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

合集下载

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

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

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
1.直接法:当函数的表达式比较简单时,可以通过观察函数在一些特定点上的值来找到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给定函数的函数值和定义域,通过观察函数的值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2. 反函数法:对于一些特殊函数,可以通过求解函数的反函数来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对于幂函数y=x^n,可以通过求解其反函数
y=\sqrt[n]{x}来得到幂函数的解析式。

3.已知条件法:对于一些已知条件,可以通过利用这些条件来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已知函数的导函数或者积分表达式,可以利用这些条件来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4.递归法:有些函数可以通过递归的方式来定义,即函数的值依赖于前面的函数值。

例如,斐波那契数列就是通过递归来定义的,可以通过递归的方式来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5.求导和积分法:对于一些函数,可以通过求导和积分的方式来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特别是对于一些常见的函数,可以通过求导和积分的规则来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以上是常用的函数解析式求解方法,不同函数的特点和已知条件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在实际问题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函数解析式求解常用的方法

函数解析式求解常用的方法

函数解析式求解常用的方法1. 根据已知点的坐标求解:这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假设已知函数通过点(x1, y1)、(x2, y2)、(x3, y3)等,可以根据这些点的坐标关系列出方程组,然后通过求解方程组的方法得到函数解析式。

例如,已知函数通过点(1, 3)和(2, 5),可以列出方程y=mx+b,然后代入已知点的坐标求解出m和b的值,从而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2. 根据已知函数特点求解:有些函数具有特定的性质和规律,可以通过观察和推导来求解函数解析式。

例如,对于线性函数y=kx+b,可以通过观察斜率k和截距b的特点来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类似地,对于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也可以通过观察其特点来求解函数解析式。

3. 根据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求解:定义域是指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指函数的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通过分析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特点,可以得到函数解析式的一些限制条件。

例如,对于反三角函数y=sin^(-1)x,其定义域为[-1, 1],值域为[-π/2,π/2],因此函数的解析式必须满足这些条件。

4.根据已知函数的导数求解:导数是函数在其中一点的变化率,通过求解函数的导数可以得到函数的变化趋势和特点。

对于已知函数的导数,可以通过积分的方法求解出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对于导数为f'(x)的函数f(x),可以通过积分来求解出函数f(x)的解析式。

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尤其对于复杂的函数,通过求导和求积分可以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总之,求解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函数特点和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更快地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结合数值计算和图形分析等方法来求解函数解析式,以便更加全面地了解函数的性质和特点。

函数解析式的七种求法

函数解析式的七种求法

一)求函数的解析式1、函数的解析式表示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就是函数与自变量建立联系的一座桥梁,其一般形式就是y =f(x),不能把它写成f(x,y)=0;2、求函数解析式一般要写出定义域,但若定义域与由解析式所确定的自变量的范围一致时,可以不标出定义域;一般地,我们可以在求解函数解析式的过程中确保恒等变形;3、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方法有:(1)直接法:根据题给条件,合理设置变量,寻找或构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等式,解出y 。

(2)待定系数法:若明确了函数的类型,可以设出其一般形式,然后代值求出参数的值;(3)换元法:若给出了复合函数f [g(x)]的表达式,求f(x)的表达式时可以令t =g(x),以换元法解之;(4)构造方程组法:若给出f(x)与f(-x),或f(x)与f(1/x)的一个方程,则可以x 代换-x(或1/x),构造出另一个方程,解此方程组,消去f(-x)(或f(1/x))即可求出f(x)的表达式;(5)根据实际问题求函数解析式:设定或选取自变量与因变量后,寻找或构造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等式,解出y 的表达式;要注意,此时函数的定义域除了由解析式限定外,还受其实际意义限定。

(二)求函数定义域1、函数定义域就是函数自变量的取值的集合,一般要求用集合或区间来表示;2、常见题型就是由解析式求定义域,此时要认清自变量,其次要考查自变量所在位置,位置决定了自变量的范围,最后将求定义域问题化归为解不等式组的问题;3、如前所述,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定义域除了受解析式限制外,还受实际意义限制,如时间变量一般取非负数,等等;4、对复合函数y =f [g(x)]的定义域的求解,应先由y =f(u)求出u 的范围,即g(x)的范围,再从中解出x 的范围I1;再由g(x)求出y =g(x)的定义域I2,I1与I2的交集即为复合函数的定义域;5、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就是各个区间的并集;6、含有参数的函数的定义域的求解需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若参数在不同的范围内定义域不一样,则在叙述结论时分别说明;7、求定义域时有时需要对自变量进行分类讨论,但在叙述结论时需要对分类后求得的各个集合求并集,作为该函数的定义域;(三)求函数的值域1、函数的值域即为函数值的集合,一般由定义域与对应法则确定,常用集合或区间来表示;2、在函数f:A→B 中,集合B 未必就就是该函数的值域,若记该函数的值域为C,则C 就是B 的子集;若C =B,那么该函数作为映射我们称为“满射”;3、分段函数的值域就是各个区间上值域的并集;4、对含参数的函数的值域,求解时须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叙述结论时要就参数的不同范围分别进行叙述;5、若对自变量进行分类讨论求值域,应对分类后所求的值域求并集;6、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十分丰富,应注意总结函 数 解 析 式 的 七 种 求 法一、 待定系数法:在已知函数解析式的构造时,可用待定系数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几种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几种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几种方法一.配凑法例: 已知2(1)2f x x -=+,求()f x .解:22(1)2(1)2(1)3f x x x x -=+=-+-+,即2()23f x x x =++.练习: 1.、已知f(x+1 )= 2x +1 ,求f(x)解析式。

2、已知f(x-1)= 2x -4x ,解方程f(x+1)=0二.换元法例: 若2(1)21f x x +=+,求()f x .解:令1t x =+,则1x t =-,22()2(1)1243f t t t t ∴=-+=-+.练习:1、已知f( x +1)=x+2x ,求f(x)的解析式2、若xx x f -=1)1(,求)(x f . 说明:已知[]()()f h x g x =,求)(x f 的解析式,常用配凑法、换元法;换元时,如果中间量涉及到定义域的问题,必须要确定中间量的取值范围.三.解方程组法若已知()f x 满足某个等式,这个等式除()f x 是未知量外,还出现其他未知量(如()f x -,1f x ⎛⎫ ⎪⎝⎭等).可以利用相互代换得到方程组,消去()f x -或1f x ⎛⎫ ⎪⎝⎭,进而得到()f x 的解析式. 例: 若2()()1f x f x x --=+,求()f x .解: 2()()1f x f x x --=+,用x -去替换式中的x ,得2()()1f x f x x --=-+,即有2()()12()()1f x f x x f x f x x --=+⎧⎨--=-+⎩,,解方程组消去()f x -,得 ()13x f x =+.练习:1、设函数)(x f 是定义(-∞,0)∪(0,+ ∞)在上的函数,且满足关系式x x f x f 4)1(2)(3=+,求)(x f 的解析式。

2、已知f(x)满足12()()3f x f x x +=,求()f x .四.待定系数法说明:(1)已知函数类型,求函数解析式,常用“待定系数法”;(2)基本步骤:设出函数的一般式(或顶点式或两根式等),代入已知条件,通过解方程(组)确定未知系数。

求函数解析式的六种常用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六种常用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九种常用方法一、换元法已知复合函数f [g (x)]的解析式,求原函数f(x)的解析式, 把g (x)看成一个整体t ,进行换元,从而求出f(x)的方法。

例1 已知f(xx 1+)= x x x 1122++,求f(x)的解析式. 解: 设x x 1+= t ,则 x= 11-t (t ≠1), ∴f (t)= 111)11(1)11(22-+-+-t t t = 1+2)1(-t +(t-1)= t 2-t+1 故 f (x)=x 2-x +1 (x ≠1). 评注: 实施换元后,应注意新变量的取值范围,即为函数的定义域.二、配凑法例2 已知f(x +1)= x+2x ,求f (x)的解析式.解: f (x +1)= 2)(x +2x +1-1=2)1(+x -1,∴ f(x +1)= 2)1(+x -1 (x +1≥1),将x +1视为自变量x,则有f(x)= x 2-1 (x ≥1). 评注: 使用配凑法时,一定要注意函数的定义域的变化,否则容易出错.三、待定系数法已知函数解析式的类型,可设其解析式的形式,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从而求出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例3 已知二次函数f(x)满足f(0)=0,f(x+1)= f(x)+2x+8,求f (x )的解析式.解:设二次函数f(x )= ax 2+bx+c,则 f(0)= c= 0 ①f (x+1)= a 2)1(+x +b (x+1)= ax 2+(2a +b)x+a+b ② 由f(x+1)= f (x)+2x +8 与①、② 得⎩⎨⎧=++=+822b a b b a 解得 ⎩⎨⎧==.7,1b a 故f(x)= x 2+7x.评注: 已知函数类型,常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四、消去法(方程组法)例4 设函数f (x )满足f(x )+2 f(x 1)= x (x ≠0),求f (x )函数解析式. 分析:欲求f(x),必须消去已知中的f(x 1),若用x 1去代替已知中x,便可得到另一个方程,联立方程组求解即可.解:∵ f(x )+2 f(x1)= x (x ≠0) ① 由x 1代入得 2f(x)+f(x 1)=x1(x ≠0) ② 解 ①② 构成的方程组,得 f(x )=x 32-3x (x ≠0). 评注:方程组法求解析式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方程中式子的特点,构造另一个方程 练习: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满足,求的解析式。

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例题

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例题

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例题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求函数解析式的那些事儿!很多人觉得这玩意儿可难了,心里老是七上八下的。

其实,求函数解析式就像做一道美味的菜,只要掌握了几种方法,咱们也能轻松搞定。

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神秘面纱,看看怎样能让这些函数变得活灵活现吧!2. 常用方法概述在求函数解析式的过程中,咱们通常会用到四种常用方法。

你别看它们名字听起来挺复杂,其实用起来就是那么简单。

好啦,咱们一个个来捋捋。

2.1. 代入法首先,咱们说说代入法。

这个方法就像是给你一个拼图,里面有块儿缺失的,咱们把已知的先代进去。

比如说,假设你知道了一个点(2, 3),而且这个点在你求的函数上,那你可以把x=2代入到函数的表达式里,得出y=3。

只要这样一来,缺失的部分就能一点点填上去。

再比如说,给你个一元二次方程,你可以通过代入法,逐步求解出它的系数,嘿,这不是轻松解决问题的最佳捷径吗?2.2. 图像法接下来,我们聊聊图像法。

说白了,就是拿个画笔,给你的函数画个图。

这就像咱们做个草图,先把大概的轮廓给勾勒出来。

通过图像,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函数的趋势,甚至能猜测出解析式。

如果你看到图像有个明显的拐点,嘿,那就说明你得考虑一下二次函数或者其他高阶函数的可能性了。

画画可不是小儿科,越细致,越能洞察真相。

3. 数据拟合法然后是数据拟合法。

这是个数据控的最爱,简直就是量化分析的金钥匙。

你拿到一堆数据,就像在河里捡了宝,接下来用拟合的办法,把它们转换成函数。

简单说,就是找个合适的函数,让它尽量贴合这些数据点。

比如,使用最小二乘法,这个名字听上去复杂,其实就是最小化偏差,让点儿和函数之间的距离最短。

想象一下,像一位细心的裁缝,量体裁衣,缝合出最完美的曲线,谁能不爱?3.1. 线性拟合这里再具体讲讲线性拟合。

线性拟合就像是在为你的数据找到一条直线,傻傻的认为这个直线能代表你所有的点。

虽然不是每次都能完美,但如果数据呈现出一条明显的趋势,线性拟合就能帮你找到一条合适的直线方程。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1.待定系数法例1.求一次函数y=f(x)解析式,使f(f(x))=4x+3.解:设f(x)=ax+b(a≠0).∴f(f(x))==af(x)+b=a(ax+b)+b=a^2x+ab+b∴a^2x+ab+b=4x+3∴a^2=4,ab+b=3解得a=2,b=1或a=-2,b=-3.∴f(x)=2x+1或f(x)=-2x-3.总结:当已知函数类型时,求函数解析式,常用待定系数法。

其基本步骤:设出函数的一般式,代入已知条件通过解方程(组)确定未知系数。

2.换元法换元法就是引进一个或几个新的变量来替换原来的某些量的解题方法,它的目的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快速的实现从未知向已知的转换,从而达到顺利解题的目的。

常见换元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局部换元、整体换元、分母换元、平均换元等,应用极为广泛。

例2.已知f(1-√x)=x.求f(x).解:设1-√x=t,则x=(1-t)^2∵x≥0,∴t≤1,∴f(t)=(1-t)^2(t≤1)∴f(x)=(1-x)^2(x≤1)(函数变量的无关性)总结:(1)利用换元法解题时,要注意在换元时易引起定义域的变化,所以最后的结果要注意所求函数的定义域。

(2)函数变量的无关性,变量无论是用x还是用t表示,都无关紧要,函数依然成立。

3.配凑法例3.已知f(3x+1)=9x^2-6x+5,求f(x).解:∵f(3x+1)=9x^2-6x+5=(3x+1)^2-12x+4=(3x+1)^2-4(3x+1)+8∴f(x)=x^2-4x+8总结:当已知函数表达式比较简单时,可直接应用配凑法,即根据具体的解析式凑出复合变量的形式,从而求出函数解析式。

4.消元法(又叫解方程组法)例4.已知函数f(x)满足条件:f(x)+2f(1/x)=x,求f(x).分析:用1/x代替条件方程中的x得:f(1/x)+2f(x)=1/x.把它与原条件式联立。

用消元法消去f(1/x),即得f(x)的解析式。

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变量之间的关系。

函数解析式是用代数表达式来表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具体的变化规律。

常用的四种方法来得到函数的解析式是:通过公式、通过图像、通过数据和通过给定条件。

一、通过公式:一些函数的解析式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公式来得到。

例如,直线函数y = kx + b、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以及指数函数y = a^x等。

这些函数可以根据已知的系数和常数来确定解析式。

例如,对于直线函数y = 2x + 3,我们可以知道它的斜率是2,截距是3,因此解析式为y = 2x + 3二、通过图像:函数的解析式可以通过观察图像来确定。

例如,可以根据函数的特点,如对称性、切线的斜率等,来确定解析式。

对于一元函数来说,可以通过绘制函数的图像来判断函数的特点,从而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对于一次函数来说,可以通过观察图像的直线特点来确定解析式;对于二次函数来说,可以根据开口方向、抛物线的顶点位置等来确定解析式。

三、通过数据:有时候可以通过给定的数值表格或函数的值来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通过列举一组合适的输入和输出值,然后观察数值的规律,可以找到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已知函数的自变量为x,函数的值为y,通过给定一些具体的x和对应的y值,可以通过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四、通过给定条件: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中,函数的解析式可以通过给定的条件来确定。

例如,在几何问题中,根据给定的几何条件和函数的特性,可以建立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根据直线过点的条件和斜率的特性,可以确定直线的解析式。

综上所述,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是通过公式、通过图像、通过数据和通过给定条件。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函数的解析式,进而研究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以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
1.待定系数法:若已知f (x )的解析式的类型,设出它的一般形式,根据特殊值确定相关的系数即可.
2.换元法:设t =g(x ),解出x ,代入f (g(x )),求f (t)的解析式即可.
3.配凑法:对f (g(x ))的解析式进行配凑变形,使它能用g(x )表示出来,再用x 代替两边所有的“g(x )”即可.
4.方程组法:当同一个对应关系中的两个之间有互为相反数或互为倒数关系时,可构造方程组求解.
[再练一题]
3.已知函数f (x )是二次函数,且f (0)=1,f (x +1)-f (x )=2x ,则f (x )=________.
【解析】 设f (x )=ax 2+bx +c ,由f (0)=1得c =1.
又f (x +1)=a (x +1)2+b (x +1)+1,
∴f (x +1)-f (x )=2ax +a +b .
由2ax +a +b =2x ,得⎩⎪⎨⎪⎧ 2a =2a +b =0,
即a =1,b =-1,
∴f (x )=x 2-x +1.
【答案】 x 2-x +1
1.下列表示函数y =f (x ),则f (11)=( )
A .2
C .4
D .5
【解析】 由表可知f (11)=4.
【答案】 C 2.已知f (x -1)=x 2+4x -5,则f (x )的表达式是( )
A .f (x )=x 2+6x
B .f (x )=x 2+8x +7
C .f (x )=x 2+2x -3
D .f (x )=x 2+6x -10
【解析】 法一 设t =x -1,则x =t +1.
∵f (x -1)=x 2+4x -5,
∴f (t )=(t +1)2+4(t +1)-5=t 2+6t ,
即f (x )的表达式是f (x )=x 2+6x .
法二 ∵f (x -1)=x 2+4x -5=(x -1)2+6(x -1),∴f (x )=x 2+6x .
∴f (x )的表达式是f (x )=x 2+6x ,
故选A .
【答案】 A
3.f (x )=|x -1|的图象是( )
【解析】 ∵f (x )=|x -1|=⎩⎪⎨⎪⎧ x -1,x ≥1,1-x ,x <1,
当x =1时,f (1)=0,可排除A ,C.又x =-1时,f (-1)=2,排除D.
【答案】 B
4.若一个长方体的高为80 cm ,长比宽多10 cm ,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y (cm 3)与长方体的宽x (cm )之间的表达式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可知,长方体的长为(x+10)cm,从而长方体的体积y=80x(x+10),x>0.
【答案】y=80x(x+10),x∈(0,+∞)
5.已知函数f(x)=x2-2x(-1≤x≤2).
(1)画出f(x)图象的简图;
(2)根据图象写出f(x)的值域.
【解】(1)f(x)图象的简图如图所示.
(2)观察f(x)的图象可知,f(x)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1,3],
即f(x)的值域是[-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