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测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中标准曲线的制作及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食品中亚硝酸盐检测关键影响因素探究

食品中亚硝酸盐检测关键影响因素探究

食品中亚硝酸盐检测关键影响因素探究王强立(厦门市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福建厦门 361013)摘 要:目的:运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 5009.33—2016)第二法分光光度法对食品中亚硝酸盐进行检测,分析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

方法: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测定,扩展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将检测过程分为4个步骤,分别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结合氧化还原反应标准电极电势分析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

结果:亚铁氰化钾溶液久置后可能分解产生Fe3+,Fe3+可氧化亚硝酸根导致检测结果偏低,其他溶液相对稳定。

结论:GB 5009.33—2016中分光光度法稳定可靠,亚铁氰化钾溶液的稳定性是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食品;亚硝酸盐;亚铁氰化钾;分光光度法Research on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termination ofNitrite in FoodsWANG Qiangli(Xiamen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Quality Control, Xiamen 36101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nitrite in food by GB 5009.33—2016 second method spectrophotometry, and analyz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test results. Method: The standard solution and the solution to be tested were measur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and the linear range of the standard curve was expanded. The detection process was divided into four steps, and the standard recovery test was carried out respectively. Combined with the standard electrode potential of the redox reaction,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tection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 The potassium ferrocyanide solution may decompose to produce Fe3+ after a long time. Fe3+ can oxidize nitrite, resulting in low detection results, and other solutions are relatively stable. Conclusion: Th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in GB 5009.33—2016 is stable and reliable, and the stability of potassium ferrocyanide solution is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test results.Keywords: food; nitrite; potassium ferrocyanide; spectrophotometry亚硝酸盐主要以钠盐和钾盐的形式存在于食品中,食品中的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人工添加和食品本身。

食品分析与检验重要实验讲解

食品分析与检验重要实验讲解

实验一: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的原理2.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标准曲线的绘制及计算方法3. 了解分光光度计的构造二、实验原理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38 nm,可测定吸光度并与标准比较定量。

三、仪器与试剂1. 仪器(1)分光光度计(2)小型胶肉机(3)恒温水浴锅2.试剂(1)亚铁氰化钾溶液(106g/L):称取106.0g亚铁氰化钾,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 mL。

(2)乙酸锌溶液(220g/L):称取220.0 g乙酸锌,先加30mL冰醋酸溶解,用水稀释至1000 mL。

(3)饱和硼砂溶液(50g/L):称取5.0g硼酸钠,溶于100mL热水中,冷却后备用。

(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4g/L):称取0.4g对氨基苯磺酸,溶于100mL20 %(V/V)盐酸中,置棕色瓶中混匀,避光保存。

(5)盐酸萘乙二胺溶液(2g/L):称取0.2g盐酸萘乙二胺,溶于100mL水中, 混匀后,置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6)亚硝酸钠标准溶液(200μg/mL):准确称取0.1000g于110℃~120℃干燥恒重的亚硝酸钠,加水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7)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5.0 μg/mL):临用前,吸取亚硝酸钠标准溶液5.00mL,置于2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四、实验步骤1. 提取称取2.50g经绞碎混匀的样品,于50mL烧杯中,加硼砂饱和溶液12.5mL饱和硼砂溶液,搅拌均匀,以70℃左右的水约300 mL 将试样洗入500mL容量瓶中,于沸水浴中加热15min,取出置冷水浴中冷却,并放置至室温。

2. 提取液净化在振荡上述提取液时加入5 mL 亚铁氰化钾溶液, 摇匀, 再加入5mL乙酸锌溶液,以沉淀蛋白质。

加水至刻度, 摇匀, 放置30min, 除去上层脂肪, 上清液用滤纸过滤, 弃去初滤液30mL,滤液备用。

亚硝酸盐标准曲线

亚硝酸盐标准曲线

亚硝酸盐标准曲线亚硝酸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立亚硝酸盐的标准曲线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重要步骤,下面将介绍亚硝酸盐标准曲线的建立方法及其意义。

首先,准备一定浓度的亚硝酸盐标准溶液,可以通过称取一定质量的亚硝酸钠固体,溶解于一定体积的水中来制备。

然后,分别取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标准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或其他适用的仪器进行测定,得到吸光度与浓度的对应关系。

接着,利用所得数据绘制标准曲线,通常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方程,从而建立亚硝酸盐的标准曲线。

亚硝酸盐标准曲线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它可以用于实际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在实际分析中,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测定值代入标准曲线方程中,通过测定值与标准曲线的对应关系,计算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另一方面,标准曲线还可以用于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通过比较实际样品的测定值与标准曲线的预测值,可以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保障。

在建立亚硝酸盐标准曲线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选择合适的浓度范围。

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应覆盖实际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预期范围,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应重复测定每个浓度点,以确定吸光度与浓度的准确对应关系。

最后,应选择合适的拟合方法,通常采用线性拟合,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采用非线性拟合或其他拟合方法。

总之,亚硝酸盐标准曲线的建立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关键步骤,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立合适的标准曲线,不仅可以用于实际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还可以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为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检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因此,在进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时,务必严格按照标准曲线的建立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493-1987亚硝酸盐氮标准曲线

7493-1987亚硝酸盐氮标准曲线

7493-1987亚硝酸盐氮标准曲线关于7493-1987亚硝酸盐氮标准曲线,这是我国1987年发布的一项关于亚硝酸盐氮含量测定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主要用于食品、水质等中亚硝酸盐氮含量的测定。

根据该标准,亚硝酸盐氮的标准曲线是通过分光光度法建立的。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间接计算样品中亚硝酸盐氮含量的方法。

在7493-1987标准中,亚硝酸盐氮标准曲线是通过一系列不同浓度亚硝酸盐氮溶液的吸光度数据绘制而成的。

这些数据点形成的曲线可以用来查找未知浓度亚硝酸盐氮溶液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其浓度。

在7493-1987标准中,亚硝酸盐氮标准曲线的建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亚硝酸盐氮标准溶液的制备:按照标准要求,需要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氮标准溶液。

通常采用重量法或容量法进行制备,确保溶液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2. 分光光度计的校准:在进行亚硝酸盐氮的吸光度测定前,需要先对分光光度计进行校准。

校准过程中,需要使用标准物质对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测量范围进行标定,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吸光度的测定:将制备好的亚硝酸盐氮标准溶液放入分光光度计中,设定合适的波长和狭缝宽度,测定其吸光度。

通常需要测定多个浓度点的吸光度,以建立标准曲线。

4. 标准曲线的绘制:将不同浓度亚硝酸盐氮溶液的吸光度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绘制出亚硝酸盐氮标准曲线。

该曲线可以用来查找未知浓度亚硝酸盐氮溶液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其浓度。

在7493-1987标准中,亚硝酸盐氮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一般为0至10mg/L。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对该范围进行适当的扩展。

此外,标准曲线的绘制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亚硝酸盐氮含量的准确测定。

总之,7493-1987亚硝酸盐氮标准曲线是我国关于亚硝酸盐氮含量测定的一项重要标准。

通过分光光度法建立的标准曲线,可以准确、快速地测定食品、水质等中亚硝酸盐氮含量,为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亚硝酸盐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亚硝酸盐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摘要:本文综合分析了亚硝酸盐的中毒机理;亚硝酸盐中毒的症状;亚硝酸盐中毒应采取的救治措施和如何预防亚硝酸盐中毒。

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应用广泛、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分析成本低、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

关键词:亚硝酸盐;中毒机理;中毒原因;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nitrite poisoning; nitrite poisoning symptoms; nitrite poisoning treatment measures to be taken and how to prevent nitrite poisoning. Naphthyl-ethylenediamine hydrochloride Determination of nitrite levels.This method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high sensitivity, good selectivity and high accuracy analysis of low-cost, simple operation, rapid.Keywords:nitrite ; poisoning mechanidm ; cause of poisoning ; hydrochloride naphthylethylenediamine ; spectrophotometry.亚硝酸盐俗称“硝盐”,是含氮化合物的一类。

常见的亚硝酸盐有亚硝酸钾和亚硝酸钠,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味微咸,易溶于水,多成白色晶体,密度大于水,硬度较大,十分易碎,外观极似食盐。

并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尤其是在气态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中以及动植物体与食品内。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三、仪器 1. 722 分光‎光度计 2. 组织绞碎机‎,菜刀,砧板 3. 50mL 烧‎杯
500mL‎烧杯 3L 大烧杯‎ 4. 电炉 5. 托盘天平 6. 200mL‎容量瓶 500mL‎容量瓶 7. 恒温水浴锅‎ 8. 25mL 具‎塞比色管 9. 滴管,漏斗,滤纸,吸小球, 10. 玻璃棒,温度计,标记笔,标签纸
若干,提前 20m‎in 打开预‎热 1-2 套 2 个/组 1 个/组 2个 2个 1 个/组 1个 1 个/组 1-2 个 10 个/组 1 个/组 若干
四、试剂(所用试剂,除另有规定‎外,均为分析纯‎ 试剂。)
1. 亚 铁 氰 化 钾‎溶 液 : 称 取 106‎.0g 亚 铁 氰‎化 钾 分装,1 瓶/大
结果保留 小‎数点后 2 位‎有 效 数 字。
溶于 100‎mL 热水中‎,冷却后备用‎。

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4g/L):称取 0.4 g 对氨基苯‎磺酸, 分装,1 瓶/大 溶于 100‎mL 20%的盐酸中,置棕色瓶中‎混匀,避光保 组
存。
5、盐酸萘乙二‎胺溶液(2g/L):称取 0.2 克盐酸萘‎乙二 分装,1 瓶/大
胺,溶于 100‎毫升水中,避光保存。有致癌作用‎
按下式计算‎: A
X = ——————— ×1000
v1
m ×—— ×1000 V2
式中:
X — 试样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mg/kg; V1— 测定时所取‎溶液体积,mL; V2 — 试样处理液‎总体积,mL;
m — 试样质量,g; A—试样测定液‎中亚硝酸盐‎的质量,µg;
部分食 品中‎亚硝 酸盐的‎限 量标准( 以 NaNO‎2 计)

6、亚硝酸钠标‎准溶液(0.2g/L):精密称取 0‎.1000g‎于

分光光度法测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中标准曲线的制作及影响因素

分光光度法测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中标准曲线的制作及影响因素

分光光度法测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中标准曲线的制作及影响因素摘要:标准曲线是直接用标准溶液制作的曲线,是用来描述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在分析仪器响应信号值之间定量关系的曲线。

在分光光度法测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分析中,被测物质的浓度在仪器上的响应信号值在一定范围内呈直线关系,试样测定的结果可以从标准曲线上查出。

因此标准曲线制作的好坏,将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食品亚硝酸盐制作标准曲线影响因素标准曲线是直接用标准溶液制作的曲线,是用来描述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在分析仪器响应信号值之间定量关系的曲线。

在用分光光度法分析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时,被测物质的浓度在仪器上的响应信号值在一定范围内呈直线关系,试样测定的结果可以从标准曲线上查出。

因此标准曲线制作的好坏,将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1、标准曲线的表达式标准曲线应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如果坐标上各浓度点基本在一条直线上可不进行回归处理,但在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测定误差,往往会有一、二点偏离直线,此时可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然后绘制曲线,通常称为回归直线,而代表回归直线方程叫回归方程,表达式为:y=bx+a(式中:b为直线斜率,a为Y轴上的截距,x为被测溶液的浓度,y为吸光度,是多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在实际工作中,制作亚硝酸盐标准曲线的目的,是要借助它来查出试样中亚硝酸盐的浓度,而不是由x值通过回归方程去求得最可靠的y值,为了便于将观察到仪器响应信号值代人回归方程中直接计算试样的浓度或含量,勿需去绘制标准曲线再从曲线上查出被测物的浓度,改用下式计算:x=by+a(式中:a为X轴线上的截距,其它解释同前)。

2、标准曲线的参数标准曲线有3个参数,即相关系数r,斜率b和截距a。

(1)相关系数(r):相关系数是表示变量x与y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

如果r=1则所有点都落在一条直线上。

y与x完全呈现线性关系,但在分析中总存在随机误差,所以,一般r≥0.999即可。

亚硝酸盐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亚硝酸盐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亚硝酸盐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指标参数,其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且准确的测定方法。

本文将介绍亚硝酸盐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原理亚硝酸盐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亚硝酸盐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的原理进行测定的。

亚硝酸盐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吸收,吸收的强度与亚硝酸盐的浓度成正比关系。

通过测定吸光度,可以得到亚硝酸盐的浓度。

二、操作步骤1. 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收集到干净的容器中,用天然水充分稀释,使亚硝酸盐的浓度在测定范围内。

2. 仪器准备:将紫外分光光度计调整至所需波长,常用的波长为220nm或540nm。

3. 标准曲线绘制:取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标准溶液,分别进行测定,得到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绘制标准曲线,可以通过线性回归法计算出亚硝酸盐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4. 测定样品吸光度:将稀释后的样品分别置于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池中,通过测量吸光度值,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出亚硝酸盐的浓度。

三、注意事项1. 样品的准备要避免与空气中的亚硝酸盐接触,以免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2. 在进行标准曲线绘制和样品测定时,要注意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以免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3. 在测定过程中,要保持光度计的光程恒定,避免因光程变化而引起的测定误差。

4. 样品测定时,要确保样品的吸光度值在光度计的线性测定范围内,否则需要适当稀释或者稀释后再进行测定。

5. 在进行测定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波长,以获得较高的测定灵敏度和准确性。

总结:亚硝酸盐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其原理简单且准确性较高。

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和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值,可以得到亚硝酸盐的浓度。

在进行测定时,要注意样品的准备和处理、光度计的光程恒定、测定波长的选择等因素,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为了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可以选择适当的测定波长。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的浓度,可以有效监测水质的污染程度,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光光度法测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中标准曲线的制作及影响因素
摘要:标准曲线是直接用标准溶液制作的曲线,是用来描述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在分析仪器响应信号值之间定量关系的曲线。

在分光光度法测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分析中,被测物质的浓度在仪器上的响应信号值在一定范围内呈直线关系,试样测定的结果可以从标准曲线上查出。

因此标准曲线制作的好坏,将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食品亚硝酸盐制作标准曲线影响因素
标准曲线是直接用标准溶液制作的曲线,是用来描述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在分析仪器响应信号值之间定量关系的曲线。

在用分光光度法分析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时,被测物质的浓度在仪器上的响应信号值在一定范围内呈直线关系,试样测定的结果可以从标准曲线上查出。

因此标准曲线制作的好坏,将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1、标准曲线的表达式
标准曲线应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如果坐标上各浓度点基本在一条直线上可不进行回归处理,但在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测定误差,往往会有一、二点偏离直线,此时可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然后绘制曲线,通常称为回归直线,而代表回归直线方程叫回归方程,表达式为:y=bx+a(式中:b为直线斜率,a为Y轴上的截距,x为被测溶液的浓度,y为吸光度,是多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在实际工作中,制作亚硝酸盐标准曲线的目的,是要借助它来查出试样中亚硝酸盐的浓度,而不是由x值通过回归方程去求得最可靠的y值,为了便于将观察到仪器响应信号值代人回归方程中直接计算试样的浓度或含量,勿需去绘制标准曲线再从曲线上查出被测物的浓度,改用下式计算:x=by+a(式中:a为X轴线上的截距,其它解释同前)。

2、标准曲线的参数
标准曲线有3个参数,即相关系数r,斜率b和截距a。

(1)相关系数(r):相关系数是表示变量x与y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

如果r=1则所有点都落在一条直线上。

y与x完全呈现线性关系,但在分析中总存在随机误差,所以,一般r≥0.999即可。

它无量纲,取至最后一个9后面保留一位数字。

不进行数值修约。

当相关系数太差时,其实验水平受到怀疑,应查找原因,重新绘制标准曲线。

为了使回归方程比较好,在制作标准曲线的实验中应细心操作,最好在每个浓度点特别是高、低浓度点作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来计算回归方程。

(2)斜率(b):某种分析方法的斜率在实验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是相对稳定的,斜率是检验分析方法灵敏度的,因此当斜率出现异常数据(超过相对偏差的2.5%)时,就要寻找原因。

我们使用的是722s-pc分光光度计,若使用其它灵敏度较高的分光光度计(如UV-9200型分光光度计)测得的b值会略高一些。

(3)截距(a):截距是评价标准曲线准确度的,是实验误差在Y轴上(或X轴上)的反映,当用扣除空白值吸光度的数值为y值进行回归时,理论上a值应为零,但实际上截距等于零的情况是很罕见的,当系统误差减至允许程度后,随机误差总是存在的,因此截距一般不为零,若存在显著的系统误差或操作误差,测得a值较大时(︱a︱>0.010)应找出原因后,重新绘制标准曲线。

3、影响标准曲线线性关系的因素
(1)分析法自身的精密度:如当显色反应的灵敏度不高时,被测物低于某一浓度就不能显色。

当显色溶液中的掩蔽剂或缓冲液能够络合少量被测离子,就会使标准曲线线性关系不好或不通过坐标原点。

(2)测定用仪器(包括量具)的精密度:如用于定量稀释的比色管或者容量瓶与所配套使用的吸量管没有进行相对较准,导致所配制系列标准溶液浓度不准确,从而引发点偏离标准曲线。

(3)比色皿之间的差:配套使用的比色皿,每次测定样品时,需要进行空白校正,消除皿差。

同时,要给每只比色皿标号,画上光路图,要求在使用同一只比色皿时,每次光都是从一个方向通过,否则就会使标准曲线线性关系不好或不通过坐标原点。

(4)污染:制作标准曲线的操作步骤中,有无损失或玷污。

当空白值较高时,纯水以及试剂的加入量是否一致。

(5)分析人员操作的影响:实践证明,制作标准曲线所得的一组浓度与仪器响应信号值对应点,往往不是以函数关系严格地分布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有一定程度的偏高,如果测定方法是稳定的,实验操作也是严密的,则各实验点很可能接近于一条直线。

反之如pH值的控制,温度的控制,比色时间,反应时间,振摇时间和强度,器皿洗涤,测量误差等方面控制不当,都有可能造成误差。

4、其他有关问题
(1)有效数字:在标准曲线的3个参数中,一般相关系数至少取3位,最好是4位数。

斜率b的有效数字应于自变量的有效位数相等或最多比自变量多保留1位。

截距a的有效位数应与因变量的有效数相同或最多比因变量有效位数多保留1位。

(2)制作标准曲线的实验点:有推荐实验点数n=5。

因为在95%的置信水平,
在n=4或5时,自由度数目函数的t下降缓慢。

实验点少,可减少工作量,但这5个点分布在整个线性范围内,由于仪器和方法的原因,两端点的测定误差较大,比较可靠的实验点只有中间3个,因而给样品的测量值带来一定的误差,所以制作标准曲线的实验点为7个较好。

总之,制作标准曲线的器皿,应经过校准,配套专用。

在分光光度计中,标准曲线的制作是测定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我们在实验中细心操作,减少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如果测定方法是稳定的,实验操作是严密的,对各种影响进行适当控制,就可以获得一条理想的标准曲线。

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合编《分析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黄一石主编.《仪器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3]康臻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侯曼玲主编.《食品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