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是一张纸教案
第11课 我是一张纸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1课小水滴的诉说(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知道纸无处不在,运用广泛,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好朋友。
2.道德修养:了解纸的来源,感受纸来之不易,树立珍惜纸张、爱护环境的意识。
3.健全人格:积极反思生活中浪费纸的现象,掌握节约用纸的方法,养成环保的习惯。
4.责任意识:了解我国古代的造纸工艺和造纸流程,体会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知道纸在生活中运用广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重点)2.通过情境体验、收集、交流等,知道纸来自大自然,是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感受纸来之不易,初步树立珍惜纸张的意识。
(难点)3.通过绘本学习微课拓展等,了解我国古代的造纸工艺和造纸流程,体会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动画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和我们一起上课。
听,它正在跟我们打招呼呢!(课件:“纸宝贝”的卡通形象和学生打招呼)今天我们将学习第11课。
(板书:我是一张纸)二、链接生活,感受纸的陪伴1.纸无处不在(1)提问:课前大家进行了一次寻找“纸宝贝”的活动。
你找到我了吗?(课件播放:“纸宝贝”提问)(板书:你找到我了吗)(2)交流:学生随机交流,教师归类。
(板书:学习生活……)预设1:学习类(作业本、宣纸、A4纸等)。
预设2:生活类(餐巾纸、纸杯、纸箱等)。
预设3:其他(纸飞机、宣传画报等)。
(3)小结:纸是我们的好朋友,时时处处陪伴着我们。
(课件播放各种纸制品的视频)2.纸的本领大(1)过渡:纸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会变身成各种各样的纸制品,给我们提供帮助。
请你寻找一种纸制品,想想它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在我们身边,带给我们哪些帮助。
请你当一回它的代言人,为大家进行介绍。
(2)示范:课件出示活动要求,教师进行讲解。
①组内分享:我是……谁,给大家提供了哪些帮助)②组内推荐:认真倾听,为组员点赞。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是一张纸》教学设计说课稿及反思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是一张纸》教学设计说课稿及反思《我是一张纸》教学设计1、认识到纸张来之不易,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2、知道生活离不开纸,了解纸张制作的方法,知道纸的原料来源。
3、了解生活中的纸张浪费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认识到纸张来之不易,知道生活离不开纸。
2、了解纸张制作的方法,知道纸的原料来源。
三、教学准备:1、教师:PPT课件、造纸介绍视频2、学生:课前预习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猜我是谁:四角方方,薄面白净。
传播知识,它打先锋。
(答案:纸)2、导入语:纸,天天陪伴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纸!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翻开书42页,学习第十一课《我是一张纸》,学生齐读课题并书空。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纸的作用请结合课前预习找一找,你的生活当中在哪些地方有“纸”的身影呢?你能找到它吗?找一找:我在哪里。
(1)我们的课本、作业本都是纸做的。
(2)挂历和我们装东西的箱子都是纸做成的!(3)有些家具也是纸做的!(4)还有我们平常用来擦桌子的纸巾也是纸呢!总结:这些都是纸制品(展示图片)。
归纳:学习用纸、生活用纸、美化纸板书:纸的作用大活动二:我从哪里来1、过渡语:你知道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纸的吗?最开始的纸是什么样的呢?我平常用的纸是从哪里来的?2、猜一猜:在没有纸之前,人们是怎么书写的呢?3、寻根问源:纸的发展历程。
4、提问:什么时候纸被发明了出来的呢?又是谁对纸进行了改良呢?同桌合作,在书42页下面的小故事里寻找答案。
要求:仔细阅读故事,把答案画出来5、讲述纸的发明和改良的故事,并播放视频《古法造纸》,让学生了解纸古代的纸张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6、师:古代造纸术工序十分复杂,因此造出来的纸张产量少,价格高。
板书:纸张来之不易7、思考:我们现在用的纸是怎么来的呢?8、图片展示现在造纸的过程。
9、总结并提示下一课:现在,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造纸早已实现了机械化、工业化,纸张被送进工厂后就进行了机械化的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降低了纸张的价格。
二年级道法教案11我是一张纸

师:对!这样的纸杯、纸碗和纸盘,我们叫它一次性餐具。
生2:嘿嘿,过年收到的红包也是用纸做的,还有贺卡、明信片、邀请函,它们都是用纸做的。
师:是呀!这种纸制品通常会印上漂亮的图案,特别好看呢。
生3:我从冰箱里找到了牛奶盒,仔细看一看,就会发现它也是用纸做的。现在很多吸管也是用纸做的呢。
师:对,将用过的废纸作为原料成本更低,也更环保。
生2:爸爸告诉我,我练习书法用到的宣纸,是用稻草做成的。
生3:我有补充,不仅稻草可以造纸,芦苇、麦秸、竹子、尼龙甚至动物的粪便也能造纸呢。
师:真是会探究的好孩子。的确,不同的地方造纸的原材料会有一些不同。有些地方会用到甘蔗渣,有的地方当地麦草丰富,会用麦草秸秆作为造纸的原料。但是综合起来说,现代造纸原料主要来源于大自然。其中最主要最广泛的是各种木材,其他原料为辅。
播放视频
师:刚才的视频,我们看到有人拿很长一段纸来擦手,有人因为拉扯时不注意造成一部分纸掉在地面上无法使用,还有的把卷筒纸撕下后就随意的揉一下用来擦皮鞋,卷筒纸上很多干净的地方都没有用到就扔了,太可惜了。就像书上的这位叔叔那样,擦个手居然用到了六七张擦手纸呢。
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浪费纸张过度用纸的行为呢?赶紧看书找一找,再联系生活想一想我们一起来帮助纸宝吧。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2பைடு நூலகம்老师我明白了,如果我们能够节约用纸减少用纸,就能减少伐木的数量,就是在保护森林保护环境,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纸。
师:说的真好,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做到这点就等于向绿色小卫士又迈进了一步。
呀!是谁在哭呀?原来是我们的好朋友纸宝。纸宝,你为什么哭呢?
听了小朋友们的话我非常感动,可是在我的周围还有许多朋友并不懂得珍惜我爱护我,这可怎么办呀?不信,你们看。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1课《我是一张纸》教案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1课《我是一张纸》教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1课《我是一张纸》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做到节约每一张纸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实践等方式,体会到纸的作用,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节约纸、爱惜纸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纸的来源,知道节约用纸的重要性2.难点: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纸的`来历、课件学生准备1.观察生活中浪费纸的现象2.搜集节约用纸的好办法3.搜集各类用纸教学过程一、我一我,我在哪1.师:今天有一位神秘的朋友要和我们一起上课,它非常喜欢和大家玩捉迷藏,看它又藏了起来。
咱们一起来找一找它吧2.(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的图片)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幅图画,将咱们今天请来的神秘朋友找出来3.学生观察图画并找出神秘朋友。
4.师:想一想,生活中还可以在哪里发现我们的好朋友——纸呢?5.学生思考回答6.师归纳各种纸的资料(1)学习用纸:课本、画画本、作业本、课外书……这些都是我们学习中常用的东西,可见我们的学习离不开纸(2)生活用纸:餐巾纸,纸杯,报纸,箱子、挂历、纸币的各种装饰品……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东西,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
(3)美化纸:窗花、灯笼、壁纸这些用纸做的东西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情趣,可见纸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二、了解纸的来历,体会纸的来之不易1.课件出示纸的来历(1)早在20xx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造纸了。
他们把旧麻等切碎,洗净,再浸泡。
(2)再用大火蒸煮至烂,春捣后,在池中打成浆(3)然后用竹帘从池中抄起一层薄浆,晾干后揭下,就成了纸(4)后来,我国古代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为世界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2.师:你们知道纸是从哪里来的吗?3.学生讨论交流课件出示造纸的过程)师: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生:造纸过程非常复杂,一张小小的纸来之不易4.师:是的,制造纸张需要经过漂白、压膜、烘干等许多程序,一张小小的纸来之不易。
《我是一张纸》教案-2020-2021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1)让学生理解纸张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难点解析:通过实际数据和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过度使用纸张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将所学法律法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遵法守法。
-难点解析: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法规,克服违法行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我是一张纸》教案-2020-2021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1.教学重点
(1)了解纸张的来源、制作过程及用途,认识到纸张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举例:介绍树木如何变成纸张,以及纸张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强调过度使用纸张对环境的影响。
(2)掌握我国有关纸张的法律法规,树立遵法守法的意识。
《我是一张纸》教案-2020-2021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我是一张纸》教案-2020-2021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四章《我们周围的规则》第二节“生活中的规则”,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了解纸张的来源、制作过程及用途,引导学生珍惜和节约使用纸张。
二、核心素养目标
《我是一张纸》教案-2020-2021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1.增强法治意识:通过学习纸张相关法律法规,使学生树立遵法守法的观念,培养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习惯。
2.提高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纸张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培养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3.培养道德素养:教育学生在生活中遵循文明、礼貌、节约的原则,提高道德品质。
最后,关于课堂氛围的营造,我认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本次教学中,我尽量以轻松、活泼的方式与学生互动,但仍有一部分同学显得拘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更多形式的互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营造一个更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1 我是一张纸》(第二课时) 教案

(1)身边总是有些同学在一张纸上只写了几个字就扔掉,真浪费!
(2)也有很多的同学喜欢撕崭新的作业本上的纸来折纸飞机玩!
(3)商店里有很多商品的包装盒制作太精美,很浪费纸!
(4)有的人总是用很多的纸巾来擦手,真是太浪费了!
2、说一说:当你看到这些浪费纸张的行为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2)盲人练习写字的盲文纸很贵,挂历是最好的替代品,家里用完的挂历可以从扫盲人学校去,做成盲人的练习本。
(3)平时使用草稿纸计算的时候,不要留下太多的空白,两面都要使用,没有用完的可以整理到一起做成新的草稿本。
(4)制作纸飞机玩的时候可以使用废纸。
(5)尽量使用手帕、毛巾等,减少纸巾的使用。
(6)可以爱护我们的教科书,保持教科书的整洁,然后再把它交给弟弟妹妹重复使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1我是一张纸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我是一张纸 第二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二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珍惜纸张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2、能力目标:掌握一些节约和循环利用纸张的方法。
3、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的纸张浪费现象,懂得如何节约和循环利用纸张,并在行动中践行环保意识。
重点
节约、循环利用纸张的方法。
难点
为什么要珍惜纸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环保小讲堂》。
2、思考:为什么我们不能浪费纸张呢?
3、展示数据:纸张的生产代价。
4、导入语:纸是我们的好朋友,它来到我们的身边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却有很多的人并不珍惜它。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11 我是一张纸》教案

二下道法《我是一张纸》教学设计设计人:xxx【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绿色环保、珍惜资源"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环保问题有初步的了解,通过课文学习,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本课由“你找到我了吗?”“我从哪里来”“我的苦与乐”三个活动板块构成。
重在引导学生明确纸与环保的关系,对学生节约用纸的行为和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将所学真正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树立节约用纸、爱惜资源的意识。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特别喜欢手工制作、画画等,他们在用纸过程中有一些不良习惯:随意浪费纸张或者是乱丢纸屑,还没有形成环保、垃圾分类等意识,而且受年龄及能力所限制,意识不到由于纸张的浪费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较难理解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观念,并将节约纸张的行为落实到行动中。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有必要通过一系列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从小养成好习惯,用实际行动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目标】1.知道纸的来源,了解生活中浪费纸的行为,领悟纸与环境之间的重要关系,明白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2.增强节约用纸的意识,掌握节约用纸的方法。
3.树立环保意识,激发节约用纸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纸的来源,了解生活中浪费纸的行为。
2.明白节约用纸的重要性,掌握节约用纸的方法。
教学难点: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激发节约用纸的情感。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微视频、板书道具等。
学生:提前预习本课内容、查阅废纸回收和利用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导语:同学们,今天有一位神秘的朋友要和我们一起上课,它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角,让我们听听它的自我介绍,猜猜它是谁?2、自我介绍:“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认识,我的本事可大了,我还会变身术呢,快来看看我能变成什么吧!——我能变成一张照片,我能变成一本台历,我能变成一张宣传手册,我还能变成一个手工小篮子。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张纸》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张纸》教案改写建议:第11课我是一张纸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在学校生活了一年多,但对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认识还不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
本单元以“绿色小卫士”为主题,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资源出发,理解绿色和环保的主题。
通过这一单元的介绍,学生将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明白纸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纸张的来源,体会纸来之不易,从而养成节约用纸的惯。
学情分析】大部分二年级学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惯,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能够端正研究态度,对研究较为感兴趣,有较强的探究意识。
研究充满热情,能够运用自己的研究方法活学活用。
学生能够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气氛活跃,能积极发言、思考,声音响亮。
学生能够主动研究,并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
教学目标】1.了解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了解纸张的来源,体会纸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纸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纸张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初步树立珍惜纸的意识。
教学准备】制作纸的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为了奖励学生积极发言,老师带来一件礼物。
请看,这是什么?学生:马。
老师:这匹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学生:塑料。
老师:不对……学生答:纸。
老师:恭喜你!答对了。
2.它就是纸做的。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纸”的话题。
老师贴板书:“我是一张纸”和纸的图形。
(老师边贴板书边读课题)你看,纸有话想说,请听——二、课堂互动活动一:找找我在哪儿纸配音:“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纸,天天陪伴你们的生活和研究。
我就在你们身边,快来找找我吧。
”1、首先,纸来到了这间教室(手势)——谁能用火眼金睛把它找出来?学生1:找出墙上的名人名言。
老师:你反应迅速,这是告诫孩子们如何研究的。
学生2:找出讲台上的教参。
老师:你真会观察。
老师备课离不开它。
学生3:找出自己的课本。
老师:我们研究离不开它。
学生4:找出自己的作业本。
老师:我们要写字、做作业离不开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是一张纸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纸张是从哪里来的;
2、让学生学会不浪费纸张,爱惜每一张纸。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在了解纸张从哪里来的同时要真正做到爱惜每一张纸,不浪费纸张。
教法:
利用教材,相关知识进行教育。
教学准备:
搜索有关纸张来源,以及纸张浪费现状的资料。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可用PPT展示)
一、介绍纸张从哪里来
1、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纸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储存和交流,对于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把字刻写在龟甲、兽骨、竹片、木片和绢帛上。
甲骨、木片很笨重,用起来不方便;绢帛太贵,一般人用不起。
大约在西汉初期,人们用大麻和苎麻造出了纸。
这种早期的纸比较粗糙,不太适合写字。
到了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在朝廷做官的蔡伦,经过长期的试验,改进了造纸方法。
他用树皮、破布、破鱼网等多种植物纤维作原料,加水蒸煮,捣烂成浆,再均匀地摊在纸纸细帘子上晾干,造成了一种薄薄的纸。
这种纸便于写字,而且便宜,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蔡伦在造纸术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
东汉以后,造纸技术得到不断的改进,竹子、稻草、甘蔗渣等都逐渐成为造纸原料。
因为原料不同,纸也有了各种不同的种类和用途。
安徽省宣州生产的宣纸,就是闻名中外的上等纸张,是用于中国书法、绘画的珍品。
2、制作过程:砍伐森林,纸浆,造纸
二、纸张的浪费现状
在校园纸张浪费现象中,草稿纸浪费可谓是"重头戏"。
经过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我们发现:有80%以上的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使用草稿纸,而我们发现有大约15%的人在用过草稿纸的一面后就不再使用了,这可是相当大的浪费了;在使用草稿纸时又有60%以上的人在上面写的字要比平时大;大约70%以上的人喜欢在草稿纸上写一些无目的的字或画。
细算起来,小小的草稿纸在校园中的浪费实在是很严重的。
草稿纸浪费不止是在我们校园中存在,更是社会中纸张浪费现象的折射。
在现代化的今天,人们似乎不再把扔掉一张还有利用价值的纸视为浪费了。
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白纸,那就是13亿多张,一个月呢?一年呢?长此下去,浪费掉的纸张可以堆成山,而资源日益贫乏的中国,还能再支持多久呢?请不要拒绝捡起一张空白的纸吧!虽然它对每个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这对于整个校园却是何等的重要呀!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同样,不要因为浪费一张纸是"小"事而随意地做,不要因为节约用纸的普通而不去做。
也许有人认为去捡一张空白的纸有损面子,不够气派,在生活中大可以不拘小节。
但是,潇洒是什么?在你任意浪费的时候,气派就已经荡然无存了。
记住,节约远比浪费强得多。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