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 损伤MR影像表现
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的应用与影像学表现探讨

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的应用与影像学表现探讨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病,它主要是由于关节软骨的退变以及滑膜的炎症引起的。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膝骨关节炎,对于膝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成为当前医疗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核磁共振在膝骨关节炎的诊断和影像学表现。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指利用磁共振的原理来成像的一种医学影像技术,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高清晰度、非侵入性和多平面的影像,而且没有放射线的辐射,被视作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手段。
在诊断膝骨关节炎时,MRI技术可以通过对膝部不同结构的成像,及时发现并定位病变,可以对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帮助。
1.骨性改变:MRI可以清晰显示膝骨的细微结构和骨性改变的程度。
在膝骨关节炎早期阶段,MRI可以检测到软骨面上的微小裂缝和软骨薄层的损伤。
在病变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MRI还可以检测到软骨的破坏、骨小梁的退化、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
2.滑膜改变:膝关节滑膜的炎症是造成膝骨关节炎的主要原因之一,MRI可以监测滑膜的厚度、炎症和水肿情况。
在病变早期,MRI可以显示滑膜的轻微增厚和水肿现象,当炎症进一步加重时,MRI可以显示滑膜明显增厚,出现高信号,反映了滑膜炎症的程度。
3.间隙变窄:在正常情况下,膝关节内有一定的间隙,膝关节的间隙代表了膝关节软骨的健康程度。
MRI可以定量地测量软骨的厚度和间隙的宽度,可以检测软骨变薄和膝关节间隙变窄的程度,并定量分析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4.骨髓水肿:在膝骨关节炎的早期阶段,MRI可以检测到骨髓腔内的水肿现象,这与软骨的破坏和滑膜炎症有关系。
随着病变的加重,骨髓水肿的程度也会随之增加。
MRI可以精确地检测到骨髓水肿的位置和程度,可以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
总之,MRI技术是一种可靠、高精度的成像技术,可以精确定位膝骨关节的病变部位,并对病变的程度和范围进行定量评价。
因此,MRI技术在膝骨关节炎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膝关节损伤的MRI诊断

浅层股内斜肌, 深层为髌股韧带
浅层为髌股韧带, 深层为内侧支持带
收肌结节和髌股 韧带起点
内侧髌股韧带起于股内侧 髁的收肌结节,向前止于 髌骨内侧缘的上2/3。
内侧支持带的撕裂以髌骨附着点的撕裂 最多见,约占80%左右,约30%左右是 其中间部分。
膝关节损伤的MRI诊断
武汉协和医院放射科 杨炼
膝关节的标准配置
膝关节损伤
•骨结构损伤
•软性结构损伤
半月板 韧带 肌腱 关节软骨 关节周围其他组织
常见膝关节疼痛原因
一、膝关节损伤 1.脂肪垫劳损:外伤或长期摩擦引起脂肪垫充血、肥厚、炎症, 与髌韧带粘连 2.膝关节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及前交叉韧带多见 3.半月板损伤:运动员的常见损伤,明显膝部撕裂感 4.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大量积液、关节粘连,滑膜有摩擦发 涩的声响 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包括关节软骨的损伤,中老年,女性居 多 二、腰椎或髋部疾病
膝关节MRI检查方法
一、常规序列
SE或FSE序列的T1WI、T2WI FSE T2脂肪抑制序列 STIR
二、成像平面的选择
矢状面 T1WI、T2WI、STIR 冠状面 T2脂肪抑制序列、STIR 横断面 T1WI、 T2脂肪抑制序列
膝关节MRI检查方法
三、层厚
层厚不应超过4mm
四、膝关节位置摆放
膝关节取自然伸直中立位 观察半月板、关节软骨采用冠状面和正矢状面 观察交叉韧带采用10-15°斜矢状面
膝关节正常MRI解剖
骨髓信号基本同脂肪组织 正常肌腱、半月板和韧带:通常呈低信号 关节软骨在各种序列中的信号各不相同 正常滑膜因菲薄的缘故常不显示 正常膝关节的关节液很少
膝关节解剖与损伤MRI及CT

•
关节屈曲时,外力作用于胫
骨近端前方导致水肿。
内侧副韧带(MCL)
• 内侧副韧带(MCL)结构分为三层:
•
第一层:腓肠肌及其筋膜--止
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
•
第二层(MCL浅层):起自股
骨内上髁,止于胫骨内侧髁
• (mcl浅层不与半月板直接融合)
•
第三层(MCL深层):第三层
纤维的内缘和半月板紧密结合,并
膝横韧带( transverse ligament )
• 连接内、外侧半月板前角的结构 • 矢状位上易将膝横韧带误诊为半月板撕裂
腘肌腱
• 起于股骨外侧髁的外侧面上缘,向 后绕过股骨外侧髁向内下走行,止 于胫骨
• 因其与外侧半月板后角紧密相贴, 易被误诊为半月板后角纵行撕裂
半月板解剖
• 半月板为纤维软骨结构,位于膝关节内、股骨髁和胫骨平台之间,由I型胶原纤维组成。
前交叉韧带损伤(间接征象)
后交叉韧带角异常
后交叉韧带近段部分与远段部分 所形成的夹角,当小于105°,提 示前交叉撕裂
前交叉韧带和胫骨平台夹角小于 45°
前交叉韧带损伤(间接征象)
Blumenseat角异常
平行于股骨髁间沟顶的线与前交叉 韧带远段部分延长线所形成的角; 正常为负值,其顶点位于后上方; 若为正值,顶点位于前下方,考虑 前交叉韧带撕裂
• 分前内束和后外束,前内束在所有的 MRI 序列上均表现为低信号,而在中 间和后面部分的纤维束之间常存在少 量的脂肪组织和疏松结缔组织,因此 呈稍高信号。
前交叉韧带损伤
• T2WI上判断韧带断裂效果好
• 最常见撕裂部位在韧带中部,其次是 股骨髁附着点,而胫骨附着处则较少 见
• 可分完全撕裂和部分撕裂
膝关节MRI解读1

• 进一步证实临床的诊断 • 确定撕裂的程度 • 发现其他合并的损伤
撕裂的程度
完全撕裂 部分撕裂
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
• 最好的观察层面是:斜矢状面,同时需
要结合横断面和冠状面。 • 最常见的撕裂部位是中部、其次是股骨 髁附着点,最少见部位是胫骨附着点。
半月板变性和撕裂
半月板内水分子正常被吸附在大分子物 质上,如胶原纤维。此时水分子运动受 限,所以无信号。当退变时,胶原纤维 微小的撕裂导致结合水分子的游离度增 加,T2值升高,因此产生信号。半月板 内MRI高信号影的大小、形态以及是否 延及半月板上下缘等各种变化类型与半 月板病理改变密切相关,目前多采用三 级分类法 :
交叉韧带撕裂的MR
序列的选择
1. 矢状面是诊断前交叉韧带撕裂的主要
扫描层面,而横断面和冠状面对于显 示前交叉韧带近端附着点(股骨内侧 髁外侧面)是十分有用的。 2. 斜矢状面:T1WI、T2WI或T2脂肪抑制 序列 冠状面和横断面:T2WI
正常韧带的MR解剖
• 知道各个韧带的走向。 • 正常韧带在各个序列中均
MRI是显示半月板结构最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其SE序列T1WI图象清晰,而且伪影和信号丢 失少;而T2WI像上半月板和关节液信号对比 强烈,利于观察半月板表面;质子密度像对 板内信号变化十分敏感。联合冠状面和矢状 面成像基本可满足诊断要求,横断面像虽能 显示完整的半月板环,但检出病灶的敏感性 和特异性偏低。
M
斜行撕裂斜向撕裂介于横向和纵向撕裂,其撕裂线从半月板游离缘
斜向弯入,呈现鹦鹉嘴样改变。矢状面像显示撕裂斜行,延及上下关节缘 或一侧关节缘,形成以前部或后部为基底的瓣样结构。
【医学科普】膝关节各种韧带损伤的MRI表现

【医学科普】膝关节各种韧带损伤的MRI表现一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MRI分为三级•Ⅰ级损伤即早期退变或变性•Ⅱ级损伤即严重变性,是Ⅰ级损伤的继续•Ⅲ级损伤即撕裂(Menisci Tear)斜行撕裂、水平撕裂、垂直撕裂、放射状撕裂、纵形撕裂、桶柄状撕裂(BuckethandleTear)、复杂撕裂、半月板关节囊分离盘状半月板(Discoid Meniscus)MRI-sag: 5mm层厚扫描时有3个或以上层面显示半月板前后角相连,形成蝴蝶结样改变Cor-半月板最窄处宽度大于14-15mm,外侧缘高于对侧2mm以上二交叉韧带损伤交叉韧带:正常ACL起于髁间嵴前区,向上后外止于股骨外髁内侧面;PCL起于髁间后区,向上前内,止于股骨内髁外侧面,下图是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表现。
•前交叉韧带损伤有完全撕裂和部分撕裂•MRI上区分部分和完全撕裂困难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直接征象为•前交叉韧带连续性中断•前交叉韧带扭曲呈波浪状•前交叉韧带内形成假瘤,在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并且见不到完整的纤维束•T2WI上前交叉韧带内呈现弥漫性高信号后交叉韧带断裂的征象•后交叉韧带连续性中断,残余的韧带退缩、扭曲•MRI上未显示后交叉韧带•在T1WI、T2WI上呈不规则的高信号•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有撕脱的骨碎片和后交叉韧带相连而韧带的连续性未见中断三侧副韧带损伤正常解剖•内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内侧收肌结节之下,止于胫骨的内侧,相当于胫骨粗隆水平,长度约 11cm,宽度约1.5cm•外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外上髁上方,止于腓骨头下方,呈一个圆索条状结构,长约5-7cm影像学表现•MRI上正常副韧带在任何序列均为低信号•检查多采用冠状面和横轴面检查•侧副韧带损伤MRI上表现为韧带内长T2高信号•完全断裂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或韧带增粗、肿胀、韧带内弥漫性高信号四髌骨韧带损伤正常解剖•为股四头肌的延续部•是全身最强大的韧带之一•位于膝关节囊的正前方•起自髌尖及其后方的粗面,向下止于胫骨粗隆,长约8cm影像学表现•MRI上任何序列均表现为低信号•矢状面和横轴面显示好•部分撕裂时MRI上表现为韧带内高信号•完全撕裂时表现为韧带断裂,髌骨上移,韧带呈波浪状改变五股四头肌腱来源:骨今中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细说膝关节损伤诊断的核磁共振(MRI)检查

细说膝关节损伤诊断的核磁共振(MRI)检查膝关节损伤的范围比较广,通常我们把外伤、退变导致膝关节局部的疼痛、肿胀,伸直、屈曲、旋转等功能受限叫做膝关节损伤,包括韧带损伤、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肌肉损伤和骨性损伤等。
膝关节损伤属于临床骨科中常见的一种损伤性疾病,这是因为膝关节在人体关节中的构造复杂、承受的力量强、活动度较大,稍有运动不当或者是突然受外力就很容易出现损伤,损伤之后要及时有效的进行医疗干预,如果治疗的不够及时,就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治疗的前提是尽早做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了解损伤的类型及程度。
二、核磁共振(MRI)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运用的优势膝关节是人体中较复杂的一个关节,如果受到外力冲击,就很容易受到损伤,当前膝关节损伤率也是在不断的提升。
常规X线摄影和CT检查能够对患者膝关节损伤造成的错位性骨折及脱位可以诊断,X线摄影可粗略筛查有无错位性骨折、脱位,而通过CT检查就可以进一步明确骨折的类型、断端错位程度、关节腔内细微骨折及膝关节腔有无积液。
然而,这以上两种检查方法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1.X线和CT检查所使用的射线具有辐射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2.不能够正确的判断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损伤以及隐匿性骨损伤。
关节镜这种检查方法是对膝关节损伤进行检查的金标准,然而属于侵入性操作,会给患者带去一定的损伤,操作上有较大的难度,还存在观察盲区,如损伤最好发的内侧半月板的后角不易被观察到。
所以,要想对膝关节损伤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就最好使用磁共振检查,尤其是有症状没有明显骨折的患者。
该方法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包括:准确率高、组织分辨率高以及没有辐射,依靠薄层、多参数成像的技术优势,可以让医生清楚的了解膝关节的半月板、软骨、韧带、滑膜结构,对病变形态进行三维重建,通过高空间分辨率实现多角度成像,可以给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信息,从而帮助临床医生能够正确的判断以及定位。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影像分析

关 键词 : 关节 ; 膝 损伤 ; 月板 ; 共振 成像 半 磁 学 科分 类代码 :30 14 2 .10 中图分 类号 :R 8 .4 R 4 . 64 0 ; 4 5 2 文章编 号 :10 —57 (0 80 — 26— 2 0 4 7 5 20 ) 4 08 0
文 献标识 码 :B
T e MR la e d at rs o i n ig 8 p t ns wil i g ae aa wee rto p ciey a ay e h ilg sa rh o c p c f dn s o 5 a i t t t rtd d t r er s e t l l z d.Me s a n- T n i f e 1 e v n nic i l
MRII g n ls f nsa nu yo eKn e ma eA ayi o i l jr f h e s Me c I t
L n IGa g,L U n I Pe g—f i e ,WANG i u n Hu —y a
(T e ihCii l dc ol e fH ri Mei l nvr t,D qn 6 36 hn h f l c i lg abn dc i sy a ig 13 1 ,C ia) Ft n a Me a C e o a U ei
李 刚 刘鹏飞 王 惠苑 , ,
(. 1 哈尔滨 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 黑龙江 大庆 13 1; . 636 2 哈尔滨 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00 ) 50 1
摘要 : 与 关节镜 结果相 对照 , 目的 回顾 性分析膝 关节半 月板 损 伤 的 M I R 表现 。 方 法 收 集具 有 完整 M I 关节镜检 查 资料 的 患者 5 R与 8例 , 析 MR 影像 改 变 , 据半 月板 内部 M 分 I 根 R信 号特 征 将半 月板损 伤 分 为 I 一Ⅲ级 。 结果 5 例 患者 、5个半 月板 中, R 诊 断 工级损 伤 7个 , 8 8 MI Ⅱ级 损伤 3 4个 , Ⅲ级损 伤 4 4个。 以 关 节镜 检 查结果 作为标 准 , I 半 月板撕 裂诊断 的准确度 为 8 .6 敏 感度 为 9 .1 , 异度 8 .1 MR 对 7 0 %, 23 % 特 26 %, 阳性预 测值 为 8 .2 阴性预测值 为 9 .8 , I 关节镜检 查对半 月板撕 裂 的诊 断 差异 无统 计 学意 义 。 18 %, 2 6 % MR 与 结论 M I 查 对膝 关节损 伤 的诊 断具 有 明 显独 特性 , R检 可作 为 临床 诊 断膝 关节 半 月板 损 伤 的 常 用检 查 方
膝关节病变MR诊断

► 半月板Ⅱ级损伤即严重变性
是Ⅰ级损伤的继续。在病理上粘液样变的范 围比Ⅰ级损伤要广,但是并不意味着Ⅱ级损伤 一定会进展到Ⅲ级。在MRI的T2WI上表 现为水平或斜行条状高信号影,未达到半月板 关节面缘可达到关节囊缘。
诊断要点:水平的或线性的半月板内高信号,可延伸到半月板 的关节囊缘,但未达到半月板的关节面缘。
间接征象
Blumensaat角
后交叉韧带角
胫骨前移
后交叉韧带损伤
► MRI征象:
后交叉韧带完全撕裂时,主要表现为连续性 的中断,断端形成团块或呈波浪状,可发生 断端的明显移位。 不完全撕裂时,韧带的连续性存在,表现为 弥漫性的信号增高,韧带的宽度可增加。
完全性撕裂
不完全性撕裂
侧副韧带损伤
► MRI征象
纵型(桶柄状)撕裂
► 纵型撕裂的方向和半月板长轴平行,且垂直
于胫骨平台,半月板体部纵裂在冠状面上为 贯穿半月板上下缘的III级高信号:
纵型(桶柄状)撕裂
MRI征象: 1.双前角征:撕裂的半月板组织向前移位至 前角的后方,如行矢状位扫描,可见半月板 前角后方一低信号组织,像是2个半月板前角, 称为“双前角征”。
前交叉韧带损伤
► 前交叉韧带损伤一般分为完全性撕裂和部分
撕裂。 ► 完全撕裂时,MRI图像显示韧带失去连续性, 信号增高,韧带增粗,在断端处形成无定形 的团块,韧带可表现松弛,走行异常,或呈 波浪样走行。 ► 部分撕裂时前交叉韧带连续性存在,表现为 韧带内条状或板块样的信号增高及韧带增粗、 松弛。
► 正常的滑膜组织菲薄,而且与周围组织缺乏
良好的对比,一般不能在平扫的MRI图像上 分辨出来,进行GD-DTPA静脉增强后, T1WI上滑膜信号明显增高,与周围软组织 形成良好的对比,滑膜表面光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矢状面
• 胫骨内侧平台水平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6
冠状面
• 半月板后角水平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7
冠状面
• 半月板体部及前、后交叉韧带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8
矢状面
• 前交叉韧带水平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9
矢状面
• 后交叉韧带水平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10
冠状面
• 内外侧副韧带水平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11
半月 外伤或运动损伤病史及临床症状,一般常 规X线片无阳性征象。
二、CT检查、造影及MR可见阳性征象。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12
关节腔X线气体、碘水造影检查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13
CT检查
• • • • 一般层厚——2mm CT值:70~90Hu 在髁间隆起平面显示最清晰 半月板撕裂:一处或多处不规则线状低密 度区,典型表现:中间部分自前向后纵行 低密度影。
27
28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14
MR检查
首选方法:准确率93% 扫描层面:矢状面或冠状面 扫描序列: SE TIW 小角度的GE序列(最敏感) 正常信号特征:在T1、T2图像尚均为 低信号。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15
半月板病变分级
分级是根据信号的形态及与半月板关节 面间的相对关系来确定的
• 0级:正常半月板,均匀低信号,形态规则。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21
半月板损伤病例
• 内侧半月板后角水平撕裂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22
半月板损伤病例
• 外侧半月板前角斜行撕裂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23
半月板损伤病例
• 半月板内囊肿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24
半月板损伤病例
• 盘状半月板损伤Ⅲ° 矢状面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25
MRI诊断准确率、假阴性、假阳性原 因
高信号达半月 板的关节面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19
半月板撕裂类型(MR表现)
• 水平撕裂(horizontal tear):高信号的方向与胫骨 平台平行,内缘达半月板的游离缘。 • 垂直撕裂(vertical tear):高信号的方向与胫骨 平台垂直。 • 斜型撕裂(oblique tear):高信号的方向与胫 骨平台成一角,是最常见的类型。 • 纵行撕裂(longitudinal tear):高信号方向与 半月板的长轴方向平行。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20
• 放射撕裂(radial tear):高信号的方向与半月 板的长轴方向垂直。 • 桶柄状撕裂(bucket handle tear):为纵形撕 裂的一个特殊类型。 • 鹦鹉嘴样撕裂(parrot-beak tear):主要是指 在半月板游离缘的水平状和垂直状撕裂的复合体。 • 半月板关节分离(meniscocapsular separation):指半月板与关节囊附着处的纤维 撕裂,半月板与关节分离。
• 准确率:以关节镜为标准,MRI诊断准确率为80100%。
半月板纤维化、部分容积效应、膝横韧带、板股 韧带、腘肌腱(内侧半月板后角后方)等产生的 容积效应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26
复
• • • •
习
半月板的正常解剖结构:: 内-C 外-O 半月板损伤常用检查方法:MRI MRI信号特征:低信号内高信号 半月板损伤分级:0-III级
正常半月板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16
• I级:不与关节面相接触的灶性的椭圆形或 球形的信号增高影。 • II级:水平的、浅淡的半月板内信号增高, 可延伸到半月板的关节囊缘,但未达到半 月板的关节面缘。
17
半月板损伤
• Ⅱ级
局灶性信号增高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18
• III级:半月板内的高信号达到半月板的关节 面。最多见于内侧半月板后角。
膝关节创伤—— 半月板损伤
1
本课讲授内容
• 膝关节的正常解剖 •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检查方法 • 半月板损伤的分级(分度)、类型及 影像表现 • 小结及复习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2
正常膝关节的解剖结构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3
半月板解剖结构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
4
矢状面
• 胫骨外侧平台水平
广州中医院大学影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