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论文参考文献】法学论文参考文献2017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对法学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学论文参考文献的材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法学论文参考文献一:[1]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王和雄:《论行政不作为之权利保护》,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版.[3]周佑勇:《行政不作为判解》,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周佑勇《论行政不作为》,载于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从》第2卷1999年版.[5]胡建淼:《行政违法问题探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6]张树义:《行政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7]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上、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8]马怀德主编《: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9]姜明安主编:《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10]马怀德:《行政法制度建构与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1]胡建淼:《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12]翁岳生主编:《行政法学》(上、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13]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适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4]黄竹胜:《行政法解释学建构》,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5]陈光中主编:《审判公正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6]陈光中主编:《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7]江必新主编:《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行政诉讼法修改问题实务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18]蔡小雪:《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19]甘文:《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之评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20]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人学出版社1989年版.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二:[1]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2]黎宏:《不作为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马生安:《行政行为研究—宪政下的行政行为基本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4]罗豪才主编:《中国司法审查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5]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陈新民:《公法学札记》,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7]陆伟明:《服务行政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8]周叶中:《代议制度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9]袁裕来:《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Ⅷ》,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年版.[10]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1]应松年主编:《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12]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3]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14]梁津明、郭春明、郭庆珠、魏建新:《行政不作为之行政法律责任探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15]王振宇:《行政诉讼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16]江必新:《中国行政诉讼制度之发展》,金城出版社2001年版.[17]田凯:《行政公诉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18]蔡小雪、甘文:《行政诉讼实务指引》,人民法院出版社2014年版.[19]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行政审判权纵向范围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0]胡建淼主编:《外国行政法规与案例评述》,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
法律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法律硕⼠毕业论⽂参考⽂献2017法律硕⼠毕业论⽂参考⽂献范例 关于法律硕⼠毕业论⽂参考⽂献范例都有哪些著名的作品呢?欢迎阅读⼩编整理的法律硕⼠毕业论⽂参考⽂献范例,希望能够帮到⼤家。
1.韩保庆著《WTO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浅析》,载于《对外经贸实务》2003年第6期 2.黄志雄著《对发展中国家参与GATT/WTO争端解决活动的法律分析》,载于《法学评论》2001年第6期 3.川濑刚志著《回顾WTO争端解决谅解协议的修改谈判进程》 4.John H Jackson著《GATT/WTO法理与实践》,张⽟卿、李成刚、杨国华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5.李浩培著《条约法概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周忠海等著《国际法学述评》,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李居迁著《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8.宣增益主编《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教程》,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9.梁西著《国际组织法》(总论),武汉⼤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司法部法规教育司,国家外国专家科教⽂卫司编《WTO争端解决机制/规则、程序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1.余敏友、左海聪、黄志雄著《WTO争端解决机制概论》,上海⼈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曾令良著《世界贸易组织法》,武汉⼤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沈⽊珠著《国际贸易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4.回沪明、赵松岭主编《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争端解决经验》,中国⽅正出版社2002年版 15.朱榄叶编《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纠纷案例评析》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6.韩⽴余著《WTO案例及评析(1995-1999)》(上、下卷),中国⼈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韩⽴余著《WTO案例及评析(2000)》,中国⼈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杨荣珍编《WTO争端解决案例与评析》对外经济贸易⼤学出版社2002版 19.周忠海著《论国际法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作⽤》,载于《北京市政法管理⼲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20.赵秀⽂著《论世界贸易组织的争议解决机制》,载于《国际法学论丛》,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21.杨国华等著《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磋商程序研究》,载于《法学评论》2003年第2期 22.杨国华、李著《谈WTO争端解决程序中的第三⽅》,载于商务部⽹站中国政法⼤学硕⼠学位论⽂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与改⾰ 23.王新著《WTO争端解决机制和下⼀轮谈判的主要问题及我们的对策》,载于《律师世界》2002年第2期 24.郭双焦著《当前WTO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载于《经济师》2003年第6期 知识扩展:论⽂参考⽂献标准格式介绍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等学校毕业论⽂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期(版次). 【举例】 [6] 李⼤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论选[C]. 上海:上海译⽂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5.学位论⽂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微分半动⼒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管道与压⼒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期 【举例】[15] 中华⼈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页码.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正⽂中某⼀特定内容的进⼀步解释或补充说明。
著名法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著名法学论文参考文献一、著名法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著名法学专家质疑行政权力介入市场定价合法性.《建筑设计管理》.2014年2期.孙贤程.[2].纪念著名法学理论家教育家陈守一95周年诞辰.《法学杂志》.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1年6期.刘隆亨.[3].时代呼唤行政程序立法——专访著名法学专家应松年.《决策》.2010年6期.张璇.吴明华.[4].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软法之治访著名法学家罗豪才教授.《国家行政学院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6期.罗豪才.韩春晖.[5].依法治国重在落实访著名法学家应松年教授.《国家行政学院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5期.杨海洋.[6].纵论法治中国建设访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国家行政学院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4期.刘锐.[7].政府职能转变的法治化——访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国家行政学院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4期.刘锐.[8].法治政府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访著名法学家应松年教授.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5期.王静.[9].中国法治的问题与出路——访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国家行政学院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2期.刘锐.[10].走近我们的当代法学.《当代法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4年1期.霍存福.二、著名法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现实主义法学法官中心论之思考.被引次数:5作者:关成博.法理学湖南大学2010(学位年度)[2].法律的限度——解析《论自由》之自由主义法学观.作者:孙寒.法理学西南政法大学2008(学位年度)[3].《美国法律概论》翻译报告——形合与意合在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作者:龚雪怡.翻译学西南政法大学2014(学位年度)[4]论破产程序中的劳动债权优先权.作者:姜剑锋.法律北京大学2012(学位年度)[5].论最高人民法院司能之完善.被引次数:1作者:马海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河南大学2013(学位年度)[6].新闻侵权若干问题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哈曼丽.法律·民商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2005(学位年度)[7].杨荣新先生与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作者:谢静静.法学;诉讼法学南京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8].边沁与奥斯丁“法律概念”的比较研究.作者:杨康.法学理论西南政法大学2012(学位年度)[9].法学翻译中“雅”的重构——以《唐律疏议》英译本为例.作者:罗丹.法律翻译理论与实践西南政法大学2009(学位年度)[10].德国缔约过失制度研究.作者:李玥瑶.德语语言文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学位年度)三、著名法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论商法学教材结构体系的创新.肖海军,2009全国商法教学与课程建设研讨会[2]董康影印古书述略.贾二强,20062006年海峡两岸古典文献学国际学术会议[3]法学教育国际化的西政探索.付子堂,2010第二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4]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我国理工科高校法学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于维同,2010第二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5]中国法学教育的三次转型.易继明,2010第二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6]法學、法學教育舆澳门法律人的養成.唐曉晴,2010第二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7]哈佛法学院法学教育改革之经验.安守廉,2010第二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8]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法学研究性教学.焦富民,2010第二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9]全球化视野下法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刘向林,2010第二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10]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韩大元,2010第二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
中国法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国法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国法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行业需求.《学习与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9期.季卫东.[2].由“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看中国法学教育模式变革.《社会科学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朱志峰.[3].也论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国法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1期.顾培东.[4].唤起中国法学的觉醒评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法制博览》.2015年23期.林肖依.[5].全球化进程中“主体中国法学”的秩序建构一种基于中国传统法律文明智慧理性的思考.《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5期.刘顺峰.[6].概念分析与微观论证:中国法学的一个未来面向——接着《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讲.《河北法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5期.黄金兰.周贇.[7]."五个主义"的摒弃与中国法学的未来.《现代法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5期.李步云.[8].中国法学的正当性及其知识谱系——兼论“新道统论”法哲学的理论意义.《甘肃理论学刊》.2014年6期.吕勇.[9].中国法学现代性话语的内质与形态.《河北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4期.叶传星.[10].认识全球化的"问题化"进路——对中国法学"全球化论辩"中理论问题的追究与开放.《河北法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2期.邓正来.二、中国法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我国民事诉讼法学发展之评析——以《中国法学》为研究蓝本.作者:衣娅妹.诉讼法学南京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2].职业化理念下的美国法学教育——兼论对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作者:黄静雅.法学理论西南政法大学2008(学位年度)[3].法律多元及其中国意义.作者:李海彦.法学理论山东大学2012(学位年度)[4].论法治背景下的中国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作者:曾婧.法学理论中南民族大学2007(学位年度)[5].法制现代化视野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常晶.法学理论北方工业大学2008(学位年度)[6].“和谐社会”主题下的法学研究现象之分析:基于布迪厄的“场域”逻辑视角.被引次数:1作者:姚选民.法学理论厦门大学2009(学位年度)[7].吴经熊自然法思想研究.作者:董璘琳.法学理论南京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8].苏力的本土资源理论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罗小庆.法学理论南京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9].杨度立宪思想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吴昊.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西南政法大学2009(学位年度)[10].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法律观及其现代价值.被引次数:1作者:王金慧.法学理论烟台大学2008(学位年度)三、中国法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国法学的体系和分类.陈春龙,2009首届中国法学名家论坛[2]少年法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定位中国法学急需建立的一门新学科.徐建,2009首届中国法学名家论坛[3]全球化、特定时空与中国法律哲学——关于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讨论. 王勇,2006第二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4]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2007年研讨会综述.王佩佩.方斯远,2007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5]说不尽的“现代性”——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夏继森,2006第二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6]“新帝国主义”时代的中国法学理论创新.占红沣,2006第二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7]摒弃“五个主义”中国法学六十年反思.李步云,2009首届中国法学名家论坛[8]中国法学与中国改革的社会动力.郭道晖,2009首届中国法学名家论坛[9]他山的石头1978年以来中国法学翻译的回顾与分析.刘毅,2008中国改革开放30年暨博士后科学论坛[10]"互联网+"时代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方向基于法科生创新创业的立场.徐姿.李健康,2015第一届全国法学本科生学术论坛。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篇一: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徐国兰.网络直销模式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李栋栋,朱倩.我国直销业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J].现代商业,2008(4).[3]旷强.互联网改变直销[J].中国直销,2008(11).[4]周仪.电子商务法律及案例[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5]步雷.电子商务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1.[6]陈军.查办直传销违法案件操作规程[M].中国工商出版社,2006.[7]高富平.电子商务立法研究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8]单凯力,张楚.外国电子商务法[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9]邓红梅.浅谈网络直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0(17).[10]肖凌.论我国传销的法律规制[J].河南大学学报,2009(3).[11]陈福臭.法律中电子商务立法的`核心问题[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1).[12]秦颖慧,秦潇.论网络监管法律制度旳完善[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1(2).[13]阮李全.试论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的知识产权保护义务[J].电子知识产权,2011(9).[14]杜文君.网络经济下市场营销的改变与模式创新[J].中国商贸,2009(12).优秀法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三:[1]王兴国.食用油与健康[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年版[2]李泰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知识读本[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3]陈永福.中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分析与预测[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4]张涛.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张乾胜.论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6]杜菊,刘红.食品安全刑事保护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7]王辉霞.食品安全多元治理法律机制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版[8]徐立青,孟菲.中国食品安全研究报告[M].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9]李梁.风险社会视域下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缺陷与完善[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 (4) : 84[10]高铭暄.地沟油犯罪的刑法规制及问题探析[J].法治研究,2014(2) : 23[11]孙荣钊,田光玲,单虎.新型地沟油引发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12(5) : 23[12]陈幼红.地沟油事件反思:基于中外地沟油监管的比较研究[J].中国市场,2012(19) : 67[13]黄佳妮.基于政府管制视角的地沟油现象成因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2(2):21[14]舒洪水,李亚梅.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立法问题--以我国《刑法》与《食品安全法》的对接为视角.法学杂志[J],2014 (5) : 84[15]卞海霞.无缝隙监管:中国食品安全的防火墙[J].理论观察,2009(1) : 97[16]李雪洁.基于社会控制理论分析视角下的地沟油犯罪问题研究[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4(1) : 97[17]刘晓弘.涉地沟油犯罪相关疑难问题探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4(2)[18]高峰,乐绍光.“地沟油”入罪若干问题研究--兼评《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中国刑事法杂志[J],2012 (11) : 69篇二: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王利明.民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彭冰.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解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4]胡鹏翔.资产证券化投资利益保护机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5]赖源河,王志诚.现代信托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6]洪艳蓉.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胡鹏翔.资产证券化投资利益保护机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8]董慧凝.信托财产法律问题研宄[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9]徐孟洲.信托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0]王志诚.金融资产证券化--立法原理与比较法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李军.金融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刘韶华.信托原理在民商事法律实务中的应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13]邱本.经济法研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徐孟洲.金融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齐斌.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律监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6]陆泽峰.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7](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债法总论[M].杜景林,卢谌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8]John Henderson, Jonathan P. Scott. Securitization[M]. Indiana: ffoodhead-Faulkner Ltd. , 1988.。
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

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在一篇法学的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合理,不可以为了凑数随便引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一)[1][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2][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版版.[3][荷]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何勤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4][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5][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6]戴剑波:《权利正义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7]孙国华、沈宗灵:《法学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8]林喆:《权利的法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9]任剑涛:《权利的召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10]高志明:《法律与权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11]谢晖:《权利之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2]朱兴文:《权利冲突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13]陈舜:《权利其及维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4]刘作翔:《法理学视野中的司法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5]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二)[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张颖.论可得利益损失的认定[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0(01)[3]叶沈翔.违约损害赔偿制度中可得利益损失赔偿自由裁量标准探究[J].上海保险.2008(07)[4]闫仁河.论违约可得利益的赔偿规则[J].社会科学家.2008(05)[5]王丽霞[等着],杨立新主编.合同法判例与学说[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6]程德钧主编.涉外仲裁与法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7]李先波着.国际民商法专题研究[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8]王利明着.合同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钟淑健.可得利益损害赔偿的确立和实现[J].山东审判.2007(05)[10]闫仁河.论违约可得利益赔偿的依据[J].兰州学刊.2008(04)[11]叶林着.违约责任及其比较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2]崔俊贵.我国合同解除的相关问题探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13]韩世远,着.合同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4[14]袁素娟,吕士威.论预期可得利益[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15]陈寒梅.违约损失赔偿中的可得利益损失探微[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04)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三)[1]孙孝福:《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运行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2]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3]胡锦光:《当代人权保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陈永生:《侦查程序原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谢佑平、万毅:《刑事侦查制度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宋英辉:《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7]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8]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9]陈卫东:《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10]孙国华:《人权:走向自由的标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1]【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夏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95年版.[12]陈卫东:《羁押制度与人权保障》,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13]梅子涵:《独立宣言》,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14]左卫民、周长军:《刑事诉讼的理念》,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15]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与评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四)[1]郭华伟,周颖.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适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2(18).[2]王波.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诉讼程序[J].观察与思考.2001(11).[3]章伟斌.探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J].江南论坛.2011(02).[4]王立志.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为切入点论宪政的形式合理性[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5]黄萃芸,叶水江.浅谈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认定中的若干问题[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5(02).[6]苗永干,詹玉珍.论民事诉讼中的扰乱法庭秩序罪[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02).[7]张爱军.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者追究刑事责任的几个问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05).[8]杨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现行刑事立法必须完善[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03).[9]刘会霞.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之追诉程序研究[J].决策探索.2005(06).[10]张英霞.关于拒不执行裁判罪条款的立法疏漏及其弥补——一个比较法视角的分析[J].法律适用.2004(11).[11]杨庆和,秦景党.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弊端[J].河北法学.2001(06).[12]谢天长.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探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11).[13]杜邈,商浩文.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司法认定[J].法学杂志.2011(10).[14]汪红飞.论完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06).[15]赵秉志,张伟珂.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法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五)[1]王欣欣.遗嘱解释规则的适用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2]王腊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3]李姗.占有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4]赵世强.商事格式条款司法实务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5]萨如拉.草原保护利用的新模式[D].内蒙古大学2014[6]阿扎巴雅尔.中蒙抵押权制度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7]高斯琪.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的实证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4[8]柯路娜.蒙古国侵权责任法的立法与实践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9]姚华.酒店业特许经营与委托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10]龚甜甜.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中承租人的地位与权利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4[11]吴良卫.论合同解除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4[12]陈娟.草原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13]高阳.非法集资的入罪及合法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4[14]王娟.继承回复请求权及其行使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15]张娜.我国遗产清偿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
法学系毕业论文注释,参考文献规范

法学系毕业论文注释、参考文献规范一、注释1、注释是对某一问题论述时,引用他人观点来佐证、强化己方论证,或者对某一问题需要另外交待,可以在页下附着说明,注释以小五号宋体标注。
2、注释以简明为要,引用他人说法力求准确,忠实原文本意,不可断章取义,并要和论文内容相关。
3、引用以必要为限;引用他人观点、说法时注明出处是基本的学术道德。
4、引用提倡原引,即文献的原始出处,如属转引,标明转引文献。
如:贾宇:《死刑废除的理由》,《法学家》2006年第2期,转引自陈瑞华:《死刑的程序控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再如:王叶:《论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法学》2000年第5期,转引自郭文祥:《劳动法修改若干问题研究》,《社科战线》2007年第4期,第45-46页。
5、在引用的段落的右上角以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1]、[2]、[3]……自然连续编码(用WORD 文档中的“插入”→引用→脚注尾注可自动生成)。
6、引用期刊论文、报章文章的标示格式为:作者,文章名称,刊载刊物(报纸)名,期号(出刊日期),页码(版面)。
示例:王利明:《论物权效力》,《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112页。
马怀德:《行政许可与第三人利益保障》,《公法研究》(第五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3页。
张卫平:《法律人的“出世”与“入世”》,《法制日报》2007年6月9日第3版。
7、引用网络文章应标出作者、文章名、网址、访问时间。
如:《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xw/lwgf.htm..2007年6月9日访问。
8、引用书籍、著作的标示方法为:作者,书名,出版社及出版日期,页码。
如: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221页。
9、引用学位论文注明作者、论文名称、学校名、论文类型(博士/硕士)。
如:王涌:《债的消灭根据考》,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
10、合作作品的标示。
法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法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法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样本)《浅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文献综述在当代,判例不是我国法律的渊源,但在司法实践中,判例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新的法律问题层出不穷,成文法自身的缺陷也表现得比较明显,对判例法进行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中国当代法制建设仍然受传统法律文化的制约,而中国古代法律具有鲜明的判例法传统。
在这种背景下,考察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能够为当代法制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一、研究意义笔者认为,研究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有以下意义:第一,研究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能更深入的了解中国古代法律形式的演变过程及其发展历史。
第二,中国法律发展进程中,判例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研究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判例在中国法律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价值。
第三,判例法特征反映了中国古代法律的一个特性,对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古代法律特征的认识。
第四,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明晰该特征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影响,能够从判例法角度为当代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资料来源和范围(一)图书馆馆藏图书在图书馆馆藏图书D类政治法律类中搜索到以下相关资料:张晋藩著《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等书籍。
(二)期刊数据库检索主要利用CNKI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数据库访问地址为:。
在使用上述数据库搜索的过程中,笔者选择哲学政法类期刊,在“摘要”字段中,以“判例”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文章结果显示有20多篇相关论文,对笔者拘泥于历史分析法,缺乏将中国古代的判例与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进行比较性研究的成果;关于古代判例法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影响也缺乏辩证的分析,也未能提出更多的建设性意见。
参考文献[1]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 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 谢天.《论中国古代法中的例》[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4):98-100.[4] 吴雪元.《谈我国实施判例制度的条件》[J].法学,1991,(12):21.[5] 汪世荣.《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中国法学,2006,(1):82-89.[6] 汪世荣.《陕甘宁边区刑事调解判例判词点评》[J].中国审判,2007,(4):76-77.[7] 武树臣.《“混合法”——成文法与判例法相结合》[J].政治与法律,1996,(5.):1.[8] 汤唯.《试论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道路》[J].新疆社会科学,1994,(6):63-68.[9] 姚旸.《清代刑案律例发展的内因浅析》[J].历史档案,2007,(2):25-31.[10] 李玉年.《元代法律体系之构建——元代法律组成解析》[J].安徽史学,2007,(3):39-43.[11] 王贵东.《我国古代判例法的特征及其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123-124.[12]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3] 赵玉环.《中国古代判例制度及其特征》[J].政法论丛,2005,(5):86-8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法学论文参考文献2017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注明了被引理论、观点、方法、数据的来源。
法学专业课后学习网们,你们写论文是否需要参考文献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法学论文参考文献,与你分享!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1】
1. 郑成良主编:《现代法理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
2. 张文显,李步云主编:《法理学论丛》(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3. 潘维大,刘文琦编著:《英美法导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4. 陈舜著:《权利及其维护:一种交易成本观点》,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
5. 刘湘廉主编:《刑法学总论论点要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6. 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
7. 阿计著:《法治备忘:共和国立法、执法实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
8. 陈建新著:《依法治国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 。
9. 黄文艺著:《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研究:模式、传统与过程》,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
10. 公丕祥主编:《当代中国的法律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2.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
13.公丕祥主编:《法制现代化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4.郭成伟主编:《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15.〔德〕karl larenz:《法学方法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6。
16.孙晓楼:《法律教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17.刘旺洪刘敏来主编:《中国公民现代法律观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18.靳诺主编:《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
19.郝铁川著:《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同志治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0.谷春德主编:《法律基础》教师教学参考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2】
1.鲁丽丽:《形式与非形式逻辑——论法律逻辑之定位》,《现代物业》2013年第5期。
2.成静:《论法律逻辑学与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安康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3.杨娟:《法律思维研究综述——从语言的角度》,《经济管理者》2012年第24期。
4.庾晋鹏:《从法律推理到法律论证——法律逻辑内涵的逐渐丰富》,《经济师》2012年第11期。
5.李瑜青、张建:《法律思维内涵与特征再思考》,《东方法学》2012年第2期。
6.王利明:《论法律思维》,《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
7.孙培福:《法律方法中的逻辑真谛》,《齐鲁学刊》2012年第1期。
8.王新娟、张斌:《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的培养——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宪法案例教学》,《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第9期。
9.梁开银:《法律思维: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契合点——论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互动与改良》,《法学评论》2011年第4期。
10.郭瑞昌:《论中国传统法律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沧桑》2011年第2期。
11.李义松、苏胜利:《环境公益诉讼的环保逻辑与法律逻辑》,《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12.项庭庭:《浅议法律思维》,《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3.马玉波:《法律逻辑的思维模式选择——谈谈刑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14.郭新杰、葛宇宁:《试论法律逻辑的品质》,《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5.周占生:《法律思维路径之辨——以规范结构为基点》,《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6.王萍:《对法律思维研究的整理与思考》,《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7.印大双:《法律逻辑与大众逻辑之博弈》,《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2期。
18.徐楠:《浅议法律逻辑研究的转向》,《沧桑》2009年第1期。
19.聂小明:《关于法律思维方式特征的内在观察》,《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0.杨建军:《逻辑思维在法律中的作用及其限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3】
1.赵维田著《世贸组织(wto)的法律制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石广生主编《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编《乌拉圭回合协议导读》,索必成胡盈之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john h jackson著《gatt/wto法理与实践》,张玉卿、李成刚、杨国华等译,新华出
版社2002年版
5.李浩培著《条约法概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周忠海等著《国际法学述评》,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李居迁著《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8.宣增益主编《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教程》,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9.梁西著《国际组织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司法部法规教育司,国家外国专家科教文卫司编《wto争端解决机制/规则、程序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