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课件

合集下载

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什么是供给侧改革?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通过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产能过剩是结构失衡不是经济过热,化解产能过剩靠投资结构、产业结构调整而不是减少投资。

供给和消费的关系是本和末、源和流的关系;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通过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等距经济学认为,新增产能短缺和经济过热无法划等号。

把新增产能短缺和经济过热划等号的理论根据就是经济“均衡点”理论。

“均衡点”理论就是布局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就是消极的理论,产生于小商品经济时期。

那时人们的市场需求结构直观、生产规模狭小、可以再生资源非常有限,可再生生产能力与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空间太小、生产与消费之间难“过剩”;一旦“过剩”,就可以发生所谓经济危机。

然而至了真正社会化大生产——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时代,所有的“均衡点”(包含生产与消费)均已不复存在;人的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增添的市场需求的无限性,生产结构的变化增添生产发展的无限性,同意了主客体之间只有主体主导的无穷发展的可能性而并无静态的平衡。

此时只有结构调整问题而并无平衡问题。

“经济过热论”及其理论基础均衡点理论都已过时,再秉承这种理论就可以侵害可持续发展。

加强政府投资力度,以宏观拎微观,利用投资对消费的乘数效应、基本建设投资对投资的乘数效应,才就是化解新增产能短缺的显然。

基础设施建设对投资、投资对消费的乘数效应就是永远存有的。

而且由基础设施建设本身的基础性与延伸性同意,这方面的投资存有无穷沿袭的可能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基础性与杠杆功能,并使其具备连续性。

只要决策者正视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等距关系,舍弃布局经济学的“均衡点”理论,政府对这方面的投资没任何客观障碍。

企业依靠创业,创业依靠促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读

香港
8.6%
韩国
8.9
中国
1998:825美元/人 2015:8016美元/人 2008:3441美元/人
9.3%
经济快速增长国家的5大普遍特征事实
世界银行增长委员会
对外开放和利用世界经济 维持宏观经济稳定 保持高储蓄率和投资率 运用市场配置机制
有一个坚定、可信赖且有能力 的政府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掉入 “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
战略判断
三期叠加
增长速度换档期
2013年
结构调整阵痛期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经济发展新常态
从高速增长转为 中高速增长 经济结构不断 优化升级
2014年11月
从要素驱动、投资 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判断依据
不可能
• 高速增长面临 生产要素供给 约束 • 严重资源、生 态、环境问题 • 国际经济形势 不利
不必要
9.7
4.5
1
1966-1988年
1989-2002年
2003-2015年
10.0
6.9
3.7
若干国家经济增长转型期情况
国家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的年份 1950~1960 1970~1980 1970~1980 1980~1993 GDP年均增 长速度 (%) 3.3 2.0 4 7.9 粗放型发展期经
省份 人均 GDP(美元) 2015 1.62 1.69 1.16 1.07 6.7 9.4 7.5 2.7 GDP增速(%) 2014 7.3 10 7.8 5.8 2013 7.7 12.5 9 8.7 2012 7.7 13.8 11.5 9.5 2011 8.1 16.4 14.3 12.2
今天不以“壮士断腕”的改革促发展,明天就可能面临更大的痛苦。 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不得不迈过的坎,是不得不闯过的关,这 项改革拖不得、等不起,必须加快步伐、加紧推进,避免“病情”越 来越严重。 在推进过程中,要勇于做得罪人的事,否则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 五,结果延误了窗口期,把包袱留给后面,将来会得罪天下老百姓

《经济体制的改革》课件

《经济体制的改革》课件

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 距。
共享经济与数字经济
发展共享经济和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 级。
改革对未来的影响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 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提升国际竞争力
通过改革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和适应能力,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 系。
02
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确保了改革
的顺利进行。
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
03
在改革过程中,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实
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
改革的教训
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冲突问题
改革过程中涉及到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调整,如何平衡各方利益 是改革的难点。
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创新驱动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 动经济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绿色发展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 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全球化与开放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 ,推动对外开放与合作。
发展趋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满足市 场需求。
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 乡一体化发展。
《经济体制的改革》ppt课件
• 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 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现状 •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 经济体制改革的未来展望和发展 趋势
• 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 经济体制改革的案例分析
01 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的背景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国内经济产 生深远影响,需要改革以适应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读共64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读共64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读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66、节பைடு நூலகம்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 1.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A.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良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终结了前期全球经济增长的“”。

2008年后新兴经济体呈现出增长动力不足、速率下降。

在经济全球化下,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再加上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因此,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不可避免会影响到中国经济增长。

导致金融危机过后,中国广东沿海等一大批做外贸的企业出现危机。

企业靠从前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以变得越来越困难。

因此,在新形势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非常有必要.B.企业成本上升企业成本主要包括1)税费成本、2)劳动力成本、3)环境成本以及4)技术成本等一系列成本。

1)2013年,在全部税收收入中,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公司、私营企业等所缴纳的税收入的占比达到90%。

这意味着中国几乎所有的税负都落在企业上。

较高的税负提高了企业的成本。

2)在劳动力成本方面,15岁到64岁人口占总数人口比例由2010年最高点74.5%下降到2014年73.4%。

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这直接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

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描述人们口头上所说的“供给侧改革”,那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其含义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改革实质供给方式供给侧改革实质上就是改革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也就是改革公共政策的产生、输出、执行以及修正和调整方式,更好地与市场导向相协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说到底,供给侧改革,就是按照市场导向的要求来规范政府的权力。

离开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谈供给侧改革,以有形之手抑制无形之手,不仅不会有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也会损害已有的市场化改革成果。

供给结构从中国中央政府“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改善供给体系的供给效率和质量”等明确表示看,供给侧改革就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市场所需供给约束为标准的政府改革。

从供给侧改革的阶段性任务看,无论是削平市场准入门槛、真正实现国民待遇均等化,还是降低垄断程度、放松行政管制,也无论是降低融资成本、减税让利民众,还是减少对土地、劳动、技术、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供给限制,实际上都是政府改革的内容。

改革角度从中国政府改革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可谓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时间里最深刻的一次政府功能转变。

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多方面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供给约束,使产业、企业的自然活力非受限于作为公共政策供给方的政府约束。

改革重点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说过,“任何制度都是对实际生活中已经存在的需求的响应”。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一些制度体系已严重滞后,进而提出了创新制度供给的迫切需求。

所有这些需求加起来,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这主要是因为,虽然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有三十多年了,但迄今为止仍然只能称为“半拉子”市场经济,在影响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土地、劳动力、资本、创新等要素方面,还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供给抑制与供给约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什么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从供给、生产端入手,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为什么现在要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

“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

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将经济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穿新领域,真正启动内需,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推进供给的结构性调整,即通过创新供给结构引导需求的结构调整与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经济新常态特点时特别强调中国经济面临三大结构调整,即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结构和增长方式结构的重大调整。

推进供给侧改革应当以推进上述三大结构调整为重点。

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经济结构按层次包括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是推进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调整产品结构包括生产性消费品结构和生活性消费品结构,变制造大国为制造强国;推进消费升级和消费结构调整也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任务。

其次,供给侧结构改革应当有利于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出口、投资、消费一直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其中出口与投资贡献率最高。

美国次贷危机以后,特别是我国经济已步入自然回落周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内需逐渐成为主要动力。

因此,供给侧结构改革要适应和推进动力结构的调整。

最后,供给侧结构改革应当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调整。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经济新常态第三个特点时指出,中国经济正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 为主提供基本保障。
怎样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工作重点
3.去杠杆要积极稳妥 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 之重。 促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推进资产证券化,支持市场化法 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强化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财 务杠杆约束,逐步将企业负债降到台理水平。
去产能必须安置好职工,中央财政专项奖补资金要及时拨
付,地关筛口企业要落实相关资金与措施,确保分流职工就业 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怎样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工作重点
2.去库存要因城施策 加大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力度,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需 求,限制投机性住房需求。
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
成本高
风险
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产能过剩 企业会占据大量资源,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当前多个行业、 多个地区的产能过剩正引起各方的担忧。
为什么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服务业黄金时代到来
维持经济增长
教育、医疗、金融、
提供就业岗位
旅游等领域供给不足
客源外流
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对政府保持经 济增长和稳定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当下服务业发展的根本 瓶颈不是需求不足,恰恰是供给不足。究其缘由,这与国内服务 业供给侧的乏力有关。
怎样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怎样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5年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上日程。战略上要坚持稳中
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 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成绩有目共睹: • 钢铁、煤炭去产能年度任务超额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