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院前急救知识讲解
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制度

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制度第一章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的定义和目标第一节急救的定义和目标第一条急救是指对突发疾病、意外损害、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进行紧急救治措施的过程。
第二条院前医疗急救是指在病患到达医院前的急救行动,包含现场急救以及患者转运途中的医疗护理。
第三条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的目标是快速救治患者、保障生命安全、减轻病情恶化的风险,并为进一步的治疗做好准备。
第二节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的原则第四条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应遵从以下原则: 1. 人命至上:生命安全和救治优先,确保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
2. 快速响应:启动急救流程的时间要求高效,快速到达并开始急救措施。
3. 综合救治:依据患者病情综合施救,确保综合治疗方案的质量。
4. 安全可靠:实施急救措施时要注意安全,在不损害患者和救援人员的情况下进行。
第三节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的组织与管理第五条医院应设立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组,负责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的组织与管理,具体职责包含但不限于: 1. 订立相关的制度和流程,确保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顺利进行。
2. 配置充分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培训急救人员,提高其急救本领和水平。
4. 定期组织演练,检验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效果和救治质量。
5. 确保急救和院前医疗急救记录的完整和准确性。
第六条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组由医院的管理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构成,由急救中心主任负责管理和协调。
第二章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的流程与实施第一节急救流程第七条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发现紧急情况时,应立刻启动以下急救流程: 1. 确认紧急情况,包含突发疾病、意外损害等。
2. 立刻拨打紧急救助电话,供应准确的信息,包含发生地方、患者病情等。
3. 依据电话引导进行现场急救措施,如清除呼吸道堵塞、按压胸部等。
4.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接管患者。
第二节院前急救第八条院前医疗急救是指医护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后,依据现场情况进行急救施救和患者转运的过程。
院前急救知识讲解

环绕法
➢应用:适于包扎身体粗细均匀部位, 如手腕、额头及 颈部,或在其它各 种包扎法时,用此法缠绕两圈,以固 定绷带的始、末两端。 ➢方法:把带头斜放,用力压住,将 卷带绕受伤部位包扎一圈后,把带头 小角反折,压在上面再环型缠绕数圈, 每圈盖住前一圈。
螺旋法
➢ 应用:此法多用于肢体粗
细不均,但相差不多的部 位。如“大腿、上肢、手 指或躯干等部位”。
头部三角巾包扎法
方法:将三角巾底边折
叠约二至三厘米宽,放于 前额眉上,顶角拉至后脑, 左右两底角沿两耳上方往 后,拉至后脑交叉,并压 紧顶角然后再绕到前额打 结。顶角拉紧,并向上反 折,将顶角塞进两底角交 叉处。此方法主要用于头 部受伤,有止血、避免伤 口感染的作用。
内脏脱出处理
异物包扎
➢ 处理原则:不能拔出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先固定异物、再进行包扎
▪ 分类依次进行:分类应依“先危后重,再一般 (小伤势)”的原则进行。
▪ 分类应快速、准确、无误。
❖分类标准
➢ 1、伤情现场处理时间。
➢ 2、伤病员病情轻重程度。
➢ 两种分类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结合使用效 果更好。分类时要抓住重点,以免耽误伤病员 的抢救时机,判断方法可参照病情评估方法及 程序进行,判断一个伤病员应在12分钟内完 成。
急救标记
病伤严重 危及生命
严重,无危 及生命者
受伤较轻 濒死、死亡
可行走
伤病员
现场急救区的划分
❖ 收容区:伤病员集中区。在此分类并挂上分类 标签。并提供必要的紧急复苏等;
❖ 急救区:用以接受重伤病员(红色卡、黄色 卡),在此做进一步抢救工作,如对休克、呼 吸及心搏骤停者进行生命复苏;
❖ 后送区:接受能自己行走或较轻的伤病员; (蓝色卡)
急危重症护理—院外急救

保障有力
措施得力
指挥有序
(1)边抢救边分类 (2)优秀人员承担 (3)遵循先危后重原则 (4)快速、准确、无误
(一)、院外急救伤员的分类
红色:第1急救区。病伤危重、危及生命者。
( 窒息、昏迷、严重出血、严重头颈、 胸腹部创伤或严重烧伤、异物深嵌身 体重要脏器)
黄色:第2急救区。严重、无危及生命者。
• 急救盒 • 急救箱 • 急救包 • 救护车
常用急救箱内器材:
听诊器、表式血压计、电筒。
舌钳、开口器、压舌板、口咽通气管、氧 气管、止血带、剪刀、绷带、口罩、手套。
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留置针、常用液 体、消毒液、胶布。
五、院前急救护理
(一)、现场伤情病情评估与呼救
伤情病情评估包括询问病史、了解症状以及 对伤病员进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评估时尽量不移动伤病员的身体, 尤其是对不能确定的创伤和心梗的患者。
(脑外伤、腹部损伤、骨折、大面 积软组织损伤、严重挤压伤)
黑色:第4急救区。死亡伤病员。
绿色:第3急救区。受伤较轻、可行走者。
(软组织损伤、轻度烧伤、烫伤、 扭伤、关节脱位等)
现场急救区的划分 收容区 急救区
后送区
太平区
(二)现场救护要点
1.安置合理体位 平卧位头偏一侧或屈膝侧卧,注意保暖。 2.维持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3.维持循环功能 4.建立快速有效的静脉通路 均选静脉留置针,用药注意三查七对。 5.充分暴露患者身体 脱上衣、 脱长裤、脱鞋袜、脱头盔。
6.对症治疗 7.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8.心理护理 9.防止差错事故
伤员分流原则
重度损伤
中度损伤
现场急救 维持生命 应急处理 对症救治 一般处理
【医学PPT课件】院前救护Prehospitalemergencymedicalcare

3
概念
❖ 广义: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对
其进行必要的急救,以维持基本生命体征或减轻痛苦的医 疗活动和行为的总称
❖ 狭义:指有通讯、运输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
机构,即专指从事急救的医务人员在病人到达医院前实施 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 ❖ 区别:有否公众参与
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 4、抗胆碱药: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等; 5、强心药物:毛花甙丙、毒毛旋花子甙k、地高辛
等; 6、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胺碘酮、苯妥英钠
等;
25
常用急救药品
7、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硝苯地平等; 8、降压药:硝普纳、卡托普利等; 9、利尿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10、止血药:维生素k、酚磺乙胺、立止血等; 11、解毒剂:纳络酮、氯磷定等; 12、激素类: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泼尼输液药械: 5%氯化钠、0.9%的氯化钠、低分子右旋糖酐、5%碳
酸氢钠、20%甘露醇等药物和启瓶器、砂轮、止血 带、棉签、胶布、碘酊等。 (二)常用急救设备:心电图机、心电除颤、和监护 仪、心脏起搏器、呼吸机、吸痰器等
29
用品配备
❖ 急救盒:保健盒 ❖ 急救包:以最小的容量容纳下必要的器材和药品 ❖ 急救箱:能够按顺序摆放较多的医疗器材和急救药品,适
适,注意保暖,使病人安静休息 ❖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静脉留置针 ❖ 松解或去除病人衣服:先健侧后患侧,情况紧急时,
直接剪开
20
4、配合抢救的护理措施
❖ 初步急救护理:迅速进行清创、止血、包扎、 输液、止痛、止喘等。
❖ 维持呼吸、循环功能:清除口腔异物,及时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心脏复律。
院前急救概述(护理课件)

广义• : 包括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在出事地点对伤病者
的初步救护。
狭义• : 专指急救机构医护人员提供的现场急救、转
运及途中监护服务。
第一节 概 述
重要性
原则
院前急
特点
救
任务
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 时间就是生命
• 猝死--最佳抢救时间4min • 严重创伤--抢救的黄金时间30min
▪10-20分钟
▪1小时 ▪6小时 ▪>6小时
白金时间 黄金时间 白银时间 白布单时间
二、院前急救的特点
突发性
灵活性
紧迫性
复杂性
艰难性
三、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
1.平时对呼救病人的院前急救 急救病人 (危重病人)和急症病人急救
2.灾害或战争时对遇难者的院前急救 3.特殊任务时的救护值班
如大型集会、体育比赛等救护值班 4.通讯网络中心的枢纽任务 5.急救知识的普及
四、院前急救的原则
先排险后施救
紧密衔接 前后一致
转送与监护急 救相结合
先重伤后轻伤 先固定后搬运
急救与呼救并重
第二章---院前急救

看——有无胸廓起伏动作
听——伤病员鼻部有无呼出气流
感觉——用脸颊感觉有无呼出气流
(3)C(Circulation)循环:有无颈动脉搏动。
(4)D(Decision)决定:根据对呼吸、循环 所做出的初步检查,迅速对伤病员的基本 情况做出评估,并决定要进行哪些紧急抢 救措施。
• 心情急:多数患者及其亲属心理上的焦急和恐 惧,要求迅速送往医院的心理十分迫切,即使 对无生命危险的急诊患者也不例外。
(三)流动性大
• 平时救护车一般在本区域活动,而急救地点 可以分散在区域内每个角落。患者的流向一般也 不固定,它可以是区域内每一个综合性医院(有 固定接收医院的地区除外)。遇有特殊需要,如 有突发灾害事故时,可能会超越行政医疗区域分 管范围,如可能到邻近省、市、县帮助救援,前 往的出事地点其往返距离常可达数百公里。
责本地区的急救服务的监控和调度指挥 • 1.基本任务急救的组织指挥调度和检查督促 • 2.体制 • 3.装备:通信、运输、急救器械和设备
• 急救站:
• 基本职责:接受呼救,救治伤员
• 服从指挥、调度、承担医疗急救任务
• 开展急救医学科研、教学和急救知识技能的宣 传培训
• 组织按要求做好人员培训、急救器械急救药品的 准备、建立救护车使用管理制度
二、院前急救的特点
(一)社会性强、随机性强 • 院前急救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使院前急救跨
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这就是其社会性强的表现。 • 随机性强则主要表现在患者何时呼救,重大事故
或灾害何时发生往往是个未知数。
(二)时间紧急
• 行动急:一有“呼救”必须立即出车,一到现场 必须迅速抢救。不管是危重患者还是急诊患者, 几乎都是急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必须充分体 现“时间就是生命”,紧急处理,不容迟缓。
院前急救PPT课件

一、止血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年人血容量 约占体重的8%,即4000~5000ml,如出血 量为总血量的20%(800~1000ml)时,会 出现头晕、 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 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如出血量达总血量 的40%(1600~2000ml)时,就有生命危险。 出血伤员的急救,只要稍拖延几分钟就会造 成危及生命的祸害。因此,外伤出血是最需 要急救的危重症之一,止血术是外伤急救技 术之首。
16
2、四肢指压动脉止血法
(2)指压桡、尺动脉:适 用于手部大出血.方法如 图;6-20所示。用两手的 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伤侧 手腕两侧的桡动脉和尺动 脉,阻断血流。因为桡动 脉和尺动脉在手掌部有广 泛吻合支,所以必须同时 压迫双侧。
17
2、四肢指压动脉止血法
(3)指压指(趾) 动脉:适用于手 指(脚趾)大出 血,方法如图621所示。用拇指 和示指分别压迫 手指(脚趾)两 侧的指(趾)动 脉,部位分: 内出血:身体深部组织或内脏损伤出血 外出血:体表的伤口出血
2:按损伤血管分: 动脉出血:量大鲜红,呈喷射状搏动性 静脉出血:暗红色,持续从伤口外溢 毛细血管出血:鲜红的点、片状渗血
11
现场止血术常用的有4种,使用时 要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一种,也 可以把几种止血法结合一起应用, 以达到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 血目的。
24
1、橡皮止血带
25
2、布制止血带
26
27
3、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1)部位:上臂外伤大出血扎在上臂上1/3处, 不能扎在中1/3处,因该处神经走行贴近肱骨,易 被损伤。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上1/3交界 处。(2)衬垫: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应该有衬垫, 否则会损伤皮肤。止血带可扎在衣服外面,把衣服 当衬垫。(3)松紧度:应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 到脉搏为合适。过松这不到止血目的,过紧会损伤 组织。(4)时间:原则上40-50分钟要放松1次, 放松时间为3~5mln。(5)标记:使用止血带者 应有明显标记贴在前额或胸前易发现部位,写明时 间。如立即送往医院,可以不写标记,但必须当面 向值班人员说明扎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6) 压 力范围:一般上肢200mmHg,下肢为400mmHg。(7) 绝不可用非弹性的绳索、电线、铁丝等
院前急救PPT课件

院前急救
人民卫生出版社
❖ 6.急救与呼救并重:遇有成批伤员多人在场,分工合作 ❖ 7.争分夺秒,就地取材 ❖ 8.保留离断肢体和器官 ❖ 9.转运与监护急救相结合:运送途中不停止抢救 ❖ 10.紧密衔接、前后一致:防止重复、遗漏、差错
时间就是生命
5-20分钟为白金时间
1h内抢救为黄金时间
6h内为白银时间 6h以上称白布单时间(死亡时间)
院前急救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流动性大
院前急救系统一般都是在急救医疗服务的区域内活 动,而急救地点可以分散在区域内的每个角落。
患者的流向一般也是不固定的,它可以是区域内每 一个综合性医院(有固定接收医院的地区除外)。遇 有特殊需要,可能也会超越行政医疗区域分管范围。
院前急救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先排险后救护:首要任务-脱离危险区,保证救护者和伤病员的安全 ❖ 2.先复苏后固定:心搏呼吸骤停又有骨折 ❖ 3.先重伤后轻伤 ❖ 4.先止血后包扎 ❖ 5.先施救后运送
院前急救
人民卫生出版社
(四)急救环境条件差
●急救人员、设备仪器均受限制; ●环境恶劣、设备受现场条件限制; ●病人病史不详,缺乏客观资料; ●运送时救护车的震动、马达声和路途颠簸等常
影响检查、治疗工作
院前急救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五)以对症治疗为主
在院前急救现场,通常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良 好的条件来给医护人员进行患者伤(病)情的鉴别 诊断。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症急救,也即能使病人 初步得以救生的各种对症急救工作。
婴儿:触摸肱动脉或判断有无搏动及其强弱
院前急救
人民卫生出版社
❖进一步评估 看什么?
1.外观;2.是否通畅;
3.损伤程度; 4.流出液的色、量、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院前急救
一、选择题
A1题型
1.院前急救是指
A.急危重病人的现场救护
B.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之前的抢救
C.急危重症伤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
D.途中救护
E.现场自救,互救
2.关于伤员的转送,下列哪项是错误
A.对昏迷病人,应将头偏向一侧
B.生命体征尚不稳定的病人应暂缓用汽车长途转送
C.途中严密观察病情
D.遇有导管脱出应立即插入
E.途中不能中断抢救
3.一般要求,市区的平均反应时间为
A.8min
B.10~15min
C.20min
D.25min
E.3~5min
4.反映急救速度的主要客观指标是
A.急救中心的面积
B.服务区域
C.平均反应时间
D.基本设施E基本设备
5.在大批伤员中,对于大出血的病人应用何种颜色进行标记
A.黄色
B.绿色
C.棕色
D.红色
E.黑色
6.现场急救区域的划分,后送区主要接受的是
A.所有伤病员
B.有红色黑色标记的危重病人C能行走,病情较轻的病人
D.死亡病人
E.需要就地抢救的病人
7.现场对危重病人进行病情评估是,如果桡动脉触摸不清,则说明收缩压
A.<80mmHg
B.<70mmHg
C.<60mmHg
D.<50mmHg
E.<40mmHg
8.疑有颈椎或脊椎骨折的病人在搬运时,下列哪项错误
A.尽可能用颈托固定颈部
B.搬运时应固定头部,避免摇摆
C.可用海绵垫抬动
D.保持脊椎的轴线稳定
E.将病人固定在硬板担架上搬运
9.急救单元的郊区,服务半径为
A.3~5km
B.5~8km
C.8~10km
D.10~15km
E.15~20km
10.关于病人的转运,下列错误的是
A.病情不稳定者,应暂缓汽车长途转送
B.担架在行进途中,伤员应头部后,下肢前
C.脊椎受伤者,应保持脊椎轴线稳定
D.腹胀者去除胃肠减压术后在空运
E.途中要加强生命支持性措施
11.急救运输工具的配备,下列哪项不正确
A.原则上每5~10万人口配一辆急救车
B.车辆应集中停在急救中心,以便于管理
C.车辆性能要满足急救需要
D.每辆车配备医护人员与驾驶员各5名
E.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完好状态
1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链”的环节
A.早期通路
B.早期心肺复苏
C.早期转送
D.早期心脏除颤
E.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X型题
13.我国城市院前急救的模式包括
A.院前院内结合型
B.单纯性院前指挥型
C.集中性院前指挥前
D.院前附属医院型
E.特服联动型
14.急救中心设置原则正确的是
A.在拥有十万人口的地区可建急救中心
B.急救中心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600m2
C.市区急救服务半径为3~5km
D.急救中心必须设在医院内
E.市区要求救护车20min赶到现场
15.急救护士的素质要求
A.有较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B.较高的检伤分诊技术
C.掌握常见的急症救护技术
D.熟悉急救药品的作用机制
E.坚守岗位,纪律性强
16.普通型救护车内的装备至少应有
A.供养装置
B.急救箱
C.止血包
D.血痒饱和度测定仪
E.心电监护仪
17.现场救护时病人采取的合适体位包括
A.现场需心肺复苏者应置于复苏体位
B.毒蛇咬伤时应放低患肢
C.昏迷病人仰卧位
D.咯血者向患侧卧位
E.脚扭伤应抬高患肢
18.急救中心或分站地点的选择应符合的条件是
A.在区域的中心地带或人口稠密区
B.车辆进出方便
C.设在医院内或医院外,在院外时要靠近医院内
D.市区服务半径不超过5km
E.可设多个中心,多个分站
二、名词解释
1.院前急救
2.急救半径
3.反应时间
4.平均反应时间
三、简答题
1.简述院前急救的任务。
2.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3.我国城市院前急救的模式有哪些?
4.院前急救护士的素质要求有那些?
第二章院前急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1题型
1.C
2.D
3.A
4.C
5.D
6.C
7.A
8.C
9.D 10.D 11.B 12.C X型题
13.ABCDE 14.BC 15.ABCDE 16.ABC 17.ABDE 18.ABCD
二、名词解释
1.广泛的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病人进入医院一起的医疗急救
2.是指急救单元所执行院前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
3.是指急救中心调度室接受呼救电话至救护车到达现场所需的时间
4.是指区域内每次反应时间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