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课后练习

合集下载

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专题 地球和地球仪习题课 课后练习及详解

 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专题 地球和地球仪习题课 课后练习及详解

地球和地球仪习题课课后练习主讲教师:谷丰北京市某重点中学地理一级教师题一:站在山顶的人比站在山下的人会更早看见日出,这一现象从侧面验证了()A.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 B.海拔越高离太阳越近C.地球在不停地公转D.地平面是弧形的题二:地球是人类的家园。

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C.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D.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题三:“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适用于()A.极地地区B.赤道地区C.回归线D.极圈附近题四:咸蛋超人想徒步绕地球赤道一周,如果他每天走400千米的话,要走多少天?A.10天 B.100天 C.1 000天 D.10 000天题五:用一只乒乓球当作地球仪,在上面画出经纬线。

根据你做的地球仪判断下列问题。

1.一架飞机在燃油充分的情况下,从北京出发沿纬线一直向西飞,能到达()A.北极B.南极C.北京D.赤道2.我国南极科考队员手举国旗,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的方向是()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题六:读“地球仪示意图”,问答下列问题。

(1)地球仪的“地轴”与桌面的夹角应为_____________。

(2)眼前我们看到的地球仪上的半球范围大部分为_______(东或西)半球。

(3)在此基础上,将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180°,眼前的半球范围中将会有()A.90°W经线 B.印度半岛 C.90°E经线 D.澳大利亚题七:关于地球仪上的纬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纬线B.地球仪上的纬线是一个半圆C.纬度数不同的纬线,长度不等D.沿同一纬线方向不变向前走,能回到出发的地点题八:关于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纬线都是圆(除极点外)B.各纬线长度相等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D.各纬线圈都能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题九:世界上最长的纬线是( ) A.南回归线B.本初子午线C.赤道D.北极圈题十:下列纬线最短的是()A.0°纬线B.30°纬线C.50°纬线D.80°纬线题十一:本初子午线是指( )A.0°经线B.0°纬线C.180°经线D.东西半球分界线题十二: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本初子午线就是180°经线B.本初子午线就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C.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D.本初子午线就是0°经线题十三:两架飞机,东西相距6千米,同时从赤道起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高度一直向北飞行,其结果是( )A.两架飞机各绕地球一周回到原地B.两架飞机距离保持不变C.两架飞机在北极上空相遇D.两架飞机距离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题十四:株洲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地理发散思维大课堂上为了一个问题争论得不休,题目是:在理想的情况下,我校学生从A点出发,依次向正南、正西、正北、正东各行进100千米,最后的位置应该是()A.正好回到A点B.回到A点的东方C.回到A点的西方D.回到A点的北方题十五:读图,回答1~2题。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课后活页训练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课后活页训练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元素是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B.矿物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就形成矿石C.有些矿石本身就是矿产D.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方解石解析:选C。

本题主要涉及概念的辨析。

矿物是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矿物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就形成岩石;含有矿产的岩石是矿石,有些矿石本身就是矿产,如石灰岩,花岗岩;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石英。

2.下列各组岩石中,按成因属同一类型的是()A.石英砂岩、大理岩、板岩B.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C.石英砂岩、石灰岩、页岩D.片麻岩、花岗岩、大理岩解析:选C。

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的代表岩石是花岗岩和玄武岩;沉积岩的代表岩石是石灰岩,另外还有石英砂岩、页岩、砾岩等;属于变质岩的有大理岩和片麻岩等。

(2010年麻城检测)读图,完成3~5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石灰岩是岩浆岩,大理岩是沉积岩②石灰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③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后形成的④石灰岩是矿产,大理岩不是矿产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形成大理岩B.岩浆侵入地壳产生的高温,使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C.长石、方解石组成了大理岩D.在石灰岩中能够比在大理岩中找到更多的化石5.下列岩石中,与图示岩石类型无关的是()A.花岗岩B.砂岩C.煤D.板岩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了三大类岩石的形成、特点和常见岩石的种类。

石灰岩是沉积岩,沉积岩的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而大理岩是变质岩,变质岩一般不含有化石,所以在石灰岩中能够找到化石无疑是正确的。

答案:3.C 4.D 5.A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

据此回答6~8题。

6.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7.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8.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解析:本题组考查岩石的三大类型与成矿规律、矿物分布、岩石相互转化知识。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共价键 高二化学同步练习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共价键  高二化学同步练习

第二章第一节第1课时共价键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不属于共价键成键因素的是()A.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核之间高概率出现B.共用的电子必须配对C.成键后体系能量降低,趋于稳定D.两原子体积大小要适中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轨道之间以“肩并肩”的方式重叠可形成π键B.乙炔分子中碳碳三键易断裂C.共价键是两个原子轨道以“头碰头”的方式重叠而成的D.CO2分子中有两个σ键和两个π键,且均是通过p电子云相互重叠而成的3.右图表示氢原子的电子云重叠示意图。

以下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电子云重叠意味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机会多B.氢原子的核外的s电子重叠形成共价键C.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呈云雾状,在两核间分布得浓一些,将两核吸引D.氢原子之间形成σ键,s-sσ键没有方向性4.既存在σ键也存在π键且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1︰1的是()A.N2B.CH2===CH2C.HCN D.C3H6(环丙烷)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形成σ键的重叠程度比π键大得多,σ键比π键牢固B.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C.分子中可能只有σ键,也可能只有π键,也可能既有σ键又有π键,还有可能是既没有σ键也没有π键D.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2个π键,而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1 1 6.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①HCl②H2O③N2④H2O2⑤C2H4⑥C2H2A.①②③B.③④⑤⑥C.①③⑥D.③⑤⑥7.下列分子既不存在s-pσ键,也不存在p-pπ键的是()A.HCl B.HF C.SO2 D.SCl28.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中一定含有共价键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9.防晒霜之所以能有效地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是因为它所含的有效成分的分子中含有π键,这些有效成分的分子中的π电子可在吸收紫外线后被激发,从而阻挡部分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专题 经纬线与经纬度 课后练习及详解

 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专题 经纬线与经纬度 课后练习及详解

经纬线与经纬度课后练习主讲教师:谷丰北京市某重点中学地理一级教师题一:纬度是30°,经度是0°的地点在地球上可以找到( )个。

A.1个B.2个C.3个D.4个题二: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 )A. 0°纬线上B. 0°经线上C. 北纬80°D. 南极点题三:某地往西是西半球,往东是东半球,往北是高纬度,往南是中纬度,该地位于( )A.160°W,23.5°S B.20°W,60°SC.20°W,60°N D.160°E,30°N题四: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到: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

面向北半球,背对南半球。

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下图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题五:如图均为半球图,根据海陆分布情况指出哪组排列顺序是正确的( )A.西半球、东半球、北半球、南半球B.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C.西半球、东半球、南半球、北半球D.东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南半球题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A~D四个半球中,为东半球的是,为西半球的是,为南半球的是,为北半球的是。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赤道与本初子午线的交点位于半球。

题一: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三点的经纬度:A ,B ,C 。

(2)A点在北极的方,B点在北极的方,C点在南极的方。

(3)B点在C点方,A点在C点的方。

经纬线与经纬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题一:B解析:在地球上,纬度是30°的线有两条:30°N、30°S;经度是0°的线有一条。

由此可知,纬度是30°,经度是0°的地点有两个:(0°,30°N),(0°,30°S)。

《经济法基础》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第一节课后作业

《经济法基础》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第一节课后作业

《经济法基础》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第一节课后作业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单选题】下列各项会计法律制度中,由国务院制定的是()。

[单选题] *A.《会计法》B.《总会计师条例》(正确答案)C.《企业会计准则》D.《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答案解析:【解析】选项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选项C,由财政部制定;选项D,由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制定。

2.【单选题】下列人员中,()应当对甲公司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单选题] *A.甲公司的控股股东B.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确答案)C.甲公司的会计机构负责人D.甲公司的总会计师答案解析:【解析】(1)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2)单位法定代表人属于单位负责人。

3.【单选题】《会计法》规定,构成会计资料的各项要素都必须齐全,以使会计资料如实、全面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发生情况,便于会计资料使用者全面、准确地了解经济活动情况。

此项规定主要是保证会计资料的()。

[单选题] *A.真实性B.合法性C.准确性D.完整性(正确答案)4.【单选题】下列关于会计凭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结账的业务,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B.更正错误,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C.一张原始凭证所列的支出需要由两个以上的单位共同负担时,应当由保存该原始凭证的单位将该原始凭证的复印件给其他应负担的单位(正确答案)D.原始凭证上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答案解析:【解析】选项C,应当由保存该原始凭证的单位开具原始凭证分割单给其他应负担的单位。

5.【单选题】下列关于原始凭证取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B.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C.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有验收证明D.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经济业务,批准文件需要单独归档不作为原始凭证附件(正确答案)答案解析:选项D,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经济业务,应当将“批准文件”作为原始凭证附件。

浙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课后习题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减数分裂

浙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课后习题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减数分裂

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一节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第1课时减数分裂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关于四分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四分体形成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一个四分体含有四条染色体C.在一个四分体中,DNA与染色体的数量之比为2∶1D.同源染色体之间常会发生染色体片段互换,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A项正确;一个四分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2条染色体,B项错误;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所以在一个四分体中,DNA与染色体的数量之比为2∶1,C项正确;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会发生交叉互换,D项正确。

2.减数第一次分裂(MⅠ)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B.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C.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D.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MⅠ)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之后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A、B、C三项正确;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MⅡ)过程中,D项错误。

3.下列有关“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的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A.该活动中可以模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现象B.模拟MⅠ的纺锤体与MⅡ的纺锤体应相互垂直C.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一对用红色橡皮泥,另一对用蓝色橡皮泥制作D.两条颜色长短一样的染色单体中部用一根铁丝扎起来,铁丝代表着丝粒;模拟MⅠ的纺锤体与MⅡ的纺锤体应相互垂直;两对非同源染色体可以都用红色表示,也可以用红色和蓝色表示,不一定用不同颜色;两条颜色和长短一样的染色单体中部用一根铁丝扎起来代表已完成复制的一条染色体,铁丝代表着丝粒。

4.下列对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发生交叉互换,结束后染色体数不变B.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发生交叉互换,结束后染色体数不变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与后期染色体数不同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与后期染色体数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A项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发生交叉互换,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结束后染色体数不变,B项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与后期染色体数相同,C项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与后期染色体数不同,D项错误。

第二章 第一节共价键 课后练习 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 第一节共价键 课后练习   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一节共价键一、单选题(共18题)1.下列化合物中C- H 键极性大小次序为(I)CH 3F (II)CH 3Br (III)CH 3I (IV)CH 3Cl A .( I )>(II)>(III)>(IV) B .( I )>(IV)>(II)>(III) C .(II)>( I)>(III)>(IV)D .(IV)>(III)>( II)>(I )2.已知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 与X 同周期且相邻,W 与Y 同主族,W 、X 与Y 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 Z 与其他三种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Z<Y<W<X B .四种元素中,X 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C .常温常压下,四种元素各自形成的单质均为气体D .W 、X 、Z 三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Z 4X 2W 3型的离子化合物 3.以下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碱性:Ca(OH)2 > Ba(OH)2 B .酸性:H 3PO 4> H 2SO 4C .元素最高化合价:F >O >N >CD .共价键的键能:H —F >H —Cl >H —Br >H —I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3PCl 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B .HCl 通入水的过程中,HCl 分子中共价键断裂 C .NaClO 是含有两种类型化学键的离子化合物D .常温常压下,2H O 与4CH 的不同状态可以说明2H O 的热稳定性更好5.已知N -N 、N=N 、N≡N 键能之比为1.00∶2.17∶4.90,而C -C ,C=C ,C≡C 键能之比为1.00∶1.17∶2.34。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乙烯分子中σ键、π键的电子云形状对称性不同B .乙炔分子中π键重叠程度比σ键小,易发生加成反应C .氮分子中的N≡N 键非常牢固,不易发生加成反应D .氮气和乙炔都易在空气中点燃燃烧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同种原子形成的分子,两个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一定是共价键B .两个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共价键C.不论含氧酸还是无氧酸,分子内原子间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D.凡是不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只含有共价键7.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第二章 第一节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3(练习)(人教版第二版)(解析版)

第二章 第一节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3(练习)(人教版第二版)(解析版)

2.1:幼儿感知觉的发展3一、填空题1.多通道感知既包括双向接触,也包括不同感觉之间的。

【答案】相互影响2.多通道感知说明幼小的婴儿就已具备良好的的能力。

【答案】组合信息3.促进儿童自我效能感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答案】跨通道感知4.自我效能感是儿童日后形成和的基础。

【答案】自我认识自我意识5.与感觉剥夺相反的情况是。

【答案】感觉轰炸6.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家采用和的研究方法,在婴幼儿心理研究方面取得大量新成果。

【答案】习惯化去习惯化7.感觉剥夺实验结果说明了。

【答案】感觉的重要性8.“狼孩”现象说明了。

【答案】感觉剥夺会严重妨碍儿童的正常发展二、选择题1.()所做的"感觉剥夺"实验,说明了感觉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A.韦伯B.赫伦和贝克斯顿C.斯金纳D.黎柏【答案】B【解析】感觉剥夺实验是1954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赫伦和斯科特等设计的,用来印证感觉的重要性的著名实验。

三、判断题1.多通道感知表明感知觉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答案】正确【解析】多通道感知,说明在实际的心理活动中,感知觉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复杂过程。

也说明,早期的婴儿就具备良好的组合信息的能力。

2.儿童被动地接受环境中的信息,从而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答案】错误【解析】婴儿的感知觉,并不是消极接受内外刺激的被动活动,而是一个积极的主动活动。

3.自我效能感就是儿童对自己的能力(能干什么)和兴趣(喜欢什么)的认识。

()【答案】错误【解析】个体对自己的行动与某种结果之间联系的理解,即:自己相信自己能够有能力做成某事。

题目当中对自我效能感的认识太表层了。

4.早期教育归根结底就是教育要趁早。

()【答案】错误【解析】早期教育并不等同于教育越早越好,如果过早开发儿童智力,会造成儿童对学习的退缩和兴趣丧失,造成家长失望,还会让儿童心理健康受到威胁和伤害。

四、材料分析题当前,社会上很多人受错误教育理论的误导和大量的商业炒作的诱导,出于急功近利的目的,盲目“开发”儿童智力,开展形形色色的早教训练,让幼儿在成人的安排下接受大量有用和无用的训练,并美其名曰“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一节课后练习
1.下列不属于共价键成键因素的是( )
A.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核之间高概率出现 B.共用的电子必须配对
C.成键后体系能量降低,趋于稳定 D.两原子体积大小要适中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σ键比π键的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度大
B.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
C.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 D.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2个π键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双键、三键中都含有π键 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愈多,共价键愈牢固
C.因每个原子未成对的电子数是一定的,故与其配对的原子个数也一定
D.所有原子轨道在空间中都有自己的方向性
4.下列有关σ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如果电子云图像是由两个s电子重叠形成的,即形成了s-s σ键
B.s电子与p电子可以形成s-p σ键
C.p电子与p电子不能形成σ键 D.HCl分子里含有一个s-p σ键
5.下列有关σ键和π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键既有σ键也有π键 B.所有的π键都容易打开
C.σ键可沿键轴自由旋转而不影响键的强度
D.π键比σ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把H2S分子写成H3S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的饱和性
B.H3O+的存在,说明共价键不具有饱和性
C.所有共价键都有方向性 D.两个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后,两核间的电子不仅仅存在于两核之间,而且绕两个原子核运动
7.N—H键键能的含义是( )
A.由N和H形成1 mol NH3所放出的能量
B.把1 mol NH3中的共价键全部拆开所吸收的热量
C.拆开约6.02×1023个N—H键所吸收的热量 D.形成1个N—H键所放出的热量8.在白磷(P4)分子中,4个P原子分别处在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结合有关P原子的成键特点,下列有关白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分子的键角为109°28′ B.分子中共有4对共用电子对
C.白磷分子的键角为60° D.分子中有6对孤电子对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 B.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
C.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键长 D.H—Cl的键能为431.8 kJ·mol-1,H—Br的键能为366 kJ·mol-1,说明HCl比HBr分子稳定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则分子越稳定B.只有非金属原子之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C.水分子可表示为H—O—H,分子中键角为180°
D.H—O键键能为463 kJ·mol-1,即18 g水分解生成H2和O2时,放出能量(2×463) kJ 11.(双选题)下列物质属于等电子体的一组是( )
A.CH4和NH+4B.B3H6N3和C6H6 C.F-和Mg D.H2O和CH4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π键是由两个p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的
B.σ键是镜像对称,而π键是轴对称
C.乙烷分子中的键全为σ键而乙烯分子中含有σ键和π键
D.H2分子中含σ键而Cl2分子中除σ键外还含有π键
13.①HCl ②H2O ③N2④H2O2⑤C2H4⑥C2H2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⑥
C.①③⑥
D.③⑤⑥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B.对双原子分子来说,键能越大,断开时需要能量越多,该化学键越不牢固
C.一般而言,化学键的键长越短,化学键越强,键越牢固
D.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
15.下列事实能够用键能的大小作为主要依据来解释的是()
A.常温常压下氯气呈气态而溴呈液态
B.硝酸是挥发性酸,而硫酸、磷酸是不挥发性酸
C.稀有气体一般难以发生化学反应
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
16.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下图所示)。

已知该分
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 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
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15.2 g该物质含有6.02×1022个原子
17.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粒子,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也
可互称为等电子体。

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

根据上述原理,下列各对粒子中,空间结构相似的是()。

A.SO2与O3
B.CO2与NO2
C.CS2与NO2
D.PCl3与BF3
18.(1)如下图,写出下列共价键的名称,并各举一例说明含有这些共价键类型的物质。

(2)某有机物的结构式如下:
则分子中有________个σ键,________个π键。

19.分析下列化学式中标有横线的元素,选出符合要求的物质。

A.NH3B.H2O C.HCl D.CH4E.C2H6F.N2
(1)所有的价电子都参与形成共价键的是________;
(2)只有一个价电子参与形成共价键的是________;
(3)最外层有未参与成键的电子的是________;
(4)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________。

20.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kJ·mol-1):
由上表中数据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
(1)半径越小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即键能越大)。

_______(填“能”或“不能”)。

(2)非金属性越强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

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能否从数据中找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预测C—Br键的键能范围:________<C—Br键键能<________。

21.等电子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或离子),它们的原子数相同、分子(或离子)中价电子数也相同。

(1)SiO2-3、SO3、NO-3三种粒子________(填“是”或“不是”)等电子体,其中Si、S、N 三种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2)C2O2-4和________是等电子体,C2O2-4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它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Mn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两原子14个电子的等电子体的共同特点是物质中都具有共价三键,请举出相应的3个例子:________(分子或离子)。

每个分子或离子中含________个σ键,________个π键。

22.某些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单位:kJ ·mol -1
): 键
H —H Br —Br I —I Cl —Cl H —Cl H —I H —Br 键能 436.0 193.7 152.7 242.7 431.8 298.7 366 (1)以上化学键中最稳定的是 。

(2)1 mol H 2在2 mol Cl 2中燃烧,放出热量为 kJ 。

(3)在一定条件下,1 mol H 2与足量的Cl 2、Br 2、I 2分别反应,放出的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A.Cl 2>Br 2>I 2 B.Br 2>Cl 2>I 2 C.Br 2>I 2>Cl 2
(4)1 mol H 2在足量的F 2中燃烧比在Cl 2中燃烧放热 。

23.现有原子序数小于20的A 、B 、C 、D 、E 、F 6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B 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 和C 的价电子数相同,B 和D 的价电子数也相同,
且A 和C 两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是B 、D 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的12
;C 、D 、E 三种 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E 原子的p 轨道上电子数比D 原子的p 轨道上多一 个电子;6种元素的基态原子中,F 原子的电子层数最多且和A 处于同一主族。

回答下列问 题:(1)用电子式表示C 和E 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基态F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 2D 的电子式 ,其分子中 (填“含”或“不含”)σ键, (填“含”或“不含”)π键。

(4)A 、B 、C 共同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有 。

24.周期表中前10号元素形成的下列分子结构图中“大黑点”表示相关元素的原子除 去最外层电子的剩余部分,“小圆圈”表示氢原子,“小黑点”表示没有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 电子,短线表示共价键。

(1)以上四种分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在②的分子中有________个σ键和________个π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