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法律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合集下载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对法学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学论文参考文献的材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法学论文参考文献一:[1]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王和雄:《论行政不作为之权利保护》,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版.[3]周佑勇:《行政不作为判解》,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周佑勇《论行政不作为》,载于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从》第2卷1999年版.[5]胡建淼:《行政违法问题探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6]张树义:《行政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7]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上、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8]马怀德主编《: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9]姜明安主编:《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10]马怀德:《行政法制度建构与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1]胡建淼:《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12]翁岳生主编:《行政法学》(上、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13]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适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4]黄竹胜:《行政法解释学建构》,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5]陈光中主编:《审判公正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6]陈光中主编:《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7]江必新主编:《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行政诉讼法修改问题实务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18]蔡小雪:《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19]甘文:《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之评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20]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人学出版社1989年版.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二:[1]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2]黎宏:《不作为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马生安:《行政行为研究—宪政下的行政行为基本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4]罗豪才主编:《中国司法审查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5]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陈新民:《公法学札记》,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7]陆伟明:《服务行政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8]周叶中:《代议制度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9]袁裕来:《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Ⅷ》,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年版.[10]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1]应松年主编:《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12]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3]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14]梁津明、郭春明、郭庆珠、魏建新:《行政不作为之行政法律责任探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15]王振宇:《行政诉讼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16]江必新:《中国行政诉讼制度之发展》,金城出版社2001年版.[17]田凯:《行政公诉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18]蔡小雪、甘文:《行政诉讼实务指引》,人民法院出版社2014年版.[19]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行政审判权纵向范围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0]胡建淼主编:《外国行政法规与案例评述》,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

遵守法律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遵守法律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遵守法律论文参考文献一、遵守法律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遵守法律”与“法律权威”——从两部戏剧看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天中学刊》.2014年5期.何鹏.[2].董事勤勉义务和遵守法律、公司章程的关系——从比较法的角度. 《时代法学》.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3期.佐藤孝弘.[3]. 部队处突中服从命令与遵守法律关系探析.《法制博览》.2015年4期.杨东斌.王秋峰.[4].依法治企评价及实现途径问题初探.《世纪桥》.2015年3期.柳峰.[5].恪守人生的斑马线谈遵守法律的重要性.《才智》.2015年13期.李桂英.[6].道德的两种形态对法治功能的两重向度.《台州学院学报》.2014年4期.龚怀林.[7].从遵守纪律到遵守法律.《中学生阅读(高中教研版)》.2012年4期.李鹏洁.[8].小心“路怒症”.《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年8期.袁青.[9].记者应成为遵守法律、法规的模范.《新闻与写作》.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7年10期.方孜行.[10].信服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大连干部学刊》.2004年4期.李军.二、遵守法律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论法律的基本必为性规范.被引次数:4作者:钱锦宇.法学理论山东大学2008(学位年度)[2].遵守法律的理由?——对分析实证法学观点之辨析.作者:潘华志.法学理论党校2007(学位年度)[3].法律为什么得不到遵守.作者:黎晓毅.法学理论中山大学2010(学位年度)[4].论法的概念及其实现.被引次数:1作者:郭常明.法学理论重庆大学2011(学位年度)[5].法律正义与公民服从的关系研究.作者:尹晓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华东交通大学2012(学位年度)[6].反洗钱法中的交易报告制度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王芳.在职法硕山东大学2011(学位年度)[7].完善交通管理的法律思考——以交通管理守法和违法成本为视角.作者:马景生.法律学天津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8].论法律规范的有效性.被引次数:1作者:王坤.法学理论上海大学2007(学位年度)[9].公司社会责任研究——《公司法》(2005)第5条第1款的展开.作者:姚涛.法律学西南政法大学2008(学位年度)[10].法律变革中的推动性力量:从暴力威慑到利益链条——以结婚证的领取为例.作者:吴小松.经济法贵州大学2008(学位年度)三、遵守法律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招投标中工程成本价的法律探讨.徐江,2011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2]现实反抗、文学书写与精神资源论鲁迅与法律的三个层面.黎保荣,2012“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研讨会[3]对当前完善律师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制度的思考.李凯鸿,2011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4]董必武执政党建设思想探析.张泗汉,2011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2011董必武学术研讨会[5]关于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几个法律问题的思考.王志刚,20102010年博鳌法学论坛暨第七届法官与学者对话民商法论坛[6]遵守法律法规在质量管理标准化方面的重要性.刘嫒娜,2008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7]金融危机≠守法危机——论金融危机下企业如何更好地遵守劳动法律法规.,2009“金融危机与劳动法的实施”学术研讨会[8]推进中国的隐患排查治理.恒川谦司,2008第四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9]强化护士法律意识严格遵守护理规范.黄玉梅.田秀珍.王妮妮,2003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10]试析董必武对加强“党的领导”的法治路径探索.施新州,2011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2011董必武学术研讨会。

法律论文参考文献分享

法律论文参考文献分享

法律论文参考文献分享法律论文的撰写需要很多参考文献,你知道有哪些文献可以参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律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参考文献1.赵维田著《世贸组织(WTO)的法律制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2.石广生主编《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编《乌拉圭回合协议导读》,索必成胡盈之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4.John H Jackson著《GATT/WTO法理与实践》,张玉卿、李成刚、杨国华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5.李浩培著《条约法概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6.周忠海等著《国际法学述评》,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7.李居迁著《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8.宣增益主编《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教程》,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9.梁西著《国际组织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0.司法部法规教育司,国家外国专家科教文卫司编《WTO争端解决机制/规则、程序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篇二:参考文献1. 郑成良主编:《现代法理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

2. 张文显,李步云主编:《法理学论丛》(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3. 潘维大,刘文琦编著:《英美法导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4. 陈舜著:《权利及其维护:一种交易成本观点》,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

5. 刘湘廉主编:《刑法学总论论点要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6. 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

7. 阿计著:《法治备忘:共和国立法、执法实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

8. 陈建新著:《依法治国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 。

9. 黄文艺著:《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研究:模式、传统与过程》,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

10. 公丕祥主编:《当代中国的法律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

法律案例文献(3篇)

法律案例文献(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原告张某某与被告李某系同村村民,双方因土地承包、家庭琐事等产生矛盾。

2019年6月,李某在村口张贴了一张写有“张某某偷盗他人财物”的标语,引起村民热议。

张某某认为李某的行为严重侵犯其名誉权,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件事实1. 原告张某某诉称:被告李某在村口张贴侮辱性标语,捏造事实,捏造其偷盗他人财物,严重损害了其名誉权。

原告要求被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5000元。

2. 被告李某辩称:张贴标语是为了警告他人,并非有意捏造事实。

原告张某某偷盗他人财物的事实确有其事,被告只是将事实公布于众,不存在侵权行为。

三、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为被告李某是否构成对原告张某某的名誉侵权。

四、法院判决1. 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被告李某在未查实事实的情况下,捏造原告张某某偷盗他人财物的事实,并在村口张贴侮辱性标语,已构成对原告名誉权的侵害。

2. 法院认为,被告李某的行为给原告张某某的名誉造成了负面影响,损害了原告的人格尊严,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法院判决:被告李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在村口张贴公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原告张某某的名誉;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3000元。

五、案例分析1. 名誉权的法律保护: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本案中,被告李某在未查实事实的情况下,捏造原告张某某偷盗他人财物的事实,并在村口张贴侮辱性标语,已构成对原告名誉权的侵害。

2. 名誉侵权责任的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名誉权,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本案中,被告李某侵害了原告张某某的名誉权,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文献案例分析(3篇)

法律文献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张某某与被告李某某于2018年10月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李某某将其位于某市的房产出售给张某某,房屋总价款为人民币200万元。

合同签订后,张某某支付了首付款100万元,剩余款项约定在房屋过户手续办理完毕后支付。

然而,在房屋过户过程中,李某某以房屋存在抵押权为由拒绝办理过户手续,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张某某遂将李某某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

二、争议焦点1. 李某某是否存在隐瞒房屋存在抵押权的行为?2. 张某某是否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三、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解除合同。

”本案中,李某某在签订合同前未如实告知房屋存在抵押权,违反了合同约定,构成违约。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法院判决如下:1. 解除原告张某某与被告李某某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2. 被告李某某赔偿原告张某某损失人民币50万元。

四、案例分析1. 关于李某某是否存在隐瞒房屋存在抵押权的行为本案中,李某某在签订合同前未如实告知房屋存在抵押权,违反了合同约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法院认定李某某存在隐瞒房屋存在抵押权的行为,构成违约。

2. 关于张某某是否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解除合同。

本案中,李某某未履行合同义务,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张某某有权要求解除合同。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法律文献案例分析(3篇)

法律文献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原告王某某与被告李某于2018年5月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李某将其名下位于某市某区的一套房产出售给王某某,总价款为人民币200万元。

合同签订后,王某某向李某支付了定金20万元。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李某以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交付房屋,并要求王某某返还定金。

双方协商不成,王某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件争议焦点1. 房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2. 李某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3. 王某某是否应返还定金?三、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1. 关于房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经鉴定,房屋不存在质量问题,李某的主张缺乏事实依据。

2. 关于李某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李某拒绝交付房屋,已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3. 关于王某某是否应返还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定金应当返还。

由于李某违约,王某某有权要求返还定金。

综上所述,法院判决如下:1. 李某应向王某某交付房屋,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 李某应返还王某某定金20万元。

四、案例分析本案涉及合同纠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合同的有效性:本案中,王某某与李某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合同有效。

2. 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中,李某拒绝交付房屋,已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3. 定金返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定金应当返还。

本案中,由于李某违约,王某某有权要求返还定金。

五、启示1. 在签订合同前,当事人应充分了解合同条款,确保合同的有效性。

2. 当事人应诚信履行合同义务,避免违约行为的发生。

3.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应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依法提起诉讼。

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

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

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在一篇法学的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合理,不可以为了凑数随便引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一)[1][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2][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版版.[3][荷]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何勤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4][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5][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6]戴剑波:《权利正义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7]孙国华、沈宗灵:《法学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8]林喆:《权利的法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9]任剑涛:《权利的召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10]高志明:《法律与权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11]谢晖:《权利之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2]朱兴文:《权利冲突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13]陈舜:《权利其及维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4]刘作翔:《法理学视野中的司法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5]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二)[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张颖.论可得利益损失的认定[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0(01)[3]叶沈翔.违约损害赔偿制度中可得利益损失赔偿自由裁量标准探究[J].上海保险.2008(07)[4]闫仁河.论违约可得利益的赔偿规则[J].社会科学家.2008(05)[5]王丽霞[等着],杨立新主编.合同法判例与学说[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6]程德钧主编.涉外仲裁与法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7]李先波着.国际民商法专题研究[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8]王利明着.合同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钟淑健.可得利益损害赔偿的确立和实现[J].山东审判.2007(05)[10]闫仁河.论违约可得利益赔偿的依据[J].兰州学刊.2008(04)[11]叶林着.违约责任及其比较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2]崔俊贵.我国合同解除的相关问题探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13]韩世远,着.合同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4[14]袁素娟,吕士威.论预期可得利益[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15]陈寒梅.违约损失赔偿中的可得利益损失探微[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04)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三)[1]孙孝福:《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运行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2]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3]胡锦光:《当代人权保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陈永生:《侦查程序原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谢佑平、万毅:《刑事侦查制度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宋英辉:《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7]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8]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9]陈卫东:《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10]孙国华:《人权:走向自由的标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1]【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夏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95年版.[12]陈卫东:《羁押制度与人权保障》,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13]梅子涵:《独立宣言》,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14]左卫民、周长军:《刑事诉讼的理念》,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15]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与评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四)[1]郭华伟,周颖.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适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2(18).[2]王波.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诉讼程序[J].观察与思考.2001(11).[3]章伟斌.探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J].江南论坛.2011(02).[4]王立志.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为切入点论宪政的形式合理性[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5]黄萃芸,叶水江.浅谈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认定中的若干问题[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5(02).[6]苗永干,詹玉珍.论民事诉讼中的扰乱法庭秩序罪[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02).[7]张爱军.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者追究刑事责任的几个问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05).[8]杨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现行刑事立法必须完善[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03).[9]刘会霞.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之追诉程序研究[J].决策探索.2005(06).[10]张英霞.关于拒不执行裁判罪条款的立法疏漏及其弥补——一个比较法视角的分析[J].法律适用.2004(11).[11]杨庆和,秦景党.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弊端[J].河北法学.2001(06).[12]谢天长.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探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11).[13]杜邈,商浩文.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司法认定[J].法学杂志.2011(10).[14]汪红飞.论完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06).[15]赵秉志,张伟珂.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法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五)[1]王欣欣.遗嘱解释规则的适用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2]王腊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3]李姗.占有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4]赵世强.商事格式条款司法实务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5]萨如拉.草原保护利用的新模式[D].内蒙古大学2014[6]阿扎巴雅尔.中蒙抵押权制度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7]高斯琪.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的实证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4[8]柯路娜.蒙古国侵权责任法的立法与实践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9]姚华.酒店业特许经营与委托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10]龚甜甜.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中承租人的地位与权利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4[11]吴良卫.论合同解除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4[12]陈娟.草原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13]高阳.非法集资的入罪及合法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4[14]王娟.继承回复请求权及其行使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15]张娜.我国遗产清偿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

法律案例分析参考文献(3篇)

法律案例分析参考文献(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案例分析是法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文、法律原则以及法律实践中的问题。

以下是一篇关于法律案例分析参考文献的综述,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案例分析方法论和案例资源。

二、案例分析方法论1. 案例分析的定义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研究法律问题、探讨法律原则和规范的方法。

它要求分析者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案例分析的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案例资料、学术著作等,了解案例背景、法律条文、案例判决等。

(2)比较分析法:将相似案例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点,从而探讨法律问题。

(3)归纳分析法:从具体案例中归纳出一般性规律,为后续案例提供借鉴。

(4)演绎分析法:根据已知的一般性规律,推断出具体案例的判决结果。

3. 案例分析的步骤(1)确定案例类型:根据案例性质,分为民事案例、刑事案例、行政案例等。

(2)梳理案例背景:了解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争议焦点等。

(3)分析法律问题:根据案例背景,找出涉及的法律条文、法律原则和规范。

(4)论证判决结果:结合案例分析,提出判决结果。

(5)总结经验教训:从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三、案例资源1. 国内案例资源(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典型案例;(2)各省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典型案例;(3)法学期刊、学术著作中的案例;(4)各类法律数据库中的案例。

2. 国外案例资源(1)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典型案例;(2)国际法院、欧洲人权法院等国际司法机构的案例;(3)国际法学期刊、学术著作中的案例。

四、案例分析实例以下列举几个案例分析实例,以供参考:1. 案例一:张三诉李四合同纠纷案(1)案例背景:张三与李四签订一份买卖合同,约定李四向张三购买一批货物。

合同签订后,李四未按时支付货款,张三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2)法律问题:本案涉及合同法中的履行期限、违约责任等法律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法律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学生法律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法律基础课中学生法律情感的培养.
《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4年7期.章萱.
[2].法律文书写作课中学生法律思维和法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之我见. 《法制与社会》.2013年35期.曹慈义.
[3].浅谈中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
《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年28期.刘福忠.
[4].关于中学生法律常识教学的体会.
《东方青年·教师》.2011年2期.陈凌俊.
[5].麻醉学教学与实习过程中学生法律风险意识培养.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0年4期.姜鲜.章卓.王晓斌.莫利群.唐显玲.
[6].论中学生法律权利意识的培养.
《丽水学院学报》.2006年4期.姚晓兰.
[7].法学教育中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国冶金教育》.2006年1期.张卫英.张晓昀.
[8].探索提高中学生法律素养的途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年8期.郑锦阳.赵桂英.
[9].浅谈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8期.周伟.
[10].如何加强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教研版)》.2010年5期.刘凯霞.
二、中学生法律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探析.被引次数:5
作者:刚韧.学科教学·思想政治辽宁师范大学2004(学位年度)
[2].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探究.
作者:甘威.学科教学·思政华中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
[3].乌兰察布市前旗中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
作者:刘宝成.学科教学(思政)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
[4].提高中学生法律素质有效途径研究.被引次数:5
作者:杨艳.教育经济与管理上海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
[5].论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以福建省市为例.被引次数:4 作者:施佳友.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西南大学2008(学位年度)
[6].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被引次数:7 作者:王少滨.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
[7].高中《政治生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
作者:欧阳林洁.学科教学(思政)湖南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
[8].中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研究.
作者:杨波.公共管理学沈阳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
[9].中学生法律意识在思想政治课中培养的研究.被引次数:9
作者:刘美玲.教师教育(政治)南京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
[10].初中生法律意识培养问题初探.被引次数:5
作者:李纪君.学科教学(思想政治)山东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
三、中学生法律论文专著参考文献
[1]大兴区初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测评报告.
魏希芬,2010北京市区县教育科研人员第三届(2010)学术年会
[2]南京市中学生吸烟状况10年的回顾与健康促进对策初探.
徐苹,2004首届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专家论坛
[3]试论学校体育中学生的体育权利.
陈博,2003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
[4]中国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法律问题探析.
黄进.李晓述,2010第二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
[5]中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之认定.
曾峰,2012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6]武汉市中学生体育权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钟小燕.石岩,2005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三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
[7]新课标下学校体育法规研究的热点与问题.
肖海婷.李艳翎,2005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三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
[8]高中教育变革的法理基础与可能路径基于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视角. 刘德华.仇冰洁,2010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9]试论高校专利制度对学生的适用性.
余慧华,2009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2009年年会暨全国科技法制建设与产学研合作创新论坛
[10]美国中学生涯教育探析及其启示.
徐学莹.韩永敏,2012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