于我们的时光?当你为今天的落日而感伤流泪的时候,你也将错过了明日的旭日东升;当你为过去的遗憾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时候,你也将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淡漠了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旅途。波平浪静的人生太乏味,抑郁忧伤的人生少欢乐,风雨过后的彩虹最绚丽,历经磨砺的生命才丰盈而深刻。 见过了各样的人生:有的轻浮,有的踏实;有的喧哗,有的落寞;有的激扬,有的低回。肉体凡胎的我们之所以苦恼或喜悦,大都是缘于生活里的际遇沉浮,走不出个人心里的 藩篱。也许我们能挺得过物质生活的匮乏,却不能抵挡住内心的种种纠结。其实幸福和欢乐大多时候是对人对事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就是一粒小小的 沙子,也有自己精彩的乾坤。如果想到我们终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一切象风一样无影亦无踪,还去争个什么?还去抱怨什么?还要烦恼什么?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一生真的没有多少时光,何必要和生活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呢。你在与不在,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你愁与不愁,生活都将要继续。时

必修2文言虚词句式补充材料2

必修2文言虚词句式补充材料2

必修2文言虚词句式补充材料2若第五组《项脊轩志》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代词,你的)乃第六组《项脊轩志》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副词,才)者第七组以下都是:语气词,表判断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以下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与妻书》)以下都是:助词,附在词或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短语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阿房宫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赤壁赋》)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妻书》)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与妻书》)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与妻书》)吾爱汝至,所以为汝体者惟恐未尽(《与妻书》)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与妻书》)(代词,……的原因)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乎第八组《阿房宫赋》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音节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嗟乎(语气助词,用于感叹句)《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音节助词,用于形容词后,起增强作用)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音节助词,用于形容词后,起增强作用)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语气助词,表疑问)山川相缪,郁乎苍苍(音节助词,用于形容词后,起增强作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助词,表反问)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音节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而又何羡乎(语气助词,表反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介词,于)《项脊轩志》儿寒乎?欲食乎(语气助词,表疑问)儿之成,则可待乎(语气助词,表疑问)《与妻书》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语气助词,表感叹)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语气助词,表反问)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语气助词,表反问)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寻我乎(语气助词,表感叹)《逍遥游》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相当于“之”,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无义)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风(音节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焉第九组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形容此词尾,……样子)(《阿房宫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音节助词)(《赤壁赋》)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逍遥游》有鸟焉,其名为鹏(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逍遥游》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逍遥游》《赤壁赋》重点虚词归类补充:于归类: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从)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于是”,连用,与现在同)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孔孟两章文言句式

孔孟两章文言句式

1.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

无乃……与: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译为:恐怕……吧。

)译:恐怕该责备你吧。

2.何以伐为(介词宾语后置。

何以……为: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译为:为什么还要……呢?)译:为什么要攻打他呢?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状语后置)译:季氏将对颛臾有军事行动。

4.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省略句)译:先王曾经任命颛臾主持东蒙山的祭祀。

5.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状语后置)译: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该责备谁呢?6.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省略句)国外的人不归顺,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

7.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状语后置)译:却想在国内发动战争。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或……:表示并列关系,列举各种情况。

)译: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耳,是……也:表示陈述语气的结构。

译: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是何异于……:表示比较的句式)译:这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这不是我造成的,而是武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宾语前置)译:是不曾有过的事。

5.非我也,兵也(判断句)译:这不是我造成的,而是武器。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介词结构后置)译: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地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东西或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

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宾语后置)译: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文言文固定句式

文言文固定句式

先生在军中,是否确凿知道原扬州阁部史公果真死了,还是没有死呢? 求之欤,抑与之欤? 这是夫子自己求来的呢?还是诸候自己带着问题来找夫子的?
三、表感叹和揣度的固定结构
1、何其……也。译为“多么……啊”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 虞卿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山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那么,(生离乊苦)比死更为痛苦,我们对这样情况该怎么办呢? 寇深矣,若之何?《左传》敌人已经深入了,我们对他们怎么办?
独不怜公子姊乎? 难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祸与患常常是从微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并且智勇的人大多被他们所溺爱的事物困住,难道仅仅
是溺爱伶人才会造成祸患吗?
二、表示选择的固定句式
1、"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 (这样),就是(那样)"。
虞卿预料事情(的结果),揣测揆度情理,为赵国出谋划策,这是多么工于智谋机巧啊!
2、
“一何……”译为“多么……啊”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拔剑割肉,壹何壮也!《汉书·东方朔传》
赠从弟 刘祯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8、“岂……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

文言句式 5大类型

文言句式 5大类型

(五)固定句式
• 1.表示疑问的固定句式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 ——沛公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 •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 ——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一个更厉害?
• (2)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陈情表》) • ——如今我是一个亡国的卑贱俘虏,极其卑微鄙陋,蒙受过分 的提拔,恩宠优厚,哪敢徘徊观望,有什么非分的愿望呢。
7.表假设关系的固定句式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信 陵君窃符救赵》) • ——公子如果开口请求如姬,如姬一定答应,那就可以得到虎符,夺取 晋鄙的军队……
(二)被动句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见 于 • ——从前弥子瑕被卫国君主宠爱。 • (2)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 见 • ——弥子瑕的德行和当初一样没有改变,以前 被 认为孝顺而后来被治罪的 原因,是卫君对他的爱憎有了极大的改变。 • (3)故有爱于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于主,则罪当而加疏。 于 见 于
9.其他常见的固定句式
• (1)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 ——阿母对府吏说:“你的见识怎么这样愚拙!”
•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 •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 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

七-九年级文言句式

七-九年级文言句式
《古文二则》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例一:此非恶声也(“也”表判断,否定判断句。) 例二: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也”表判断,否定判断。) 2、倒装句: 布三千匹(宾语前置。应为“三千匹布”。) 3、省略句: 例一: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省略主语。〈祖逖〉) 例二:以为谘祭酒(省略宾语。应“以〈之为〉”。) 例三:大惊曰(省略主语。鲁肃。)
《捕蛇者说》
文言句式: 1、倒装句: 例: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何如,如何,怎么样。) 2、省略句: 例一: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省略介词“于”,甚是蛇:甚于是蛇。) 例二: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省略主语。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包拯》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何为”,应“为何”疑问句中宾语前置句。 3、省略句契 例一:使契丹(省略主语。应为“包拯使契丹”。) 例二:主来诉(省略状语。应为“主来衙诉”。)
《岳飞》
文言句式: 1、倒装句: 飞何功之有(疑问句宾语“功”前置。) 2、省略句 例一:死事(省略介词“于”,应为“死〈于〉事”。) 例二:愿于交欢(省略宾语“之”,应为“愿于〈之〉交欢”。) 例三:课将士注坡跳壕(省略主语“飞”。应为“〈飞〉课将士注坡跳壕”。)
《干将莫邪》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例一:是必烂也(“也”表判断。) 例二:吾干将、莫邪子也(“也”表判断。) 1、倒装句: 吾父所在?(疑问句宾语前置。“所在”即“在所”。) 3、省略句: 例一:购之千金(省略介词,应“购之〈以〉千金”) 例二:立僵。(省略主语,应“尸体立僵”。)
《劳山道士》
文言句式: 1、倒装句: 例一:何术之求(“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应“求何术”。) 例二:烈如箫管(介词结构后置。应为“如箫管烈”。) 例三:饯我于月宫可乎(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于月宫饯我可乎”。) 2、省略句: 例一:一道士坐蒲团上(省略介词“于”。应为“一道士坐〈于〉蒲团上”。) 例二:见二人与师共酌(省略主语“王生”。)

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一)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1、如……何;若……何;奈……何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其如土石何?②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③“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之”,就构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办”“怎么对付(处置,安顿)……”,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2、“庸……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3、“独……耶”、“独……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例:①独不怜公子之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⑵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4、“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例: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5、“何(奚)以……为”(“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何(奚、曷)……”译为“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6、“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何“一般作定语。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例: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7、“安……乎”、“安……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二)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何如……”;“……何若……”“……孰与(孰若)……”意即“……与……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比……怎么样?”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

文言特殊句式练习

文言特殊句式练习

2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判断句。 判断句。 译文:是沛公的参乘樊哙。 译文:是沛公的参乘樊哙。 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23、樊哙覆其盾于地: 、樊哙覆其盾于地: 译文: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 译文: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 于其” 24、加彘肩上: 省略句,省“于其”。 、加彘肩上: 省略句, 译文:把猪腿放(在盾牌) 译文:把猪腿放(在盾牌)上。 状语后置句。 25、劳苦而功高如此: 、劳苦而功高如此: 状语后置句。 译文:这样的劳苦功高。 译文:这样的劳苦功高。 判断句。 判断句。 26、此亡秦之续耳: 、此亡秦之续耳: 译文:这是已经灭亡的秦朝的后续者。 译文:这是已经灭亡的秦朝的后续者。 2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判断句。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判断句。 译文: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 译文: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28、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何操: 译文: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 译文: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 29、沛公安在: 宾语前置句。 、沛公安在: 宾语前置句。 译文:沛公在哪里? 译文:沛公在哪里? 30、竖子不足与谋: 省略句,省“之”。 、竖子不足与谋: 省略句, 译文: 这小子不值得和( 共同就谋划大事。 译文: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同就谋划大事。 3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判断句。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判断句。 译文: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 译文: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 32、吾属今为之虏矣: 、吾属今为之虏矣: 被动句。 被动句。 译文: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译文: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长于臣: 状语后置句。 、长于臣: 状语后置句。 译文:他比我大。 译文:他比我大。 12、将军战河北: 省略句,省“于”。 、将军战河北:省略句, 译文:将军( 黄河以北作战。 译文: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 13、得复见将军于此:状语后置句。 、得复见将军于此:状语后置句。 译文: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 译文: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 14、不然,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句。 、不然,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句。 译文:不这样,我凭什么会这样? 译文:不这样,我凭什么会这样? 15、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省略句,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省略句,省“之”。 译文:项王当天就留下沛公, 饮酒。 译文:项王当天就留下沛公,和(他)饮酒。 16、亚父者,范曾也: 判断句。 、亚父者,范曾也: 判断句。 译文:亚父就是范增。 译文:亚父就是范增。 17、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状语后置句。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状语后置句。 译文:多次举起他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 译文:多次举起他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 18、因击沛公于坐: 状语后置句。 、因击沛公于坐: 状语后置句。 译文:乘机在座位上击杀沛公。 译文:乘机在座位上击杀沛公。 19、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句。 译文: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所俘虏。 译文: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所俘虏。 20、军中无以为乐: 固定句式。 、军中无以为乐: 固定句式。 译文:军营中没有用来娱乐的东西。 译文:军营中没有用来娱乐的东西。 21、客何为者: 宾语前置句。 、客何为者: 宾语前置句。 译文:你是干什么的? 译文:你是干什么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小文段翻译答案】 6、加点词语:直,同值;夫人,那些人;安,怎么。 文段:上元初年,京城大旱,斗米值几千钱,饿死的人很 多。州里有官粮几十万斛,皋想要用它赈济百姓,下属官 吏叩头请求等候皇上的旨意(圣旨)。皋说:“那人们一 天再不吃东西,就会死的,怎么来得及禀报!如果杀了我 一人,救活了上千人的命,没有比这更好的了!”于是开 粮仓,把粮食全部分给了百姓。

三、课堂感悟
四、布置作业 1、阅读下列短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译划线句子。 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 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 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 出,即有死鹬。’①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②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 也。③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翻译: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小文段翻译答案】 1、加点词语:且,将要;方,刚刚;舍,舍弃;并, 一起;禽,同擒,捉;支,持,对峙;熟,仔细。 句子:①鹬蚌两者不肯相让,一个打鱼的人发现后一起 把它们捉去了。 ②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长时间相持,因而使双 方军民都非常疲惫,我担心强大的秦国会成为那渔夫。 ③所以希望大王您仔细地考虑这件事啊!
4、阅读《董祀妻传》中的一段话,翻译划线的句子。 ①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 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②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 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 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 于邕善,痛其无嗣,③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 于祀。
【文言小文段翻译答案】 5、加点词语:诸,兼词,之 于;匣,动词,装在匣子里;期年,满一年;适,到; 岂,难道。 句子:①装在匣子里,给它埋在土里,过了一年,拿出 来抱到市上去卖。 ②有个高贵的人路过时看到了它,用百金买去,献给朝 廷。 ③太可悲了,这个人世!(这样评价事物)难道只是 (对于)一张琴吗?
【文言小文段翻译答案】 3、加点词语:为,担任;造,到;说,通悦,高兴。 句子:①你做相国三年不吃饭吗?你这样做官,不是我 所希望的啊.。(真正的)孝子侍奉亲人,应竭尽全力达到 忠诚,不义的财物不把它拿到家里。 ②齐宣王认为田母很贤明,并为她的深明大义而高兴, 当即放弃对田稷子罪行的追究,下令恢复他的相位,把 一些金子赐给了他的母亲。
三)踊跃展示 将下列主谓倒装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调整语 序。 ①子耶,言伐莒者? ( ) ②美哉室! ( ) ③大哉,尧之为君也! ( ) ④灼灼其华。 ( ) ⑤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 ⑥美哉,我少年中国! ( ) 参考答案: ①言伐莒者,子耶?②室美哉!③尧之为君也, 大哉!④其华灼灼⑤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⑥ 我少年中国,美哉!
5、阅读下列短文,翻译划线句子。 稀世奇珍 王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①。使国工视之,曰: “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 又谋诸篆工,作古窽焉。①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 抱以适市。②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稀世奇珍也!”工之侨闻之,叹 曰:“③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 注:①太常:汉代主管理乐的大官。②窽:通款,器 物上刻写的文字。 翻译: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小文段翻译答案】 2、加点词语:妻子,妻子儿女;之。往,到;比,等 到;反,同返,返回;弃,离弃。 句子:你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 游楚国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 受冻,对这样的朋友将怎么办?
3、阅读下列短文,翻译划线句子。 田子①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 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①为相 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 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 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 就狱。②王②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 以金赐其母。 注:①田子:齐国田稷子。②王:齐宣王。 翻译: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列短文,翻译划线句子。 孟子谓齐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 之。”曰:“士师①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 “已之②。”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 左右而言他。 注:①士师:古代的司法官。②已之:已,停止。“已 之”是使动用法句式,使他停职,也就是把他撤职。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列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上元初,京师旱,斗米直数千,死者甚多。州有官粟数 十万斛,皋欲行赈救,掾吏叩头乞候上旨。皋曰:“夫 人日不再食,当死,安暇禀命!若杀我一人,活数千人, 利莫大焉!”于是开仓尽散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小文段翻译答案】 4、加点词语:适,嫁;归宁,女儿回娘家;嗣,后代, 继承人。 句子:①陈留董祀的妻子是同郡蔡邕的女儿。 ②嫁给河东人卫仲道。丈夫死去没有儿子,就回到娘家居 住。 ③文姬被胡骑抓获,落在南匈奴左贤王手中。 ④于是派使者拿着金子、玉璧把她赎回来,又嫁给了董祀。
文言句式 ——主谓倒装
一、学习目标 辨别并正确理解主谓倒装句。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举例总结主谓倒装的 现象。
(二)合作学习 1、学生回答 2、教师总结 古汉语中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 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 如:
1、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译文: “你太不聪明了” 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 “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3、贤哉回也!(《论语七则》) 译文:“颜回很贤德 啊!” 4、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 “百姓认为我舍不得是应该的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