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生物高考真题10人类遗传病和生物进化
高二生物人类遗传病和生物的进化

一个中年女性,晨起突然出现嘴歪、视物双影来诊。查体:神清语利,右侧眼球外展不能,露齿时口角左偏,右侧额纹、鼻唇沟消失,伸舌左偏、舌肌无萎缩,左侧上、下肢中枢性偏瘫,左侧偏身深、浅感觉障碍。其病变部位可能是A.左侧脑桥B.右侧脑桥C.右侧内囊D.左侧延髓E.右侧脑桥及左侧 当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大于它的最大允许电流ICM时,则该管子。A.放大能力降低B.必定过热至烧毁C.仍能正常工作D.被击穿 斑疹伤寒何时停用抗生素A.体温正常即可停用B.体温开始下降C.体温正常后3~4天D.体温正常后7天E.体温正常后10天 留置权的特征中,正确的是。A.留置权只能发生在特定的合同关系中B.留置权发生两次效力C.留置权不可分性D.债权得到全部清偿之前,留置权人有权留置全部标的物E.债权实现时,留置权人必须确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 起飞过程中,当飞机需要最佳性能时,APU为空调提供引气,从而避免了由于使用发动机引气造成的A、发动机推力的减小B、空调效果降低C、发动机推力的减小和空调效果降低 软切换是先接续,在的联系。 管道输送以计量为准。 离心泵常见故障“电流升高”产生原因:。 计算机硬件系统有五大基本部件,分别是运算器、___、控制器、输人设备和输出设备。A.CPUB.存储器C.硬盘D.光驱 阻碍公路建设或抢修,致使公路建设或抢修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给予。A.治安处罚B.行政处罚C.路政处罚D.运政处罚 非特异性感染中,不应出现的病理改变是。A.炎症介质、细胞因子释放B.血管通透性增加C.血浆成分渗出D.干酪样坏死E.转为慢性炎症 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代表人物为。A.比奈B.格塞尔C.赫伯特·斯宾塞D.弗洛伊德E.特曼 试述网膜囊和网膜孔的毗邻 个案护理方式的优点不包括A.护患沟通机会多B.病情观察全面C.职责任务明确D.护理工作连续性强E.护士责任心增强 碱化土壤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应列入A.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B.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C.医疗机构等级评审D.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E.以上都对 下列关于LayeredShader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层材质之间不可作叠加处理B、Transparency属性控制当前选择层的透明度C、层之间位置不可互换D、Anisotropic材质不可用于层材质 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妊娠期如无心力衰竭可进普食B.产褥期心功能Ⅲ级以上者可哺乳C.胎儿娩出后肌注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D.产后24小时应行输卵管结扎术E.一般行剖宫产术 心源性水肿最常见的病因是A.急性心包炎B.心脏压塞C.扩张型心肌病D.左心衰竭E.右心衰竭 品尝月饼最好的伴A.茶B.酒C.泉水D.绿豆汤 FDGJ电路中的条件电源在轨道停电又恢复供电时起防止进路错误解锁的作用。 在汽轮机中根据汽封所处的位置可分为汽封、汽封和汽封。 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故称A.循行走向B.离入出合C.奇恒之腑D.一源三歧E.别道奇行 下列哪些属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A.宣传活动B.教育培训C.制度建设D.现代化管理E.全员参与 对于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镜可见肾小球上皮细胞下有驼峰状大块电子致密物沉积B.免疫病理可见IgG、C3呈线条样沿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沉积C.多在感染后1~3周起病,起病急、预后良好D.有持续性高血压、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者预后差E.有的患者可表现为肾病 关于情绪、情感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A.积极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B.消极的情绪、情感会影响工作效率C.只有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才能发挥最佳工作效率D.情绪是心身联系的纽带,临床上许多常见病都与不良情绪有关E.人际情感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 我们党在新世纪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的科学发展观。A.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以增长经济为主D.保护生态环境E.经济增长 ISO—2531标准K9T型DN250离心球墨铸铁管,标准重量kg。 某县侦查机关接到特情人员王某密报:某农村多人贩卖鸦片,农民某甲和某乙有贩卖毒品鸦片的嫌疑最大。公安机关立案后,经过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对乙实施技术侦查,采取全天跟踪监控措施。侦查人员嘱王某加强对甲的观察,必要时可以靠上去,确证后再报。王某遂接近某甲,问其是否有 通常是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以及不同组织之间最常用的沟通方式。A.会议B.展览会C.特殊活动D.博览会 DSA检查的术前准备不包括A.穿刺部位备皮B.向患者和家属简述造影目的、手术过程C.儿童及不合作者施行全身麻醉D.术前1小时肌注镇静剂E.建立静脉通道,便于术中给药和急救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保护期一般为。A.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B.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40年C.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30年D.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20年 一期梅毒平均潜伏期为A.1周B.2~3周C.4周D.2个月E.3个月 除以下哪项外均为骨质疏松的病因A.老年人B.绝经后妇女C.骨关节退行性变D.营养不良E.内分泌障碍 [单选,共用题干题]患者女,35岁,已婚,保育员。以突发呼吸急促、胸闷、乏力、心悸、出汗、手脚麻木,伴有濒死感半小时急诊入院,患者口中不断喊"不得了,活不成了"。查体:心率98次/分,呼吸28次/分,体温36.7℃,血压135/80mmHg,体检和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A.<strongc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A.3个B.4个C.5个D.6个E.7个 根据脏层胸膜破口的特点,气胸可分为A.闭合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B.闭合性气胸、特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C.继发性气胸、特发性气胸、张力性气胸D.闭合性气胸、交通性气胸、自发性气胸E.自发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对项目经审查合格的节能设计文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建设单位可以要求施工单位变更节能设计,降低节能标准B.施工单位可以要求分包施工单位变更节能设计,降低节能标准C.建设不可以要求施工单位变更节能设计,降低节能标准D.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仅是针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 包装法律法规具有的特点包括A、强制性B、标准性C、技术性D、分散性 下列机器中,属于转换机的是。A.柴油机B.钻井泵C.汽油机D.电动机
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含解析)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2018海南卷,14)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A.基因重组B.染色体重复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倒位【答案】A【解析】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位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了重组,其变异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
2.(2018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答案】A3.(2018全国Ⅰ卷,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答案】C【解析】突变体M需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可以说明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可能丧失,从而不能自身合成氨基酸甲,而导致必须添加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A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B正确;M和N的混合培养,致使两者间发生了DNA的转移,即发生了基因重组,因此突变体M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是由于细菌间DNA的转移实现的,而不是突变体M的RNA,C错误,D正确。
4.(2018海南卷,17)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
2016-2018三年高考生物真题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18个专题)

2016-2018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多样性 (2)专题02 细胞的基本结构 (9)专题0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8)专题04 酶与ATP (27)专题0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32)专题06 细胞的生命历程 (56)专题07 遗传的分子学基础 (68)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 (78)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106)专题10 植物激素调节 (133)专题11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43)专题12 内环境与稳态 (170)专题13 种群和群落 (181)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197)专题15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211)专题16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34)专题17课本基本实验和经典实验 (257)专题18 实验分析和设计 (275)专题01 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多样性20181.(2018浙江卷,13)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化学结构的差异只是R基团的不同B.某些化学物质可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蛋白质控制和决定着细胞及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需同时加入双缩脲试剂A和B【答案】B【解析】氨基酸化学结构的差异只是R基团的不同,A错误;某些化学物质,如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质水解,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B正确;遗传物质DNA控制和决定着细胞及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C错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需先向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0.1g/mL 的NaOH溶液) 1mL,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0. 01g/mLCuS04溶液) 4滴并摇匀,D错误。
2.(2018全国Ⅱ卷,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答案】C【解析】抗原能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可见,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A正确;肌肉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如肌动蛋白等)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B正确;蛋白质结合Fe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的运输,C错误;染色体是细胞核的结构之一,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
2018-2016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专题 生物的变异 育种与进化分类汇编含答案课件

【答案】(3)染色体分离
配子 组培苗(4)重组
2016-2018全国各地高考题
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21.(2016新课标Ⅲ卷.3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 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 及的数目比后者________。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 发生以________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 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 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 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__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 ___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___代中能分离得 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__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20进化
6.(2018浙江卷,14)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 是C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 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D.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
【答案】(2)去除细胞壁(使细胞分离)染色体 吸水涨破 (3)花粉母 同源染色体联会 (4)同源染色体 ②④
2016-2018全国各地高考题
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20.(2017•江苏卷.27)(8 分)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
早熟特性的变异株,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 请回答下列
2016-2018全国各地高考题
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高考生物19个必考点典例分析:【考点10】人类遗传病和生物的进化

【考点10】人类遗传病和生物的进化1、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现代进化理论的理解,体现高考“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作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考查。
【思路点拨】解决本题时关键是:要抓住“隔离”、“生物进化方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实质”等这些词。
具体思路如下:【规范解答】选D。
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经过生殖隔离。
故A项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故B项错误。
生物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
故C项错误。
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有更多产生后代的机会,故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综合上述可见,自然选择是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的。
故D项正确。
【类题拓展】处理正误式选择题的方法——抠字眼法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找出选项中关键字眼。
如本题B项中的“实质”。
第二步:回忆所学内容中关键字眼的含义。
第三步:将题干中关键字眼的含义与所学内容中关键字眼的含义相比对。
2.某城市兔唇畸形新生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研究这种现象是否由遗传因素引起方法不.包括A.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B.对该城市出生的双胞胎进行相关的调查统计分析C.对该城市出生的兔唇畸形患者的血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D.对兔唇畸形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人类遗传病知识解决、解释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本卷第1页(共11页)。
2016年高考生物试题及解析(共10套)

2016年高考全国课标乙(Ⅰ)卷(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福建)理综生物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答案】B【解析】核糖体无膜结构,溶酶体具有单层膜结构,A项错误;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组成酵母菌的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B项正确;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其细胞中无线粒体,C项错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所进行的光反应过程中,会有ATP生成,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的分布、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 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答案】C【解析】题干中有“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这一信息,说明该离子的跨膜运输一定是主动运输。
根据主动运输的特点判断,A,B两项错误。
CO中毒会导致血液运O2的能力下降,致使体内缺氧,有氧呼吸速率下降,供能减少,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所以C正确。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使载体蛋白变性活性下降或失活,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下降或停止,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016年-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海南卷,含答案)

高考衣食住用行衣:高考前这段时间,提醒同学们出门一定要看天气,否则淋雨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
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食: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切忌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
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
另外,进考场前一定要少喝水!住:考前休息很重要。
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太早上床反而容易失眠。
考前按照你平时习惯的时间上床休息就可以了,但最迟不要超过十点半。
用:出门考试之前,一定要检查文具包。
看看答题的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应该带的证件是否都在,不要到了考场才想起来有什么工具没带,或者什么工具用着不顺手。
行: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少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D.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2.科学家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
考点12 人类遗传病和生物的进化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12 人类遗传病和生物的进化一、选择题1.(2011·海南高考)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解析】选B。
A项,甲、乙为捕食关系,甲的食物来源不一定惟一,因此不一定会导致甲的灭绝,同理乙也不会灭绝;B项,生物的进化是同步的,甲对乙进行选择,乙同样对甲进行选择;C项,基因突变是随机的,频率很低,甲对乙的突变没有影响,反之亦然;D项,生物的进化是随时在进行着的,基因频率是在不断变化的。
2.(2011·江苏高考)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解析】选C。
A项,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项,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项,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导致生物不断进化;D项,种群中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
3.(2011·江苏高考)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Ⅰ-2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D.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解析】选A、C、D。
首先对甲病进行分析,“有中生无”为显性,Ⅱ-4和Ⅱ-5是甲病患者,所生孩子Ⅲ-7正常,故甲病应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10 人类遗传病和生物的进化
2018年
1.(2018·江苏高考·T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子)的比例
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2.(2018·江苏高考·T12)通过羊膜穿刺术等对胎儿细胞进行检查,是产前诊断的有效方法。
下列情形一般不需要进行细胞检查的是()
A.孕妇妊娠初期因细菌感染引起发热
B.夫妇中有核型异常者
C.夫妇中有先天性代谢异常者
D.夫妇中有明显先天性肢体畸形者
3.(2018·江苏高考·T19)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
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
B.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
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D.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
1. (2017·江苏高考·T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
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2. (2017·江苏高考·T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3.(2017·全国卷甲·T32)人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现有一对非血友病的夫妇生出了两个非双胞胎女儿。
大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生出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
小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已怀孕。
回答下列问题:
(1)用“”表示尚未出生的孩子,请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以表示该家系成员血友病的患病情况。
(2)小女儿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假如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小女儿生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的概率为。
(3)已知一个群体中,血友病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
假设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
1.(2016·全国卷Ⅰ·T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2.(2016·海南高考·T20)人工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化训练。
如果将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
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
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
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
D.草原上食肉动物与被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食物
3.(2016·海南高考·T23)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可能导致的遗传病是( )
A.先天性愚型
B.原发性高血压
C.猫叫综合征
D.苯丙酮尿症
4.(2016·海南高考·T24)下列叙述不属于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特征的是( )
A.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
B.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
C.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
D.若双亲均为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
5.(2016·江苏高考·T12)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
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6.(2016·浙江高考·T6)下图是先天聋哑遗传病的某家系图,Ⅱ2的致病基因位于1对染色体,Ⅱ3和Ⅱ6的致病基因位于另1对染色体,这2对基因均可单独致病。
Ⅱ2不含Ⅱ3的致病基因,Ⅱ3不含Ⅱ2的致病基因。
不考虑基因突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Ⅱ3和Ⅱ6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Ⅱ2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不患病的原因是无来自父亲的致病基因
C.若Ⅱ2所患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与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则子女患先天聋哑的概率为1/4
D.若Ⅱ2与Ⅱ3生育了1个先天聋哑女孩,该女孩的1条X染色体长臂缺失,则该X染色体来自母亲
7.(2016·江苏高考·T30)镰刀型细胞贫血症(SC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下图为20世纪中叶非洲地区Hb S基因与疟疾的分布图,基因型为Hb S Hb S的患者几乎都死于儿童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SCD患者血红蛋白的2条β肽链上第6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缬氨酸,而2条α肽链正常。
Hb S基因携带者(Hb A Hb S)一对等位基因都能表达,那么其体内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中最多有条异常肽链,最少有条异常肽链。
(2)由图可知,非洲中部Hb S基因和疟疾的分布基本吻合。
与基因型为Hb A Hb A的个体相比,Hb A Hb S个体对疟疾病原体抵抗力较强,因此疟疾疫区比非疫区的
基因频率高。
在疫区使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患者后,人群中基因型为的个体比例上升。
(3)在疟疾疫区,基因型为Hb A Hb S个体比Hb A Hb A和Hb S Hb S个体死亡率都低,体现了遗传学上的现象。
(4)为了调查SCD发病率及其遗传方式,调查方法可分别选择为(填序号)。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②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③在疟疾疫区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④对同卵和异卵双胞胎进行分析比对
(5)若一对夫妇中男性来自Hb S基因频率为1%~5%的地区,其父母都是携带者;女性来自Hb S基因频率为10%~20%的地区,她的妹妹是患者。
请预测这对夫妇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