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公文写作是指按照特定的格式和要求,用严谨的语言文字,表达出具有法定效力、规范行政意志的文件。

公文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性:公文应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避免出现错别字、夸大语气、模棱两可等情况。

公文中所涉及的内容应真实、客观,不能夸大事实或隐瞒真相。

2.规范性:公文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要求,遵循公文格式和组织结构的规范,不得违反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例如,公文的标题、编号、日期、正文、签发人等要素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列。

3.简洁性:公文要求简洁明了,语言简练,避免使用冗长、庞杂的句子表达。

公文中的杂乱信息和冗长文字应精简,只保留必要的内容,使读者能迅速地理解公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4.逻辑性:公文要求逻辑严密,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和条理。

公文的内容应按照主题和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各段落之间应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以便读者能够快速把握主旨。

5.语言的规范性:公文的语言应规范、得体,使用规范的词汇、语法和标点符号,避免使用俚语、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公文中不得出现未经核实的传闻、贬低他人的言辞以及不雅、粗俗的词语。

6.公正性:公文应公正、公平地表达观点和决策,不得带有个人情感和偏见。

公文应客观地评述事实和问题,不得武断、主观地评价他人。

7.精确性:公文应准确无误地使用词语,避免歧义和多义词的使用。

特别是在表达数量、时间、金额等重要数据和具体要求时,要确保准确无误。

8.策略性:公文是一种工具,要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具备一定的策略性。

公文的措辞应根据目的和受众进行选择,采取合适的语言风格,以最佳的方式传达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办事效果。

总之,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性、规范性、简洁性、逻辑性、语言的规范性、公正性、精确性和策略性。

只有在合理运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写好一份高质量的公文。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行文规则及一般步骤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行文规则及一般步骤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行文规则及一般步骤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规范的书面表达方式,用于传达公共事务和行政事务。

下面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行文规则以及一般步骤:一、基本要求:1.准确性:公文要求准确、详实和全面地传达信息,避免主观臆断或错误的表述。

2.规范性:公文要遵循规定的格式、用语和布局,符合公文的行文规则和文体。

3.简明扼要:公文要求言简意赅,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累赘的叙述和废话。

4.客观公正:公文要客观中立,公正对待不同利益相关方,避免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

5.清晰明确:公文要求表达清晰,信息明确,避免歧义和模糊不清的表述,以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

二、行文规则:1.语言简练:公文语言应简练、朴实,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2.结构合理:公文要求有清晰的层次结构,包括标题、主题、正文、附件等部分。

3.格式规范:公文格式包括信头、发文单位、日期、页眉、页脚等,要根据规定进行设置,并保持一致性。

4.用语规范:公文用语要求严谨、正式,避免使用俚语、口头化的表达方式,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5.逻辑严谨:公文要求逻辑严密、层次清晰,遵循因果关系和时间顺序,确保内容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三、一般步骤:1.确定写作目的和读者:明确写作目的和要传达的信息,分析读者的需求和接受能力,以便选择合适的写作策略和语言风格。

2.收集和整理信息: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整理好资料,并进行适当的筛选和归纳。

3.拟定提纲: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和逻辑关系,拟定公文的提纲,确定行文框架和内容的安排。

4.撰写草稿:按照提纲,逐步撰写公文的各个部分,注意语言的准确和格式的规范性。

5.修改和润色:对草稿进行修改和润色,注意逻辑的清晰和信息的准确,修正语言表达上的不准确和不完美之处。

6.审阅和校对:请他人进行审阅和校对,确保信息准确、语言规范、格式正确,并及时修改错误或遗漏。

7.最终定稿:修正稿件中的错误和不足,对格式、用词准确性进行最后确认后,进行最终定稿。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
1.公文的格式要规范:公文应遵循统一的格式要求,包括标题、日期、发文单位、收文单位、主题、正文、签名等部分。

各部分的排版应整齐划一,字体规范,行间距适中。

2.公文的语言要简练明确:公文的语言应尽量简洁、明确,避免使用
过于复杂的词汇和长句。

语言要具备权威性,给读者留下正式、严肃的印象。

3.公文的内容要准确全面:公文的内容要准确地表达意思,不能有歧
义或误导。

公文应提供清晰的背景信息和详细的主题解释,以确保读者理
解并正确执行。

4.公文的逻辑要严谨连贯:公文的结构和内容应按照逻辑顺序展开,
使读者能够明确每一步骤和所需行动。

段落间的过渡要流畅,以确保思路
连贯。

5.公文的语气要正式得体:公文的语气应保持正式得体,用词应避免
口语化和随意性。

用语要尊重读者,避免过于主观化或情感化的表达。

6.公文的信息要清晰明了:公文应提供清晰、明了的信息,包括具体
的指示、政策、规定等。

信息的组织应合理、有序,重点信息要突出。

7.公文的文体要规范一致:公文的文体应保持规范一致,遵循所属机
构或组织的规定。

公文的文体可以是正式的文言文、现代汉语或英文等,
但要遵循相应的规范。

8.公文的排版要整洁美观:公文的排版要整洁美观,字体大小要合适,标题要醒目突出。

段落间要留适当的空白,使整篇公文呈现出清晰的版面。

总之,公文写作要求准确、简练、逻辑严密、语气正式、信息清晰明了,同时保持规范一致的格式、语言和排版。

这些要求的遵循将有助于提高公文的可读性和可执行性。

常用公文写作基本要求是什么

常用公文写作基本要求是什么

常用公文写作基本要求是什么
一、内容要求:
1.主题明确:公文的主题应该明确,避免含糊不清或含有二义性。

2.内容全面:公文要求内容全面、准确,不可有遗漏和夸大。

3.见解明确:公文要突出主旨,见解明确,表达清晰。

4.事实真实:公文中所陈述的事实和数据应真实可信,不可捏造和歪曲。

5.信息科学:公文要科学,及时,并付诸具体的信息。

展现行政机关
的决策和服务功能。

二、结构要求:
1.标题:公文应该有恰当的标题,概括主旨,简洁明了。

2.要点突出:公文的要点应该突出,具有层次感。

可以通过主次分明,逐级递进的方式进行组织。

3.逻辑严密:公文要求逻辑严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清晰,不可有跳
跃和闭塞。

4.强调重点:公文要突出重点,加插适当提示,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5.条理清晰:公文中条理清晰,排布有序,不可过分冗长或缺乏条理性。

三、语言要求:
1.准确性:公文语言要准确,保证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准确性。

2.通顺性:公文应该通顺,避免拗口和生涩的语言表达方式。

3.规范性:公文要求使用规范的语言,遵守语法、标点、用词等方面
的规则。

4.简洁性:公文要求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冗长和啰嗦的表达方式。

5.得体性:公文要求使用得体的语言,避免夸张、夸大等不适当的修
辞手法。

总之,常用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在内容、结构、语言等各方面进行
合理、准确、简洁、规范的表达和组织,以确保公文的质量和效果。

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关于公文的相关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定,具有合法性。

首先,公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宪法与法律,因为,它们是我们制定的一切宏观与微观决策的总依据和指导纲领。

其次,要符合本系统、本机关主管业务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规、规章,因为,它们是制定本机关一切决策的直接依据,如果在公文中提出新的政策,应当加以说明。

由于公文内容还要受其他多方面方针政策、法规规章的指导和制约,所以,还要加强横向联系,了解同层次有关系统、机关的重要决策并与之保持一致,以便在工作中相互协调与配合,避免矛盾抵触。

(2)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公文的制发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客观规律并切合实际需要,讲求实效。

①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需要制发公文,公文写作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反对形式主义与文犊主义。

②公文的内容务求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并从实际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原则与方法,使公文具有真实性与可行性。

公文内容失真或者所提对策脱离实际都会导致领导机关决策的失误,直接危害机关乃至国家利益。

因此,公文撰写人员必须深人实际,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③注重时效。

公文写作必须及时迅速、把握时机,紧密适应机关行政管理的需要,以便尽快实现公文的效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3)主题明确、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主题是作者通过公文表达的意图与主张,每件公文都要求能够集中、鲜明而直接地表述主题。

要一文一事,中心明确,令人一目了然。

应围绕主题,合理安排正文结构,做到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紧凑有序,过渡自然。

应当具备的数据项目一定要准确齐备,格式务必庄重规范,符合国家统一规定。

(4)用语庄重严谨、简明通顺、平实得体。

简述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简述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简述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是一项重要工作,用于传达信息的正式文件。

以下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 准确性:公文必须准确表达信息,避免使用模糊或不准确的词语和语言。

2. 简洁性:公文应该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和段落。

3. 权威性:公文应该传达明确的信息和权威的观点,使用专业术语和适当的格式来增强说服力。

4. 可靠性:公文应该可靠,避免使用虚假信息或夸大事实。

5. 可访问性:公文应该易于理解和阅读,使用简单的语言和格式。

6. 适应性:公文应该适应不同的场合和情况,具有灵活性。

7. 规范性:公文应该遵循规范和标准格式,避免使用不规范的语言和格式。

8. 可读性:公文应该易于阅读和理解,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和格式。

9. 紧急性:公文应该传达紧急信息,以应对突发事件。

10. 保密性:公文应该遵守保密规定,避免泄露重要信息。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洁、权威、可靠、易于理解和阅读、适应性、规范性、可读性、紧急性和保密性。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包括:1. 规范格式:公文格式的规范性非常重要,有助于确保公文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具体要求包括正确选择公文类型、规范使用发文字号、正文字体和字号、行距、纸张大小等。

2. 准确表达:公文写作要求内容准确、简洁、明了,要深刻理解发文目的和背景,准确阐述问题,用语规范、简明扼要。

3. 结构清晰:公文写作要遵循清晰简洁的原则,确保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各部分内容之间要有逻辑关系和承接关系。

4. 严谨规范:公文写作要求用词严谨、规范,禁止使用模糊词汇和非正式用语,避免出现歧义和误解。

同时,公文用语要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

5. 及时准确:公文的目的是为了及时传达和处理信息,因此要求写作要及时,内容准确无误,以确保公文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拓展:1. 公文的类型:根据用途和性质,公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命令、公告、通告、通知、报告、请示、批复等。

不同类型的公文在格式、内容和用语上都有不同的要求。

2. 公文的格式:公文的格式要求主要包括公文字号、发文日期、密级、紧急程度、主题、正文、附件、封皮等。

其中,公文字号是指公文的编号,用来识别和区分不同种类的公文。

发文日期是指公文生效的日期,一般写在公文首页的左下角。

密级和紧急程度是公文的重要属性,用于指导公文的处理和传递。

主题是公文的核心内容,一般写在公文首页的上方。

正文和附件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文一般用来阐述问题和表述内容,附件则用来支持和证明正文的内容。

3. 公文的语言要求:公文的语言要求严谨、准确、简明,禁止使用模糊词汇和非正式用语。

同时,公文的语言要求清晰、简洁、连贯,要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表达出明确的中心思想和脉络。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篇一: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包括:1. 明确主题和要求:在写公文之前,必须明确主题和要求,包括文件的类型、用途、受众、语言风格等,以便写作人员根据要求进行撰写。

2. 选择合适的语言和文体:公文应该使用正式、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文体,避免使用口语化或过于灵活的表达方式。

3. 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公文应该具有清晰的结构和逻辑性,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同时需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和逻辑关系。

4. 内容准确、简明扼要:公文的内容应该准确、简明扼要,不要包含过多的废话和冗长的句子。

5. 格式规范、统一标准:公文的格式应该规范、统一标准,包括文件名称、日期、编号、正文、结尾等部分,同时需要注意字体、字号、行距、页边距等细节。

6. 尊重上级领导和受众:在写作公文时,应该尊重上级领导和受众,注意表达的语气和措辞,避免使用不当的表达方式或产生歧义。

拓展:公文是一种重要的外交手段和行政工具,其写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上级领导的观感。

因此,写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技能,遵循上述的基本要求,写出准确、简明、规范、专业的公文。

同时,在写作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沟通和协调,确保公文能够及时、有效地传达信息和解决问题。

篇二: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1. 准确性:公文应当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内容应当真实、客观、完整。

2. 简明扼要:公文应当简洁明了,语言应当通俗易懂,行文应当流畅。

3. 格式规范:公文应当遵循规定的格式规范,使用规范的语言和术语,排版应当整齐、清晰。

4. 保密性:公文应当保证信息的安全,防止泄露,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5. 权威性:公文应当具有权威性,表达应当严谨、准确,使用规范的语言和术语。

6. 可操作性:公文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应当明确具体的操作要求和执行方式,便于公文的实施。

扩展: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不仅适用于政府公文,也适用于商业公文、内部报告等各种类型的文书。

在写作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公文类型:不同类型的公文有不同的写作要求,因此在写作前应当了解每种公文的写作要求和格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写作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是公文处理各个环节中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也是个人文字能力高低的体现。

一般来说,公文的格式、行文规则、签发、办理、管理都有明确规定,我们只要遵守规定、按照程序去做,就可以了。

而撰写就需要发挥自己的才能,需要个方面的知识来体现综合素质。

古人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文无定法。

就是说撰写文章没有固定的模式。

但公文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只要掌握了基本规律和要求,以现代人的文化素质,一般不会很难。

不同的是各人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下面是我对公文撰写的共性要求的理解:一、格式的要求一般来说,每种公文都有固定的制作规格和样式。

使用目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决定了公文的格式、样式的不同,如急件、要件都要有特别的标识。

这是为了统一意志,讲求效率,便于工作。

古今中外、历代政权都十分重视公文格式,就是这个道理。

我国历史上不少朝代对公文名称、开头、结尾、陈述顺序以及用语、书写等、都有不同的规定,有的要求还十分严格,如果违反了,轻则受责、重则治罪。

由于过分注重格式,发展起来,就形成了历史上的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先后5次颁布公文处理办法,2000年又以国务院名义颁布了新办法,提高了权威性。

新办法规定:无论哪类文件,一般都要由标题、发文字号、签发人、秘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时间、抄送机关、附注等11个部分组成。

其中附件、抄送机关、附注根据需要,可有可无。

同时,还规定了十条原则。

(新规定中有,不赘述)二、政治要求公文是为政治服务的。

格式的要求只是外在形式的要求,政治上的要求才是最根本的要求。

政治上出了偏差,在任何时代也是不允许的。

一般来讲,当前的公文写作要注意以下5个方面:1、要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原则上是三跟:跟着形势、跟着时事政策、跟着舆论导向。

2、要符合上级机关的有关要求上级精神是下级机关制发文件的依据,下级制发文件多数是为了贯彻上级精神,有的是进一步细化,使之更符合本单位实际,更具操作性。

所以,撰写公文,首先要学好上级文件,可以模仿上级文件的体例,但要有创新,不能上下一般粗。

忌讳当传声筒、转运站。

3、要与现行公文相衔接一是要和上级以及相关部门的文件相衔接,上级和其他部门提倡的,你就不能站在本单位角度去否定,不能有冲突;二是要与本单位现行文件相衔接,不能前后矛盾,自相矛盾。

4、要符合领导意图也可以直接表述为与本单位领导的思路保持一致。

这里边可有学问,需要撰写者细心体会。

不说别的,你自己觉得写的再好,领导那里通不过也是白搭。

领导水平制约公文的质量是没错的,但有人说“秘书水平有多高,领导水平就有多高”,是有片面性的。

切记领导就是领导,是他领导你。

5、提出的政策措施要切实可行涉及政策、规定一类的文件,一般比较重要。

提出的政策措施有没有可操作性,是否便于执行,是关键。

要设身处地的为执行这考虑,如果不能落实,政策、措施再好也是一纸空文。

三、文字写作要求和小说、诗歌、剧本、散文等文学艺术作品的形象思维不同,公文属于逻辑思维范畴。

它不是以艺术形象感染读者,二是以事实和道理说服读者。

它不适宜想象、虚构、夸张、抒情的手法反映生活的本质真实,二是以记叙、说明、论述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表述思想观点,反映具体
的生活实际,揭示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规律和实发性问题,它不是给予人们以美的艺术享受,二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这就决定了公文在文字写作方面的自身特点,那就是:实用、严密、准确、简练。

1、实用。

公文在表现内容上有其现实的具体的针对性。

下行文件,都是上级为了解决问题,对特定的问题表明态度,提出解决的方针、原则、措施,上行文是下级反映工作过程中新问题、新情况、新经验,让上级了解、注意,或者提出建议、方案,请上级定夺。

平行文也是就某些问题相互知照或协商。

实所以公文写作要讲究实用性,不能华而不实,更忌讳夸张、想象。

实用性还有个时间问题,公文实效性很强,拖过了时机,公文就没有意义了。

比如请示,得到了答复,这个请示就成了档案,通知得到了执行,也就完成了使命。

所以公文写作写作、处理必须快捷,拖拉是要误事的。

2、严密。

一是文种、格式要严密。

请示不能写成意见,也不能写成报告,通知不能写成通报。

向上报送的文件,未经批准,就不能下发,文件该发到哪一级也不能随意扩大范围。

这些法定性、权威性、政治性的要求,必须严密,这是机关工作效率的体现。

二是文字要严密。

论述不能写成说明,叙述不能写成结论,表达不能夸张渲染。

在作概念、判断推理的时候,更要严密,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意义下要保持同一说法。

更不能把个别现象做为普遍现象。

尤其是结论性的表达,绝不能夸大个缩小,也不能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3、准确。

除了要准确体现领导意图以外,就是用语要准确,引用准确,使用数字要准确。

换言之,就是定性、定量都必须准确。

“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一类文字是切忌使用的。

准确是公文的生命,“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一旦出错,纠正就费劲大了。

4、简练。

公文讲究简捷明白,一语中的,力戒繁文缛节、套话等形式主义。

现在打字、印刷技术发达了,文件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长了,不是好现象。

毛泽东在《关于建立报告制度》一文中指出:“报告文字,每次一千字左右为限,除特特殊情况外,至多不要超过两千字。

”我认为对现在公文写作仍有指导意义。

蒋介石处理公文轶事二则:其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机构某部门把一份《抗战胜利后之建设计划》呈送他审阅,因文章冗长,洋洋数万言,蒋无时间细看,便随手批了“我非字纸篓”五个字发还。

其二、军政部呈送一份公文给蒋介石,文中误把当时的国民党宁夏省主席马鸿逵写成了青海省主席马鸿达。

蒋批曰:“马鸿逵写成马鸿达情有可原谅,宁夏省主席错为青海省主席,足见办事糊涂也”。

美国前总统卡特改革公文轶事为研究如何改革公文和精简公文文字,卡特专门举办了有200名联邦政府官员学习班,他自己带头改革。

原来,美国总统令的起句为“我谨奉合众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合众国总统的全权力,兹发布命令……”,卡特把它简练为“我作为合众国总统命令……”。

从而推动了美国政府文风的改革和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