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第二轮专题讲座复习:求解函数解析式的几种常用方法

合集下载

高中求函数解析式方法

高中求函数解析式方法

高中求函数解析式方法
高中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列方程法:根据已知条件设置等式,然后解方程得到函数解析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函数问题,如线性函数、二次函数等。

2. 求导法:如果已知函数的导函数和一个点上的函数值,可以通过求导得到函数解析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需要通过求导来确定函数解析式的问题,如最小值、最大值等。

3. 已知特殊点法:如果已知函数经过某个特殊点,可以通过该特殊点的信息来确定函数解析式。

例如,如果已知函数经过原点,则可以确定函数的截距。

4. 已知导函数法:如果已知函数的导函数,可以通过积分来确定函数解析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需要通过积分来确定函数解析式的问题,如定积分、不定积分等。

总之,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取决于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性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三种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三种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三种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求函数解析式的那些事儿。

这就像是在神秘的数学魔法世界里寻找宝藏的地图,找到正确的方法,那宝藏(解析式)就手到擒来啦。

第一种方法呢,叫待定系数法。

这就好比是去相亲,你知道对方大概的类型(函数的类型,比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啥的)。

如果是一次函数,那就是y = kx + b这个模式,就像相亲时知道对方是个温柔型(一次函数形式固定)。

然后你通过一些线索(已知条件),比如给了你两个点的坐标,就像知道相亲对象的两个喜好一样。

你把这两个喜好(坐标代入)到y = kx + b里,就像把对方的喜好融入到对他的印象里,然后解出k和b这两个小秘密(待定系数),解析式这个宝藏就被你挖掘出来啦。

这待定系数法啊,就像是给函数这个神秘人画像,根据已知的特点(条件)把他的全貌(解析式)画出来。

再说说换元法。

这可就像是给函数变装啦。

比如说有个复杂的函数,里面的式子就像一个穿着奇装异服的小丑(复杂的表达式),让你看不透。

这时候你就给他来个大变身,把里面复杂的部分设成一个新的角色,比如设成t,就像给小丑换了一套简洁的衣服。

然后整个函数就变得简单明了了,就像小丑变成了一个普通的路人,你能轻松地看清他的样子(求出解析式)。

等求出关于t的解析式后,再把t换回到原来的复杂部分,就像小丑又穿上了他的奇装异服,但是这时候你已经完全了解这个函数啦。

还有一种方法叫配凑法。

这就像是玩拼图游戏。

你有一堆杂乱的拼图块(函数表达式的各个部分),你得想办法把它们巧妙地拼凑起来,凑成一个完整的图案(解析式)。

比如说给你一个函数的变形形式,你得通过自己的智慧,像一个聪明的拼图大师一样,这里加一点,那里减一点,把它变成你熟悉的函数形式。

有时候可能需要一点想象力,就像在拼图的时候突然发现一块可以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然后一个完整的函数解析式就出现在你眼前啦。

这求函数解析式的三种方法啊,就像三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函数这个神秘宝箱的锁。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求函数解析式的几种方法.doc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求函数解析式的几种方法.doc

求函数解析式的几种方法求()f x 解析式方法多,难度大.只有正确求出函数解析式才能进一步研究函数性质,因此本文介绍几种求()f x 解析式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1.配凑法例1 已知2(1)2f x x -=+,求()f x .解:22(1)2(1)2(1)3f x x x x -=+=-+-+,即2()23f x x x =++. 2.换元法例2 若2(1)21f x x +=+,求()f x .解:令1t x =+,则1x t =-,22()2(1)1243f t t t t ∴=-+=-+.2()243f x x x ∴=-+. 3.解方程组法若已知()f x 满足某个等式,这个等式除()f x 是未知量外,还出现其他未知量(如()f x -,1f x ⎛⎫ ⎪⎝⎭等).可以利用相互代换得到方程组,消去()f x -或1f x ⎛⎫ ⎪⎝⎭,进而得到()f x 的解析式.例3 若2()()1f x f x x --=+,求()f x .解:2()()1f x f x x --=+,用x -去替换式中的x ,得2()()1f x f x x --=-+,即有2()()12()()1f x f x x f x f x x --=+⎧⎨--=-+⎩,, 解方程组消去()f x -,得 ()13x f x =+. 4.待定系数法当题设给出函数特征,求函数的解析式时,可用此种方法,如函数为一次函数,可设()(0)f x ax b a =+≠,再利用恒等原理确定其系数.例4 设方程210x x -+=的两根为αβ,,试求满足()f αβ=,()f βα=,(1)1f = 的二次函数()f x 的解析式.解:由已知条件,可得1αβ+=,1αβ=,显然αβ≠,即0αβ-≠.设二次函数2()(1)f x a x x bx c =-+++. αβ,为方程210x x -+=的两根,210αα∴-+=且210ββ-+=.222()(1)()(1)(1)(111)1f a b c f a b c f a b c ααααβββββα⎧=-+++=⎪=-+++=⎨⎪=-+++=⎩,,, 可得1b c b c a b c αββα+=⎧⎪+=⎨⎪++=⎩,,, 故111a b c =⎧⎪=-⎨⎪=⎩,,,22()(1)122f x x x x x x ∴=-+-+=-+.5.特值法此法适用于所给的关系式中,无论自变量在定义域内取何值,关系式均成立,通过取某些特殊值代入题设的等式中,有时能使问题具体化、简单化,顺利找出规律,求出解析式.例5 已知(0)1f =,()()(21)()f p q f p q p q p q -=--+∈R ,,求()f x . 解法1:令0p =,得(0)(0)(1)f q f q q -=--+,即()1(1)f q q q -=--+. 又令q x -=,代入上式,得2()1()(1)1f x x x x x =--+=++, 2()1f x x x ∴=++.解法2:令p q =,得(0)()(1)f f p p p =-+,即2()1(1)1f p p p p p =++=++, 2()1f x x x ∴=++.。

高三数学第二轮专题讲座复习 求解函数解析式的几种常用方法 试题

高三数学第二轮专题讲座复习 求解函数解析式的几种常用方法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望城区白箬高三数学第二轮专题讲座复习:求解函数解析式的几种常用方法高考要求求解函数解析式是高考重点考察内容之一,需引起重视本节主要帮助考生在深入理解函数定义的根底上,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几种方法,并形成才能,并培养考生的创新才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重难点归纳求解函数解析式的几种常用方法主要有1待定系数法,假设函数解析式的构造时,用待定系数法;2换元法或者配凑法,复合函数f [g (x )]的表达式可用换元法,当表达式较简单时也可用配凑法;3消参法,假设抽象的函数表达式,那么用解方程组消参的方法求解f (x );另外,在解题过程中经常用到分类讨论、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典型题例示范讲解例1(1)函数f (x )满足f (log a x )=)1(12x x a a --(其中a >0,a ≠1,x >0),求f (x )的表达式(2)二次函数f (x )=ax 2+bx +c 满足|f (1)|=|f (-1)|=|f (0)|=1,求f (x )的表达式此题主要考察函数概念中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那么,以及计算才能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才能知识依托利用函数根底知识,特别是对“f 〞的理解,用好等价转化,注意定义域错解分析此题对思维才能要求较高,对定义域的考察、等价转化易出错技巧与方法(1)用换元法;(2)用待定系数法解(1)令t=log a x (a >1,t >0;0<a <1,t <0),那么x =a t因此f (t )=12-a a (a t -a -t) ∴f (x )=12-a a (a x -a -x)(a >1,x >0;0<a <1,x <0)(2)由f (1)=a +b +c ,f (-1)=a -b +c ,f (0)=c得⎪⎪⎪⎩⎪⎪⎪⎨⎧=--=--+=)0()]1()1([21)0()]1()1([21f c f f b f f f a 并且f (1)、f (-1)、f (0)不能同时等于1或者-1,所以所求函数为f (x )=2x 2-1或者f (x )=-2x 2+1或者f (x )=-x 2-x +1或者f (x )=x 2-x -1或者f (x )=-x 2+x +1或者f (x )=x 2+x -1例2设f (x )为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当x ≤-1时,y =f (x )的图象是经过点(-2,0),斜率为1的射线,又在y =f (x )的图象中有一局部是顶点在(0,2),且过点(-1,1)的一段抛物线,试写出函数f (x )的表达式,并在图中作出其图象此题主要考察函数根本知识、抛物线、射线的根本概念及其图象的作法,对分段函数的分析需要较强的思维才能因此,分段函数是今后高考的热点题型知识依托函数的奇偶性是桥梁,分类讨论是关键,待定系数求出曲线方程是主线错解分析此题对思维才能要求很高,分类讨论、综合运用知识易发生混乱技巧与方法合理进展分类,并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表达式解(1)当x ≤-1时,设f (x )=x +b∵射线过点(-2,0)∴0=-2+b 即b =2,∴f (x )=x +2(2)当-1<x <1时,设f (x )=ax 2+2∵抛物线过点(-1,1),∴1=a ·(-1)2+2,即a =-1∴f (x )=-x 2+2(3)当x ≥1时,f (x )=-x +2综上可知f (x )=⎪⎩⎪⎨⎧≥+-<<---≤+1,211,21,12x x x x x x 作图由读者来完成例3f (2-cos x )=cos2x +cos x ,求f (x -1)解法一(换元法〕∵f (2-cos x )=cos2x -cos x =2cos 2x -cos x -1令u =2-cos x (1≤u ≤3),那么cos x =2-u∴f (2-cos x )=f (u )=2(2-u )2-(2-u )-1=2u 2-7u +5(1≤u ≤3)∴f (x -1)=2(x -1)2-7(x -1)+5=2x 2-11x +4(2≤x ≤4)解法二(配凑法〕f (2-cos x )=2cos 2x -cos x -1=2(2-cos x )2-7(2-cos x 〕+5∴f (x )=2x 2-7x -5(1≤x ≤3),即f (x -1)=2(x -1)2-7(x -1)+5=2x 2-11x +14(2≤x ≤4)学生稳固练习1假设函数f (x )=34 x mx (x ≠43)在定义域内恒有f [f (x )]=x ,那么m 等于() A 3B 23C -23 D -32设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在x ≤1时,f (x )=(x +1)2-1,那么x >1时f (x )等于()A f (x )=(x +3)2-1B f (x )=(x -3)2-1C f (x )=(x -3)2+1D f (x )=(x -1)2-13f (x )+2f (x1)=3x ,求f (x )的解析式为_________ 4f (x )=ax 2+bx +c ,假设f (0)=0且f (x +1)=f (x )+x +1,那么f (x )=_________5设二次函数f (x )满足f (x -2)=f (-x -2),且其图象在y 轴上的截距为1,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f (x )的解析式6设f (x )是在(-∞,+∞)上以4为周期的函数,且f (x )是偶函数,在区间[2,3]上时,f (x )=-2(x-3)2+4,求当x ∈[1,2]时f (x )的解析式假设矩形ABCD 的两个顶点A 、B 在x 轴上,C 、D 在y =f (x )(0≤x ≤2)的图象上,求这个矩形面积的最大值7动点P 从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出发顺次经过B 、C 、D 再回到A ,设x 表示P 点的行程,f (x )表示PA 的长,g (x )表示△ABP 的面积,求f (x )和g (x ),并作出g (x )的简图8函数y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周期函数,周期T =5,函数y =f (x )(-1≤x ≤1)是奇函数,又知y =f (x )在[0,1]上是一次函数,在[1,4]上是二次函数,且在x =2时,函数获得最小值,最小值为-5(1)证明f (1)+f (4)=0;(2)试求y =f (x ),x ∈[1,4]的解析式; (3)试求y =f (x )在[4,9]上的解析式参考答案1解析∵f (x )=34-x mx ∴f [f (x )]=334434--⋅-⋅x mx x mxm =x ,整理比较系数得m =3答案A 2解析利用数形结合,x ≤1时,f (x )=(x +1)2-1的对称轴为x =-1,最小值为-1,又y =f (x )关于x =1对称,故在x >1上,f (x )的对称轴为x =3且最小值为-1答案B3解析由f (x )+2f (x 1)=3x 知f (x 1)+2f (x )=3x1 由上面两式联立消去f (x 1)可得f (x )=x 2-x 答案f (x )=x2-x4解析∵f (x )=ax 2+bx +c ,f (0)=0,可知c =0又f (x +1)=f (x )+x +1,∴a (x +1)2+b (x +1)+0=ax 2+bx +x +1,即(2a +b 〕x +a +b =bx +x +1故2a +b =b +1且a +b =1,解得a =21,b =21,∴f (x )=21x 2+21x 答案21x 2+21x 5解f (x )=ax 2+bx +c ,然后找关于a 、b 、c 的方程组求解,f (x )=178722++x x 6解设x ∈[1,2],那么4-x ∈[2,3],∵f (x )是偶函数,∴f (x )=f (-x ),又因为4是f (x )的周期,∴f (x )=f (-x )=f (4-x )=-2(x -1)2+4(2)设x ∈[0,1],那么2≤x +2≤3,f (x )=f (x +2)=-2(x -1)2+4,又由(1〕可知x ∈[0,2]时,f (x )=-2(x -1)2+4,设A 、B 坐标分别为(1-t ,0〕,(1+t ,0)(0<t ≤1),那么|AB |=2t ,|AD |=-2t 2+4,S 矩形=2t (-2t 2+4)=4t (2-t 2),令S 矩=S ,∴82S =2t 2(2-t 2)·(2-t 2)≤(3222222t t t -+-+)3=2764, 当且仅当2t 2=2-t 2,即t =36时取等号∴S 2≤27864⨯即S ≤9616,∴S max =96167解(1)如原题图,当P 在AB 上运动时,PA =x ;当P 点在BC 上运动时,由Rt △ABD可得PA =2)1(1-+x ;当P 点在CD 上运动时,由Rt △ADP 易得PA =2)3(1x -+;当P 点在DA 上运动时,PA =4-x ,故f (x )的表达式为f (x )=⎪⎪⎩⎪⎪⎨⎧≤<-≤<+-≤<+-≤≤)43( 4)32( 106)21( 22)10( 22x x x x x x x x x x(2)由于P 点在折线ABCD 上不同位置时,△ABP 的形状各有特征,计算它们的面积也有不同的方法,因此同样必须对P 点的位置进展分类求解如原题图,当P 在线段AB 上时,△ABP 的面积S =0; 当P 在BC 上时,即1<x ≤2时,S △ABP =21AB ·BP =21(x -1〕; 当P 在CD 上时,即2<x ≤3时,S △ABP =21·1·1=21;当P 在DA 上时,即3<x ≤4时,S △ABP =21(4-x )故g (x )=⎪⎪⎪⎪⎩⎪⎪⎪⎪⎨⎧≤<-≤<≤<-≤≤)43( )4(21)32( 21)21( )1(21)10( 0x x x x x x8(1)证明∵y =f (x )是以5为周期的周期函数,1124321oyxDPCDPCA∴f (4)=f (4-5)=f (-1),又y =f (x )(-1≤x ≤1)是奇函数,∴f (1)=-f (-1)=-f (4),∴f (1)+f (4)=0(2)解当x ∈[1,4]时,由题意,可设f (x )=a (x -2)2-5(a ≠0),由f (1)+f (4)=0得a (1-2)2-5+a (4-2)2-5=0,解得a =2,∴f (x )=2(x -2)2-5(1≤x ≤4)(3)解∵y =f (x )(-1≤x ≤1)是奇函数,∴f (0)=-f (-0),∴f (0)=0, 又y =f (x )(0≤x ≤1)是一次函数, ∴可设f (x )=kx (0≤x ≤1),∵f (1)=2(1-2)2-5=-3,f (1)=k ·1=k ,∴k =-3∴当0≤x ≤1时,f (x )=-3x ,当-1≤x <0时,f (x )=-3x ,当4≤x ≤6时,-1≤x -5≤1,∴f (x )=f (x -5)=-3(x -5)=-3x +15, 当6<x ≤9时,1<x -5≤4,f (x )=f (x -5)=2[(x -5)-2]2-5=2(x -7)2-5∴f (x )=⎩⎨⎧≤<--≤≤+-)96( 5)7(2)64( 1532x x x x。

函数解析式常见的求解方法

函数解析式常见的求解方法

函数解析式常见的求解方法函数的解析式是指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函数的关系式,它是研究函数性质和求解函数值的基本工具。

常见的求解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数学归纳法:对于一些特定的函数关系,在给定一些初始条件的情况下,通过递推关系式或递推公式,可以用数学归纳法来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举个例子,求解斐波那契数列的解析式,我们知道当n=1时,F(1)=1;n=2时,F(2)=1;而当n>2时,斐波那契数列的数值等于它前两项的值之和,即F(n)=F(n-1)+F(n-2)。

根据这个递推关系式,可以通过数学归纳法求解得到斐波那契数列的解析式。

2.函数关系的图像法:通过观察函数关系图像的特点,可以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举个例子,我们知道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它的解析式通常表示为y=ax+b,其中a和b是常数,a表示斜率,b表示截距。

因此,通过观察一次函数的图像的斜率和截距,可以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3.函数关系的特殊情况法:对于一些特殊的函数关系,可以通过特定的方法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举个例子,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如果已知函数的图像经过三个点(x1, y1)、(x2, y2)和(x3, y3),可以通过代数的方法求解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4.函数关系的逆运算法:对于一些函数关系,如果已知逆运算的解析式,可以通过求解逆运算的解析式来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举个例子,对于指数函数y=a^x,如果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为y=a^x,可以通过求解对数函数y=log_a(y),其中log_a表示以a为底的对数,来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5.差值法和插值法:对于一些离散函数关系,可以通过差值和插值的方法来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差值法是指通过已知的离散数据点,通过构造等差差分的方式,来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插值法是指通过已知的离散数据点,通过构造合适的插值函数,并通过插值误差的原则,来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综上所述,函数解析式的求解方法有数学归纳法、函数关系的图像法、函数关系的特殊情况法、函数关系的逆运算法、差值法和插值法等多种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
(3)换元法: 已知复合函数 f(g(x))的解析式,
可用换元法, 此时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
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
(4)解方程组法: 已知关于 f(x)与
1 fx或
f(-
x)的表达式,可根据已知条件再构造出另 外一个等式组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求出 f(x).
答案:x -4x+3
2
3.设 y=f(x)是二次函数,方程 f(x)=0 有两个相等实根, 且 f′(x)=2x+2,求 f(x)的解析式.
解:设 f(x)=ax2+bx+c(a≠0), 则 f′(x)=2ax+b=2x+2, ∴a=1,b=2,f(x)=x +2x+c. 又∵方程 f(x)=0 有两个相等实根, ∴Δ=4-4c=0,c=1,故 f(x)=x2+2x+1.
(4)定义在(-1,1)内的函数 f(x)满足 2f(x)-f(-x)=lg(x+1), 求函数 f(x)的解析式.
方程组法
[练一练]
1.设 g(x)=2x+3,g(x+2)=f(x),则 f(x)等于( A,-2x+1 B,2x-1 C,2x-3 D,2x+7 答案:D
2
2.若 f(x)=x +bx+c,且 f(1)=0,f(3)=0, f(x)=________.
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
(1) 配凑法:由已知条件 f(g(x))=F(x), 可将 F(x)改写成关于 g(x)的表达式, 然后以 x 替代 g(x), 便得 f(x)的表达式;Βιβλιοθήκη 变式 题换元法拼凑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
(2)待定系数法:若已知函数的类型 (如一次函数、 二次函数)可用待定系数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基本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基本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基本方法函数解析式是指用代数式表示一个函数的方法。

基本上,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求解一个函数的解析式:1. 直接根据函数的定义求解:有些函数的定义可以直接给出解析式,比如常见的线性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等。

例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般为 y=ax+b,其中 a 和 b 为常数。

2.根据已知函数的性质和关系求解:有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函数的性质和关系,可以通过利用这些已知信息来求解未知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如果已知函数f(x)和g(x)满足f(x)+g(x)=x^2,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并联两个函数的和的性质来求解f(x)和g(x)的解析式。

3.根据函数的图象求解:函数的图象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可以通过观察函数的图象来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等特征来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4.利用已知的函数的运算性质和函数间的关系推导出未知函数的解析式:在代数学中有许多函数间的运算性质和关系,可以利用这些性质和关系来求解未知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如果已知函数f(x)的导数是f'(x),我们可以通过求解f(x)的导函数来求解f(x)的解析式。

需要注意的是,求解函数的解析式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除了上述基本方法外,还可能需要运用代数、微积分、函数极限等数学知识来辅助求解。

另外,对于一些复杂的函数,可能不存在显式的解析式,只能通过数值逼近的方法得到函数的近似解析式。

举例说明求解函数解析式的方法:1. 求解线性函数:如果已知函数 f(x) 是一个线性函数,并且已知通过点 P(1,2),Q(3,6),则可以通过求解函数的斜率来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设 f(x)=ax+b,则根据点斜式公式可得到斜率 a = (6-2)/(3-1) = 2、代入点 P(1,2) 可得到 2 = a*1+b,代入点 Q(3,6) 可得到 6 = a*3+b,解此方程组可得到 a = 2,b = 0,因此函数的解析式为 f(x) = 2x。

求函数解析式的几种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几种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几种方法函数解析式是表示一个函数关系的代数表达式,可以用来描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图像等特征。

在数学领域,有多种方法来推导函数的解析式,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直接法直接法是最常见和最基础的方法,可以根据函数的定义以及给定的条件,通过逐步推导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要求解函数y=f(x)的解析式,可以根据问题给出的条件进行如下推导:1.将函数的定义形式转化为解析式的形式。

例如,如果函数给出了一些点的坐标,可以通过观察得到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2.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x可以取的值的集合,值域是函数所有可能的输出值的集合。

根据问题给出的条件,可以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3.根据函数的定义和给定的条件,逐步推导出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可以根据函数的一些性质或特点,通过观察和分析来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二、利用已知函数逐步构建利用已知函数逐步构建函数的方法是一种常见的推导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如果在问题中给出了一些已知的函数,可以利用这些函数作为基础来构建新的函数。

根据函数的性质和基本运算,通过运用函数的组合、反函数、平移、缩放等操作,逐步构建出所需的函数解析式。

例如,已知两个函数f(x)和g(x)的解析式,要求构建新函数h(x)的解析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利用已知函数f(x)和g(x)进行基本运算,如加、减、乘、除等,得到中间函数u(x)。

2.对中间函数u(x)进行平移、缩放等操作,得到最终要求的函数h(x)。

三、利用函数的性质和特点函数具有一些普遍的性质和特点,如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可以根据这些性质和特点来推导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已知函数f(x)是偶函数,可以根据偶函数的性质得到f(-x)=f(x),然后通过观察和分析,逐步推导出函数的解析式。

四、利用已知点的坐标如果在问题中给出了函数的一些点的坐标,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坐标点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函数的解析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喜林制[选取日期]高三数学第二轮专题讲座复习:求解函数解析式的几种常用方法 高考要求 求解函数解析式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需引起重视 本节主要帮助考生在深刻理解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几种方法,并形成能力,并培养考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归纳 求解函数解析式的几种常用方法主要有 1 待定系数法,如果已知函数解析式的构造时,用待定系数法; 2 换元法或配凑法,已知复合函数f [g (x )]的表达式可用换元法,当表达式较简单时也可用配凑法; 3 消参法,若已知抽象的函数表达式,则用解方程组消参的方法求解f (x ); 另外,在解题过程中经常用到分类讨论、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典型题例示范讲解例1 (1)已知函数f (x )满足f (log a x )=)1(12x x a a -- (其中a >0,a ≠1,x >0),求f (x )的表达式 (2)已知二次函数f (x )=ax 2+bx +c 满足|f (1)|=|f (-1)|=|f (0)|=1,求f (x )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概念中的三要素 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以及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知识依托 利用函数基础知识,特别是对“f ”的理解,用好等价转化,注意定义域 错解分析 本题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对定义域的考查、等价转化易出错 技巧与方法 (1)用换元法;(2)用待定系数法 解 (1)令t=log a x (a >1,t >0;0<a <1,t <0),则x =a t 因此f (t )=12-a a (a t -a -t ) ∴f (x )=12-a a (a x -a -x )(a >1,x >0;0<a <1,x <0) (2)由f (1)=a +b +c ,f (-1)=a -b +c ,f (0)=c 得⎪⎪⎪⎩⎪⎪⎪⎨⎧=--=--+=)0()]1()1([21)0()]1()1([21f c f f b f f f a 并且f (1)、f (-1)、f (0)不能同时等于1或-1, 所以所求函数为 f (x )=2x 2-1 或f (x )=-2x 2+1 或f (x )=-x 2-x +1或f (x )=x 2-x -1 或f (x )=-x 2+x +1 或f (x )=x 2+x -1例2设f (x )为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当x ≤-1时,y =f (x )的图象是经过点(-2,0),斜率为1的射线,又在y =f (x )的图象中有一部分是顶点在(0,2),且过点(-1,1)的一段抛物线,试写出函数f (x )的表达式,并在图中作出其图象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基本知识、抛物线、射线的基本概念及其图象的作法,对分段函数的分析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 因此,分段函数是今后高考的热点题型 知识依托 函数的奇偶性是桥梁,分类讨论是关键,待定系数求出曲线方程是主线 错解分析 本题对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分类讨论、综合运用知识易发生混乱技巧与方法 合理进行分类,并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表达式解 (1)当x ≤-1时,设f (x )=x +b∵射线过点(-2,0) ∴0=-2+b 即b =2,∴f (x )=x +2(2)当-1<x <1时,设f (x )=ax 2+2 ∵抛物线过点(-1,1),∴1=a ·(-1)2+2,即a =-1 ∴f (x )=-x 2+2(3)当x ≥1时,f (x )=-x +2 综上可知 f (x )=⎪⎩⎪⎨⎧≥+-<<---≤+1,211,21,12x x x x x x 作图由读者来完成例3已知f (2-cos x )=cos2x +cos x ,求f (x -1)解法一 (换元法)∵f (2-cos x )=cos2x -cos x =2cos 2x -cos x -1令u =2-cos x (1≤u ≤3),则cos x =2-u∴f (2-cos x )=f (u )=2(2-u )2-(2-u )-1=2u 2-7u +5(1≤u ≤3)∴f (x -1)=2(x -1)2-7(x -1)+5=2x 2-11x +4(2≤x ≤4)解法二 (配凑法)f (2-cos x )=2cos 2x -cos x -1=2(2-cos x )2-7(2-cos x )+5 ∴f (x )=2x 2-7x -5(1≤x ≤3),即f (x -1)=2(x -1)2-7(x -1)+5=2x 2-11x +14(2≤x ≤4)学生巩固练习 1 若函数f (x )=34-x mx (x ≠43)在定义域内恒有f [f (x )]=x ,则m 等于( ) A 3 B 23 C -23 D -3 2 设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在x ≤1时,f (x )=(x +1)2-1,则x >1时f (x )等于( )A f (x )=(x +3)2-1B f (x )=(x -3)2-1C f (x )=(x -3)2+1D f (x )=(x -1)2-13 已知f (x )+2f (x 1)=3x ,求f (x )的解析式为_________4 已知f (x )=ax 2+bx +c ,若f (0)=0且f (x +1)=f (x )+x +1,则f (x )=_________5 设二次函数f (x )满足f (x -2)=f (-x -2),且其图象在y 轴上的截距为1,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f (x )的解析式6 设f (x )是在(-∞,+∞)上以4为周期的函数,且f (x )是偶函数,在区间[2,3]上时,f (x )=-2(x -3)2+4,求当x ∈[1,2]时f (x )的解析式 若矩形ABCD 的两个顶点A 、B 在x 轴上,C 、D 在y =f (x )(0≤x ≤2)的图象上,求这个矩形面积的最大值7 动点P 从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出发顺次经过B 、C 、D 再回到A ,设x 表示P 点的行程,f (x )表示P A 的长,g (x )表示△ABP 的面积,求f (x )和g (x ),并作出g (x )的简图8 已知函数y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周期函数,周期T =5,函数y =f (x )(-1≤x ≤1)是奇函数,又知y =f (x )在[0,1]上是一次函数,在[1,4]上是二次函数,且在x =2时,函数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5(1)证明 f (1)+f (4)=0;(2)试求y =f (x ),x ∈[1,4]的解析式;(3)试求y =f (x )在[4,9]上的解析式 参考答案 1 解析 ∵f (x 34-x mx ∴f [f (x )]=334434--⋅-⋅x mx x mxm =x ,整理比较系数得m =3 答案 A 2 解析 利用数形结合,x ≤1时, f (x )=(x +1)2-1的对称轴为x =-1,最小值为-1, 又y =f (x )关于x =1对称,故在x >1上,f (x )的对称轴为x =3且最小值为-1 答案 B 3 解析 由f (x )+2f (x 1)=3x 知f (x 1)+2f (x x1 由上面两式联立消去f (x 1)可得f (x )=x 2-x 答案 f (x )= x 2-x 4 解析 ∵f (x )=ax 2+bx +c ,f (0)=0,可知c =0 又f (x +1)=f (x )+x +1,∴a (x +1)2+b (x +1)+0=ax 2+bx +x +1,即(2a +b )x +a +b =bx +x +1 故2a +b =b +1且a +b =1,解得a =21,b =21,∴f (x )=21x 2+21x 答案 21x 2+21x 5 解利用待定系数法,设f (x )=ax 2+bx +c ,然后找关于a 、b 、c 的方程组求解,f (x )=178722++x x 6 解 (1)设x ∈[1,2],则4-x ∈[2,3],∵f (x )是偶函数,∴f (x )=f (-x ),又因为4是f (x )的周期,∴f (x )=f (-x )=f (4-x )=-2(x -1)2+4(2)设x ∈[0,1],则2≤x +2≤3,f (x )=f (x +2)=-2(x -1)2+4,又由(1)可知x ∈[0,2]时,f (x )=-2(x -1)2+4,设A 、B 坐标分别为(1-t ,0),(1+t ,0)(0<t ≤1), 则|AB |=2t ,|AD |=-2t 2+4,S 矩形=2t (-2t 2+4)=4t (2-t 2),令S 矩=S , ∴82S =2t 2(2-t 2)·(2-t 2)≤(3222222t t t -+-+)3=2764, 当且仅当2t 2=2-t 2,即t =36时取等号 ∴S 2≤27864⨯即S ≤9616,∴S max =9616 7 解 (1)如原题图,当P 在AB 上运动时,P A =x ;当P 点在BC 上运动时,由Rt △ABD P A =2)1(1-+x ;当P 点在CD 上运动时,由Rt △ADP 易得P A =2)3(1x -+;当P 点在DA 上运动时,P A =4-x ,故f (x )的表达式为 f (x )=⎪⎪⎩⎪⎪⎨⎧≤<-≤<+-≤<+-≤≤)43( 4)32( 106)21( 22)10( 22x x x x x x x x x x (2)由于P 点在折线ABCD 上不同位置时,△ABP 的形状各有特征,计算它们的面积也有不同的方法,因此同样必须对P 点的位置进行分类求解如原题图,当P 在线段AB 上时,△ABP 的面积S =0;当P 在BC 上时,即1<x ≤2时,S △ABP =21AB ·BP =21(x -1); 当P 在CD 上时,即2<x ≤3时,S △ABP =21·1·1=21;当P 在DA 上时, 即3<x ≤4时,S △ABP =21(4-x ) 故g (x )=⎪⎪⎪⎪⎩⎪⎪⎪⎪⎨⎧≤<-≤<≤<-≤≤)43( )4(21)32( 21)21( )1(21)10( 0x x x x x x 8 (1)证明 ∵y =f (x )是以5为周期的周期函数,∴f (4)=f (4-5)=f (-1),又y =f (x )(-1≤x ≤1)是奇函数,∴f (1)=-f (-1)=-f (4),∴f (1)+f (4)=0(2)解 当x ∈[1,4]时,由题意,可设f (x )=a (x -2)2-5(a ≠0),由f (1)+f (4)=0得a (1-2)2-5+a (4-2)2-5=0,解得a =2,∴f (x )=2(x -2)2-5(1≤x ≤4)(3)解 ∵y =f (x )(-1≤x ≤1)是奇函数,∴f (0)=-f (-0),∴f (0)=0,又y =f (x ) (0≤x ≤1)是一次函数,∴可设f (x )=kx (0≤x ≤1),∵f (1)=2(1-2)2-5=-3, f (1)=k ·1=k ,∴k =-3∴当0≤x ≤1时,f (x )=-3x ,当-1≤x <0时,f (x )=-3x ,当4≤x ≤6时,-1≤x -5≤1,∴f (x )=f (x -5)=-3(x -5)=-3x +15, 当6<x ≤9时,1<x -5≤4,f (x )=f (x -5)=2[(x -5)-2]2-5=2(x -7)2-5∴f (x )=⎩⎨⎧≤<--≤≤+-)96(5)7(2)64( 1532x x x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