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公文写作是指按照特定的格式和要求,用严谨的语言文字,表达出具有法定效力、规范行政意志的文件。
公文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性:公文应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避免出现错别字、夸大语气、模棱两可等情况。
公文中所涉及的内容应真实、客观,不能夸大事实或隐瞒真相。
2.规范性:公文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要求,遵循公文格式和组织结构的规范,不得违反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例如,公文的标题、编号、日期、正文、签发人等要素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列。
3.简洁性:公文要求简洁明了,语言简练,避免使用冗长、庞杂的句子表达。
公文中的杂乱信息和冗长文字应精简,只保留必要的内容,使读者能迅速地理解公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4.逻辑性:公文要求逻辑严密,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和条理。
公文的内容应按照主题和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各段落之间应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以便读者能够快速把握主旨。
5.语言的规范性:公文的语言应规范、得体,使用规范的词汇、语法和标点符号,避免使用俚语、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公文中不得出现未经核实的传闻、贬低他人的言辞以及不雅、粗俗的词语。
6.公正性:公文应公正、公平地表达观点和决策,不得带有个人情感和偏见。
公文应客观地评述事实和问题,不得武断、主观地评价他人。
7.精确性:公文应准确无误地使用词语,避免歧义和多义词的使用。
特别是在表达数量、时间、金额等重要数据和具体要求时,要确保准确无误。
8.策略性:公文是一种工具,要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具备一定的策略性。
公文的措辞应根据目的和受众进行选择,采取合适的语言风格,以最佳的方式传达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办事效果。
总之,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性、规范性、简洁性、逻辑性、语言的规范性、公正性、精确性和策略性。
只有在合理运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写好一份高质量的公文。
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关于公文的相关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定,具有合法性。
首先,公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宪法与法律,因为,它们是我们制定的一切宏观与微观决策的总依据和指导纲领。
其次,要符合本系统、本机关主管业务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规、规章,因为,它们是制定本机关一切决策的直接依据,如果在公文中提出新的政策,应当加以说明。
由于公文内容还要受其他多方面方针政策、法规规章的指导和制约,所以,还要加强横向联系,了解同层次有关系统、机关的重要决策并与之保持一致,以便在工作中相互协调与配合,避免矛盾抵触。
(2)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公文的制发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客观规律并切合实际需要,讲求实效。
①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需要制发公文,公文写作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反对形式主义与文犊主义。
②公文的内容务求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并从实际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原则与方法,使公文具有真实性与可行性。
公文内容失真或者所提对策脱离实际都会导致领导机关决策的失误,直接危害机关乃至国家利益。
因此,公文撰写人员必须深人实际,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③注重时效。
公文写作必须及时迅速、把握时机,紧密适应机关行政管理的需要,以便尽快实现公文的效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3)主题明确、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主题是作者通过公文表达的意图与主张,每件公文都要求能够集中、鲜明而直接地表述主题。
要一文一事,中心明确,令人一目了然。
应围绕主题,合理安排正文结构,做到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紧凑有序,过渡自然。
应当具备的数据项目一定要准确齐备,格式务必庄重规范,符合国家统一规定。
(4)用语庄重严谨、简明通顺、平实得体。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包括:1. 规范格式:公文格式的规范性非常重要,有助于确保公文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具体要求包括正确选择公文类型、规范使用发文字号、正文字体和字号、行距、纸张大小等。
2. 准确表达:公文写作要求内容准确、简洁、明了,要深刻理解发文目的和背景,准确阐述问题,用语规范、简明扼要。
3. 结构清晰:公文写作要遵循清晰简洁的原则,确保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各部分内容之间要有逻辑关系和承接关系。
4. 严谨规范:公文写作要求用词严谨、规范,禁止使用模糊词汇和非正式用语,避免出现歧义和误解。
同时,公文用语要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
5. 及时准确:公文的目的是为了及时传达和处理信息,因此要求写作要及时,内容准确无误,以确保公文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拓展:1. 公文的类型:根据用途和性质,公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命令、公告、通告、通知、报告、请示、批复等。
不同类型的公文在格式、内容和用语上都有不同的要求。
2. 公文的格式:公文的格式要求主要包括公文字号、发文日期、密级、紧急程度、主题、正文、附件、封皮等。
其中,公文字号是指公文的编号,用来识别和区分不同种类的公文。
发文日期是指公文生效的日期,一般写在公文首页的左下角。
密级和紧急程度是公文的重要属性,用于指导公文的处理和传递。
主题是公文的核心内容,一般写在公文首页的上方。
正文和附件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文一般用来阐述问题和表述内容,附件则用来支持和证明正文的内容。
3. 公文的语言要求:公文的语言要求严谨、准确、简明,禁止使用模糊词汇和非正式用语。
同时,公文的语言要求清晰、简洁、连贯,要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表达出明确的中心思想和脉络。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三一文库()〔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章,其写作过程具有一些特殊的规律性,小编收集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欢迎阅读。
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章,其写作过程具有一些特殊的规律性,因此,要写好公文,除了必须遵从诸如文字通顺、观点与材料统一、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等文章写作规则之外,还必须遵循下列一些基本要求:一、合“法”合“法”,即要求公文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公文形成的程序过程务必合乎国家法律、法令、方针政策,合乎上级指示和规定,与本机关其他现行有效文件保持一致。
二、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即要求公文的内容能从实际情况出发,有切实的客观针对性,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要忠实地反映情况和问题;各种判断要合乎实际;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应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三、平实得体首先是文体要正确,务使表达合乎公文这种特定式样的文章的特殊要求,其次,语言运用要得体,符合特定场合、对象的需要。
四、简明通顺简明,即要求尽量用最简洁的文字,顺畅而有条理地明确表达充实丰富的内容,做到言简意赅。
五、庄重严谨严谨,即要求公文的结构必须严密有序,用语务必周密确切不生歧义,没有漏洞。
六、表达准确准确,即要求从对公文制发意图与依据的反映到每项具体内容的表达,从文种的选择到概念的使用,以至于每个符号的书写印刷均必须准确无误,不允许有任何欠缺、失当或失真。
七、格式规范规范,即要求公文格式、语言表达、符号使用均应符合有关规定,符合语法规则与逻辑规则,不能“标新立异”。
八、结构完整完整,即要求公文结构完整,不遗漏任何必备的内容,以保证公文能完整有效地消除受文者对特定问题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减少沟通次数,提高沟通效率。
九、字迹清晰清晰,即要求各种文稿文本上的字迹要清楚,字体要标准、工整,避免因字迹不清、模糊混乱而造成错漏。
十、材料耐久耐久,即要求公文的制成材料(书面公文主要包括纸张和字迹材料)应持久耐用,以保证公文的有效物质存在,使其既能充分发挥现行的执行效用,又能在转化为档案后,作为历史记录发挥更长远的历史效用。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篇一: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1. 明确目的和受众:在写作前必须确定公文的目的和受众,以便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2. 简洁明了:公文应该简明扼要,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和复杂的句式,以便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公文的内容。
3. 合法合规:公文应该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4. 准确无误:公文应该使用准确的语言和词汇,避免使用模糊或不准确的表述,确保公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结构清晰:公文应该具有清晰的结构和逻辑关系,以便让读者能够理解公文的内容和意图。
6. 风格统一:公文应该使用相同的风格和格式,以确保公文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7. 注重细节:公文应该注重细节,例如措辞得当、格式规范、排版整齐等,以确保公文的质量和美观度。
拓展:公文是一种重要的文书形式,用于传达信息、指导工作、规范行为等。
写好一篇公文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需要注重细节和规范化。
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准确性:公文应该使用准确的语言和词汇,避免使用模糊或不准确的表述,确保公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简洁性:公文应该简明扼要,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和复杂的句式,以便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公文的内容。
3. 规范性:公文应该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规范的格式和用语,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4. 美观度:公文应该注重细节,例如措辞得当、格式规范、排版整齐等,以确保公文的质量和美观度。
5. 可操作性:公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以便让读者能够理解和执行。
写好一篇公文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需要注重细节和规范化,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指导工作、规范行为。
篇二: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1. 格式规范:公文格式应当规范,包括文件字号、发文机关、密级、主题、日期、称呼、正文、结尾、附件、印章、发件人签名等要素。
2. 内容严谨:公文内容应当严谨,应当准确反映政府工作的实际需要,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不得违法乱纪。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在现代社会中,公文是人们沟通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懂得正确的公文 写作方法,将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公文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公文是指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为 了进行工作活动而起草、签发和处理的各种文件。
重要性
公文是组织机构和个人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 是对工作流程的规范和约束,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 和社会意义。
表述清楚
因对方可能会出现:“哦,我没 看懂”或“哎呦,您怎么写的这 么麻烦?” 情况。
公文写作的常见错误和改进建议
错误原因 书写不清晰
语言表述不规范
内容写的不全面 格式不符合要求
建议
可以多读读其他人写的公文,主要在于练习自己 练习
多看看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公文格式,或者寻找专 门的公文写作课程,进行专业的学习或训练
写、打字和印刷样式混杂的字体,行距
不能超过1.5倍行距。
3
签署及批复
4
公文须有署名、签发单位、日期等必要 信息,审批意见须明确,必须是具备相
应权威的领导签署批复。
纸张和格式
使用A4纸或国家规定的标准纸张,遵循 标准格式,要求整齐划一。
附件及装订
附件必须齐全,编号要规范,装订使用 订书机,勿使用订图钉或胶棒。
3 言之有据
内容充实,注重实证、数据、事实依据,突 出论点合理性。
4 尊重读者
文章切勿涉及个人私事,在语言文明、用词 得体的情况下尊重读者。
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错误
• 红头文件与文牒名称合 起来不得少于5个字
• 文序中的编号不应有空处
哲理化
意义上相对于说了一句话的教 育性更高,需要具有理论深度。
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格式的国家标准
• 公文用纸采用A4纸(长297mm,宽210mm) ;页边与版心尺寸:上 白边37mm,下白边35mm,左白边28mm,右白边26mm; • 发文字号:3号仿宋体,居中;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年份应 用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不加“第”字;
• 公文标题用2号标宋体字,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 • 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主送机关:3号仿宋,左侧顶格;文中如有小 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 字; • 成文时间:3号仿宋,汉字标识,零写为“○” ; • 主题词:3号黑体,居左顶格;词目3号标宋,词目之间空一字
一、要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 有关法规、规定
要使公的 精神相一致,公文的撰写者就必须熟悉党 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的内 容。
二、要了解实际情况
制发公文是为了反映并解决实际工作中 出现的问题,为确保公文内容的客观和 处理意见的正确,就必须深入实际,调 查研究,全面了解情况,实事求是的分 析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写出内容真实 可靠、意见切实可行的公文来。
公文处理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联合行文的问题 1、行政机关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原 则上文头、文号都用主办机关的,落款时几 家单位都要落款并盖印(上行文可只盖主办 机关的印)。 另一种处理方式是几家单位联合印制红 头文件(切忌不能用黑头文件联发),但发 文字号原则上用主办机关的。
2、行政机关与同级或相应的党的机关、 军队机关、人民团体联合行文,按照党、 政、军、群的顺序排列。 3、联合行文一般用主办单位的文头和文 号,一般不用几家单位作文头、字号为 联发字号的格式。 4、会签,由主办单位首先签署意见,协 办单位依次会签,一般不用复印件会签。
《公文写作》PPT课件

经反复核查证明,张某、李某曾在 1987年 9月间收受 过 XX公司的巨额贿款〔每人分别收受现金 50000元〕, 已构成受贿罪.案发后,二人还与XX公司业务负员X X订立 攻守同盟,妄图掩盖过错.
文中"过错"一词,显然是对"罪行"的误用
31
2、简练 <1>尽量使用短句
22
三是过渡段,即将过渡句提出来单设一个自 然段,一般用在较长公文中内容明显转换时 概括说明上下内容的联系,使上下文相互衔 接.如: "根据上述情况,……为此,特请示 如下"即为过渡段.
23
4、照应 〔1〕照应的含义 照应就是文章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照和呼 应.
24
〔2〕公文中照应的常见形式 .
20
〔2〕过渡的方式 过渡的方式有三种.
一是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可是"、 "但是"、"然而"、"于是"、"因此"、"为此 "、"对此"、"综上所述"、"总之",等等.
21
二是过渡句,一般为总结上文、提示下文, 用在前段的末尾或后一段的开头,前段末尾 的过渡句多为提示句,如"特作如下决定"、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提出意见如下 "、"现将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等等;后 一段的开头的过渡词多为祁使句,如"由此 可见"、"综上所述"、"根据上述情况"等.
例如: 牢牢把握、积极争取、统筹兼顾、综合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不同种类的公文,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和写作方法,但是,不论哪一种类的公文,都必须做到以下同点:一、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和上级机关的有关规定。
二、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工作规律。
三、公文的撰写和修改必须及时、迅速,反对拖拉、积压。
四、词章必须准确、严密、鲜明、生动。
五、要符合保密制度的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1.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 1 )。
A.同级机关B.同一系统的机关C.三个以上的机关D.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2.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2 )。
A.公文的保密性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c.公文行文程序的严密 D.施行办法的严密3.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 2)。
A.语气词表述B.惯用的句式表达 c.感叹词表达 D.无主句表达4.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 3 )。
A.都要向上级请示B.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 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3 )。
A.草稿B.定稿C.正本D.副本6.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 4 )。
A.传播知识B.具备查考价值 c.书面文字材料 D.具备法定的权威性7.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 3 )。
A.决议B.会议记录C.会议纪要D.议案8.当问题重大,确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层次的上级机关同时了解公文内容时,可采用( 3 )的方式。
A.越级行文B.直接行文C.多级行文 D,同时行文9.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 3 )。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10.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 2)。
1A.公文处理B.收文处理 c.发文处理 D.办毕公文处理11.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 4 )。
A.会商B.审核C.注发D.签发12.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 1 )。
A.标题、导语、正文、结语B.标题、正文、落款 c.开头、导语、主体、结尾 D.标题、正文、结语13.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属于( 1 )。
A.规范性文件B.领导指导性文件 c.呈请性文件 D.证明性文件14.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作( 4 )。
A.平行B.加急件C.特急件 D,急件15.决定必须由( 4)。
A.党政机关联合发文B.会议讨论之后才能发文 c.政府部门制发 D.党、政府领导机关制发16.通报情况使用( 3 )。
A.通知B.通告C.通报D.情况报告17.通报的表达方式侧重于( 1 )。
A.叙事B.说理C.说明D.说明、说理18.办公室更改电话号码,可用( 3 )公布周知。
A.通知B.通告C.启事D.布告19.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 1 )。
A.被动发文B.主动发文 c.是对报告的批件 D.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20.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 1 )。
A.公文发布的时间B.公文撰写的时间C.公文打印的时间D.公文讨论的时间21.新的规范性公文产生了,对同一事物约束、规范的旧文件应( 4 )。
A.两法并存B.新不废旧C.相辅相成D.废止旧法22.条例、规定、办法、决定是属于公文中的( 2 )。
A.领导指导性文件B.规范性文件C.公布性文件D.商洽性文件22.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处理意见的活动是收文处理中的( 3 )。
2A.拟办B.批办C.承办D.查办24.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 3 )。
A.条例B.规定C.办法D.决定25.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称为( 2 )。
A.命令B.指示C.批复D.通知26.为加快文件的传递,可采用( 1 )。
2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27.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 2 )。
A.上行文B.平行文C.通知D.下行文28.根据文件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 1 )。
A.收文、发文B.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c.通用公文、专业公文 D.本机关制发的和内部使用的公文29.商洽性文件的主要文种是( 3 )。
A.请示B.通知C.函D.通报30.地方性行政法规的制发,应由( 4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 c.国家主席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31.规范性公文的一致性表现在( 1)。
A.与其他文件、作者权利具有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B.文件结构的周密有效c.文件的文字条理清楚 D.文件的语言简约不繁32.批办是指( 1 )。
A.对发文稿的审核批示B.对收文应如何办理所作的批示c.对公文正本的复核意见 D.对请示报告的处理33.党政机关的行文关系有( 2 )。
A.逐级行文多级行文直贯到底的行文B.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c.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超级行文D.超级行文下行文平行文34.公文的语言应当是( 1 )。
A.庄重严谨B.华丽流畅 c.威严有力 D.古朴典雅35.公文中的词语应( 1)。
A.含义确切B.韵味无穷C.可圈可点D.色彩丰富36.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其制发必须是(4 )。
A.法律部门B.上级机关C.部门领导D.法定作者37.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是( 3 )。
A.指不 B,请示 C.批复 D.命令38.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是( 2 )。
A.通知B.通告C.公告D.通报39.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与利益遭受到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3 )。
A.秘密文件B.绝密文件C.机密文件D.保密文件40.向非同一组织系统的任何机关发送的文件属于( 2 )。
A.上仃文B.平行文C.下行文D.越级行文二、多项选择题1.公告的主要特点是(123 )。
A.公布范围的广泛性B.郑重宣告的庄重性、严肃性 c.法定作者的限定性 D.内容明确、具体2.标注公文的主送机关可使用( 134 )。
A.全称B.简称 c.同类机关统称 D.规范化简称3.公文对语句的基本要求是( 12 )。
A.含义明确、清晰、完整、便于准确理解无歧义B.句子成分搭配得当c.可以隐去句子中的必须有的成分 D.改变语序安排E.创造新颖句子4.下面句子有语病的是( 123 )。
A.会议是在酷热的气温中召开的B.这样的活动乐意使农民接受c.这个季度亏损减少了两倍D.三个质量管理小组分获一、二、三等奖,奖金额分别为1000元、800元、500元E.这是一个很好的报告,它能引人深思,促人猛醒,催人奋进5.公文写作之前要( 13 )。
A.明确行文目的B.向领导请示写法 c.确定使用的文种 D.选择适当的语言6.应向直接上级机关抄送的文件包括( 124 )。
A.向自己下级机关主送的重要文件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其中一个领导机关主送的请示 c.向平级业务主管部门主送的请求批准的函件D.按规定越级向更高层级机关主送的文件7.维护公文的简明性易出的问题是( 14 )。
A.赘言泛滥,大量重复B.语言含混,语义多歧 c.归类不准,文不对题D.主题不明,离题万里E.内容不全,挂一漏万8.禁止主送的同时抄送给下级机关的文件有( 14 )。
A.主送给上级机关的请求批准的请示B.主送给平级机关的商洽性函件c.主送给有关下级机关的政策性批复 D.主送给上级机关的请求指示的请示9.遵守行文规则是为了( 1245 )。
A.确保公文迅速、准确传递 D.避免行文紊乱c.保障公文旅行 D.确定行文关系 E.控制发文数量10.能够联合行文的机关应是(124 )。
A.同级政府之间B.政府各部门之间C.上级党委和下级政府之间D.政府部门和同级人民团体之间E.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1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有( 124 )。
A.盖印应端正、清晰,做到上压正文,下压成文日期B.一件联合发文,可有数个发文号 c.联合行文的成文日期以最后签发机关的签发日期为准 D.公文中的附注一般标注于主题词下方 E.题注一般用圆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12.具备法定效力的公文稿本有( 1 345 )。
A.副本B.草稿C.定稿D.试行本E.暂行本13.应立卷的文件必须是( 123 )。
A.办理完毕的B.有查考价值的 c.机关在工作中形成的 D.完全失去现行效用的14.越级行文的条件是( 234 )。
A.情况紧急B.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c.需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具体事项D.检举直接上级机关15.工作报告在党的机关可用于( 234 )。
A.请求批准B.提出建议C.答复上级询问D.反映情况16.可用来发布规章的文件有( 13 )。
A.命令B.决定C.通知D.通告17.下面属于公文必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135 )。
A.发文机关B.报送机关C.标题D.题注E.成文日期18.规范性公文正本的特殊形式有(234)A.抄本B.试行本C.暂行本D.修订本19.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23 4)。
A.公文的标题由作者、事由、文种组成B.拟写标题时,为了简炼,可以不标明文种c.所有的规范性公文的标题,都可以省略作者及事由部分D.为了语意确切,不产生歧义,公文标题字数可以到60字以上E.每一份公文都必须正确标明文种20.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123 )。
A.不同文字稿本是同一内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撰写的文本B.草稿是原始的非正式文稿,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c.副本是正本的复份,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D.试行乒是试验推行本,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E.定稿即正本21.转发的对象包括( 134 )。
A.上级文件B.下级文件C.平级文件D.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22.需要在首页标注签发人的公文文种包括( 12 )。
A.请示B.报告C.指示D.命令23.可用来签批和书写公文的字迹材料有( 123 )。
A.墨汁B.碳素墨水C.蓝黑墨水D.纯蓝墨水24.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 24 )。
A.法定正式公文B.通用公文C.非法定正式公文D.专用公文E.规范性文种25.我国法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 12345 )。
A:条例 B.规定 C.通告 D.办法 E.决定26.在下行文中提出执行要求时,要使受文者不折不扣执行文件,应写作( 24 )。
A.参照执行B.遵照执行 c.参酌执行 D.按照执行27.如下公文处理环节属于收文处理过程的是( 134 )。
A.拟办B.拟稿C.批办D.注办28.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 123 )。
A.符合党、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B.一文一事,中心明确C.用语庄严、简明、通顺D.为使各方面了解情况,多印发文件E.格式不必强求一致29.撰拟规范性公文应遵循( 1234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