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及赏析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及赏析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级赏析金陵十二钗正册——XXX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XXX,虎兔相逢大梦归。
【赏析】:这一首说的是XXX。
判词前面“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弓字谐“宫”字,表明和宫廷有关;橼,一种叫佛手柑的植物,音yuan,谐“元”字音)。
XXX是XXX家的大小姐,XXX的长女。
她以“XXX”被选进宫里做了女史(女官名),后来又被晋封为“风藻宫尚书”,加封“贤德纪”,是荣府女性中地位最高的一位。
XXX的势力,除靠祖宗功名基业外,还靠着家里出了“皇娘”这层重要关系。
“二十年”,大约是说XXX懂事以来的年龄。
她从贵族之家到宫廷,政治上的是非兴衰见的多了。
石榴花开在宫廷里,XXX的荣耀。
为了她归家省亲,竟然修造一座规模宏丽的皇家式的大观园,再看她元宵节归省时烈烈轰轰的盛大场面,简直无与伦比了。
第三句是说,迎春、XXX、XXX姊妹的命运无法与XXX相比,可是XXX的结局也不妙,第四句就说她在寅卯年之交就要一命呜呼!前三句极力渲染元春的荣耀,突然一句跌落下来,让你出一身冷汗。
XXX一死,靠山倒了,这个赫赫扬扬经历百载的贵族之家就要迅速土崩瓦解。
XXX 虽然在书中出现的机会很少,但她的存在与否与这个大家族的兴衰紧紧联系着。
第一句“二十年来辨是非”写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自己实到了“那不见得人的去处”,“终无意趣”。
第二句“榴花开处照宫闱”写元春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直至贤德贵妃,荣耀一时,像石榴花盛开时一般火红。
在外人看来,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女子应该满足了,但XXX的结论倒是懂得了“辨是非”,认识到了宫庭内部的各种暗中和糜烂,对自己的生活门路采取了否定的态度.第三句“三春争及XXX”的三春是指XXX的三个妹妹XXX、XXX、XXX。
“争及初春景”的“初春”寓指元春,这句意思是说迎春、XXX、XXX比不上元春的荣华富贵。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判词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判词红楼梦十二金钗判词如下:1、林黛玉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二三句指的是以林黛玉的才情本应得到怜惜,但无奈她活在这封建社会当中,他的才情终将被忽视,命运也会相对凄凉的情景。
2、薛宝钗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一四句指的是对薛宝钗的才情表示赞许,同时也表明她犹如一般,终将被埋在雪里暗示薛宝钗后期冷落孤寒的境遇。
3、贾元春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意思是贾元春一路从女史到贵妃的步步高升像极了石榴花开的场景。
在宫中生活的二十多年来虽看惯人情世态,但依然对官场的腐败等是非曲直看的明白。
她的三给妹妹是争不过她当年的荣华富贵,但元春入宫为妃必将卷入宫廷恶斗,最后死于宫中,仿佛一场大梦归来。
4、贾探春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指的是贾探春的才情志向高远,但是生于封建社会衰亡晚期,同时又是庶出所以运气稍微差一些,才志不得舒。
在清明十分在江边船上与家人对望,远嫁他乡,千里东风也只能在梦中团聚。
5、史湘云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指的是史湘云畜生富贵人家又有什么用呢?自己襁褓之时父母就已经去世了,孤苦无依。
转眼之间看着落日,史家如湘江水般快速衰落消逝,家庭生活也没了。
6、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指的是妙玉想要高洁环境何曾给过她高洁的环境呢,云空也未必就是空的。
可怜她读书仕宦之后的身份却陷入当今社会的污泥中。
7、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指的是王熙凤出生在这封建社会衰亡晚期,世人都知道她攫取权力、窃积财富。
但他的夫君刚开始对他言听计从,到开始对她发号施令到最后休掉她,王熙凤哭着回到娘家何其悲哀。
8、贾惜春: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doc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doc
明太祖皇帝命令:
金陵十二钗的未遂逆反罪行,因其残忍和犯罪的劣行,其有关罪名在一切国家被定罪。
一分为二。
一部分各有其罪,见以下:
一、林黛玉:她安排宁庭生,把杏仙抓过来剐唇除舌,显然是犯下了愚昧逆反之罪行。
二、薛宝钗:她擅自把宁庭生接到林府,有公开抗誩之罪行。
三、贾元春:他乱言巧语,开脱林家之婴孩,无疑是越国重罪行。
四、林如海:他开放赌场,受与盗用林家机智的重罪行。
五、贾敏:她以非法的手段,任意改变林家的政局,犯有逆反政官之罪行。
六、晴雯:她当众登庸,把号子给了程妙正,促成程家族复兴,存在着叛变之罪行。
七、杏仙:她强取宁庭生,犯有破坏婚姻之罪行。
八、板材:他收利用妙玉,钰娥强迫婚姻,遭受骗取,有盗贼之罪行。
九、湘云:他买下护驾,假冒为公费,具有欺上瞒下之罪行。
十、素黛:他设言议令,行用欺诈手段,有引起同胞诸多指证之罪行。
十一、司寇:他因干了重罪而被害,有故意犯罪损害他人财产之罪行。
十二、史湘乐:她谋害宝玉,被拘入狱,违背了君权普利之罪行。
皇帝命令以上十二人以上罪行一一论证,审慎判决。
开庭审判,论证逐摘,定准无误。
《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判词及解说

23
贾元春
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自幼由贾母教养。作为 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 姐弟,有如母子。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不 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家为迎接她来省 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 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 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 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 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这次省亲之后,元 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
15
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尤二姐以及她腹中 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 害死。她公然宣称∶ “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 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她极 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著迟发公费月 例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的银子 的体己利钱来。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 七万金和一箱借券。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 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 机关算 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27
28
第一句指的是她的志向高远,精明能干,清醒精明,不被 富贵蒙昏了头。 第二句写她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 “ 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惜。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第三句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如在综观画里的女子 一样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泣涕”。 第四句暗示探春将远嫁边疆,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 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
金陵十二钗判词副册及解析

金陵十二钗判词副册及解析注明: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只写了晴雯和袭人的判词,如果您在其他地方看到所谓的判词,难免是他人创作不符合作者原意。
1、晴雯宝玉房中小丫环。
一生十分凄惨,她心比天高,却身兼低贱。
在晴雯斯扇一分散,她敢于跟主子宝玉责骂。
最后王夫人把她逐出园子。
她monoclonal重病凄惨死。
将晴雯放在金陵十二又副册之首可以窥见曹老存有多么钟爱晴雯,更能够意谓曹老钟爱黛玉。
2、袭人-画:一簇鲜花,一床破席。
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宝玉的大丫鬟,原名花掉珍珠,她已经开始时服侍贾母,因贾母喜开怀他心地善良,所以把迎人给了宝玉。
宝玉将珍珠改名为迎人。
后来迎人娶蒋玉函。
3、平儿王熙凤的陪房丫头,贾琏之妾。
她就是个极精明、极瘦硬的女孩儿。
虽就是凤姐的心腹,必须本明凤姐甜点事务,但她为人较好,心地善良,常背着王熙凤搞些好事。
4、鸳鸯她自重自爱,从不以此高傲,仗势欺人,因此甚得上下各色人等的好感和认同。
她紫带蜂腰削肩,鸭蛋脸,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
贾赦看上她,非要萨她为妾,使邢夫人、鸳鸯的哥嫂去力劝她,胁迫她,但她极力不从,誓言说道∶ “我这一辈子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T5800我,一刀子涂死去了,也无法轻举妄动!”贾母死后,她奈何逃不过贾赦等人的操弄,悬梁自尽。
5、紫鹃紫鹃原来就是贾母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为鹦哥,后来林黛玉入贾府以后,贾母使鹦哥回去侍奉黛玉,并更名为紫鹃。
后来就变成了黛玉身边十几个女仆当中,地位最低的一个。
6、莺儿薛宝钗的丫头。
原名黄金莺,因薛宝钗疑拗口,Puiseaux莺儿。
她甚是调皮,薛宝钗在观赏通灵宝玉,默念玉上所镌之文“莫失勿忘,仙寿恒昌”时,她马上想起这和小姐项圈上的两句话就是一对儿。
她手特巧,擅于踢络子、编成花篮等,还颇懂得色彩的配搭。
薛宝钗娶宝玉后,她就变成了薛宝钗的陪房丫头。
7、玉钏与姐姐金钏同为王夫人房中丫头,她与姐姐感情很深,金钏被逼跳井自杀,她晓得与贾宝玉有关,心中甚恨宝玉。
金陵十二钗判词大全

金陵十二钗判词大全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十二金陵十二钗个最优秀的女子。
下面就一起来看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陵十二钗判词:金陵十二钗判词1.宝钗黛玉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
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
“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出自晋朝谢奕女幼年时期的故事。
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
“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林黛玉”。
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
“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
她虽然胜了黛玉,当上“宝二奶奶”,但也好景不常,终在宝玉出家离去后,空守闺房,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2.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第一句“二十年来辨是非”写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自己实到了“那不见得人的去处”,“终无意趣”。
第二句“榴花开处照宫闱”写元春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直至贤德贵妃,荣耀一时,像石榴花盛开时一般火红,而石榴也有怀孕多子之意。
在外人看来,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女子应该满足了,但元春的结论却是懂得了“辨是非”,认识到了宫廷内部的种种黑暗和腐败,对自己的生活道路采取了否定的态度.第三句“三春争及初春景”的三春是指元春的三个妹妹迎春、探春、惜春。
”“争及初春景”的“初春”寓指元春,这句意思是说迎春、探春、惜春比不上元春的荣华富贵。
最后一句“虎兔相逢大梦归”“虎兔相逢”指虎年和兔年之交,元春死的十二月既是虎年的末尾,又是兔年的开始,所以说“虎兔相逢”,兔被虎吃掉了,是元春入宫作妃的必然结局。
红楼梦十二首判词

《红楼梦》十二首判语:说尽金陵十二钗一世命运林黛玉【判语】钗黛合一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此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怎样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惦念。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林黛玉前生是一株绛珠仙草,为了还泪而来了人间。
在贾府,林黛玉确是最爱哭泣的那一个,由于情,她为宝玉流了不知多少泪水。
正合曲子中所云:从春流到夏。
黛玉早亡,最后并无和宝玉走在一同。
薛宝钗【判语】钗黛合一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曲】终生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孤独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即使是齐眉举案,究竟意难平。
在《红楼梦》小说中,贾宝玉有一个生而带来的玉,薛宝钗有一个金项圈,正所谓金玉良缘。
可宝玉心中想的倒是黛玉,正是曲子中所说: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在红楼梦中,宝玉和宝钗联合后,宝玉依旧对黛玉朝思暮想,正所谓: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孤独林。
贾元春【判语】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怎及早春光,虎兕相遇大梦归。
【曲】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耗费。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贾元春是贾家最大的政治靠山,她的命运关乎贾府兴衰。
她很小就被送入宫廷,与父亲母亲骨血分别。
《红楼梦》中“贾元春归省元宵”大篇幅写她在元宵节这日回家探亲,骨血亲情让人落泪。
贾元春的判语中,“虎兕相遇大梦归”也预示着她最后死于残忍的政治斗争。
贾探春【判语】才自聪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曲】分骨血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血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安全。
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及解释

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及解释1、正册判词之钗黛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解析:林黛玉与薛宝钗,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千金;一个天真率直,一个城府极深;一个孤立无援,一个有多方支持;一个作判逆者知己,一个为卫道而说教。
脂砚斋曾有过“钗黛合一”说,确切的解说如何,可以研究;但无疑不是否定林薛二人的差别或对立。
作者将她俩在一首诗中并提,除了因为她们在小说中的地位相当外,至少还可以通过贾宝玉对她们的不同的态度的比较,以显示钗黛的命运遭遇虽则不同,其结果却都是一场悲剧。
2、正册判词之元春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解析:贾府在四大家族中居于首位,是因为它财富最多,权势最大,而这又因为它有确保这种显贵地位的大靠山---贾元春。
世代勋臣的贾府,因为她而又成了皇亲国戚。
所以,小说的前半部就围绕着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和“省亲”等情节,竭力铺写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但是,“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
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试看元春回家省亲在私室与亲人相聚的一幕,在“荣华”的背后,便可见骨肉生离的惨状。
元春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完全象从一个幽闭囚禁她的地方出来一样。
曹雪芹有力的笔触,揭出了封建阶级所钦羡的荣华,对贾元春这样的贵族女子来说,也还是深渊,她不得不为些付出丧失自由的代价。
3、正册判词之迎春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解析:贾府的二小姐迎春和同为庶出却精明能干的探春相反,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所以有“二木头”的浑名。
她不但做诗猜谜不如姊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道让,任人欺侮,对周围发生的矛盾纠纷,采取一概不闻不问的态度。
她的攒珠累丝金凤首饰被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别人设法要替她追回,她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事”;事情闹起来了,她不管,却拿一本《太上感应篇》自己去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曲子及人物介绍金陵十二钗图册出现在《红楼梦》第5回,宝玉在警幻仙姑的指引下梦游太虚幻境,在薄命司中看到有大橱装载着各省薄命女子的生平判词,遂找到自己家乡金陵的柜子取册观看,有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3册。
册中有图画有判词,但无有名姓,但读者自己可以看出所指之人均为宝玉身边女子。
判词容林黛玉/薛宝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贾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史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贾惜春: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贾迎春:子系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纨:桃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可卿: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对应曲子:林黛玉、薛宝钗: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殊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贾元春: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贾探春: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史湘云: [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佛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暇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公子叹无缘.妙玉: [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佛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暇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公子叹无缘.贾迎春: [喜冤家]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遘.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贾惜春: [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村里人呜咽,青枫树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王熙凤: [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贾巧姐 [留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寄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纨: [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可卿: [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贾宝玉梦随警幻到太虚幻境薄命司,看到贴有金陵十二钗册子封条的大橱,就开橱看了册子中的一些图和题词,即这些又副册、副册、正册及其中的十四首图咏,但不懂它究竟说些什么。
旧称女子为"裙钗"或"金钗"。
"十二钗"就是十二个女子。
在这里,"十二钗"即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纨、妙玉、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可卿。
册有正、副、又副之分。
正册都是贵族小姐奶奶。
又副册是丫头,即家务奴隶,如晴雯、袭人等。
香菱生于官宦人家,沦而为妾,介于两者之间,所以入副册。
大观园里女儿们的命运虽然各有不同,但在作者看来都是可悲的,因而统归太虚幻境薄命司。
虚构这种荒唐的情节,固然有其艺术构思上的需要,不能简单地看作宣扬迷信,但毕竟也是一种消极的宿命论思想的流露,它的客观效果是同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与罪恶相矛盾的。
正如鲁迅所说,人物命运"则是在册子里一一注定,末路不过是一个归结:是问题的结束,不是问题的开头。
读者即不有不安,也终于奈何不得。
"(《坟.论睁了眼看》)这是这部伟大杰作的十分明显的局限性。
图册判词和后面的《红楼梦曲》一样,使我们能从中窥察到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以及在安排她们的命运和小说全部情节发展上的完整艺术构思,这在原稿后半已散失的情况下,特别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我们读的后四十回续书,不少情节的构想就是以此为依据的。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情情)薛宝钗(冷情)贾元春(宫情)贾探春(敏情)史湘云(憨情)妙玉(度情)贾迎春(懦情)贾惜春(绝情)王熙凤(英情)巧姐(恩情) 纨(槁情)可卿(情可轻)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情伤)、平儿(情和)、薛宝琴(情壮)、尤氏(情外)、尤二姐(情悔)、尤三姐(情豪)、邢岫烟(情妥)、纹(情美)、绮(情怡)、喜鸾(情喜)、四姐儿(情稚)、傅秋芳(情稳)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情灵) 袭人(情切)鸳鸯(情拒)小红(情醒)金钏(情烈) 紫鹃(情慧)莺儿(情络) 麝月(情守) 司棋(情勇)玉钏(情怨)茜雪(情谅)柳五儿(情失)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女儿,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贾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扶养。
虽然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多愁善感。
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官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
当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
他和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王夫人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
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
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家族没落,不久便出家当和尚去了。
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王夫人的侄女。
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并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
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
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绔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
"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家的女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
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借刀杀人"之法害死。
她公然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著迟发公费月例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的银子的体己利钱来。
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炫耀地位,放诞无礼,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狡猾,狂放纵。
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
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的下场。
贾巧姐: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
因生在七月初七,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
巧姐从小生活优裕,是豪门千金但在贾府败落后被狠舅奸兄卖到了烟花巷(固有诗云:"择膏粱,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为证),后来被知恩图报的姥姥赎出,嫁给了姥姥的外板儿,在农村有了很好的结果,所为"巧得遇恩人"。
贾探春:贾政与妾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
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有"玫瑰花"之诨名。
她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所以对处于婢妾地位的生母姨娘轻蔑厌恶,冷酷无情。
抄检大观园时,她为了在婢仆面前维护作主子的威严,"令丫环秉烛开门而待",只许别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许人动一下她丫头的东西。
"心没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对探春动手动脚的,所以当场挨了一巴掌。
探春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无济于事。
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贾元春: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
自幼由贾母教养。
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
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
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
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
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
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因为有关到一场宫廷恶斗,所以毙死与宫中,来了一次"大梦归",固为:"虎兕相逢大梦归"。
贾惜春: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珍的妹妹。
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
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
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
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贾迎春:是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